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膠體化學

膠體化學

發布時間: 2020-11-20 12:29:48

1. 怎麼做,關於膠體化學

因為Ag+十Br-=AgBr,銀離子是過量的,所以生成的溴化銀膠體吸附多餘的銀離子,使膠體粒子帶正電荷。
所以使帶正電荷的膠體離子發生聚沉,需要用陰離子來聚沉,當陰離子所帶電荷越大,聚沉能力越強。Na3PO4>Na2SO4>KCl

2. 是膠體的化學物質有哪些舉例說明

膠體化學研究的對象是分散體系,它是由一種或多種物質分散在另一種物質中而形成的。我們最熟悉的膠體分散體系是牛奶,它是油脂的小珠分散在水中組成的乳狀液。油脂是一種液體,水也是一種液體,因此,牛奶是一種液體均勻地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的膠體分散體系。牛奶中大量物質是水,少量物質是油脂,它們形成乳狀液以後,再不像水那樣透明,而是乳白色的液體。 跟牛奶一樣的膠體分散體系是很多的,例如冰激淋、雪花膏、豆腐等。冰激淋中的油脂比較多,水則少一些,所以它要稠一些。豆腐是水分散在凝固的蛋白質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做豆腐的原料豆漿則是和牛奶很相似的膠體分散體系。我們生活的環境中也存在著許多膠體分散體系。就拿我們最討厭的煙塵來說,它們就是固體分散在氣體(空氣)中形成的分散體系。工廠產生的煙塵是造成大氣污染的主要禍首,美國化學家柯曲爾根據膠體化學原理,即電荷可以使膠體質點(煙塵)沉積下來的原理,在工廠的煙囪和除塵室中裝置一個金屬尖端,它與高壓電相連。煙塵通過金屬尖端時便帶了電荷,帶電的煙塵再與裝在煙囪或除塵室內壁的帶相反電荷的金屬板接觸,被吸引在金屬板上而沉積下來,於是大量的煙塵便被除去了。霧是液體(小水珠)分散在氣體(空氣)中形成的膠體分散體系,也可以用電荷把它破壞。利用飛機撒播帶電的沙粒,首先將空氣中的濕氣凝結成霧,然後再將霧凝結為細雨,這曾經啟發了人工降雨的實施。煤是當前主要的燃料之一,可是,從煤礦將煤運到使用的地點,需要耗費火車、輪船、汽車等大量運力,不像石油那樣可以用管道輸送。膠體化學家總想,有朝一日煤也能用管道運輸,這種設想是把煤研成細粉,把它們分散在礦物油里,加入穩定劑便成了一種膠體分散體系,就可用管道運輸。你見過不會流動的酒精嗎?酒精是一種液體,這是不容懷疑的,既然是液體,它就會流動。那麼,不會流動的酒精又是什麼物質呢?它的外形又是怎樣的呢?你只要到商店裡去買「固體酒精」,這個疑問便有了答案。在無水酒精中加入飽和醋酸鈣溶液,酒精便會凝固,這就是固體酒精,用火點燃,它能像普通的液體酒精一樣地燃燒。在野外工作的人(如地質隊員)攜帶液體燃料(酒精、煤油)是很不方便的,於是,化學家發明了固體酒精,專供野外使用。

3. 膠體化學原理和方法不僅什麼膠體化學也從中獲得了新的什麼

非常有關系
制備方法,物理性質的研究都是類似的

4. 什麼是膠體化學

研究膠體、大分子溶液及乳狀液等類分散體系和與界面現象相關聯的體系的性質及規律的一個學科分支。其內涵廣闊,既涉及化學中的最基礎的理論,又具有極廣泛的實用性,且與眾多學科相互交叉。膠體化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是因為膠體現象很復雜,有它獨特的規律性,更重要的是它幾乎與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都有密切關系。冶金、石油、輕紡、橡膠、塑料、食品、感興材料、日用化工等工業以及農業、軍事等部門在一些關鍵環節上都離不開膠體化學。生物與環境科學也廣泛涉及膠體化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膠體體系的重要特點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在任何兩相界面上都可以發生復雜的物理或化學現象,總稱為表面現象。表面化學就是膠體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二者關系密切。 膠體化學的歷史是從1861年開始的,創始人是英國科學家Thomas Graham,首先提出晶體和膠體的概念,如溶膠、凝膠、膠溶、滲析、離漿等。1903年,Zsigmondy(德)發明了超顯微鏡,肯定了溶膠的多相性,從而明確了膠體化學是界面化學。1907年,Ostwald(德)創辦了第一個膠體化學的專門刊物——-《膠體化學和工業雜志》,因而許多人把這一年視為膠體化學正式成為獨立學科的一年。 膠體與表面化學的發展同步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方面是超前的。(1)利用現代物理與化學理論,如量子化學研究吸附與催化、用分形理論研究膠體表面形貌。(2)應用現代精密儀器和方法,如用不同力學顯微鏡研究膠粒間的力及表面分子或原子的形態。

5. 膠體化學的應用

膠體是一種分散質粒子直徑介於粗分散體系和溶液之間的一類分散體系,這是一種高度分散的多相不均勻體系。分散質粒子在1nm—100nm之間的分散系.hehe~~化學書上看到的。
玻璃是啊~蛋白溶液,澱粉溶液,肥皂水,人體的血液,煙,雲,霧,煙水晶,澱粉膠體,蛋白質膠體,還有好多好多。。。

1、農業生產: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許多物質如粘土,腐殖質等常以膠體形式存在.

2、醫療衛生:血液透析,血清紙上電泳,利用電泳分離各種氨基酸和蛋白質.

3、日常生活:制豆腐原理(膠體的聚沉)和豆漿牛奶,粥,明礬凈水.

4、自然地理:江河人海口處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的電解質使江河泥沙所形成膠體發生聚沉.

5、工業生產:制有色玻璃(固溶膠),冶金工業利用電泳原理選礦,原油脫水等

6. 膠體化學中界面與表面有什麼區別

密切接觸的兩相間的過渡區叫界面,包括固固,固液,固氣,液液,液氣界面。
密切接觸的兩相中的一相為氣相時產生的界面叫表面。
可參考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物理化學

7. 求生活中膠體化學的例子。

常見的膠體:Fe(OH)3膠體、Al(OH)3膠體、硅酸膠體、澱粉膠體、蛋白質、血液、豆漿、墨水、塗料、肥皂水。

8. 膠體化學的目錄

緒論
0.1 膠體化學的歷史發展
0.2 膠體化學與分散體系
0.3 膠體化學的研究內容
0.4 膠體化學的發展前景
第1章 純液體的界面性質
1.1 表面張力和表面自由能
1.1.1 表面分子的受力狀態
1.1.2 表面張力
1.1.3 表面自由能
1.2 表面熱力學基礎
1.2.1 純液體的表面熱力學量
1.2.2 吉布斯(gibbs)表面熱力學函數
1.3 彎曲液體表面的一些現象
1.3.1 彎曲液體表面下的附加壓力
1.3.2 毛細管上升現象
1.3.3 彎曲液面上的飽和蒸氣壓
1.4 液體表面張力的測定方法
1.4.1 毛細管上升法
1.4.2 掛環法
1.4.3 滴重法
1.4.4 最大泡壓法
1.4.5 吊片法
1.5 影響表面張力的因素
1.5.1 物質的本性
1.5.2 溫度
1.5.3 壓力
第2章 溶液表面性質
2.1 溶液的表面張力
2.2 溶液表面的吸附
2.2.1 溶液表面過剩量的定義
2.2.2 Gibbs吸附公式
2.2.3 溶液表面吸附層的結構
2.3 液體與固體的界面
2.3.1 液體在固體表面的潤濕作用
2.3.2 接觸角的測定及其影響因素
第3章 膠體分散體系的物理化學性質
3.1 溶膠的動力學性質
3.1.1 布朗運動
3.1.2 力場中的沉降作用和沉降分析原理
3.1.3 離心力場中的沉降作用
3.1.4 擴散
3.2 溶膠的光學性質
3.2.1 丁達爾效應
3.2.2 Rayleigh散射
3.2.3 溶膠的散射現象
3.3 電學性質
3.3.1 溶膠粒子表面上電荷

熱點內容
漢樂府詩有哪些 發布:2025-07-01 08:41:05 瀏覽:409
短篇小說班主任 發布:2025-07-01 05:53:13 瀏覽:140
陽春教師待遇 發布:2025-07-01 04:22:37 瀏覽:201
山東教師招聘考試信息 發布:2025-07-01 04:21:50 瀏覽:167
地理高二輔導 發布:2025-07-01 03:38:34 瀏覽:280
阿波羅在哪裡 發布:2025-07-01 03:16:36 瀏覽:868
高考前班主任 發布:2025-07-01 02:52:57 瀏覽:591
如何封印 發布:2025-07-01 02:47:36 瀏覽:726
船長3連教學 發布:2025-07-01 02:27:57 瀏覽:2
小學班主任工作計劃表 發布:2025-07-01 01:22:31 瀏覽: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