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圓明園歷史

圓明園歷史

發布時間: 2020-11-21 12:05:28

① 圓明園的歷史資料

② 圓明園的現狀、歷史、相關的故事

1、歷史

圓明園始建於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給皇四子胤禛的賜園。1722年雍正即位以後,拓展原賜園,並在園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內閣、六部、軍機處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聽政」。

乾隆帝在位期間除對圓明園進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還在緊東鄰新建了長春園,在東南鄰並入了萬春園。 圓明三園的格局基本形成。嘉慶朝,主要對綺春園(萬春園)進行修繕和拓建,使之成為主要園居場所之一。

道光帝時,國事日衰,財力不足,但寧撤萬壽、香山、玉泉「三山」的陳設,罷熱河避暑與木蘭狩獵,仍不放棄圓明三園的改建和裝飾。

圓明園,在清室150餘年的創建和經營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規模、傑出的營造技藝、精美的建築景群、豐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內涵而享譽於世,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範」,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

然而,1856年10月,英國和法國在沙皇俄國和美國的支持配合下,聯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繞經北京城東北郊直撲圓明園,洗劫無數財務。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天三夜不滅,煙雲籠罩北京城,久久不散。這座舉世無雙的園林傑作被一齊付之一炬。

事後據清室官員查奏,偌大的圓明三園內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閣及廟宇、官門、值房等建築倖存,但門窗多有不齊,室內陳設、幾案均盡遭劫掠。自此同時,萬壽山清漪園、香山靜宜園和玉泉山靜明園的部分建築也遭到焚毀。

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英國侵略軍燒毀安佑宮時,因他們來得突然,主事太監又反鎖著安佑宮的大門,所以,當時有太監、宮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燒死在安佑宮,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2、現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政府十分重視圓明園遺址的保護,先後將其列為公園用地和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徵收了園內旱地、進行了大規模植樹綠化。

在十年動亂中,遺址雖然遭到過一些破壞,但它畢竟被保住了:整個圓明園的水系山形和萬園之園的園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數的土地成為綠化地帶。十幾萬株樹木蔚然成林,多數建築基址尚可找到,數十處假山疊石仍然可見,西洋樓遺址的石雕殘跡頗引人注目。

1976年正式成立圓明園管理處之後,遺址保護、園林綠化有明顯進展,西洋樓一帶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個遺址東半部的園林道路、園杯設施從無到有,逐年有所改善。

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的《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明確把圓明園規劃為遺址公園。同年,北京市政府撥出專款,修復了長春園的東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圍牆。

在北京市和海淀區政府及圓明園學會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圓明園管理處與海淀鄉園內農民實現了聯合,採取民辦公助形式,依靠社會各方面力量,共同開發建設遺址公園。從而使遺址保護整修工作邁出有決定意義的一步。

福海中心蓬島瑤台東島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島庭院,綺春園的新宮門,以及西洋樓的歐式迷宮(萬花陣),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樣修復。後又經兩年整修提高,遺址公園初具規模,於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會售票開放。園內遊人已超過1000萬。

由國家與園內農民聯合建園這一形式,經數年過渡,全面開辟遺址公園的條件漸趨成熟。按照首都建設總體規劃的要求,為加快遺址公園建設步伐,於1990年和1993年分兩批正式辦理了遺址公園全部佔地的徵用手續。

2002年12月,北京圓明園正覺寺修繕工程正式招標。正覺寺曾是清代皇室成員的御用佛寺,由於地處綺春園牆外,才成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唯一倖免的古建築。此次修繕的范圍包括山門、文殊亭、東西五佛殿、東西配殿、西轉角房等,修繕面積共計990平方米,2003年10月1日前完成。

3、相關故事——火燒圓明園

咸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佔北京後,占據圓明園。中國守軍寡不敵眾,圓明園總管大臣文豐投福海自盡,住在園內的常嬪受驚身亡。英國軍隊首領額爾金在英國首相帕麥斯頓的支持下,下令燒毀圓明園。

3500名英法聯軍沖入圓明園,縱火焚燒圓明園,大火三日不滅,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淀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安佑宮中,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使這座世界名園化為一片廢墟。大火連燒3天3夜,成為世界文明史上罕見的暴行。

圓明園文物被掠奪的數量粗略統計約有150萬件,上至中國先秦時期的青銅禮器,下至唐、宋、元、明、清歷代的名人書畫和各種奇珍異寶。現僅存建築遺址,並建立圓明園遺址公園。

(2)圓明園歷史擴展閱讀

圓明園,誕生在康熙年間,成長於雍正王朝,風華在乾隆盛世。它繼承了中國三千多年的優秀造園傳統,既有宮廷建築的雍容華貴,又有江南水鄉園林的委婉多姿,同時又汲取了歐洲的園林建築形式,把不同風格的園林建築融為一體,在整體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諧完美。

圓明園集中國幾千年優秀造園藝術之大成,把中國古典園林推向一個新的高度。一些西方人對中國園林刮目相看,也正是從圓明園開始的。總之,圓明園為中國這個文明古國贏得過榮譽,曾經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③ 圓明園的故事

圓明園坐落於北京西北郊,與頤和園相鄰,由圓明園,長春園,萬春園組成,也叫圓明三園,是清朝著名皇家園林之一,面積五千二百餘畝,建築面積達16萬平方米,素有萬園之園之稱,清朝皇帝每到盛夏都會來這里處理政務,因此也叫做「夏園」。

新中國成立後,逐漸被保護起來,1988年對外開放!

綜上所述:從建立到被洗劫,先後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同治,光緒,宣統八位皇帝。可以說圓明園見證了清朝的興盛與衰敗。

④ 圓明園的歷史資料 100字

歷史給圓明園留下了濃墨的色彩,給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什麼?今天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人們只能看到半廢的山水和斷壁殘垣,很難想像這里曾享有「萬園之園」的美譽。盛時的圓明園,有著名景群上百處,清朝數代帝王在150餘年時間里精心經營這座集中西建築風格於一體的皇家園林,乾隆皇帝評價圓明園說:「實天寶地靈之區,帝王豫游之地,無以逾此。」但如今,人們只能憑想像來揣測百餘年前圓明園的風貌。

回國後,孟托邦又獻給拿破崙三世許多東西:兩根將軍的裝飾杖,用金子做成,中間和兩端都鑲有很大的寶石,做工極為精細;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現在法國吉美軍事博物館展出),帶一頂戰盔;鎏金和釉的銅寶塔;好幾個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許多戒指、項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數以千計的珍奇玩物。隨著時間的推移,被劫掠的圓明園文物通過各種拍賣會等途徑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還是保存在英法兩國。希望有一天,這些寶物都能回到祖國的懷抱。



熱點內容
自己班主任 發布:2025-07-12 06:37:42 瀏覽:926
場合英語 發布:2025-07-12 06:32:53 瀏覽:782
物理的應用題 發布:2025-07-12 06:29:51 瀏覽:204
初一下學期地理 發布:2025-07-12 06:27:41 瀏覽:3
如何愛校 發布:2025-07-12 04:25:07 瀏覽:950
美國研究生數學專業排名 發布:2025-07-12 02:36:31 瀏覽:902
臨沂市教育局網站 發布:2025-07-12 01:04:56 瀏覽:246
教師節資料50字 發布:2025-07-12 00:58:21 瀏覽:345
老師面試班 發布:2025-07-11 23:57:06 瀏覽:802
如何鋪地磚 發布:2025-07-11 22:46:37 瀏覽: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