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上的李建成

歷史上的李建成

發布時間: 2022-02-25 22:07:02

歷史中真實的李建成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建成直率、寬簡、仁厚,很有才能。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後的長子。隋朝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李建成奉李淵之命留在河東,結交大批能人志士。他對當時的形勢和李淵的處境十分了解,太原起兵後李建成曾對父親說:「兒等早蒙弘訓,稟教義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墜。」正如呂思勉先生所言:「至前此蓄謀叛隋,則二人(建成、元吉)亦不能不與也」。當時李氏宗族習武之風培養了李建成的政治、軍事才能,他對於關系身家安危的大事不會無動於衷,因而當時是李淵反隋建唐的重要參與者。
隋朝大業十三年(617),李淵起兵反隋,密召建成與弟元吉至太原。六月,義軍建旗發兵,建成受命率眾攻取西河。九日往返,義軍首戰告捷。李淵建大將軍府,授建成左領軍大都督,統左三軍,封隴西郡公。七月,義軍挺進關中,建成又出謀劃策,力戰攻克霍邑。九月,建成奉命率劉文靜、王長諧等數萬人屯永豐倉、扼守潼關、大敗屈突通。十月,建成率精兵與李淵會合,在攻克長安的戰役中其部下雷永吉率先登城。十一月,李淵立隋煬帝孫代王侑為恭帝,改元義寧,恭帝封李淵為唐王,封建成為唐王世子,開府置官屬。義寧二年春正月,建成遷撫軍大將軍,東討元帥,偕李世民將兵十萬東循洛陽,授尚書令。唐朝天下為馬上得之,李建成從晉陽起兵至唐朝建立為領兵主將,任左軍統帥,他指揮和參與指揮的西河之戰、霍邑之戰、潼關之戰、長安之戰都充分顯示出其長遠的戰略眼光和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建成決不是舊史書描寫的庸劣之輩,而是位有勇有謀的軍事統帥。
義寧二年(618年)五月,李淵登基,唐朝建立;六月,建成被立為皇太子。李淵對建成寄以厚望並悉心栽培,以適應新的環境和職責。建成平時受命協助李淵處理繁重的軍國要務;李淵外出「巡幸」,建成要坐鎮長安「監國」,代理朝政。武德初年建立官制政體、改革稅法、頒布律令;積極發展農業、恢復生產,推行均田制,改革租庸調;並辦儒學、興科舉、宣揚教化等一些列政治活動建立起的唐初的政治框架,裡面不可能沒有建成的重要作用。因此,李建成在唐朝立國後的統一戰爭中較少率兵出征,基本上是坐鎮長安。在戰爭期間,李建成也多數是管理後勤補給、兵員徵收、武器裝備等軍務工作,以服務於戰爭,只是在需要的情況下才奉命出征。
雖然在唐朝後方,但建成仍然在軍政事務上獻出頗多良策,為唐朝遠交近攻、迅速統一中原做出了重要貢獻。建成在軍事上重點布防北邊,他多次奉旨領兵出征,立下了赫赫戰功,對唐王朝後方的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武德二年,剿滅司竹祝山海;武德三年,鎮蒲州,備突厥;武德四年,討伐稽胡;武德五年,剿滅河北劉黑闥,平定山東;武德六年,屯並州,備突厥;武德八年往幽州,備突厥。需要強調的是,建成在北部抵禦突厥,是李世民中原逐鹿取勝的必要條件,為李唐統一中原奠定了重要的後防基礎。在這一系列軍事活動中,建成不僅取得了軍事勝利,外戰保家衛國,內戰更善用懷柔安撫之策,從而贏得了人民的愛戴。
李建成還特別注重招攬人才,早在晉陽兵變之前就廣結天下才俊,為起兵做人才儲備。史載建成 「卑身下士」,能與人傾心相交。早年即結交高官世家子弟,如韋挺、李安嚴、段綸等人;起義之前與河東令盧赤松、河東郡司法賀德仁、河東縣曹任瓌等相交頗深;起義及建唐後又延請結納的除了人們熟知的王珪、魏徵之外,還有李綱、竇軌、裴矩、鄭善果、庾抱、陳子良、蕭德言、趙弘智、徐師謨、歐陽詢、唐臨、唐憲、竇干、馮立、謝叔方、薛萬徹、羅藝、李瑗、韋雲起、郭行方、裴龍虔等一大批能臣武將。建成對德高才俊之人、剛正耿介之士一向禮遇甚厚,頗能識才用才,其心腹謀臣愛將亦以知己事之。玄武門政變之後,原東宮僚屬一律被降職處分。根據貞觀時期魏徵等幾人後來被提拔重用之個案,就斷定唐太宗當初很大度地處置了太子建成的東宮舊人,恐怕是有意造成的誤解,是貞觀朝廷造神運動的組成部分。
由於秦王李世民長期在外征戰,處心積慮地經營私人勢力,李淵便著手削減其羽翼,秦王府文臣武將多被貶黜外放,部分武將調給元吉使用。李世民眼看大勢已去,奪嫡無望,便與手下商議密謀,並勾結早已買通的皇宮戍衛,於武德九年六月四日(626年7月2日)清晨率領全副武裝的眾家將及私下招募的八百死士在皇宮內發動政變。李世民親手射殺了前來早朝的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同時遇害,建成五個年幼的兒子也在政變中被殺,家人全部除籍。這就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政變」。李世民繼位後為了安撫人心,於貞觀二年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隱」,以禮改葬。貞觀十六年五月,又追贈建成皇太子稱號,史稱「隱太子」。
唐太宗李世民通過發動血腥政變獲得帝位,不僅破壞了傳統的嫡長子繼承製,而且兄弟相殘也為人所不齒。因此,李世民為了證明自己獲得帝位的合法性,必須在史書中大書特書自己在建唐過程中的卓越功績,「歪曲地把晉陽起兵的密謀描繪成太宗的精心策劃」,貶低李淵,打壓李建成、李元吉以抬高自己,彰顯自己至高無上的功勛,表明自己所為是擁有「天命」的,從而間接地證明自己擁有帝位的合法性。李世民以此開創了帝王直接干預修史的典範,他一方面授意史官抹殺建成建唐前後的歷史功績,對建成的歷史活動,或埋沒不載,或曲載其事,將其醜化成既無功於社稷、又心胸狹窄、且多次企圖謀害秦王的卑劣小人;另一方假託李淵曾私許將其立為太子,以證明其殺兄屠弟實屬無奈,乃大義滅親、鏟除奸惡、上承天道、下安社稷、無違君父之命的正義之舉。這樣一來,後代的史書包括新、舊《唐書》及《資治通鑒》所依據的史料實錄中對建唐前後事實的描述必然有所偏頗,完全倒向李世民一邊。
撥開歷史的迷霧,我們不難發現李建成本來是一位心中有天下格局的優秀帝位繼承人,他是李淵重點扶植的對象。李世民奪權後,也不得不好生安撫李建成多年經營的勢力,重用原東宮臣僚,同時繼續沿襲父兄對峙突厥的戰略,對內執行偃武修文、與民休息的國家大政方針。李建成的優秀,迫使李世民必須克制私慾、不斷積極努力追趕方能服眾。人們有理由相信:若無橫生的宮門之變,他必會繼承李淵開創的基業,將唐朝創建成一個全新的昇平盛世。

② 真正的歷史上,李建成是什麼樣的人

李建成(589~626年7月2日,37歲)高祖李淵與竇皇後的長子。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西南)人,祖籍趙郡隆平(今邢台市隆堯縣)。李世民繼位後,追封李建成為息王,謚「隱」。貞觀十六年五月,又追贈「隱太子」。隋大業十三年(617),李淵起兵反隋,密召他與其弟李元吉至太原援助。授左領軍大都督,封隴西郡公。李淵立隋煬帝孫代王侑為恭帝,改元義寧。恭帝封李淵為唐王,封建成為唐王世子,開府置官屬。義寧二年(618),李淵即位,立建成為皇太子。李建成為人豁達寬厚,長期在京輔佐李淵確立唐初大政。李世民於武德九年(626)六月三日,告建成、元吉淫 亂後宮之罪。翌日,李淵召二子入宮,同眾大臣審核。至玄武門,建成被世民所殺,時年三十六歲;元吉為尉遲敬德所殺。建成長子太原王承宗早卒。次子安陸王承道、河東王承德、武安王承訓、汝南王承明、鉅鹿王承義並坐誅。

③ 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是怎樣一個人他為創建唐朝做了什麼貢獻

真實的李建成算是一個比較有才乾的人,作戰本領比較高強,並且還有挺好的領導才能。在創建唐朝的過程中,李建成和李世民合力拿下很多勝仗,為創建唐朝鋪平了道路。

④ 歷史上的『李建成』是一什麼樣的人

因此,是一個值得肯定的歷史人物。
唐高祖李淵及其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承隋未大亂之際,密運宏圖,起兵太原入據關中,東征西討,南略北伐,掃平群雄,收拾天下殘破局面,建立了一個新的大一統的唐王朝。在唐王朝的建立過程中,由於稟承唐太宗之意修改的唐國史的有意貶低和歪曲,以及新舊《唐書》的照抄衍誤及司馬光維護正統等因素,李淵和李世民的功績被史家贊譽並高度評價,而李建成的作用卻絕少記載,甚至被貶得一無是處。如《舊唐書》說李世民是太原起兵的「首謀」和「勸舉義兵」的人物;而李建成則是「並不預謀,建立以來,又無功德」。《新唐書》和《資治通鑒》更是極力美化李世民,醜化李建成,「高祖起兵太原,非其本意,而事出太宗,」「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李建成「荒色嗜酒,畋獵無度」,「以庸劣居其右,」。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正如《四庫全書總目》作者所說:「抑或貞觀十七年敬播、房玄齡、許敬宗等所修《高祖實錄》欲以勸業之功獨歸太宗,不能無所潤色也」。為了重新展示李建成的本來面目,本文意就李建成在建唐中的作用做一評價,以求教於史學界。
一、李建成是李淵反隋活動的協謀者和組織者
關於太原起兵,李淵為首謀已有多文論及,故不多敘。對李建成,我們可以從留下來的不多的歷史資料中來分析他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所起的作用。
李淵密謀反隋思想萌於大業九年,這有兩方面的因素:一是當時迅猛發展的農民起義已成燎原之勢,統治階級內部分崩離析,其標志是大貴族楊素之子楊玄感黎陽起兵反隋。統治階級的有識之士,開始為其前途尋找出路。二是李淵亦是貴族後代,又握有關右十三郡兵,還應當時「李氏當為天下」讖語,受到隋煬帝的猜忌,史載「帝以淵相表奇異,又名應圖讖,忌之」。這就是李淵反隋的歷史背景。但由於時機不成熟,只好表面沉湎,庸碌以掩其心。史稱李淵「素懷濟世之略,有經綸天下之心」。「密運雄圖。」
在這種背景下,李淵密謀反隋非常謹慎,范圍不會很大,做為助手和參謀,最可靠並有成效的莫過於其子。當時李建成已25歲,值至大業十二年留在河東前,長期跟隨李淵,深受李淵的影響,既有青年人剛健有為的個性,又有深沉、寬容的品性,史稱他「任性直率,寬仁容眾」,這一點同李淵是一致的,可以成為李淵的得力助手,李建成對當時的形勢和李淵的處境是了解 的。這以太原起兵後李建成與李淵的對話可以證明,李建成說:「兒等早蒙弘訓,稟教義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墜。」因此,讓李建成組織活動李淵是放心的,況且當時李世民年僅16歲,政治上還不夠成熟,李淵不會拋開李建成而獨同李世民密謀,對於謀劃,結納人士等,李淵又怎能不讓李建成參與呢?正如呂思勉先生所言:「至前此蓄謀叛隋,則二人(建成、元吉)亦不能不與也」。當時,李氏宗族習武之風培養了李建成的政治軍事才能,對於關系身家安危的大事,他也不會無動於衷的。因此,李建成是李淵反隋活動的知情者、協謀者,是可信的。
李淵密謀反隋,在太原起兵前,有兩個基地:一個是太原,由他和李世民共同組織;一個是河東,由李建成獨立進行活動。
這樣安排,李淵是有深刻用意的:一方面,太原是他的根基地,起兵要在這里進行,而世民政治經驗不成熟,要加以培養,正如王夫之所說:「人謂唐之有天下也,秦王之勇略志大而功成,不知高祖慎重之心,……。有以折英雄之躁妄,綏民志於來蘇」,「高祖堅忍自持,姑且聽之而以靜鎮之也」。另一方面,河東是軍事重鎮,是通往關中的要地,大業十一年李淵曾在此討捕農民軍,有一定的政治基礎,史稱:「河東以來,兵馬仍令帝(李淵)征發」。而且李淵許多親屬在關中,河東處於太原和長安之間,如果在河東進行組織活動,既可以接納關中豪傑,有利於奪取關中,又可以響應太原互相呼應。
由於李建成「性寬簡」,「頗仁厚」,性格穩重,讓他獨立進行活動,李淵是放心的,所以大業十二年時,李淵讓李建成以照顧家屬為名「於河東潛結英俊」。同時,又讓當地很有名望的人物任王襄協助他,以掩蓋李建成的活動。
大業十三年,是起兵的關鍵時期,李淵加緊起義准備「仍命皇太子於河東潛結英俊,秦王於晉陽密招豪友,」。一個「仍」字,說明李建成一直是在李淵的指使下進行起兵的組織活動的。李建成傾財賑施,廣泛接交,招攬了許多人才,為起兵准備了力量,表現了較出色的組織才能。史稱「太子及王(世民),俱稟聖略,傾財賑施,卑身下士,……,一技可稱,一藝可取,與之抗禮,未償雲倦。」由於李建成以禮相待,傾身相交,「故得士庶之歡心,無不至者。」尤其是河東人士爭相加入起兵行列,史載「河東水濱居人,競進舟楫,不謀而至,前後數百人。」
正因為李建成的出色活動,太原起兵前,李淵一面叮囑李世民「爾昆季須會盟津之師」;一面「遣密使往蒲州,催追皇太子等。」當李建成趕赴太原參加起兵時,李淵異常高興,據史載「太子與齊王(元吉)至自河東,帝歡甚。馬上讓他擔負統領軍隊的重任。
總之,從大業九年李淵密謀反隋到大業十三年太原起兵,李建成一直是協謀者和組織者之一,是李淵的得力助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對此,王夫之的評論有一定的客觀性:「太原之起,雖由秦王,而建成分將以響長安,功雖不逮,固協謀而戮力與偕矣。」因此,說太原起兵李建成無大功是錯誤的,僅憑貞觀國史即抹殺其貢獻是不確切的,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正如呂思勉先生所言:「謂高祖起兵,太宗有大力焉則可,謂其純出太宗則誣矣。」
二、李建成是建唐軍事戰爭的指揮者
唐朝天下是馬上得之,李建成從太原起兵,至唐朝建立,為領兵主將,任左軍統帥,他指揮的幾次戰役,表現了較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做出了較大貢獻,為此,我們加以分析評論。
(一)奪取西河之戰。西河臨近太原,是進軍關中的第一關口,由隋將高德儒率兵拒守。由於李淵缺乏穩固的根據地,四面是敵,再加上士兵缺乏訓練,軍事上不佔優勢,此次戰役是起兵後一次大戰,對士氣影響很大;李淵把此戰提到關系唐業成敗的地步,他說:「士馬尚少,要資經略……,事之成敗,當以此行卜之。若克西河,帝業成矣。」為此,把重任交給了李建成和李世民,並說:「西河繞山之路,當吾通行,不得留之。」足見李淵對李建成才能的信任,他還勉勵說:「先以此郡,觀爾所為。人具爾瞻,咸宜勉力。」
為了迅速攻取西河,李建成進行認真准備,周密部署:一是制訂軍法,整肅軍紀,提高軍隊戰鬥力,史載「大郎(建成)等慮其不攻,以軍法為言。」他向李淵表示:「如或有違,請先軍法。」做到軍紀嚴明,「三軍聞者,人皆自肅,兵向西河。」二是進行嚴密的戰役部署,李建成兵臨西河,親自察看地形,做好攻擊准備,史稱「風塵警急,身即前行,」「大郎、二郎不甲,親往喻之,」三是與士兵同甘共苦,激發了士兵的勇氣。史載李建成「一同義士,等其甘苦,齊其休息,」使將士受到鼓舞,軍心大振,「於是將士見而感悅,人百其勇。」
由於准備充分,措施得力,將士奮勇爭先,「眾皆爭上。」一舉攻克西河,前後僅用9天,初師告捷。李淵非常高興:「以此用兵,天下橫行可也。」李建成因功被封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
(二)智取霍邑之戰。霍邑北臨汾水,東靠霍太山,是一個易守難攻的險要關口,扼守此地的宋老生兩萬精兵十分強悍,「自許堪當勁敵」,同守衛河東的屈突通遙相呼應,構成犄角之勢,以阻李淵。當時唐軍四面強敵環繞:北有驃悍的突厥,虎視太原;東有強大的李密瓦崗軍欲取長安;西有薛舉的西涼兵垂涎關中。

⑤ 歷史上的李建成是好的還是壞的

由於李建成是玄武門之變的失敗者,而史書又是勝利者所寫。因此李建成和李元吉在史書中幾乎被寫成昏庸無能之輩,甚至在三陷害李世民。最駭人聽聞的說法是說李建成曾在酒中投毒,李世民便吐血數升。但是,史學界也對這一類的史料產生懷疑。投毒事件其實十分可疑,那時兄弟早已勢成水火,李世民又怎麼會去東宮和建成喝酒?如果李建成真的想殺害弟弟,哪有毒不死的道理?人的血又有多少,李世民吐血數升未死,豈不是醫學上的奇跡?因此不少史學家認為:李世民為了替自己的行為辯護,便在史書中捏造了很多栽贓李建成他們的傳聞……
再者,僅僅從為了爭奪皇位這一點上就說李建成是壞的就太片面了,哪個皇帝上位不得使一些手段?是吧……

歷史上李建成這個人應該還是很仁德的一個人,而且唐之初期,李建成在帶兵打仗上立下了汗馬功勞,而且要超過李世民~

⑥ 歷史上真實的李建成李元吉是個什麼樣的人

李建成直率、寬簡、仁厚,很有才能。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後的長子。隋朝大業十二年(公元616年),李建成奉李淵之命留在河東,結交大批能人志士。他對當時的形勢和李淵的處境十分了解,太原起兵後李建成曾對父親說:「兒等早蒙弘訓,稟教義方,奉以周旋,不敢失墜。」正如呂思勉先生所言:「至前此蓄謀叛隋,則二人(建成、元吉)亦不能不與也」。當時李氏宗族習武之風培養了李建成的政治、軍事才能,他對於關系身家安危的大事不會無動於衷,因而當時是李淵反隋建唐的重要參與者。

⑦ 歷史上李建成到底是個怎麼的人

李建成仁厚,很有才能。

李世民在廣納賢才的同時,李建成同樣是有一大幫英才,比如武將薛世勛,再比如謀士魏徵,比起李世民手下的杜如晦,秦瓊,叞遲敬德等人絕不居下。能夠引來這樣的英才賢才為他效命,李建成應有過人之處。

《舊唐書.建成傳》說建成當了皇太子後,「高祖憂其不嫻政書,每令習時事,自非軍國大務,悉委決之」,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讓建成主持日常工作,學習做皇帝。而史書即使按太宗李世民定的調子多作改竄,也找不到建成此時在政事上弄得如何糟的話。相反,倒可以知道建成在這方面的經驗至少要比李世民豐富得多。」

近代史學大家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中認為:「然高祖起兵太原,李建成即與太宗各領一軍。及為太子,其所用官僚如王珪、魏徵之流即後來佐成貞觀之治的名臣,可知李建成亦為才智之人。」

《大唐創業起居注》里則提到,先登而入長安城的,是建成的東面軍頭雷永吉。也就是建成具有攻克長安的軍功。平西河、克長安,為唐朝奪取了穩固的根據地,可以說李建成為大唐的創立建立了大功。

(7)歷史上的李建成擴展閱讀:

相關爭議

李世民由於玄武門之變緣故多次向史官要求閱讀記錄皇帝的言行的《起居注》,一開始褚遂良不許,後來在他一再要求下,房玄齡與許敬宗將《起居注》刪定為《高祖實錄》、《今上實錄》給李世民。李世民這一行為不僅給史學考究帶來極大困難,其本身也遭到許多學者的指責。

章太炎甚至在《書唐隱太子傳後》中說:「太宗既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新舊唐書里將李淵起兵建唐的功勞幾乎歸功於李世民,而李建成的功勞隻字未提。時有跟隨李淵起兵的書佐溫大雅作有《大唐創業起居注》三卷,詳細記錄了李淵自起兵到正式稱唐帝為止共357天的事跡。書中內容與兩唐書有些出入,溫大雅作為當時人,在皇儲爭斗中又是幫助李世民的,故對比兩唐書,他所作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可信度較高。

而對於兩唐書中所記載的李建成加害李世民等事情,由於政治斗爭之殘酷,其有待詳查。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由於嫡長子繼承製而有預謀的奪權行為,突出的表現就是網羅人才; 其次加強地方經營,樹立以洛陽為中心的地方勢力;然後積極爭取王宮大臣的支持; 接受文武臣僚建議,加緊政變准備; 精心謀劃,發動突然襲擊。

參考資料:網路_李建成

⑧ 歷史上真正的李建成到底是怎樣一個人

在中國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很著名的太子詛咒:凡是大一統王朝開國皇帝的太子,或者是那些比較出名的雄才大略的君主,其太子往往都很難順利即位,多半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就算能順利即位,往往也做不了幾年皇帝,然後就因為種種原因掛掉了。

⑨ 李建成在歷史上是個怎樣的人物

李建成身系嫡長子,為唐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由他繼承皇位,無可爭議。史學者何木風在《太子李建成:被弟弟扭曲的准皇帝》中說:「他是大唐第一位太子,也是被歷史扭曲了多年的真太子。作為李淵的長子,李建成在唐帝國未成時所立功勛是卓著的。可以這樣講,如果李淵沒有建成,就很難成為唐高祖。也就是說,有了李建成才有了後來的唐帝國。大唐創業之初,他立下了赫赫戰功,卻被幾個混蛋史官一筆勾銷。他禮賢下士,溫文爾雅,常能提出治國良策,卻被幾個無恥的御用文人忽略不計。他一直得父皇賞識,被朝野上下愛戴,卻因居安而不思危,終被他的弟弟所殘殺。。。

熱點內容
一秀英語 發布:2025-05-20 14:08:34 瀏覽:384
發育生物學大會 發布:2025-05-20 08:28:15 瀏覽:273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5-20 07:56:43 瀏覽:983
戰國志歷史 發布:2025-05-20 07:48:16 瀏覽:879
普陀山歷史 發布:2025-05-20 07:39:33 瀏覽:606
2017高考語文試卷安徽 發布:2025-05-20 06:36:58 瀏覽:837
泰安一中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20 04:20:27 瀏覽:231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