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實驗報告
❶ 初二生物實驗報告
探究課題: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
提出問題:廢電池是否對種子萌發或者生長產生影響?
作出假設:廢電池會使種子萌發率降低,並對生長產生負面影響。
假設依據:廢電池內含汞、銀、鎘等重金屬,而重金屬會對環境造成危害。
設計實驗(實驗方案):
(一)實驗材料及用具:綠豆(完整飽滿而沒有破損、霉變、蟲蛀)共300粒;6個杯子;
6塊碎布;廢電池浸出液1000毫升;適量清水;一個小勺子
(二)實驗組:1,2,3號 對照組:4,5,6號
(三)實驗的方法步驟:
1、將一節5號電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備用,也准備好適量的清水。
2、將300粒綠豆平均放入6個杯子中,每杯各放50粒綠豆,每個杯子里墊著一層碎布。
3、將裝有綠豆的6個杯子分別標上數字,1、2、3號是實驗組,4、5、6號是對照組。
4、1、2、3號杯子各倒入廢電池浸出液一勺,4、5、6號杯子各倒入清水一勺。
5、4天後觀察結果並計算種子的發芽率。
注意:實驗組和對照組用的種子的種類、大小、數量、新鮮程度及其他影響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均應相同。
實驗結果:
分組
實驗組(廢電池浸出液)
對照組(清水)
杯子號數
1號
2號
3號
4號
5號
6號
種子總數
50
50
50
50
50
50
種子發芽個數
50
50
50
50
50
50
種子發芽率%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組的平均值為100%,而對照組的平均值也為100%,兩者數值相等。
得出結論:
廢電池浸出液沒有影響到種子的正常萌發,沒有降低種子的發芽率;而從種子的生長狀況來看,實驗組的種子比對照組的種子矮小了一點,但無明顯差別,與假設不相符。但由此我產生了疑問:既然廢電池對種子萌發與生長沒有負面影響,那為什麼說廢電池對生物有害?還是我的實驗出了差錯?所以,我就檢查了實驗的每一步和查找了有關資料。原來,廢電池對種子產生危害需要一定的時間,其變化一般先是土壤變質。植物在這樣的土壤中,重金屬被植物的根系吸入植物的體內,直接扼殺了植物的生命。並且,不同的植物對廢電池的抵抗力是不同的。
廢電池裡面含有多種化學物質,如汞、銀、鎘等重金屬。這些重金屬不僅可以對種子萌發和生長產生危害,對任何生物的生活都有不少的影響。廢電池中的重金屬對土壤、水體的污染,只是一種短期內的危害,對生態環境的潛在危害則是長期的。通過這個實驗和之後的資料查閱,我們了解到廢電池內的污染物對生物產生嚴重的危害,而我國是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目前產量達140億枚,佔世界產量的1/3,而且我國目前廢電池的回收率很低,大量廢電池隨著垃圾扔掉了,有些甚至隨地亂丟。廢電池這個「放錯了地方的資源」需要的是分類回收,物盡其用,變廢為寶。因此,為了保護生態環境,要控制廢電池危害,大力開發無公害的環保型電池和禁止生產和銷售危害性大的電池,特別是含汞或鎘的電池;對其他重金屬污染源,也應嚴加防範和治理。
❷ 如何寫生物實驗報告 給個例文
實驗
探索澱粉酶對澱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
一、實驗目的
1.
初步學會探索酶內催化特定化學反應容的方法。
2.
探索澱粉酶是否只能催化特定的化學反應。
二、實驗原理
澱粉和蔗糖都是非還原糖,它們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都能水解成還原糖,還原糖能夠與
斐林試劑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磚紅色的氧化亞銅沉澱。
用澱粉酶分別催化澱粉溶液和蔗糖溶液,再用斐林試劑鑒定溶液中有無還原糖,就可
以看出澱粉酶是否能催化這兩種化學反應。
三、材料用具
滴管、試管、火柴、試管架、溫度計、三腳架、石棉網、酒精燈、燒杯、質量分數為2%的
新鮮澱粉酶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可溶性澱粉溶液、質量分數為3%的蔗糖溶液、斐林試劑
四、實驗過程(見書p47)物理實驗報告
·化學實驗報告
·生物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報告模板
五、討論
1.制備的可溶性澱粉溶液,必須完全冷卻後才能使用。為什麼?
2.兩支試管保溫時,為什麼要控制在60
℃左右(低於50
℃或高於75
℃)?
3.如果2號試管也產生了磚紅色沉澱,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❸ 如何寫生物實驗報告
把實驗的目的、方法、過程、結果等記錄下來,經過整理,寫成的書面匯報,就叫實驗報告。
實驗報告的種類因科學實驗的對象而異。如化學實驗的報告叫化學實驗報告,物理實驗的報告就叫物理實驗報告。隨著科學事業的日益發展,實驗的種類、項目等日見繁多,但其格式大同小異,比較固定。實驗報告必須在科學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它主要的用途在於幫助實驗者不斷地積累研究資料,總結研究成果。
實驗報告的書寫是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訓練。它不僅是對每次實驗的總結,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初步地培養和訓練學生的邏輯歸納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是科學論文寫作的基礎。因此,參加實驗的每位學生,均應及時認真地書寫實驗報告。要求內容實事求是,分析全面具體,文字簡練通順,謄寫清楚整潔。
實驗報告內容與格式
(一) 實驗名稱
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反映實驗的內容。如驗證某程序、定律、演算法,可寫成「驗證×××」;分析×××。
(二) 所屬課程名稱
(三) 學生姓名、學號、及合作者
(四) 實驗日期和地點(年、月、日)
(五) 實驗目的
目的要明確,在理論上驗證定理、公式、演算法,並使實驗者獲得深刻和系統的理解,在實踐上,掌握使用實驗設備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調試方法。一般需說明是驗證型實驗還是設計型實驗,是創新型實驗還是綜合型實驗。
(六)實驗原理:在此闡述實驗相關的主要原理。
❹ 怎樣做生物實驗報告
就是選一個實驗唄
那這個
實驗
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鑒定
一、實驗目的
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二、實驗原理
1.還原糖的鑒定原理
生物組織中普遍存在的還原糖種類較多,常見的有葡萄糖、果糖、麥芽糖。它們的分子內都含有還原性基團(游離醛基或游離酮基),因此叫做還原糖。蔗糖的分子內沒有游離的半縮醛羥基,因此叫做非還原性糖,不具有還原性。本實驗中,用斐林試劑只能檢驗生物組織中還原糖存在與否,而不能鑒定非還原性糖。
斐林試劑由質量濃度為0.1
g/mL的氫氧化鈉溶液和質量濃度為0.05
g/mL的硫酸銅溶液配製而成,二者混合後,立即生成淡藍色的Cu(OH)2沉澱。Cu(OH)2與加入的葡萄糖在加熱的條件下,能夠生成磚紅色的Cu2O沉澱,而葡萄糖本身則氧化成葡萄糖酸。其反應式如下: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用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時,溶液的顏色變化過程為:淺藍色
棕色
磚紅色(沉澱)。
2.蛋白質的鑒定原理
鑒定生物組織中是否含有蛋白質時,常用雙縮脲法,使用的是雙縮脲試劑。雙縮脲試劑的成分是質量濃度為0.1
g/mL的氫氧化鈉溶液(A)和質量濃度為0.01
g/mL(B)的硫酸銅溶液。在鹼性溶液(NaOH)中,雙縮脲(H2NOC—NH—CONH2)能與Cu2+作用,形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這個反應叫做雙縮脲反應。由於蛋白質分子中含有很多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因此,蛋白質可與雙縮脲試劑發生顏色反應。
3.脂肪的鑒定原理
脂肪可以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被蘇丹Ⅳ
染成紅色
三、實驗過程(見書P18)
四、實驗用品(見書P18)
您正瀏覽的文章由http://fanwen.chazidian.com(第一·范·文網)整理,版權歸原作者、原出處所有。
五、注意
1.關於鑒定還原糖的實驗,在加熱試管中的溶液時,應該用試管夾夾住試管上部,並放入盛開水的大燒杯中加熱。注意試管底部不要接觸燒杯底部,同時試管口不要朝向實驗者,以免試管內溶液沸騰時沖出試管,造成燙傷。如果試管內溶液過於沸騰,可以上提試管夾,使試管底部離開大燒杯中的開水。
2.斐林試劑的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勻後方可使用,切勿將甲液和乙液分別加入組織樣液中。
3.蛋白質的鑒定中先加雙縮脲A,再加雙縮脲B
六、討論
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根據是什麼?
❺ 初一生物實驗報告
1、學生探究鼠婦生活環境的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鼠婦的生活環境與什麼有關
實驗時間:(這要你自己寫吧。。。)
實驗目的:讓學生通過試驗知道鼠婦的生活環境與什麼有關
實驗器材:鼠婦若干、培養皿兩個、潮濕泥土若干
實驗步驟:將鼠婦分成數量相等的兩份,分別置於培養皿甲和培養皿乙中,其中,培養皿甲放入適量的潮濕泥土,並放在陰涼處,培養皿乙,不放入潮濕泥土,並放在陽光充足處。
實驗記錄:放在陰涼處的鼠婦正常生長,放在陽光下的鼠婦逐漸死亡
實驗結果:鼠婦的生活環境與潮濕度和陽光照射度有關
2、學生探究蚯蚓在那裡跑得快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把上面的名字改一下就噢了)
實驗時間:
實驗目的: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蚯蚓在那裡跑得快
實驗器材:蚯蚓1隻、玻璃板、木板、16開的紙
實驗步驟:讓蚯蚓分別在玻璃板、木板、16開的紙上爬,觀察在哪個上面跑得快
實驗記錄:在玻璃板上蚯蚓爬得慢,在紙上爬得快
實驗結果:蚯蚓在有褶皺的物體上爬得快
❻ 初中生物實驗報告怎麼寫
1、學生探究鼠婦生活環境的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鼠婦的生活環內境與什麼有關
實驗容時間:(這要你自己寫吧.)
實驗目的:讓學生通過試驗知道鼠婦的生活環境與什麼有關
實驗器材:鼠婦若干、培養皿兩個、潮濕泥土若干
實驗步驟:將鼠婦分成數量相等的兩份,分別置於培養皿甲和培養皿乙中,其中,培養皿甲放入適量的潮濕泥土,並放在陰涼處,培養皿乙,不放入潮濕泥土,並放在陽光充足處.
實驗記錄:放在陰涼處的鼠婦正常生長,放在陽光下的鼠婦逐漸死亡
實驗結果:鼠婦的生活環境與潮濕度和陽光照射度有關
2、學生探究蚯蚓在那裡跑得快實驗報告
實驗內容:(把上面的名字改一下就噢了)
實驗時間:
實驗目的:讓學生通過實驗了解蚯蚓在那裡跑得快
實驗器材:蚯蚓1隻、玻璃板、木板、16開的紙
實驗步驟:讓蚯蚓分別在玻璃板、木板、16開的紙上爬,觀察在哪個上面跑得快
實驗記錄:在玻璃板上蚯蚓爬得慢,在紙上爬得快
實驗結果:蚯蚓在有褶皺的物體上爬得快
❼ 生物探究實驗報告
提出問題:?
作出假設:溫度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制定計劃
材料用具:大蒜(普通食用大蒜,無損傷、無變質,蒜瓣大小均等),培養皿,玻璃蓋,衛生紙,清水。
方法步驟:(自主設計)
分A、B兩組
A:5個蒜瓣,放入鋪好澆濕衛生紙的培養皿中放在暖氣旁邊(下邊)蓋上玻璃片(防止水蒸發),7天後觀察結果
B:5個蒜瓣,放入鋪好澆濕衛生紙的培養皿中放在冰櫃里,蓋上玻璃片,7天後觀察結果
實施計劃 1.依據自己設計的探究計劃完成實驗。
2.請同學們觀察並記錄蒜瓣發芽的情況,並自己設計記錄表。(這一步就說A組種子的尾部漸漸長出不定根,B組種子無變化
得出結論 溫度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表達交流 1.與自己父母和親戚探討自己的探究過程和得出的結論。
2.你的實驗結果與你父母和親戚的見解是否相同?若不同,找出其中的原因。
3. 和你的同學交流探究過程和得出的結論
進一步探究 列舉蒜瓣萌發的其他條件,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探究。
❽ 生物實驗報告的標准格式
你好,復
【正文內容】
實驗報告制應該還是比較好寫的,一般都有固定的幾部分組成:
第一是所進行的試驗的標題(應該有專門的實驗報告紙吧?)要寫清楚
第二註明實驗者
日期,根據需要記錄當時的室溫
氣壓
濕度
等等(根據具體實驗而定)
第三進入正文:第一項,實驗原理(驗證性試驗)或實驗目的(觀察實驗
如解剖類的)
簡單寫明即可
第二項,實驗過程
就是將你的一步步操作表述一下
第三項,實驗數據列表記錄
如果該試驗無須讀數據
可略去
第四項,實驗結果
將試驗的數據計算整理或是單純描述一下結果
得出結論
第五項,誤差分析
分析結果與預期出現偏差的原因
儀器誤差
或者
人為錯誤等等
此種格式較為標准,但對初中來說可能過於正規,請酌情參照。
❾ 高中生物實驗報告怎麼寫
高中生物實驗報告怎麼寫
1. 實驗目的: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實驗原理:碘遇澱粉變藍;光合作用產生澱粉
實驗器材:長勢良好的天竺葵一盆
實驗步驟:把天竺葵放到黑暗處一晝夜,摘取一片葉子,用不透光的紙對葉片進行部分遮光處理並置於陽光下,1h後用碘對葉子處理後發現不遮光的部分變藍,而遮光部分無明顯變化,證明只有不遮光部分產生了澱粉
實驗結論:光的確是光合作用的條件
2.實驗目的:光和作用速度受光照強度影響
實驗原理:
實驗器材:長勢良好的植物
實驗步驟:取兩片大小相同的葉子,置於錐形瓶,一瓶放在陰涼處,一瓶放在光照下,連一個裝滿水並倒置於水缸的量筒,化學實驗測收集氣體的那個你會吧?
3不是與2一樣的嗎?
4.光合作用速度受溫度影響
基本同2,改變溫度
5.光合作用速度與二氧化碳濃度有關
基本同2,改變二氧化碳濃度
6.實驗目的:測定光合作用速度
實驗原理:植物葉片的主脈兩側對稱部分葉面積基本相等,其形態和生理功能也基本一致.用物理或化學方法處理葉柄或莖的韌皮部,保留木質部,以阻斷葉片光合產物的外運,同時保證正常水分供應.然後,將對稱葉片的一側取下置於暗中,另一側留在植株上保持光照,繼續光合作用.一定時間後,測定光下和暗中葉片的乾重差,即為光合作用的積累的干物質量.通過公式計算出光合速率.乘以系數後還可計算出C02的同化量.
實驗器材:任選戶外一種植物.剪刀. 4塊濕紗布.帶蓋磁碟.30個小紙牌,去戶外之前用鉛筆編號(1~15;1~15).鑷子.打孔器.鉛筆.記號筆.12個稱量瓶.烘箱.分析天平.乾燥器. 5%三氯乙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