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生物必修二視頻

高中生物必修二視頻

發布時間: 2020-11-21 10:44:47

㈠ 高中生物必修二好難學

嘛,我的生物還是挺好的= =
必修二學的是遺傳,最關鍵是遺傳的圖譜,這個的話,自己不怕麻煩,把那些AABB的東西一個個列出來,一步步的推導的話,一般都是可以做出來的。學生物最重要的就是看書,把書上的知識點都弄透了,再做題,慢慢聯想書中的知識,多加努力就可以又快又準的做出來了

㈡ 高中生物必修二好難啊。老師講都不一定聽得多懂的,現在老師都不講了。該怎麼辦啊,一看就頭大的要命

有買參考書嗎?買本看看吧,上面有許多詳細講解。我都是周末在家捧著參考書看得死去活來才學懂的。你是不是覺得知識很抽象很凌亂?要注意多看課本上的圖,因為咱們學的都是各種過程性的東西,要圖才能弄懂。

㈢ 高中生物必修二

我是生物老師,給你一個必修二的歸納,很有用的,
《遺傳與進化》必記知識點歸納

1、分離定律:在生物的體細胞中,控制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成對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發生分離,分離後的遺傳因子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2、自由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
3、兩條遺傳基本規律的精髓是:遺傳的不是性狀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狀的遺傳因子。
4、孟德爾成功的原因:正確的選用實驗材料;現研究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再研究兩對或多對性狀的遺傳;應用統計學方法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基於對大量數據的分析而提出假說,再設計新的實驗來驗證。
5、孟德爾對分離現象的原因提出如下假說:生物的性狀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的;體細胞中遺傳因子是成對存在的;生物體再形成生殖細胞—配子時,成對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分別進入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
6、薩頓的假說:基因和染色體行為存在明顯的平行關系。(通過類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雜交過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獨立性;在體細胞中基因成對存在,染色體也是成對的;體細胞中成對的基因一個來自父方,一個來自母方,同源染色體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時自由組合,非同源染色體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後期也是自由組合的。
薩頓由此推論:基因是由染色體攜帶著從秦代傳遞給下一代的。即基因就在染色體上。
7、減數分裂是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產生成熟的生殖細胞時進行的染色體數目減半的細胞分裂。在減數分裂的過程中,染色體只復制一次,而細胞分裂兩次。減數分裂的結果是,成熟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比原始生殖細胞的減少一半。
8、配對的兩條染色體,形狀大小一般相同,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體。同源染色體兩兩配對的現象叫做聯會。聯會後的每對同源染色體含有四條染色單體,叫做四分體。
9、減數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發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
10、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體來自精子(父方),另一半來自卵細胞(母方)。
11、基因分離的實質是:在雜合體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在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等位基因會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兩個配子中,獨立的隨著配子遺傳給後代。
12、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和自由組合是互不幹擾的;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在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3、紅綠色盲、抗維生素D佝僂病等,它們的基因位於性染色體上,所以遺傳上總是和性別相關聯,這種現象叫做伴性遺傳。
14、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只有少數生物(如HIV病毒)的遺傳物質是R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15、DNA分子雙螺旋結構的主要特點:DNA分子是由兩條鏈組成的,這兩條鏈按反向平行方式盤旋成雙螺旋結構;DNA分子中的脫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連接,排列在外側,構成基本骨架,鹼基排列在內側;兩條鏈上的鹼基通過氫鍵連接成鹼基對,並且鹼基配對有一定的規律。
16、鹼基之間的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叫做鹼基互補配對原則。
17、DNA分子的復制是一個邊解旋邊復制的過程,復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條件。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復制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保證了復制能夠准確地進行。
18、遺傳信息蘊藏在4種鹼基的排列順序之中,鹼基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鹼基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
19、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分子片斷。
20、RNA是在細胞核中,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合成的,這一過程稱為轉錄。
21、游離在細胞質中的各種氨基酸,就以mRNA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蛋白質,這一過程叫做翻譯。
22、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進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23、基因還能通過控制蛋白質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24、基因與基因、基因與基因產物、基因與環境之間存在著復雜的相互作用,這種相互作用形成了一個錯綜復雜的網路,精細的調控著生物體的性狀。
25、中心法則描述了遺傳信息的流動方向,主要內容是:遺傳信息可以從DNA流向DNA,即DNA的自我復制,也可以從DNA流向RNA,進而流向蛋白質,即遺傳信息的轉錄和翻譯。但是,遺傳信息不能從蛋白質傳遞到蛋白質,也不能從蛋白質流向DNA或RNA。
26、修改後的中心法則增加了遺傳信息從RNA流向RNA,從RNA流向DNA這兩條途徑。
27、基因與性狀之間並不是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有些性狀是由多個基因共同決定的,有的基因可以決定或影響多種性狀。一般來說,性狀是基因與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28、DNA分子發生鹼基對的替換、增添、缺失,進而引起的基因結構的改變,叫做基因突變。
29、由於自然界誘發基因突變的因素很多,基因突變還可以自發產生,因此,基因突變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30、基因突變是隨機發生的、不定向的。
31、在自然狀態下,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
32、基因突變可能破壞生物體與現有環境的協調關系,而對生物有害,也可能使生物產生新的性狀,適應改變的環境,獲得新的生存空間,還有些基因突變既無害也無益。
33、基因突變的意義:是新基因產生的途徑;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是生物進化的原始材料。
34、基因重組是指在生物體進行有性生殖的過程中,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的重新組合。
35、染色體結構的改變,都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目或排列順序發生改變,從而導致性狀的變異。
36、染色體數目的變異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減少。
注意三種可遺傳變異的區別:基因突變重在產生了新基因,基因重組是兄弟姐妹有差異的最主要原因,染色體變異是唯一可以在顯微鏡底下觀察到的變異。
37、染色體組:細胞中的一組非同源染色體,在形態和功能上各有不同,攜帶著控制生物生長發育的全部遺傳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一個染色體組。
38、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叫單倍體(例:雄蜂)
39、二倍體和多倍體:由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個體,體細胞中含有幾個染色體組就是幾倍體。
40、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低溫處理等。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41、單倍體植株長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但是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常用花葯(花粉)離體培養的方法獲得單倍體植株。
42、人類遺傳病通常是指由於遺傳物質改變而引起的人類疾病,主要可以分為單基因遺傳病、多基因遺傳病和染色體異常遺傳病。
43、遺傳病的監測(如:遺傳咨詢、產前診斷等)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的預防遺傳病的產生和發展。
44、雜交育種是將兩個或多個品種的優良性狀通過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經過選擇和培育,獲得新品種的方法。
45、誘變育種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γ射線、紫外線、激光等)或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硫酸二乙酯)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提高突變率,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優良變異類型,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缺點:盲目性。
46、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術或DNA重組技術。通俗的說,就是按照人們的意願,把一種生物的某種基因提取出來,加以修飾改造,然後放在另一種生物的細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遺傳性狀。
47、歷史上第一個提出比較完整的進化學說的是法國博物學家—拉馬克。他提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創造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進化而來的;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漸進化的;生物各種適應性特徵的形成都是由於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這些因用進廢退而獲得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給後代的,這是生物不斷進化的主要原因(歷史局限性)。
48、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過度繁殖(前提)、生存斗爭(手段或動力)、遺傳變異(基礎)、適者生存(結果)。
49、進化理論的發展:從性狀水平到基因水平;從以生物個體為單位到以種群為單位。
50、現代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繁殖的基本單位);突變(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的統稱)和基因重組產生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定向改變並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生物進化的過程實際上是生物與生物、生物與無機環境共同進化的過程,進化導致生物的多樣性。
51、生活在一定區域的同種生物的全部個體叫做種群。
52、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這個種群的基因庫。
53、基因突變產生新的等位基因,這就可能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生變化。
54、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種群的基因頻率會發生定向改變,導致生物朝著一定的方向不斷進化。
55、能夠在自然狀態下相互交配並且產生可育後代的一群生物稱為一個物種。
56、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
57、注意遺傳系譜圖的中顯隱性的判斷方法:無中生有是隱性,有中生無是顯性。
58、如果是隱性病,而有父正女病,則可判斷此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如果是顯性病,而有父病女正,則可判斷此病為常染色體遺傳。
59、可遺傳變異是指遺傳物質發生了變化而造成的變異,不一定能夠遺傳給下代(注意和遺傳給下一代的變異相區別)
60、三代以內的近親是指從自己算起,向上推三代和向下推三代的同源而生的親屬。其中直系親屬是指自己和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子女、孫子女、外孫子女,其他的為旁系,注意親兄弟姐妹也為旁系。

㈣ 高中生物必修二孟德爾豌豆雜交定律講課時怎麼導入

假說演繹法的流程:
①觀察現象(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產生的F1均為高莖豌豆,F1的高莖豌豆自交產生的F2出現矮莖豌豆,F2中高莖:矮莖=3:1)
--②發現問題(現象即是問題)
--③提出假設(課本上的4點假說)
--④對問題做出解釋(課本上的4點假說)
--⑤對另外的實驗做出預測(測交實驗的結果預期應該是高莖:矮莖=1:1)
--⑥動手實驗得出結果(測交實驗結果得到高莖30株,矮莖34株)
--⑦對比實驗結果和預測是否統一(實驗結果為高莖:矮莖=30:34,接近1:1,與預期統一)
--⑧孟德爾的假設上升為真理,分離定律誕生.

㈤ 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艾弗里的細菌轉化實驗的視頻或Flash素材,發到我郵箱

這個還真沒有,不過個人覺得書上的圖就很具有代表性了,而且這個實驗相對簡單,主要是後面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最好有個flash

㈥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目錄是什麼我忘了把課本帶回家了。。

必修2:遺傳與進化

科學家訪談 我贊嘆生命的魅力

第1章 遺傳因子的發現:

第1節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一)

第2節 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體的關系

第1節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減數分裂

二、受精作用

第2節 基因在染色體上

科學家的故事 染色體遺傳理論的奠基人——摩爾根

第3節 伴性遺傳

第3章 基因的本質

第1節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第2節 DNA分子的結構

第3節 DNA的復制

第4節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科學·技術·社會 DNA指紋技術

第4章 基因的表達

第1節 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

第2節 基因對性狀的控制

科學前沿 生物信息學

第3節 遺傳密碼的破譯(選學)

第5章 基因突變及其他變異

第1節 基因突變和基因重組

第2節 染色體變異

第3節 人類遺傳病

科學·技術·社會 基因治療

第6章 從雜交育種到基因工程

第1節 雜交育種與誘變育種

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 育種工作著

第2節 基因工程及其應用

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 生物技術產業的研發人員

第7章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

第1節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由來

第2節 現代生物進化理論的主要內容

一、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與生物進化

二、隔離與物種的形成

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 化學標本的製作

三、共同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

科學·技術·社會 理想的「地質時鍾」

(6)高中生物必修二視頻擴展閱讀:

高中生物新大綱:

知識點的增刪與調整

新大綱刪除的知識點或知識項目共10個,它們是:

①基因的連鎖與交換定律

②生物進化的簡要過程界級分類(選學)

③人類的起源和發展,④生物對環境的適應與影響

⑤自然保護區(選學)

⑥環境污染的危害

⑦環境污染的防治

⑧營養與健康的關系

⑨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⑩真核生物基因表達的調控

與此同時,新大綱新增加1個知識項目,那就是在《生態系統的類型》中增加了濕地生態系統。

新大綱中更有調整的知識項目8個,其中:

①「細胞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改為「細胞主要的亞顯微結構和功能」

②「酶的概念和特性」改為「酶的性質」

③「植物的水分代謝」改為「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利用」

④「植物的礦質代謝」改「植物的礦質營養」

⑤「生物的呼吸作用」改為「細胞呼吸」

⑥「基因突變和重組」改為「基因突變」

⑦「種群數量的變化」等改為「種群及數量的變化」

⑧「生態環境的保護」單元改為「人與生物圈」。

新大綱中對各知識點的教學要求也部分作了變更。其中「細胞主要的亞顯微結構」、「細胞分裂」、「酶的性質」等三個知識點均由D(應用)調整為C(理解)。

「現代免疫學的應用」、「酶工程簡介」均改為選學內容,「生態系統的類型」全調整為B(識記),「種群及數量的變化」全調整為C(理解),而「酸雨等全球環境問題」由A(知道)調整為C(理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中生物

㈦ 求高中生物必修二課程網盤

網路網盤:追風箏的人472 有學而思網校的視頻

㈧ 高中生物必修二

邏輯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與「歸納法」相對。推論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是一種確實性推理。

所以不能說用字母對於邏輯推理有什麼作用,但可以說它對於實驗有什麼作用。

如果是對於實驗的用處的話,那採取字母的形式就可以直觀分辨哪個為顯性基因(大寫字母),哪個為隱性基因(小寫字母)。

在分析圖表時可以簡便地計算各個配子所佔的比例,易於推算後代表現為顯性或隱性的比例。

㈨ 想要高中必修二的生物教學視頻百度雲最好了

高中全科,很全滴,網路雲視頻教程可以下載,也可直看

熱點內容
什麼心理 發布:2025-07-11 11:13:50 瀏覽:198
天都教育 發布:2025-07-11 09:35:37 瀏覽:447
廈門在職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1 09:05:50 瀏覽:694
十佳師德模範先進事跡材料 發布:2025-07-11 08:34:05 瀏覽:745
曲宏老師 發布:2025-07-11 08:29:28 瀏覽:130
初中物理考點 發布:2025-07-11 08:00:56 瀏覽:539
九年級上冊仁愛版英語 發布:2025-07-11 07:43:32 瀏覽:666
七律長征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1 06:31:58 瀏覽:438
安工大老師 發布:2025-07-11 02:47:26 瀏覽:525
微生物學第三版 發布:2025-07-11 00:14:22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