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無機及分析化學重點

無機及分析化學重點

發布時間: 2020-11-22 00:56:47

『壹』 蘭理工無機及分析化學占幾個學分

無機及分析化學教學大綱 課程編碼:201211
課程英文名稱: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課程類別:學科基礎課
學分:5學分
總學時:144
理論課學時:80
開課對象:全校化工,制葯,高材,食品,環工,生工等專業
開課學期:第一,二學期
教材:《無機及分析化學》,浙江大學,高教出版社
主要參考書:
1.無機及分析化學,南京大學《無機及分析化學》編寫組,高等教學出版社(第三版)2.無機化學(上,下冊),大連理工大學編寫,高等教學出版社(第三版)3.分析化學,武漢大學等編寫,高等教學出版社(第三版)
一、課程性質,目的和任務
本課程是為工科類各專業而設置的第一學年必修的化學基礎課。它是由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兩門課程結合而成。本課程力求將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密切結合,使兩門基礎課融會貫通,將無機化學中的理論與知識直接和分析化學結合起來,並可付之於實驗與測定,使得理論聯系實際更密切,更能學以致用,互為貫通,力求提高學習效率。它是培養工科類學生整體知識結構及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後繼課程的基礎。
本課程的任務是通過講授並與實驗密切配合,使學生在獲得無機化學與分析化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的同時,能獨立分析和處理無機化學問題和基礎分析方面的問題(掌握實驗的基本操作技能,勝任一般的基礎分析工作)。
二、課程內容與基本要求及學時分配
緒論(1學時)
1.溶液和膠體(4學時)
(1)分散系;
(2)溶液濃度的表示方法;
(3)稀溶液的通性:氣體分壓定律,蒸氣壓的下降,沸點上升和凝固點下降,滲透壓;
(4)膠體溶液:膠體溶液的性質,膠團的結構,溶膠的穩定性和凝聚
本章重點:稀溶液的依數性
2.化學反應的一般原理(12學時)
(1)基本概念和熱力學第一定律;
(2)熱化學:熱,功,等容反應熱,等壓反應熱,焓,熱化學方程式
(3)蓋斯定理,化學反應熱的計算;
(4)化學反應的方向:混亂度和熵,化學反應方向的判據,吉布斯自由能變化與溫度的關系;
(5)化學平衡及其移動:可逆反應與化學平衡,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移動原理;
(6)化學反應速率: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化學反應速率方程式,反應速率理論,活化能,溫度,催化劑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7)化學反應條件的優化
本章重點:焓,熵,吉布斯函數的性質及有關計算和應用;標准平衡常數與吉布斯函數的關系及有關計算;了解反應速率,基元反應,反應級數的概念及影響反應速率的因素
本章難點:狀態函數性質的理解,焓,熵,吉布斯函數,平衡常數之間的關系,基元反應速率的計算
3.定量分析基礎(4學時)
(1)分析化學的任務和作用;
(2)定量分析方法的分類:化學分析法和儀器分析法;
(3)定量分析的一般過程和結果的表示 ;
(4)定量分析中的誤差:准確度和精密度,誤差產生的原因及減少誤差的辦法;
(5)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平均偏差和標准偏差,平均值的置信區間,可疑值的取捨,分析結果的處理與報告;
(6)有效數字及其運算規則
(7)滴定分析法概述:滴定分析法分類及對化學反應的要求,基準物質和標准溶液,滴定分析的計算,握其計算規則;
本章重點:誤差,有效數字
本章難點:分析結果的數據處理,有效數字的意義及運算規則
期中考試(2學時)
4.酸鹼平衡與酸鹼滴定(10學時)
(1) 電解質的電離:強電解質與弱電解質,活度和活度系數;
(2) 酸鹼質子理論;
(3) 酸鹼平衡:溶液的pH值及其計算,酸鹼平衡的移動;
(4) 緩沖溶液:緩沖溶液的組成和性質,緩沖溶液酸度的計算,緩沖溶液的緩沖能力;
(5) 弱鹼溶液中各物種的分布;
(6) 鹼滴定法:酸鹼滴定曲線與指示劑,酸鹼標准溶液的配製與標定,酸鹼滴定的應用;
本章重點:酸鹼質子理論,弱電解質溶液中pH值的計算,緩沖溶液pH值的計算,酸鹼滴定及應用
本章難點:酸鹼的定義,不同類型弱電解質溶液值pH值的計算公式,酸鹼滴定過程中pH值的計算及指示劑的選擇
5.沉澱溶解平衡及在分析化學中的應用 (5學時)
(1)沉澱溶解平衡:溶度積,溶度積與溶解度;
(2)溶度積原理的應用:溶度積原理,沉澱的生成,沉澱的溶解,分步沉澱和沉澱轉化;
(3)沉澱滴定法:沉澱滴定法的概述,滴定曲線,銀量法滴定終點的確定——莫爾法,佛爾哈德法,法揚司法的應用;
本章重點:溶度積常數,溶度積原理及應用,幾種常見的沉澱滴定法
本章難點:溶度積原理在實際中的應用
6.氧化還原平衡及氧化還原滴定(12學時)
(1)氧化還原反應,氧化數,氧化與還原;
(2)氧化還原方程式的配平:離子-電子法配平;
(3)電極電勢:原電池的定義,標准電極電勢,影響電極電勢的因素-能斯特方程式;
(4)電極電勢的應用:原電池電動勢的計算,氧化還原反應的平衡常數;
(5)元素電極電勢圖及其應用;
(6)氧化還原反應的速率及其影響因素;
(7)氧化還原滴定法:氧化還原滴定曲線,指示劑,常用氧化還原滴定方法;
本章重點:電極電勢的定義,電極電勢的應用,氧化還原滴定法
本章難點:電極電勢的計算,能斯特方程式的應用
7.物質結構基礎(10學時)
(1)核外電子的運動狀態: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徵,原子軌道和電子雲圖像;
(2)多電子原子結構:核外電子排布規則,電子層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3)化學鍵理論:離子鍵理論,價鍵理論,分子軌道理論;共價鍵理論;共價鍵類型;
(4)多原子分子的空間構型: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雜化軌道理論;
(5)共價型物質的晶體:分子晶體;
(6)離子型晶體:離子極化;
本章重點:核外電子排布規則,化學鍵理論,多原子分子的空間構型的判斷,離子極化
本章難點:用不同理論解釋化學鍵的形成,分子空間構型的判斷
8.配位化合物與配位滴定(10學時)
(1)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的組成及命名;
(2)配位化合物的化學健理論:價鍵理論,晶體場理論;
(3)配離子在溶液中的離解平衡:配位平衡常數,配位平衡的移動;
(4)螯合物
(5)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曲線,金屬指示劑
(6)配位滴定法的應用
本章重點: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配位化合物的化學健理論,配位平衡的移動,配位滴定法
本章難點:價鍵理論,配位平衡的移動
9.紫外—可見分光光度分析法(4學時)
(1)概述
(2)光的吸收定律:朗伯—比爾定律,偏離朗伯—比爾定律的原因
(3)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及測定方法
(4)顯色反應及其影響因素
(5)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的誤差和測量條件的選擇(6)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應用實例
10.現代儀器分析簡介(2學時)
(1)電位分析法
(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3)色譜分析法
11.元素化學(4學時)
(1)d區元素
(2)ds區元素
三、習題及課外教學要求
要求每一章節內容同時看幾本參考書
對學生作業的要求是:每人准備兩本作業本,要求每次課後按時交作業,要求獨立完成,不得抄襲。
教師批改作業的要求是:對每次作業都應認真審閱和批改,並及時發給學生。批改時應指明錯誤之處,要求學生訂正。在每次批改後應對學生講解作業中的典型錯誤及改正方法。作業應記成績,並以一定比例記入學期總成績。
四、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
考試:第一學期安排期中考試一次,期末考試一次。期中,期末考試一般都以閉卷考試方式進行。

熱點內容
晉商歷史 發布:2025-07-19 00:08:49 瀏覽:421
安大歷史考研 發布:2025-07-19 00:02:57 瀏覽:382
教師幫扶學生記錄 發布:2025-07-18 20:01:06 瀏覽:677
運動鞋哪些好 發布:2025-07-18 18:41:48 瀏覽:456
師生迷情八 發布:2025-07-18 11:58:43 瀏覽:478
三字經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11:46:47 瀏覽:45
希臘的歷史 發布:2025-07-18 10:33:00 瀏覽:654
人體中的數學 發布:2025-07-18 07:53:58 瀏覽:951
一級建造師機電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8 07:50:21 瀏覽:528
班主任工作計劃小學四年級 發布:2025-07-18 05:17:52 瀏覽: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