數學理想
永遠沉浸在無數的數學難題中。。
㈡ 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課堂是什麼
概括起來是六點:一要清 知識清,方法清,思路清、環節清,滲透點清。總之是數學課應該是清清楚楚一條線,千萬不能是模模糊糊一大片,這不是數學課堂應有的特點,數學課就應該有數學味。 二要新內容新穎,方法創新,這樣的數學課更能吸引人,也有更多探討的價值。 三要活也就是好的數學課應該是方法靈活、學生思維活躍、師生靈動、課堂開放。 四要實又活又實,活而不亂,該落實的知識、方法、技能、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能落實。本人始終認為:如果一個數學老師你上的課能做到又活又實的話,那你就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數學老師。 五要奇就是數學課要盡可能做到出奇不意、與眾不同。當然這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再說也沒有必要去片面地追求與眾不同,但是作為研討課、觀摩課,大家總是希望能聽到一些有新意、有思想的課。如果你上的課,你設計的一些環節,大家早已司空見慣,人家也都是這么做,他可能會覺得你也沒什麼特別之處,跟大家也差不多。所以,本人始終堅持這樣一個觀點:研討課不求完美,但求有探討的價值。本人也並不是非常喜歡一些四平八穩,而沒有思想的課。 六要大氣首先體現在你的目標定位、教材處理都要大氣,這就需要你對整個數學教材知識體系都瞭然於胸,能夠居高臨下的處理教材、組織教材,而不被教材所束縛。其次,你的教學設計環節不宜太多太細,而應該是板塊式、移動式的整體思考,不是拘泥於一些細小的環節放不開來。最後,你的課堂調控能力也應該很強,無論學生怎麼放,你都能夠有辦法、有能力做到收放自如。 當然,這只是本人的一些粗淺體會,當中可能會有一些偏激與不足之處;再說,往往是說說容易做做難,自己離心目中的理想課堂差距還非常遠,只是當作一個心中的目標來追求。不當之處還希望大家多多批評指正。
㈢ 一篇關於數學中有奮斗目標和有一點點小理想的日記
1.今天,我們一家去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兒,人一直擠著,我們好不容易點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來了,是一桶大套餐.裡面有12個雞腿,我想:怎麼平均分呢?這時,我想起除法12÷3=4.我們每人四個雞腿,我後來又吃了老媽的1個雞腿,阿姨的2個雞腿,阿姨說:「這總不能白吃,我問你,你吃了幾分之幾?你再吃幾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學了分數的知識,可以正確回答問題了.
2.今天,媽媽給了我10元錢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串鞭炮用了錢的2/10,又買了棒棒糖四根用了錢的1/10,還買了7個汽球,用了錢的2/10,最後買了一把梳子,用了錢的4/10,一共用了2/10+1/10+2/10+4/10=9/10.還剩下一元錢只好還給媽媽了.
3.學學好數學 能省錢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去逛超市買牙膏.我們發現了同種竹鹽牙膏有兩種賣法:1、3個110克的牙膏組成清新暢享裝是17.9元;2、一支重150克的牙膏是8元.你看這兩種賣法的牙膏買那種省錢呢?」這下子可把我難住了,媽媽又對我說:「今天我們把17.9元就當成18元你來算一算吧!」我立即說:「買清新暢享裝省錢.」媽媽問:「為什麼呢?」我說我是這么想的:18元買三盒,用18÷3=6(元)那麼110克的牙膏6元每盒.150克的牙膏8元每盒,也就是多2元錢多買40克牙膏,照樣算1元可買20克牙膏.而買150克的牙膏1元買不到20克.所以我認為買清新暢享裝省錢!媽媽聽了以後高興的對我說:「太棒了!學好數學真有用!」
4.今天晚上,我看見一道會迷惑人的數學題,題目:37個同學要渡河,渡口有一隻能乘上5人的空小船,他們要全部渡過河,至少要使用這只小船多少次?
粗心的人往往會忽略「空小船」,就是忘了要有一個撐船,那麼每次只能乘4人.這樣37人減去一位撐船的同學,剩36位同學,36除以4等於9,最後一次到對岸當船夫的同學也上岸4,所以至少要走9趟.
㈣ 我不知道該不該以數學為理想,有天賦,又怕耐不住數學的思考,又怕思維不夠優越,有什麼數學專業可以避世
我本人就是畢業於數學與應用數學的,在這個世界上生活著就避不開人士交流。
沒轍!迴避別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有一點你一定要記住。
只要你想研究的話,不管在中國還是在那裡都不會妨礙你,只會幫助你。
因為現在對數學抱有你那種心理的人畢竟很少。
不知道你現在多大了,我以前上高中的時候也是非常熱愛數學的,但是讀完高知識領域以後對數學的熱愛度明顯下降了呢。
我現在從事教育方面,當然擔任的是數學老師。
研究一方面的東東這真的不是一般的難事兒,希望你能夠再三考慮考慮。
有什麼問題,你還可以問我!
㈤ 如何打造理想的數學課堂
《數學課程標准》中提到:教學活動是師生積極參與、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有效的教學活動是學生學與教師教的統一,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學生的學習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理想中的數學課,教不越位,學要到位,教師要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切實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經歷觀察、實驗、猜測、計算、推理、驗證等活動過程,而老師的作用則是糾偏、追問、引導。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科學態度和探索精神。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創設問題情境應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出發,既要讓學生感覺到所面臨的問題是熟悉的、常見的,同時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戰性的,一方面使學生有可能去進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有時會感受到自身已有知識的局限性,從而處於一種「想知而未知,欲罷而不能」的心理狀態,引起強烈的探索慾望。
在日常生活中學生具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和實踐積累。為了給學生打下終身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基礎,把社會生活中的題材引入到數學的大課堂之中,就要求教師善於引導學生觀察、感覺生活中的數學,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數學情境,讓學生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二、 設計預習方案
教師要精心設計預習方案,根據學生的不同需要和實際需要,引導幫助學生對預習的內容學會思考。要充分地相信學生,充分地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動性,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而教師只是就學習的內容進行指導、引導,讓學生知道學習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知道教材的前後聯系。當學生知道這些關系後,就找到了鑽研課本的方法和途徑,也就會大膽地提出問題、發現矛盾,使學習處於一種積極主動的狀態。這是一種習慣的形成,方法技能累積漸進的提升,最終實現知識運用於實踐的學習目的。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課堂寶貴的學習時間;只有這樣,才發揮了預習的有效作用。
三、注重學生參與
教師應該高度關注學生學習過程,倡導合作學習,注重培養創新能力的課堂。新課程一個重要的理念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教師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在實際的操作、表演和探究中學習,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能力。課堂教學不能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預設情境的再現,更不能是教師的「滿堂灌」。學生參與是激發學生思維的基本前提。理想的課堂教學過程是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合作的,是師生之間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在教學過程中要爭取做到全員參與而不僅僅是個別優生的參與、全程參與而不是暫時片刻的參與。愛因斯坦說:「在一切方法的背後,如果沒有一種生氣勃勃的精神,它們到頭來不過是笨拙的工具。」學法要真正發揮指導學習的作用,必須「樂學」,並要從「要我學」變為「我要學」。理想的課堂,就是讓學生積極踴躍地參與思考、發言,最終達到與老師的共鳴。理想的課堂教學是一種師生共同參與、實現教學相長的動態過程。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場所。只有學生動起來,學生才能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真正的發展,動起來更精彩,學生在動中學習,在學習中發展。
四、體驗成功的快樂
追求理想課堂,是讓學生體驗成功的課堂,是雙向的溝通、彼此的給予和共同的擁有,是資源的分享。理想的課堂應該是時時涌動著生命的活力,洋溢著生命的熱情。只有智慧的撞擊,才會產生生命的意義。學生需要的是喚醒,而不是灌輸;需要的是引領,而不是強制。給學生一個空間,他會通過動手操作、探索實踐來學習新知形成的過程,從而體驗成功的快樂。因為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有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具有吸引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遇到困難,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必要的指導。學習結束,教師要對學生在學習中的表現進行評價和小結。
五、做到有效、高效,有的放矢
有效的課堂追求清晰、簡約,高效的課堂呼喚快節奏、大容量,循著這一條主線更深層次地去尋找理想中的數學課堂,我覺得數學課堂教學還應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要組織有針對性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層層遞進的操作活動中逐步深入,得到實實在在的發展。
2.數學學習離不開強化練習,我們要把知識在課堂上讓學生及時鞏固。因此,在練習應用環節,要精心設計一系列有層次、有坡度、有心意的習題,盡可能涵蓋本節課的所有知識點,並且以生活為素材,源於生活並服務於生活,使學生在解決一個個現實問題的同時,感悟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體驗到數學的魅力與價值。
六、發揮師生的情感作用
要發揮師生的情感作用,提高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愛」是學習的動力,教師要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對教育對象一視同仁,在給優生「錦上添花」時,一定要注意為中間生和暫時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優生轉化。教師在關注知識學習的同時,往往會忽略學生學習的慾望。我想在學習時更應關注課的內容和學生學的效果,要學生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感,才會有信心和動力再次出擊。課堂上,我會根據問題的難易讓不同的學生來回答。比如讓學習能力最弱的學生來背誦,還對他們提出表揚和肯定,激起他們進一步努力學習的興趣。
㈥ 習作《我的理想》 理想是做一個數學家 500字左右
童年充滿了神奇的幻想,童年充滿了對未來的追求,有的人想當傲視天下的大官,有的人想當掙錢無數的精算師,而我的理想是當一個數學家。我從小對數學有著無限的興趣。自我上學以來,經常中午不讓爸爸媽媽睡覺,出數學題給我做。日久天長,我逐漸產生了想當數學家的理想,希望通過我的努力,使科學更先進,為人民造福。當一名數學家談何容易?為了理想,我要加倍努力學習。嘴動不如手動。現在一有時間,爸爸就給我出一些奧數題,寒假這一段就做了100多道,並且把第四屆「希望杯」六年級的奧數比賽第二試的題也做了,那個難啊!幾乎每天要用去兩三個小時。其實,有一句話說得好:陽光總在風雨後。當數學家,是要計算、研究結果的,我曾發現了一個規律——奇妙的495(用三個不同的數字先組成最大的數,再組成最小的數,經過一次或多次計算,最後的差總是495),很巧妙,我激動不已,向爸爸說了後,上網一查,才知道已經有了這個規律,我很灰心,但並沒有放棄,雖然現在我還沒有在數學王國里發現奇妙的成果,可是只要繼續努力,有朝一日,我就可能發現一些規律,愛迪生在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後才發明了電燈,我相信,上天不會讓努力的人失望的。人的一生,是從理想開始的,這個當數學家的理想一直在激勵著我。我的心頭一直展現著這樣一幅畫面:我精神抖擻的站在大廳里的話筒前,拿著諾貝爾獎,在說明我發現在東西,下面的人們靜靜地聽著,用崇敬的目光看著我……我那時會多麼喜悅!那時,想想以前付出的汗水,我會多麼高興!我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去努力!
㈦ 離散數學中為什麼有個概念叫理想
設R是一個環,R的一
個子集N說是R的一個理想子環,簡
稱理想,如果
(1) N非空;
(2) 若a∈N,b∈N,則a-
b∈N;
(3) 若a∈N,х∈R,則
aх∈N,хa∈N。
從定義即可看出,理想一定是子
環,但子環未必是理想。
㈧ 數學理想距離是什麼意思
設R是一個環,R的一
個子集N說是R的一個理想子環,簡
稱理想,如果
(1) N非空;
(2) 若a∈N,b∈N,則a-
b∈N;
(3) 若a∈N,х∈R,則
aх∈N,хa∈N.
從定義即可看出,理想一定是子
環,但子環未必是理想.
㈨ 我的理想作文600字數學家
童年充滿了神奇的幻想,童年充滿了對未來的追求,有的人想當傲視天下的大官,有的人想當掙錢無數的精算師,而我的理想是當一個數學家。
我從小對數學有著無限的興趣。自我上學以來,經常中午不讓爸爸媽媽睡覺,出數學題給我做。日久天長,我逐漸產生了想當數學家的理想,希望通過我的努力,使科學更先進,為人民造福。
當一名數學家談何容易?為了理想,我要加倍努力學習。嘴動不如手動。現在一有時間,爸爸就給我出一些奧數題,寒假這一段就做了100多道,並且把第四屆「希望杯」六年級的奧數比賽第二試的題也做了,那個難啊!幾乎每天要用去兩三個小時。其實,有一句話說得好:陽光總在風雨後。
當數學家,是要計算、研究結果的,我曾發現了一個規律——奇妙的495(用三個不同的數字先組成最大的數,再組成最小的數,經過一次或多次計算,最後的差總是495),很巧妙,我激動不已,向爸爸說了後,上網一查,才知道已經有了這個規律,我很灰心,但並沒有放棄,雖然現在我還沒有在數學王國里發現奇妙的成果,可是只要繼續努力,有朝一日,我就可能發現一些規律,愛迪生在經過無數次的試驗後才發明了電燈,我相信,上天不會讓努力的人失望的。
人的一生,是從理想開始的,這個當數學家的理想一直在激勵著我。我的心頭一直展現著這樣一幅畫面:我精神抖擻的站在大廳里的話筒前,拿著諾貝爾獎,在說明我發現在東西,下面的人們靜靜地聽著,用崇敬的目光看著我……
我那時會多麼喜悅!那時,想想以前付出的汗水,我會多麼高興!
我要為自己的理想去奮斗,去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