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

發布時間: 2020-11-22 00:51:25

❶ 初中物理的重要實驗有

初中物理實驗不多,可以說很少,也很簡單,中考會考到的都是平時會遇到的題目,大概有20個實驗。想要了解2019最新物理實驗總結,可參考:初中物理20個實驗 中考物理必備實驗大全

希望可以幫到你~

❷ 初中物理實驗有哪幾種方法例子是什麼

物理方法既是科學家研究問題的方法,也是學生在學習物理中常用的方法,新課標也要求學生掌握一些探究問題的物理方法。

常見的物理方法

模型法 即將抽象的物理現象用簡單易懂的具體模型表示。如用太陽系模型代表原子結構,用簡單的線條代表杠桿等。

疊加法 物理學中常常把微小的、不易測量的同一物理量疊加起來,測量後求平均值的方法俗稱「疊加法」。

控制變數法 自然界發生的各種現象,往往是錯綜復雜的。決定某一個現象的產生和變化的因素常常也很多。為了弄清事物變化的原因和規律,必須設法把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因素用人為的方法控制起來,使它保持不變,然後來比較,研究其他兩個變數之間的關系,這種研究問題的科學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初中物理實驗大多都用到了這種方法,如通過導體的電流I受到導體電阻R和它兩端電壓U的影響,在研究電流I與電阻R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壓U不變;在研究電流I與電壓U的關系時,需要保持電阻R不變。

實驗+推理法 有一些物理現象,由於受實驗條件所限,無法直接驗證,需要我們先進行實驗,再進行合理推理得出正確結論,這也是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如將一隻鬧鍾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內,當罩內空氣被抽走時,鍾聲變小,由此推理出:真空不能傳聲。

轉換法 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物理現象,不好直接認識它,我們常根據它們表現出來的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來間接認識它們。如根據電流的熱效應來認識電流大小,根據磁場對磁體有力的作用來認識磁場等。

等效法 在研究物理問題時,有時為了使問題簡化,常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所有物理量,但不會改變物理效果。如用合力替代各個分力,用總電阻替代各部分電阻,浮力替代液體對物體的各個壓力等。

描述法 為了研究問題的方便,我們常用線條等手段來描述各種看不見的現象。如用光線來描述光,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用力的圖示描述力等。

類比法 在認識一些物理概念時,我們常將它與生活中熟悉且有共同特點的現象進行類比,以幫助我們理解它。如認識電流大小時,用水流進行類比。認識電壓時,用水壓進行類比。

❸ 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都有哪些

密度 浮力 摩擦力 杠桿 滑輪 平面鏡與凸透鏡成像

❹ 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的基本步驟

提出問題 猜想或假設 設計實驗 進行實驗 分析論證 評估交流

❺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能力的養成

一、提問能力的養成
愛因斯坦曾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數學上或實驗上的一個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都需要有創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愛因斯坦的科學生涯也證明了這一結論,他不拘泥於一切傳統的觀念,以徹底的創新精神革新了舊有觀念,建立了相對論,將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向前推進了一大步,成為現代物理學的傑出代表。我們在物理教學改革的今天,作為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提問能力。
1.科學探究的要素之一是提出問題,將問題作為探究的出發點,因此在探究活動開始時努力創設物理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新的物理情景與已有知識的沖突所在,從而提出問題,以激起學生的探究興趣。如:通過「火箭升空」的圖片,讓學生提出想要探究的問題,這時學生提出的問題五花八門:火箭是怎樣升空的?火箭靠什麼力量升空?火箭升空時為什麼有濃煙產生?等等,然後再限定條件(如從能的轉化情況來看)讓學生具體提出問題,學生會立即提出:火箭升空時什麼能轉化為什麼能?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問題。再如:學習「電壓」時,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本所配的章首語,並看章首圖,啟發學生提出問題:電壓是什麼?電壓的作用是什麼……從而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
2.現實生活中處處充滿著物理知識,在物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根據已學過的物理知識和生活經驗,鼓勵學生大膽提出問題,並要注意及時表揚。在學習物態變化時,可以要求每位學生聯系實際提出一個與物理知識有關的問題。
二、實踐能力的養成
針對學生而言的「實踐能力」強調的是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這也是培養學生總體素質目標之一。實踐是探究式學習的靈魂,因此實施初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必須加強實踐探索活動。
1.採用多種形式的實驗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可以進行演示實驗師生共同探究。如:碘的升華和凝華,可以是學生分組實驗探究;如:探究固體的熔化和凝固規律,可以是家庭開放性實驗探究;如:讓學生自製照相機模型、觀察水中筷子的折射情況等。
2.加強實踐探索活動,要利用身邊的物品開發、設計各種物理實驗,豐富課內和課外的探究活動。例如:以興趣小組活動的方式讓學生製作不同的水果電池並測量其兩端的電壓,既通過實驗學到了知識、提高了實驗技能,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同時通過實驗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勇於創新的意識。

❻ 初三物理實驗方法探究

《探究設計題》專題
一. 本周教學內容:
《探究設計題》專題

1. 小明學習了「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後,小明想,還有什麼因素也能影響摩擦力的大小呢?
請你和小明一起提出一個物理探究課題,並完成下面的探究報告:
探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或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課題: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的關系
猜想或假設:接觸面積越大,摩擦力越大。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長方體的木塊、木板、彈簧測力計
(2)實驗步驟設計:
①將長方體木塊平放在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它勻速直線運動,記下示數F1,②將木塊側放在木板上,豎放在木板上重做上述實驗:分別記下示數F2、F3。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F1>F2>F3。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能否拉著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2. 小明取出兩塊冰放在一旁准備做熔化實驗,在准備好器材後,發現其中的一塊開始化了,另一塊沒有任何變化。他用手沾了一點化成的水,嘗了嘗竟然是鹹的。請你根據這個現象提出一個課題進行研究,並完成探究報告。
探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與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
主要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裝置或說明:
實驗步驟設計:
進行實驗:實驗表格設計
分析論證:假如實驗所獲得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剛才的實驗中應當看到的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
(1)在本次實驗設計中你應用了哪些物理學的研究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認為在本次實驗中,能夠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除了這一探究課題之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可探究的內容?請你寫出任意一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課題:冰熔化的快慢與上面撒鹽多少的關系
猜想與假設:撒鹽越多,熔化越快
設計實驗:
主要器材:三塊質量相同的冰、鹽、小勺、停表
實驗裝置或說明:

實驗步驟設計:
將三塊冰分別標記1、2、3放在桌面上,分別撒上一、二、三勺鹽,用停表記下它們完全熔化所用時間t1、t2、t3。
進行實驗:實驗表格設計
實驗次數 1 2 3
撒鹽多少
熔化時間

分析論證:假如實驗所獲得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剛才的實驗中應當看到的現象是t1>t2>t3。
評估:
(1)在本次實驗設計中你應用了哪些物理學的研究方法?控制變數法。
(2)你認為在本次實驗中,能夠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鹽撒得是否均勻等。
(3)除了這一探究課題之外,你認為還有什麼可探究的內容?請你寫出任意一條:
冰的熔點與撒鹽多少是否有關。

3. 小明從電視中看到:下大雪後人們在高速公路上撒上一層碳黑,他聯想到一些事情。請你針對上述情景,提出一個課題,並完成探究報告。
探究課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或假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步驟設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探究課題:物體的吸熱能力與物體表面顏色有關系
猜想或假設:物體表面顏色越深,吸熱本領越強
設計實驗並進行實驗:
(1)主要器材和裝置:三隻相同的燒瓶、水、三隻溫度計
(2)實驗步驟設計:
將三隻燒瓶分別塗上黑色、灰色、白色,裡面裝入相同的水,分別插入一根溫度計。將三隻燒瓶同時放在太陽底下,過一段時間,記錄各自的溫度t1、t2、t3。
實驗現象或數據記錄表格的設計:

分析與論證:
如果得出的結論與你的猜想一致,則在你剛才設計的實驗步驟中,所看到的現象
應該是:t1>t2>t3。
評估:
你認為你在這次設計中,影響實驗效果的主要因素是:
顏料塗抹的厚度是否相同等。

❼ 初中物理各種實驗探究方法,及其代表實驗有哪些.(能

物理中探究實驗的方法有:
一.對比(比較法):
尋找幾個事物共同點或不同點的研究方法叫對比,這是一種常用的研究方法。
例研究不同色光混合及不同顏料混合;研究蒸發和沸騰的相同點和不同點;研究凸透鏡和凹透鏡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研究蒸發快慢的決定因素時,在應用控制變數的同時,也採用了對比的方法,比較哪一個蒸發快。
二.控制變數法
當研究的一個物理量與2個或2個以上的其它物理量有關時,常採用只改變一個物理量,而使其餘物理量保持不變,從而得出被研究物理量和改變數的關系。
如研究蒸發快慢決定因素;摩擦力大小決定因素;研究壓強和壓力、受力面積的關系;液體壓強和液體密度、深度的關系;浮力大小的決定因素。動能大小和物體質量、速度的關系;重力勢能大小和質量、舉高高度的關系;物體吸熱多少和物質種類、質量、升高溫度三者之間的關系;電流和電壓及電阻之間的關系;電功和電流、電壓、及通電時間的關系。
三.等效替代法
根據作用效果相同的原理,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我們可以用一個合力來代替它。這種「等效方法」是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它可使我們將研究的問題得到簡化。
四.實驗推理法(理想化實驗)
人們常用推理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在研究物體運動狀態與力的關系時,伽利略通過如圖實驗和對實驗結果的推理得到如下結論:運動著的物體,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它的速度將保持不變,並且一直運動下去。
推理的方法同樣可以用在「研究聲音的傳播」實驗中。實驗中,現有的抽氣設備總是很難將玻璃罩內抽成真空狀態,在這種情況下,你是怎樣通過實驗現象推理得出「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這下結論的?
五.轉換法
對於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或不易直接觀察認識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它所產生的作用或其他途徑來認識它,這是物理學中常用的一種方法—轉換法
六.類比的方法
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某種關繫上的相似叫類似,從兩類不同事物之間找出某些相似的關系的思維方法,叫類比。藉助類比,常能創造性地解決一些十分陌生、十分困難的問題,在物理學中,現象、屬性、概念、規律、理論和描述手段等涉及的種種關系,都可以是類比的對象。
七、模型法
①為了研究的需要,把物理實體或物理過程經過科學抽象轉化為一定的模型,這種轉化忽略了一些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所以這種模型叫「假想模型法」又叫「理想模型」。它是物理教學的基礎,可使物理教學簡單化,形象直觀化,又可使具體問題普遍化,便於學生發揮抽象思維、形象思維、發散思維。
②建立模型可以幫助人們透過現象,忽略次要因素,從本質認識和處理問題;建立模型還可以幫助人們顯示復雜事物及過程,幫助人們研究不易甚到無法直接觀察的現象。例如:①研究分子、原子結構時,提出一種結構模型的猜想——原子核式模型(行星模型);②研究撬棒撬石塊時,把撬棒當做是杠桿模型。
八、觀察法
觀察法是指人們在自然存在的條件下,對自然、實驗的現象和過程,通過人的感覺器官或藉助科學儀器對有關物理現象,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觀察、研究的一種基本方法。
所謂「自然存在的條件」,是指對觀察對象不加控制、不加干預、不影響其常態,所謂「有目的、有計劃」,是指根據科學研究的任務,對於觀察對象、觀察范圍、觀察條件和觀察方法作了明確的選擇,而不是觀察能作用於人感官的任何事物。
九、探究法:
探究法是指用科學的方法深入探討、反復研究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它既是一種研究方法,也是一種學習方法
十、累積法:
在測量的量很小時,將很多規格、性質相同的物體累加起來測量,然後除以個數算出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的方法就叫累積法。
十一、比值法
17. 物理學常用「比值法」來定義物理量。請你參照下面給出的題例再舉兩個例子 (需說明定義的物理量名稱及其數學表達式,講明是什麼物理量與什麼物理量的比值及這個比值的物理意義)
例 速度 ,是路程與時問的比值;它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
十二、分析歸納法
歸納方法是透過現象抓本質,將一定的物理事實(現象、過程)歸入某個范疇,並找到支配的規律性。完成這一歸納任務的方法是:在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審慎地考察各種事例,並運用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以及探究因果關系等一系列邏輯方法,推出一般性猜想或假說,然後再運用演繹對其進行修正和補充,直至最後得到物理學的普遍性結論。
十三、假設法
物理解題中的假設,從內容要素看有參量假設、現象假設和過程假設等,從運用策略看有極端假設、反面假設等.利用假設,我們可以方便地對問題進行分析、推理、判斷,恰當地運用假設,可以起到化拙為巧、化難為易的效果。

❽ 初中物理實驗探究題的類型有哪些

沒太清楚你要問的是探究性實驗有哪些還是中考試題中探究類的實驗試題題型有哪些。只能都答了:

一、最新《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准》規定的學生必做的20個物理實驗項目如下。其中前面有「探究」兩個字的都是探究性實驗,其餘的屬於測量或測定性實驗。
1、用刻度尺測量長度、用表測量時間
2、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力
3、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
4、用常見溫度計測量溫度
5、用電流表測量電流
6、用電壓表測量電壓
7、測量物體運動的速度
8、測量水平運動物體所受的滑動摩擦力
9、測量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10、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1、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12、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
13、探究光的反射規律
14、探究平面鏡成像時像與物的關系
15、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16、連接簡單的串聯電路和並聯電路
17、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18、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方向
19、探究導體在磁場中運動時產生感應電流的條件
20、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
二、不論哪個實驗,在中考試題中,試題類型都沒有獨特的題型,無非就是填空、選擇、簡答(較少)。個別地區會考查具體的實驗操作(但平分標准很難把握)。
不知是不是你想問的。

❾ 人教版初中物理探究實驗有哪些

凡是探究性試驗,在課本上都是標出的。例如「實驗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內。課本上沒有「探容究」兩個字的實驗就不是探究性實驗。翻一遍書就知道了。手邊課本不全的話就網路一下「電子課本網」。裡面什麼課本都有。

❿ 初中物理有哪些實驗方法,及每種

常見初中物理實驗方法
1.控制變數法
這是初中物理實驗中用的最為廣泛的一種方法。具體可以這樣理解:當實驗結果受到多個因素影響時,為了研究其中某一個因素的變化對結果有何影響,就必須控制其他幾個因素保持不變的方法。具體的例子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影響物體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大小的主要因素;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電流產生的熱量中國與哪些因素有關,影響電磁鐵磁性強弱的主要因素等等。
2.實驗+假設(合理外推)法
某些物理現象由於條件所限,無法直接由實驗得出結論,於是我們先進行初步實驗,再根據實驗的規律進行合理的延伸推理從而得出結論的方法。初中物理教材主要有兩個這樣的實驗:研究真空不能傳播聲音的實驗;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
3.轉換法
有些物理現象直接通過感官看不見,摸不著很難直接進行觀測加以認識,於是我們通過它們所產生或表現出來的其他看的見,摸的著的現象就能間接的認識它的一種方法。比如:馬德堡半球實驗間接反映了大氣壓不但存在且很大;研究電流產生熱量的中國是通過觀察溫度計的變化而間接反映出來的;研究影響動能大小因素時通過觀察木塊被小球推動的距離來反映小球動能大小的;研究電磁鐵的磁性是通過它吸引鐵釘的數目中國來判斷它的磁性強弱的;研究滑動摩擦力時通過觀察勻速拉動物體的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反映了摩擦力的大小等等。
4.等效法
實驗中為了研究的方便,用一個物理量來代替其他的物理量而不會改變物理效果的一種方法。比如:研究合力與各個分力的關系時用一個合力取代了各個分力的共同作用;研究串並聯電路的電阻特點時用總電阻替代了各部分電阻等等。
初中物理新課標中所涉及到的實驗方法還有很多,但作為中招考試以上四種方法是最常出現的,尤其是在實驗題方面,這只是自己幾十年來教學的體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熱點內容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