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
中國文化遺產是由國家文物局為保護保存在中國境內的珍貴的歷史文物、歷史遺址、藝術形式而啟動的計劃。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四川都江堰、陝西兵馬俑、山東泰山、北京故宮等。
截止至2018年7月,中國已有53項世界文化、景觀和自然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1項、世界文化景觀遺產5項、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4項、世界自然遺產13項。
『貳』 你還知道哪些「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同學交流。
長城 2、北京故宮 3、北京頤和園 4、北京天壇 5、敦煌莫高窟 6、秦始皇陵及兵馬回俑坑 7、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答 8、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 9、孔府、孔廟、孔林 10、武當山古建築群 11、西藏布達拉宮和大昭寺 12、平遙古城 13、麗江古城 14、蘇州古典園林 15、明清皇家陵寢 16、龍門石窟 17、大足石刻 18、都江堰―青城山 19、 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 20、山西雲崗石窟
『叄』 是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一、屬於文化遺產有21處:
1、明清皇宮(北京故宮、沈陽故宮)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2、頤和園(北京)
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3、長城(北京)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4、天壇(北京)
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5、承德避暑山莊(河北承德,包括周圍寺廟)
1994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6、平遙古城(山西平遙)
199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7、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北京周口店)
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8、麗江古城(雲南麗江)
『肆』 中國寶貴的文化歷史遺產有哪些
中華民族擁有著5000年的歷史,在這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也留下了非常多珍貴的文化歷史遺產,這些遺產都見證著歲月的沉澱,如今大部分都成為了知名的旅遊景點,供遊客們參觀。文化歷史遺產的數量還是非常多的,要說哪些遺產最具有代表性,那就非以下三個莫屬了。
第1個秦始皇兵馬俑,可以說是我國古代文化的一張名片,不僅在國內非常出名,在國際上也是備受贊譽,每一年都能吸引到成千上萬的外國遊客來進行參觀。秦始皇兵馬俑是我國第1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背後代表的意義十分巨大。
其實珍貴的文化歷史遺產還有很多,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文化財富,我們一定要保護好它們。每一個文化歷史遺產都有著自己的故事,都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意義,中華民族曾經也擁有著無比輝煌的歷史,這些歷史遺產就是最好的見證。不知道在大家的心目中,哪些文化遺產最具有代表性呢?歡迎評論區留言。
『伍』 我國中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哪些,小練筆,圍繞這個特點把它寫清楚
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有唐詩宋詞,還有四大名著。
『陸』 你還知道哪些我國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同學交流。
我國的文化遺產有很多。
包括崑曲古琴皮影戲剪紙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還有長城等物質文化遺產。
『柒』 我國寶貴歷史文化遺產
我國寶貴歷史文化遺產有北京故宮、兵馬俑、長城、平遙古城、大足石刻。
1、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是中國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舊稱紫禁城,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北京故宮以三大殿為中心,佔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餘間。
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以南京故宮為藍本營建,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長方形城池,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
紫禁城內的建築分為外朝和內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統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內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稱後三宮,是皇帝和皇後居住的正宮。
2、兵馬俑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3、長城
長城(The Great Wall),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陝西西安)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於此。
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築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築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後,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後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築。
4、平遙古城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始建於周宣王時期,明洪武三年(1370年)擴建,距今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還較為完好地保留著明清時期縣城的基本風貌,是中國漢民族地區現存最為完整的古城。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5、大足石刻
大足石刻(Dazu Rock Carvings)位於重慶市大足區境內,為唐、五代、宋時所鑿造,明、清兩代亦續有開鑿。世界文化遺產,世界八大石窟之一,分布於該縣西南、西北和東北的扇區,共23處。較集中的有寶頂山、北山等19處。
其中以寶頂山摩崖造像規模最大,造像最精美。除佛像和道教造像外,也有儒、佛、道同在一龕窟中的三教造像,而以佛教造像所佔比例最大。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紀世界石窟藝術的最高水平,是人類石窟藝術史上最後的豐碑。它從不同側面展示了唐、宋時期中國石窟藝術風格的重大發展和變化,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
並以規模宏大、雕刻精美、題材多樣、內涵豐富、保存完好而著稱於世。1999年12月,以寶頂山、北山、南山、石門山、石篆山「五山」為代表的大足石刻,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是重慶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