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及教訓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及教訓

發布時間: 2020-11-20 16:41:00

①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論述題

(1)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主要經驗是:第一,嚴格區別官僚資本和民族資本,對民族資本採用利用、限制與改造的政策,實行和平贖買,避免了暴力與流血沖突,從而使我國和平地實現了生產關系的深刻變化。第二,創造了國家資本主義的多種形式,堅持了由低級到高級的逐步過渡的形式,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進行,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第三,注意把對企業的改造與對資本家的改造結合起來,逐步把他們改造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2)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正確應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中關於對資產階級和平贖買的理論,從中國實際出發,採取了一系列有效的步驟和方法,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和平改造之路,是毛澤東思想在社會主義時期的一個重要發展。

如何認識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一、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 的社會主義改造都採取了一系列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形式。對農業 的社會主義改造,是通過合作化實現的。合作化分為三個步驟:互助組、初 級合作社和高級合作社。互助組是勞動協作組織;初級合作社是半社會主 義性質的組織;高級合作社基本上是社會主義性質的組織。手工業的社會 主義改造也分為三個步驟:手工業生產小組、手工業供銷合作社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到1956年,參加高級社的農戶占總農戶的87.8%,入社手工業者占從業人數的91.7%。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採取 了委託加工、計劃訂貨、統購包銷、委託經銷代銷、單個企業公私合營、全 行業公私合營等一系列從初級到高級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形式,最後實現了馬克思和列寧曾設想過的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
二、把制度的改造 同人的改造相結合。在涉及到幾億人口的社會主義改造中,中國共產黨十分注意對所有制的改造同對人的改造相結合。通過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個體農民和手工業者自願擺脫小私有制,成為社會主義集體勞動者;把民族資產階級作為人民內部問題對待,保持和發展同民族資產階級的統一戰線關系,使他們認清社會發展的方向,接受工人階級的領導和社會主 義改造,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並把自己掌握的科學知識和管理經驗為 社會主義服務。
三、實行了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同時並舉的方 針。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內容是「一化三改造」。這是一條建設與改造同時並舉的路線,它把解放生產力和發展生產力有機地結合起來,以改造推動建設,以建設保證改造,使中國在整個過渡時期不僅沒有因激烈的社會經濟關系變動而影響經濟建設,而且工農業生產都有大幅度增長,人民生活得到較大改善。中國社會主義改造也存在一些缺點和偏差。主要是犯了急於求成,急於求純的錯誤。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簡單,以致在長時期遺留了一些問題。

③ 簡述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隨著1956年社會主復義改造任務的基制本完成,我國正式建立社會主義制度,成功步入社會主義社會,國家的經濟結構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標志的剝削階級制度已經過去,社會主義公有製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社會主義改造成功意味著廣大勞動人民擺脫了過去受壓迫受剝削的局面,真正當家作主,建立了工人階級領導的工農聯盟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
從此時起,我國真正的解放了社會生產力,為日後建設工業化的社會主義打下了基礎,創造了條件。
從科學社會主義角度來說,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在原馬克思主義基礎上又深化和豐富發展了。
社會主義改造既實踐了馬克思主義關於和平贖買的理論,又豐富了關於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關於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轉變過渡的構想,同時又從根本上改變了階級關系——即地主、資產階級由剝削階級轉變為勞動者,農民和其他勞動者轉變為個體勞動者,工人階級成為領導階級,
而知識分子則通過改造向工人階級靠攏。

④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是什麼

(一)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在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中,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運用和發展了列寧的合作化理論,通過互助合作的途徑,逐步把個體農民的生產資料私有制改造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主要經驗有:
1.採取了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以及自願互利、典型示範和國家幫助的原則,引導農民自願聯合起來。
2.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創造了經過社會主義萌芽性質的互助組,再到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再到社會主義性質的高級農業合作社,由低級到高級逐步過渡的形式,引導農民逐步擺脫私有制。
3.貫徹了依靠貧下中農、團結中農、對富農採取從限制到逐步消滅的階級路線,把對經濟制度的改造和對人的改造結合起來,把消滅剝削階級和改造剝削階級份子結合起來,從而團結了廣大的農民,共同走上合作化的道路。
(二)對手工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經驗。
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和列寧關於對資產階級「和平贖買」的設想,結合中國的具體情況,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主要經驗有:
1.在我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是採取和平改造的方針。
2.從中國的具體國情出發,創造了在工業中實行委託加工、計劃定貨、統購包銷,在商業中實行經銷代銷等低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再逐步發展到公私合營、全行業公私合營等高級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在利潤分配方面採取贖買的辦法,從實行「四馬分肥」發展到實行全行業公私合營後的定息辦法。
3.保持和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聯盟,不剝奪其政治權利。在改造資本主義的同時,給資本家出路,發揮他們的一技之長,使其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並逐步把資本家中的絕大多數人改造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
4.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我國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個歷史性勝利。
三、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最深刻的社會變革,開始了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

⑤ 多選題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包括( )

ABC。

第一,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這是黨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明確要求。

社會主義改造就是變革不適應工業化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是圍繞著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這個中心任務進行的。

第二,採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都採取了區別對象,用不同的辦法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

第三,用和平方法進行改造。

堅持用和平的辦法,保證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和平改造解決了諸如實現社會變革與經濟發展、和平過渡與消滅剝削制度這類通常難以解決的矛盾問題。

(5)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及教訓擴展閱讀: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意義:

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也出現了一些失誤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後,農業合作化以及對手工業和個體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於簡單劃一,以致在長期間遺留了一些問題。

再加上當時國家對糧食和工業原料的統購統銷,以及資本主義企業中工人群眾對資本家的監督等因素,這樣,就使私人資本主義企業只能接受社會主義改造。

但是,不能因為出現這些失誤而否定社會主義改造的偉大意義。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⑥ 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有

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
第一,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毛澤東指出:「我們現在不但正在進行關於社會制度方面的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革命,而且正在進行技術方面的由手工業生產到大規模現代化機器生產的革命,而這兩種革命是結合在一起的。」 又說:「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為了解放生產力。」 社會主義改造就是變革不適應工業化發展要求的生產關系,是圍繞著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這個中心任務進行的;引導個體農民、個體手工業者走集體化的道路,改造私人資本主義工商業,目的都是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的要求,更好地發展生產力。因此,在改造過程中,黨和政府所採取的實際步驟,總是力求使之與促進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發展的要求相適應,而不允許對生產力造成破壞。在農業的改造中,以糧食的增長和不死牲口為檢驗合作社的標准。實際上,在農業合作化過程中,糧食產量逐年增長,農田水利建設和農業技術改造也逐年發展。在手工業合作化過程中,國家一方面大力支援手工業合作社實行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另一方面注意保護手工業中的許多好的東西,保護優良的傳統工藝品及民間老藝人。原有私營企業在接受改造過程中,生產增長和效益提高也十分明顯。我國的社會主義改造全面推開是從1953年開始的,與此同時,我國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也全面推開。經過全黨和全國人民的努力奮斗,到1956年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完成時,「一五」計劃的主要指標提前完成,到1957年,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經過「一五」期間的大規模建設,我國以重工業為重點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基礎已初步形成。實踐證明,黨堅持社會主義改造與社會主義工業化同時並舉的方針,對於在深刻的社會變革中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生產力發展,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推動社會進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第二,採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
我國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都採取了區別對象,用不同的辦法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方面,及時總結農民的實踐經驗,創造出互助組、初級社、高級社等過渡形式。這種從實際出發引導農民逐步走向社會主義的漸進的改造方式,一方面可以使農民親身體會到組織起來力量大,可以增加生產,有利於克服困難,抵抗災害,防止出現兩極分化,從而逐步地提高農民的覺悟,逐步地改變他們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可以避免蘇聯農業集體化運動中出現的由於富農反抗,一些農民破壞生產資料的情況。實踐證明,這種逐步過渡的辦法符合農民的特點和生產力狀況。在手工業改造方面的逐步過渡,不僅保護和促進了手工業生產的發展,而且為手工業逐步進行技術改造創造了條件。在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中,創造出從初級到高級的各種國家資本主義的過渡形式,實現了對資產階級的和平贖買,避免了在改造期間可能發生的劇烈的社會震盪和經濟破壞。中國的這場巨大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沒有對生產力的發展造成破壞,而且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第三,用和平方法進行改造。
在社會主義改造之前,無論是資本主義工商業,還是農民和手工業者的個體所有制,都具有私有制的性質。毛澤東說:「我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所用的方法是和平的方法。」 「在我國的條件下,用和平的方法,即用說服教育的方法,不但可以改變個體的所有制為社會主義的集體所有制,而且可以改變資本主義所有制為社會主義所有制。」 堅持用和平的辦法,保證了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要動搖農民對土地、耕畜的深厚的私有觀念和各家各戶自主經營的習慣,自然會引起相當大的抵觸,但是黨和政府堅持和平的方法和自願的原則不動搖,並用事實向農民表明,合作化可以使占農村人口多數的、在生產條件方面還有各種困難的貧農和下中農得到利益,至少不損害他們的利益,因此他們對合作化是擁護的或者是比較擁護的。比較富裕的農民面對大勢所趨,也是可以擁護或者隨大流的。手工業者的情況和農民基本相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則要復雜得多。把資產階級的生產資料轉歸全社會所有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基本任務,但採取的方式是暴力剝奪還是和平贖買,要根據具體情況來決定。中國共產黨根據馬克思和列寧關於和平贖買的設想,結合我國實際,以和平贖買的方法完成了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黨和政府不僅沒有採取斗爭地主的辦法對待民族資本家,而且還繼續支付定息,安排工作,因此總體上也可以使他們接受改造。黨和政府除了通過經濟贖買的辦法團結資本家外,還十分重視對他們進行思想教育,經常組織他們參加各種學習,引導他們參加各種政治實踐活動,對他們進行社會主義前途的教育,使他們自願接受和平改造。對資本家實行團結、教育和改造的方針,不僅穩定了資本家的思想,提高了他們的認識,保證了改造的順利進行,而且將幾十萬資本家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成為社會主義企業的經營和管理幹部。這不僅保證了社會的穩定,而且極大地促進了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總之,和平改造解決了諸如實現社會變革與經濟發展、和平過渡與消滅剝削制度這類通常難以解決的矛盾問題。

⑦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

在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進程中,中國共產黨積累了豐富的歷史經驗:

第一,堅持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與社會主義改造同時並舉;

第二,採取積極引導、逐步過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進行改造。

在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上,有兩個事實是世界歷史上各種革命大變動中罕見的:

一是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如此復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沒有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反而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二是這樣的變革沒有引起巨大的社會動盪,反而極大地加強了人民的團結,並且是在人民普遍擁護的情況下完成的。這些情況說明,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的確是一個偉大的歷史性勝利,是中國共產黨緊緊依靠人民所做出的偉大創造。

(7)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及教訓擴展閱讀

(1)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在一個幾億人口的大國中,能夠比較順利地實現消滅私有制這樣復雜、困難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但沒有造成生產力的破壞,反而促進了工農業和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並且得到人民群眾的普遍擁護而沒有引起巨大的社會動盪,這的確是偉大的歷史性勝利。

(2)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我國社會的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幾千年來以生產資料私有制為基礎的階級剝削制度基本上被消滅,社會主義經濟成了國民經濟中的主導成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在中國基本確立。

它與1954年召開的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確立的社會主義政治體制一起,完成了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中國從新民主主義社會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3)中國共產黨在實踐中把馬列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點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以新的經驗和思想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4)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大大解放了我國的社會生產力,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辟了廣闊的前景。

⑧ 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經驗及教訓 3000字論文 最好不要網上復制或拼湊的 麻煩各位了啊!

你好,希望我們可以幫你。社會主義改造相關專業論文是我們特長,我們的服務特色:
支持支付寶交易,保證你的資金安全。3種服務方式,文章多重審核,保證文章質量。附送抄襲檢測報告,讓你用得放心。修改不限次數,再刁難的老師也能過。

⑨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經驗和教訓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經驗和教訓是:
第一,我國早已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黨和人民選擇這條道路是完全正確的。雖然在建設的過程中有過失誤,有過挫折,但我們已取得了經濟建設,教育科學文化的偉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顯著改善,社會主義政權日益鞏固。
第二,我國現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是由於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狀況決定的。現階段我們黨和國家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都必須從初級階段的實際出發,而不能脫離這個實際,否則就會犯「左」的或「右」的錯誤。
第三,實現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個偉大、艱巨和長期的任務。
第四,要轉變對市場經濟的認識。我國進入社會主義的時候,就生產力發展水平來說,還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這就決定了我國將長時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要想加快我國的經濟建設,必須改革長期以來嚴重束縛生產力發展的僵化的經濟體制,建立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狀況相適應的新體制。
第五,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使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國情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恢復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使我們擺脫教條主義和脫離實際的思維模式,對中國國情的認識逐步深化。
第六,它告訴我們要正確處理好改革、發展和穩定三者關系。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要靠自己的發展;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改革和發展要求有一個穩定的政治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秩序。改革、發展和穩定這三者構成關乎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關系,它貫穿於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發展的全過程。

熱點內容
e推教學 發布:2025-07-01 20:16:22 瀏覽:492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
個人師風師德自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13:46:43 瀏覽:476
物理家庭電路 發布:2025-07-01 13:30:04 瀏覽:464
物理因子 發布:2025-07-01 13:05:18 瀏覽:844
漢樂府詩有哪些 發布:2025-07-01 08:41:05 瀏覽: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