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著作
通俗的有:警世恆言\醒世通言\喻世明言.一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史書方面還:呂氏春秋.東周列國志.
科技方面有:夢溪筆談.海國圖志
文學批評有:文心雕龍.
2. 三國時期歷史著作有哪些
三國志和三國演義,
正史的話還有後漢書,資治通鑒,魏略,九州春秋,
最權威的還是三國志,
3. 改變世界歷史的四大著作是
」就、對、物 資「凱恩斯《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馬克思的《資本論》
4. 歷史上有哪些著作失傳了﹖
1、青囊書
據陳壽的《三國志》記載,華佗傾畢生經歷所作之書為《青囊書》。此書將華佗的畢生心血、行醫經驗一一記載,但傳說由於徒弟保護不利,此書最終被焚毀。也因此,《青囊書》失傳,當時只搶救出來幾頁,因此才有了初、高中歷史書上的「五禽戲」、「麻沸散」等等。
2、《連山》
《連山》,後亦稱《連山易》,古多隻稱《連山》,其名初見於《周禮·春官宗伯·大卜》,據傳為盤古開天地後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遠古有三易,《周禮》雲:「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易,二曰歸藏,三曰周易。
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其中連山易和歸藏易,兩千年來歷代典籍鮮有記載,學術界無不認為其已失傳,幾成定論。
此二易也成為中華文化領域里的一件千古之謎。歷來學界以為,連山易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連山。
3、蘭亭集序
蘭亭集序是中國晉代(公元353年),書聖王羲之在紹興蘭渚山下以文會友,寫出「天下第一行書」,也稱《蘭亭序》、《臨河序》、《禊帖》、《三月三日蘭亭詩序》等。
公元353年4月22日(晉永和九年三月初三日,距今已1661年),時任會稽內史的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人在會稽山陰的蘭亭雅集,飲酒賦詩。
王羲之將這些詩賦輯成一集,並作序一篇,記述流觴曲水一事,並抒寫由此而引發的內心感慨。這篇序文就是《蘭亭集序》。並揮寫了一篇《蘭亭集序》。
唐太宗對他推崇備至,曾親撰《晉書》中的《王羲之傳論》,推頌為「盡善盡美」。還將臨摹本分賜貴威近臣,並以真跡殉葬。
4、《黃帝外經》
十八卷的《黃帝內經》,從遠古時代一直到今,而三十七卷的《黃帝外經》,則可能永遠失傳了。但是,關於它的民間傳說,還是相當豐富和十分有趣的了。
現在所傳的《黃帝外經》原稱《外經微言》,為明陳士鐸所傳,所述內容帶有濃重的道家思想,理論闡述恪守後世的陰陽五行概念,是在一個相當成熟的思想體系下對某些問題進行格式化闡述的著作。
5、《魏公子兵法》
魏無忌合縱攻秦勝利後,聲威大震,各諸侯都向他進獻兵法。魏無忌將其編寫成書,後世稱為《魏公子兵法》。《漢書·藝文志》有《魏公子》(《魏公子兵法》)二十一篇、圖十卷,今佚。
5. 最早的歷史著作有哪些
兩河流域留下了許多著名的史學著作,這些著作大多是一篇篇簡短的文獻。四千多年前寫成的《蘇美爾王表》可謂世界最早的歷史著作,它只用短短的2000~3000字,就把兩河流域幾千年漫長歷史輪廓勾畫了出來。同時期的《吐馬爾銘文》,內容更為簡短,卻保存了蘇美爾早期各邦的真實歷史。這兩個文獻,加上考古發掘所得文物,就成了我們今日描述蘇美爾歷史的主要依據。而巴比倫、亞述歷代諸王的詔令、年表、神廟文書等,經過近代學者的細心整理,也成為重現兩河流域歷史面貌的主要材料。
6. 我國古代的歷史名著有哪些
《四書》《五經》 《諸子集成》 《詩經》
《左傳》 《國語》 《晏子春秋》版
《楚辭》權 《春秋三傳》 《呂氏春秋》
《官場現形記》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孽海花》
《老殘游記》 《紅樓夢》 《懦林外史》
《聊齋志異》 《拍案驚奇》 《醒世恆言》
《警世通言》 《金瓶梅》 《古今小說》
《清忠譜》 《西遊記》 《桃花扇》
《漢宮秋》 《長生殿》 《牡丹亭》
《牆頭馬上》 《趙氏孤兒》 《梧桐雨》
《救風塵》 《望江亭》 《西廂記》
《霍小玉傳》 《鶯鶯傳》 《 竇娥冤》
《枕中記》 《柳毅傳》 《李娃傳》
《永樂大典》 《古文觀止》 《四庫全書》
《太平御覽》 《夢溪筆談》 《資治通鑒》
《搜神記》 《文心雕龍》 《全唐詩》
《三國志》 《玉台新詠》 《史記》
《列子》 《樂府詩集》 《世說新語》
《漢書》 《四史》 《後漢書》
《二十四史》 《淮南子》 《古詩十九首》
《山海經》 《戰國策》 《論語》
7. 中國古代歷史著作都有哪些
《史記》,《三國志》,《資治通鑒》等等。
《史記》是西漢著名史學家司馬遷撰寫的一部紀傳體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記載了上至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間共3000多年的歷史。與後來的《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
《史記》對後世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其首創的紀傳體編史方法為後來歷代"正史"所傳承。同時,《史記》還被認為是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劉向等人認為此書"善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
《史記》全書包括十二本紀(記歷代帝王政績)、三十世家(記諸侯國和漢代諸侯、勛貴興亡)、七十列傳(記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跡,主要敘人臣,其中最後一篇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書(記各種典章制度記禮、樂、音律、歷法、天文、封禪、水利、財用),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六千五百餘字。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
《三國志》在此之前已有草稿,當時魏、吳兩國先已有史,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此三書當是陳壽依據的基本材料,蜀國無史,故自行採集,僅得十五卷。而最終成書,卻又有史官職務作品的因素在內,因此《三國志》是三國分立時期結束後文化重新整合的產物。三國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吳志》三書單獨流傳,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書已合為一書。
《三國志》也是二十四史中最為特殊的一部,因其過於簡略,沒有記載王侯、百官世系的"表",也沒有記載經濟、地理、職官、禮樂、律歷等的"志",不符合《史記》和《漢書》所確立下來的一般正史的規范。
《資治通鑒》(常簡作《通鑒》),由北宋司馬光主編的一部多卷本編年體史書,共294卷,歷時19年完成。主要以時間為綱,事件為目,從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寫起,到五代後周世宗顯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筆,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資治通鑒》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在中國官修史書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8. 歷史上公認的5本交易學著作。
1、《股票作手回憶錄》
《股票作手回憶錄》是2015年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埃德溫·利非弗、傑西·利弗莫爾。本書描述了有史以來最出色的股票投資人傑西·利弗莫爾(Jesse Livermore)波瀾起伏的精彩投資生涯。
書中的那些真知灼見對投資人深具啟發,影響了數代的投資人,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發現從書中的受益要比從市場和有多年經驗的投資者們教給的東西要多很多。即使在八十多年後的今天依然適用,使得本書成為歷史上首屈一指的投資經典名著。
2、《金融煉丹術》
《金融煉丹術》是(美)喬治·索羅斯著,孫忠等譯,1999年4月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一部金融投機書籍。被譽為金融投機界的寶典、傳世寶書。
3、《海龜交易法則》
《海龜交易法則》由 中信出版社出版,出版時間為2007年。作者是(美)柯蒂斯·費思。
主要講述的是海龜所用的交易系統是一個完整的交易系統。這是我們取得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我們的系統使我們更容易地進行一致性的、成功的交易,因為它沒有給交易員的判斷力留下重要的決策任務。
4、《華爾街幽靈》
《華爾街幽靈》是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瑟·L.辛普森。
1997年,美國著名的「期貨雜志」交易論壇上有一位自稱「幽靈」的神秘交易大師,他把30年成功交易的經驗,歸納為3個規則,並與助理阿瑟·L.辛普森通過對話交流的形式。毫無保留地公開了自己成功交易的秘訣和方法體系,迅速成為「期貨雜志」交易論壇上的超級大熱門。
5、《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是2010年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伯特·D·愛德華茲,邁吉。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目前還沒有明確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是對股票價格和發行的趨勢利用技術手段進行分析。
在這個方面,業界人士和股民都非常關注羅伯特·D·愛德華編著的《股市趨勢技術分析》一書,認為其是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的泰山之作。
故人們要詳細而深刻的了解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必定需要擁有羅伯特·D·愛德華編著的《股市趨勢技術分析》一書。到2009年,該書已經擁有至少9個版本了。權威性可見一斑。
作為經典中的經典、股市技術分析的權威之作,《股市趨勢技術分析》至今仍牢牢處於無法超越的地位。他是每一個技術分析人員心中的聖經,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第一版出版於1948年,第十版(英文)修訂於2012年。一本20世紀中期寫的書直到今天還保持著實用性和重要性,這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9. 西漢時期以前的歷史著作有哪些
一,紀傳體
《史記》
司馬遷
二,編年體
《春秋》
孔子
《左傳》
左丘明專
《公羊傳》
據說作者是戰屬國齊人公羊高
《穀梁傳》
傳說孔子的弟子子夏將這部書的內容口頭傳給穀梁赤,穀梁赤將它寫成書記錄下來。
三,國別體
《國語》
司馬遷最早提到國語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後班固、劉知幾等都認為是左丘明所著,還把國語稱為《春秋外傳》。但是在晉朝以後,許多學者都懷疑國語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現在,學界仍然爭論不休
《戰國策》
戰國策的作者直到現在也沒有確定
《捭闔策》又名《鬼穀子》
相傳是戰國時代鬼穀子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