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什麼是化學

什麼是化學

發布時間: 2020-11-21 19:38:33

㈠ 初三化學主要學習什麼

一、分子和原子、元素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離子也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元素:同一類原子的總稱.比如:氕、氘、氚。雖然是三種原子,但同屬於一種氫元素,排列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位置,化學性質相同.分子:由原子構成的微粒.比如:水分子,就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對於稀有氣體元。

二、質量守恆定律

自然科學中重要的定律之一。在任何與周圍隔絕的物質系統中,不論發生何種變化或過程,系統總質量始終保持不變。20世紀初以來,發現高速微觀粒子的質量隨速度而變、實物和場可相互轉化的事實,表明這一定律得到了新的發展。

三、氣體的實驗室製取

實驗室制氧氣,氧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關鍵物質,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第一需要。呼吸的氧轉化為人體內可利用的氧,稱為血氧。血液攜帶血氧向全身輸入能源,血氧的輸送量與心臟、大腦的工作狀態密切相關。

心臟泵血能力越強,血氧的含量就越高;心臟冠狀動脈的輸血能力越強,血氧輸送到心腦及全身的濃度就越高,人體重要器官的運行狀態就越好。實驗室制備氧氣有多種方法,例如:高錳酸鉀制氧、過氧化氫(雙氧水)及氯酸鉀制氧。

(1)什麼是化學擴展閱讀:

初三化學學習方法:

一、認真聽課,做好筆記

好的筆記是教科書知識的濃縮、補充和深化,是思維過程的展現與提煉。 由於化學學科知識點既多又零碎、分散,所以,課堂上除了認真聽課,積極思考外,還要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語言記下老師講的重點、難點知識,以及思路和疑難點,便於今後復習。

二、及時復習

復習並不僅僅是對知識的簡單回顧,而是在自己的大腦中考慮新舊知識的相互聯系,並進行重整,形成新的知識體系。所以,課後要及時對聽課內容進行復習,做好知識的整理和歸納,這樣才能使知識融會貫通,避免出現越學越亂的現象。

三、學會巧記

由於要記的化學知識點比較多,如果靠死記硬背是難以記牢的,所以應學會巧記。化學上常用的記憶方法有:比較法(常用於容易混淆、相互干擾的知識。如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四個相似的概念,可以通過比較,使理解加深,記憶牢固。)、歸納法、歌訣記憶法、理解記憶法和實驗記憶法。

四、勤練

練習是理解消化鞏固課堂知識的重要途徑。但練習要有針對性,不能搞題海戰術,應以掌握基本方法和解題規律為目標。在解題過程中,要注意一題多解和歸納總結,這樣才能達到做一題會一類的效果。如化學計算中常用的技巧法有:守恆法、關系式法、極值法、平均值法、估演算法。

五、備好「錯題本」

做題的目的是培養能力、尋找自己的弱點和不足的有效途徑。所以,對平時出現的錯題,應做好修正並記錄下來。記錄時應詳細分析出錯的原因及正確的解題思路,不要簡單寫上一個答案了事。同時,要經常翻閱復習,這樣就可以避免以後出現類似的錯誤。

六、重視化學實驗

化學實驗不但能培養學生觀察、思維、動手等能力,還能加深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所以必須重視化學實驗。平時做實驗,要多問幾個為什麼,思考如何做,為什麼要這樣做,還可以怎樣做,從而達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目的。

㈡ 什麼是化學

化學,也就是叫變化的學問。是基於物質原子不變的合種化學反應。統稱為化學。

㈢ cn在化學中中是什麼意思

cn(元素"Cn")一般指鎶(化學元素)

鎶是第112號化學元素,於1996年被合成出來,被正式命名為「Copernicium」,符號為Cn,中文譯名為「鎶」。此名稱是為了紀念著名天文學家哥白尼(Copernicus)而得名的。

鎶元素最早由德國達姆施塔特重離子研究所(GSI)西格·霍夫曼(Sigurd Hofmann)和維克托·尼諾夫(Victor Ninov)領導的研究團隊在1996年合成出來。他們在重離子加速器中用高速運行的鋅原子束轟擊鉛靶獲得一顆(另一顆被擊散)半衰期僅為0.24毫秒的Cn原子。

新元素原子質量約為氫原子質量的277倍。為金屬元素,具有強放射性。

(3)什麼是化學擴展閱讀

鎶有基態電子組態[Rn]5f6d7s,所以鎶應該屬於周期表的12族,根據構造原理。因此,它應該表現為汞較重的同系物,形成強大的汞化合物與二元貴金屬如金。

實驗探測反應性方面,鎶都集中在吸附的112號元素到金錶面在不同溫度下進行,以計算出吸附焓值。由於相對穩定的7S電子,鎶表現出類似氡的屬性。實驗是同時形成的汞和氡放射性同位素,允許比較吸附特性。

第一個實驗使用了U(Ca,3n)Cn反應。 檢測到自發裂變同位素與半衰期為5分鍾。分析數據表明,鎶比汞更不穩定和似乎具有惰性氣體的屬性。然而,就合成Cn懷疑這些實驗結果。

由於這不確定性,JINR,FLNR-PSI團隊在2006年4月5月做了探查這同位素的綜合試驗Pu(Ca,3n)Fl。在這個實驗中,Cn的兩個原子被明確標識和吸附性能表示鎶是一個更不穩定的汞同系物,由於與黃金形成弱的金屬-金屬鍵,它被置於周期表的12族。

㈣ 一什麼是化學,二為什麼要學習化學

1、化學的概念:化學是自然科學的一種,在分子、原子層次上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的科學。

世界由物質組成,化學則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化學中存在著化學變化和物理變化兩種變化形式。

2、學習化學的原因:化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自古以來我們的先輩們就利用化學,促使我們的社會不斷的在進步。可以說從人類學會使用火,就開始了最早的化學實踐活動。我們的祖先鑽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驅趕猛獸,充分利用燃燒時的發光發熱現象。

當時這只是一種經驗的積累。化學知識的形成、化學的發展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它伴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而發展,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而它的發展,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推動歷史的前進。

(4)什麼是化學擴展閱讀:

化學專業培養具備化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較強的實驗技能,能在科研機構、高等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科學研究、教學工作及管理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主要學習化學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以及相關的工程技術知識,受到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方面的科學思維和科學實驗訓練,具有較好的科學素養,具備運用所學知識和實驗技能進行應用研究、技術開發和科技管理的基本技能。

㈤ 化學中M是什麼意思

M是摩爾質量:單位物質的量的物質所具有的質量,稱為摩爾質量(molar mass),用符號M表示。當物質的質量以克為單位時,摩爾質量的單位為g/mol,在數值上等於該物質的相對原子質量或相對分子質量,對於某一純凈物來說,它的摩爾質量是固定不變的,而物質的質量則隨著物質的物質的量不同而發生變化。

(5)什麼是化學擴展閱讀

1mol它以阿伏加德羅數為計量單位,是個批量,不是以個數來計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數量。也可以用於計量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例如,用摩爾計量硫酸的物質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23個硫酸分子。摩爾是化學上應用最廣的計量單位,如用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中的計算,溶液的配製及其稀釋,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氣體摩爾體積及熱化學中都離不開這個基本單位。

摩爾質量、摩爾體積是物質的量的導出量,應用時必須指明基本單元,對於同一物質規定的基本單元不同,摩爾質量、摩爾體積就不同。

雖然阿伏加德羅常數是一個很大的數值,但用摩爾作為物質的量的單位使用起來卻非常方便,它就像一座橋梁將微觀粒子同宏觀物質聯系在一起。

熱點內容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
尿路感染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25:38 瀏覽:3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03:56:32 瀏覽:17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5 03:48:10 瀏覽:826
愛爾蘭咖啡怎麼做 發布:2025-07-15 03:14:45 瀏覽:753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