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語數英語 »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

發布時間: 2021-08-18 16:23:35

『壹』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46的思想感情

美美,這語文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和文學中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都是作者的那種真實的寫照而已。

『貳』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第七十則 原文及注釋還有背景和需要記的筆記,急!謝謝

文學第四之四十七、僧淵知名
(原文)康僧淵初過江,未有知者。恆周旋市肆,乞索以自營。忽往殷淵源許,值盛有賓客,殷使坐,粗與寒溫,遂及義理,語言辭旨,曾無愧色,領略粗舉,一往參詣。由是知之。
(譯)康僧淵剛到江東的時候,還沒有人知道他。他經常在街市上轉悠,靠乞討來維持生計。一天突然到殷淵源(浩)家,正趕上殷家大會賓客,殷浩就讓他坐,略微寒暄了幾句,就談到義理。康僧淵的言語表達和玄理深度,絲毫也不比殷浩差。先是提綱挈領進行綜述,然後直奔高深的境界。由此人們知道了他。

『叄』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前十則讀後感400字

文學第四之五、鍾會擲書
(原文)鍾會撰《四本論》始畢,甚欲使嵇公一見,置懷中,既定,畏其難,懷不敢出,於戶外遙擲,便回急走。
(死譯)鍾會剛寫完《四本論》,很想讓嵇康看看,於是就把書揣在懷里,來到嵇康家門前,這時心裡又怕嵇康刁難,書依舊揣在懷里不敢拿出來,就在門外很遠的地方,把書扔了進去,然後轉身撒腿就跑。
(亂彈)這時候,嵇康又不合時宜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得罪司馬昭眼前的紅人鍾會。一是人家來拜訪時不理人家,人家走還不給人家台階下。更是把小鍾嚇得以後見都不敢見了,寫了本書,本來就是想和老嵇交流工作經驗,但因不敢見,就把書揣在懷里在老嵇門前硬是轉悠了半天,最後只得把隔牆頭扔了進去,然後轉身撒腿就跑。小鍾再給司馬昭進幾言,於是老嵇死定了。所以老嵇遇見道士孫登時,這位世外高人就給他臨別贈言是「君才則高矣,保身之道不足。」就是說,「你的才華確實很高,但保全自身的本領不夠。」
這時候萬事俱備,就只欠那個借口的東風了。老嵇自己送上門了。
嵇康有個好朋友呂安,估計這哥們老早就對嵇康崇拜有加,也和前邊說的趙至一樣,是個鐵桿的「雞糞」——哈哈,這么說有些不敬。但是現在好象時興這么說,張靚穎的「粉絲」簡稱「靚粉」,於是諧音為「涼粉」,李宇春的歌迷簡稱「宇迷」,於是諧音為「玉米」,那麼嵇康的「粉絲」就簡稱「嵇粉」諧音為「雞糞」吧。好在我寫嵇康也寫了這么多了,別怪「雞糞」不好聽,別譴責我,因為我也可算是一堆「雞糞」吧,我覺得「雞糞」雖然不好聽,但比起「涼粉」可能更能使社會的土地變得好一些。
當七賢因為時政的變化星流雲散時,呂安這哥們來了。而且來得還特別不是時候,嵇康不理鍾會,自顧自打鐵時,這哥們也正在幫嵇康燒火呢(一說是在持具,燒火的是向秀),所以以小鍾的脾氣,這哥仨全讓他恨上了——怎麼就沒有一個人搭理我呀。

『肆』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的馬融和鄭玄的故事 說明了什麼道理。

文學第四之一、禮樂皆東
(原文)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嘗算渾天不合,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轉便決,眾咸駭服。及玄業成辭歸,既而融有「禮樂皆東」之嘆,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橋下,在水上據屐。融果轉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據木,此必死矣。」遂罷追,玄竟以得免。
(譯)鄭玄在馬融門下求學,三年都沒有見到馬融,只是由馬融的高足傳授而已。馬融曾用渾天儀測算天體位置,計算得不準確,弟子們也弄不清楚。有人說鄭玄可以解決這個難題,馬融就找來鄭玄,讓他測算,鄭玄一推算就得出了結果,大家都驚嘆佩服。後來鄭玄學成離去,馬融發出了「禮樂都隨著鄭玄東去了」的慨嘆。馬融擔憂鄭玄名聲超過自己,心裡很嫉妒;鄭玄也疑心他們會追殺,就坐在橋下,腳上穿著木屐踏在水面。馬融果然在轉動栻盤占卜他的行蹤,他對左右的人說:「鄭玄現在土下水上,而且腳踩木頭,這是必死無疑的前兆。」於是就不再追了,鄭玄最終得以脫身。
按專家的說法:馬融海內大儒,被服仁義。鄭玄名列門人,親傳其業,何猜忌而行鴆毒乎?委巷之言,賊夫人之子。
鄭玄的確聰明,是不是不宜鋒芒畢露。馬融小心眼好像也不應該。

『伍』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摘抄賞析啟示怎麼寫

可以給你摘抄的內容,但是啟示每一則是不同的,寫完的話,不可能。
文學第四之一、禮樂皆東
(原文)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高足弟子傳授而已。嘗算渾天不合,諸弟子莫能解。或言玄能者,融召令算,一轉便決,眾咸駭服。及玄業成辭歸,既而融有「禮樂皆東」之嘆,恐玄擅名而心忌焉;玄亦疑有追,乃坐橋下,在水上據屐。融果轉式逐之,告左右曰:「玄在土下水上而據木,此必死矣。」遂罷追,玄竟以得免。
(譯)鄭玄在馬融門下求學,三年都沒有見到馬融,只是由馬融的高足傳授而已。馬融曾用渾天儀測算天體位置,計算得不準確,弟子們也弄不清楚。有人說鄭玄可以解決這個難題,馬融就找來鄭玄,讓他測算,鄭玄一推算就得出了結果,大家都驚嘆佩服。後來鄭玄學成離去,馬融發出了「禮樂都隨著鄭玄東去了」的慨嘆。馬融擔憂鄭玄名聲超過自己,心裡很嫉妒;鄭玄也疑心他們會追殺,就坐在橋下,腳上穿著木屐踏在水面。馬融果然在轉動栻盤占卜他的行蹤,他對左右的人說:「鄭玄現在土下水上,而且腳踩木頭,這是必死無疑的前兆。」於是就不再追了,鄭玄最終得以脫身。
文學第四之二、鄭玄贈稿
(原文)鄭玄欲注《春秋傳》,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識,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注《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注,尚未了。聽君向言,多與我同,今當盡以所注與君。」遂為服氏注。
(譯)鄭玄要注釋《春秋左氏傳》,還沒完成,就在外出時和服子慎(服虔)在客店裡相遇了。他們先前並不認識,服子慎在外面的車上和別人談論自己注《左傳》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很多見解和自己相同。鄭玄就到車上和服子慎說:「我也早就想注《左傳》,還沒有完成。剛才聽了你的話,與我的想法很相似,現在就把我的注釋全部給你。」於是就有了《服氏注》。
文學第四之三、二婢雅對
(原文)鄭玄家奴婢皆讀書。嘗使一婢,不稱旨,將撻之,方自陳說,玄怒,使人曳著泥中。須臾,復有一婢來,問曰:「胡為乎泥中?」答曰:「薄言往愬,逢彼之怒。」
(譯)鄭玄家的奴婢都讀書。曾經有一個奴婢,不合鄭玄的心思,要打她,她還在辯解。鄭玄火了,就讓人把她拽到了泥地里。一會兒,又有一個奴婢過來,用《詩經》中的一句問道:「胡為乎泥中?」意思是「你怎麼到了泥里了」,那個婢女也用《詩經》中的話回答:「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意思是「我要申訴,正趕上他發怒。」
文學第四之四、崔烈呼子慎
(原文)服虔既善《春秋》,將為注。欲參考同異,聞崔烈集門生講傳,遂匿姓名,為烈門人賃作食。每當至講時,輒竊聽戶壁間。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烈聞,不測何人。然素聞虔名,意疑之。明早往,及未寐,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覺驚應,遂相與友善。
(譯)服虔擅長《春秋》,要給《春秋》作注。他想參考一下不同的意見,聽說崔烈正聚集門生講經,就隱匿自己的姓名,受雇給崔烈的門生做飯。每到要開講的時候,服虔就到外牆邊偷聽。後來覺得崔烈的水平不如自己,就漸漸和門生們談論起崔烈的優劣來。崔烈聽說後,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他早就聽說過服虔這個名字,內心懷疑此人就是服虔。第二天早晨,崔烈來到服虔住處,趁他還沒醒,就喊道:「子慎!子慎!」服虔驚醒,不知不覺就答應了,於是二人成了好友。
文學第四之五、鍾會擲書
(原文)鍾會撰《四本論》始畢,甚欲使嵇公一見,置懷中,既定,畏其難,懷不敢出,於戶外遙擲,便回急走。
(譯)鍾會剛寫完《四本論》,很想讓嵇康看看,於是就把書揣在懷里,來到嵇康家門前,這時心裡又怕嵇康刁難,書依舊揣在懷里不敢拿出來,就在門外很遠的地方,把書扔了進去,然後轉身撒腿就跑。
文學第四之六、王弼作難
(原文)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見之。晏聞弼名,因條向者勝理語弼曰:「此理仆以為極,可得復難不?」弼便作難,一坐人便以為屈。於是弼自為客主數番,皆一坐所不及。
(譯)何晏任吏部尚書,有地位有名望,一時間去他那兒清談的人濟濟一堂。王弼當時不滿二十歲,也去見何晏。何晏聽說過王弼的名聲,就把剛才辯論的精妙玄理詳細告訴他:「這條義理我認為很妙,你還能再加以駁難嗎?」王弼便進行駁難,滿座的人都理屈詞窮。隨即王弼又自為主客,幾度自問自答,這些問題都是賓客們不能企及的。
文學第四之七、可與論天人之際
(原文)何平叔注《老子》,始成,詣王輔嗣,見王注精奇,乃神伏,曰:「若斯人,可與論天人之際矣。」因以所注為道、德二論。
(譯)何平叔(何晏)剛注完《老子》,就去王輔嗣(王弼)那裡,看到王弼的注釋更精湛非凡,就佩服得五體投地,說:「這樣的人,可以和他談論自然與人之間的關系了。」於是就把自己的注稱為《道》《德》二論。
文學第四之八、聖人體無
(原文)王輔嗣弱冠詣裴徽,徽問曰:「夫無者,誠萬物之所資,聖人莫肯致言,而老子申之無已,何邪?」弼曰:「聖人體無,無又不可以訓,故言必及有;老、庄未免於有,恆訓其所不足。」
(譯)王輔嗣(王弼)去拜訪裴徽,裴徽問道:「無,確實是萬物的本原,孔子沒有談到,而老子卻沒完沒了地說,這是為什麼呢?」王弼說:「孔子體察到無,而無又是不可說的,所以言必談有;老子、莊子不能超脫有,所以總是解釋他們不足的無。」

『陸』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的第一則的啟示

文學第四之四、崔烈呼子慎
(原文)服虔既善《春秋》,將為注。欲參考同異,聞崔烈集門生講傳,遂匿姓名,為烈門人賃作食。每當至講時,輒竊聽戶壁間。既知不能逾己,稍共諸生敘其短長。烈聞,不測何人。然素聞虔名,意疑之。明早往,及未寐,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覺驚應,遂相與友善。
(譯)服虔擅長《春秋》,要給《春秋》作注。他想參考一下不同的意見,聽說崔烈正聚集門生講經,就隱匿自己的姓名,受雇給崔烈的門生做飯。每到要開講的時候,服虔就到外牆邊偷聽。後來覺得崔烈的水平不如自己,就漸漸和門生們談論起崔烈的優劣來。崔烈聽說後,不知道這個人是誰。但他早就聽說過服虔這個名字,內心懷疑此人就是服虔。第二天早晨,崔烈來到服虔住處,趁他還沒醒,就喊道:「子慎!子慎!」服虔驚醒,不知不覺就答應了,於是二人成了好友。

『柒』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鄭玄拜師閱讀心得

沒有什麼心得,真的。我找了半天,書上都沒!

『捌』 關於世說新語文學第四衛玠總角時

文學第十四、總角問夢
(原文)衛玠總角時,問樂令夢,樂雲:「是想。」衛曰:「形神所不接而夢,豈是想邪?」樂雲:「因也。未嘗夢乘車入鼠穴,搗齏啖鐵杵,皆無想無因故也。」衛思因經日不得,遂成病。樂聞,故命駕為剖析之,衛即小差。樂嘆曰:「此兒胸中當必無膏肓之疾!」
(譯文)衛玠十多歲的時候,問樂令(樂廣)夢是什麼,樂廣說:「是心中所想。」衛玠說:「身形和心神不接觸,卻能做夢,這難道也是心中所想嗎?」樂廣說:「總是有原因的。沒有人夢見坐著車進了老鼠洞,沒有人夢見把鐵棍搗成碎末來吃,這都是因為心中不想,沒有根據的緣故呀。」衛玠整天想著樂廣所說的做夢之因,一直也想不出結果來,最後竟病了。樂廣聽說了,就讓人駕車拉著他來看衛玠,給他詳細講述,衛玠的病就好了。樂廣贊揚說:「這個小傢伙心中一定不會生什麼大病的。」
(亂談之評)古代總喜歡用一些特定的詞來稱呼年齡。總角是十一二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形如兩個羊角,故稱「總角」。也只有在那樣一個哲學時代,才會有執著於哲思小小少年!算而今,即使伶俐如衛玠者,不是成為「大未必佳」的童星,就是成為被題海溺斃的神童。衛玠大概就是從這時候被樂廣相中,而成為樂廣的女婿。時人裴叔道評價說,「妻父有冰清之姿,婿有璧潤之望,所謂秦晉之匹也。」

『玖』 世說新語文學第四二十二的概括

支道林對王濛的學術水平不長進給予批評。
文學第四之四十二、了內不長進
(原文)支道容林初從東出,住東安寺中。王長史宿構精理,並撰其才藻,往與支語,不大當對。王敘致數百語,自謂是名理奇藻。支徐徐謂曰:「身與君別多年,君義言了不長進。」王大慚而退。
(譯)支道林從會嵇到建康,住在東安寺里。王長史(濛)預先准備了精妙的義理,並寫得文采飛揚,去和支道林清談,但他的水平和支道林有差距。王說了數百句,自認為義理深邃、言辭美妙。支道林緩緩對他說:「我與你分別多年,你的義理言辭沒有任何長進。」王濛十分羞愧,告辭別去。

熱點內容
n97多少錢 發布:2025-05-22 20:56:55 瀏覽:451
大學數學的題 發布:2025-05-22 20:37:43 瀏覽:333
金聰老師 發布:2025-05-22 19:44:09 瀏覽:902
曹冰老師 發布:2025-05-22 19:03:11 瀏覽:143
上海五年級數學試卷 發布:2025-05-22 18:44:58 瀏覽:493
生物質鍋爐廠 發布:2025-05-22 15:57:39 瀏覽:807
楊氏太極拳老六路教學 發布:2025-05-22 15:03:32 瀏覽:933
佐川美術館 發布:2025-05-22 13:59:32 瀏覽:891
2017貴州語文高考 發布:2025-05-22 13:37:29 瀏覽:394
教師業務總結 發布:2025-05-22 11:23:26 瀏覽: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