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質量分析表
一年級語文期中教學質量檢測成績分析報告一、期中質量檢測成績數據分析 2015春季學期期中考試定於第11周星期三舉行,全校1-6年級均考語文、數學、英語三科。整個考試工作實行混合編班,迴避監測,流水評卷的方式進行,成績真實可信。測試成績的整體情況如下: 一年級語文合格率為100%,超省一級學校合格率96%的指標4個百分點;平均分為96.99分,達到優秀指標。二、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結論 基本實現學期初提出的預期目標。(一)平均分達標情況:一年級語文平均分達到校級目標的共8個班(1—7、9班),全年級達標率為88.88%。(二)合格率達標情況:一年級語文合格率9個班均達到校級目標,達標率為100%;(三)優秀率達標情況:一年級語文優秀率達到校級目標的共6個班,未達標的班級是一(1、3、8)班,全年級達標率為66.66%。三、取得成績的幾大重要舉措1、業務培訓工作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支撐。每周利用大小科組活動時間開展系列專業知識培訓,培訓中能夠根據教學實際選擇專題,並努力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變培訓為老師們學習必需品。2、課堂常規的落實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基礎。本學期,一年級語文備課組在解讀工作計劃時,均對課堂教學常規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部署,為老師們落實課堂常規指明了方向。經過聽課調研,對教師課堂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診斷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和要求,大大提升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師課堂教學的實效性。3、教學常規督查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堅持過程管理和監控,做到每日必查,每周必反饋,有問題必整改,從而進一步規范了教師的教學行為,保證了教學工作的實際效果。4、質量監控是提升教學質量尚方寶劍。通過學期初的摸底考、與教學進度同步的單元考、中途不定期的學科質量抽測、期中教學質量檢測等形式,對一年級語文的質量情況進行監督與調控,及時召開質量分析會,查問題、找原因、定措施,並責令薄弱班級和薄弱教師進行限期整改。由於調控及時,指導到位,從而大大縮小了薄弱班級與優秀班級之間的差距。四、存在問題及改進意見和建議1、少數班級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更換頻繁,學生需要不斷地去適應不同老師的不同教法,班級管理、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和學科知識掌握等方面嚴重脫節,缺乏教育教學應有的連貫性和系統性,從而導致班級學生紀律渙散、學習習慣差、學科成績有所下降。建議學校從把好教師招聘關和想法留住人才等方面做文章,盡可能的穩定師資隊伍。2、由於學校還處於規模化發展階段,招生門檻偏低,生源參差不齊,部分學生底子薄、基礎差,因而對語文質量的提升帶來很大壓力。建議學校適當抬高招生門檻,盡可能的引進優質生源,走「以質量吸引人」的良性循環發展之路。3、由於學生大都來自富人家庭,所以學習習慣與學習態度均不盡人意,被動等靠的多,主動學習的少,得過且過的多,爭先恐後的少,應付了事的多,靜心讀書的少。因此給提高教學成績帶來了較大的阻力。建議各班要抓班風學風建設上要出硬招,凈化班級學習的環境,再去落實學習的細節。也可適當加大對學習標兵的獎勵力度,鼓勵孩子們做品學兼優的人。 回顧過去,成績斐然,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在本學期的最後一段時間里,我們將揚長避短、再接再厲,繼續扎實抓好教學各項管理工作,力求期末考試取得新的突破!
㈡ 期中考試質量分析500字(語文)
一、對試卷的分析本次測查主要考查的是基礎知識。考核的內容較為全面,其中對於字、詞、句考查的題目除書本上的以外,還稍有深入。這樣安排,既檢測了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又考查了學生對於知識的靈活應用。本套題難度適中,題量適度。二、答卷分析 1、第1題。寫出相應的小寫字母,並將其按字母表的順序排列。大部分孩子能正確排列,只有個別學生漏寫、字母順序顛倒。 2、第2題。給下面的字補上音節,學生主要失分在熊貓的「熊」的xiong寫成了xong,有兩名同學不能區分聲調。 3、第3、4、5、6題。學生掌握都很好,多數同學都能按要求書寫,個別學生因不認真拼讀、正確書寫而失分。 4、第7題。在括弧里填上適當的詞語。出錯最多的是一( )羽毛,其次是一( )椅子,一( )汽車,同學喜歡用「個」來答題。 5、第8題補充詞語。學生對( )的露珠填寫出錯較多,其它主要錯在不會寫字,大多數學生能正確填寫。 6、第9題。照樣子寫話學生能夠按要求寫,只是個別學生在書寫時出現錯別字,還有的學生用拼音代替時,拼音書寫不正確。 7、第二題閱讀題。課內閱讀中,回憶課文內容填空。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背誦認真填空,而第一個空,有些學生不熟悉課文,無法區分「著名」和「有名」,還有學生在填空時,出現了錯字和錯的拼音,寫完後沒有認真檢查失分。 8、課內閱讀中的第2、3、4小題。部分學生能夠正確填寫,只是個別學生在書寫時出現錯別字,還有的學生用拼音代替時,拼音書寫不正確。 9、課外閱讀中,4名學生在做第1題短文有幾句話時,沒有認真審題。在填寫第2題時,部分學生沒有看清要求,寫串格了。 10、寫作。學生能認真讀要求,並按要求書寫,個別學生的標點使用不正確,書寫不夠規范。改進措施: 1、加強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能夠讀清題,讀懂題,知道怎樣答題。 2加強學生閱讀和作文的能力,以後我會領著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注重學生的閱讀能力。多做相關閱讀練習題,增強學生的閱讀水平,更加用心指導孩子的寫作能力。
㈢ 高中學生語文質量分析怎麼寫
高中語文成績分析
一、 試題簡評
本次語文試卷題型包括基礎知識題、古詩文閱讀題、閱讀題、語言表達題、作文題等六大題,總分150分。考試題型與高考稍有不同,總體難度不高。
二、成績統計人數
三、學生答題情況分析
第一大題是基礎知識題,重點考了字音的考查,成語的運用,病句的辨別,句子銜接。涉及到的考試能力要求包括:識記、理解和表達、應用。這一大題難度不大,學生一般能答對2題以上,最好的是全部答對。
第二大題是古詩文閱讀,包括文言文閱讀、詩歌鑒賞、名句默寫三部分。文言文閱讀節選自《隋書》,考查對文言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對文章信息的篩選、分析等綜合能力。從答題情況看來,這一題也答得較理想,4道選擇題中學生普遍能答對2—3題,還有同學拿到滿分。8分的翻譯與斷句題最高拿了6分。詩歌鑒賞比較簡單,考的是李益的《夜上受降城聞笛》,學生能體會人物的情感,對畫面的描述也比較到位,6分的題目較多同學能得5分。默寫題都是出自課內要求背誦的詩文,學生基本能背出來,但錯別字依然比較嚴重。
第三大題、第四大題是現代文閱讀。第一篇閱讀學生在選擇題方面做得較好,但問答題基本沒得分。本人認為這是這張試卷中最難的一道題,且出得不夠理想,不是考查學生閱讀文本的能力,而是考查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第二篇閱讀考的是新聞,這道題非常契合必修五的內容,但學生對專業術語把握不夠,且不能很好理解題目要求,體現出理解能力偏低。
第五大題是語言表達題。這是一道非常好的題目,體現了語文生活化的趨向,貼近學生的生活。但是從答題情況來看並不理想。從中體現出學生的視野比較狹窄,表達能力較差。
第六大題是作文題,要求學生以「尋找」為題寫一篇文章。本以為這是學生比較容易寫的一個話題,但實際情況卻不斷提醒我們,提高學生寫作水平任重道遠。在寫作中,離題、錯別字、語言不通順、立意不深等問題普遍存在。
四、今後教學建議
1、針對學生答卷上出現的問題,要重視、要分析,和學生一起分析問題的原因,並和學生一起制定改進提高的目標,要讓學生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肯定會提高得分。
2、加強審題意識和答題的規范指導。課上和訓練講評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審題訓練,先要求把題目讀懂,涉及的考點是什麼,要回答哪些知識要點,分幾步來回答,回答的規范語言應該怎樣表達。
3、加強作文指導。試卷中反映出學生寫作的基本功較差,在平時的教學中,應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作文資源來豐富學生的語言知識,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必須加強作文指導,多進行一些升格作文的修改訓練,減少或消滅錯別字。
4、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實踐告訴我,只有自己主動去學的東西才能掌握得更好,因此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他們主動去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