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案

七年級生物下冊教案

發布時間: 2020-11-19 13:18:04

『壹』 誰有蘇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電子版教材 教案

蘇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全套教案,共37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網路搜索「飛翔教學資源網」就可以到我們網站

第8章 人的生殖與發育
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識別男女生殖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識別卵子和精子,描述受精過程
3、描述胚胎發育過程
二、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的觀察語言表達能力
2、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1、說明精子和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是重要的生殖過程
2、說明睾丸產生精子和卵巢產生卵子
教學難點:
說明睾丸和卵巢是主要的生殖器官;描述胚胎發育過程以及胚胎發育的條件和場所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設計:
一、、引入:你知道自己是從哪裡來的嗎?
二、、學生積極發言說出自己的來源,教師總結引入課題
三、學生活動:
1、觀察圖8—1和圖8—2小組討論說出男女生殖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2、討論:為什麼說睾丸和卵巢分別是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
3、分組討論精子和卵子排出的路線,然後每組代表上黑板畫出示意圖
4、顯微鏡觀察動物的卵子和精子玻片標本
5、閱讀課文討論:(1)精子和卵子是在什麼地方相遇的?
(2)什麼是受精作用 (3)精卵結合而成的細胞叫什麼?
6、學生自學課文內容,了解常用節育方式提出心中的問題或疑惑
7、學生討論:(1)新生命是從什麼時候開始?(2)精卵結合後在什麼地方發育?
(3)為什麼回有「十月懷胎」之說?(4)人是從什麼地方分娩出來的?
(5)母體是通過什麼結構向胎兒提供營養物質的?
(6)你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父母?
四、教師活動:
對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肯定,鼓勵學生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並給予補充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有何收獲?你還有什麼疑惑?
六、練習:課本第6頁:自我評價 1、2、3、4 (請學生講解)
思維拓展(學生討論)

板書設計:

第一節 精卵結合孕育新的生命
一、生殖系統的組成與功能:
睾丸: 產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男性生殖系統 輸精管: 輸送精子
的結構和功能 前列腺:
陰莖:精子的排出的通道

卵巢: 產生卵子、分泌雌性激素
輸卵管:受精場所
女性生殖系統 子宮:胚胎發育的場所
的結構和功能 陰道:月經排出的通道

二、受精過程:
1、受精:精子和卵子結合的過程叫受精
2、節育方式:結扎

三、胚胎發育:

卵子 受精 發育 分娩
精子 (輸卵管) 受精卵 (子宮) 胎兒(陰道) 嬰兒

第 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1、識別人生長發育的各個時期
2、舉例說出青春期生長發育的特點
3、舉例說出青春期生衛生行為和習慣的重要性
4、關注青春期心理衛生
二、能力目標:
1、通過學習青春期有關知識,提高學生自我認識的能力和行為控制能力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1、識別人體生長發育各個時期的變化
2、舉例說出青春期的性發育包括性器官發育和第二性徵發育,
說出青春期性發育的突出特點
教學難點:1、說出青春期性發育的突出特徵
2、說明做好青春期衛生與保健的重要性
教學方法:討論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 引入:人的生長發育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共有多少個時期?
二、學生活動:
1、討論:請結合自己的生長發育過程,想一想,說一說各個時期有什麼特點
2、活動:(1)學生4人一組,每個同學將自己的各個時期照片拿出來,請另外3個同學猜是哪個時期。(可參考照片背面的年齡,判斷回答是否正確)
(2)將家中長輩各時期照片拿出來交流,分析成年期又分為哪幾個階段?
3、討論:根據人的一生中各個階段的特點,我們在平時生活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4、觀察圖8—8男女部分生殖器官發育趨勢示意圖,試著從圖中說出自己獲得
哪些信息?
5、學生觀察表8—1,根據表格中的內容和自己的實際情況說出有哪些特徵屬於男女的第二性徵?
6、討論:當你首次出現月經或遺精時,是否告訴父母?你父母是什麼態度?你
是什麼感覺?
7、討論:你將如何與異性朋友交往?
8、討論:青春期我們在飲食衛生上要注意什麼問題?在穿著打扮上要注意什麼問題?
三:教師活動:
歸納、總結學生的發言,啟發、引導學生積極大膽的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獲?還有什麼你想知道的?
五、練習:課本11頁 自我評價 1、2、3 思維拓展

板書設計:
第二節 人的生長發育和青春期

嬰兒期(0~1歲)
幼兒期(2~6歲)
一、人的生長發育 童年期(7~11歲)
青春期(12~23歲)青年期 (24~39歲)
成年期(24歲以上) 中年期 (40~59歲)
老年期 (60歲以上)
二、青春期發育:第二性徵的出現

二、 青春期衛生

第三節 人體概述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描述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並說出人體各個系統的主要功能
2、親自動手實驗,總結骨的成分和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從而了解研究人體結構和功能的一般方法
二、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表達能力、合作能力和實驗能力
教學重點:
1、識別組成人體的器官和系統,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
2、舉例說出人體各系統的主要功能
3、舉例說明人體各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是相互統一的
教學難點:
1、舉例說出組成人體的主要器官和系統
2、分析骨的成分與骨特性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引入:人類新個體的產生是由什麼系統完成的?該系統由什麼組成?它們的功能是什麼?
二、學生積極回答,教師總結引入課題
三、 教學過程:
教師:展示人體全身骨骼模型,請學生介紹這模型有哪些骨骼?哪些肌肉?這些骨骼和肌肉屬於哪些系統?該系統有什麼功能?
學生:觀察模型說出骨骼和肌肉的名稱,相互討論說出運動系統的功能
活動:請一學生上黑板前做快速下蹲的表演,一分鍾內能做多少個
討論:表演的同學運動後有什麼變化?看到這些變化,使你想到了什麼系統?
人體各個系統有什麼功能?
學生:互相討論交流,積極回答,並相互補充
教師:總結歸納
教師:當你吃魚時,不小心被一小根魚骨卡住了,家人叫你趕快喝醋,你認為這種方法能解決問題嗎?
學生:討論猜測
實驗:學生4人一組做骨的成分與骨的特性之間的關系的實驗:1、一個燒杯里裝食醋,另一個燒杯裝10%的稀鹽酸,分別把相同大小的魚骨放進燒杯,觀察現象,10分鍾後取出,漂洗後,用手觸摸,看能否打結。
2、用鑷子夾起一根魚肋骨,放在酒精燈上煅燒,觀察顏色變化,用鑷子輕
輕敲打煅燒後的骨。
教師:請各組代表說出實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現象
學生:各組代表積極說出自己觀察到的現象
討論:1、魚骨放在醋中沒有變軟,而放在鹽酸中卻變軟了,當被魚骨卡住喉嚨,喝醋行嗎?應怎樣處理?該實驗說明了骨骼含有什麼物質?
2、魚骨能夠煅燒,說明骨骼里含有什麼物質?
3、這些物質使骨骼有什麼樣的特性?
學生互相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歸納,今天大家表現很不錯,讓我們為取得成功而鼓掌

『貳』 中學生物教學設計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1講授法講授法是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的方法。它是通過敘述、描繪、解釋、推論來傳遞信息、傳授知識、闡明概念、論證定律和公式,引導學生分析和認識問題。運用講授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講授既要重視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同時又要應盡可能的與學生的認知基礎發生聯系。②講授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③講授應具有啟發性。④講授要講究語言藝術。語言要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確、簡練,條理清楚、通俗易懂,盡可能音量、語速要適度,語調要抑揚頓挫,適應學生的心理節奏。講授法的優點是教師容易控制教學進程,能夠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科學知識。但如果運用不好,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不易發揮,就會出現教師滿堂灌、學生被動聽的局面。2討論法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知識或鞏固知識的一種教學方法。優點在於,由於全體學生都參加活動,可以培養合作精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獨立性。一般在高年級學生或成人教學中採用。運用討論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討論的問題要具有吸引力。討論前教師應提出討論題和討論的具體要求,指導學生收集閱讀有關資料或進行調查研究,認真寫好發言提綱。②討論時,要善於啟發引導學生自由發表意見。討論要圍繞中心,聯系實際,讓每個學生都有發言機會。③討論結束時,教師應進行小結,概括討論的情況,使學生獲得正確的觀點和系統的知識。3直觀演示法演示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展示各種實物、直觀教具或進行示範性實驗,讓學生通過觀察獲得感性認識的教學方法。是一種輔助性教學方法,要和講授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結合使用。運用演示法的基本要求是:1、目的要明確2、現象要明顯且容易觀察3、盡量排除次要因素或減小次要因素的影響4練習法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鞏固知識、運用知識、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在教學中,練習法被各科教學廣泛採用。練習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其一,語言的練習。包括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其二,解答問題的練習。包括口頭和書面解答問題的練習,旨在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三,實際操作的練習。旨在形成操作技能,在技術性學科中占重要地位。5讀書指導法讀書指導法是教師指導學生通過閱讀教科書或參考書,以獲得知識、鞏固知識、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一種方法。6、任務驅動教學法教師給學生布置探究性的學習任務,學生查閱資料,對知識體系進行整理,再選出代表進行講解,最後由教師進行總結。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組織進行,它要求教師布置任務要具體,其他學生要極積提問,以達到共同學習的目的。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獨立探索及合作精神。7、參觀教學法組織或指導學習到育種試驗地進行實地觀察、調查、研究和學習,從而獲得新知識或鞏固已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參觀教學法一般由校外實訓教師指導和講解,要求學生圍繞參觀內容收集有關資料,質疑問難,做好記錄,參觀結束後,整理參觀筆記,寫出書面參觀報告,將感性認識升華為理性知識。參觀教學法可使學生鞏固已學的理論知識,掌握最新的前延知識。參觀教學法主要應用於各種植物品種改良技術的工作程序、後代選擇方法和最新研究進展等方面內容的教學。參觀教學法可以分為:「准備性參觀、並行性參觀、總結性參觀」。8、現場教學法是以現場為中心,以現場實物為對象,以學生活動為主體的教學方法。本課程現場教學在校內外實訓基地進行,主要應用於育種試驗布局規劃、試驗設計、作物性狀的觀察記載方法等項目的教學。9、自主學習法為了充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能力,鍛煉學生的綜合素質,通常給學生留思考題或對遇到一些生產問題,讓學生利用網路資源自主學習的方式尋找答案,提出解決問題的措施,然後提出討論評價。自主學習法主要應用於課程拓展內容的教學,如項目教學未涉及的小作物具體的育種方法和特點,組織學生自主學習,按照論文的形式並撰寫學習小論文,交由老師評價。鍛煉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和科技寫作能力。

『叄』 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復習教案怎麼

tob_id_2954
2
7.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三.生物的簡單歸類 1.按照形態結構特點——動物、植物、其他生物 2.按照生活環境——水生生物、陸生生物 3.按照用途——作物、家禽、家畜等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復習要點: 一.生物圈 1.概念:指地球上所有生物與其環境的總和。 (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表面的一薄層) 2.范圍:以海平面為標准,向上約10千米,向下約10千米,總共20千米。 3.組成: 大氣圈的底部、 水圈的大部、 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六點基本條件: (1)營養物質;(2)陽光;(3)空氣; (4)水;(5)適宜的溫度;(6)一定的生存空間。 二、生物與環境的關系 (一).環境對生物的影響

3
生態
因素:環境中影響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態因素。 生態因素分為兩大類: ①生物因素: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捕食、競爭、寄生、共生、合作等) ②非生物因素:光、空氣、溫度、水等。 (二).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 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能影響和改變著環境。 1.適應:生物對環境表現出的相適合的現象。反映了生物與環境的統一。 2.適應的特徵 ①普遍性: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如駱駝刺對乾旱環境的適應) ②相對性:生物適應它所生存的環境是在一定程度、一定時間上的適應, 並不是永久的,長期不變的。 3. 生物對環境的影響(如植物對空氣濕度的影響、蚯蚓增加土壤肥力等。) 三.探究的一般過程: 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與交流 關鍵:設計對照試驗 對照實驗: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 (即對照試驗1.實驗組和對照組2.只有一個變數,其它條件一樣) 四、生態系統 定義:在一定空間范圍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的整體叫生態系統。 組成:分為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肆』 八年級下冊生物教案

人教版八年級生物下冊全套教案,共51頁,這里無法全部復制,你到我們網站去下載吧
第七單元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發育
第一節 植物的生殖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復習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能夠列舉植物常見的無性生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了解影響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過觀察和比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意義。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樣性的意義;通過了解無性生殖在生產上的應用,認識生物學知識不但是生產實踐的基礎,而且隨著生產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描述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列舉了植物常見的無性繁殖。
難點:通過探究,理解影響嫁接和扦插成活率的關鍵。
課前准備
教師:准備各種無性繁殖的典型的圖片,嫁接、扦插過程的示意圖,組織培養的相關資料
學生:通過無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實例
參考課時:2課時
教學策略:創設情景---溫故知新----觀察思考---分析討論---解決疑難----得出結論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有性生殖
例如桃樹是由果實中的種子來繁殖後代,種子中的胚是由兩性生殖細胞結合成受精卵而發育的。這種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生殖方式就屬於有性生殖。
2、無性生殖
椒草用葉繁殖、馬鈴薯用塊莖繁殖,像這種不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個體的生殖方式為無性生殖。
3、無性生殖的應用
在生產實踐中,人們經常利用植物的無性生殖來栽培農作物和園林植物。
常見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
嫁接:蘋果、黎、桃等果樹是利用嫁接的方法來繁育優良品種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無性生殖的條件
環境條件:光照、水分、溫度、濕度等。 激情、質疑
激發興趣
看書、填表
溫故知新
表述交流
得出結論
看書、討論
歸納總結
得出結論
思考、討論和分析植物無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討植物生殖多樣性的意義。
表述交流
補充完善
描述嫁接的一般過程和技術要點,能夠運用模型或實物演示嫁接的過程。
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接穗成活。
學生分組討論和設計探究影響扦插成活率的關鍵因素?
包括實驗材料的選擇,對材料的處理,做出假設,試驗設計以及實施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組織學生對探究結果進行匯報交流,同時總結影響扦插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有哪些。
討論影響植物無性繁殖的環境因素有哪些。 創設情景:在生活中你見到過植物通過哪些方式產生新個體?引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說出:大蒜發芽,土豆長芽,扦插富貴竹的莖段,嫁接蟹爪蓮,綠豆發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產生新個體的過程發生在植物的那個部位,它們有無本質區別?
針對桃樹等通過種子產生新一代的方式,結合種子結構的基本知識,知道種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而受精卵則是兩性生殖細胞結合的結果。
組織學生觀察植物無性生殖的圖片,鼓勵學生歸納出無性生殖的概念。
組織學生看書----觀察思考
幫助指導
展示植物嫁接的錄像或圖片,讓學生認真觀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體會影響嫁接成活率的關鍵因素是什麼?
組織學生如何開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選擇什麼樣的扦插材料能夠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應做哪些處理?
質疑:植物的無性繁殖在生產實踐中有什麼作用?

第二節 昆蟲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舉例說出昆蟲的生殖和發育過程及特點;通過觀察和飼養家蠶等實踐活動,理解變態發育的概念和過程;培養學生觀察思考的能力,知識歸納、概括的能力;訓練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評價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比較,分析完全變態和不完全變態的過程的異同;通過飼養家蠶等的實踐活動,培養觀察能力的同時,了解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舉例說出昆蟲在人類生活、生產中的作用。通過 「家蠶與人類的關系」,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關注生物科學技術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蟬蛻殼」背後的生物學事實,幫助學生理解生物結構與環境的適應;通過詩詞,滲透人文教育;關注昆蟲生殖與環境適應的特徵,理解生物多樣性性的意義。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昆蟲生殖發育的過程和特點
難點:理解完全變態發育和不完全變態發育。
課前准備
教師:組織部分學生飼養並觀察某種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准備昆蟲生殖發育過程的圖片或音像資料
學生:飼養並觀察記錄其生殖發育過程
參考課時:2課時
教學策略:創設情景---觀察思考----分析討論---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1、家蠶的生殖和發育
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卵、幼蟲、蛹、成蟲。
家蠶通過有性生殖方式產生後代。
在由受精卵發育成新個體的過程中,家蠶的幼蟲與成體的形態結構和生活習性差異很大,這種發育過程稱為變態發育。
2、其他昆蟲的發育
像家蠶、蜜蜂、蠅、蚊等昆蟲的發育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完全變態。
像蝗蟲、蟋蟀、螳螂等昆蟲的發育要經過卵、若蟲、成蟲三個時期,這樣的發育過程稱為不完全變態。
對昆蟲對自然界和人類的意義形成全面的觀點。 激情、質疑
激發興趣
表述交流
補充說明
觀察、思考
表述交流
得出結論
部分學生表述交流
看書討論
得出結論
課後實驗
進一步明確
鞏固新知 熱身:昆蟲知識競賽,蜻蜓點水與生物的哪種行為有關?毛毛蟲與蝴蝶有關嗎?知了為什麼要蛻皮?等引出課題。以蠶為例了解昆蟲的生殖發育過程。
質疑:你們聽說過絲綢之路的故事嗎?悠悠文明史,慢慢絲綢路。小小的家蠶不僅同中華文明緊密相連,也促進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你養過家蠶嗎?你知道家蠶的生殖發育過程嗎?
請養過蠶的同學介紹蠶的發育過程,學生之間進行補充和完善,教師對其中的錯誤不做糾正,通過組織學生觀看蠶發育過程的錄像或幻燈片,看後修正和完整描述蠶發育的一般過程,或者將書上的圖片按照正確的順序進行排列。
點撥指導
質疑:蜜蜂、蝗蟲的生殖發育過程與家蠶和蝴蝶一樣嗎?
組織學生觀察蝗蟲等發育過程的圖片資料
從不同昆蟲的發育過程,你得到了哪些啟發?如蟬的一生,黑暗和光亮處的對比;毛毛蟲與美麗的蝴蝶燈,引導學生思考蘊含其中的人生哲理。從昆蟲生殖發育過程,還要引導學生認識到昆蟲的多樣性,是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側面,應該關注和自覺保護昆蟲的多樣性,保護昆蟲賴以生存和繁衍的生活環境。

第三節 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
教學目標:

熱點內容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