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分子生物學技術

分子生物學技術

發布時間: 2020-11-20 17:37:18

①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醫學中的主要應用

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醫學中的主要應用有:

疾病診斷,生物工程與生物制葯。

詳見網路文庫:http://wenku..com/view/be28810e6c85ec3a87c2c518.html

② 現代分子生物學常用實驗室技術有哪些

把一種生物的某個基因,用生物技術的方法轉入到另一種生物的基因組中,培育出的轉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現出轉入基因所控制的性狀,這項技術叫做轉基因技術.1982年,美國科學家培育出超級鼠這項技術,是利用改變鼠基因的方法,讓鼠的性狀發生變異.因此美國科學家培育的超級鼠是利用了轉基因技術.故選:C

③ 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技術包括哪些

分子生物學技術:
PCR、分子克隆、核酸電泳、瓊脂糖凝膠電泳測序、DNA, RNA 提取、轉化外源DNA、體外轉錄、逆轉錄、cDNA文庫構建、原位雜交、酵母雙雜交、差減雜交、扣除雜交、藍白斑篩選、抗生素篩選 、基因工程技術大部分都是依據分子生物學原理設計出來的。

分子生物學的基本含義
分子生物學是從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質為目的的一門新興邊緣學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的結構及其在遺傳信息和細胞信息傳遞中的作用為研究對象,是當前生命科學中發展最快並正在與其它學科廣泛交叉與滲透的重要前沿領域。分子生物學的發展為人類認識生命現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會,也為人類利用和改造生物創造了極為廣闊的前景。
所謂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質主要是指對遺傳、 生殖、生長和發育等生命基本特徵的分子機理的闡明,從而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論基礎和提供新的手段。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攜帶遺傳信息的核酸和在遺傳信息傳遞及細胞內、細胞間通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的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較大的分子量,由簡單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組合以蘊藏各種信息,並且具有復雜的空間結構以形成精確的相互作用系統,由此構成生物的多樣化和生物個體精確的生長發育和代謝調節控制系統。闡明這些復雜的結構及結構與功能的關系是分子生物學的主要任務。

④ 分子生物學發展階段有哪兩項關鍵技術

(一)描述性生物學階段:
1.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動物學家施旺提出細胞學說.
2.1859年,英國生物學家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
(二)實驗生物學階段:
1900年,孟德爾遺傳規律重新提出標志著實驗生物學階段的開始
(三)分子生物學階段:
1.1944年,美國生物學家艾弗里首次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2.1953年,美國沃森,英國克里克提出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標志著分子生物學階段的開始)
(四)當代生物的發展方向
微觀方向:從細胞學水平發展到分子水平
宏觀方向:生態學的發展解決全球性的環境和資源問題

⑤ 目前分子生物學技術在哪種腫瘤診斷中應用最廣泛

現代分子生物學是研究生物大分子--核酸及其表達產物蛋白質的結構、功能、遺傳、調控、相互關系和相互作用,從分子水平上探討生命現象的科學,其主要研究對象是核酸(DNA和RNA)和蛋白質。自從1953年Watson和Crick發現DNA的雙螺旋結構以來,分子生物學在短短五十年時間里以超乎想像的速度飛速發展,滲透到醫學每一個領域。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分子生物學的應用,人類探索生命活動的行為將會寸步難行。
將分子生物學技術應用到臨床檢驗診斷學,使疾病診斷深入到基因水平,稱為基因診斷。基因診斷技術主要包括核酸分子雜交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基因多態性分析技術、單鏈構象多態性(SSCP)分析技術、熒光原位雜交染色體分析(FISH)技術、波譜核型分析(SKY)技術、DNA測序技術、基因晶元技術以及蛋白質組技術等,一些先進的分離和檢測技術大大促進了上述技術的完善和發展,如毛細管電泳技術(CE)、液質聯用技術(LC/MS/MS)、變性高效液相色譜技術(DHPLC)、非熒光遺傳標記分析技術等。基因診斷在感染性疾病、遺傳性疾病、腫瘤性疾病等的診斷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我們就臨床檢驗診斷中涉及的主要分子生物學技術作一簡要介紹。
1.核酸分子雜交技術
即基因探針技術。利用核酸的變性、復性和鹼基互補配對的原理,用已知的探針序列檢測樣本中是否含有與之配對的核苷酸序列的技術。是臨床應用最早的,也是最基礎的分子生物學技術,是印跡雜交、基因晶元等技術的基礎。不少探針已經商品化。
2.PCR技術
PCR技術是一種特異擴增DNA的體外酶促反應,可以短時間擴增出兩段已知序列之間的DNA,用於診斷、鑒定、制備探針及基因工程產品開發等,是一項及其有效和實用的技術。由於PCR試驗存在一定的假陽性和假陰性問題,導致PCR技術在我國臨床診斷中的應用曾一度被叫停,近年來由於改進的PCR技術如巢式PCR(nested PCR)、多重PCR(multiplex PCR) 、熒光PCR技術等在較大程度上增加了該技術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加上衛生部於 2002-01頒發了有關基因擴增檢驗技術臨床應用的法規性文件《臨床基因擴增檢驗試驗室管理暫行辦法》(衛醫發〔2002〕10號 ),要求從事臨床基因擴增檢驗的技術人員必須經過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或授權的省級培訓機構的上崗培訓,持證上崗,使PCR技術在臨床檢驗診斷中重新發揮其不可替代的作用,PCR已廣泛用於核酸的科學研究以及臨床疾病的診斷和治療監測,尤其在感染性疾病診斷方面更有應用價值。
3.基因多態性分析技術
在人群中,各個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會存在一定差異,稱為基因多態性。基因多態性位點普遍存在於人的基因組中,並按孟德爾遺傳方式遺傳。如果在某個家庭中,某一致病基因與特定的多態性片段緊密連鎖,就可以用這一多態性片段作為一種「遺傳標記」來判斷家庭成員或胎兒是否攜帶有致病基因。目前認為基因多態性是個體的「身份證」;有的雖然不表現疾病,但也許會影響對葯物的反應和用葯效果。因此,基因多態性分析技術已經廣泛應用於群體遺傳學研究、疾病連鎖分析和關聯分析、疾病遺傳機制研究、腫瘤易感性研究、個性化用葯等諸多方面。遺傳學上把基因多態性片段稱為遺傳標記。遺傳標記分析經歷第一代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RFLP)、第二代微衛星DNA(Microsatellite DNA),現已發展到第三代單核苷酸多態性分析(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下面分別介紹如下:
3.1限制性酶切片段多態性(RFLP)分析技術
RFLP是利用限制性內切酶在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切割雙鏈DNA後凝膠電泳分離開不同大小片段,由於不同個體存在核苷酸序列差異導致限制性酶切位點變化從而使酶切片段呈現多態現象。傳統的RFLP方法是指基因組DNA經限制性內切酶酶切,電泳分離後再結合Southern 印跡雜交,構建出DNA指紋圖,這種方法特異性和敏感性均較高,但操作繁雜。目前結合PCR技術產生PCR-RFLP方法,是檢測與特定的酶切位點有關的突變的簡便方法。RFLP方法在遺傳性疾病診斷、微生物種屬分型、腫瘤發病及診斷研究等領域應用廣泛。

⑥ 分子生物學技術員是做什麼

目前在國內的各個實驗室,技術員的工作就是進行常規的實驗操作,獲取最原始的實驗數據。

⑦ 分子生物學實驗基本技術原理和技術方法要點是什麼

PCR 分子克隆 核酸電泳、瓊脂糖凝膠電泳 測序 DNA, RNA 提取 轉化外源DNA 體外轉錄、逆轉錄 cDNA文庫構建 原位雜交、酵母雙雜交、差減雜交、扣除雜交 藍白斑篩癬抗生素篩選 基因工程技術大部分都是依據分子生物學原理設計出來的。

⑧ 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都有哪些

PCR
分子克隆
核酸電泳、瓊脂糖凝膠電泳
測序
DNA,RNA 提取
轉化外源DNA
體外轉錄、逆轉錄
cDNA文庫構建
原位雜交、酵母雙雜交、差減雜交、扣除雜交
藍白斑篩選、抗生素篩選
基因工程技術大部分都是依據分子生物學原理設計出來的.

熱點內容
六年級班主任隨筆 發布:2025-07-02 04:38:58 瀏覽:324
中學英語網 發布:2025-07-02 03:14:56 瀏覽:977
教育的情懷 發布:2025-07-02 01:17:44 瀏覽:807
e推教學 發布:2025-07-01 20:16:22 瀏覽:492
故事數學題 發布:2025-07-01 19:00:18 瀏覽:952
教師基本情況登記表 發布:2025-07-01 17:05:51 瀏覽:241
英語輔導報社 發布:2025-07-01 16:38:23 瀏覽:143
高一語文綜合試卷 發布:2025-07-01 16:38:21 瀏覽:589
而且英語 發布:2025-07-01 14:58:57 瀏覽:936
個人師風師德自查報告 發布:2025-07-01 13:46:43 瀏覽: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