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認識圓柱體
舉例子奶瓶和球
『貳』 > 哪些東西和圓柱體相似_大班數學:《認識物體和圖形1》教案
個圓柱體物品,通過看和觸摸,感知並說出各自的特徵。)
⑵、通過幼兒的視覺、觸覺後,教師告訴幼兒這兩個物體的名稱。
?(水桶、卷紙鉛筆)
2、感知正方體、長方體的特徵。並找出生活中相似的物體。
⑴、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讓幼兒觀察。(讓幼兒取一個正方體、長方體、通過看和觸摸,感知並說出各自的特徵。)
⑵、通過幼兒的視覺、觸覺後,教師告訴幼兒這兩個物體的名稱。
『叄』 如何寫好幼兒園教案,認識圓柱體
圓柱體是一種常見的立體幾何體,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接觸到,但是,幼兒對圓柱體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只能把它們說成"長長的,圓圓的",並且很難融入到生活中去。因此,在幼兒認識了許多平面幾何圖形和球體的基礎上,我嘗試用幼兒非常感興趣的游戲形式進行本次教學活動。 活動目標: 1、運用多種感官在動動、玩玩中掌...握圓柱體的名稱,感知它的特點。 2、用恰當的方法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3、體驗合作游戲,探索成功的快樂。 活動准備: 1、經驗准備:請家長引導幼兒觀察生活中與圓柱體相似的物體,已認識過球體。 2、材料准備:圓柱體實物若干。如:積木、易拉罐等(布置成超市。)各種形狀的積木玩具,球體物品若干,記號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分類: 1、師:"老師帶來了許多玩具,我們一起來滾一滾、玩一玩。" 幼兒任意挑選玩具,自由玩,引導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剛才你們玩時發現了什麼?它們都能滾動嗎?" 幼:長方體積木不能滾動。 幼:正方體積木不能滾動。 幼:我發現圓圓的球能滾動,其他的都不能滾動 師:請將能滾動的玩具放在紅色的籃子里,不能滾動的放在綠色的籃子里。 (分析:幼兒在滾一滾、玩一玩中,自我探索、發現玩具能否滾動,並根據滾動的特徵給玩具進行第一次分類。幼兒對此環節很感興趣,很快投入到活動中。) 2、出示裝球體和圓柱體玩具的籃子。 師:這些玩具滾動時一樣嗎?每人選兩樣不同的玩具,兩人一組,一起玩一玩,說一說你的發現。 幼:我發現球能到處滾來滾去。 幼:這種玩具(指圓柱體)只可以朝一個方向滾動。 師:請將能到處滾動的放在圓形籃子里,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的放在方形的籃子里。 (分析:幼兒在這次玩一玩中,進一步探索,發現了球體與圓柱體的區別。幼兒進行了第二次分類,難度越來越大,引導幼兒將對球體的已有經驗進行歸納,同時也激發了幼兒探索圓柱體的興趣。) 小結:球體能向任何方向滾動,那這種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的物體是不是球體呢?為什麼? 二、測量: 1、出示圓柱體,引導幼兒觀察特徵。 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個物體是什麼樣子的。 幼:它身體圓圓的、粗粗的,像柱子一樣。 幼:它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圓形的。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那這兩邊的圓形一樣大嗎? 幼:不一樣大。 幼:一樣大。 (幼兒爭吵起來) 2、出示紙條: 到底是不是一樣大呢?我們請它來幫忙量一量就知道了。 (教師示範測量的方法,量出圓柱體兩頭的粗細並作記錄) 它們一樣大嗎? 3、請幼兒量一量玩具兩頭和中間是不是一樣粗,和同伴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4、幼兒操作,教師進行個別幫助。 幼:我做的三個標記在一起了。 幼:老師,它們全在一條線上,就說明玩具兩頭和中間一樣粗,對嗎? 5、老師小結: 這種身體像柱子一樣,而且上下、中間一樣粗的,兩頭都是圓形的物體我們稱它為圓柱體。圓柱體放倒了只能朝一個方向滾動。 (分析:這一環節中,幼兒成了操作的主人,親自動手測量,得出正確的結果,他們的積極性很高,在操作和探索中又獲得了有關測量的知識與經驗。) 三、拓展思維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像圓柱體的東西有許多,現在我們就到超市去找找吧。坐上我的汽車出了吧! 2、超市裡的商品真多,請每個小朋友選兩樣像圓柱體的商品。 3、小朋友都選到了自己喜歡的商品,請你說一說買了什麼。 4、和旁邊的好朋友比一比,說一說,你們手中的圓柱體商品有什麼不一樣。 個別幼兒介紹。 教師小結:這些商品的大小不一樣,高矮不一樣,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地方,都是圓柱體。 (分析:"知識是在孩子們探究以後,在孩子們的討論中形成的。"通過前面的探究操作,幼兒對圓柱體有了自己怕感知和理解,在自我表達和與同伴的交流中,學習了新知識。) 四、游戲鞏固 師:這些像圓柱體的商品還可以當玩具呢,現在四人一組,用圓柱體商品搭一搭、玩一玩,比比哪一組玩出的花樣多,好嗎? 幼兒合作游戲。 (分析:這一環節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和合作能力。幼兒用各種廢舊盒罐拼搭、玩樂,在游戲中體驗了成功的喜悅,也進一步鞏固了對圓柱體的認識。) 五、活動延伸 讓幼兒自由選擇區域進行活動。 1、數學角:提供各種圓柱體實物,供幼兒繼續探索、發現圓柱體的秘密
『肆』 要從數學方向讓幼兒「認識圓柱體」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讓幼兒認識圓柱體的基本形體特點。
2、正確辨別生活中的圓柱體,激發幼兒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活動准備
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自製可拆解的圓柱體一個、雙面膠若干,等同雙面膠大小的圓若干、表格一張(生活中的圓柱體與類似圓柱體的物體若干)、幼兒記號筆小紙條若干、卡紙若干(長方形、正方形)
三、活動過程
(一)引出
1.小朋友,今天圖形王國里來了些老朋友,你們還認不認識它們,我把它們請出來。
出示一副畫有基本圖形的畫(三角形、圓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幼兒進行復習。
2.接下來,又來了位特殊的朋友,你們認識它嗎?(出示自製可拆解的圓柱體)
(二)教師操作,幼兒發現圓柱體的基本特徵
1、我請小朋友們張大眼睛來瞧瞧,這個數學王國里的形體有什麼特點?從上往下看,是一個什麼形狀?從下往上看又是一個什麼形狀?
2.教師操作對圓柱體進行解剖:先豎的解剖,打開來瞧一瞧是什麼形狀?
橫的解剖發現什麼?切一刀看一看,切一刀看一看,你會發現什麼?這切開來的圓一個個我把它放在一起它們的大小你們看都是怎樣的?(一樣大)
垂直的切
揭示圓柱體概念:由無數個一樣大小的圓形紙片重疊而成的立體圖形,兩端的圓形也是一樣大,中間部分站起來是一條直線,放倒後能滾動,這種像柱子的形體叫圓柱體。
(三)觀察操作區分比較
1.請幼兒將自己的學號寫在每張小紙上然後辨別生活中這些物體是否圓柱體?
2.教師進行小結,對有疑意的進行個別交流指正,有必要的話就驗證該物體。
(四)幼兒製作圓柱體
接下來,老師給小朋友准備了一張卡紙,請你用雙面膠和這張卡紙也來做一個圓柱體。
小結:圓柱體有高的、有矮的、有粗的、有細的,只要它的兩端是兩個一樣大的圓形,中間部分一樣粗,站起來是一條直線,表面光滑,放倒後能滾動,不管它有多高、多矮、多粗、多細,都是圓柱體。
(五)、生活中的圓柱體
你能說說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圓柱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