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簡答題
1. 20道初二物理簡答題 要答案
問題
1.開水冒「白氣」冰棒也冒「白氣」,試解釋兩種白氣的形成?
2.人騎自行車快速下坡時,為什麼不能突然只急剎前閘?
3.醫生用注射器打針前,要把葯液吸進注射器針筒。簡單描述醫生如何把葯液吸進針筒,並且作出解釋?
4.連續用鐵錘敲打鐵釘,鐵釘的溫度會升高,為什麼?
5.工程師為什麼要把攔河壩設計成上寬下窄的形狀?
6.用一張硬紙片劃過木梳的尖齒,劃得快時音調高,還是劃的慢時音調高,為什麼?
7.將一個雞蛋從冰箱里拿出來,我們會看到蛋殼先變濕後變干,為什麼?
8.舉出兩個摩擦生熱的實際例子。
9.由於開水太燙,小明同學喝水前,用部分涼開水摻入其中。他認為「若不考慮熱損失,混合後當水達到共同溫度時,熱水降低的溫度就等於冷水升高的溫度。」這種說法全面嗎?為什麼?
10.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把一把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後再放入病人
的口腔,這是為什麼?
11.舞台上經常用噴灑乾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製造白霧以渲染氣氛,你知
道其中的道理嗎?
12.試說明「孤掌難鳴」的道理。
答案
1。大氣蒸發,升華
2。慣性使人向前摔倒
3。把針管放進液體,向後拉推射器,原因是大氣壓強大於針筒內壓強,所以把液體推入針筒
4。連續打擊鐵釘其實是對其做功,做功使其能量增大,所以溫度升高
5。下面受力面積小因而受到較大的沖力,上面面積大所以受到較小的沖力,這樣才不容易被沖破。
6。劃得快比較高,因為在劃過第一個時馬上劃第二個,因此在第一個擺動的頻率減小前第二個擺動的同時給第一個一個新的頻率
7。蛋殼上的溫度很低,在周圍的水蒸氣會先凝固為小水滴,當蛋殼溫度逐漸升高,水滴也會再次蒸發變成水蒸汽。
8。冬天的時候人們搓手就是摩擦生熱,火柴的點燃也是由於摩擦生熱。
9。不全面,雖然不考慮熱損失但是要考慮倒入涼水的份量,若涼水體積遠大於熱水體積,則溫度趨近於涼水溫度,若涼水體積遠小於熱水體積,則溫度趨近於熱水溫度.
10.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鏡子的溫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氣在鏡面液化,使平面鏡成像模糊.
11. 舞台上噴灑的乾冰升華需從周圍的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們看到的」白霧」.
12.因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兩個物體同時存在,只有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2. 求初二物理簡答題30道(附答案)謝謝!
1.初二物理簡答題
1.你一個透鏡,不用手接觸它的表面,如何判定它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
2.寫出照相機、投影儀、放大鏡的成像特點?
3.游泳後,從水中上岸時被風吹會感到很冷,為什麼?
4.夏天吃冰棒感到涼快,扇扇子也感到涼快,這兩種涼快原因一樣嗎?
答:不一樣。吃冰棒感到涼快是因為冰熔化吸熱;而扇扇子也感到涼快是因為加快氣流速度來加快身上水份蒸發,從身上吸熱。
6.月球和地球之間距離為38萬千米,太陽光從月球反射到地球需要多少秒?
7.看到閃電後4秒,才聽到雷聲,問閃電處離我們有多少米?
8.光由火星傳到地球需11分鍾,求火星離地球有多遠?
9.有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如何用簡便的方法粗略測出它的焦距?
10.冬天可以看到呼出的「白氣」,夏天卻看不見,為什麼?
11.舞台上常用乾冰製造煙霧,這是什麼物態變化?
12.陽光下和室內各有一杯冰水混合物,哪杯的溫度高些,為什麼?
13.怎樣曬衣服才能幹得快?
14.使用電流表,有哪些注意事項?
15.人站在湖邊往水中看,看到清澈湖水中游動的小魚和天空的太陽。
請回答:哪個是實像,哪個是虛像?它們各是光的哪種現象形成的?
16.用紙折成的盒子裝上八九分滿的水,放在火上加熱,水沸騰了而紙盒卻沒有燒焦,這是什麼原因?
17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的電流各有什麼特點?
18.用久了的電燈會發黑,為什麼?
19. 100°C的水蒸氣與100°C的水哪種燙傷的來嚴重些?
20. 0°C的冰吸收熱量後溫度會直接升高嗎?
21.怎樣規定0°C和100°C?
22.按要求連接電路:L1和L2串聯,電流表A1測量L1的電流,還有開關S。
23.按要求連接電路:L1和L2連接成並聯電路,使S1控制L1,S2控制L2,S控制整個電路。
24.有一個電動機,一個電燈,一個電鈴,兩個開關,一個電池組和若干導線。請按要求設計一個電路:開關S1為總開關,S2控制電動機、電燈。
3. 四道初二物理的簡答題
1.由歐姆定律可知(I=U/R).當R一定時,I與U成正比。所以,電壓越高就越危險。
2.導體的電阻不能為零,在無電流時,電阻也存在,對自由電子有阻礙作用。
3.因為,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導電性能,(在物理學中用電阻率表示),鋁、銅、銀和鉄比,鉄的導電性能最差,所以一般不用鉄做導線。
4.超導材料最大的優點就是電阻為零,沒有線路的熱損失;但在運用上存在問題,就是無法得到大范圍的低溫環境,目前,只停留在實驗室。
4. 八年級物理簡答題
這個簡單啊 主要用到的原理是大氣壓強 飲料吸管外壁光滑插進去時因為吸管與口服液的瓶沒有空隙,所以吸的時候,口服液瓶內壓強很大 就洗不去來了 如果用口服液吸管外壁有棱那種 管與瓶有空隙 空氣進入瓶中 瓶內外壓強一樣大了 就可以吸出來 解決方法可以用飲料吸管多插一個洞
5. 八年級上物理 簡答題
通風好的地方和扇扇子, 都是加快人體表面空氣流通,使人體汗液蒸發加快,人的體溫降低加快;
在他身上擦些酒精的目的是:酒精的蒸發比水的蒸發速度更快,帶走的熱量更快,使人體溫度降低加快。
6. 我要11道初二物理物態變化簡答題,急急急,謝了在線等
1.去年年初,我省遭遇了罕見的持續冰災。在無雨、無雪的冰凍天氣里,由於水蒸氣不斷______(填寫物態變化的名稱)而形成冰,使得包裹在輸電線上的冰柱逐漸加厚,致使輸電線的拉力逐漸______,輸電線、輸電塔架因不堪重負而斷裂、倒塌。
2.某人在配製酒精溶液時,把10ml的酒精倒入10ml的水中,搖晃混合後發現總的體積小於20ml,這一現象可以說明 。
3.火箭發射架下建有大水池,讓高溫火焰噴到水中,通過水發生 來吸收大量的熱;火箭升空瞬間,會看到巨大的白色「氣團」,這是水蒸氣 形成的(選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4.防「非典」期間,常用消毒液加熱熏蒸的辦法對病房空氣進行消毒處理。從物理上說,對消毒液加熱是為了 ,彌漫到空氣中是一種 現象。
5.氣體打火機的燃料是丁烷氣體,是用 的辦法使它變成液態裝入打火機的。
6.將燒紅的鐵棒插入水中,會聽到「嗤嗤」的聲音,同時看到水面上方出現的「白氣」,這里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先是 後是 。
7.目前,全球的氣候悄悄變暖,這是 效應不斷加劇帶來的後果;而城市的平均氣溫高於周圍鄉村,這種現象稱為 效應。
8.夏天,打開冰棒的包裝紙,會看到冰棒冒「白氣」,這些「白氣」是空氣中的水蒸氣 而成的 。
9.冬天,0℃以下冰凍的衣服也會干,這是 現象;寒冷的冬夜,門窗玻璃 側出現冰花,這是 現象。
10.空氣中的水蒸氣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層中的水不斷地 而來的。夜間氣溫降低時,水蒸氣會 成小水珠附著在物體上,這就是露水,若附著在空氣中的浮塵上,就形成 。深秋或冬天,夜晚溫度迅速降到0℃以下,水蒸氣會直接 成固態的小晶體,這就是 。
11.復習課上,老師寫下一副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對聯。上聯:「杯中冰水,水結冰冰溫未降」;下聯:「盤內水冰,冰化水水溫不升」。對聯中包含的物態變化是 和 ,反映的一共性是 。
7. 2012八年級上物理所有簡答題大全及答案,滿意給100懸賞
1、吃飯時明明幫媽媽盛湯,他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掀開熱湯鍋的鍋蓋,有水從鍋蓋上滴下,明明想知道鍋蓋上的水是哪來的,這一過程是否發生了物態變化?
答:發生了物態變化,水是高溫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滴。
2、北方建築工人在秋冬季節和泥時,常用食鹽水代替自來水,請你用所學知識解釋為什麼時候這樣做?
答;向水中撒鹽能降低水的凝固點。北方建築工人在秋冬季節為防止由於氣溫低,水凝固成冰,常用食鹽防止水凝固成冰。
3、醫用體溫計能當寒暑表使用嗎?用它能准確測出氣溫嗎?
答:醫用體溫計不能當寒暑表用。因為寒暑表的測量范圍-30℃~50 ℃,超過了體溫計的測量范圍35 ℃ ~42 ℃。另外體溫計有縮口,體溫計的示數只能上,不能下,當氣溫降低時,不能反應此時的氣溫。
5、炎熱的夏天,要將汽水冷卻,用質量相等的0 ℃的水或者0 ℃的冰,哪一種效果好,為什麼?
答:0 ℃冰好一些;因為0 ℃的水和0 ℃的冰的溫度相同,冷卻的效果相同,但0 ℃的冰熔化時吸收大量的熱,所以冰的冷卻效果好一些。
6、把正在熔化的冰拿到溫度為0 ℃的房間里,冰能不能繼續熔化?為什麼?
答:冰不能繼續熔化;因為熔化的條件是達到熔點,繼續吸熱。把正在熔化0 ℃的冰放在0 ℃的房間里,冰不能吸收熱量,所以不能夠繼續熔化
7、夏天吃冰棒感到涼快,扇扇子也感到涼快,試分析這兩種涼快的原因。
答:吃冰棒是熔化吸熱,而扇扇子是通過加快空氣流動來加快人體汗液的蒸發來吸收人體的熱量。
8、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常先把一面小鏡子放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後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這是為什麼?
答:在酒精燈上燒一燒是為了提高鏡面的溫度,避免由於鏡面的溫度低,使口腔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使鏡面模糊不清。
9、取一根較粗的鐵絲,把它的一端放在爐火上燒一段時間(燒紅),然後把燒紅的部位插入水盆中,你會看到鐵絲周圍出現大量的氣泡,並有白氣產生,這是什麼現象
答:由於鐵絲溫度較高,插入水中後發生局部的沸騰現象,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白氣」。
11、冰和雪都是水的固定形式,但它們的形狀又有很大的區別,你能作出解釋嗎?
答:冰是水凝固而形成的有圓滑的表面 ;雪花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有規則的圖形。
12、燈泡用久了以後為什麼會發黑?
答:因為燈發光時溫度很高,鎢絲因受熱升華變成氣態鎢,當氣態鎢遇到冷的
燈泡壁又凝華成固態的小鎢粒,附在燈內壁上,長時間燈泡變黑。
13、為什麼北方的冷氣流南下,南方的暖濕氣流北上,交匯處會下雨?
答:南方的暖濕氣流中的水蒸氣與北方的冷氣流相遇,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華成小冰晶,冰晶 熔化變成水滴,與原來 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14、我國南方的夏天,每當烈日當空,導致地表溫急劇上升,人們普通感到酷熱難當:有時會下一場不小的陣雨,下雨時以及雨停後的一段時間,人們感覺空氣濕熱;但過一陣子,特別是一陣風刮過之後,大地和空氣便清涼了,人們也感到涼爽了。根據你學過的物理知識指出其中包含的物理現象和原理。
答:烈日當空,溫度很高,人體的汗液難蒸發,人體不能散熱,所以感到酷熱難當;下了陣雨以後,空氣中溫度增大,人體汗液變慢,所以人體感到濕熱;刮風加快汗液蒸發,蒸發吸收人體的熱量,人們感到涼爽。
16、從冰箱里拿出冷藏的雞蛋,一會兒發現它變濕了,馬上用干布擦拭卻擦不幹,但是在桌面上放置一段時間後雞蛋自己也會干,請你解釋上述現象?
答:冷藏雞蛋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附在雞蛋上,所在雞蛋變濕了;擦拭以後水蒸氣還不斷液化,所以擦不幹;放置一段時間後,雞蛋溫度升高,雞蛋表面的小水滴汽化為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所以變幹了。
17、霜前冷,雪後寒?
答: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雪後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後寒」
18、(1)剛從水中出來,感覺特別冷。
(2)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來。
答:(1)因為人身上有水,而水蒸發吸收人體的熱量,因此人感覺冷。
(2)因為狗身上沒有汗腺,天熱時不能靠身體出汗來散熱,只得伸長舌頭,大口喘氣加快舌頭表面附近的空氣流動,加快舌頭表面唾液蒸發來吸收身體的熱量。
19、火箭點火發射時,若高溫火焰向下噴射到發射台上,發射台就會被燒毀。為了保護發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個大水池,從而巧妙地解決了這個技術問題。火箭發射時,發射架為什麼不被高溫燒壞?底部噴出的龐大的白色氣團(下圖)是由什麼組成的?它是怎樣形成的?
答案:大水池裡的水受到高溫汽化吸收熱量,保護發射架不被燒壞;火箭發射時,底部噴出的龐大的白色氣團是由小水珠組成的。它是由水池裡的水汽化後又降溫液化成小水珠漂浮在空氣中成的
20、小鷺善於觀察身邊的物理現象.一天,她從冰箱的冷凍室中拿出一支冰棍,發現冰棍上附著白花花的「粉」;剝去包裝紙,看見冰棍在冒「白氣」;她把這支冰棍放進茶杯里,過一會兒,茶杯壁逐漸形成了一些小水珠,像是茶杯在「冒汗」.請你幫小鷺解釋「粉」、「白氣」和「冒汗」是怎麼形成的.
答案:「粉」是冰箱里的水蒸氣遇冷放熱凝華產生的;「白氣」是冰棍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而成的;「冒汗」是茶杯周圍的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而成的.
1、如圖,大燒杯內的冰熔化時小燒杯內的冰是否會熔化?為什麼?
答 不會熔化,因為大燒杯內的冰熔化時,雖然吸收熱量,但是溫度卻保持熔點溫度不變;小燒杯內的冰由於熱傳遞溫度也會達到熔點溫度,由於溫度和大燒杯內混合物的溫度相同,不能從大燒杯內的混合物中繼續吸熱,所以不會熔化
2、夏天,小明從冰箱冷凍室中取出幾個冰塊,放入裝有常溫礦泉水的杯中。過一會兒,他用吸管攪動冰塊,發現這幾個冰塊「粘」到一起了,如圖所示。請解釋這個現象。
答: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冰塊溫度低於O℃,放到水中後水放熱降溫,冰吸熱升溫當冰塊附近的水的溫度降到O℃時,冰的溫度還低於O℃;冰塊繼續吸熱,冰塊附近O『C的水繼續放熱,凝固成冰。所以冰塊會「粘」到一起。
3、 「燉」菜是應用煮食法,即把湯料和水置於燉盅內,而燉盅則浸在大煲的水中,並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離,如圖所示,當煲中的水沸騰後,盅內的湯水是否能沸騰?為什麼?(設湯水的沸點與水的沸點相同)
答:不會沸騰,因為大燒杯內的水沸騰時,雖然吸收熱量,但是溫度卻保持沸點溫度不變(1分);小燒杯內的水由於熱傳遞溫度也會達到沸點溫度(1分),由於溫度和大燒杯內水的溫度相同,不能從大燒杯內的水中繼續吸熱,所以不會沸騰(1分)。
4、取一張光滑的厚紙,照圖那樣做成一個小紙鍋。紙鍋里裝些水,放到火上加熱。注意不要讓火苗燒到水面以上的紙。過一會兒水就會沸騰,而紙鍋不會燃燒。實際做一做,並且說明紙鍋為什麼不會燃燒.
答:在1標准大氣壓下水的沸點是100℃,水在沸騰時,雖然吸收熱量,但是溫度卻保持沸點溫度不變,用紙鍋燒水,紙鍋始終要向水傳熱,所以溫度不能達到紙鍋的著火點,所以紙鍋能燒開水,而不會燃燒。
5.小明的媽媽用食用油炸油條時,油的溫度約為200℃。她不小心把幾滴水濺到了油鍋里,出現了「油花四濺」的現象。請解釋這個現象。
答:濺入油里的水滴,到達油麵時有一定的速度,要繼續向下運動。由於油的溫度遠高於水的沸點;水滴向下運動過程中快速汽化,產生高壓氣泡,氣泡迅速膨脹破裂把油濺起來。
6、夏季的清晨,湖面上飄著淡淡的白霧,它是怎樣形成的?
答:夏季的白天溫度高,湖水蒸發,形成大量的水蒸氣,夜間至次日清晨,氣溫降低,湖面上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白霧飄在湖面上。
7、在玻璃杯里倒上半杯開水,會發現玻璃杯的上半部模糊不清,這是為什麼?
答:開水蒸發產生高溫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玻璃杯壁,降溫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杯壁上,因而模糊不清。
8.冰箱冷凍室里的凍肉塊,其表面通常會有一層霜。請解釋這層霜是怎樣產生的。
答:冷凍室里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通常在零下十幾度的凍肉塊,發生凝華現象,在凍肉塊表面形成小冰晶。(評分點:1.冷凍室里空氣中的水蒸氣;2.零下溫度的凍肉塊;3.凝華、產生小冰晶)
9.人們常將新鮮蔬菜裝在塑料袋內並密封,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保存。在夏天,當把裝有蔬菜的塑料袋從冰箱中取出後,看到塑料袋內、外都有水珠。請解釋這個現象。
答:把裝蔬菜的塑料袋放入冰箱後,塑料袋內蔬菜蒸發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在塑料袋內側形成小水珠;把裝蔬菜的塑料袋從冰箱中取出後,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的塑料袋液化,在塑料袋外面形成小水珠。
10.不同季節的清晨,有時會看到卧室窗玻璃內側表面有一層小水珠,有時是小冰花.請分別解釋這兩個現象,並說明發生這兩種物態變化的條件有什麼不同。
答:小水珠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成的:小冰花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凝華而成的;兩種物態變化中,水蒸氣遇冷溫度不同。凝華時遇冷溫度低且低於零度。
11、 寒冬時節的早晨,汽車司機上車後常發現在前風擋車窗上出現白色的「哈氣」,於是他打開暖風, 很快就能除掉「哈氣」; 夏天, 在下大雨後, 風擋車窗上也出現「哈氣」影響安全駕駛, 於是司機打開空調製冷, 很快「哈氣」也被除掉。為什麼同樣的現象, 司機採取不同的方法卻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請你用所學的物理知識加以解釋。
答案:水蒸汽遇冷才能液化成小水珠形成哈氣,司機採取的措施都是從抑制氣體液化的條件入手的在冬季.司機用暖風提高風擋玻璃的溫度,使水蒸汽不能在風擋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氣,在夏季下大雨時.車外溫度較低,關閉車窗後.車內溫度較高,風檔玻璃玻溫度較低,車內水蒸汽在風檔玻璃玻上遇冷可以液化形成哈氣,此時打開空調製冷.使車內溫度低於風檔玻璃的溫度.車內水蒸汽不能在璃玻上液化,從而起到預防哈氣產生的作用。
12.一天下午,天氣突然變得陰沉,九年一班的同學們正在教室上課,窗戶的玻璃上出現了許多霧水,但是隔壁無人上課的物理實驗室玻璃上的霧水卻不明顯,這是為什麼?
答案:天氣變陰,氣溫降低,窗戶上的玻璃溫度降低教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低溫的玻璃放熱液化形成小水珠,附在玻璃的內表面,而隔壁的物理實驗室由於沒有同學呼出的大量水蒸氣,所以玻璃上液化現象並不明顯
13、如圖是電冰箱製冷系統簡化示意圖,請說明電冰箱製冷的工作過程
答案:液態製冷劑進入冰箱內冷凍室內迅速汽化、吸熱,使水箱內溫度降低生成的蒸氣又被電動壓縮機抽走.壓入冷凝器,製冷劑蒸氣液化放熱
14、簡述「霧凇」是怎樣形成的?
答:當空氣中的水蒸氣含量很大,溫度驟降到零下二十幾度時,空氣中的水蒸氣在樹枝上凝華形成小冰晶。
閥門
15、如圖是一種常見的打火機,可以看見裡面裝有液體.阿強同學一天玩打火機時,把閥門松動了,一會兒工夫,雖然沒有把液體倒出來,卻發現液體不見了,但閥門周圍卻結了一層白色的東西,用手摸一摸打火機,發現打火機非常冰冷.試用學過的「物態變化」的相關知識解釋上述發生的現象。
答:打火機內壓強大於外界大氣壓,閥門
松動,丁烷液體迅速汽化,從外殼吸收
大量的熱,外殼溫度降低,所以冷;而
閥門處的溫度低於0℃,空氣中的水蒸氣
迅速放熱降溫,凝華形成小冰晶附著在
閥門處結了一層白色的粉末。
16、據傳某年夏天洋人宴請林則徐,其中一道甜點為冰淇淋,因其上白氣不斷,林則徐以為必燙,以嘴吹之,誰知入口卻冷,洋人笑以為柄;林則徐不動聲色,過得幾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熱湯剛剛煮沸,浮有厚油,無一絲白氣冒出,林則徐熱情請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頓時呲牙咧嘴。請用物理知識解釋
答案:冰淇淋上面的白氣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碰到冷冰淇淋而液化成的水滴。
因為油的密度比水輕,水的溫度雖然高,但是水在油的下面,被油隔開了空氣,不能汽化;而油的沸點比較高,所以從表面看來,油沒有沸騰,無一絲白氣冒出,給人一種溫度不高的假象。
8. 八年級上冊物理物態變化簡答題
給答案
18.吹電風扇加快蒸發,蒸發吸熱,所以涼快
19.100度水蒸氣會液化,液化放熱,所以更嚴重
20.不對.晶體在融化和凝固時,吸放熱溫度不變
21.下雪是凝華過程,凝華吸熱,不冷.化雪是融化,吸熱,所以冷
9. 如何做初中物理簡答題
簡答題答題方法;簡答題是通常圍繞某個物理現象或通過一段閱讀材料背;簡答題一般著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合理選擇信息和應;不少學生對一些簡答題「似曾相識」,但又不能用合適;首先要明確簡答題的特點:簡答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1)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能用簡潔、嚴謹的語;(2)簡答題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內容讓學生作答,要;(3)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查學生對物理
簡答題答題方法
簡答題是通常圍繞某個物理現象或通過一段閱讀材料背景材料,藉助問題的形式,要求考生書面簡述的一種題型。簡答題既能有效地考查同學們對初中物理「雙基」(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能很好地考查同學們分析問題、合理選擇信息以及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簡答題一般著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合理選擇信息和應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能活學活用,思維開放,有一定的綜合能力。解答時要使用物理語言做針對性的回答。語言要精練,觀點要明確,條理要清楚,內容要完整。
不少學生對一些簡答題「似曾相識」,但又不能用合適的語言或物理方法將它們清楚地表述出來,普遍感到頭痛。學生一是限於初中的語文水平,二是邏輯思維能力較弱,對解答問答題有據不能依,有理不能用。尤其對物理概念、定律、現象和過程等抓不到對問題的實際性分析和概括,無法用文字或語言貫通起來,甚至即使作業做了,也無法領會其要領。這表明學生的分析能力、表達能力有待提高。所以教師應在平時教學中要搞好問答題的強化訓練。
首先要明確簡答題的特點: 簡答題側重考查學生運用知識和方法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推理能力以及文字組織與表達能力等。簡答題通常是用生活化的語言陳述一個客觀事實或物理現象,設問指向性清晰,通常用得比較多的是解釋這種現象。
(1)學生運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能用簡潔、嚴謹的語言正確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象。
(2)簡答題不宜直接取用教材的內容讓學生作答,要避免答案就在書上的簡答題,以免導致學生死記硬背。簡答題要有利於培養學生善於觀察、勤於思考的良好習慣。
(3)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考查學生對物理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運用,能對考生的答題做出有層次的評價,更真實地反映學生的能力水平。
其次清楚學生在回答問題是容易出現的錯誤:1.知識點不明確:2.邏輯關系混亂:3.表述不到位:
通過以上的分析做好簡答題首先要明確學習目標:每一節復習課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明確的目標才能讓學生知道努力的方向。作為簡答題專項復習課要達到的目的就是
1. 明確題目所涉及的物理現象和過程,明確題目所提供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物理關系。
2.找准原理與規律。要尋找到與題目相關的物理原理和規律。
3.找准關鍵詞。組識好語言把關鍵詞鑲嵌到答案中,語言一定要規范、准確、要盡量用理的書面語言。(「關鍵詞」一般是物理術語,也是每道簡答題得分點。)
演繹推理法,返普歸真法(這里的「普」和「真」都是指普遍的規律,對於給出一系列實驗過程(或探究過程、或一系列數據)讓大家總結規律的考題,一般思路是依託課本,總結規律。),透視揭紗法(這里的「視」和「紗」是指考題中給出的一種現象,大家需要通過科學分析,透過現象,看出本質。),信息優選法。
二、簡答題的答題要領
簡答題上得高分必須突出兩個字,即「簡明」。光「簡」不「明」不行,光「明」而不「簡」也不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要緊扣主題,不要轉彎抹角。
審題是解題的前提,見題後,先要仔細看懂題目,正確理解題意,明確題目設問的本意,即題目問的是什麼,應從哪幾方面進行回答,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答案不離題。否則,即使你的答案無比精妙,但因誤解題意,答所非問而全軍覆沒。
2、要簡明扼要,不要婆婆媽媽。
盡可能做到要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簡練,實例典型。簡答題,顧名思義就是要答案簡明扼要,直接回答要點,不要東拉西扯,漫無邊際。既要注意表達的有序性、層次性、科學性;又要注意使用物理語言作針對性回答,力求語言簡潔明了、物理用語書寫准確規范。
3、要全面完整,不要丟三落四。
在簡明扼要的同時,且不可丟掉任何重要觀點,否則就不可能得到全分。即從物理知識、原理入手,進行縝密思考和分析,然後再作答。
答題思路必須要從題目提供的情景中發現要解決的問題,要聯系所學習的知識,找到知識與問題之間的結合點,確定解題的方案,這才是解題的關鍵。然後通過嫁接、移植等手段組織好答案,注意語言的規范化,必要時可以採用實驗、數學推導公式、圖形、圖表等方法,把自己的方案講清楚。
⑴、要認真讀題。明確題目所涉及的物理現象和過程,明確題目所提供的條件和結論之間的物理關系。
⑵、找准原理與規律。要尋找到與題目相關的物理原理和規律。
⑶、找准關鍵詞。組識好語言把關鍵詞鑲嵌到答案中,語言一定要規范、准確、要盡量用物理的書面語言。「關鍵詞」一般是物理術語,也是每道簡答題得分點。
總結解題思路那就是: 1.分析情景:關鍵詞---翻譯成物理語言---找准對象
2.推理:物理現象---物理規律(適用條件)
3.組織語言:知識准確,順序正確,對接准確,語言表達全面性和具體性。
三、簡答題的主要題型
1、社會熱點類
每一個時期,都會有一些人們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這些熱點往往是社會急待解決的問題。而它們常常成為中考命題的材料。熱點的內容多涉及到科技前沿、環境污染、日常生活等相關內容。此類簡答題重在考查學生了解實事、用所學物理知識解決書本上沒有的、但是同學們知識范圍內的知識。
例題1、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搭載著我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的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三號塔架點火發射。嫦娥一號是我國自主研製的第一顆月球探測衛星,它的成功發射,標志著我國實施繞月探測工程邁出重要的一步。
10. 初中物理100道簡答題
1.昆蟲飛行時翅膀要振動.蝴蝶飛行時翅膀每秒振動5—6次,蜜蜂飛行時翅膀每動300-400次,為什麼憑聽覺能發現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現飛行的蝴蝶?
因為蜜蜂翅膀振動的頻率是300-400Hz,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之內;而蝴蝶翅膀振動的頻率僅5-6Hz,低於人的聽覺所能覺察的最小頻率. 所以,憑聽覺能發現飛行的蜜蜂而不能發現飛行的蝴蝶.
2.仔細觀察,你會發現燒開水時,在最靠近壺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現「白氣」想一 想,為什麼?
因為靠近壺嘴的地方溫度較高,壺內水汽化後的水蒸氣在壺嘴附近不會液化,所以在靠近壺嘴的地方反而不「出現」白氣.
3.在沙漠中的仙人掌的葉子呈針狀有什麼作用?
沙漠中的仙人掌的針狀葉子減小了表面積,可防止體內水分蒸發過快,有利於仙人掌在沙漠中的生存.
4.煨燉食物時,有經驗的人總是先用大火將食物燒開,然後改用小火,試說明其中的道理.
因為水沸騰時溫度保持不變,再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使鍋內的水乾的快而已,白白浪費了燃料.所以正確的做法是大火把水燒開後,就改用小伙,保持鍋內的水一直沸騰.
5.酒精燈的火焰能點燃紙,但是卻能用紙做的小鍋在酒精燈上燒開水,講出其中的道理.(紙的著火點是183°C,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是800°C).
在紙做的小鍋內,用酒精燈加熱只能將水加熱到沸騰的溫度,即100°C.水沸騰時需吸收大量的熱量,同時也吸收了紙的多餘熱量,使紙的溫度達不到其著火點183°C,所以用紙鍋燒水,紙並不會燃燒.
6.醫生給病人檢查口腔時,常把一把小鏡子在酒精燈上燒一燒,然後再放入病人的口腔,這是為什麼?
這樣做的目的是提高小鏡子的溫度,避免口腔中的水蒸氣在鏡面液化,使平面鏡成像模糊.
7.舞台上經常用噴灑乾冰(固態二氧化碳)的方法製造白霧以渲染氣氛,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嗎?
舞台上噴灑的乾冰升華需從周圍的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從而使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小水滴,形成我們看到的」白霧」.
8.農諺說:「霜前冷,雪後寒」,你認為這一說法有道理嗎?為什麼?
這說法有道理. 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若氣溫偏高則無霜生成,所以會有」霜前冷」;而」雪後寒」是因為雪熔化時需從空氣中吸收大量的熱量,導致氣溫降低,使人覺得寒冷.
9.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裡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裝液體的飲料瓶,這是
為什麼?
因為透明的裝液體的飲料瓶相當於凸透鏡,而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容易引發森林火災.所以在森林裡不能隨便丟棄這種飲料瓶.
10.在游泳池邊向水池底看去,感覺池水並不深,下水後才知道不是那麼回事,
試分析,為什麼池水深度看起來比實際的淺?
因為人看到的是池底經水面折射所成的虛像,光的折射成的虛像在實際池
底的上方,所以池水看起來比實際的淺.
11.在火車上,由於車廂的振動,很難寫字,有人發明了在火車上寫字的裝置,
試說明其中的道理. (八上課本P120圖5-45)
用皮帶把寫字板固定在手臂上,可使兩者保持相對靜止,寫字就不會受車
廂振動的影響.
12.在田徑4×100m的接力賽中,公認的強隊偶爾會因交接棒時的失誤而與冠軍
失之交臂,為保證交接棒的順利進行,你能給他們什麼樣的建議?
接棒人在傳棒人接近接力區時應及時起跑,當兩人速度接近一致(基本保
持相對靜止)時開始傳接.
13.小華觀察到水缸里的水總是從水面開始凝固,且聽說冬天最冷的時候放在室
外的水缸會破裂,為什麼呢?
因為水面溫度較低,所以水總是從水面開始凝固.水面凝固後,缸內的水在
質量一定的條件下,由於冰的密度比水小,所以凝固後體積變大,造成水缸破裂。
14.據有關專家預測,三峽水電站建成後,三峽庫區的氣候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夏
夏天氣溫將比原來下降2°C左右,而冬天氣溫比原來升高2°C左右.你認為
專家的這種預測其理論依據時什麼?
因為水的比熱較大,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熱量時,水的溫度變化較小,所以三峽水電站建成後對當地氣候會產生一定的影響.
15.水稻是喜溫作物,在每年的三四月份育秧時,為了防止霜凍,傍晚常常在秧
田裡灌一些水過夜,第二天太陽升起後,再把秧田裡的水放掉,為什麼?
傍晚時在秧田裡灌水,是因為水得比熱大,所以在放出相同熱量時溫度變
化較慢.與不在秧田裡灌水相比,秧田裡的溫度較高,不至於引發凍害.而白天
再把秧田裡的水放掉,是因為與不放水相比,秧田比熱小,吸熱升溫快,使得秧
苗有較好的生長條件.
16.汽車發動機利用循環流動水進行冷卻,你能說明他的工作原理嗎?
水得比熱大,當其循環通過汽車發動機時,能從溫度較高的發動機吸收更多的熱量,從而達到較好的冷卻效果.
17.試說明「孤掌難鳴」的道理。
因為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一定有兩個物體同時存在,
只有一個物體不能產生力的作用.
18.水壩的下部總比上部建造的寬一些,這是為什麼?
因為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水壩下部相同面積受到的壓力
比上部大,所以下部要建的寬一些.
19.用塑料吸管從瓶中吸飲料時,飲料是怎樣被吸進嘴裡的?
飲料在大氣壓的作用下上升到嘴裡.
20.航海規則中規定,兩艘大輪船不能近距離同向航行,想一想這是為什麼?
當兩艘大輪船同向靠近航行時,由於兩船中間的水流速大、壓強小,在外側水的壓強作用下兩船會相互靠攏而碰撞.因此不允許兩船同向靠近航行.
21.健身教練為什麼能夠通過音樂節奏的變化來控制學員的運動量?
健身教練通過音樂節奏的變化,控制了學員做功的快慢,從而改變了學
員在相同時間內做功的多少,以達到控制學員運動量的目的.
22.重汽車造成的車禍比小轎車造成的車禍要嚴重得多,這是為什麼?但也有例
外,這又是為什麼?
由於載重汽車的質量要比小轎車的質量大得多,在速度差不多的情況下,
載重汽車的動能小轎車的動能大,因此造成的車禍也更嚴重一些.
23.如圖所示是上海「明珠線」某輕軌車車站的設計方案,與站台連接的軌道有
一定的坡度.請你從節能的角度,分析這種設計的優點.
利用這種設計可以使列車在進站時上坡,將動能轉化為勢能,速度減小;而在出站時下坡,將勢能轉化為動能,速度增大,從而節約了能源.
24.「神州號」宇宙飛船的表面層由耐高溫材料做成,以防飛船從太空中返回地
面的過程中產生的高溫損壞飛船.請你想一想,為什麼飛船在返回過程中溫度
會升高?
因為飛船叢太空返回地面過程中的速度很大,飛船表面與空氣摩擦產生大量的熱,從而使飛船表面的溫度升高.
25.用打氣筒給自行車打氣,打完後摸一摸打氣筒的外壁,發現外壁發熱了,這是
為什麼?
因為打氣筒在打氣過程中,打氣筒活塞與筒壁上下摩擦,機械能轉化為內
能,使氣筒外壁變熱;另一方面,活塞也壓縮氣體做功,使氣體的內能增大,溫度
升高,通過熱傳遞也使氣筒外壁發熱.
26.打好氣的輪胎放置一段時間,使輪胎里外的溫度一致.然後將輪胎放氣,同時
把溫度計上的玻璃泡置於噴出的氣流中,這時會看到溫度計的示數逐漸減小,
這是為什麼?
因為輪胎放氣的過程中,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內能減小,因此溫度會降低.
27.熨斗通電一段時間後,熨斗很燙,而連接熨斗的導線卻不怎麼燙,這主要是因
為什麼?
這是因為導線的電阻遠小於熨斗電熱絲的電阻,在電流和通電時間相同
的條件下,電流經過導線產生的熱量遠小於電熱絲產生的熱量,所以雖然熨斗
很燙,而連接熨斗的導線卻不怎麼熱.
28.家用電器如電扇、電視機等,連續使用較長時間後,要停用一會兒(尤其是
在夏天).這是為什麼?
因為電扇、電視機中含有電阻的元件通電發熱使其溫度升高,為了避免溫
度過高損壞設備,必須讓其及時散熱,所以連續使用較長時間後,要停用一會.而用電器長期停用時,又必須隔一段時間通電一次,以便其中含有電阻的元件通電發熱來驅除電器中的潮氣,以免元器件發生綉蝕和霉變.
29.為什麼線路連接處接觸不良容易引起火災?(小華家電熱毯內的電阻絲斷了,
他爸爸將電阻絲的兩個斷頭接上後繼續使用,在使用中發現接頭處的電熱毯被燒斷了.請你用學過的物理知識解釋該處的電熱毯被燒焦的原因.)
當線路連接處接觸不良時,會使該處的電阻增大,電流經過該處產生的熱
量增多.同時,接觸處的電阻又將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從而形成電熱的逐步積累和惡性循環,以致引發火災.
30.為什麼家用電器的插頭和插座大多採用三線的?
因為插頭和插座使用三線的,可將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接地,這樣在因
各種原因導致火線與外殼接通時,人體接觸到外殼就可避免發生觸電事故。
電功率計算題-100道
http://czwl.cooco.net.cn/paper/226/
液體氣體壓強計算題(31道)
http://cooco.net.cn/paper/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