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北海生生物
① 魯北化工600727重組進展如何
直到今天,沒有重組,只是用現金1.82億購買魯北集團公司魯北鹽化的40%股權和543.13萬元收購山東魯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溴素裝置資產
② 無棣現在有哪幾家比較大的石油化工企業2013年
無棣鑫岳化工有限公司無棣鑫岳化工有限公司是以石油化工、精細化工生產經營為主體的中型綜合經濟實體。公司成立於2005年5月8日,注冊資金10100萬元,是由山東魯北海生生物有限公司、閆景兆、石傳山三方共同組建,屬招商引資項目。公司位於山東省的最北端,隸屬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距天津180公里,距北京350公里;西鄰津汕高速與海防路;南距無棣縣城40公里、距濱博高速19公里;東北瀕臨渤海灣;西臨河北省,距年吞吐能力370萬噸的黃驊港18公里。隨著黃驊港化工液體碼頭的建成投用,我公司在黃驊港征地200畝,用於儲油碼頭建設,較好地實現了水、陸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公司所處的地理位置既是國家「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發展規劃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環渤海經濟圈的重要紐帶,是山東省對接京津唐地區的北大門。通過近幾年發展,現已擁有固定資產23億元,是集科、工、貿於一體的現代化石油與氯鹼化工有機結合企業,業務范圍橫跨河北、天津、北京、山東、江蘇、廣東、遼寧等省地。
③ 可能以什麼古生物為原型
一、古生物化石定義
保存在地殼的岩石中的古動物或古植物的遺體或表明有遺體存在的證據都謂之化石。簡單的說,化石就是生活在遙遠的過去的生物的遺體或遺跡變成的石頭。
二、古生物化石的種類
化石一般可分為屍體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三類;根據生物門類化石可分為動物化石、植物化石和微體化石;按保存特點可分為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
三、古生物化石形成的基本條件
1、有機物必須擁有堅硬部分,如殼、骨、牙或木質組織。然而,在非常有利的條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蟲或水母也能夠變成化石。
2、生物在死後必須立即避免被毀滅。如果一個生物的身體部分地被壓碎、腐爛或嚴重風化,這就可能改變或取消該種生物變成化石的可能性。
3、生物必須被某種能阻礙分解的物質迅速地埋藏起來。而這種掩埋物質的類型通常取決於生物生存的環境。海生動物的遺體通常都能變成化石,這是因為海生動物死亡後沉在海底,被軟泥覆蓋。軟泥在後來的地質時代中則變成頁岩或石灰岩。較細粒的沉積物不易損壞生物的遺體。在德國的侏羅紀的某些細粒沉積岩中,很好地保存了諸如鳥、昆蟲、水母這樣一些脆弱的生物的化石。
雖然地球上曾有眾多的人們並不知道的生物生存過,但只有少數生物留下了化石。即使生物變成化石的條件即使都滿足了,仍然還有其它原因使其不能變成化石。例如,很多化石由於地面剝蝕而被破壞掉,或它的堅硬部分被地下水分解了。還有一些化石可能被保存在岩石中,但由於岩石經歷了強烈的物理變化,如褶皺、斷裂或熔化,這種變化可以使含化石的海相石灰岩變為大理岩,而原先存在於石灰岩中的生物的任何痕跡會完全或幾乎完全消失。
古生物化石形成過程
1、生物死亡後被迅速掩埋起來,免遭食腐動物的吞食和自然力破壞。
2、生物的皮膚和肌肉慢慢腐爛,只留下不被腐爛的骨骼。
3、在膠結成岩過程中,骨骼本身也被礦物質取代,最終得以石化。
4、含有生物化石的岩層經後期地殼運動,表層岩石被風化剝蝕,使化石暴露於地表。
總之,化石的獲得是一件困難的事,尤其是脊椎動物的化石更加難得。我們知道,化石是由生物有機體經過化石作用形成的。比如脊椎動物,一般死後屍體就會被其他動物吃掉或腐爛,骨骼也會分離和分解。在多數情況下,只是慢慢地在地表上消失,不會留下任何痕跡。但在極少數情況下,動物死後很快被泥沙埋藏沒能夠保存很長時間而不發生分離和分解。化石的石化過程相當復雜,包括諸多化學和物理過程。可能沒有人會想像到化石形成的概率有多少:也許不到百萬分之一。動物化石,尤其是保存完好的化石是很難得的。
古生物化石的種類及劃分方法
從其保存特點看,可大致分為四類:實體化石、模鑄化石、遺跡化石和化學化石。
1、實體化石
指古生物遺體本身幾乎全部或部分保存下來的化石。原來的生物在特別適宜的情況下,避開了空氣的氧化和細菌的腐蝕,其硬體和軟體可以比較完整的保存而無顯著的變化。例如猛獁象(第四紀冰期西伯利亞凍土層中於1901年發現,25000年以前,不僅骨骼完整,連皮、毛、血肉,甚至胃中食物都保存完整)。
2、模鑄化石
就是生物遺體在地層或圍岩中留下的印模或復鑄物。第一類是印痕,即生物遺體陷落在底層所留下的印跡,遺體往往遭受破壞,但這種印跡卻反映該生物體的主要特徵。第二類是印模化石,包括外模和內模兩種,外模是遺體堅硬部分(如貝殼)的外表印在圍岩上的痕跡,它能夠反映原來生物外表形態及構造;內模指殼體的內面輪廓構造印在圍岩上的痕跡,能夠反映生物硬體的內部形態及構造特徵。第三類叫做核,上面提到的貝殼內的泥沙充填物稱為內核,它的表面就是內模,內核的形狀大小和殼內空間的性狀大小相等,是反映殼內面構造的實體。第四類是鑄型,當貝殼埋在沉積物中,已經形成外模及內核後,殼質全被溶解,而又被另一種礦質填入,象工藝鑄成的一樣,使填入物保存貝殼的原形及大小,這樣就形成了鑄型。
3、遺跡化石
指保留在岩層中的古生物生活活動的痕跡和遺物。遺跡化石中最重要的是足跡,此外還有節肢動物的爬痕,掘穴,鑽孔以及生活在濱海地帶的舌形貝所構成的潛穴,均可形成遺跡化石。
4、化學化石
古代生物的遺體有的雖被破壞,未保存下來,但組成生物的有機成分經分解後形成的各種有機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層中,這種視之無形,但它具有一定的化學分子結構足以證明過去生物的存在的化石稱為化學化石。
化石的鑒定方法及常用工具
確定化石的分類階元和名稱。化石是古生物學的研究對象。化石大多是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或遺物,如硬體組織、身體局部印痕、某些器官及排泄物等經過石化作用的產物。一般僅保存其形態特徵。所以,古生物化石的鑒定是以形態為主要依據。在有些門類中,高級分類階元是按自然系統劃分的,而低級的分類,無法按照自然系統進行,就要依據化石的種類、形態等進行鑒別,定立一些形態或器官的種、屬,甚至科,如:牙形刺、植物孢粉、足跡等。
各門類古生物化石的具體鑒定方法不盡相同,但一般都要經過下述步驟:①熟悉標本外部形態和內部構造,對大化石的細微構造或微體化石,一般需要藉助實體鏡、顯微鏡或電子顯微鏡進行觀察。有時要將化石做連續切片,以便於了解其內部構造特徵;②利用所具有的知識並查閱有關文獻,確定較大的分類階元,一般定到科;③利用檢索表、圖版等文獻資料, 將標本進一步檢索到屬、種;④選擇有代表性的種群標本或典型的單個標本進行特徵描記,度量各種性狀要素及照相。
鑒定化石標本時,主要藉助某一類別或某一地層層位中發現的化石的有關專著,並查閱專著出版後發表的有關論文。鑒定人員在進行正確、全面的資料查閱對比後,發現所要鑒定的化石與文獻中所描記的某一生物化石完全相同,就可以將該化石歸在同一名稱之下。如果沒有發現相同的特徵記述,就可以這批標本為基礎,建立新種、新屬等新的分類,並給予適當的名稱。建立新種的標本稱為模式標本,據以命名一個屬的種,稱為模式種(或屬形種、屬型)。同樣,還有模式屬等。
由於種以種群為單位生活,其中存在著連續的個體變異。然而模式標本往往只是某個物種首次發現的標本,不一定全面地反映該種的特徵。在這個概念指導下,沒有一個個體是種群性狀的「典型」。在鑒定物種時,要盡可能多地、全面地採集標本,使得這些標本能大體反映真正種群的總面貌,然後,用各種統計方法來區分種間變異和種群內變異,從而達到鑒定物種的目的。
標本鑒定以後,要進行記述。一個古生物種的完備記述,按順序包括下列各項:學名、圖版、同異名錄、模式(種群)標本的編號和保存地點、鑒定要點、描述、度量及其他數據資料討論、產地和層位。
研究古生物化石的意義
化石的研究涉及到兩大類不同的學科,即地質學和生物學。在地質學中,化石的研究是歷史地質學、古生物學、古地理學(歷史構造學、斷代史)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通過化石的研究,我們可以了解到古氣候、古地理、古生態環境,還能對地層層序進行時間上的定位;在生物學中,古生物學是類群生物學科中的一個重要分支,其中的化石研究是其唯一的對象,通過研究(包括傳統的古生物化石分類描述和現代的電鏡超微化石研究),對生命的起源、生物的進化、環境對生物的影響及生物的分類系統等都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生物化石的古生態研究是重建地史時期古地理、古氣候的重要依據。每種生物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適應環境的結果。各種生物在其習性行為和身體形態構造上都具有反映環境條件的特徵。利用這些特徵就可以推斷生物的生活環境,例如海生生物化石珊瑚、有孔蟲等反映海洋環境;陸生植物葉片、樹根、昆蟲等則反映大陸環境。根據一個地質時期各種生物化石的生活環境和氣候條件的研究,就可以推斷該時期的海陸分布、海岸線位置和湖泊、河流、沼澤的范圍等。古環境和古氣候的重建對地質歷史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此外,生物的硬體部分還可以形成反映古環境、古氣候的岩石標志,如貝殼岩反映海濱環境,生物岩礁反映低緯度暖海環境,泥炭或煤反映潮濕沼澤環境等。
化石資料的大量收集還為古生物的系統分類提供了基礎。現代生物是古代生物經過漫長的地質時期發展而成的,各種生物之間都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親緣關系,從而建立了一個反映生物界親緣關系和進化發展的自然分類系統。
古生物化石的價值
1、 巨大的經濟價值
大家知道,《侏羅紀公園》以最現代的手法表現古生物及其生存環境而大發其財。無獨有偶,中國科學院的著名刊物《化石》雜志2000年第一期載文說:「郝秀榮收集並被命名為『嬌小遼西鳥』的一塊化石,作為標本通過中科院在國外展出時,曾有人想出資2億美金收藏。」據中科院董枝明教授講:國際上規定走私的東西不能研究,不能收購,如果一塊鳥化石走私到國外能賣1萬美金的話,經海關批准出去能賣5 萬美金。這是保守的估計。1998年在《化石》雜志發表文章的一位記者估計,孔子鳥的身價漲到了「一隻鳥一幢樓」的地步。還有另外的經濟價值,2000年5 月末6月初參加世界第五屆古鳥類大會的中外科學家到朝陽看地層,食宿費均自理,朝陽人收到了由古生物化石吸引來的第一筆大宗的外匯。有人提出了「化石經濟」概念,認為化石已經走向市場,形勢又是非走向市場不可。歷史發展到今天,化石有了一種新作用,那就是把化石當作一種奇石來買賣,因此,化石經濟時代的到來是不可避免的。(參見《化石》雜志2000年第2 期)目前,朝陽市從事化石產業的人數尚未統計,由化石而致富的人為數也不少(走私化石而發財的人不在此列)。只要走出去,既傳播了文化,又賺回鈔票,把生意做到國外去。
2、 巨大的科學價值
古生物化石是鑒定和對比地層、了解地球歷史的重要根據,是研究動物與人類起源、發展歷史及其規律的珍貴材料,也是群眾學習並認識自然和人類歷史及其發展規律、建立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實物資料。豐富多彩的化石證明了地球上千姿百態的一切生命,都不是什麼神創造的,而是單細胞生命出現以後,經過長期的演化而形成的。不僅如此,它還能給我們展示一幅史前時期生物歷史的畫卷,給人以知識,給人以大自然美的享受。科學技術部徐冠華副部長說:遼西(朝陽)熱河生物群既有地域優勢,又有科技優勢,是有所作為的領域。古生物化石是研究動植物生活習性、繁殖方式及當時的生態環境實物證據。它是古地理、古氣候、地球的演變、生物的進化的鑒證。它能對地球上生物的大批死亡、滅絕事件的研究提供罕見的實體及實地。
3、稀缺的旅遊資源
化石具有知識性、文化性、觀賞性和趣味性,化石產地具有異地性,所以化石和化石產地都是旅遊資源。化石和化石產地可以單獨構成風景名勝區,也可以成為其它風景名勝區的組成部分。《中國旅遊大全》和《中國名勝詞典》列舉了94處化石旅遊名勝,有的是產地,有的是遺址,有的是博物館, 有的是自然保護區,朝陽將是第95處。大多數人都有強烈的求知慾望和對奧秘的探索要求,化石名勝恰好能不同程度地滿足這
些願望和要求,所以化石和化石產地對遊人有吸引力。
在我國流失海外的1000多個恐龍蛋化石中,僅有三枚是價值連城的胚胎化石,它們在美國每隻價值25萬美元。而德國曾經為尋回自己的國寶始祖鳥化石的出價是每件500萬馬克。
專家指出,古生物化石還有比經濟價值更重要的科學價值。
古生物化石還具有重要的美學觀賞價值。有些特殊、特形化石其本身或經加工具有極高的美學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因此,在一定意義上,它也是一種重要的旅遊資源和旅遊商品資源。
此外,某些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的葯學價值。在特定地質環境保存的古生物化石如某些特殊脊椎化石及其混合物具有重要的醫用價值。
人類對化石的認識過程
化石的英文名為「fos-sil」,來源於拉丁詞「fossilis」,是從動詞「fodere"變來的,有挖出、掘出之義。早在遠古時期,希臘的希波利圖斯曾引用色諾芬尼的論著,認為在距岸很遠的山上發現的海生動物遺跡是當時動物陷入泥中留下,後來凝固下來的。同時,在中國寫於春秋之末或戰國初期(約公元前 5世紀)的《山海經》中就有關於龍骨的記載。在此後的一段時間里,把龍骨看成與蛇蛻相似的龍蛻,把骨化石與傳說中的生物聯系了起來。至公元11世紀宋的蘇頌在《圖經本草》中,明確指出龍骨並不是龍蛻,而是龍死後的遺體的骨、角、齒等硬的部分。
在這一時期中國的著作中關於硅化木及其他化石的記載已屢見不鮮。從這些記述中可以明顯看出,一些中國學者已經把這些化石與現代生物相比較,而且試圖用來推斷古氣候了。不過他們對於化石的形成還不很清楚。這一時期對化石的認識應以沈括為代表。《夢溪筆談》卷21第17則:「近歲延州……土下得竹筍……悉化為石。……延素無竹,此……不知何代物。無乃曠古以前,地卑氣濕而宜竹邪?婺州金華山……核桃、蘆根、魚、蟹之類,皆有成石者……。」再如同卷第11則有:「遵太行而北,山崖之間,往往銜螺蚌殼及石子如鳥卵者,橫亘石壁如帶。此乃昔之海濱,今東距海已近千里。」沈括的記載與化石密切相關,以現代古生物學觀點分析,可以看出:其一,太行山崖間的螺蚌殼,顯系古生代地層中的腕足動物或軟體動物化石。其二,浙江婺州金華屬地即今之浙江省中偏西部地區,該地中生代地層中發現了多種植物和魚、蝦化石。至於第三點,經中國古生物學家考釋,可能是一種已絕滅的節蕨類化石──新蘆木。類似記載在這一時期的其他書籍中亦常可見到,如顏真卿的《麻姑仙壇記》記有「高石中猶有螺蚌殼,或以為桑田所變」。朱熹說:「嘗見高山有螺蚌殼,或生石中。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再如從漢晉到唐宋期間,多次記載了湖南湘鄉的魚化石等。同時,龍骨、龍齒、石燕、石蟹、石蛇(可能是腹足類化石)等一直作為葯用。蝙蝠石、直角石、魚化石等作為裝飾品一直被利用著。
在歐洲,列奧納多·達·芬奇於1508年首先提出化石是曾經活著的動植物的遺體。與其同時代的一些科學家將「fossil」用於泛指石頭、礦物、器物等各種採集品,當然,其中包括著真正的化石。如德國醫生G.鮑爾著眼於這些化石為什麼是石質的,以及注意它們有無葯用價值。瑞士醫生兼博物學家C.格斯納雖將化石與現代生物對比,但基於當時生物學知識水平而受到一定限制。此外,義大利醫生、地質學家G.弗拉卡斯托羅和法國作家、制陶師B.帕利西都曾發現過雙殼類、腹足類和魚骨的化石。
丹麥地質學家和解剖學家N.斯泰諾基於他對諸多地質現象的詳細觀察於1667年寫出了有關「舌形石」(即鯊魚牙齒化石)的文章(未出版)。斯泰諾提出化石是古代有機體的遺骸,細心研究化石有可能解釋各種地質事件編年史的看法。關於化石的一個著名的插曲也發生在這個時期,作為狂熱宗教徒的自然科學家J.J.朔伊希策將1726年瑞士埃寧根中新世湖相沉積褐煤層中的蠑螈化石視為《聖經》中大洪水時期有罪的俗人的遺骸,訂名為 Homo diluvii testis(洪水證人)。這一錯誤直到1811年才由G.居維葉予以糾正。在其1812年出版的4卷本巨著的第四卷第十五篇論文中指出這一化石不是「人」而是一種盲螈 (Proteus)。直到1837年才由另外學者正式訂名為朔氏大蠑螈。
在歐洲,自W.史密斯、C.萊爾,尤其是C.R.達爾文以後,對於化石的認識逐漸深入而達到作為現代科學的古生物學的研究水平。
在中國,由於長期的封建小農經濟和以尊孔讀經為主導的科舉制度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使古代科學技術的萌芽逐漸泯滅。對於化石的再認識也是19世紀中葉以後,作為現代科學的一部分由西歐傳入中國,或由西歐經日本再傳入中國的。
④ 海生生物股票的收盤價
A股上只有海王生物,股票代碼000078,今日收盤價6.71.
沒有海生生物。
⑤ 海生生物是生活在海里,那他們需要呼吸嗎它們為什麼能在海洋館生存
呼吸是生命的基本特徵,任何生物都需呼吸。海洋館的生存環境與海洋類似,所以海生生物能生活在海洋館。
⑥ 濰坊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濰坊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2017-09-18在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注冊地址位於山東省濰坊市奎文區東風東街以北虞河路以東東盛廣場商住樓112A。
濰坊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70705MA3EK20F22,企業法人傅海城,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濰坊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省范圍內,當前企業的注冊資本屬於一般。
通過網路企業信用查看濰坊海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⑦ 十大怪異海洋生物有哪些
一、爐管海綿
還記得《芝麻街》里那個備受孩子們喜歡的甜餅怪嗎?原來它在現實世界中是有原型的!一名攝影師在加勒比海有幸拍攝到這種叫做爐管海綿的海生生物。
凸出的眼睛,寬寬的大嘴,藍色的外表……這個古怪的生物像極了甜餅怪,但它可不喜歡吃餅干,而是以浮游生物為生。談起這段神奇的邂逅,攝影師毛利西奧說:「我是無意中發現這個不尋常的海洋生物的。看到它時,我非常吃驚,從來沒有人拍過這個東西。我把它翻過來擺成個更像人物的造型拍了下來。」
二、小豬章魚
小豬章魚的學名叫做「Helicocranchia pfefferi」,它的一個顯著特徵是眼睛下方有一個發光器官,能夠產生橙色光線。
小豬章魚的體長僅4英寸,其身體上有著不同尋常的色素沉積,因它圓圓的身體和捲曲的觸角而得名。它的觸角看上去非常像捲曲的毛發,覆蓋在較大的眼睛上方,它的皮膚圖案在眼睛下方形成一個咧嘴的笑容。
由於它生活在深海域,人們很少知道它的行為特徵,但從它的體型可以判斷,這是一種游動緩慢的章魚。
三、懶魚
讓你不禁叫絕的超怪異海洋生物:懶魚。懶魚,讓人不禁叫絕的十大超怪異海洋生物之一。這種魚是我們迄今見過的最怪異的一種魚(如果它真是魚的話)。更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它的懶惰,從它的名字和樣子就可見一斑了。它已經懶到連吃東西也幾乎不動一下,就吃那些剛好漂到嘴邊的東西,不管是什麼。
四、吸血鬼烏賊
100多年前,一艘德國科考船首次從4000米的水下,打撈上了這種奇異的生物,它的表皮是黑色的,而眼睛卻是紅色的。這使人們感到,它看起來更像是傳說中吸血鬼的形象。吸血鬼烏賊也便由此得名。
生物特點 吸血鬼烏賊生活在海底近千米以下極度缺氧的地方。其藍寶石般的大眼睛其大無比,在所有生物眼睛與身體的比例是最大的。
五、蠑螈
是蠑螈科,中文名:蠑螈、英語名:Salamander、別名:水八狗、四足魚、潛水狗、蠑螈又稱火蜥蜴、在侏羅紀中期演化的兩棲類中其中的一類。全世界大約有400多種,分屬有尾目下的10個科,包括北螈、蠑螈、大隱鰓鯢(一種大型的水棲蠑螈)。
六、開口鯊
開口鯊並不是我們印象中典型的鯊魚的模樣,它長得與鱔魚極像,以致它經常被誤認為是鱔魚。唯一能夠看出它是鯊魚的典型標志就是那六條鰓裂——通常被認為是海洋生物中地獄天使的標志。更怪異的是這種海洋生物的起死回生。
現狀它們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了,有它們的化石可以作為證據。然而2007年,有人在沙灘上親眼見到一條被沖上岸的活生生的開口鯊。
七、琵琶魚
琵琶魚是底棲性的魚類,一般生活在海平面以下2米~500米深處,喜歡砂礫的底質。琵琶魚以各種小型魚類或幼魚為食。說到捕食,就不能不說說琵琶魚獨特的「捕食工具」。
在雌魚頭部的吻上通常有一個釣竿狀的結構。「釣竿」的末端有一個肉質的突起,看上去很像蠕蟲,琵琶魚以此來誘捕其他貪食的魚類。
由於琵琶魚生活在缺乏光線的深海里,所以在「釣竿」的末端通常有發光器官,該器官能夠發出冷光以幫助琵琶魚誘捕其他魚類。所以琵琶魚又被稱為「電光魚」
八、葉海龍
葉海龍:生物、魚類,海龍又名藻龍,和海馬(seahorses)屬於同一家族,無論形態、生活習性和食物習性都很相似。不同的是海龍的身體比海馬大一些,海龍的頭部和身體有葉狀附肢,尾巴也不像海馬的可以盤捲起來。
葉海龍偽裝性極強,它全身由葉子似的附肢覆蓋,就像一片漂浮在水中的藻類,並呈現綠、橙、金等體色。只有在擺動它的小鰭或是轉動兩只能夠獨立運動的眼珠時,才會暴露行蹤。葉海龍沒有牙齒和胃,它們靠吃磷蝦為生,生活在10~12C的低溫浪少水域。
九、蝰魚
蝰魚(學名:Chaulios
sloani)為蝰魚科蝰魚屬的魚類。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溫熱帶海域、地中海、台灣島以及南海、東海等海域,垂直分布約4700-300米。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直布羅陀。共6種,見於各主要大洋的熱帶海區。均為深海種類,沿體側有發光器,有的在鰭末端和口腔內也有發光器,所發之光有時用於誘集攝食其他魚類。魚因牙大且突出兩齶之外似蝰蛇而得名。體型均小,最大的是太平洋的,長達30公分。
十、長腳牛魚
長腳牛魚長腳牛魚,十大超怪異海洋生物之一,和刺豚、箱豚一樣屬於硬骨魚類。長牛角魚游動的時候像是氣墊船。它的皮膚會分泌出一種有毒的粘液,但這種粘液讓它看起來出奇的精美。
⑧ 這是什麼化石是真的嗎(在北京古生物博物館買的)
菊石
(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個亞綱)
編輯討論
中文學名
菊石
拉丁學名
ammonite
別稱
蛇石
界
動物界
門
軟體動物門 Mollusca
綱
頭足綱 Cephalopoda
亞綱
菊石亞綱 Ammonoidea
科
280個
屬
2000個
分布區域
海生
1基本介紹
2菊石 - 進化發展
3菊石詳細資料
▪外形特點
▪菊石殼體構造
▪菊石縫合線變化
4系統分類
5分布
6進化發展
7收藏價值
8研究意義
9其他
▪阿蒙神的化身與蛇石
▪古菊石類生物與章魚魷魚有親屬關系
本詞條由「科普中國」科學網路詞條編寫與應用工作項目審核 。
菊石,軟體動物門頭足綱的一個亞綱。菊石不是現生動物而是已絕滅的海生無脊椎動物,生存於泥盆紀至白堊紀。它最早出現在古生代泥盆紀初期(距今約4億年),繁盛於中生代(距今約2.25億年),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的三疊紀海洋中,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500萬年)絕跡。菊石通常分為9目約80個超科,約280個科和約 2000個屬,以及許多種和亞種等,鸚鵡螺與它是近親。
目錄
基本介紹
編輯
阿蒙神的化身
菊石的學名來源於古埃及的阿蒙神。祭士們用綿羊頭來表達阿蒙神的形象。彎卷的綿羊角酷似菊石的貝殼,乃是綿羊神的象徵。公元88年,羅馬著名的博物學家普林尼第一個在著作中提到了菊石。他把菊石稱作阿蒙神的角。阿蒙神原為埃及的風神和空氣神,從公元前2000年到1360年,阿蒙神在埃及諸神中佔有顯赫的地位,被尊為第一創造神,信奉阿蒙神的底比斯建有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來供奉阿蒙。而阿蒙神的代表符號之一,便是長著兩只螺旋形彎角的白羊,與菊石的盤繞狀外殼極為相似。因而普林尼將菊石視為聖石,認為它有喚起未來的夢幻魔力。
在中世紀時,人們把菊石視為盤曲的無頭蛇,使菊石充滿神秘。英國把菊石稱為「蛇石」。英國約克郡的一個小城一直傳說菊石是被7世紀的聖女希爾達砍掉了頭的無頭小蛇。因而這個小城的城徽上繪有三個蛇頭菊石。據說巫師利用菊石能使沉睡的神靈顯聖。
古菊石類生物與章魚魷魚有親屬關系
4億年以前,有一種古老的菊石類生物nautiluslike漫步在廣闊的海洋里,搜尋魚類和其他獵物。nautiluslike有著幾十隻觸手,住在螺旋型或圓錐型的殼中,一直以來古生物學家這樣假設。但是,日前一項新研究發現,這個古老家族中的一些成員有許多是定棲類生物,它們大部分時間都待在海底有甲烷氣泡冒出的地方。這些生物與章魚、魷魚、墨魚有著親屬關系。
⑨ 海生生物化石被發現的時間線
1861年,在德國最西南部的巴伐利亞省境內索倫霍芬小鎮附近的一個海相沉積印板石石灰岩礦坑裡,
在深約20米的石灰岩內,工人採集到一塊形態非常奇異的化石,從形體看它很像一條小恐龍。
但是,在這塊脊椎動物化石的前肢和尾巴的兩側,卻保存有十分清楚的羽毛印痕。這塊特殊的化石輾轉送到英國自然博物館。生物學家邁耶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宣布了他研究鑒定的結果。
他認為這是世界上第一次發現的最原始的鳥類化石,並為之命名為印板始祖鳥,意思是從海相沉積的石類印板石內發現的原始鳥類。
邁耶的信先後在德國的礦物、地質和古生物新年鑒上發表,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它的發現給剛剛發表不久的達爾文的進化論以無可辯駁的支持。
⑩ 原單位五險一金終止,且不提供交五險的資料,新單位還能在交嗎
這個問題你上無棣勞動保障局2樓去問問,那裡回答得很清楚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