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牌歷史
㈠ 歷史上橋牌最厲害的國家
美國,近年來的百慕大杯總是派出兩個隊參加,二隊還能贏一隊,可見這個國家的實力。
早年間的義大利(現在也很強)非常厲害,傳說中的藍梅花叫牌法就是他們發明的,當時是所向披靡呀
㈡ 麻將是中國人發明的嗎麻將和橋牌有什麼區別
在長期的歷史演變過程中,麻將逐步從宮廷流傳到民間,到清朝中葉基本定型。麻將是鄭和發明的,但鄭和是明朝征雲南帶回來的一個戰敗者,那地方現在屬於柬埔寨的。 中國人喜歡麻將,美國人喜歡橋牌,兩者區別如下: 1、規則不同2、麻將四個人是各自為戰,橋牌是兩對人競賽3、麻將四家的牌都只能有牌主能看,四個人各打各的。而橋牌做莊的同伴需要把牌倒下來,其餘三家都能看到,而且牌由莊家指揮出4、橋牌貴在「橋」路的暢通,配合很重要。麻將則是自顧自,盡量不要打別人很需要的牌就是了5、橋牌可以對戰,更可以隊與隊競賽,不同的桌上雙方輪換拿同樣的牌,這樣運氣的成分降到了最低,而麻將運氣的成分就相當大,即使牌技差,拿到一手好牌也能贏,橋牌則不然,技巧的作用更加關鍵
㈢ 橋牌在中國的發展史
轉自:中國棋牌網 編輯:媛素
1982年,中國橋牌隊第一次參加世界橋牌錦標賽。由丁關根、裘宗滬、王俊人、陸玉麟、唐後祖、唐繼祖組成的中國男隊取得了公開團體賽第30名。王俊人、陸玉麟取得了公開雙人賽第15名。
1986年,由古玲、張亞蘭、朱小音、孫銘、李曼苓、陸琴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取得第29屆遠東橋牌錦標賽冠軍。這是中國橋牌隊取得的第一個洲際比賽冠軍。
1987年,由古玲、張亞蘭、李曼苓、陸琴、孫銘、朱小音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首次參加威尼斯杯世界橋牌團體錦標賽,取得第6名。
1990年,由胡基鴻、徐紅軍、陳榮錩、周家弘、潘開健、張偉力組成的中國橋牌男隊參加世界橋牌錦標賽,首次打入公開團體賽前八名。
1991年,由胡基鴻、徐紅軍、潘開健、張偉力、陳榮錩、周家弘組成的中國橋牌男隊參加遠東橋牌錦標賽,獲得公開團體冠軍,這是中國橋牌男隊取得的第一個洲際比賽冠軍。中國橋牌女隊和青年隊也在此次比賽中取得了冠軍。
1991年,由古玲、張亞蘭、孫銘、劉逸倩、王萍、施少敏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參加在日本舉行的威尼斯杯世界橋牌團體錦標賽,獲得第3名。這是中國橋牌隊首次站上世界橋牌賽的領獎台。
1993年,由胡基鴻、徐紅軍、羅紹興、何振翼、陳榮錩、周家弘組成的中國橋牌男隊首次參加百慕大杯世界橋牌團體錦標賽,即打入前八名。
中國橋牌女隊累計獲得1986、1988、1993、1995、1996、 1997、1998、1999、2001、2002、2003、2005、2007、2008、2009年、2011年16次亞太(遠東、亞太)橋牌錦標賽冠軍。
中國橋牌男隊累計獲得1991、1998、2005、2006、2007、 2008、2009、2011年8次亞太(遠東、亞太)橋牌錦標賽冠軍。
1996年,由古玲、張亞蘭、孫銘、王宏利、王文霏、章瑜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榮獲世界橋牌奧林匹克團體賽亞軍。
1997年,由古玲、張亞蘭、孫銘、盧燕、王文霏、章瑜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榮獲威尼斯杯世界橋牌團體錦標賽亞軍。
1998年,由戴建明、施豪軍、楊立新、曹雪良、庄則軍、徐紅軍的中國橋牌男隊在洛桑榮獲IOC世界橋牌大獎賽第一名。
2003年,由古玲、張亞蘭、王文霏、王宏利、章瑜、王禮萍中國橋牌女隊榮獲威尼斯杯世界橋牌團體錦標賽亞軍。
2004年,由孫銘、福中、王禮萍、王為民、盧燕、周清宏組成的中國橋牌混合隊獲世界橋牌奧林匹克團體賽混合團體第3名。由庄則軍、施豪軍、楊立新、戴建明、李新、孫少林中國橋牌男隊榮獲世界奧林匹克團體賽公開團體第四名,這是中國橋牌男隊首次打入世界前四名。由古玲、張亞蘭、王文霏、王宏利、劉逸倩、王萍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取得了世界奧林匹克團體賽女子團體第四名。
2006年,在世界橋牌錦標賽上,中國橋牌男隊的福中、趙傑榮獲公開雙人冠軍,這是中國橋牌史上取得的第一名世界冠軍。中國橋牌女隊的王文霏、王宏利榮獲女子雙人賽亞軍。
2007年,由孫銘、王宏利、王文霏、劉逸倩、古玲、張亞蘭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榮獲威尼斯杯世界橋牌團體錦標賽第三名。
2008年,在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上,由孫銘、王宏利、王文霏、劉逸倩、古玲、張亞蘭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榮獲女子團體亞軍,中國橋牌女隊的閻茹榮獲女子個人賽第三名,中國U28青年隊和U21青年隊分別取得第三名。
2009年,由孫銘、王宏利、劉逸倩、王雯霏、閻茹、董永靈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榮獲威尼斯杯世界橋牌團體錦標賽冠軍。這是中國橋牌史上取得的第一個團體世界冠軍。中國橋牌男隊也歷史性地打入了百慕大杯前四名。為表彰中國女子橋牌隊,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授予中國女子橋牌隊「全國三八紅旗集體」榮譽稱號,2010年3月7日,在慶祝三八國際婦女節100周年大會上,中國女隊的代表從黨和國家領導人手中接過了獎牌,這是對她們百折不撓精神的充分肯定。
2010年,在第一屆亞洲橋牌錦標賽上,由孫銘、王宏利、章瑜、張亞蘭、王萍、伍少紅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榮獲慈城杯亞洲女子團體冠軍。在世界橋牌錦標賽上,由孫銘、王宏利、古玲、盧燕、孫燕慧、馮學鳳組成的中國橋牌女隊榮獲麥考尼爾杯世界女子團體冠軍。
2011年,在首屆世界智力精英運動會上,中國男隊侯勖、石淼奪得男子雙人賽金牌,馮學鳳、孫燕慧獲到女子雙人賽銀牌。李傑獲得男子個人賽銀牌。
2012年,中國青年男隊獲得第十四屆世界青年橋牌團體錦標賽U25組別季軍。由胡茂元、劉逸倩、庄則軍、王文霏、戴建明、王禮萍組成的上汽紅隊獲得世界橋牌跨國混合團體賽季軍。
㈣ 橋牌簡明教程的介紹
本書從橋牌的歷史、常識出發,由淺入深地介紹了橋牌的規則和基本打法。對於叫牌體系、打牌基礎。橋牌常用的精彩技術等,都通過實例予以生動的闡明,本書可供中老年初學者快速掌握橋牌的基本技巧。本書根據教學規律,力爭深入淺出、少而精、學以致用,深受校內外各界歡迎。
㈤ 橋牌是哪個國家發明的
橋牌是用英文Bridge(橋)的名字來稱呼撲克牌的玩法,來源於英國萊斯特郡的一座古老的橋梁。
橋牌 :兩個對兩個的四人牌戲,種類繁多,都是從舊時傀儡惠斯特等牌戲逐漸發展形成的,第一本關於橋牌的書是Edmond Hoyle在1742年出版的。共同點是莊家的同伴亮牌,莊家可以定將牌或無將牌,對方可以加倍,本方可以再加倍。簡單地說,橋牌是撲克的一種打法。
㈥ 橋牌是什麼
http://ke..com/view/16801.htm#3
㈦ 橋的歷史
http://www.lhxx.cn/sijiehe/qiao/zhongwangye.htm
斜拉橋、懸索橋、高架橋
古橋之鄉專——紹興
斜拉橋
拱式屬橋
㈧ 中國橋牌協會的發展歷史
1981年,世界橋牌聯合會正式接納中國橋牌協會為其會員。中國橋協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群眾體育社團,是由熱愛橋牌運動的單位和個人自願結成的非營利性專業性社會組織,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是中國奧委會承認的全國性運動協會,是代表中國參加世界橋牌聯合會、太亞橋牌聯合會及相應的國際橋牌運動的唯一合法組織。
中國橋牌協會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下轄的單項運動協會之一,是全國性群眾組織和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全國性群眾體育社團,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的團體會員。中國橋協接受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民政部的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
㈨ 橋牌名稱的來由
從惠斯特演化出來的,由四人分成兩對同伴進行的一種牌戲。橋牌一詞分別與三種明顯有別的牌戲有關聯,它們是惠斯特橋牌、競叫橋牌和定約橋牌。所有這凡種牌戲在它們各自盛行的時代,都只簡稱為橋牌;但當"惠斯特橋牌"在其盛行時期(1894一1904),並不叫這個名稱,是後來為了將它與從它演化出來的牌戲加以區別,才加上的這個名稱。
最早以文字形式提到"橋牌",出現於1886年出版的書名《比里奇或俄國惠斯特》這本小冊子中。雖然並無肯定證據證明惠斯特是俄國牌戲,但是"俄國惠斯特"這個命名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這種牌戲源出俄國的說法。事實上這種牌戲與"文特"、"選擇"及類似的牌戲極為相象,而"文特"肯定是源出俄國的牌戲
橋牌歷史
橋牌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的英國(最早的資料表明在1529 年),在以後的幾個世紀里,有惠斯特的原型稱為"勝利"、"將吃"、"斯拉姆"、"將吃和光榮"、"威士忌和水手"、" 威士忌"和"惠斯特"等各種牌戲出現。"威士忌" 可能是表示在贏得一墩牌時,、迅速把牌收進來;而惠斯特則是表示叫大家安靜。到了十七 紀中葉、這種牌戲就已普遍叫做現代的名稱惠斯特,但是直到1742年才出現闡述惠斯特的第一本著作,這就是埃蒂蒙德·霍伊爾寫的著名的《簡明論著》。這本書很快成為暢銷書,並且立即出現了很多非法翻印的版本。
惠斯特作為一種時髦的娛樂活動一直十分流行。1834 年亨利·本廷克發明了大小信號。這是後來的一些權威人士如克萊、德斯查百里斯、卡文狄錫等等對這個牌戲進行更多的研究和著書立說的先導。、第一次復式惠斯特比賽,公認是1857年於倫敦在卡文狄錫的指導下進行的。這次比賽的目的是意圖示範說明精湛的牌技的巨大優勢,所以有意地安排了一個被認為是優秀牌手所組成的隊,與一個被認為是水平差的牌手所組成的隊相對抗(在此以前還沒有具體標准對他們進行評比)。"優秀的"牌手很容易地獲得了勝利。卡文狄錫看到這種辦法可以消除運氣的因素, 但是他的這一開創性的努力幾乎在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後才得到了響應和追隨。
在美國復式方法的擴大發展,比在英國略先一些,1880年在芝加哥的一個私人家裡舉行了一次復式比賽,1882年又在新奧爾良的一個俱樂部中舉行了一次復式比賽。1883年在費城舉行了第一次俱樂部間的比賽。在指歐洲的第一次復式比賽,大約是1888年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
復式方法的出現使得有可能把私人的牌戲改變為公開的比賽。在向前發展的過程中在有以下幾個重大事件:1891年美國惠斯特聯合會成立;同年發明了卡爾馬佐牌盒,1892年J.T.米切爾撰寫出第一本關於比賽組織安排的書,米切爾設計出最早的一個對式比賽輪轉法,講且闡述了比賽分的計算方法,這些方法一直沿用。
美國惠斯特聯合會興盛發達了約四十年的時間,但是自從橋牌於十九世紀90年代早期在在美國出現(也大約在同一時期傳人英國)之後。美國惠斯特聯合會便逐漸衰弱,終至結束。根據埃威爾和R。F。福斯特的記事,橋牌於1893年傳到紐約,亨利I·巴爾貝,在他私人印製的"橋牌規則"中所註明的年代是1892年。
在倫敦,波特蘭俱樂部在布羅榕哈姆勛爵的建議下,於1894年開始有了橋牌活動,布羅格哈姆勛爵是在印度從幾位軍官那裡學會橋牌的(有人說他是在埃及旅行時學會的)。但是根據後來在1932年《橋牌雜志》上發表的一份信件表明,富蘭克·納沙思於1892年在倫敦漢諾威廣場的聖喬治俱樂部中,參加了英國的"第一次" 橋牌活動。橋牌當時是由斯圖德上校介紹的,他說橋牌沿出地中海東部國家,(他是在1877~1878年的俄土戰爭中,在普里弗納的戰壕中學會橋牌的。
橋牌的最早出現年代,以及可能是沿出土耳其或俄國的說法,由於R·特魯(TRUE)在1974一1975年發現了新的證據,而得到了強烈的支持。他從1904年的《文摘與疑問》中發表的,A·M·基勒(國籍不詳)的一封信內,引用了如下一段內容:"1886年我是開羅克希迪瓦爾俱樂部的會員,在我加入該俱樂部時。該俱樂部的主要牌戲就是橋牌,並且據別的會員告訴我,很早以前就己如此。"
在法國里維埃拉,橋牌的最早的名稱之一就是"克希迪瓦",這大概是當地有的牌手曾到過開羅的這個俱樂部的原故。土耳其從十六世紀早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 當時統治埃及的土耳其總督就是用"克希迪瓦爾"這一正式名稱來稱呼橋牌的。
在倫敦於1901年出版的《現代橋牌》中的一篇評論和介紹文章中,關於橋牌的出現有個年代更早的說法"橋牌當時在土耳其稱為'比里齊',……在歐洲東南部一帶流行……時間早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即已開始。"
雖然在土耳其語中有一個復合詞的發音與"比里奇"相似,但是從發現的大量證據來看,即使不是橋牌本身,但橋牌這個名稱明顯是來源於俄國。"釀酒"和另一種稱為"那拉納西"的俄國牌戲。都包含有橋牌所引進的無將,並且按照1886年印行的規則小冊子中,"布里奇"的含意就是宣布打無將,同時在持有4個A時,可以獲得大牌獎分。
所有這些都越加表明橋牌名稱來源的如下說法更加缺乏說服力:發牌人在把選擇將牌的權利轉移給他的同伴時,他就越過了(bridged)叫牌,橋牌因此而得名。看來更為可能的是,發牌人的"我越過叫牌"而不說"我准備轉移給……"這種說法,是來源於橋牌本身的名稱,而不是橋牌這個名稱是來源於這種說法。
橋牌在形式的發展,在傳人美國和英國之前一直是緩慢的,這說明橋牌不像惠斯特那樣開始是僕人階層所玩的一種底層社會的牌戲,橋牌是通過諸如康士坦丁堡和開羅這類首都的外交官員的圈子而傳播的。
橋牌(bridge)一詞的來源,直到最近還定性為是一個未解決的問題,但是常常有人追溯到1886年出版的一本題為《比里奇(BIRITCH),或俄國惠斯特》的小冊子,這本小冊子現存英國大英博物館。關於這一線索,雖然早已認為是希望甚微的,據稱俄文中根本沒有比里奇這樣的詞,並且在俄國從來也沒有過這種名稱的牌戲。但是這種源出俄國的希望甚微的說法,已得到相當的重視。比里奇一詞在俄國的歷史中,自10世紀到17世紀均有記載:它的意思(除其他含意之外)系指城鎮大聲宣讀公告的人的公務職責,就是宣讀政府的法令和布告。這個詞在皇帝時代的字典中作"比里奇"(重音的第二音節)。在法國,宣讀人的意思就是大聲宣告。當然橋牌的一個主要的新內容,是發牌人或其同伴有權宣布將牌花色,或宣布打無將。
對惠斯特的一個改變,就是要把一手牌(發牌人的同伴的牌)攤出,這是沿襲明手式惠斯特的辦法,它原先是一種三人玩的牌戲。按照一種流行甚廣的說法,這種三人式的牌戲,是由駐在印度非常偏闢地方的三名英國軍官,因為找不到第四個牌手而想出來的方法。
橋牌中的另一個新內容,就是增加了加倍和再加倍。但是對於再加倍沒有限制,可以一直再加倍下去,但是這種牌戲的"賭博"性質,由於改變成為競叫橋牌而很快即被消除。這也是橋牌在開始時期遭受到惠斯特愛好者的強烈反對的主要原因之一。橋牌的原始形式,或惠斯待橋牌,只存在了很短一段時間。1904年便向前發展了一大步,就是增加了競叫原則,傳統說法這個方法是在印度出現的,但也可能是在英國出現的。競叫橋牌的流行直到1927年始終持續增長,但是直到這個時期的接近結束的時候,才開始組織競叫橋牌比賽。據信一部分原因是由於早在惠斯特中實行的復式原則,被認為是不適合於在橋牌中採用。
下一個重大的改變可能是在法國發生的,在法國於1918年或更早的時候已有法國登高牌戲。休·克萊頓爵土曾著文闡述一種類似的牌戲,即法國登高牌戲的前身, 並謂這個牌戲是1912年在印度發明的,與此類似的牌戲於1915年之前也在美國出現。在所有的這類牌戲中,雙方都必須努力叫到自己的最高限度或"最高點" 只有叫到並且做成的牌墩,才能作為計算進局之用。這種形式很快成為法國的標准牌戲,但是在其他地方只是偶然有所出現,並來得到流行。
直到這個時刻,惠斯特、橋牌、競叫橋牌和登高牌戲,都是簡單地向前發展,難以把叫牌的想法,競叫原則或登高牌戲的最高點原則等發明歸功於某一位個人。但是1925年哈羅德時S.范德比爾特,提出了一種完善的新形式橋牌,它仍採用登高牌戲的原則,但增加了局方情況這一因素,並制定了一個計分標准表,從而改正了登高牌戲中的主要缺點。他獲得了極大的成功,他所創新的"定約橋牌",這一新的牌戲,變成了各地最為流行的牌戲。後來范德比爾特寫道:
"我認為,惠斯特一類牌戲的多年的經驗,是獲得發展形成定約橋牌所需要的背景和知識所必需的前奏。從70年前當我還是一個孩子的時候,我就開始玩這類牌戲,並且成功地渡過了惠斯持、橋牌、競叫橋牌、登高牌戲的年代。…1925年秋天我為我的新牌戲,編制了一個記分標准表。我把它稱為定約橋牌,在這個牌戲里不僅綜合了競叫橋牌和登高牌戲的各種最優良的特點,並且還增加了一些頗具吸引力的新的特點:叫成和做成滿貫的獎分;局方情況;以及以10分為基數的記分體制,亦即把過去的墩分、成局墩分、所有的獎分和團分都增大使之化零為整;所有這些終於使得定約橋牌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流行。
在我完成了我的記分標准表之後不久,我乘芬蘭船從洛杉磯經巴拿馬運河去哈瓦那,航程共為9天。在航程中我獲得了一個理想的機會來試驗我的新牌戲,我是和三個競叫橋牌手一同試驗的。
一開始我們除了有局這個術語之外,還缺少一個用來表示在已有一局的情況下宕分應予增高這種地位的術語。我們十分幸運,乘芬蘭號船的一位年青女士為我們解決了這個難題,她建議使用"有局方"一詞。
我們四人在芬蘭號船上玩我的新牌戲,玩得很有興趣,我一回到紐約我就把我的記分標准表用打字機列印了若干份,分送給我的競叫橋牌朋友。此後我沒有再為定約橋牌的推廣和宣傳做過其他工作。但是顯然是因為這種牌戲極為美好,它就像野火一樣廣泛到處傳播,終於依靠自己得到了極大的流行。"
在歷史上還未有過像這樣世界流行的牌戲,在惠斯特一類的牌戲中肯定未曾有過,能夠如此精密准確地定出它的概念,而且還是在剛一出現時就是這樣。最近的研究證明,芬蘭號是1925年10月31日到達巴波亞港的,由於時間已經過晚,不能通過巴拿馬運河,也不能讓旅客上岸。在當時的范特比爾特等四人中,後來唯一健存的人是弗蘭西斯·培根第三,他於1975年回憶起那天晚上的情況,那位建議"有局方"的女士被他們邀請一同玩他們的登高牌戲,她試圖建議根據她說她在中國玩過的一種牌戲,來作一些奇異的和不切實用的改變。這使范德比爾特感到非常興奮,第二天在芬蘭號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航程中,他就為定約橋牌編制出了記分標准表,這個記分標准表除無將的墩分(當時定為每墩35分)這一項之外,所有內容半個世紀以來始終沒有改變。在當天, 11月1日晚上,這個牌戲就成為定約橋牌,並按范德比爾特的新規定記分。
在兩年的時間之內,就為這種新牌戲制定了三套規則。其中R。F。福斯特的規則和克里克布洛克惠斯特俱樂部的規則(二者都於1927年制定),後來為更有權威性的紐約惠斯特俱樂部的規則所代替。1928年定約橋牌進入紐約的各主要俱樂部,並且在同年晚期舉行了首屆全國錦標賽,獎品是范德比爾特杯。
1929年美國競叫橋牌聯合會把它名稱中的"競叫"一詞取消,這就清楚表明定約橋牌已代替了競叫橋牌。原來已成名的競叫橋牌權威人士,力圖也在定約橋牌中成為專家,但是他們大多數人未能獲得成功。埃利·克柏森成為新牌戲的領袖人物,他於1929年創辦了第一個定約橋牌雜志《橋牌世界》,並於1930年寫出了他的傑出的著作《藍書》。他在這本革新性的著作中提出了叫牌的漸進一逼叫原則,這一原則已成為所有現代標准叫牌法的核心。
由於克柏森有一個興盛的組織,充分利用各種形式的橋牌活動,以及他在著名的克柏森一廉茨橋牌比賽的公開表演中所顯示的引人注目的天然資質,在整個30年代克柏森始終保持著他的領袖地位,絲毫沒有受到四A隊在比賽中取得過勝利的影響。
後來克柏森在橋牌方面的興趣和積極性下降,在40年代領袖地位轉移到了查爾斯·戈倫身上,他把克柏森的方法修訂成為用計點法估算牌力,而取得了巨大成就。
橋牌比賽的發展在30年代受到了阻礙,因為當時有三個各自獨立的組織同時進行活動,這三個組織是美國橋牌聯合會,美國惠斯特聯合會,美國聯邦橋牌協會。但是從1937年開始,美國定約橋牌聯合會掌握了全國定約橋牌的工作之後,在大師分計劃的激勵之下,定約橋牌進入了穩定向前發展的時期。
1935年成為公認的世界橋牌錦標賽開始的年代,雖然在這一年之前曾進行過一些半正式的國際比賽。後來的具有國際意義的里程碑有:第二次世界大戰後1950年開始的系列性的世界橋牌錦標賽,1958年世界橋牌聯合會的成立,1960年開始的世界奧林匹克橋牌比賽。
在定約橋牌存在的前四十年中,唯一的革新是制定了芝加哥橋牌,亦即四副牌一輪的橋牌,這種形式的橋牌在60年代早期就在很多俱樂部中代替了傳統的盤式橋牌。但是芝加哥橋牌也和定約橋牌本身一樣,主要是在記分方法上有所改變,而不是在結構方面有所變動。定約橋牌一直幾乎沒有任何根本性的改變,並且在最近的將來也很少可能會出現什麼變化。
㈩ 橋牌發展史(急需)
簡單地說,橋牌是撲克的一種打法。橋牌作為一種高雅、文明、競技性很強的智力性游戲,和以它特有的魅力而稱雄於各類牌戲,風靡全球。目前橋牌已經成為2002年冬季奧運會表演項目和07年全國大學生運動會正式比賽項目。
現代橋牌被稱為定約橋牌,是由一種叫「惠斯特」的紙牌游戲發展來的。與其他游戲相比,橋牌有以下的突出特點:
1、 打橋牌的樂趣主要在於少靠運氣、多憑智慧而贏牌。在打牌過程中,要運用很多數學、邏輯學的知識,計算和記憶能力在橋牌中非常重要。
2、 橋牌對於改善人際關系和協調、配合能力大有益處。我們不難理解「橋」字在橋牌中的重要,打好橋牌必須在搭檔之間密切合作、齊心協力,才能實現目標。
3、 橋牌的基本過程類似於簽訂合同的全過程,所謂定約(contract)英語中就是「合同」之意:投標、競標,雙方討價還價,最後由一方簽得合同,然後此一方為完成合同任務而制定計劃,而另一方則為其設置障礙、阻止其完成計劃。多勞多得和盡量減少損失等原則在橋牌中體現得非常充分。
4、 橋牌的趣味性還在於打橋牌時運氣的成分不可避免,有時對手還會對你實施心理戰術。如果僅就一副牌而言,高手也不敢狂言一定贏初學者。另外,牌手在經過精密的計算和判斷之後,以某種高級打法(如投入、擠牌等)完成了有難度的定約,那種快慰和興奮是不言而喻的。
5、 橋牌當然還是一種高雅、文明的游戲。也有人稱橋牌是「無聲的戰爭」。
橋牌術語
東 南 西 北 橋 墩 局 點 級
輪 幫 套 宕 下 墊 跟 逃 拿
蓋 吊 飛
開叫 應叫 不叫 順叫 逆叫 平叫 跳叫
加叫 扣叫 問叫 停叫 詐叫 爭叫 逼叫
再叫 虛叫 平加 跳加 紅心 黑桃 方塊
梅花 無將 有局 無局 進局 成局 逼局
邀局 問局 大局 跳局 失局 局限 局況
花色 開室 閉室 東家 南家 西家 北家
攻方 守方 橫放 豎放 橋牌 發牌 理牌
大牌 小牌 牌力 打牌 攤牌 鬼牌 出牌
牌型 墊牌 洗牌 切牌 牌張 牌點 跟牌
將牌 弱牌 強牌 怪牌 平牌 做牌 攻牌
叫牌 聽牌 讀牌 宕牌 死牌 藏牌 張數
單張 雙張 樹張 嵌張 閑張 贏張 止張
脅張 吃張 罰張 失張 進張 缺門 聯手
記點 點數 輪次 告缺 單飛 雙飛 三飛
倒飛 逆飛 假飛 深飛 順飛 定約 加倍
獎分 得分 失分 記分 宕墩 超墩 罰分
長套 短套 樹套 明手 暗手 暗翻 首攻
墩數 主打 防禦 失墩 吊將 同伴 兌現
高花 低花 高套 低套 高限 中限 低限
貼鄰 跳檔 問A 問K 實力 餘力 關煞
開方 應方 示弱 試探 好幫 單缺 分布
阻擊 阻塞 轉換 支持 出套 墩數 控制
橋路 橋引 真套 原套 蓋吃 進手 回手
活捉 捕捉 硬敲 忍讓 擊落 鼓勵 逼出
將吃 吃進 信號 投入 緊逼 受逼 詐術
升級 回攻 莊家
東西方 南北方 有局方 無局方 定約方 叫牌者
應叫者 開叫者 定約者 犧牲方 輕加倍 未加倍
再叫倍 局加倍 計分表 記分員 基本分 大滿貫
小滿貫 大牌點 牌型點 出牌權 一墩牌 問牌點
問牌型 問高套 問單缺 將牌點 主將牌 吊將牌
放大牌 放小牌 跟小牌 蓋大牌 有用牌 發牌人
叫牌卡 轉換叫 關煞叫 跳加叫 跳爭叫 平加叫
協定叫 約定叫 跳應叫 弱開叫 弱應叫 弱再叫
弱爭叫 示弱叫 強開叫 強應叫 強再叫 暗示叫
自由叫 等待叫 犧牲叫 封止叫 叫過頭 紅心套
黑桃套 方塊套 梅花套 出高套 無高套 雙高套
雙低套 一高套 可叫套 特長套 高花套 低花套
第二套 堅實套 出新套 單色套 三張幫 有好幫
五好幫 控制張 連接張 中間張 空間張 進手張
好幫張 關鍵張 雙止張 威脅張 升一級 升二級
升三級 假飛張 雙人賽 新花色 上滿貫 修正點
反阻塞 投入法 被投入 假投入 擊落法 圍剿法
扼殺法 緊逼法 緊逼張 單緊逼 雙緊逼 假緊逼
半逼叫 位移圖 勝利分 二次飛 釘死飛 擠牌飛
剝皮法 忍讓法 陷阱法 規避法 十法則 副花色
調整分 部分局 逼成局 躲閉法
開叫花色 開叫實力 開叫條件 叫牌水平 紅心開叫
黑桃開叫 梅花開叫 方塊開叫 叫牌次序 無將開叫
試探再叫 勉強開叫 逼叫到局 逼叫一輪 低限開叫
中限開叫 高限開叫 假暗示叫 跳叫無將 強跳應叫
弱跳應叫 自由應叫 自由再叫 自由爭叫 重新再叫
再叫原套 強力開叫 強跳爭叫 強二開叫 弱二開叫
弱跳爭叫 扣叫缺門 扣叫單張 隔水平叫 叫高一格
加叫成局 叫牌過高 叫牌不及 叫牌過程 叫牌法則
叫牌方式 參與爭叫 競爭叫牌 叫牌體制 口頭叫牌
書寫叫牌 黑木問叫 示弱應叫 接力應叫 滿貫邀叫
滿貫加倍 成局邀叫 將牌問叫 控制問叫 逼叫開叫
不足叫牌 越序叫牌 跳叫新套 有將定約 無將定約
紅心定約 黑桃定約 方塊定約 梅花定約 完成定約
最後定約 擊破定約 理想定約 定約選擇 執行定約
做成定約 滿貫定約 成局定約 加信定約 接受邀請
聲東擊西 可叫花色 花色升級 滿貫獎分 大局獎分
二三法則 十一法則 十二法則 十五法則 東西有局
東西無局 南北有局 南北無局 雙方有局 雙方無局
成局有望 成局無望 直跳成局 邀請成局 未成大局
平均牌型 無將牌型 牌型奇特 加牌型點 大牌實力
大牌分布 大牌分散 特殊好牌 打牌技巧 分析牌情
叫牌技巧 大牌位置 小牌升級 將牌升級 大牌贏張
牌型分布 牌型配合 關鍵牌張 肅清將牌 連張大牌
牌張分布 鏟子飛牌 有將牌型 越序攻牌 歡迎信號
前進信號 鼓勵信號 表態信號 分配信號 長度信號
將牌信號 停止信號 兩A跳檔 兩A貼鄰 兩K貼鄰
兩K跳檔 花色選擇 試探滿貫 試探再叫 試探實力
堅實長套 以級代點 半堅實套 直跳滿貫 交換信息
計算贏張 長套贏張 快速贏張 發展贏張 樹立贏張
尋求三幫 出第二套 滿貫有望 滿貫無望 加倍懲罰
敵叫花色 單套結構 雙重止張 飛張成功 協定出法
安全打法 交叉將吃 旁套花色 自由飛張 花色符號
聯手實力 致命一吻 重復緊逼 將吃緊逼 合法信息
高級花色 低級花色 防禦打法 大牌獎分 將吃飛張
封鎖花色 將牌控制 推遲打法 雙重躲閃 明手將吃
保護將牌 詐騙打法 誘騙墊牌 可打花色
一蓋一應叫 一蓋一爭叫 二蓋一應叫 二蓋一爭叫
准備性開叫 阻擊性開叫 阻擊性應叫 積極性應叫
消極性應叫 鼓勵性應叫 阻擊性爭叫 二梅花開叫
二方塊開叫 二無將開叫 三無將開叫 關煞性應叫
直叫大滿貫 直叫小滿貫 限制性加叫 進局試探叫
滿貫試探叫 自然叫牌法 精確叫牌法 西肯叫牌法
蓋伯爾問叫 巴隆叫牌法 埃坷叫牌法 斯台曼問叫
羅馬叫牌法 超級精確法 杜雷約定叫 鬥士約定叫
大牌調整點 指導性加倍 兩可性加倍 平衡性加倍
選擇性加倍 推理性加倍 技術性加倍 懲罰性加倍
示攻性加倍 高級花色套 低級花色套 莊家的聲稱
莊家的承認 不合法信息 十一計演算法 遠距離飛張
快速進手張 交叉將吃法 明手主打法 移花接木法
堅壁清野法 將牌圍剿法 場外圍剿法 不成局定約
對式橋牌賽 復式橋牌賽 隊式橋牌賽 國際比賽分
不連張大牌 跳叫原花色 反阻塞打法 中國式飛牌
雙向單緊逼 雙向雙緊逼 單向雙緊逼 同步雙緊逼
維也納緊逼 跳叫新花色 開叫二花色 鼓勵犧牲叫
阻止犧牲叫 逼迫性不叫 逼出主將牌 門門有止張
高級花色局 低級花色局
第二家打小牌 第三家打大牌 樹立長套花色
關鍵牌張配合 綜合兩手牌力 蘭梅花叫牌法
半關煞性開叫 克勃森叫牌法 大方塊叫牌法
卡納佩式叫牌 大梅花叫牌法 關煞性跳爭叫
防守人的聲稱 防守人的承認 斯耐帕約定叫
復式定約橋牌 行進式橋牌賽 超額完成定約
花色選擇信號 米契爾移位法 重叫原開叫套
預先的犧牲叫 豪威爾移位法 摩納哥叫牌法
強二開叫的應叫 弱二開叫的應叫 模稜兩可性應叫
近乎堅實的長套 有限性質的開叫 有限性質的應叫
簡化梅花叫牌法 法國梅花叫牌法 現代羅馬式答叫
精確梅花叫牌法 夏潑里斯約定叫 羅西諾出牌約定
出租汽車叫牌法 接力體系叫牌法 牌力顯示性加倍
超級蓋伯爾問叫 魏茨伯格約定叫 德克薩斯轉換叫
福爾維納約定叫
扣叫敵方開叫花色 有限的開叫二花色
愛塞斯科學叫牌法 默雷二方塊約定叫
西肯二方塊約定叫 斯潑林特加叫協定
將牌的瑞士式約定叫 現代梅花約定叫牌法
傑克貝二無將約定叫 裘納立斯特出牌約定
比利時一梅花開叫體系 范德比爾特梅花叫牌法
好長套花色鼓勵性再叫 主動超局水平滿貫叫牌
破長套花色非鼓勵性應叫 斯台曼二梅花和二方塊開叫
距今為止(2007年4月)中國隊的最好成績如下:
中國男子橋牌隊在世界比賽的最好成績是世界第四名(2004年)。
中國女子橋牌隊在世界比賽的最好成績是世界第二名(1996,1997,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