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歷史將軍

歷史將軍

發布時間: 2020-11-21 17:47:01

⑴ 中國歷史百位將軍

中國古代名將如雲,最著名的十位應該是
白起(戰國時代的戰神,破楚敗趙,武功蓋世)
王翦(山東六雄中五國都是他或他兒子滅的)
韓信(漢開國三功臣之一,掃平天下,智滅霸王)
衛青(西漢最偉大的將軍之一,破匈奴)
周瑜(改變歷史的完美英雄)
李靖(唐代名將,大破突厥)
曹彬(號稱宋開國第一名將)
岳飛(譜寫壯麗詩篇的民族英雄)
徐達(明朝的第一大將)
戚繼光(比岳飛更「民族」的英雄,保家抗倭)。

中國歷史十大將軍
[NO.10]李文忠
明史載: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夠可以,朱元璋的親外*,隨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軍,戲勇冠諸將。也就是說就連常遇春這樣的勇將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見一斑。漠北阿魯渾河之戰,馬倒步戰,仍殺傷無數,義烏之戰,引千騎橫突張士誠部,殺傷數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戰,身被數圍,大呼奮擊,一戰破張士誠二十萬大軍,悍勇不可一世,諸候皆畏之。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終,死於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實很簡單,雖是家族之人,終就對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辦法莫過於從肉體上消滅,所以,他只好死了,沒有死於沙場,可嘆,可悲!
勇猛指數6智謀指數7總評6.5

[NO.09]馬超
字孟起,號錦馬超,長得極帥,按現代人的標准整個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還狠,都MM們最喜歡的呀。隴右人,世居羌胡邊,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號之為神威天將軍。潼關之戰是其一生中的巔峰之作,打得橫掃北方平定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瞞割須斷袍而走,帳下諸將竟無人敢拂其鋒芒,這可是些稱雄三國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張合,哪一個不是個個頂個的主兒?後兵敗投告劉大耳,鬱郁而終,殊為可憐。
勇猛指數7.5智謀指數6總評7

[NO.08]英布
又名黥布,因其曾受過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漢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是當時僅次於西楚霸王的第二號狠角色,當時號稱\勇悍\的什麼樊噲啊,夏候嬰呀什麼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戰而定,壓根不是個。打得劉老二幾次.滾尿流,所謂傷得越痛,愛得越深,也使他下本錢拉攏英布,一旦得手,如獲至寶,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漢以後幾無建樹,還不如呆在楚那邊風光。巨鹿之戰,引數千楚兵為先鋒擊三十萬秦軍,無往不勝,悍通顯於諸候,為最終擊潰秦軍主力立下頭功,後奉項羽令坑殺二十萬秦軍於新安,擊漢之役,引軍破三秦天險涵谷關,驍勇異常,項羽大封諸候,布為九江王,殺楚懷王。劉邦殺韓信,彭越,英布懼誅而反,擊漢楚王部,敗之,破漢荊王部,盡收其地,兵,糖,又與漢軍主力相持與甄,劉邦見其悍勇不敢應戰,固守城池,留下一對千古妙對:何故而反?劉邦問。欲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錯的,可惜此時天下已定,民皆不願戰,後大戰之下兵敗身死,落得個千古罵名。
勇猛指數7智謀指數7總評7

[NO.07]史萬歲
隋初四大名將之一,出身名將世家,15歲從征,後以副將從征平定尉遲同(有一個舟之底),每戰必先登,勇冠三軍,鄴城之戰,敗勢已定之下,拔馬奮擊,大呼事急矣,吾當破之,突入敵陣,立殺數十人,方止住陣腳,後楊堅登位,以戴罪之身以涼州道帳下武將身份出征,與突利可汗定士卒何罪,願得勇士單挑以絕勝負之約,史載萬歲馳斬其將而還。突厥大驚,議和而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以單挑的形式決定戰局的例子,單憑此,史萬歲便該名流千古。後史以行軍總管身份隨楊素平高智慧之亂,引2000軍偏師,千里而進,歷700戰,與主力失去聯絡,皆以為其已全軍敗亡,殺傷以十萬計。後以此功加封,並進入四大之列。大斤山之戰,突厥軍與隋軍相遇,敵哨騎回報隋軍主將為史萬歲,突利可汗大驚,說道:得非敦煌斬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騎確認後慌張撤退,被隋軍跟進斬殺萬人,其勇由此可見。結局,嘿嘿,又一個不得善終的,又一個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史萬歲昏了頭,為了替將士請功,不注意言辭用語,在朝堂之上跟楊堅對著干,有失文帝威嚴。
勇猛指數7.5智謀指數7總評7

[NO.06]岳飛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准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NO.05]斛律光
字明月,高車族,北齊名將,出身將門,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馬,咸陽王,其弟為齊幽州刺史,可謂一門三傑,最初投候景(後來殺了梁武帝的那個),有人便對候景說斛律家小兒,不可使其三度為將,後奪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語,工騎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歲時便生擒敵勇將,少年得志。與高歡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歡贊道:此射鵰手也。此後,北齊一軍皆呼之為射鵰將軍(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對弓馬之術很看重)。縱觀《北齊書.斛律光》傳,如光自馳馬迎之,斬敵將,光自生擒敵首領\之樣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觀的說,北齊書的內容基本是可靠的,可信度要遠大於南朝的幾本史書,能得如此高的評價,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實是求是的說,斛律光不但是勇將,更是名將,在整個南北朝可以排得進前五位,與韋睿,劉裕,韋孝寬,陳慶之之流並列,只是由於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類,就不便多說。結局一樣不妙,又一個死於自已人之身的猛將,可憐得緊。
勇猛指數9智謀指數8.5總評8 .5

[NO.04]霍去病
單是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便足以使其名載史冊,更可貴的是其對匈奴的戰績,不敗之將更是難得,像上文所述諸將,皆有敗績,且有些還敗得很慘,象這樣出身皇族親引鐵騎出塞,令胡騎喪膽,漢子振奮的名將極為難得。
勇猛指數9智謀指數9總評9

[NO.03]楊再興
小商河一戰,令無數後世子孫為之扼腕,數百將士面對數十倍敵軍(女真人主力騎兵部隊,戰力之強可以想見)發動了奮不顧死的沖鋒,雖盡數死於沙場,卻使威名流芳百世,僅楊再興一人便殺敵將數十,斬胡騎數百,其中不乏元帥一類的重要將官,可謂死得其所,據史記載死後岳家軍為其收屍,僅從其身體內燒出的鐵箭頭就達兩斤以上,慘烈非常。據稱其為楊老令公之後,初為義軍帳下大將,後受到岳家軍的進攻,斬,殺岳家軍數位將官,所括岳王的親哥,兵敗投降,為岳家軍帳下與高憲,岳雲並列的三員猛將之首,數次隨岳家軍擊女真騎兵,殺傷甚眾,胡騎皆畏之,聞之至則盡拔馬避之,以全性命。想來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麼會怎樣?想來女真人所謂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種表現現象,在明知進必死退可生的情況下一樣不會放棄生命的。 勇猛指數9.5智謀指數7總評9
[NO. 02]項羽
只要是中國人,不管是學什麼的,上過什麼學,或者是沒上過學,提起此人無不瞭若指掌。巨鹿之戰,三萬破三十萬,彭城之戰,三萬破六十萬,如此懸殊的戰果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作為一個失敗者,得到了遠比成功者劉邦更高的認同度與同情,實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一個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間擁有如此的知名度,實在是很令人費解。
勇猛指數9.5智謀指數7總評9
[NO.01]趙雲
字子龍,三國蜀名將,據《三國志·趙雲傳》記載,「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雲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公軍敗,已復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雲為虎威將軍。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多麼偉大的氣概,此人不是第一,誰是???

⑵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大將軍

正史十大名將榜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大將軍:

第一位:李靖
所屬:大唐
大唐王朝第一名將
騎兵戰天才
史載保持全勝的武將,更難得的還是許多戰陣的對手都是彪悍生猛的游牧民族。平生多次輕騎奇襲,上演出其不意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役。南平蕭銑,北滅突厥,西逐吐谷渾,無往不利,開創了大唐王朝近300年的不世基業,界定了中國歷史上最廣闊的漢人帝國疆域,為大唐解決了最大的外患,為中原的長治久安持續繁榮奠定基礎。可惜出場太晚,而且是官宦子弟,要不然演義評書里哪能到處都是秦二爺的戲份!

第二位:白起
所屬:諸侯國秦
中國歷史上破城最多的將軍(120餘座.才看完《墨攻》,看到那個青銅時代的攻城戰,拔城120餘座,有多少將士為他死在雲梯上,城垣下…...更是深解一將功成萬古!)。
中國歷史上殺人最多的將軍(這個變態對別國的打擊政策就是讓那個國家失去生育能力,在那個年代動輒坑殺數萬青壯兵士對計劃生育有多大貢獻啊,他殺掉了那個時代10%的人口和50%的可戰鬥力量。最恐怖的一次是活埋趙兵40萬)。
在白起的時代跟秦王朝接壤簡直是個噩夢!沒事兒的時候就把韓魏揪出來打頓個鼻青臉腫;楚國遷都,屈原哀郢;趙國精子稀缺,從此失去戰鬥力成為殘廢。白起更難能可貴的是不恃武而驕,能正確分析國際形式!為保全不敗名聲,老闆數次請他出戰他都裝病,但是做事精明,做人卻很不聰明,老闆做錯事了,他嘲笑老闆,終落得自刎下場。不知道死後他如何面對死在他屠刀下的200萬戰國亡魂!

第三位:衛青
所屬:大漢
騎兵戰超級天才
衛青對歷史的最大貢獻在於,他告訴了我炎黃子孫,打游牧鐵騎還是有可能完勝的!天朝國土的安寧不用再建立在天朝女人的背井離鄉上。自衛大將軍始,異族的王庭被中原天降神兵奇襲成為家常便飯,單於、可汗們的枕頭再也放不安穩。漢武的榮光,中國歷史上第二偉大的朝代和第二輝煌的時代從此有了建立根基。

第四位:冉閔
所屬:冉魏
恐怖的滅胡令的頒布者。
五胡亂華時代的實際終結!
當東晉王朝正偏安於江南一隅時,長江以北的大部分華夏疆域五胡肆虐,漢人過著奴隸不如的生活,冉帝蟄伏異族營內20餘載!終於建立了可以讓漢人活得象個人的冉魏政權。冉公雖一心要做晉臣卻得不到東晉漢王朝的理解和支援,從此開始了帶領1W漢人步卒對400餘萬胡人鐵騎的反屠殺戰爭!如果沒有冉帝和他的帝國,中國的國土面積至少將縮水一半,我們今天要看黃河可能要辦N個出入境手續。河北或者叫XX伐克共和國,山西或者叫XXX斯坦......冉公對世界歷史的影響是無可比擬的,對華夏民族的貢獻是空前絕後的!人們稱冉帝霸王轉世,帶給他們希望。我覺得冉帝更勝霸王,冉帝死後,其朝中文武大臣悉數自殺殉國,20萬受其保護的臣民在南渡東晉的時候也被胡軍截殺怠盡。

第五位:成吉思汗
所屬:蒙古
建立了中國歷史上最遼闊的國家。
他的軍隊是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孤軍深入攻略四方。
成吉思汗一世南征北戰,所向披靡。普天之下,莫不敬鐵木真威風。萊茵河畔,莫斯科城,印度洋旁,那個時代的世界上沒有數千蒙古鐵騎不能踏平的城池。全球大陸,都是蒙古戰馬的草原。
非要說天可汗的武功是彎弓射鵰,那隻能說是他獨占那個時代的領空權。

第六位:項羽
所屬:西楚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戰神的人。
猛將成才的代表(絕版)!
戰神有兩種類型,一種是運籌帷幄,一種是神勇無匹,袁崇煥屬於前者,西楚霸王屬於後者。霸王以超人的武勇彌補了他智力缺陷,率8千江東子弟渡江,競掃平華夏,演繹了冷兵器時代武力在戰爭中的極限統治力。一代名將韓信以5倍兵力圍之,亦無膽與戰。霸王四面楚歌之時,也得從容進退。若非將軍剛毅,豈有劉氏漢室?天不殺將軍,世間英雄誰敵手?

第七位:袁崇煥
所屬:大明

第八位:岳飛
所屬:南宋
他的軍隊是第一隻被冠以「X家軍」稱號的國家軍隊。

第九位:郭子儀
所屬:大唐
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

84歲始卸甲,為將60餘年,常不戰而屈人之兵.

第十位:林彪
所屬:中華人民共和國
陣地對攻戰專家。
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元帥之一。
平型關戰役指揮官。
三大戰役中其中兩個的實際指揮官。

⑶ 歷史上有哪些知名的將軍

‍‍秦叔寶。本為張須陀部下勇將,張死後歸裴仁基部下,又隨裴投降李密,為瓦崗軍大將。在李密與宇文化及童山之戰中立下大功。李密失敗後投降王世充,因不滿王的為人,與程知節一同降唐,分配到李世民帳下。參加李世民歷次戰役,每戰必沖鋒在先。為玄武門之變的主力。後因歷次作戰負傷太多而疾病纏身,貞觀十二年病故。 後公元764年十一月(即代宗廣德二年),代宗在凌煙閣為郭子儀畫像,以表彰他的興唐之功。‍‍

⑷ 中國古代著名的將軍

1、項羽 東方的漢尼巴(一樣地苦大仇深、一樣地使過破釜沉舟、一樣地所向無敵、一樣地功敗垂成、一樣地一生只吃過一場敗仗但軍事身涯就此完蛋.連吃敗仗的年份都一樣,嗚呼!) 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里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 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 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巴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 2、霍去病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與李世民同為排行榜中最年少得意者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余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3、衛青 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西羅馬帝國的冤大頭之一 匈牙利公國助產士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紅根正者(奴隸) 但考慮到其戰績有不盡完美之處,列於外甥之後 (?~公元前106) 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 。系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幼為家奴,飽嘗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萬騎出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境)反擊匈奴,斬獲數千。二年春,與將軍李息等領兵出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闕(今內蒙古臨河西北),再折向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斬獲數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開辟其後出擊匈奴單於本部的基地,受封長平侯。五年春,率騎兵3萬出高闕六七百里,夜襲右賢王,俘獲1.5萬人,拜大將軍,統領眾將。六年春、夏,兩次率六將軍、十餘萬騎出定襄(今和林格爾西北)擊漠南單於大本營,殲萬餘人(見河南漠南之戰)。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將軍、5萬騎出定襄奔襲匈奴,擊潰單於本部,追至掣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面支脈)趙信城,燒匈奴積粟而還。是役斬獲近兩萬人,給匈奴以沉重打擊(見漠北之戰)。因功與霍去病並為大司馬。衛青一生七次率兵擊匈奴 。用兵敢於深入 ,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處世謹慎,奉法守職。漠北大戰後未再出征。 以上二位皆有重大國際影響,是禍水西引的大功臣。觀其保證中華數百年的安泰與西歐上千年的混亂的偉大戰績,列於高位,宜也 4、班超 世界最早的殖民者之一(但比起西邊的同行,老班簡直是天使) 以戰養戰的行家裡手 以夷制夷政策的鼻祖(但比他的後世追隨者強多了) 恐怕是新疆分離主義者最痛恨的歷史人物 班超(32一102),字仲升,東漢名將、外交家。扶風安陵(屬今陝西咸陽)人。班彪子,班固弟。永平十六年(73年)從竇固擊北匈奴,旋奉命率吏士三十六人赴西域。攻殺匈奴派駐鄯善、於闐之使,廢親附匈奴的疏入侵疏勒王,鞏固漢在西域的統治。建初三年(78),他率疏勒、於闐等國兵大敗姑墨(今新疆阿克蘇一帶)的侵犯,又上疏請兵,欲平定西域。從章和元年(87)到和帝永元六年(94),班超陸續平定莎車、龜茲(今新疆庫車一帶)、姑墨、焉耆等國,西域遂平。以功任西域都護,封定遠侯。九年曾遣甘英出使大秦(羅馬帝國),抵達安息西境,未至大秦而還,十四年回到洛陽,拜射聲校尉,不久病死。班超在西域活動長達31年之久,平定內亂,外御強敵,保護了西域的安全以及絲綢之路的暢通。 補充: 孫臏,戰國時期著名軍事家,孫武後裔。齊國阿(今山東陽谷東北)、鄄(今鄄城北)一帶人。主要活動於齊威王時期。早年曾與龐涓師從鬼穀子習兵法。龐涓出任魏將後,妒孫臏之才而將其騙至魏,施以臏刑(割去膝蓋骨),因有孫臏之稱。後逃往齊國,為田忌門客,助田忌賽馬獲勝,被薦給齊威王。時威王正圖與魏相爭,為此廣攬賢才,器重孫臏的軍事才能,任之為軍師。周顯王十五年(公元前354),魏惠王因趙攻魏屬國衛而命龐涓率軍圍趙都邯鄲(今屬河北)。次年,趙求救於齊,齊出兵8萬救趙。孫臏以己初至齊國,尚無威望,且防龐涓警覺,僅以軍師身分坐鎮指揮。針對魏強兵在外,魏都大梁(今河南開封)防務空虛,採取"批亢搗虛"、攻其必救的戰法,率軍先攻平陵(今山東定陶東北),示敵以弱,爾後直奔大梁,逼使龐涓倉促回救,而在其回軍必經之途桂陵(今河南長垣西北)截擊,大敗魏軍,擒(一說"擒"為制服、戰勝)龐涓(見桂陵之戰)。二十七年,魏又因韓聯絡齊、宋,不赴逢澤(今開封南)之會而攻韓,韓求救於齊。齊再度以田肦(一說田忌)、孫臏率軍救韓,仍以攻其必救之法直撲魏都大梁,待龐涓撤圍,即還師回齊。然魏軍欲全殲齊軍而緊追不舍,孫臏因勢利導,以逐日減灶之法迷惑龐涓,誘其棄主力步兵,僅以輕車銳卒追趕,齊軍則以逸待勞,連車為壘,伏於馬陵(今范縣西南),大敗魏軍,殺龐涓(一說自殺),擄魏太子申(見馬陵之戰)。1972年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的竹簡《孫臏兵法》,反映了孫臏的軍事思想。認為戰爭有一定的規律;在戰略戰術上貴"勢",即依據一定條件占據主動和優勢;突破前人速戰速決的理論,提出了持久作戰的思想;適應戰國時期經濟的發展,強調攻城;認為只有覆軍殺將方為全勝,開創殲滅戰的理論;對野戰中車壘的運用、陣法的研究和將領的必備條件等均有闡述。 補充: 6、韋睿 有光武、周瑜之風的名將——韋睿 睿(公元442—520年),字懷文,南朝梁武帝時的名將。原籍京兆杜陵(今西安東南)人,曾祖時遷至襄陽。宋時為右軍將軍、輔國將軍等職。指揮果斷,謀略過人。 梁天監四年(公元505年),韋睿督軍北伐,攻拔北魏小峴城(今合肥東),隨即進軍合肥。魏將楊靈胤率眾5萬來,梁軍懼不敵,請求增兵。韋睿認為,兵貴齊心不在眾,應速與戰。遂列陣,待敵臨近,指揮猛沖,大破魏兵。又堰肥水灌合肥城,用高大戰艦圍攻,強弩齊發,魏軍大潰,梁軍入城,斬俘萬餘人。 梁天監五年(公元506年),魏中山王元英率軍數十萬圍鍾離,韋睿與右衛將軍曹景宗奉命往救,率軍進屯邵陽州。隨即在敵營前,通宵達旦築成營壘,又激戰一整天,數次挫敗魏軍進攻。時值淮水暴漲,他遣將以小船載草,灌上膏油,焚燒敵橋,另遣敢死之士上前搏鬥。在梁軍總攻下,魏軍大敗,溺死、被殺者各10多萬,被擒5萬。韋睿因功進爵為侯,任右衛將軍。 毛澤東在讀李延壽著《南史》卷五十八《韋睿傳》的批語中說:「(韋睿)敢以數萬敵百萬,有劉秀、周瑜之風」,贊揚他會打仗,善於調查研究;贊揚他豁達大度,能團結幹部;贊揚他作風好,謙虛樸素,廉潔克己,等等,認為「我黨幹部應學韋睿作風」。 7、周瑜 年輕、能幹、人又帥,風流倜儻,萬人迷一個 其戰績與韋睿相近,但命太短,事太少,看在其歷史影響份上,七吧 周瑜,生於公元一七五年,死於公元二一○年,東吳大將。字公瑾,廬江舒(今安徽訪廬江東南)人。出身官宦之家,儀表英俊,聰穎過人,多謀略,人稱周郎。孫策死後與張昭共同輔佐孫權,任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二○八年)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吳蜀聯合,火燒赤壁,大破曹軍,名傳華夏。後進取南郡時,被曹仁的伏兵射傷。為人器量狹小,陰狠刻毒,見諸葛亮比自己高明,便處處加以暗算。後被諸葛亮三次激怒,箭瘡發作而死。 補充: 8、徐達 明初第一名將 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從南京打到北京去的主 岳飛的異世知己,可惜直搗黃龍還是沒成功,敗陣而回,還落了個岳武穆的下場,悲矣 徐達(1332~1385) 中國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字天德,濠州(今安徽鳳陽)人。元至正十三年(1353),參加農民起義軍,因智勇超群,位在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取太平(今安徽當塗),克集慶(今南京)。繼又率部攻佔鎮江(今屬江蘇)等地,為開拓江南基地作出了貢獻,授淮興翼統軍元帥。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之戰中,身先諸將,沖鋒陷陣,擊敗陳友諒軍前鋒。二十四年,因功升左相國。二十五年,以大將軍率師出征,先佔淮東,繼平浙西,連戰皆捷。二十七年九月,攻克平江(今江蘇蘇州),俘獲張士誠及其將士25萬。同年十月,以征虜大將軍率師25萬北上,先取山東,旋師河南,然後揮軍攻克大都(今北京),滅亡元朝。明初,他多次率軍遠征漠北等地,戍守邊疆,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一)。徐達長於謀略,治軍嚴整,戰功顯赫,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病卒,追封中山王 補充: 9、郭子儀-- 再造唐朝者 (697~781),唐朝傑出將領。華州鄭縣(今陝西華縣)人。初以武舉補左衛長史,唐天寶八載(749),任橫塞軍使,後以天德軍使兼九原太守、朔方節度右兵馬使。十四載,在唐平安史之亂中,任朔方節度使,由靈武(今寧夏靈武西南)東征,出單於府(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攻取靜邊軍(今山西右玉),進圍雲中(今大同),攻克馬邑(今朔州),開東陘關(今代縣東北)。十五載,率兵應援河東節度副使、知節度事李光弼,由井陘(今屬河北)進入河北,至常山(今正定)與光弼合兵十餘萬,連敗安祿山同黨史思明於九門(今藁城西北)、沙河(今大沙河流經新樂、行唐附近河段)等地。進至恆陽(今曲陽),採取深溝高壘,敵來則守、敵去則追,晝揚兵、夜襲營的戰法,使史軍疲憊後出戰恆陽東嘉山,大敗史思明及其援軍,俘斬4萬餘人,收復河北十餘郡,切斷安軍後方交通,牽制其西進,使河北戰局出現轉機。擬將進兵范陽,獲悉潼關(今陝西潼關東北)失守,唐玄宗西逃,遂與李光弼引兵入井陘。旋奉命率兵5萬至靈武,護衛新即位的太子李亨(是為唐肅宗)。至德元載(756)八月,授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朔方節度使。十一月,討平進逼靈武的叛將阿史那從禮和河曲九姓府、六胡州諸部落數萬眾,解除了朔方後顧之憂。二載二月,郭子儀率兵收復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南)、馮翊(今陝西大荔),一度攻破潼關,大敗安將崔乾佑。四月,授司空、天下兵馬副元帥。奉詔引兵赴鳳翔(今屬陝西),於途中在白渠留運橋(今三原東南)設伏擊敗安將李歸仁鐵騎5000。五月,與安守忠、李歸仁戰於清渠(今西安西)失利,退保武功(今武功西北)。九月,隨元帥廣平王李俶率唐與回紇兵15萬,再與安守忠、李歸仁戰於香積寺(今長安縣西南)北,大敗之,斬其6萬人,收復京都長安(今西安)。十月,隨李俶乘勝東進,在回紇軍配合下,大敗安將嚴庄、張通儒等15萬兵於新店(今河南三門峽市西南),迫安慶緒棄洛陽退守鄴城(今安陽),以功加司徒,封代國公,受命經營河北。乾元元年(758),進位中書令,奉命與李光弼等九節度使各率所部共數十萬大軍聯合討安慶緒。十月,領兵渡黃河,至獲嘉(今屬河南)大破安將安太清,進圍衛州(今衛輝)。時魯炅等四節度使亦會於衛州,安慶緒傾鄴城兵7萬來援。子儀選3000弓弩手設伏於營壘,先戰後退誘安軍至壘下,伏兵萬箭齊發,安軍敗走。 補充: 10、李牧--戰國四大將之首 又一位只敗在自己人手裡的名將(末代皇帝總和自己過不去,崇幀也是) 其對後世戍邊制度有重大影響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他的生平活動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前一段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一段是在朝中參與政治軍事活動。終其一生,主要是做為武將活躍於歷史舞台的。 約在趙惠文王(前298年——前266年)中期,李牧已成為一位富有韜略的邊將。他常居代地雁門郡(今山西寧武以北一帶),根據實戰需要,他設置官吏僚屬,當地市租全部交入幕府,做為軍費。他厚待戰士,每天宰殺數頭牛犒勞士卒;他注意提高戰斗能力,每天教練士卒騎射;他有嚴格的防守措施,挑選派出人員偵探敵情、隨時發出報警信號。他和軍民約定:一旦匈奴人侵,未得出擊號令,一律速將人馬物質全部退入堡壘固守,不得輕易出擊。這樣堅持數年,軍隊無任何傷亡損失,形成了一支裝備精良而素質極高的邊防軍。 但匈奴卻以為李牧膽怯,軍卒中亦有人覺得自己的將領膽怯,為此常有議論。趙王聞聽傳言,便責備李收。李牧不予理睬,激怒趙王,召他回朝,另派別將取代他。
採納哦

⑸ 中國歷史上有名的將軍

中國歷史十大將軍
[NO.10]李文忠
明史載: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兒,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夠可以,朱元璋的親外*,隨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軍,戲勇冠諸將。也就是說就連常遇春這樣的勇將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見一斑。漠北阿魯渾河之戰,馬倒步戰,仍殺傷無數,義烏之戰,引千騎橫突張士誠部,殺傷數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戰,身被數圍,大呼奮擊,一戰破張士誠二十萬大軍,悍勇不可一世,諸候皆畏之。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終,死於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實很簡單,雖是家族之人,終就對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辦法莫過於從肉體上消滅,所以,他只好死了,沒有死於沙場,可嘆,可悲!
勇猛指數6智謀指數7總評6.5

[NO.09]馬超
字孟起,號錦馬超,長得極帥,按現代人的標准整個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還狠,都MM們最喜歡的呀。隴右人,世居羌胡邊,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號之為神威天將軍。潼關之戰是其一生中的巔峰之作,打得橫掃北方平定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瞞割須斷袍而走,帳下諸將竟無人敢拂其鋒芒,這可是些稱雄三國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張合,哪一個不是個個頂個的主兒?後兵敗投告劉大耳,鬱郁而終,殊為可憐。
勇猛指數7.5智謀指數6總評7

[NO.08]英布
又名黥布,因其曾受過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漢淮南王,與韓信,彭越並稱漢初三大名將。是當時僅次於西楚霸王的第二號狠角色,當時號稱\勇悍\的什麼樊噲啊,夏候嬰呀什麼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戰而定,壓根不是個。打得劉老二幾次.滾尿流,所謂傷得越痛,愛得越深,也使他下本錢拉攏英布,一旦得手,如獲至寶,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漢以後幾無建樹,還不如呆在楚那邊風光。巨鹿之戰,引數千楚兵為先鋒擊三十萬秦軍,無往不勝,悍通顯於諸候,為最終擊潰秦軍主力立下頭功,後奉項羽令坑殺二十萬秦軍於新安,擊漢之役,引軍破三秦天險涵谷關,驍勇異常,項羽大封諸候,布為九江王,殺楚懷王。劉邦殺韓信,彭越,英布懼誅而反,擊漢楚王部,敗之,破漢荊王部,盡收其地,兵,糖,又與漢軍主力相持與甄,劉邦見其悍勇不敢應戰,固守城池,留下一對千古妙對:何故而反?劉邦問。欲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錯的,可惜此時天下已定,民皆不願戰,後大戰之下兵敗身死,落得個千古罵名。
勇猛指數7智謀指數7總評7

[NO.07]史萬歲
隋初四大名將之一,出身名將世家,15歲從征,後以副將從征平定尉遲同(有一個舟之底),每戰必先登,勇冠三軍,鄴城之戰,敗勢已定之下,拔馬奮擊,大呼事急矣,吾當破之,突入敵陣,立殺數十人,方止住陣腳,後楊堅登位,以戴罪之身以涼州道帳下武將身份出征,與突利可汗定士卒何罪,願得勇士單挑以絕勝負之約,史載萬歲馳斬其將而還。突厥大驚,議和而退,這也是中國歷史上僅有的一次以單挑的形式決定戰局的例子,單憑此,史萬歲便該名流千古。後史以行軍總管身份隨楊素平高智慧之亂,引2000軍偏師,千里而進,歷700戰,與主力失去聯絡,皆以為其已全軍敗亡,殺傷以十萬計。後以此功加封,並進入四大之列。大斤山之戰,突厥軍與隋軍相遇,敵哨騎回報隋軍主將為史萬歲,突利可汗大驚,說道:得非敦煌斬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騎確認後慌張撤退,被隋軍跟進斬殺萬人,其勇由此可見。結局,嘿嘿,又一個不得善終的,又一個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為這個史萬歲昏了頭,為了替將士請功,不注意言辭用語,在朝堂之上跟楊堅對著干,有失文帝威嚴。
勇猛指數7.5智謀指數7總評7

[NO.06]岳飛
字鵬舉,相州湯陰人(河南),為宋朝名將。事母至孝,家貧力學。其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字,岳飛以此為一生處世的准則。北宋宣和中,以敢戰士應募,隸留守宗澤部下,屢破金兵,宋高宗手書「精忠岳飛」四字,制旗賜之。又破李成,平劉豫,斬楊么,累官至太尉,授少保兼河南北諸路招討使。

[NO.05]斛律光
字明月,高車族,北齊名將,出身將門,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馬,咸陽王,其弟為齊幽州刺史,可謂一門三傑,最初投候景(後來殺了梁武帝的那個),有人便對候景說斛律家小兒,不可使其三度為將,後奪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語,工騎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歲時便生擒敵勇將,少年得志。與高歡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歡贊道:此射鵰手也。此後,北齊一軍皆呼之為射鵰將軍(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對弓馬之術很看重)。縱觀《北齊書.斛律光》傳,如光自馳馬迎之,斬敵將,光自生擒敵首領\之樣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觀的說,北齊書的內容基本是可靠的,可信度要遠大於南朝的幾本史書,能得如此高的評價,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實是求是的說,斛律光不但是勇將,更是名將,在整個南北朝可以排得進前五位,與韋睿,劉裕,韋孝寬,陳慶之之流並列,只是由於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類,就不便多說。結局一樣不妙,又一個死於自已人之身的猛將,可憐得緊。
勇猛指數9智謀指數8.5總評8 .5

[NO.04]霍去病
單是一句匈奴未滅,何以家為便足以使其名載史冊,更可貴的是其對匈奴的戰績,不敗之將更是難得,像上文所述諸將,皆有敗績,且有些還敗得很慘,象這樣出身皇族親引鐵騎出塞,令胡騎喪膽,漢子振奮的名將極為難得。
勇猛指數9智謀指數9總評9

[NO.03]楊再興
小商河一戰,令無數後世子孫為之扼腕,數百將士面對數十倍敵軍(女真人主力騎兵部隊,戰力之強可以想見)發動了奮不顧死的沖鋒,雖盡數死於沙場,卻使威名流芳百世,僅楊再興一人便殺敵將數十,斬胡騎數百,其中不乏元帥一類的重要將官,可謂死得其所,據史記載死後岳家軍為其收屍,僅從其身體內燒出的鐵箭頭就達兩斤以上,慘烈非常。據稱其為楊老令公之後,初為義軍帳下大將,後受到岳家軍的進攻,斬,殺岳家軍數位將官,所括岳王的親哥,兵敗投降,為岳家軍帳下與高憲,岳雲並列的三員猛將之首,數次隨岳家軍擊女真騎兵,殺傷甚眾,胡騎皆畏之,聞之至則盡拔馬避之,以全性命。想來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麼會怎樣?想來女真人所謂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種表現現象,在明知進必死退可生的情況下一樣不會放棄生命的。 勇猛指數9.5智謀指數7總評9
[NO. 02]項羽
只要是中國人,不管是學什麼的,上過什麼學,或者是沒上過學,提起此人無不瞭若指掌。巨鹿之戰,三萬破三十萬,彭城之戰,三萬破六十萬,如此懸殊的戰果令無數後世人對其充滿了好奇與景仰,作為一個失敗者,得到了遠比成功者劉邦更高的認同度與同情,實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為中國人從來就是以成敗論英雄的,一個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間擁有如此的知名度,實在是很令人費解。
勇猛指數9.5智謀指數7總評9
[NO.01]趙雲
字子龍,三國蜀名將,據《三國志·趙雲傳》記載,「益州既定,時議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園地桑田分賜諸將。雲駁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用家為,令國賊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須天下都定,各反桑梓,歸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歸還,今安居復業,然後可役調,得其歡心。」先主即從之。夏侯淵敗,曹公爭漢中地,運米北山下,數千萬囊。黃忠以為可取,雲兵隨忠取米。忠過期不還,雲將數十騎輕行出圍,迎視忠等。值曹公揚兵大出,雲為公前鋒所擊,方戰,其大眾至,勢逼,遂前突其陳,且斗且卻。公軍敗,已復合,雲陷敵,還趣圍。將張著被創,雲復馳馬還營迎著。公軍追至圍,此時沔陽長張翼在雲圍內,翼欲閉門拒守,而雲入營,更大開門,偃旗息鼓。公軍疑雲有伏兵,引去。雲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後射公軍,公軍驚駭,自相蹂踐,墮漢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來至雲營圍視昨戰處,曰:「子龍一身都是膽也。」作樂飲宴至暝,軍中號雲為虎威將軍。孫權襲荊州,先主大怒,欲討權。雲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也,且先滅魏,則吳自服。操身雖斃,子丕篡盜,當因眾心,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先與吳戰;兵勢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聽,遂東征,留雲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歸,雲進兵至永安,吳軍已退。」多麼偉大的氣概,此人不是第一,誰是???

⑹ 歷史上有名的將軍

衛青,霍去病,李廣,白起,徐達,常遇春,張飛,關羽,趙雲,周瑜等等。

⑺ 歷史上的將軍

1亂世英傑 一代兵神——吳國名將孫 武
2縱橫天下 一戰揚名——秦國名將白起
3「生死一知已,存亡兩婦人」——大漢名將韓信
4馳馬立功 將中名將——西漢飛將軍李廣
5野小子金龜婿——擊破匈奴的大將軍衛青
6功蓋天下 位極人臣——中唐名將郭子儀
7大鵬虎將 千秋義士——宋朝抗金名將岳 飛
8昔日放牛娃 開國擎天柱——明朝開國名將徐達
9「萬裏海疆賴汝平」——抗倭名將戚繼光
10半百授銜 中興名臣——清代名將左宗棠

⑻ 歷史將軍60個

先秦時期:
孫武
伍子胥
孫臏
樂毅
吳起
廉頗
李牧
蒙恬
樗里疾
甘茂
桓齮
司馬錯
王翦、王賁、王離
尉繚
魏冉
白起
蒙驁、蒙武、蒙恬
李信
章邯

楚漢時期:
韓信
項羽
龍且
鍾離昧
虞子期
英布
季布
李廣
衛青
霍去病

東漢末年:

漢光武雲台二十八將:
鄧禹、寇恂、馮異、岑彭、賈復、吳漢、蓋延、陳俊、臧宮、耿弇、銚期、王霸、祭遵、任光、李忠、萬修、邳彤、劉植、耿純、朱佑、景丹、王梁、杜茂、馬成、劉隆、傅俊、堅鐔、馬武

漢光武四客將:
王常、李通、竇融、卓茂

西域經略:
班超

破羌名將:
虞詡、竇憲

涼州「三明」將及所屬名將:
皇甫規(字威明)、張奐(字然明)、段熲(字紀明)
董卓、田晏、夏育、周慎、張溫

討叛將軍:
公孫瓚、臧旻、閻柔、鮮於輔

平黃巾三將:
皇甫嵩(皇甫規之侄)、朱儁、盧植

最後的名將:
曹操

三國名將:
魏:曹操-孟德,郭嘉-奉孝,典韋——文滿,荀閾-文若,荀攸-公達,賈詡-文和,程昱-仲德,司馬懿-仲達,許楮-仲康,夏侯霸-仲權,虞帆-仲翔 ,夏侯敦-元讓,夏侯淵-妙才,張遼-文遠,徐晃-公明,許攸-子遠,曹真-子丹,曹昂-子休,曹丕-子桓,曹彰-子文,曹植-子建,楊修-德祖,張頜-雋義,王朗-景興,龐德-令明,於禁-文則,李典-曼成,樂進-文謙,曹仁-子孝,曹洪-子廉,桓范-元則,李勝-公昭,司馬師-子元,司馬昭-子尚,曹睿-元仲,曹芳-蘭卿,鄧艾-士載,鍾會-士季,韓遂-文約,陳群-長文,蔣干-子翼,蔡瑁-德圭,孫禮-德達,丁儀-正禮,張特-子產,辛毗-佐治,劉曄-子陽,劉岱-公山,華歆-子魚,呂虔-子恪,申耽-義舉,彌衡——正平,夏侯茂-子休,曹休-文烈,鍾繇-元常,陳泰-玄伯,夏侯玄-太初,賈充-公閭,王經-彥維,曹奐-景明,曹髦-彥士,司馬望-子初,邵悌-元伯,胡烈-玄武,胡淵-世元,司馬炎-安世,郭淮-伯濟,曹爽-伯昭,衛鸛-伯玉,劉協-伯和,郝昭-伯道,淳於瓊-仲簡

蜀:劉備-玄德,關羽-雲長,張飛-翼德,諸葛亮-孔明,趙雲-子龍,黃忠-漢升,馬超-孟起,鄧芝-伯苗,姜維-伯約,魏延-文長,孫乾-公佑,簡雍-憲和,糜竺-子仲,糜芳-子芳,徐庶-元直,劉禪-公嗣,蔣琬-公琰,費禕-文偉,李嚴-正方,關興-安國,王平-子均,楊儀-威公,馬謖-幼常,廖化-元簡,譙周-允南,董允-休昭,郤正-令先,李豐-國安,伊籍-機伯,龐統-士元,秦宓-子敕,法正-孝直,劉理-奉孝,劉永-公壽,王連-文儀,馬良-季長,張翼-伯恭

吳:孫堅-文台,孫策-伯符,孫權-仲謀,陸遜-伯言,張昭-子布,諸葛謹-子瑜,周瑜-公謹,魯肅-子敬,呂蒙-子明,太史慈-子義,甘寧-興霸,韓當-義公,徐盛-文向,周泰-幼平,潘璋-文圭,丁奉-承淵,黃蓋-公覆,程普-德謀,闞澤-德潤,陸績-公績,步騭-子山,嚴浚-曼才,凌統-公績,孫亮-子明,孫休-子烈,孫綝-子通,張溫-惠恕,程秉-德樞,蔣欽-公奕,薛琮-敬文,諸葛恪-元遜,呂虔-子恪

其他:何進-遂高,丁原-建陽,袁紹-本初,袁術-公路,董卓-仲穎,呂布-奉先,陶謙-恭祖,孔融-文舉,審配-正南,袁潭-顯思,王允-子師,劉表-景升,司馬徽-德操,蒯越-異度,張魯-公祺,張嵩-永年,黃權-公衡,華佗-元化,郭圖-公則,盧植-子干,劉巴—子初,公孫瓚-伯圭,劉璋-季玉,虞松-叔茂,孫桓—叔武

兩晉:
杜預,王浚,羊祜,桓溫,謝錕,謝玄,祖逖,王敦,陶侃,
另外少數民族政權還有:王猛(漢族),冉閔(漢族),慕容翰,慕容垂,慕容恪

南北朝:
北朝篇:

(北魏)拓跋珪、拓跋燾、元英、楊大眼、蕭寶寅、奚康生、邢巒、慕容白曜、薛安都、爾朱榮
(北齊)高歡、高長恭、斛律光、段韶、高敖曹、竇泰、侯景
(北周)宇文泰、宇文邕、宇文護、韋孝寬、於瑾、李虎、獨孤信、楊忠

南朝篇:

(南宋)劉裕、檀道濟、裴方明、沈慶之、沈攸之、臧質、沈璞
(南齊)周盤龍、崔慧景、陳顯達、裴叔業
(南梁)韋睿、曹景宗、昌義之、裴邃、陳慶之、蘭欽、羊侃、王琳
(南陳)陳霸先、周文育、侯安都、杜僧明、吳明徹、蕭摩訶

隋唐時期:
宇文成都
裴元慶
雄闊海
伍雲召
伍天錫
羅成
楊林
魏文通
定彥平
左天成
來護兒
秦瓊
尉遲恭
單雄信
程咬金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禹、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叔寶。李靖 徐茂功 阿史那斯摩 是唐帝國初期的三大帥才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禹、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叔寶、李績、黑齒常之、王方慶、裴行儉、魏元忠、郭子儀

五代十國:
梁 劉隱:任節度使,封南海王。
唐 王潮:威武軍節度使,任將軍。
唐 劉旻:任討捕將。
譚全播:梁 節度使。後任吳國右威衛將軍。
唐 鄧進忠:岳州刺史。
張全義:梁 魏王。唐 齊王。
唐 郭崇韜:招討使。
唐 吳漳:刺史,山南節度使。
唐 王彥章(王鐵槍):封開封侯,北面副招討使。
唐 王晏球:歸德節度使兼背面招討副使。
晉 吳巒:復州防禦使。
漢 王峻:監軍。平盧節度使。
王景:周代時任鳳翔節度使,護國軍。
唐 邊鎬:刺史,武安軍節度使。
留從效:唐 節度使,晉江王。
王晏:漢 建雄節度使。周 武寧軍節度使。
韓令坤:周 侍衛馬軍都指揮使。宋 成德軍節度使。
朱溫:後梁建立者,座駕:渾紅馬,兵器:三尖兩刃八環刀,經典之戰:破黃巢
李克用:五代十國名將,座駕:胭脂馬,兵器:虎威戟,經典之戰:破黃巢
李存孝:五代十國名將,座駕:火焰駒,兵器:溜金槊,經典之戰:十八騎取長安
王彥章:五代十國名將,座駕:乾草黃,兵器:渾鐵槍,經典之戰:戰五王

宋:
趙匡胤
曹彬
楊延昭
狄青
岳飛
韓世忠
楊業
潘美
劉錡
宗澤
吳玠

遼金:
耶律休哥
完顏兀術
完顏宗望
耶律斜軫

元:
成吉思汗
忽必烈
哲別
伯顏
阿術
兀良合台
史天澤
速不台
木華黎
孔元
綦公直

明:
徐達
常遇春
劉基
傅友德
鄧愈
湯和
李文忠
戚繼光
熊廷弼
於謙
俞大猷
袁崇煥
秦良玉
鄧子龍
李如松
盧象升
朱能
郭興
郭英
耿再成
史可法
李定國
王守仁

清:
A 阿巴泰 阿桂 阿濟格 阿里袞 阿敏 安費揚古
B 白朗 畢力克圖 博洛
C 蔡鍔 長齡 岑毓英 陳福 陳玉成 褚英
D 代善 德格類 德楞泰 多鐸 多爾袞
E 額勒登保 額亦都 鄂爾泰
F 費揚古 費英東 馮子材 福康安 傅恆 富德
G 噶爾丹策零 耿仲明
H 海蘭察 豪格 和春 何和里 何洛會 洪承疇 胡林翼 扈爾漢 黃興 皇太極
J 濟爾哈朗 傑書 金礪
K 康熙 孔有德
L 賴塔 賴文光 勒爾錦 勒克德渾 李成棟 李國翰 李鴻章 李續賓 李率泰 李秀成 林鳳翔 林則徐 劉錦棠 劉銘傳 劉永福 駱秉璋
M 明亮 穆占
N 尼堪 年羹堯 努爾哈赤
P 彭春
S 薩布素 薩哈璘 尚可喜 僧格林沁 勝保 施琅 石達開 孫思克
T 圖海 圖賴
W 王進寶 魏源 烏蘭泰 吳三桂
X 向榮
Y 楊芳 楊遇春 楊古利 葉臣 岳樂 岳托 岳鍾琪
Z 趙良棟 兆惠 張廣泗 張樹聲 張勇 彰泰 曾國藩 左宗棠

後面的就不列舉了

⑼ 歷史有哪些將軍比較著名,

項羽、韓信、白起、章邯、車英、李牧、蒙恬、李陵、李敢、李敢、劉秀、中國名將無數、能得到善終的寥寥無幾啊。。帥才不及帝王術。。悲哀將才

⑽ 歷史上的將軍

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 。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內成為了北宋開國的容英雄(開平王)。只是傳到後來,高家槍不如楊家槍了,高懷亮也改練了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了高家槍,並把高家槍改成了呼家槍,傳了下去。到了高寵這一代,竟然學到了失傳已久的家傳絕學,高家槍到了他手裡又重現輝煌。
只因高寵連續挑十一輛鐵滑車,挑到第十二輛鐵滑車之時,坐騎疲憊,他從馬上摔下,被鐵滑車碾死。
現高家槍已失傳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