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雲歷史
① 北京市密雲縣名字的來歷,要500字以上,快呀!!!!!!
密雲歷史悠久,約10萬年前,已有人類活動,據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證,在6000年以前,密雲就有人類聚居成村了。又根據轉山會夏家店等多處地下文化遺址考證,當時密雲已進入奴隸制社會,為商湯領地。西周和春秋時,密雲屬燕國,燕昭王設五郡,密雲為漁陽郡。公元前227年(秦始皇二十二年),設漁陽縣,這是密雲地區行政建制最早的記載。公元前207年(秦二世末年)陳勝、吳廣戍守漁陽,就是密雲。王莽建新朝,改漁陽縣為得漁縣。東漢時期又改為漁陽縣。三國時期密雲為魏地。曹操戰烏桓,即在密雲。西晉初,郡、縣俱廢。密雲屬幽州燕國,後又設漁陽郡、漁陽縣。公元379年(北魏皇始二年)設置密雲縣。原址在河北豐寧大閣鎮南關村。因縣城南15公里處有高山,常年雲霧繚繞,名為密雲山,這就是密雲志所載密雲得名的由來。
公元596年(隋開皇16年),在舊玄州處設檀州。公元607年(大業三年)改檀州為安樂郡。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又改密雲為檀州。公元936年(後晉天福元年),割幽州16州給契丹。檀州為16州之一,密雲為遼地。公元1123年(北宋宣和五年),改檀州為橫山郡,公元1125年(寶和七年)改橫山為檀州。金太守廢檀州,密雲為中都路順州。元朝時,密雲為大都路檀州地,以後又復設密雲縣。 公元1368年(明洪武元年),檀州並入密雲。抗倭名將戚繼光從浙江調入密雲,駐防石匣古北口一帶。戚繼光在古北口,重修了金山嶺、古北口、司馬台長城,並在城樓上修了指揮機關。因此,這一段長城,敵樓密布,敵樓樓頂形式多樣。指揮所處,玉石欄桿,旌旗招展,樓上修樓,甚為壯觀。 戚繼光還常游覽白龍潭,並提詩留念,詩曰:「紫極龍飛翼北春,石潭猶自守鮫人。風雲氣薄河山迥,閶闔情開日月新。三輔看天常五色,萬年卜世屬中宸。同游不少攀鱗志,獨有波臣愧此身。」 明代,在密雲留下了許多傳說故事。相傳,明萬曆皇帝三歲登基,由楊勃抱著上朝。楊想篡位,抱萬曆捏其睾丸,想致萬曆於死地。萬曆卻是銅蛋子,不但不疼,反而發笑,楊勃只好另擇辦法。於是在密雲修了新城,在城內的賓陽地方修了宮殿,秘密造了九龍冠,因為時機不成熟,拖了十幾年。萬曆成年,親臨朝政,想起楊勃想置自己於死地的作為把楊勃滿門抄斬,拆了賓陽宮殿。密雲小南門叫做「迎勛門」,據傳做城門的老木工,痛恨楊勃,把一顆虎頭釘倒安城門上,因此破了風水,那顆虎頭釘被稱為「倒吊一隻虎」,是密雲新八景之一。
② 秦朝時,密雲名字的由來
密雲歷史悠久,約10萬年前,已有人類活動,據燕落寨出土文物考證,在6000年以前,密雲就有人類聚居成村了.又根據轉山會夏家店等多處地下文化遺址考證,當
③ 密雲在哪個城市
密雲一般指密雲區。密雲區,隸屬北京市。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
④ 北京市密雲縣原來屬於北京那個區呢
密雲縣原來直屬北京市,2015年11月,撤銷密雲縣,設立密雲區。
密雲縣位於北京市東北部、燕山山脈南麓、華北大平原北緣,是北京至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有「京師鎖鑰」之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縣城距北京市區65公里,全縣總面積2229.45平方公里。
密雲縣屬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半乾旱氣候。縣境內有大小河流14條,潮白河縱貫全境。縣內有中型以上水庫4座。密雲水庫是首都的重要水源。
密雲縣是我國設立郡縣最早的地區之一。公元前283年,燕國設漁陽郡於密雲,距今有近2300年的歷史;北魏改漁陽郡為密雲郡,隋唐五代時稱檀州,明改稱密雲縣。
(4)密雲歷史擴展閱讀: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密雲復分為東西兩縣,潮河東地區建密雲,隸冀東十四專署;河西地區建乙化縣,隸平北專署(後改冀察專署)。
1948年12月5日,密雲城解放。1949年8月,密雲縣、乙化兩縣合並,仍稱密雲縣,隸河北省通縣專署。
1958年4月,河北省通縣專署撤銷,密雲區改屬河北省承德專署。
1958年10月,密雲劃歸北京市管轄。
2015年11月,撤銷密雲縣,設立密雲區。
2009年12月,密雲縣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2010年5月,密雲縣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
2011年11月,密雲縣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
2014年,幅員面積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
⑤ 密雲什麼時間化入北京市的
一、密雲區隸屬北京市,地理坐標西起東經116°39 ′33",東至117°30 ′25 ",東西長69公里;南起北緯40°13 ′ 7",北至北緯40°47 ′57",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
二、解放後至今的歷史沿革:
1948年12月5日,密雲城解放。1949年8月,密雲縣、乙化兩縣合並,仍稱密雲縣,隸河北省通縣專署。
1958年4月,河北省通縣專署撤銷,密雲區改屬河北省承德專署。
1958年10月,密雲劃歸北京市管轄至今。
2015年11月,撤銷密雲縣,設立密雲區。
⑥ 密雲縣名勝古跡名字來歷
冶仙塔位於密雲縣城東北4公里的冶山上,原有一座普濟寺,寺塔稱冶仙塔,又叫「冶塔仙燈」。是密雲外八景之一。冶仙塔初建於遼代重熙八年(1039)。塔高約8米,平面呈八角形,塔身分上、下兩層,每層各有一拱形券門,門洞朝南,周圍有磚雕假窗和磚雕花飾。塔基、塔身、塔頂全部為磚雕仿木結構。相傳高僧季小唐在塔內修煉之時,夜晚塔頂處常有串串紅燈照耀,所以稱冶仙塔為「冶塔仙燈」。
關於這座塔在民間曾有個有趣的傳說: 從前,有一條鯰魚精,每到太陽落山後它就出來吃人搶掠,危害人間。弄得老百姓天黑後不敢出門,怨聲載道。這件事被天上的如來佛祖知道了,把它制服後,在雲嶺山上建了一座塔,把它壓在了塔下,並給這座塔起名叫冶仙塔。從此,人們為了紀念如來佛祖,就在塔的下邊修了一座廟,廟里供奉佛祖的神像,到每月的十五都來祭拜他。聽老人說:這座塔曾在光緒年間被雷劈成兩半,以後從未修繕。最近幾年,當地百姓紛紛捐資,重新整修這座塔。
司馬台長城
簡介 司馬台長城位於北京市密雲縣東北部的古北口鎮境內,距北京120公里,全長5.4進攻里,敵樓35座,是唯一一段保留明長城原貌的古長城。由於其特殊的地形條件和修築者們的智慧創造,長城隨著刀鋒般的山脊賓士,時寬時窄,時起時落,城台、敵樓、障牆在很短的一段距離沒形式之多,變化之大,在整個萬里長城之中極為罕見。蒼老的城牆上的文字磚群,記載著祖輩的辛苦,至今淌流不盡的溫泉和冷泉就是古人血淚聚合而成。司馬台長城雄險奇特,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贊譽道「中國長城是世界之最,司馬台長城堪稱中國長城之最」。
黑龍潭風景區
簡介 位於密雲縣石城鄉境內,距市區100公里,地處萬里長城重要關隘鹿皮關腳下,是一條以飛瀑、深潭為主的風景峽谷,兼有奇峰異石及長城古樓。景區全長4公里,水位落差220米,景色如畫,18個名潭像碧綠的珍珠撒落在峽谷中;久負盛名的通天瀑從石壁頂端凌空飛落,轟鳴中水霧升騰,動人心魄;黑龍潭直徑5米,深不可測。
就這么多了,,,
⑦ 北京的順義和密雲概況
http://ke..com/view/20634.html?wtp=tt
密雲縣地處北京市東北部燕山山脈腳下,總面積2226.5平方公里。
密雲歷史悠久,古人曾譽為「燕國天府」。秦代設漁陽郡;隋為檀州;明永樂元年改北平府為順天府,密雲縣隸之;雍正六年改密雲縣直屬順天府北路廳;民國初廢順天府,改稱京兆,密雲縣屬京兆;1928年廢京兆,改隸河北省;1958年9月28日歸北京市所轄。密雲縣既是全國農業生態試點縣,又是全國綠化先進縣。2008年,密雲縣被國家環境保護部命名為國家生態縣、2008年10月28日,住房與城鄉建設部授予密雲縣「國家園林縣城」榮譽稱號。密雲縣旅遊環境得天獨厚,旅遊資源豐富,項目眾多。密雲水庫宛若一塊碧玉鑲嵌在燕山群峰環抱之中,水面面積188平方公里,蓄水量43.75億立方米,約佔全縣面積的十分之一,如此遼闊的水面在華北地區首屈一指。目前,密雲縣森林覆蓋率達57%,可稱是凈水、凈氣、凈土的綠色公園。
全縣具有開發價值的旅遊資源達100多處,已開發、開放景區25處,有的在華北地區甚至全國都享有盛譽。如雲蒙山怪石林立,植被茂密,瀑布眾多,被譽為「北國黃山」;雲岫谷景區冰川巨礫、水秀石紅,是華北地區唯一的國家狩獵場,並且享譽京城;司馬台長城以其「驚、險、奇」和獨特造型被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稱為「中國長城之最」;黑龍潭山峰聳立,瀑布高懸,循溪探勝,潭石嵌澗;清涼谷景區四季山泉噴涌,其中「千尺珍珠瀑」使人贊嘆不已。
遊山玩水之後,不防吃吃農家飯,住住民俗村,或是享受一下雲湖度假村三星級的待遇,漁陽商務會館、檀州賓館二星級的飯菜。北大教授稱贊密雲為「北京山水大觀,首都郊野公園」。
縣內聚住著漢、滿、回、蒙古、朝鮮、壯、布依、彝8個民族,人口43萬,其中農業人口33.8萬
http://ke..com/view/49947.htm
⑧ 密雲縣屬於北京嗎
密雲縣現在為密雲區,隸屬北京市。
密雲區歷史悠久,距今6000年前,燕落寨雪山文化遺址出土的新石器、陶器等文物考證,已有人類聚居。唐虞時期,密雲地區屬幽陵。《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請流共工於幽陵」,築「共工城」。「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古城。
民國三年(1914年)密雲屬京兆地方。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京兆為北平,密雲改隸河北省。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密雲復分為東西兩縣,潮河東地區建密雲,隸冀東十四專署;河西地區建乙化縣,隸平北專署(後改冀察專署)。
1948年12月5日,密雲城解放。1949年8月,密雲縣、乙化兩縣合並,仍稱密雲縣,隸河北省通縣專署。1958年4月,河北省通縣專署撤銷,密雲區改屬河北省承德專署。1958年10月,密雲劃歸北京市管轄至今。2015年11月,撤銷密雲縣,設立密雲區。
(8)密雲歷史擴展閱讀
密雲區位於北京市東北部,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地理坐標西起東經116°39 ′33",東至117°30 ′25 ",東西長69公里;南起北緯40°13 ′ 7",北至北緯40°47 ′57",南北寬約64公里。東南至西北依次與平谷區、順義區、懷柔區接壤,北部和東部分別與河北省的灤平縣、承德縣、興隆縣毗鄰。
密雲地理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處於首都半小時經濟圈內,距市區40公里,距首都國際機場35公里,距天津塘沽港160公里,主要交通線路有大廣(京承)高速、京沈路、順密路、密關路、密興路等公路及京通、京承兩條鐵路。規劃中的輕軌S6線在密雲設站,將進一步提高密雲的交通便捷度。
2014年,密雲區幅員面積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2014年,戶籍人口43.3萬(常住人口47.8萬),轄17個鎮、2個街道和1個鄉(地區辦事處)。 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9億元,比2013年增長7.6%。
⑨ 北京市密雲區的面積多大
密雲區面積:2229.45平方公里。
密雲區,隸屬北京市。位於北京市東北部,介於北緯40°13′7"~40°47′57",東經116°39′33"~117°30′25"之間。東西長69千米,南北寬64千米。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是北京重要飲用水源基地和生態涵養區。總面積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1]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密雲區常住人口為527683人。[41]下轄17個鎮、2個街道和1個鄉(地區辦事處)。主要特產有密雲甘栗[2]、紅香酥梨、御皇李子[3]、「雲岫」李子、熘雞脯等。
2009年12月,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2010年5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2011年11月,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4]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密雲區歷史悠久,距今6000年前,燕落寨雪山文化遺址出土的新石器、陶器等文物考證,已有人類聚居。唐虞時期,密雲地區屬幽陵。《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請流共工於幽陵」,築「共工城」。「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古城。
西周、春秋時期屬燕國。戰國時代一度被東胡占據,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將秦開擊退東胡後設五郡,漁陽郡即為新設的五郡之一。漁陽郡址在密雲統軍庄村南半千米之南城子,此為密雲地區行政建置最早的記載。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置漁陽郡、漁陽縣,為密雲地區建縣之始。縣址與郡址同設於南城子,現密雲全境統歸其管轄。
西漢時期,密雲地區分屬漁陽郡之漁陽、獷平、厗奚3縣。王莽建新朝,改漁陽郡為通潞郡,改漁陽縣為得漁縣,獷平縣為平獷縣,厗奚縣為敦德縣。東漢復稱漁陽郡和漁陽縣、獷平縣、厗奚縣。漁陽郡郡址一度徙治於潞,後又遷回原址。
三國,為魏地,建置未變。西晉初,郡、縣俱廢,密雲地區屬幽州燕國。後復設漁陽郡、漁陽縣,密雲地區屬之。十六國時期,密雲地區先後屬後趙、前燕、前秦,仍為漁陽郡漁陽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漁陽郡徙治於雍奴,漁陽縣仍舊。
魅力密雲(12張)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平三密聯合縣第三區擴建為承興密聯合縣。密雲潮河東地區屬之,隸冀東十四專署。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日偽軍拒向八路軍投降。國民黨政府軍乘機攻入密雲,在原日偽軍控制區建立縣政府,隸河北省冀東道。[8]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承興密聯合縣撤銷。於密雲潮河東地區建密東辦事處,隸屬關系未變。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豐灤密所屬密雲潮河西地區與密東辦事處所轄潮河東地區合並,恢復密雲建制,隸屬冀東十四專署。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密雲復分為東西兩縣,潮河東地區建密雲,隸冀東十四專署;河西地區建乙化縣,隸平北專署(後改冀察專署)。
1948年12月5日,密雲城解放。1949年8月,密雲縣、乙化兩縣合並,仍稱密雲縣,隸河北省通縣專署。
1958年4月,河北省通縣專署撤銷,密雲區改屬河北省承德專署。
1958年10月,密雲劃歸北京市管轄。[4]
2015年11月,撤銷密雲縣,設立密雲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