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意識

歷史意識

發布時間: 2020-11-19 13:26:59

A. 為什麼歷史意識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歷史可以讓我們學習優良,改正過失

B. 有什麼歷史意識

人類自產生伊始,就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當人類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就會對自己所經歷的自然歷史過程,特別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進行思考,由此產生的看法即為歷史觀念。
所謂史學觀,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一是為什麼要撰寫歷史,這是最根本的;二是如何撰寫歷史.如何撰寫歷史,有:"史膽","史識","史筆"等說法。
兩者沒什麼不同,基本可以說是同一概念。

C. 意識有沒有社會歷史性為什麼

社會意識有相對的獨立性是因為社會意識可能超前於社會發展或滯後於社會發展,這與圖片中因為保護動物而不打虎的武松不一致,因此,不能選c,而社會意識具有社會歷史性是因為在之前,武松打虎是在人們普遍認為老虎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老虎必須別消滅這一社會意識的背景下的,而,在社會背景發生改變了,武松的行為也發生了改變,所以選b。不知道這么講你能不能理解?

D.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

一、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問題意識的必要性
1.這是歷史學科的要求
為什麼要學習歷史?為了以史為鏡,現實是歷史的延續,了解歷史是為了現在和將來的更好發展,這就需要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歷史意識,讓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斷思考如何「以史鑒今」,這都需要學生具有一定的問題意識,在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將「死」歷史學活。
2.這是培養學生求真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途徑
古往今來,所有發明創造都是在發現問題的基礎上出現的,只有發現問題後才能有創新方向。教學的過程是學生不斷接觸新知識的認知過程,當學生現有知識儲備與新知識無法銜接的時候,必然就會產生問題,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求真精神和創新能力。
3.這是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的法寶
初中歷史教師要全面地認識和處理好歷史學科三維目標的地位與關系,著眼於學生素質的提高。歷史知識是基礎,學習歷史絕不能僅僅停留在記住一些年代、人名、地名和事件上,「歷史教學並不是單純地傳遞歷史知識而已,同時透過教學活動,對歷史因果的分析、歷史人物的介紹和評價,以培養學生分析、批判的能力,獲得正確的歷史觀念,從而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產生所謂『歷史意識』。」

E. (世界歷史)意識的能動作用怎麼體現

1、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面對困難和挫折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一個人的心態是他對待一件事或一個人的態度與看法。每一天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會發生很多的事,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尤為重要。

F. 史學意識演進變遷的四個階段

找不到完全符合要求的答案。

古代史學發展的五個階段:

1)史學的產生——先秦史學:

歷史意識的產生:原始的歷史意識;文字和歷法是歷史學的基礎——史學的誕生;西周末或春秋時,國史的出現,開始自覺地寫歷史。

史學意識的產生——春秋戰國:重視史書的結構和文辭;重視史家對於史事的評價;推崇書法不隱的秉筆直書的精神;提出了歷史撰述上的社會條件、社會目的和社會作用的認識;提出了事、文、義這三個史學上的重要范疇。

2)史學的發展提高——秦漢:《史記》──中國史學的奠基石;《漢書》──「正史」格局的形成;《東觀漢記》和《漢紀》。

3)史學的多途發展──魏晉南北朝史學:修史者眾,史書的數量種類和體例都比以往多,私家撰史之風盛行;史學逐漸成為一門獨立學問,僅次於經學的學術地位;反映士族門閥制度影響的譜牒之學和人物傳記十分盛行;各民族史學蓬勃發展。

4)隋唐宋元史學——輝煌時代:注重通變;人物傳記被冷落,典章制度史受到重視;體例上的突破;皇家設立了專門的修史機構,完善了史官制度,官修史書成績斐然;史學思想與理論的深化。

5)明代、清代前期史學:明清之際反理學的經世致用治史方法;明清之際史學由經學轉向考據;中國古代史學理論的最高階段;方誌學的正式確立。

中國傳統史學以孔子為界,可分前後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

在孔子以前,史學發展主流以記錄為主,可稱為「記錄史學」,史官是唯一的歷史記錄者,記錄分記言、記事兩種主要形式。

在孔子以後,史學發展主流以編撰史書為主,可稱之為「編撰史學」。「彰善癉惡」、「取鑒資治」成為編撰史書的指導思想;編年體、紀傳體、紀事本末體相繼形成;史官之中出現了記注史官與編撰史官的分工。

中國傳統編撰史學有成熟早、著述多、歷時久等優點;又有發展緩慢、長期停滯、難以自發地進入更高發展階級等缺陷。

G. 歷史意識是不是國家文化發展的障礙

第一、人的意識形態。文化的保守性,地方文化的封閉性,政府工作的內主觀性都因為人容的主觀因素而阻礙文化發展。
第二、社會形態。社會形態會影響文化的發展方向,或者奉獻社會,或者自由民主。文化或者保守,含蓄,或者抽象張揚。和會形態會影響文化發展,極端情況下會阻礙發展。
第三、生產力發展水平 ,生產力水平低下導致文化發展緩慢或停滯。生產力水平高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要求,自然的推動人們對高質量文化生活的需求,最終推動文化繁榮。

H. 培養歷史意識的名言

  • 1、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 2、路是腳踏出來的,歷史是人寫出來的。人的每一步行動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 吉鴻昌
  • 3、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上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
  • 4、歷史的道路不是涅瓦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進的,有時穿過塵埃,有時穿過泥濘,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 車爾尼雪夫斯基
  • 5、斗爭的生活使你干練,苦悶的煎熬使你醇化;這是時代要造成青年為能擔負歷史使命的兩件法寶。—— 茅盾
  • 6、青年是革命的柱石。青年是革命果實的保衛者,是使歷史加速向更美好的世界前進的力量。—— 宋慶齡
  • 7、在我們那頁燦爛的歷史中,將添上更加光榮的一頁,而且奴隸們最後將會用自己身上的鐐銬鍛冶成鋒利的寶劍,把寶劍亮給他們自由的兄弟們看。—— 加里波第

I. 葛劍雄在《歷史學是什麼》中指出,「歷史意識」不僅指

葛劍雄在《歷史學是什麼》中指出,「歷史意識」不僅指過去的事實本身,更是指人們對過去事實的有意識的記錄。
《歷史學是什麼》有人說過去的事實都是歷史。但能不能真正成為歷史,還要取決於後人如何記錄。從這個角度講,今天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歷史,都有其主觀性,因為它都是人所記錄的。既然是人所記錄的,就不可避免地受記錄者本人的思想感情、方法手段的影響。歷史事實沒有改變,但是記錄的人變了,記錄的觀念變了,記錄的手段變了,歷史重心就會發生轉移。

J. 意識的研究歷史

由於最初的心理學僅僅是哲學的一個分支,那時意識問題完全是哲學討論的問題,直到被公認為現代心理學的創立者,德國心理學家馮特,使心理學脫離了哲學,成為了一個獨立的學科後,心理學也開始了對這個問題的研究。
最初的心理學僅是討論這個問題,最初馮特使用的是內省的方法來研究意識問題,後來很多心理學家紛紛提出了對這種方法的質疑甚至是反對。他們的理由是這種方法並不是一種可靠的方法,他們認為這種方法不能准確的反映出人豐富的思想、情感與行為,也不能讓人接觸潛意識或無意識的心理狀態。而且這種方法過於依賴復雜的語言,而導致客觀性的喪失。於是人們很快就放棄了這種研究方法,可由於也找不到合適的研究方法,因此,導致了在很多年裡,心理學及相關學科完全放棄了對意識問題的研究。
直至20世紀的五十年代,由於認知科學的飛速發展,為研究這個問題又開辟了許多新的途徑,終於使這個問題又回到了科學的正軌上來。尤其是在DNA模型創立者克里克等人的努力下,這個問題在神經科學研究的范圍內,也占據了相當大的位置。雖然還存在著一些困難,但是,研究相關領域的大多數科學家,對研究意識問題的前景均持樂觀的觀點。

熱點內容
泰益欣生物科技 發布:2025-05-13 23:45:47 瀏覽:206
好未來語文 發布:2025-05-13 23:30:47 瀏覽:798
胃有哪些 發布:2025-05-13 21:28:01 瀏覽:31
教學用琴 發布:2025-05-12 15:51:55 瀏覽:241
嘉美通教育 發布:2025-05-12 12:47:44 瀏覽:677
生物國家集訓隊 發布:2025-05-12 11:14:08 瀏覽:444
師德教師學習永恆 發布:2025-05-12 10:35:37 瀏覽:846
學生調戲老師 發布:2025-05-12 06:02:30 瀏覽:14
抗癌生物 發布:2025-05-12 05:09:05 瀏覽:656
巨鵬生物 發布:2025-05-12 03:15:27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