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生物圈中的人

生物圈中的人

發布時間: 2020-11-20 17:32:04

❶ 在生物圈中,人屬於()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因

生態系統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構成的統一的整體.其中環回境就是生物生存的非生答物條件,生物包括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等,植物是生產者,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動物是消費者,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有機物,它們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動物植物死後的遺體遺物被細菌、真菌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無機鹽等,二氧化碳、水、無機鹽又被植物體利用.因此細菌真菌是生態系統的分解者.人屬於動物,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自己製造有機物,必須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因此人屬於消費者.
故選:B.

❷ 生物圈中的人核心定義

人是可以直立行走的擁有高級智慧的動物。

❸ 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生物圈指地球表面一切有生命的地帶,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機體(人、動物、植物、微生物)以及生命有機體賴以生存發展的非生命環境(空氣、水、土壤、岩石)的總和。生物圈范圍以海洋不超過11公里的深度,陸地不超過9公里的高度,大氣不超過距地12公里高的大氣層為限度。
在生物圈裡,生物與生物、生物與非生命的環境、環境與環境之間無時不在進行著能量和物質的變換,並從錯綜復雜的相互關系中,構成一個互相聯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約的體系。這個體系實質上就是全球生態系統,即生物圈。
生物圈是人類誕生的搖籃和賴以生存發展的最基本的環境。伴隨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的歷程,生物圈的情況也逐漸發生變化,尤其從近代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廣泛深入。全球性環境生態問題開始引起全世界的關注。
"人和生物圈"計劃是一個全球性計劃。它要求對生物圈及其不同區域的結構和功能進行系統的研究,預測人類活動將帶給生物圈內生物資源、非生物資源的變化及變化對人類本身的影響,為合理開發利用和保護生物圈資源、維持遺傳基因庫的多樣性、改善人類同環境的相互關系並達到穩定協調,提供可造的科學依據。
中國是"人和生物圈國際協調理事會"的理事國,1978年9月,成立了"人和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參加"人物生物圈"計劃的研究和執行。
由於生物圈是人類生存、活動、發展的根基,人類要想在地球上生活得安寧舒適,保證子孫有永續的資源可利用,就必須保護好生物圈,與一切破壞環境、破壞生態平衡、濫捕亂伐生物物種的行為進行斗爭,並積極為可更新資源的再生和再利用創造條件。

❹ 跪求生物圈中的人這一單元的重點難點

重點及難點
生物圈中的人
1.人的食物來源於環境
說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描述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
概述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設計一份營養合理的食譜。
關注食品安全。
探究發生在口腔內的化學消化。
2.人體生命活動的能量供給
描述人體血液循環系統的組成。
概述血液循環。
描述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
概述人體肺部和組織細胞處的氣體交換過程。
說明能量來自細胞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
3.人體代謝廢物的排出
描述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
概述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
描述其他排泄途徑
4.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調節生命活動
描述人體神經系統的組成。
概述人體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
概述人體通過眼、耳等感覺器官獲取信息。
舉例說明人體的激素參與生命活動調節。
5.人是生物圈中的一員
概述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舉例說明人對生物圈的影響。

❺ 7年級下冊,生物學生物圈中的人,第八章人體的營養,有哪些重點知識

七年級下冊生物重點知識總結

第四單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來 【復習要點】
(一)人類的起源和進化
1?進化論的建立者達爾文提出?人類和現代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類的進化過程?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樹棲生活為主的森林古猿為了適應環境下地生活?逐漸能直立行走、
製造並使用工具、最後進化成人類。
(二)人的生殖
1?生殖的概念?產生生殖細胞?繁殖新個體的過程?也是種族延續的過程。 2?生殖系統
(1)男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內生殖器 附睾?位於睾丸的背面?貯存和輸送精子
輸精管?輸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陰囊?保護睾丸和附睾
陰莖和尿道?排精、排尿
(2)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內生殖器 輸卵管?輸送卵細胞?受精的場所
子宮? 胚胎發育的場所
陰道?月經流出?胎兒產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陰
(3)精子、卵細胞和受精
精子?雄性生殖細胞?小?似蝌蚪?有長尾?能游動
卵細胞?雌性生殖細胞?球形?人體內最大的細胞?細胞質中的卵黃為胚胎發育初期提供營

❻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人類有思維,不同於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是生物圈的主宰 B.生物圈

人是生物圈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物,能大規模地改變生物圈,使其為人類的需要服務,但是人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從對生物圈能施加的影響而言,並不明顯地超過其他動物,因此人類並不是生物圈的主宰;人類作為生物圈中的一個成員,生物圈為人類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提供了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人類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所需的資源,因此人類必需依賴於生物圈提供的一切生活資料才能生存;因此人類對生物圈的改造應有一定限度,超過限度就會破壞生物圈的動態平衡,造成嚴重後果.由於人口的快速增長,人類對自然資源不合理利用或掠奪性利用,例如盲目開荒、濫砍森林、水面過圍、草原超載等,都使環境質量惡化,使生態平衡失調.
故選:A

❼ 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不僅為生物圈中的人和動物提供了各種食物,還為他們進行生命活動提供了______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其重要的意義.
一是完成了物質轉化:把無機物轉化成有機物,一部分用來構建植物體自身,一部分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來源,同時放出氧氣供生物呼吸利用.
二是完成了能量轉化:把光能轉變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是自然界中的能量源泉.
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促進了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所以綠色植物通過光合作用製造的有機物,不僅為植物自身的生存提供了物質和能量,也為其他生物的生活直接或間接的提供了食物和能量.
故答案為:能量.

❽ 生物圈中人類的「立足點」是()A.大氣圈B.水圈C.岩石圈D.生物的各個圈

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形成的一個統一整體,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准來劃分,生物圈向上可到達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處,厚度為20千米左右的圈層,包括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於下層,即與岩石圈的交界處.鳥類能高飛數千米,昆蟲以及一些小動物可被氣流帶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層中還發現有細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溫和低氣壓.大氣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蟲、鳥類、翼手類、漂浮在空中的細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體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蓋著土壤,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在這一圈層內,有鬱郁蔥蔥的森林,一望無際的草原,絢麗多彩的奇花異草,還有五顏六色的昆蟲,種類繁多的飛禽走獸,以及大量的細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類的「立足點」.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記錄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處石油中的石油細菌,但大多數生物生存於土壤上層幾十厘米之內.限制生物向土壤深處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內,150米以下無光,不適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
故選:C

❾ 學習了「生物圈中的人」後,某同學做了如下總結,其中不正確的是()A.腎--形成尿液的器官B.肺--氣

A、泌尿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腎,腎是形成尿液的場所,A正確;
B、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是肺,它是氣體交換的場所,B正確;
C、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是小腸,C錯誤;
D、毛細血管是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D正確.
故選:C

❿ 人類在生物圈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地位

人類在生物圈中應該是什麼樣的地位
人類是一種高級的動物,在生物圈中處於頂級地位(人類幾乎捕食所有多細胞動物).人類在宇宙中可能只是一種普通的智能生物.因為在銀河系中恆星數量就達1000-2000億顆,而宇宙中,僅僅是我們所觀測的星系就以千萬計,很可能有其它智能生物存在.人類是生物圈的消費者。不但如此,在生物當中,人類對生態的影響和改造是最大的。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的索求也越來越大,而自然界受到的破壞越來越嚴重。生物圈的生態平衡在很大程度上需要我們人類來維護。

熱點內容
六年級班主任隨筆 發布:2025-07-02 04:38:58 瀏覽:324
中學英語網 發布:2025-07-02 03:14:56 瀏覽:977
教育的情懷 發布:2025-07-02 01:17:44 瀏覽:807
e推教學 發布:2025-07-01 20:16:22 瀏覽:492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
個人師風師德自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13:46:43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