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淶源地理位置

淶源地理位置

發布時間: 2022-03-08 08:15:15

① 河北省的那些縣的地理位置特別好

在河北100多個縣城當中,有兩個縣地理位置特別好,將石家莊,保定,滄州等地與唐山、承德、張家口等城市緊緊聯系在一起。

【更多各地旅途趣聞,可關注公眾號「不發芽的番薯」,每天都有精彩內容分享】

② 明長城的地理位置和構造

城牆是長城工程主體,牆體依材料區分為磚牆、石牆、夯土牆、鏟山牆、山險牆、木柞牆、壕榨等類型,隨地形平險、取材難易而異。除薊鎮長城的牆身全部用條石、青磚砌築,其餘諸鎮長城多採用夯土牆,僅關門、敵樓包磚。鏟山牆指將天然山體鏟削成陡立的牆壁;山險牆一般依靠峻峭的山脊用磚石壘砌;木柞牆指樹林中的木柵欄牆;壕榨指挖掘壕塹後於一側的培築土垣。城牆斷面下大上小呈梯形,高厚尺寸亦隨形勢需要而異.城牆頂面,外設垛口,內砌女牆,兩面皆作垛口者,如北京幕田峪長城,顯示軍事控守地位的重要。磚、石結構的長城以北京八達峙居庸關為例,用整齊的條石砌城牆身外側,內部填充灰土碎石,平均高7~8米,基寬6~7米,頂寬5~6米。頂部用青磚砌成垛口、女牆,垛口高約1.8米,女牆高約1.2米。垛口開有隙望孔和射孔。牆體頂面用方磚鋪砌,兩側設有排水溝和出水石咀。牆身內側間隔修砌券門暗道,以供守城士卒上下。

明長城關城是出入長城的通道,也是長城防守的重點,建磚砌拱門,上築城樓和箭樓。一般關城都建兩重或數重,其間用磚石牆連接成封閉的城池,有的關城還築有瓮城、角樓、水關或翼城,城內建登城馬道,以備駐屯軍及時登城守御。關城與長城是一體的。

城堡按等級分為衛城、守御或干戶所城和堡城,按防禦體系和兵制要求配置在長城內側,間有設於牆外者。衛、所城之間相距約百餘里,衛城周長6~9里,千戶所城周長

4~5里,磚砌城牆,外設馬面、角樓,城門建瓮城,有的城門外還築月城或正對瓮城門的翼城,以加強城門的控守。城內有衙署、營房、民居和寺廟。衛、所城與長城的距離或近或遠,視長城內位置適中,地勢平緩、便於屯墾的地方而建。堡城或稱邊堡,間距10里左右,城周l~3里,磚包城垣,開1~2門,建瓮城門。城內有駐軍營房、校場、寺廟,邊堡同長城的間距一般不超過10里,遇警時可迅速登城.

③ 求河北保定的地理位置(經緯度)和氣候狀況及土壤條件 總之地理方面的知識,要兩三百字的越全越好

保定,素有「京畿首善之地」稱譽的保定市,地處河北省中西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金三角地帶,北距北京130公里,東距天津240公里,南距石家莊124公里,具有得天獨厚的經濟地理優勢。全市總面積2.2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1012萬,轄3區、4市(縣級)18個縣,是全省人口最多的市。經度 115.47 E 緯度:38.87N
保定是堯的故鄉,已具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元朝為保定路,明朝為保定府,清朝為直隸總督署所在地,後一直為河北省政治、經濟、軍事、文化中心,解放後,曾先後兩度為河北省省會,現為河北省省轄市。1986年被國務院批准為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

保定市西枕太行,東視渤海,中部為美麗富饒的冀中大平原,歷史上素有「燕地天府」之稱。山川靈氣賦予了她豐富而獨具特色的自然資源和物產資源:西部山區1.1萬平方公里大量蘊藏著煤、鐵、銅、鋅、鉛、鉬、金、銀、石棉、雲母、花崗岩、大理石等50多種礦產資源,這些礦產資源儲量大、開采價值高,遠景好;東部平原石油、天然氣、地熱資源儲量豐富,開發利用的潛力巨大;富饒的冀中平原盛產小麥、玉米、花生、棉花、稻穀、豆類、芝麻、蔬菜等,是著名的糧棉油產區;全市有林果面積120多萬畝,干鮮果品年產量4億多公斤,已形成阜平大棗,淶源核桃、曲陽、定州鴨梨,順平鮮桃、滿城草莓、蘋果等十大林果基地,有進行系列深加工和對貿易的廣闊前景;各類物產種類繁多,獨具特色:保定、定州的健身器材、曲陽石雕、安國葯材、蠡縣皮革皮毛、容城服裝、白溝箱包、高陽紡織、定興琺琅、易水古硯、涿州金絲掛毯、順平腸衣、徐水古釀、望都辣椒、雄縣絲印等遠近馳名,享譽海外。

④ 河北省易縣地理位置,行政區劃,交通狀況,氣候氣象,社會文化

易縣位於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東麓。東西跨 67.7 公里,南北越 61.7 公里,總面積 2534 平方公里。以縣城為中心,東北距北京 110 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 169.2 公里,南距保定市區 60 公里。東與定興相鄰,西與淶源接壤,北與淶水毗鄰,南與徐水、滿城、順平縣相接,過境的京原鐵路和 112 國道、京贊線、易定線、易保線組成境內主體交通網。 易縣轄8個鎮、18個鄉、1個民族鄉:易州鎮、梁格庄鎮、西陵鎮、裴山鎮、塘湖鎮、狼牙山鎮、良崗鎮、紫荊關鎮、橋頭鄉、白馬鄉、流井鄉、高村鄉、高陌鄉、大龍華鄉、安格庄鄉、凌雲冊回族滿族鄉、西山北鄉、尉都鄉、獨樂鄉、七峪鄉、富崗鄉、坡倉鄉、牛崗鄉、橋家河鄉、甘河凈鄉、蔡家峪鄉、南城司鄉。 易縣位於保定市西北部,太行山北端東麓。地理坐標為東經114°51'—115°37',北緯39°02'—39°35'。東西跨67.7公里,南北越61.7公里,總面積2534平方公里。以縣城為中心,東北距北京110公里,西南距省會石家莊169.2公里,南距保定市區60公里。東與定興相鄰,西與淶源接壤,北與淶水毗鄰,南與徐水、滿城、順平縣相接,過境的京原鐵路和112國道、京贊線、易定線、易保線組成境內主體交通網。縣境地處太行山區向華北平原過渡傾斜地帶,十分之七為山地,與定興縣相鄰的高陌鄉是全縣唯一平原鄉,平均海拔324米,地勢由西向東下降明顯,流水落差大,易患水災;山體多為侵蝕、剝蝕、岩溶地貌。主要山峰有摩天嶺、平頂山、五峰寨、雲蒙山、狼牙山等。最高山峰摩天嶺位於蔡家峪鄉與淶水縣交界處,海拔1813.3米。境內主要河流有北、中、南三條易水河和漕河、拒馬河,均屬海河流域大清河水系,河流總流程216公里,年徑流量9.31億立方米,正常泄洪能力1580立方米/秒,主要水庫7個。屬溫帶季風氣候區,春秋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冬季嚴寒少雪,四季分明。

⑤ 淶源縣為何比涿州氣溫低

來源縣比涿州氣溫低。是因為來源地勢比較高,大山裡面,綠色植被多。所以淶源縣的氣溫比較低。

⑥ 白石山的地理環境

白石山位於河北省淶源縣城南15公里,雄居八百里太行山最北端,景區面積54平方公里,最高峰雲都峰海拔2096米。白石山是北京房山世界地質公園的一部分,擁有全國獨一無二的大理岩峰林地貌。
白石山位於太行山的最北端,最高峰佛光頂海拔2096米,登臨其頂可以遠眺狼牙山和五台山。白石山景觀多樣,集峰林、怪石、絕壁、峽谷、瀑布、森林、雲海、佛光、長城、廟觀等景觀於一體,地貌奇特,結構復雜,是中國古代「三十六洞天福地」之一。 白石山最壯觀的景緻,即是以峰林地貌著稱。其核心部位的大理岩峰林是中國惟一的大理岩峰林地貌,是中國峰林地貌的一種新的類型。景區的精華部分,由100多座高低錯落、相對獨立的山峰組成。主峰海拔2096米,高出周圍群山數百米。因白石山其形其韻酷似黃山,故被遊人稱為「北方黃山」。
峰林落差可達600米,是所謂「雄」;峰林崢嶸,峭壁陡崖,是所謂「險」;峰林如獸、如塔、如劍、如筍、如仙,鬼斧神工,是所謂「奇」;而夏秋時節,海拔1800米以上(步游路的起點海拔就超過1800米)常常雲霧飄渺,雲海如夢似幻,若雨後初霽,波涌浪卷,飄渺難當,更是一個「幻」字。
白石山降水較多,植被茂密,涵養水份較多,泉眼多出現於海拔1300米的高度范圍內,西麓和南麓的峽谷瀑布各具特色,以西麓十瀑布峽的雙龍瀑、飛龍瀑最為別致壯觀。長城從白石山北側逶 通過,長約4000米,大部分敵樓和牆體保存完好,是全國長城中保存比較完好的地段之一。「敵樓修在城牆外」是白石山長城的一「怪」,它反映了長城建築因地制宜的原則。 十瀑峽是花崗岩構造的一條大峽谷,清澈的泉水從海拔1300米處的龍虎泉湧出,溪流跌宕,流連為潭,跳躍為瀑,常年流水不息。落差50多米的「雙龍瀑」,第一疊落入潭中,折轉90度再次跌落,姿態別致優美,為瀑布中的上品。「飛龍潭」瀑面開闊,散落飄灑,飛珠濺玉。「無聲瀑」溪水從石板上滑落,如綢緞一般,亦動亦靜,無聲無息。十瀑峽花崗岩地貌與瀑布流水,構成了「泉、瀑、石、松」於一體的絢麗景觀。山高水急的十瀑峽歷來為遊人青睞。山北麓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白石山長城,是長城中保存最完好的一段之一,毛感知切築的牆體顯現著歲月的滄桑。

⑦ 來源是什麼地方

淶源縣
目錄• 礦產資源
• 旅遊資源
• 農業生產
• 開放興縣
• 區域導航
• 交通通信
• 地理氣候
• 自然資源
• 人文歷史

• 人文歷史

行政區劃
河北省淶源縣位於太行山、燕山、恆山三山交匯處,是拒馬源、淶水源、易水源三源發祥地,全縣總面積2448平方公里,轄17個鄉鎮,285個行政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東鄰淶水、易縣,南接唐縣、順平、阜平,西界山西省靈丘縣,北與河北蔚縣相連,距北京265公里,天津300公里,石家莊236公里,保定市150公里,山西大同市256公里。里秦
屬代郡、西漢始置縣,幾經易名,有廣昌、廣屏、飛狐之稱,1914年取淶水源頭之意,改廣昌為淶源縣。

礦產資源
[編輯本段]

礦產資源豐富,淶源縣境內礦產資源不僅種類多,品位高,而且埋藏淺,儲量大,現已探明43種,主要有鐵、銅、鉛、鋅、金、銀、鉬、石棉、大理石、石灰石、白雲岩礦等。鐵礦石儲量2億噸,銅礦金屬儲量7萬多噸,鉛鋅金屬總量100多萬噸,金銀儲量居全省縣份第二位,鉬礦金屬量約26萬噸,大理石儲量1.2億立方米。目前,全縣年開采礦石能力為100多萬噸,僅占儲量的5%,選礦能力僅占開采量的70%,冶煉基本處於空白,全縣尚有支家莊北鐵礦,獨山城鐵礦,大灣鋅鉬礦、大理石、石灰石、白雲岩礦等一大批規模礦山處於未開發利用狀態,開發前景非常可觀。

旅遊資源
[編輯本段]

旅遊資源獨特,游覽面積320平方公里,景觀景點達218個,集奇峰、怪石、雲海、峽谷、瀑布、文物古跡於一體。一是夏季涼爽,由於地面抬升,群山環抱,淶源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氣候,盛夏月份平均氣溫僅21.7℃,比北京、天津、低10℃,比承德避暑山莊低2.6℃,比北戴河低3.8℃,每當平原地區酷熱難耐時節,這里卻是「日披衫夜擁棉,涼風吹面樂悠然」的景象,故被譽為「涼城」,二是水泉匯聚,淶水源、易水源、拒馬源是拒馬河的三大源頭,三源泉水噴涌,四季溫涼,這種「群泉匯聚盪清流」的景觀,被稱為華北一絕。三是山峰秀美,數百里怪石奇峰應接不暇。「形勢之勝,為他郡所弗及」,有「小黃山」之稱的白石山海拔2089米,山腰雲海浩邈,氣象萬千,山頂奇峰綴寶,怪石裝點,花草滿目;「十瀑峽」景區飛珠濺玉,瀑潭相連,既氣勢宏偉,又秀氣非凡,「仙人峪」景區兩山壁立,一線中通,谷中有谷,洞中有洞,百步一景,景景稱雄,在明清時代,就有「北方峨嵋」的盛譽。四是古跡赫然。唐代的「興文塔」,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的泰山宮,楊家將眾多古跡無不充滿魅力,令人心馳神往。遼代閣院寺的鐵鍾,目前全國考史絕無僅有。綿延150公里的內長城,威武雄壯。經專家詳細考察論證,確認淶源縣是比秦皇島、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旅遊勝地,被列入為河北省涼城旅遊度假區,通過短短幾年的開發,已展示出了巨大的吸引力。

農業生產
[編輯本段]

山場面積廣闊,全縣共有山場305萬畝,宜林荒山285萬畝,年產飼草13億公斤,理論載畜量40萬個羊單位,分別占可利用山場草場的19%和25%,為開發林牧業提供了資源基礎。九九年羊飼養量23.03萬只;牛存欄2.04萬頭。天然隔離條件良好,適宜發展玉米制種,現有制種面積0.2萬畝;晝夜溫差大,適宜發展馬鈴薯種植,九九年全縣種植5萬畝,總產量達1.5億公斤;季節差異大,無污染,適宜發展錯季菜,種植面積2萬畝;丘陵區、山坡次地面積大,適宜發展乾果,現有核桃6萬畝,大部分為初果期,年產核桃50萬公斤。且廣闊的山場中有獼猴桃、木耳、黨參、玉竹、柴胡、酸棗等600多種具有很高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的野生植物,還有褐馬雞、狍子、山雞、野豬等60多種奇獸珍禽,形成了較大的綜合開發潛力。

開放興縣
[編輯本段]
淶源亨改革開放之天時,縣委縣政府以其得天獨厚的豐富資源,地理位置,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功能齊全的配套設施以及寬松的環境,優惠的政策,確立了農業富民,礦業富縣,旅遊富社會的「三富」產業發展戰略和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的方針,全縣上下,廣交朋友,誠招客商,為全縣的開發提供了超群絕倫的優越條件,也為高瞻遠矚,志創偉業的國內外投資者創造了極為廣闊的合作前景。

區域導航
[編輯本段]

2000年,淶源縣轄6個鎮、11個鄉:淶源鎮、銀坊鎮、走馬鎮、水堡鎮、王安鎮、楊家莊鎮、下北頭鄉、南屯鄉、北石佛鄉、東團堡鄉、上庄鄉、留家莊鄉、南馬庄鄉、金家井鄉、煙煤洞鄉、塔崖驛鄉、烏龍溝鄉。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250790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淶源鎮 65695 銀坊鎮 14092 走馬驛鎮 15700 水堡鎮 6552 王安鎮 15213 楊家莊鎮 15037 下北頭鄉 17466 南屯鄉 9251 南馬庄鄉 10105 北石佛鄉 17127 金家井鄉 12399 留家莊鄉 6173 上庄鄉 13502 東團堡鄉 14103 塔崖驛鄉 6463 烏龍溝鄉 6197 煙煤洞鄉 5715
2002年底,淶源縣面積2448平方千米,人口22.19萬。轄6個鎮、11個鄉,6個社區居委會、285個村委會。縣政府駐淶源鎮開源路29號。
淶源鎮 鎮政府駐縣城。面積151.2平方千米,人口3.90萬。轄6個社區居委會、40個村委會:福壽路、金橋、同升、興文街、觀音堂、拒馬源;城裡、石門、新街、沿村、北屯、東關、南關、西關、北台、曲村、甲村、水泉、馮村、麻園、南韓、北韓、三甲、豐樂、張家、小北關、大北關、太平關、石李灣、聯合關、前泉坊、後泉坊、二道河、王家灣、水雲鄉、後堡子、西神山、東神山、龍虎寺、西夾山、東夾山、顧家營、香爐屯、扯拽溝。
楊家莊鎮 鎮政府駐木吉村。面積117平方千米,人口0.90萬。轄14個村委會:木吉、佟川、鐵嶺、天橋、小河、支家莊、楊家莊、周家莊、范家莊、高家莊、蘭家莊、浮圖峪、東張家莊、牛家溝掌。
王安鎮鎮 鎮政府駐王安鎮村。面積145.5平方千米,人口1.47萬。轄21個村委會:王安鎮、鮑家路、殷家堡、杜家台、黃台院、祁家溝、王家莊、閻家莊、馬家屯、孫家泉、蘆草灣、東辛庄、銀山口、杏樹溝、五十畝地、二十畝地、東劉家莊、南劉家莊。
銀坊鎮 鎮政府駐銀坊村。面積26.7平方千米,人口2.09萬。轄13個村委會:銀坊、南溝、上鋪、營爾、吉河、牛欄、北壇、下碾盤、上下台、張家墳、長祥溝、雁宿崖、銀爐台、黃土嶺、杏樹台、玉皇台、司格庄、松樹台、合婚台。
走馬驛鎮 鎮政府駐西走馬驛村。面積212.1平方千米,人口1.66萬。轄20個村委會:西走馬驛、東走馬驛、松樹坨、五間房、高家台、呂家莊、白道安、泉廠背、北大溝、北城子、南城子、窯峪口、馬跑泉、南台、葛溝、花園、教場、燕窩、五門、蒲頭。
水堡鎮 鎮政府駐塔兒村。面積152.6平方千米,人口0.71萬。轄11個村委會:塔兒、泉塘、柳溝、水堡、龍門、大台峨、龍家莊、大石槽、獨山城、祁家峪、井子會。
下北頭鄉 鄉政府駐下北頭村。面積156.6平方千米,人口1.73萬。轄20個村委會:下北頭、西龍虎、東龍虎、金山口、斗軍灣、白石口、西庄鋪、雀兒林、插箭嶺、南石盤、大草灘、楊家川、菜村崗、十八土彥、香溝、靈吉、寨子、石窩、草廠、庄伙。
南屯鄉 鄉政府駐南屯村。面積70.6平方千米,人口0.95萬。轄15個村委會:南屯、湖海、杜村、黑山、上溝、馬圈、曹家莊、張家莊、胡家莊、金家莊、朱家莊、宋家莊、亞家莊、大爐溝、小爐溝。
塔崖驛鄉 鄉政府駐塔崖驛村。面積75.4平方千米,人口0.45萬。轄10個村委會:塔崖驛、板鋪庄、大東溝、黃岩頭、榆樹台、東杏花、西杏花、東二道河。
南馬庄鄉 鄉政府駐南馬庄村。面積135平方千米,人口1.00萬。轄14個村委會:南馬庄、焦樹庄、向陽會、向陽灣、小關城、范庄旺、望天嶺、狼牙口、樺木溝、黃柏寺、桑樹土彥、謝台、范台、古道。
北石佛鄉 鄉政府駐北石佛村。面積148.9平方千米,人口1.84萬。轄16個村委會:北石佛、南石佛、東石佛、北上屯、南上屯、石道溝、冀家會、趙家井、張家峪、西道溝、劉家嘴、馬庄、艾河、牌坊、紅泉、白綢。
東團堡鄉 鄉政府駐東團堡村。面積194.2平方千米,人口1.43萬。轄19個村委會:東團堡、西團堡、北辛庄、箭桿河、養老河、湯子嶺、紅花峪、桿樹底、大道溝、卸甲溝、五節崖、連巴嶺、候家溝、北李家莊、北王家灣、北梁家莊、東坡、楊庄、袁家。
烏龍溝鄉 鄉政府駐烏龍溝村。面積75.4平方千米,人口0.61萬。轄9個村委會:烏龍溝、後莊子、鄧家莊、柱角石、北趙家莊、煤窯、馬台、小庄、大庄。
煙煤洞鄉 鄉政府駐煙煤洞村。面積74.4平方千米,人口0.50萬。轄6個村委會:煙煤洞、隋家莊、井家灘、三道城、土安、南李家莊。
金家井鄉 鄉政府駐金家井村。面積176.7平方千米,人口1.36萬。轄19個村委會:金家井、北牛欄、談家莊、北坡底、南坡底、王家井、孫家莊、十八盤、土巷口、梁家莊、岳家莊、寨溝門、周村、泉峪、斜山、東溝、窩駝、北黃土嶺、北張家莊。
留家莊鄉 鄉政府駐留家莊村。面積139.7平方千米,人口0.69萬。轄12個村委會:留家莊、鄭漕溝、四角台、黑石溝、伊家鋪、張家鋪、坡水、團園、燒車、石片、馬圈溝門、水石塘。
上庄鄉 鄉政府駐上庄村。面積190.5平方千米,人口1.36萬。轄18個村委會:上庄、黃郊、峨頭、牙庭、沙嶺、中庄、李家黃、萬子溝、南陽峪、東泉頭、西泉頭、清風溝、畢家莊、窯子溝、獅子山、橫山嶺、上老芳、下老芳。

交通通信
[編輯本段]

淶源縣境內交通便利,通訊發展,有七條國家級、省級公路穿境而過,五條主要公路干線,分別通往北京、天津、石家莊、保定、張家口、山西等地,並有京原鐵路橫貫全境,交通極為便利。
公路方面:
北京--淶源:走京深高速,河北高碑店下高速,向西走112國道,經淶水,易縣,清西陵,紫荊關,到淶源,240公里,
天津--淶源:走112國道,或津保高速,向西經霸州,高碑店,易縣,淶水,清西陵,紫荊關,到淶源,280公里。
保定--淶源:走保淶公路,經滿城,川里,走馬驛,到淶源。130公里。
石家莊--淶源:至保定,接保定至淶源各縣。
大同--淶源:走112國道,向南經渾源,恆山,靈丘,水堡,到淶源,200公里。
各大城市均有發淶源和班車。
鐵路方面:
1、從北京南乘坐7095次列車直達。
2、在旅遊旺季(4月中旬--10月中旬)有北京到淶源的全空調旅遊專列。

地理氣候
[編輯本段]
旅遊資源獨特,游覽面積320平方公里,景觀景點達218個,集奇峰、怪石、雲海、峽谷、瀑布、文物古跡於一體。一是夏季涼爽,由於地面抬升,群山環抱,淶源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氣候,盛夏月份平均氣溫僅21.7℃,比北京、天津、低10℃,比承德避暑山莊低2.6℃,比北戴河低3.8℃,每當平原地區酷熱難耐時節,這里卻是「日披衫夜擁棉,涼風吹面樂悠然」的景象,故被譽為「涼城」,二是水泉匯聚,淶水源、易水源、拒馬源是拒馬河的三大源頭,三源泉水噴涌,四季溫涼,這種「群泉匯聚盪清流」的景觀,被稱為華北一絕。三是山峰秀美,數百里怪石奇峰應接不暇。「形勢之勝,為他郡所弗及」,有「小黃山」之稱的白石山海拔2089米,山腰雲海浩邈,氣象萬千,山頂奇峰綴寶,怪石裝點,花草滿目;「十瀑峽」景區飛珠濺玉,瀑潭相連,既氣勢宏偉,又秀氣非凡,「仙人峪」景區兩山壁立,一線中通,谷中有谷,洞中有洞,百步一景,景景稱雄,在明清時代,就有「北方峨嵋」的盛譽。四是古跡赫然。唐代的「興文塔」,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的泰山宮,楊家將眾多古跡無不充滿魅力,令人心馳神往。遼代閣院寺的鐵鍾,目前全國考史絕無僅有。綿延150公里的內長城,威武雄壯。經專家詳細考察論證,確認淶源縣是比秦皇島、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旅遊勝地,被列入為河北省涼城旅遊度假區,通過短短幾年的開發,已展示出了巨大的吸引力

自然資源
[編輯本段]

淶源縣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北部,境內太行山、恆山、燕山三山交匯,拒馬

源、易水源和淶源「三源」共生,全縣總面積為2448平方公里,總人口為2

5萬人。轄6鎮11鄉。

該縣礦產資源豐富,且儲量大,品位高,埋層淺,易開采。現已探明各種礦

產43種,主要有鐵、銅、鉛、鋅、金、銀、鉬、石棉、大理石、石灰石、花崗

岩、褐煤等,其中鐵礦儲量達2億噸。水電能源豐沛,拒馬河發源於縣城,唐河

流經淶源縣西南部,流長80公里,落差為240米,流量達4.66億立方米,

現有110千伏變電站2座,35千伏變電站12座,1.2萬千瓦火電廠1座,

水電站31座,年發電量約2億度,供電能力4.5萬干瓦。交通便利,通信完備。

京源鐵路橫貫東西,5條主要公路干線,分別通往山西、石家莊、保定、天津等

地,2000門程式控制電話已與全國並網,7200門程式控制電話即將開通。科技力

量雄厚,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554人。旅遊資源獨特,境內奇峰異石,飛瀑

流泉,名勝古跡遍布,集美、奇、雄、秀、野於一身。淶源素有「涼城」、「泉

城」之美譽,暑期氣溫僅21.7度,號稱天然大空調,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縣城內「三源」景區被河北省政府批准為省級旅遊度假開發區,1994年開通

了北京至淶源旅遊專列,是河北省繼北戴河、承德避暑山莊之後的又一避暑勝地。

該縣山場廣闊,有山場面積20.33萬公頃,宜林面積13.33萬公頃,宜

牧面積6.67萬公頃。山場中生長著獼猴桃、黨參果、蕨菜等600多種具有

營養價值和葯用價值的野生植物,有褐馬雞,狍子、山雞等60多種珍禽異獸。

淶源主要有礦業、農業、林業、畜牧水產業、旅遊業、建材業,手工加工業

等行業。其中礦業固定資產投資已逾2億元,年采礦能力100萬噸,選冶能力

80萬噸。建材企業有10家。淶源有北方最大的挑補綉花廠、棒針毛衣基地,

年產挑補綉花產品80萬套,棒針毛衣60萬件,產品暢銷歐洲、東南亞等20

多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積極的招商引資,淶源縣有了一定的開發能力,但與其豐富的資源優勢

和巨大的待開發潛力形成強烈反差。為盡快使淶源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該縣規劃了50多個重點開發項目。主要有五類:以采、選、煉為主的礦業開發;

以基礎服務設施和景區建設為主的旅遊開發,以虹鱒魚、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農

業開發;以水電、公路建設為主的基礎產業的開發;以擴大規模,開發新產品為

主的現有企業改造。為保證這些項目的開發與落實,該縣成立了招商局,重點負

責全縣的項目開發和招商引資工作,加強了開發力度。

人文歷史
[編輯本段]

淶源境內很早就有人類繁衍生息,據出土文物考證,早在中石器時代就已有人類在拒馬源一帶生活,到商周時期已形成一定規模。春秋時屬晉國之地,戰國時先歸趙,後入燕境。秦屬代郡,西漢置縣名廣昌。新莽時一度改為廣屏,東漢初屬冀州中山國,後屬中山郡。晉屬幽州代郡。北周治五龍城。隋改稱為飛狐縣,唐、遼、金、元因之,金時亦稱飛狐郡、元時亦稱淶源郡。明洪武初復名廣昌,並設規模,並設廣昌守御千戶所。清仍為廣昌,民國3年秋改為淶源。
其中有這樣幾個問題需說明:
(1)拒馬河中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陶片,距今9000年,將人類陶瓷史提前了2000年。充分說明了拒馬源文明的歷史悠久。
(2)戰國時「三國治」(浮圖峪一帶)就已成為重要的礦治基地,漢、唐時淶源為重要的鑄錢基地,後歷代均為礦冶重地。
(3)《直隸易州志》等志書為「秦置縣」,本處採用「漢置縣」之說,更為可靠。
(4)歷史上曾有兩人以淶源為領地封侯,一是西漢劉賀,被成帝封為廣昌侯:一是東漢樂進,曹操的大將,被獻帝封為廣昌亭侯。
(5)北周大象二年(581年)縣治遷至五龍城(即現址)。
(6)寧曾占鄰淶源,並升為正狐軍(同郡),但很短暫(可能只有數十天),金、元時為縣治,但同時也被稱為飛狐郡、淶源郡。
(7)歷史上多數時間屬代郡。清初屬山西大同府,雍正十一年修建清西陵時,因「中枝龍身正脈」起於淶源插箭嶺,為便於風水保護,將淶源劃歸直隸易州。

⑧ 淶源縣城有怎樣的地理位置

淶源縣城面積小,方圓不到2公里,但城牆位於高坡之上,是用巨大的條石建造的,高而堅固,城關地勢低窪。多年來,日偽軍不斷加固城牆,全城就像一座大碉堡,攻城等於是破碉堡。晉察冀軍區的攻城部隊雖然在兵力上佔有絕對優勢,但是由於部隊缺乏攻城的有效器材,加之日軍頑強抵抗,部隊激戰一晝夜,未能將城攻克。9月23日,晉察冀軍區首長決定,先拔除淶源外圍的日偽軍據點,再攻克淶源。

⑨ 保定的地理環境

保定市位於華北平原中部、河北省中部,與北京、天津構成黃金三角。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保定市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對外開放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全國籃球城市、全國乒乓球重點城市,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入選2008中國魅力城市200強。以前為河北省會。
保定市是國務院批準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對外開放城市。位於河北省中部(轄3區、4市、18縣)總人口一千一百萬,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

保定市經濟優勢明顯,對外開放基礎條件優越。市中心距北京140公里,天津145公里,石家莊125公里。保定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強大的高等教育優勢,市內有十幾所高等院校,其中華北電力大學為教育部直屬211院校並有985優勢學科平台,河北大學為河北省與教育部共建的重點大學,河北農業大學亦為省部共建大學,中央司法警官學院為司法部直屬唯一高校等等。保定強大的教育資源為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1992年即獲批設立了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全市高新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裝備製造業處於全省領先地位,部分領域處於全國乃至世界領先水平。
保定市自然資源豐富,縣域經濟特色明顯。全市正建成7個國家級商品糧基地縣,8個果品基地和8個牧漁基地,去年產糧食526萬噸、果品60萬噸、肉類46萬噸。大慈閣香油、大慈閣醬菜、雄縣紅小豆、滿城草莓、易縣磨盤柿、阜平大棗、順平紅富士蘋果、曲陽鴨梨、唐縣小尾寒羊、淶源虹鱒魚等產品遠近馳名。望都辣椒、安國中葯材、留史皮毛、皮革及毛紡、順平腸衣、白溝箱包、安新羽絨、高陽紡織、容城服裝、曲陽石雕、王鐵匠鐵球等,已形成一批企業和優勢產業。全市農產品商品率已達63%,農業產業化比率達31%,進一步發展農產品系列加工、擴大對外經貿優勢明顯、前景廣闊。
保定市規劃建設了保滄、廊涿、張石、大廣、保阜、榮烏、張涿7條高速公路,里程801公里,總投資500多億元,投資規模佔全省四分之一,全部建成後,保定市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1200多公里,佔全省五分之一,貫穿全市20個縣(市),高速公路網密度將達到5.4公里/百平方公里(超過目前德國水平),截止十一五末,保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657公里,居全省第一位。屆時保定市區到所轄各縣只需1小時車程,到北京、天津、石家莊、滄州只需100分鍾車程,保定將成為南北通衢、東出西聯的「高速公路樞紐港」。公路交通將形成連接京津、接軌沿海,西聯晉蒙,形成京津冀蒙交通一體化格局。
保定市位於太行山北部東麓,冀中平原西部。北緯38°10′-40°00′,東經113°40′-116°20′之間。北鄰北京市和張家口市,東接廊坊市和滄州市,南與石家莊市和衡水市相連,西部與山西省接壤。
保定新貌(4張)
市中心北距北京140公里,東距天津145公里,西南距石家莊125公里,直接可達首都機場、正定機場及天津、秦皇島、黃驊等海港。京廣鐵路、京昆高速公路、107國道、京港澳高速公路、保津高速公路、濱保高速公路、保滄高速公路、張石高速公路使保定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路,由京港澳高速、榮烏高速、京昆高速、保滄-保阜高速在保定周邊互通連接,形成高速外環。而已經開工的保津城際鐵路(高速鐵路)和京石客運專線(高速鐵路)將實現到北京30分鍾和到天津40分鍾的公交化聯系,將進一步鞏固區位地位,成為華北地區重要的鐵路交通樞紐港。生活服務設施齊全,醫療保健機械完善,文化娛樂場所眾多。

保定市地圖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
保定是京師門戶,曾「北控三關,南達九省,地連四部,雄冠中州」,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清代八督之首,為「冀北干城,都南屏翰」。現為大北京經濟圈中的兩翼之一,北京主要衛星城,素有「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之稱。

保定年平均氣溫12℃,年降水量550毫米,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這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有雪,夏季炎熱乾燥,春季多風沙,來此旅遊一般以夏秋季為宜。
保定是兼有平原、湖泊、濕地、丘陵、山地、亞高山草甸的地區,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有國家AAAAA級景區2處(白洋淀,野三坡)、國家AAAA級景區8處、世界地質公園2處、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處、國家地質公園3處、國家森林公園4處。

境內群山西峙,沃野東坦,植被繁茂,山明水秀。既有避暑的涼城,又有泛舟的湖泊。野三坡世外桃源,神奇俊美;白洋淀葦綠荷紅,勝似江南;白石山、大茂山巍峨聳立,雲蒸霞蔚;天橋瀑布、龍門天關飛流直下,氣象萬千;西勝溝峽谷龍潭、峰迴路轉,北嶽廟歷覽千年,風采依然;萬傾桃園「亂花漸欲迷人眼」,空中草原「淺草才能沒馬蹄」;紫荊關畿南第一天下險,古棧道地下長城世間奇!紅色文化豐厚。

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
保定是河北省第一文物大市。有埋葬著清代4位皇帝的世界文化遺產清西陵(收入聯合國《世界遺產名錄》);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的全國保存最完好的清代衙署直隸總督署;有出土金縷玉衣、長信宮燈的西漢靖王滿城漢墓等4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1處省保,504處市(縣)保,1600餘處不可移動的文物點,有8萬余件館藏文物,凝古聚珍,神光靈藏。

2011年該市生產總值達到2500億元,增長14%,增幅居全省第三;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達到884.6億元,增速16.7%,從6月份開始連續7個月增幅居全省第一;全部財政收入達到265.9億元,位列全省第五;全部財政收入增長23.6%,位列全省第四。生產總值與財政收入首次實現「雙超二」。

2010年,該市各項經濟社會指標均完成或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全社會和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30%和32%;地方一般預算收入92億元,同比均增長26%;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46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103元,分別增長11%和9%;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3%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3%;實際利用外資4.8億美元;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3%;城鎮企業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39.6萬人。以重點項目和工業園區建設為抓手,增強產業對經濟增長的支撐。全年共列入省重點項目168項,總投資2059.7億元,項目數量和投資規模分別列全省第二、第三位。全年省、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03億元,超年度計劃75個百分點。定州市、涿州市、高陽縣、定興縣和南市區「河北長城工業聚集區」等建設的5個工業聚集區已通過省審核,入列省級產業聚集區。涿州、高碑店經濟開發區和保定工業園3個省級開發區擴區新增面積30多平方公里。到年底,全市入園企業已達4800多家,新入園項目200多個。

保定擁有良好的工業基礎。早在建國初期,在全國156個重點建設項目中,保定就有8個。經過多年建設,現在銷售收入500萬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00多家,形成了以汽車製造和新能源為支柱產業、機電、紡織、食品、建築建材和信息產品製造等優勢產業。

保定天威集團是國內唯一一家承製百萬機組主變壓器的生產企業,其超高壓輸變電設備製造能力全國第一,在三峽工程輸變電設備招標中一舉中標,目前天威集團變壓器製造能力位居世界首位,是世界上技術最全面的輸變電電氣公司之一。輸變電設備上,天威集團是國內最大並具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完整產業鏈的輸變電製造基地,其變壓器產量已連續3年居世界第一;儲能設備產業上,以「好馬配好鞍,好車配風帆」著稱的風帆集團是目前中國鉛酸蓄電池行業中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市場佔有率最高的核心骨幹企業,國內生產的中高檔轎車70%以上都裝配風帆蓄電池。

中國英利太陽能光伏技術居世界領先地位,「創新中國」榜上有名;中航惠騰風電葉片產量佔全國40%以上,處於全國領先地位;目前保定高新區集中了新能源企業170多家,中國電谷產業聚集效應正迅速顯現。

保定國家高新區是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新能源與能源設備產業基地。在光伏產業上,中國英利能源有限公司是全球僅有的4家之一、國內唯一具有完整產業鏈的多晶硅太陽能光伏產品生產企業;風電方面,中航惠騰公司是全國最大、國內唯一實現國產化葉片批量生產的企業,其風電葉片佔到了國內市場份額的47%。

保定有全國電力行業的最高學府——華北電力大學,以及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高校,大批知名專家學者及15萬名在校大學生雲集於此。前保定市長於群有充足的底氣宣稱,保定建設「中國電谷」是「天時、地利、人和」——「中國電谷」,舍我其誰!

用5年的時間,啟動「中國電谷」一期建設,到2010年開發建設13平方公里,年銷售收入達500億元以上(2010年實際銷售收入已經達到720億);2010至2015年進行二期工程,用10年左右時間,形成佔地25平方公里、產值2600億元,新能源產業產值1500億以上的世界級新型電力能源產業基地,開放戰略。

保定市加快實施外向帶動戰略,加大開放力度,招商引資不斷發展。重點規劃建設的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涿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1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吸引了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前往投資興業,效益可觀;先後與4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項目合作和貿易往來關系,出日趨勢良好,成交額逐年增加。

⑩ 古代 河北保定都叫過什麼

古代河北保定都叫過:保府、保州、靴城、上谷等名字。

河北保定介紹:

一、保定的地理位置:

保定,位於河北省中部、太行山東麓,是京津冀地區中心城市之一,素有「北控三關,南達九省,畿輔重地,都南屏翰」之稱。今保定之名意為「保衛大都,安定天下」, 保定向來是「京畿重地」「首都南大門」。

保定市總面積22190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末,下轄5個市轄區、15個縣,4個縣級市(定州為省直管市),設有1個國家級高新區 ,全市常住總人口1046.92萬人(不含定州)。保定市擁有華北電力大學、河北大學、河北農業大學等17所高校。2017年完成生產總值3449.7億元。

二、保定的歷史意義:

清代,保定為直隸省省會,是直隸總督駐地 ,自1669年至1968年的近三百年間,長期為河北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以及中國的區域性政治中心 ,新中國成立後也兩度為河北省省會 。保定也是傳說中堯帝的故鄉,有著3000多年的歷史 ,是歷史上燕國、中山國、後燕立都之地 。

三、保定的文化底蘊:

保定市境內文物古跡眾多,如古蓮花池、大慈閣、直隸總督署、清西陵等 。保定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國家園林城市,也是中國首個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市 ,WWF低碳試點城市 ,全國雙擁模範城、戲曲之鄉、游泳之鄉,也被人們稱為「長壽之城」「冠軍之城」。

誕生了荊軻、劉備、趙匡胤、祖沖之、酈道元等一批歷史名人。2017年12月26日,保定市入選「2017年度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城市50強」。

(10)淶源地理位置擴展閱讀:

保定的民間文藝:

1、高洛古樂

淶水縣義安鎮高洛村古名「高樂」。「高樂」是一種古老的、原生態的民間音樂,其中的祭祀音樂相傳是華夏音樂始祖伶倫4800年前所創的「黃帝家廟」祭祀音樂的變存。「高洛音樂會」是高洛村民自願參加、義務排練、義務演出的民間器樂演奏花會。

2006年,冀中笙管樂(高洛音樂會)被批准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雄縣趙崗古樂

保定趙崗音樂會始建於清乾隆年間,傳承的樂曲內涵和譜式可追溯到唐朝晚期。由佛教曲、道教曲、民俗曲組成,表現形式有唱誦和器樂演奏,使用的樂器和傳承演奏的方式仍以傳統方式進行,吹奏樂有管子、笙、笛子、雲鑼,打擊樂有鼓、鐃、鈸、鐺子。

3、滿城寸蹺

寸蹺發源於滿城縣東於河村,據說由宮庭舞演變而來,已有200餘年的歷史。20世紀九十年代初,滿城縣文化館組織人員深入鄉村對該瀕臨滅絕的古文化遺產進行發掘整理,並將其搬上舞台映屏。在1991年正月初一,由該縣編排的寸蹺舞《小羊倌》在中央電視台多次播放。

4、保定老調

老調又名老調梆子、老生調,從元代時尚小令「河西調」變化而來。保定老調是河北省古老地方劇種之一,也是保定特有的地方戲曲聲腔劇種。早期老調行當以生、凈為主,而生、凈兩行又是分行不分腔,同唱老生調,故稱老調,為區別於河北梆子,故名老調梆子,即老調劇種。

5、涿州皮影

涿州皮影是流傳於保北涿州、定興等地的「皮影戲」。演出時使用的文場伴奏樂器有京胡、二胡、四胡、揚琴、小三弦等,隨之就有了伴奏音樂和過門。武樂還有大鑔、大鐃等。音樂結構屬於板腔、曲牌綜合體,主要板式有頭板、二板、琴腔、垛板、還魂調、悲調,曲牌有「三趕七」等。

行當分生、旦、凈、丑,各行當都有自己獨特的唱腔。

熱點內容
發育生物學大會 發布:2025-05-20 08:28:15 瀏覽:273
五年級教學工作計劃 發布:2025-05-20 07:56:43 瀏覽:983
戰國志歷史 發布:2025-05-20 07:48:16 瀏覽:879
普陀山歷史 發布:2025-05-20 07:39:33 瀏覽:606
2017高考語文試卷安徽 發布:2025-05-20 06:36:58 瀏覽:837
泰安一中教師招聘 發布:2025-05-20 04:20:27 瀏覽:231
兵佣哪裡 發布:2025-05-20 01:47:42 瀏覽:170
一年級語文拼音練習題 發布:2025-05-20 00:57:44 瀏覽:91
教學管理培訓 發布:2025-05-20 00:56:58 瀏覽:889
師德先進事跡心得體會 發布:2025-05-20 00:37:15 瀏覽: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