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物
1、性質不同:生物教育是從事生物學教學的專業;生物教育類也是從事生物學教學,但可能偏重於其中一類,生物學(師范)是專門師范生的生物學專業。
2、就業不同:生物教育和生物教育類專業對口的都是教師行業,而生物學(師范)就業范圍較大,並不一定是教育專業。
(1)教育生物擴展閱讀:
生物科學專業研究領域和就業前景
生物科學專業研究對象由生物科學家根據生物的發展歷史、形態結構特徵、營養方式以及它們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等,將生物分為若干界。
當前比較通行的是美國R.H.惠特克於1969年提出的5界系統。他將細菌、藍菌等原核生物劃為原核生物界,將單細胞的真核生物劃為原生生物界,將多細胞的真核生物按營養方式劃分為營光合自養的植物界、營吸收異養的真菌界和營吞食異養的動物界。
中國生物科學家陳世驤於1979年提出6界系統。這個系統由非細胞總界、原核總界和真核總界3個總界組成,代表生物進化的3個階段。非細胞總界中只有1界,即病毒界。原核總界分為細菌界和藍菌界。真核總界包括植物界、真菌界和動物界,代表真核生物進化的3條主要路線。
就業前景
本專業對於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要求嚴格。畢業生主要在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以及國家機關等部門從事科研、教學和高級管理工作。
② 生物教育類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生物教育類的核心來期刊包自括:
1.中國成人教育
2.教育與職業
3.中國職業技術教育
4.中國電化教育
5.中國遠程教育
6.電化教育研究
7.成人教育
8.中國特殊教育
9.北京成人教育(改名為: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
10.父母必讀
11.繼續教育
③ 教育學和生物學研究生哪個好考哪個更好就業
個人感覺,
如果你想當老師,或者搞教育,
還是選擇比較明確的方向,
你可以選擇學科教育(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音樂)等等。
不建議選擇教學論的,方向不明確,不好就業的!!
④ 生物教育就業方向和前景
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是生物學中最早出現的分支學科之一,是生物學的一個大學科,也是目前相對較熱的一個方向。其研究大方向可以分為基礎微生物學和應用微生物學兩類,一般來說,基礎類的畢業生偏向於基礎理論研究,可到科研院所、學校等單位從事研究與教學工作;應用類則偏向於應用的領域,更注重實際操作,就業選擇面較廣,可到企業、政府部門、學校從事生產、檢測和教學等工作。
在微生物專業的大方向指導下,可細分衍生出很多小方向,如微生物基因工程、發酵工程等。進入新世紀,比較熱門的研究方向是生物能源和微生物職業,尤其是在制葯方面,就業率一直居高不下。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專業既是生命科學的基礎,又是生命科學的前沿,也是當前最為普通的一個專業。該專業主要是從微觀即分子的角度研究生物現象、探討生命的本質,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涉及物理、化學、數學、生物學等多學科。其實,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不僅是一個獨立學科,它已經滲透於生物學的其他專業之中,屬於基礎性研究專業,是目前自然科學中發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領域。因為該專業涉及很多分子水平的操作,因此要求考生熟練掌握精細的微觀實驗操作技術(如分子雜交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顯微光譜分析技術、放射自顯影術等),這些技術的操作要求膽大心細,經常是在幾微升、幾毫克、幾納米間進行操作,稍有疏忽就會導致結果出現較大誤差。
細胞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細胞,從細胞整體、顯微水平、超微水平等層次研究細胞的功能結構、代謝產物以及生命活動原理。目前來看,細胞生物學的發展速度快,因為很多生命現象或原理都要落實到細胞水平來闡釋。另外在疾病研究和葯物開發中,細胞技術也常被提及,所以該學科前景光明。
細胞生物學的操作和技術方法博採眾長,吸取個方向的技術方法,如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免疫學,凡是能夠解決問題都會被使用。從研究內容來看,細胞生物學的發展可分為顯微水平、超微水平和分子水平三個層次。特別是從20世紀70年代,隨著基因重組技術的出現,細胞生物學與分子生物學結合愈來愈緊密,人們更關注細胞內部的分子結構及其各個部分如何在生命活動發揮作用,比如基因調控、信號傳導、腫瘤生物學、細胞分化和凋亡等成為當代的研究難點和熱點。細胞生物學的出路寬廣,畢業後既可以從事理論研究,闡述細胞內部的調控機制;也可以從事葯物和農產品的開發生產,檢測葯物或農產品的毒性等,特別是醫葯健康方面的研究是一個熱門。
植物學
植物學是一門古老的學科,也是人們對於生物最初的認識之一。該方向主要包括植物分類學、植物形態學、植物遺傳學、植物生理學和植物生態學等。進入新世紀,植物學有了飛速發展,特別是結合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等技術,開始從微觀角度研究植物,如光合作用機理、植物激素、微量元素、遺傳育種技術、天然產物的分離等,使植物學成為農學、環境科學、葯物等學科的重要理論基礎。因此,吃武學在科研和應用上具有重大意義,不近屬於基礎學科,也可以為環境保護、農業生產和葯用植物的開發做出重大貢獻。
生物信息學
生物信息學是生命科學領域最前沿的方向之一,也是21世紀自然科學的核心領域之一。該專業對生物信息的採集、存檔、顯示、處理、傳播、模擬、分析和解釋等各方面都非常關注,綜合利用了生物學、計算機科學、信息技術、數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方法來研究生物信息,是一門計算機、統計學、數學與生物醫學多領域相互交叉的新興學科。具體而言,生物信息學把基因組DNA序列信息分析作為源頭,研究重點主要體現在基因組學和蛋白學兩方面。目前,生物信息學已經成為生物學研究的重要工具,學生畢業後可從事生物信息學軟體、技術平台開發、基因和基因組進化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⑤ 教育生物起源說指什麼
關於教育的起源問題,有兩種觀點與馬克思主義學說不同,一種是生物起源論,另一種是心理起源論。
教育的生物起源論認為,教育起源於動物的本能,是一種動物的生理現象。例如,德國的雷徒諾認為,大貓教小貓捕鼠,老鴨教小鴨游水,都是教育,甚至設想昆蟲界也有「教師」和「學生」。他認為教育是動物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衍,本能地將自己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幼小動物的活動。
教育的心理起源論認為,教育產生於兒童對成人無意識的模仿,是兒童本能的發展,是一種心理現象。例如,美國教育家孟祿把古代兒童對老年人的無意識模仿,看作是原始教育的起源。按照這種觀點,兒童是通過模仿學得知識,並養成某些行為習慣的,而不是成人有意識教育的結果;在模仿過程中,成人是無能為力的,兒童的本能、無意識模仿起決定作用。
上述教育起源論說法雖不相同,但實質相同,都沒有注意到教育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有意識、有目的的活動。
⑥ 大專生物教育出來能幹什麼
專業代碼:660206 層次:專科 學習年限:3
專業類別:文化教育類 學科:教專育屬類
生物教育專科就業前景
生物教育專業畢業生畢業後主要就業途徑為中小學教師、生物製品相關企業、環保等事業相關單位及與生物相關的產品營銷行業的專業技術人才。
生物教育專科就業方向有哪些
小學教師、邊遠地區的初中教師。
⑦ 學科教育生物考研應該查那一類的分數線教育學還是什麼求告知
你本科學的學科教育生物么?如果是考教育學,那就查教育學的分數的分數線,裡面的亞專業就是學科生物學。
⑧ 教育的起源
1 生物起源說
主要代表人物:法國哲學家、社會學家利托爾諾,英國教育學家沛西.能。
主要觀點:教育活動不僅存在於人類社會中,動物界也存在教育;人類社會教育的產生是一個生物學的過程,生物的沖動是教育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的教育是對動物界的繼承、改善和發展。教育的產生完全來自於動物本能,是種族發展的本能需要。
2 心理起源學說
主要代表人物:美國著名教育家孟祿,教育心理起源說是在對教育生物起源說批判的基礎上產生的。
主要觀點:孟祿從心理學的角度去解釋教育起源問題,認為原始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是日常生活中兒童對成人生活的無意識模仿。
3 勞動起源說(社會起源說)
主要代表人物:蘇聯的教育家米丁斯基、凱洛夫。勞動起源說是在直接批判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的基礎上,在馬克思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
主要觀點:
第一,人類教育起源於勞動和勞動過程中產生的需要;
第二,教育是人類社會特有的一種社會活動;
第三,教育以人類語言和意識的發展為條件;第四,教育從產生之日起,其職能就是傳遞勞動過程中形成的生產和生活經驗。
(8)教育生物擴展閱讀:
教育過程開始於一個人的出生並持續終身,對人產生持久而深刻的變化。有些人甚至認為教育可以開始得更早,一些父母通過外部的言語和音樂來影響子宮里成長著的胎兒,進行胎教,希望給孩子以積極的健康的發展。
教育本質的多重審視
(1)內涵:所謂教育本質,就是指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活動區別於其它社會活動的根本特徵,即「教育是什麼」的問題。它反映出教育活動固有的規定性也即其根本特徵。
(2)關於教育本質的四種觀點:上層建築說;生產力說;特殊范疇說;多重屬性說。
(3)人類的教育有社會性、目的性,這與動物的本能教育有本質區別。人類教育本質是有目的的培養人的社會活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社會現象。第二,教育是有意識、有目的、自覺地對受教育者進行培養。第三,存在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響三種要素之間關系。
宏觀的教育的唯一特徵是「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這表明判別某個活動是不是教育不在其結果如何。現實中,不是所有的教育活動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有的甚至會失敗。而有些活動,如研究活動、宣傳活動雖然可以影響人的素質、能力,卻並不是人們所公認的教育活動。
當人們持不同的立場著眼於人的素質、能力時,能從正反兩方面來對待人的素質、能力,正向的去開發、加強人的某些素質、能力,反向的則去削弱、抑制人的某些素質、能力。
人的素質、能力有先天和後天之分,先天的與其它動物一樣,是大自然長期進化造就的。後天的又分為兩種情況,其一為人們不經意間獲取的,或非刻意成就的;其二是人們刻意造就的,宏觀的教育就概括了所有刻意於人的素質、能力而進行的活動。
在教育學界,關於「教育」的定義多種多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般來說,人們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一個是社會的角度,另一個是個體的角度。
前蘇聯及我國一般是從社會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而英美國家的教育學家一般是從個體的角度給「教育」下定義的。從社會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可以把「教育」定義區分為不同的層次:
(1)廣義的,凡是增進人們的知識和技能,影響人們的思想品德的活動都是教育。「教育」看成是整個社會系統中的一個子系統,分配著且承擔著一定的社會功能。
教育最本質性的理解,就是社會對人們思想的知識灌輸和行為指導;一,教育的對象是人;二,內容必須是良性的有意義的。從而使人民去改造社會。
(2)狹義的:指個體精神上的升華。這種定義方式強調社會因素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把從個體的角度來定義「教育」,往往把「教育」等同於個體的學習或發展過程。
(3)更狹義的,主要指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據一定的社會或階級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響,把他們培養成一定社會或階級所需要的人的活動。這個主要指的中國校園的應試教育。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會背景下發生的促使個體的社會化和社會的個性化的實踐活動。
⑨ 生物教育專業研究生
一般的師范院校都可以,比如北京師大,南京師大,東北師大,華東、華中、華回南師大
生物師范參加教育學答統考,初試:外語、政治、教育學基礎綜合(300分)
其中教育學基礎綜合飽含:教育學原理大約100分、中外教育史大約100分、教育心理學大約70分、教育學研究方法大約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