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普陀山歷史

普陀山歷史

發布時間: 2025-05-20 07:39:33

Ⅰ 普陀山的由來和歷史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得名於西漢末年梅福在此地修道。在春秋戰國時期,普陀山及其周邊島嶼被稱為「甬東」。山東南相鄰的洛伽山,懸峙海中,因此,普陀山又常被稱為普陀洛伽山。明朝時期,普陀山的寶陀觀音寺遭到毀滅,後又被賜名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山以寺名,此為普陀山名稱之始。
普陀山擁有眾多可以遊玩的景點,其中較為著名的包括:
紫竹林景區
遊客可以前往普陀山觀賞紫竹林,這是一個充滿歷史典故的景點。紫竹林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東南部的梅檀嶺下。山中的岩石呈現出紫紅色,剖視可見柏樹葉、竹葉狀花紋,因而得名紫竹石。五代後梁貞明二年,日僧慧鍔從五台山請得觀音像,歸國途中在此遇風受阻,於是建立了「不肯去觀音院」於紫竹林中。觀音院前有潮音洞。紫竹林旁有光明池,南有觀音眺,對岸可見洛迦山島。
法雨禪寺
遊客可以去參觀具有特色的法雨寺,寺內的九龍殿被譽為普陀山的三寶之一。法雨寺是普陀山第二大寺,又稱後寺,位於千步沙北端的光熙峰下。寺內九龍殿(又稱圓通殿)殿頂的九龍藻井及部分琉璃瓦是從南京明代宮殿拆遷而來,被譽為普陀山三寶之一,全國獨有;法雨寺天王殿對面照牆的九龍壁,由青石精雕細鑿拼接而成卻不漏縫隙,實屬難得。
百步沙
遊客前往普陀山時,不要錯過百步沙,這里是觀賞海上卧佛的最佳地點。
百步沙位於普濟寺,是沖浪、觀日出的最佳地點,也是觀賞海上卧佛洛珈山最好的地方。沙灘中間有一小坡延伸至海中,坡岡上建有一小巧玲瓏的亭子,名為師石亭,是供遊人觀日出、聆潮音、沐海風的絕佳之地。夏天,是消暑的好地方,夜晚,海風輕拂,空氣清新,更是遊客納涼散步的絕佳去處。

Ⅱ 普陀山的歷史簡單介紹

普陀山歷史悠久,宗教文化深厚,其歷史簡單介紹如下

  • 早期修煉聖地:早在二千年前,普陀山即為道人修煉之寶地,如秦安期生、漢梅子真、晉葛稚川等都曾來此煉丹、修道,至今山上仍留有「煉丹洞」、「仙人井」等遺跡。

  • 名稱更迭

    • 春秋至西漢:春秋越王勾踐時,普陀山與舟山等島統稱甬東;傳西漢成帝時,因南昌尉梅福來山隱居、采葯煉丹,自此稱梅岑山。
    • 宋代:宋時稱寶陀山,這一名稱源於梁貞明二年建的觀音寶陀寺。
    • 元代:元稱補陀洛迦山,宋至明代也有以梵語「補怛洛迦」意譯稱白華山。
    • 明代:明萬曆三十三年,欽賜寶陀觀音寺為「護國永壽普陀禪寺」,山以寺名,此為普陀山名之始。
  • 別稱:因其東南海中有洛迦山,普陀山又有普陀洛迦之稱謂。昔時歷代帝王多建都北方,其南之東海稱作為南海,故元、明時期也稱南海普陀。

熱點內容
教師資格證統考一年幾次 發布:2025-09-18 14:01:59 瀏覽:922
有關化學方程式的計算 發布:2025-09-18 07:59:57 瀏覽:944
師風師德評價表 發布:2025-09-18 07:01:17 瀏覽:886
實施的英語 發布:2025-09-18 03:25:05 瀏覽:151
教研組師德師風自查報告 發布:2025-09-18 01:09:50 瀏覽:611
壞老師吧 發布:2025-09-17 22:02:36 瀏覽:643
化學能力培養 發布:2025-09-17 20:28:02 瀏覽:584
師德師風演講稿格式 發布:2025-09-17 19:57:15 瀏覽:728
國畫培訓教學內容 發布:2025-09-17 18:11:05 瀏覽:464
公教育網 發布:2025-09-17 17:52:26 瀏覽: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