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化學與環境保護論文
A. 化學綜述論文
化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對深化基礎教育改革,提高學生素質具有重要作用。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化學綜述論文,供大家參考。
化學綜述論文範文一:化學工業節能減排研究
前言
化學工業推動著人類社會和物質文明的快速發展,也為人類社會作出了重大的貢獻,同時伴隨而來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因此化學工業表現出的“貢獻”和“環境污染問題”的兩重性對化學工業領域的科研工作者和生產人員提出了挑戰。用綠色的化工工藝取代傳統的化工工藝是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所提出的思想,通過在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在無毒、無害的反應條件下去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來進行反應,同時使整個反應具有高選擇性,進而能夠最大限度地減少副產物的生成。要達到此目的,必須在化工行業推行清潔生產,實現零排放,把污染消滅在生產過程中。文章針對傳統化學工業的發展問題,通過對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對化學工業節能的促進作用進行探討,從而在我們國家今後的化學工業生產中環保性和節能性提供參考依據。1綠色化學工業概念綠色化學又稱“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的最大特點是在始端就採用預防污染的科學手段,因而過程和終端均為零排放或零污染。其研究目的在於尋找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個環節都潔凈和無污染的反應途徑和工藝。綠色化學工業是把綠色化學的思想引入傳統化學工業生產中,並此基礎上產生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無害的化學工業過程。
2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的開發
早期人們對化學工業所引起的環境污染常常採用的辦法是“末端治理”,開發了多種環境保護手段,如:水處理技術、大氣污染防治技術、固體廢棄物處理技術和雜訊治理技術等,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了重要貢獻。但隨著人類社會和物質文明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環境污染的速度遠遠快於治理環境污染速度,並且治理環境污染的費用不斷增加,而且治標不治本。而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是用綠色的化工工藝取代傳統的化工工藝,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在無毒、無害的反應條件下進行,使反應具有高選擇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副產物的生成。從而在化工行業推行清潔生產,實現零排放,實施綠色化工生產,從污染的源頭防止污染的發生。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在化學工業中具體實施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2.1原料的綠色化
在化學產品生產中,原料的選擇是決定化學生產過程和生產工藝的主要因素之一,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以無毒無害的原料作為綠色化學工業重點研發目標,選用可再生資源作為綠色化學原料,如生物質資源包括植物、農作物、林產物、海產物(各種海草)和城市廢棄物(報紙、天然纖維)採用生物轉化法通過一系列的反應轉化得到醇、酮、酸類等常見的化工原料,在轉化過程中依賴各種微生物在細胞內產生出我們所需要的各種化學品,整個過程清潔無污染,這都是綠色原料應用的典型。
2.2催化劑的綠色化
近幾年來,隨著化學工業的快速發展,採用合理的化學反應應用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成為了現代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常規的化學反應中都離不開催化劑的使用,正確合理的使用催化劑不僅可以加速反應進程,改善化學反應的選擇性和提高轉化率,提高產品質量、降低加工成本,而且從根本上減少或消除副產物的產生,減少環境污染,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種資源,保護生態環境。目前,針對化學反應催化研究已經研發出各種催化劑,例如,在精細化工生產中,已使用安全的固體催化劑分子篩、雜多酸等來替代有害的液體催化劑濃硫酸,從而簡化了工藝過程,減少“三廢”的排氣量。
2.3溶劑和助劑的綠色化
在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無論是化學反應過程,還是化學產品的分離過程,都會使用大量的溶劑或者助劑來克服反應或分離過程中的特殊障礙,但是這些溶劑和助劑都是有毒的,往往會對人類健康和社會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所以開發出無毒無害的溶劑和助劑也是綠色化學工業重點研發目標之一。合適的綠色的溶劑和助劑不僅僅能使反應加速進行,也能使反應能耗低、效果更好、選擇性更高以及產品更容易分離,更有利於環境保護。例如,現已開發出各種離子液體來應用於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化學反應提供新的反應環境,也應用在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的分離過程進行產品與副產物的分離。
2.4能源的綠色化
在化學工業中,從獲取的化學原料到發生的化學反應以及反應產物的分離和純化等各個環節均伴隨能量的產生和消耗,而且耗能巨大。然而,在化工生產的化學反應中,若反應是吸熱的,則需要在反應開始時加入熱量來使反應進行完全;若反應是放熱的,則需要冷卻以移出熱量來控制反應進行。同樣在化工過程的分離與純化中,可通過精餾、萃取、再結晶、超濾等操作來實現,也需要消耗大量能量。所以找到合適的能源也是綠色化學工業重點研發目標。例如,比較清潔的能源有電能、光能、微波以及超聲波等能量,其中電能是運用較多的一種,在利用天然、無毒、手性的維生素B12為催化劑的電催化反應中可以實現在溫和中性條件下的自由基環氧化。
3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對化學工業節能減排中的促進作用
近些年來,在國內的化學工業中,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
3.1清潔生產技術的應用
在化工行業清潔生產包括清潔生產過程、清潔的產品以及清潔的能源等三個方面。而在化學工業節能減排中,主要以清潔生產過程為主。清潔生產過程是指在生產中盡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採用少廢、無廢的新工藝和高效設備,改進常規的產品生產工藝;盡量減少生產過程中的各種危險因素,如高溫、高壓、易燃、易爆、強雜訊、強震動等;採用可靠、簡單的生產操作和控制。已有的化學工業中清潔生產技術應用案例為:磷肥工業清潔生產工藝、鉻酸酐生產工藝的綠色化改造、環氧丙烷的清潔生產、對苯二甲酸二甲酯氧化尾氣的回收利用、二氯苯胺的清潔生產以及苯甲醛的清潔生產工藝等,這些清潔生產技術對化學工業節能減排有促進作用,實現了化學工業的綠色化,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的保護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3.2與生物技術相結合的應用
在化學工業生產中,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常常與生物技術相結合,採用生物煉制技術將可再生資源轉化化學原料,進而合成出所需要的化學品。通過這種技術得到的化學原料相對於一般的工業原料來講,反應效果和催化效率較好,反應產生的污染物和廢棄物較少,還具有良好的無污染性、高效性、節能性。生物煉制是開拓創新型技術,是生產能源、材料與化工產品的新型工業模式。例如,全作物生物煉制方法以油菜、大豆、甘蔗、玉米等為原料,採用發酵技術,用基因組合方法在有氧條件下生成1,3-丙二醇重要的化工中間體。
3.3環境友好型的化學品的應用
大力發展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可以使化學工業為我們生產出更符合社會、自然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環境友好型產品,在生活中有許多具體應用實例。例如,已被聯合國列為新一代環保製冷劑含雜原子N、Si的三氟碘甲烷(FIC-1311)來替代傳統製冷劑氟利昂,FIC-1311不損耗臭氧層,溫室效應可以忽略,對環境破壞作用較小;2005年美國環境保護署已批準的新型熏蒸氣體殺蟲劑硫醯氟來替代溴甲烷,殺蟲效果比溴甲烷好,對堅果和乾果氣味無影響,同時對臭氧耗損潛能值為零,對大氣臭氧層無影響。
4結束語
在化學工業生產的過程中運用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的思想,從化工生產的源頭上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等,使用節能減排的生產工藝,採用清潔生產的技術,能夠降低化學工業生產過程中能源消耗,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保護生態環境。因此,開發和應用綠色化學工程與工藝對現代化學工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也是促進現代化學工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前提條件。
化學綜述論文範文二: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體會
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是高等學校理工類、化工類、環境類、材料類以及生物、檢驗專業的必修課程之一,對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思維訓練等有著重要的影響。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有機化學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基礎有機化學實驗作為有機化學的基礎課程,發揮著奠定學生未來發展的作用。然而,筆者在實驗教學中,發現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在教學理念、方法上存在諸多問題,結合筆者自身的教學經驗,提出了新的教學理念與方法策略,為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提供參考。
1有機化學的重要性及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有機化學與人們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有著密切的關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人類的生命就是一個有機體,由各種各樣的有機物組成,如蛋白質、核酸、糖類等,這些物質構成生命的基本單位,同時也參與體內的各種合成代謝。其次,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有機物,如我們穿的各種衣服,都是由各種合成纖維構成,飲食中少不了各種有機蛋白質、有機營養物質。最後,有機化學提升了我們的生活質量,如有機化學合成的各種葯物,不僅治癒了人類多種疾病,並且提高了人類的壽命。1965年,人類合成的第一個人工胰島素——結晶牛胰島素,在我國誕生,為糖尿病病人帶來了福音。
2基礎有機化學實驗對學生的意義
(1)訓練學生動手操作及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有機化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單獨以老師為主體的理論教學無法將整個有機化學知識點融會貫通,而有機化學實驗就為學生提供了動手操作的機會,解決了學生上課時對不明白知識點的困惑。例如,在學習有機物萃取時,很多學生在理論課時對萃取的過程以及注意事項都是死記硬背,而實驗課時學生通過自己的獨立完成或者協作完成,將會徹底領悟到萃取的原理,並掌握分液漏斗的正確使用方法。有機化學同時也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例如阿司匹林的製取,阿司匹林是一種解熱鎮痛葯,在人類的葯物發展史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對此葯物進行合成可以使學生明白有機合成的重要性,同時也能對重結晶提純法進行鞏固。
(2)訓練學生科研思維與專研精神。有機化學實驗由於其操作性強、專業性強等特點,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出了考驗,同時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科研思維與專研精神。諸多著名的化學家如居里夫人、門捷列夫等,他們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就是憑借實驗訓練帶給他們的科研思路以及實驗成果。本科階段的化學實驗要注重的是實驗的熱情,因此將他們的熱情鼓舞起來後,他們才能夠真正投入到專研當中。
(3)為學生步入未來工作崗位打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是有機化學專業相關人才進入未來工作崗位的必要條件,只有掌握基本操作的技能才能夠勝任工作崗位的需求。我國大學生越來越多,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市場和人才培養方向的脫節主要原因就是學生操作技能差,理論考試都能得高分,而一到具體應用就措手不及。然而,對於那些不從事化學相關專業工作的專業來說,有機化學實驗是一門基礎性的實驗,對未來工作崗位相關的知識都是一種重要的鋪墊。
3目前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
(1)實驗方法落後、實驗設備陳舊。有機化學實驗教材內容一般是那些已經完成被認可的基礎性實驗,這些實驗雖然很經典,但由於實驗方法落後導致實驗耗時長、操作繁瑣,有的實驗要6個小時以上才能結束,這使得一些本來對有機化學感興趣的同學望而卻步。而實際上有機化學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實驗手段也不斷在進步,採用先進的實驗方法可大大縮短實驗時間,這非常有助於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另外,我國諸多高校在有機化學實驗設備上都存在著設備過於老舊的問題,很多實驗無法開展下去的重要原因就是實驗設備的短缺,一般都是幾個學生用一個實驗台或者一台操作儀器。在實驗方法上,除了傳統的基本內容外,沒有將社會上用的新技術引進去,學生不知道學完後用在哪裡,自然無法激發他們的熱情。而很多現代社會根本用不到的理論仍體現在實驗教材上,這不僅耗費了學生和老師的寶貴時間,同時也不利於學生適應未來的工作。
(2)實驗過程中存在安全隱患。實驗的安全性隱患包括三個方面:①我國目前很多高校在實驗室安全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隱患,例如缺乏實驗安全操作櫃,實驗試劑過期或者不合格等現象屢屢出現。②一些有機實驗本身存在安全性隱患,比如乙醯乙酸乙酯的制備,該實驗要使用鈉砂,金屬鈉遇水即燃,在熱熔鈉塊並震盪使之變成砂粒的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鈉會從瓶子里噴出來,非常危險。而事實上筆者在從事這么多年的有機合成研究過程中從未使用過鈉砂。③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很多學生都缺乏安全意識,沒有帶口罩和眼罩,一旦發生意外事件如試劑噴射到眼裡,或者身上,則無法進行有效及時的處理。
4對基礎有機化學教學的看法
(1)明確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目前我國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真正明確其實驗教學的真正目的。我國大學現在開展的是素質教育而不是二十年前的精英教育,因此將過多的要求投放在學生身上,將會導致他們厭學或者恐懼。有很多學生還沒有進行實驗就被那些高難度的要求嚇得退卻,不能激發他們的實驗熱情、鑽研熱情。筆者認為,本科階段的有機化學實驗教學主要目的應該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只有他們有學習的熱情與渴望,才可能進一步地鑽研,也才可能克服怕苦怕累的思想。
(2)因地制宜制定本科教學的培養策略。有機化學實驗教學應該採取針對不同的學生採取不同的策略,對於化學專業的同學和相關專業的同學應該制定不同的目標,不能一概而論,否則有機化學實驗課將對那些基礎理論學習少的同學產生很大的負擔。本科教育注重的是素質教育,因此著重在於培養他們的實驗熱情,只有奠定熱情的基礎上,才能夠進一步地實驗和攻讀研究生。
5改革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策略
(1)改革實驗教學的理念與目標。本科階段的有機化學實驗其本質上的問題是教學理念與目標的偏差。因此,教育部門應該徹底改革現有的教育體制,不能將二十年前的目標與理念用於現在。制定的理念與目標應該結合學生和學校的實際,同時也應該結合社會市場的需求。筆者認為本科階段基礎有機化學實驗教學的理念與目標應該是: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驗熱情,提升素質教育。
(2)根據社會需求,改進實驗方法、設備。現階段我國本科有機化學的實驗不能與時俱進,沒有跟上社會需求的潮流。因此,應該引進那些社會工作中需要的實驗、刪除那些社會不需求或者用不到的實驗,改進實驗方法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資金購買實驗設備,因此可以採用和企業聯合辦學的策略,由企業投資引進設備,同時企業排除專門人士進行指導,帶領學生參觀公司,只有了解到所學知識的有用性,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也為學生的就業帶來了保障。同時也要盡量使用現代的有機合成方法和手段,增加實驗的實用性,還可以找一些現象明顯、容易成功、能顯著提升學生興趣的實驗,以替換危險、氣味大的實驗。
(3)分階段教學的培養方案。在本科階段主要分為以下三個階段培養策略:首先,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是老師帶領學生參觀化學應用公司或者大型科研院所,也可以是老師通過簡單的實驗激發學生動手的熱情。其次,對那些有實驗操作熱情的同學,可以引進到老師的科研隊伍中,開拓學生的視野,同時也提升學生的實驗設計、操作以及鑽研的能力。最後,結合同學自身的情況,給出不同的建議。例如對那些具有刻苦鑽研精神的同學,可以將其作為保研的對象,對於那些實際操作能力強的同學,可以將其推薦到合作的企業當中去。
6結束語
B. 綠色化學論文
近幾年來,我們看到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的科技事業的迅猛發展,這讓我為我是個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記得很久以前,手機的用途幾乎只有一個,那就是打電話,可是前幾年,手機有了很大的改變,不僅外觀漂亮多了,而且用途也多了,可以用手機拍照、開會、上網、發簡訊息等等一系列的事情,這讓我們的生活更為方便,也讓我更加領會到了科技的力量,不過,我只是個初出茅廬的學生,對「科技」二字的內容還知之有限,我無法用一些很深奧的理論來闡述科技的玄奇,也無法對各位走上工作崗位的長輩們承諾我所能實現的科技藍圖。但我願意用一個學生的角度來暢想科技與未來。
從基因工程「讓人活到一千歲」的夢想,到納米技術「包你穿衣不用洗」的諾言;從人工智慧「送你一隻可愛機器狗」的溫馨,到轉基因技術「讓老鼠長出人耳朵」的奇觀。不斷有新的科技在誕生,每一個新科技的發現都會讓人們欣喜若狂,因為,這些新科技正在逐步地改善我們的生活,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就近期而言,中國首先完成了非典病毒全基因組測序,非典現在是全球公認的危害性最大的疾病,可是為什麼別的國家不能首先完成,而我們國家就偏偏完成了呢?很簡單,這說明了我們國家不比別人落後,不比別人差,回頭看看我們祖國的過去,從曾經一個剛剛起步的改革開放的國家到現在的擁有領先的科技水平的大國,我們的祖國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多少的困難與坎坷,但是我們的祖國還是挺過來了,因為我們的祖國堅信——科技不僅改變命運,還可改變未來。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對社會的普遍感覺是競爭意識強了,學習勁頭足了。科普知識是我們關注的焦點,愛因斯坦、霍金、比爾·蓋茨是我們心目中的明星,計算機科學、現代物理和化學動態更是無時不牽動著我們。我們已經明白科技的重要性,也知道了科技的普遍性。
雖然科技創造新生活的前景引人遐思,令人神往。但是歸根結底是要靠我們共同的努力實現的。作為祖國未來建設的中堅,我們這一代年輕人肩上的擔子的確不輕,新的機遇總是伴著風險與挑戰,但是,我們不會輕易地說放棄,我們用我們的青春向前輩們發誓:決不辜負前輩們對我們的希望。
回望文明的歷程,是科技之光掃盪了人類歷史上蒙昧的黑暗,是科學之火點燃了人類心靈中的熊熊的希望;科技支撐了文明,科技創造著未來,而未來在我們手中。讓我們成為知識的探索者,讓我們在未知的道路上漫遊,讓我用我們的創造力將我們居住的世界變得更美好。
C. 有機化學與葯物論文
下面這個是我寫的一個
化學制葯工業與綠色化學
摘要 化學制葯工業的生產不可避免的製造了工業垃圾,但滯步不前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應從生產工藝入手,消除或減少污染物的排放,綜合利用必須排放的污染物,從而實現制葯工業的生態循環和環境友善及清潔生產的綠色結果。本文綜述了化學制葯工業中綠色環保的生產模式。
關鍵詞 化學制葯工業、綠色化學、生產模式
一、引言
當今,可持續發展觀是世人普遍認同的科學發展觀。它強調人口、經濟、會會、環境和資源的協調發展,既要發展經濟,又要保護自然資源和環境,使子孫後代能永續發展理論。綠色制葯以研究和發展無害化清潔工藝為首要條件,通過發展高效、合理、無污染利用資源 的綠色化學新原理,推行清潔生產。以環境和諧、發展經濟為目標,創造出環境友好的先進生產工藝技術,實現制葯工業的「生態」循環和「環境友善」及清潔生產的「綠色」結果[1]。
化學制葯工業屬技術密集型的精細化學工業的一個主要門類[2]。綠色化學是用化學的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滅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和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它是一門從源頭上阻止污染的化學。
綠色化學正是基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可持續發展[3],它既可以從根本上保護環境,又可以進一步促進化學制葯工業發展,因此化學制葯工業的出路就在於大力開發和應用基於綠色化學生產原理和發展起來的綠色化學化工技術。
二、綠色化學制葯工業生產模式
2.1設計無污染的綠色生產工藝是消除環境污染的根本措施
傳統工藝中,人們為了追求效益、利潤,往往忽視了環境的重要性,當生態圈一次又一次的向人們敲響警鍾時,人們才意識到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從而獲得收益的方式不可取。綠色化學不僅保護了環境,塑造了良好的化學形象,而且也會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據估計,美國每年因執行環境保護法律的規定,工業界要花費10億至15億美元。如果能把環保方面的費用用在研究綠色生產工藝,無疑對企業的發展十分有利[4]。例如傳統的合成苯甲醛路線是以甲苯為原料通過亞苄基二氨水解而得。該工藝路線不僅要產生大量需治理的廢水,而且由於有伴隨光和熱的大量氨氣參與反應,對周圍的環境將造成嚴重污染[5]。間接電氧化法制苯甲醛是一條綠色生產工藝,其基本原理是在電解槽中將Mn2+電解氧化成Mn3+,然後將Mn3+與甲苯再槽外梵音其中定向生辰甲苯醛,同時Mn3+被還原成Mn2+.經油水分離後,水相返回電解槽電解氧化,油相經徑流分出苯甲醛後返回反應器[6]。這條工藝中油相和水相分別構成閉路循環,整個工藝過程無污染物排放。
2.2綜合利用必須排放的污染物,化害為利
追求綠色化學並不是指生產過程中不產生污染物,對待污染物,應該盡可能的回收利用。絕大部分的化工生產廢料其實還蘊含著生產原料,污染物本身就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近年來再制葯行業的污染治理中,資源綜合利用的成功例子很多。例如,氯黴素生產中的副產物鄰硝基乙苯,是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將其製成殺草胺,就是一種優良的除草劑[7]。有如,對氯苯酚是指被降血脂葯氯貝丁酯的主要原料,其生產過程中的副產物鄰氯苯酚是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將其製成2,6-二氯苯酚可用作解熱鎮痛葯雙氯苯酚鈉的原料[8]。
2.3對必須排出的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
採用綠色化學工藝的同時,仍有一些不符合現行排放標準的污染物,因此,必須採取科學的處理方法,對必須排出的污染物進行無害化處理。主要就是工業三廢--廢水、廢氣、廢渣的處理。
2.3.1廢水的處理
廢水處理的實質就是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將廢水中的污染物分離出來,從而使廢水得到凈化。廢水的處理技術按作用原理一般可分為物理法、化學法、生物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將廢水中呈懸浮狀態的污染物分離出來,在分離過程中不改變其化學性質;化學法是利用化學反應原理來分離回收廢水中各種形態的污染物,如中和、凝聚、氧化、還原等,化學法常用於有毒有害廢水的處理,使廢水達不到影響生物處理的條件,例如,含錳廢水經一系列化學處理後可製成硫酸錳或高純度碳酸錳[9];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代謝作用,使廢水中呈溶解和膠體狀態的有機污染物轉化成為穩定無害的物質。
2.3.2廢氣的處理
按所含主要污染物的性質不同,化學制葯廠排出的廢氣可分為三類,即含塵廢氣、含無機污染物廢氣和含有機污染物廢氣。處理含塵廢氣是將氣固兩相混合物分離,利用粉塵質量較大的特點,通過外力作用將其分離,如常見的袋式除塵器[10]所應用的過濾除塵法即是含塵廢氣的處理;處理含無機或有機污染物的廢氣要根據所含污染物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通過冷凝、吸收、西服、燃燒、碎花等方法進行無害化處理。
2.3.3廢渣的處理
對廢渣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化學法、焚燒法、熱解法和填埋法。化學法是利用廢渣中所含污染物的化學性質,通過化學反應將其轉化成穩定安全的物質;焚燒法是使被處理的廢渣於過量空氣在焚燒爐內氧化燃燒,從而使污染物在高溫下氧化分解而被破壞;熱解法是在無養活缺氧的高溫條件下,使廢渣中的大分子有機物裂解成可燃的小分子燃料氣體、油和固態碳等。填埋發是將一時無法利用、又無特殊危害的廢渣埋入土中,利用微生物的長期分解作用使其中的有害物質降解。
三、結束語
隨著人們對環境的日漸重視,綠色生產技術已成為當今制葯工業的發展方向,當今化學制葯工業中很多綠色生產技術已被廣泛應用,如催化技術、有機電合成技術、模版合成技術、磁化學技術、組合化學技術、固相合成法、液相合成法、微波技術、超臨界流體技術、超聲技術、膜技術等。人們在經歷了環境與經濟的雙收益後,更多的目光和精力被投入到這項技術的發展,隨著科技的進步,綠色生產技術必將進一步發展和優化。
參考文獻
[1] 張衍. 綠色制葯技術.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2~3
[2] 陳利群. 綠色化學與制葯研發和生產的可持續性. 中國葯業,2009,18,(6)
[3] 茅明安. 迅速發展的中國化學制葯工業[J]. 精細與專用化學品1995,(Z1)
[4] 朱文祥. 綠色化學挑戰傳統化學. 農葯市場信息2000,9
[5] 魏文德. 有機化工原料大全.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0,657~663
[6] 朱晨燕,朱憲. 苯甲醛綠色生產新工藝. 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00,14(5):448~452
[7] 宋小平,韓長日,舒火明. 農葯製造技術. 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192~195
[8] 王志祥,駱培成,張志炳. 鄰氯苯酚制備2,6-二氯苯酚的工藝條件研究. 精細石油化工,2001,18(4):5~7
[9] 吳金山,王志祥. 用含錳廢水生產高純碳酸錳. 化工環保,1998,(6):359~362
[10] 劉天奇,黃小林,刑連壁等. 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廢水卷.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102~116
D. 化學是把雙刃劍的小論文
化學一把雙刃劍,割斷了貧困之索,割開了災難之門。綠色化學正是人類在化學的雙面性的困擾下被一些有識之士提出的。
綠色化學又稱環境友好化學,它的主要特點是:
(1)充分利用資源和能源,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
(2)在無毒、無害的條件下進行,以減少廢物向環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被產品所消耗,實現廢物的「零排放」;
(4)生產出有利於環保、社會安全和人體健康的環境友好產品。
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人類呼喚綠色化學,綠色化學是人類為自身開出的一張處方,它將使化學工業改變面貌,為子孫後代造福,使化學朝健康的方向發展。
傳統的化學工業在為人類創造巨大的財富、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同時,也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目前世界環境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每年產生的有害廢物達3億噸4億噸,給環境造成危害並威脅著人類的生存。大量的有害氣體排向大氣使大氣質量日趨下降。溫室效應使大量的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地球表面的綠色森林逐漸減少,沙塵暴肆意橫行,人類生存地一點點地被沙漠吞食;化工廠、葯廠、紙廠排放的廢水、廢渣使江河湖海變得渾濁不堪,魚蝦不能生存,水藻瘋長,大片的水域出現沼澤化;大量的病菌伺機而入,人類甚至畜類總是不斷地被一些來路不明的怪病困擾著。地球呼喚綠色化學,人類呼喚綠色化學。注意,綠色化學絕不能理解為綠顏色的化學,而是對環境友好的化學。
E. 化學與生活的論文!!!急求!!!!3000字
人類正面臨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環境危機,由於人口急劇的增加,資源的消耗日益擴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礦產等資源佔有量逐漸減少,人口與資源的矛盾越來越尖銳;環保問題就成為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作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的化學工業及相關產業,在為創造人類的物質文明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在生產活動中不斷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質,化學工業也為環境和人類的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發達國家對環境的治理,已開始從治標,即從末端治理污染轉向治本,即開發清潔工業技術,消減污染源頭,生產環境友好產品。「綠色技術」已成為21世紀化工技術與化學研究的熱點和重要科技前沿。
綠色化學又稱綠色技術、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
化學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從一種物質向另一種物質轉化的科學。傳統的化學雖然可以得到人類需要的新物質,但是在許多場合中卻既未有效地利用資源,又產生大量排放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則是更高層次的化學,它的主要特點是「原子經濟性」,即在獲得物質的轉化過程中充分利用每個原料原子,實現「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又不產生污染。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綠色化學可以變廢為寶,可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綠色化學已在全世界興起,它對我國這樣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更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1 採用無毒、無害並可循環使用的新物料
1.1 原料選擇
工業化的發展為人類提供了許多新物料,它們在不斷改善人類物質生活的同時,也帶來大量生活廢物,使人類的生活環境迅速惡化。為了既不降低人類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壞環境,我們必須研製並採用對環境無毒無害又可循環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為例,據統計,到1989年美國在包裝上使用的塑料就超過55.43億kg(20世紀90年代數量進一步上升),打開包裝後即被拋棄,這些塑料廢物破壞環境是我們面臨的一大問題:掩埋它們將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燒它們會放出劇毒。
我國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裝,而且在農村還廣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來越嚴重。解決這個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研製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國際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經投入生產。光生物雙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國「八五」科技攻關的一個重大項目,已取得一些進展。
1.2 溶劑的選擇
大量的與化學製造相關的污染問題不僅來源於原料和產品,而且源自在其製造過程中使用的物質。最常見的是在反應介質,分離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劑。在傳統的有機反應中,有機溶劑是最常用的反應介質,這主要是因為它們能較好地溶解有機化合物。但有機溶劑的毒性和難以回收又使之成為對環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無溶劑存在下進行的有機反應,用水作反應介質,以及超臨界流體作反應介質或萃取溶劑將成為發展潔凈合成的重要途徑。
1.2.1 固相反應
固相化學反應實際上是在無溶劑化作用的新穎化學環境下進行的反應,有時可比溶液反應更為有效並達到更好的選擇性。它是避免使用揮發性溶劑的一個研究動向。
1.2.2 以水為溶劑的反應
由於大多數有機化合物在水中的溶解性差,而且許多試劑在水中會分解,因此一般避免用水作反應介質。但水作為反應溶劑有其獨特的優越性,因為水是地球上自然豐度最高的「溶劑」,價廉、無毒、不危害環境。此外水溶劑特有的疏水效用對一些重要有機轉化是十分有益的,有時可提高反應速率和選擇性,更何況生命體內的化學反應大多是在水中進行的。 水相有機合成在有機金屬類反應,水相Lewis酸催化的反應現都已取得較大進展。因此在某些有機化學反應中,開發利用以水作溶劑是大有可為的。
1.2.3 超臨界流體作為有機溶劑
超臨界流體是指超臨界溫度及超臨界壓力下的流體,是一種介於氣態與液態之間的流體。在無毒無害溶劑的研究中,最活躍的研究項目是開發超臨界流體(SCF),特別是超臨界CO2作溶劑。超臨界CO2是指溫度和壓力在其臨界點(31.10℃,7 477.79KPa)以上的CO2流體。它通常具有流體的密度,因而有常規常態溶劑的溶解度;在相同條件下,它又具有氣體的粘度,因而又具有很高的傳質速度。而且,由於具有很大的可壓縮性,流體的密度,溶劑溶解度和粘度等性能可由壓力和溫度的變化來調節。其最大優點是無毒、不可燃、價廉等。
1.3 催化劑的選擇
許多傳統的有機反應用到酸、鹼液體催化劑。如烴類的烷基化反應一般使用氫氟酸、硫酸、三氯化鋁等液體酸做催化劑,這些液體酸催化劑的共同缺點是:對設備腐蝕嚴重,對人身危害和產生廢渣污染環境。為了保護環境,多年來人們從分子篩、雜多酸、超強酸等新催化材料入手,大力開發固體酸做為烷基催化劑。其中採用新型分子篩催化劑的乙苯液相烴化技術較為成熟,這種催化劑選擇性高,乙苯收率超過99.6%,而且催化劑壽命長。
2 化學反應的綠色化
為了節約資源和減少污染,合成效率成了當今合成方法學研究中關注的焦點。合成效率包括兩方面,一是選擇性(化學、區域、非對映體和對映體選擇性),另一個就是原子經濟性,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幾的原子轉化為產物,理想的原子經濟反應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的轉變為產物,不產生副產物或廢棄物,實現廢物的「零排放」。為此,化學化工工作者在設計合成路線時,要減少「中轉」、增加「直快」、「特快」,更加經濟合理地利用原料分子中的每一個原子,減少中間產物的形成,少用或不用保護基或離去基,避免副產物或廢棄物的產生。實現原子經濟反應的有效手段很多,在些不作贅述。
3 生物技術的應用
生物科學是當代科學的前沿。生物技術是世界范圍內新技術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生物化工是21世紀最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之一,它將成為創造巨大社會財富的重要產業體系。採用生物技術已在能源、採油、采礦、肥料、農葯、蛋白質、聚合物、表面活性劑、催化劑、基本有機化工原料、精細化學品的製造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從發展綠色化學的角度出發,它最大的特點和魅力就在節約能源和易於實現無污染生產而且可以實現用一般化工技術難以實現的化工過程,其產品常常又具有特殊性能。因此,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應用倍受青睞。
綠色化學是人類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綠色化學的根本目的是從節約資源和防止污染的觀點來重新審視和改革傳統化學,從而使我們對環境的治理可以從治標中轉向治本。綠色化學的發展不僅將對環境保護產生重大影響,而且將為我國的企業與國際接軌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