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歷史
『壹』 河南歷史上的著名人物
老子,春秋晚期楚抄國(今河南鹿邑)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和道家學派的創始人,著有《道德經》。
司馬光,生於河南光山縣,中國古代著名的歷史學家,編撰了《資治通鑒》。
張衡,東漢南陽西鄂(今河南召縣石橋鎮)人。傑出的科學家,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測驗風向的候風儀等。
張仲景,南陽郡涅陽(今河南南陽)人,是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司馬懿,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西)人。三國時期的著名軍事統帥,以謀略著稱,是晉王朝的奠基人和開拓者。
玄奘,洛州緱氏(今河南偃師縣緱氏鎮)人,是我國佛教史上空前絕後的一代高僧,也是一位成績卓著的翻譯家,被後人尊稱為"唐三藏"。
杜甫,祖籍襄陽,創作了"三吏","三別"
等大量優秀詩篇,寫下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等千古絕句。
白居易,生於河南新鄭,留下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處曾相識"等許多不朽詩句。
吳道子,出生於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國山水畫的祖師,素有"吳帶當風"
的美譽,他的人物繪畫更是"冠絕於世",被後人尊稱為"畫聖"。
岳飛,相州湯陰(今河南湯陰縣)人,南宋抗金名將,中華民族一代英傑。
『貳』 河南省有幾個歷史古都、它們分別是、
中國七大古都河南佔四個,分別是:鄭州,洛陽,開封,安陽,另外還有商丘,許昌等等也是歷史古都。
『叄』 河南歷史名人有哪些
1、婦好 ,好姓,婦為尊稱,中國歷史上有據可查(甲骨文)的第一位女性軍事統帥,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政治家。「婦」為親屬稱謂。銅器銘文中又稱「後母辛」是因為她的廟號稱辛,即乙辛,周祭卜辭中所稱的妣辛。祖庚、祖甲的母輩「母辛」也就是她。
出土的大量甲骨卜辭表明,在武丁對周邊方國、部族的一系列戰爭中,婦好多次受命代商王徵集兵員,屢任軍將征戰沙場。曾統兵1.3萬人攻羌方,俘獲大批羌人,成為武丁時一次征戰率兵最多的將領。
2、燧人氏,(前?------前4354年)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風姓,名允婼。華夏族。燧人氏鑽木取火,成為華夏人工取火的發明者,教人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稱「燧皇」。燧人氏為有巢氏之子。
3、吳廣 ,秦末農民起義領袖。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朝廷征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為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
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4、張良(約前250—前186年),字子房,新鄭(今河南省新鄭市) 人。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先輩在韓國首都陽翟(今河南省禹州市),任過五代韓王之國相。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憑借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後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5、晁錯(前200年—前154年),漢族,潁川(今河南禹州)人,西漢政治家、文學家。漢文帝時,任太常掌故,後歷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景帝即位後,任為內史,後遷至御史大夫。
晁錯發展了「重農抑商」政策,主張納粟受爵,增加農業生產,振興經濟;在抵禦匈奴侵邊問題上,提出「移民實邊」的戰略思想,建議募民充實邊塞,積極備御匈奴攻掠。
政治上,進言削藩,剝奪諸侯王的政治特權以鞏固中央集權,損害了諸侯利益,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國諸侯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為名,舉兵反叛。景帝聽從袁盎之計,腰斬晁錯於東市。
『肆』 為什麼說「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河南的歷史多久遠
河南之所以會成為中國歷史的精華濃縮,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河南孕育了中華民族與華夏文明。約50萬年前河南境內已經出現了原始人;約10萬年前,具有智力的盧氏人也是出自河南。所以,中國古代祖先之一,就在河南繁衍生息,盤古開天、女媧造人,中華民族的人根之祖,皆源自河南。華夏文明也是在此地初露了曙光,九千年前,河南先民在這里拉開了原始農業、畜牧業的先河;七千年前,治銅、紡織、釀酒、玉器等手工業在河南起步發展;五千年前,皇帝在河南建立了中國國家最早的雛形“有熊國”;公元前21世紀,中國第一個完整的國家夏朝在此地建立,某種程度上說,河南的發展史確實是中國的誕生史。
另外河南的手工業、商業同樣活躍繁榮,早在八千多年以前,河南就已經出現了制陶業、紡織業、釀酒業;漢唐時期河南更是全國重要的冶鐵基地、絲織業基地。據歷史學家考證,中國最早的商品交易市場就是現如今的商丘火神台,之所以會將做生意的人稱之為“商人”,將做生意稱之為“商業”,就與商丘的商部落有關。綜合以上種種方面,“一部中國史,半部在河南”確實有其道理,輝煌燦爛的河南的歷史,一定程度上,確實能代表中國的半部歷史。
『伍』 歷史上河南出過多少皇帝
1、商湯
商湯(約公元前1670年—公元前1587年),即成湯,子姓,名履,古書中說:「湯有七名」。見於記載的有:湯、成湯、武湯、商湯、天乙、天乙湯(殷墟甲骨文稱成、唐、大乙,宗周甲骨與西周金文稱成唐),河南商丘人,湯是契的第十四代孫,主癸之子,商朝開國君主。
『陸』 河南歷史的由來是什麼
河南省位於我國的中東部地區、黃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區位於黃河以南,故稱河南,在遠古時期,這里的地勢被描述為人牽象之地,所以河南簡稱豫。
《尚書•禹貢》將天下分為九州,天下九州之中的是豫州,現今河南的大部分地區屬於九州中的豫州,故有中原、中州之稱。
從唐朝建立到北宋滅亡,河南的經濟和文化達到鼎盛時期,北宋建都開封,當時開封人口達100多萬,為全國第一大城市,商業貿易額佔全國之半,各方面都極一時之盛,可說是中世紀河南歷史的黃金時代。
南宋以後,是河南社會歷史發展的中衰時期。元朝實行的行省制度,被明、清兩朝沿襲下來,其河南的疆域大體上與今天的河南省相近。在此期間,河南經濟和文化都越來越落後於江南和北方其他一些省區。
金朝貞祐二年(1214年),遷都開封,末期遷都商丘。宋、金劃淮河而治之後,河南省淮河以南地區屬南宋。
元朝時期,在河南境內設置河南江北行省,開封為省會。
明朝時期,河南省下轄8個府和1個直隸州。清朝時期,基本沿襲了明朝的區劃。
1949年1月10日,淮海戰役勝利結束,河南全境解放。1949年8月,黃河以北地區成立平原省,省會駐新鄉市,河南省保留黃河以南地區。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大部分並入河南省。1954年10月,河南省會駐地從開封市遷駐鄭州市。
河南轄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平頂山市、安陽市、鶴壁市、新鄉市、焦作市、濮陽市、許昌市、漯河市、三門峽市、南陽市、商丘市、信陽市、周口市、駐馬店市等17個省轄市,濟源市1個省直管市,21個縣級市,83個縣,53個市轄區。
『柒』 河南在古代是什麼國
夏朝、商朝、西周、東周、玄漢、東漢、曹魏、西晉、北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隋朝、唐朝、武周、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遼朝、北宋、南宋、金朝、民國等先後有20多個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遷都於此。
中原一直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自古就有「得中原者得天下」之說,逐鹿中原,方可鼎立天下。中國有歷史記載或考古證據表明較長時間的主要政權的八大古都中,中原地區占據四個,分別是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此外還有商丘、南陽、濮陽、許昌、登封、夏邑、偃師、虞城、淮陽、新鄭等古都。
(7)河南歷史擴展閱讀
河南在戰國時期,還真是個比較迷糊的地方,因為七雄裡面,基本除了燕國和齊國以外,個個都能和它連上點關系。
經過春秋一輪的淘汰賽,河南眾多古國成為了歷史,反而壯大了活下來的諸侯國實力。到了戰國時代,河南主要有魏、韓、鄭、衛、宋、楚等國家,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詳細的情況。
從三家分晉開始,戰國時代來臨。晉國在河南的領土被魏國、韓國繼承。楚國在戰國時代採取北上東擴的政策,河南成為其必須佔領的目標。
齊國、趙國、秦國先後爭霸,主戰場也定在了河南地區。鄭國、宋國、衛國等小國苟延殘喘,惶惶不可終日,終究迎接它最後的滅亡。
河南在戰國初期,分別為楚國和晉國佔領了南部和北部地區,鄭國也擁有一小片地區。後來三家分晉,楚國仍然占據河南南陽一帶,原來的晉國在河南的地區主要被韓國和魏國瓜分,韓國主要佔領了中部地區,魏國則佔領了河南的北部東部和東南部,對韓國成夾擊之勢。
而當時的戰國七雄之中,屬韓國實力最弱,也屬韓國地理位置最為重要。因為當時韓國占據著河南的中心地帶,也是七國的相交地帶,哪個國家佔領了這一地區,誰就有了地利上的優勢,進可攻退可首,所以韓國和當時已經小地不能再小的鄭國成了列國攻伐的對象。
後來韓國滅了鄭國,完全佔領了河南的中部地區,也成為戰國一霸,但終究逃脫不了,被秦滅亡的下場,公元前230,秦滅韓,河南之地,正式並入秦國國土。
『捌』 河南歷史上著名地方介紹
鄭州:火車拉來的城市,解放前規模較小,因其位於京廣線、隴海線交叉處,所以樞紐作用非常突出,解放後才被指定為河南省會。中華人文始祖軒轅黃帝的故里,曾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現仍保存有殷墟遺址。
開封:在中國的歷史上,開封曾被稱為大梁、汴梁、東京、汴京等。戰國時期的魏國,五代時期的後梁、後晉、後漢、後周以及北宋和金七個王朝曾先後建國都於開封,故稱「七朝故都」。開封最輝煌的時期就是在繁華的北宋。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城市。夏 、 商、西周、東周、東漢、三國時期魏、西晉、北魏(493年才自大同遷都至此)、隋、唐(武則天時期)、後梁、後晉、後唐均以洛陽作國都。
安陽:殷墟所在地、漢字之都、甲骨文之鄉、《周易》的誕生地。也是我國的八大古都之一。
許昌:著名的魏都。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講漢獻帝迎之許昌,在許昌建都,史稱許都。這里見證了曹操統一天下的腳步和輝煌、見證了建安七子和曹氏父子的才氣。在當時,是中國的政治、文化中心。曹操依次為基地統一了整個北方。
商丘:先商和商業的發祥地。
周口:歷史悠久,古屬陳楚。上古時期,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繁衍生息,史有「華夏先驅,九州聖跡」之美譽。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發祥地之一。
南陽: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山美水美、又出了許多的歷史名人)。遠在幾十萬年前,人類祖先己在這塊土地繁衍生息。曾出現過恐龍。歷史上一直是很重要的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