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學重點
初中化學一共兩本書,所以考察的東西不多,重點考察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別,常用實驗專器材的選取以及使用屬,化學實驗步驟的考察,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計算,難點在於物質推斷題,物質鑒別題,除雜題以及物質過量的計算題。
具體可見每年的中考前的《中考大綱》(各省每年給學生必發的書)。
望採納,不懂繼續問
❷ 中考化學一般考那些重點
方程式,酸鹼鹽,碳,實驗
❸ 中考化學知識點總結,(詳細點的)
一、化合價順口溜
一價鉀鈉氯氫銀,二價氧鈣鋇鎂鋅
三鋁四硅五價磷,二三鐵 二四碳
硫有負二正四六,銅汞二價最常見
氫氧根 負一價 硝酸根 負一價
硫酸根 負二價 碳酸根 負二價
銨根 正一價
二、鹽類溶解性口訣:
鉀鈉銨鹽都可溶,硝酸鹽入水無影蹤。
硫酸鹽不溶硫酸鋇,鹽酸鹽不溶氯化銀,
碳酸鹽大多不可溶。
三、微粒
了解: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微粒構成的,微粒有三種:分子、原子、離子
①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分子構成的物質:共價化合物(如:水、酒精、二氧化碳等)
大部分非金屬單質(如:氫氣、氧氣、氮氣、硫等)
原子構成的物質:金剛石、石墨、單晶硅;稀有氣體;金屬單質
離子構成的物質:離子化合物(如氯化鈉、氫氧化鈣等)
註:(1)單一的離子是不能夠形成物質的。例如:氯化鈉是由氯離子與鈉離子形成的,千萬不能說是由氯化鈉離子形成的
(2)化學式的表述
例如:H2O
水是由氧元素和氫元素組成的
水是由水分子構成的
水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的
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總結:元素談「組成」和種類;分子和原子談「構成」和個數
四、化學式的意義: ①宏觀意義:a.表示一種物質;
b.表示該物質的元素組成;
②微觀意義:a.表示該物質的一個分子;
b.表示該物質的分子構成;
③量的意義:a.表示物質的一個分子中各原子個數比;
b.表示組成物質的各元素質量比。
五、四種化學反應基本類型:
①化合反應: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的反應
如:A + B = AB
②分解反應:由一種物質生成兩種或兩種以上其它物質的反應
如:AB = A + B
③置換反應:由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起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 + BC = AC + B
④復分解反應:由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的反應
如:AB + CD = AD + CB
部分化學反應現象歸納:
2Mg + O2 點燃==2MgO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種白色的粉末狀固體;
3Fe + 2O2 點燃==Fe3O4 (注意瓶底留有少量的沙或者水)現象:火星四射,生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2Cu + 2O2 加熱== 2CuO (注意並不是點燃,不能燃燒)現象:紅色的銅變成一種黑色的固體
2H2 + O2 點燃== 2H2O(淡藍色火焰,在乾冷燒杯內壁出現水珠)
C + O2 點燃== CO2 在空氣中燃燒持續紅熱,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生成一種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S + O2 點燃== SO2 在空氣中產生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產生明亮的藍紫色火焰,生成一種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P + 5O2 點燃== 2P2O5 放出大量的白煙
金屬活動性順序表:
(鉀、 鈣、 鈉、 鎂、 鋁、 鋅、 鐵、 錫、 鉛、 氫、 銅、 汞、 銀、 鉑、 金)
說明:(1)越左金屬活動性就越強,左邊的金屬可以從右邊金屬的鹽溶液中置換出該金屬出來
(2)排在氫左邊的金屬,可以從酸中置換出氫氣;排在氫右邊的則不能。
六、物質的結構:
氣體 氧氣(O2) 氫氣(H2) 二氧化碳(CO2)
葯品 高錳酸鉀(KMnO4)或雙氧水(H2O2)和二氧化錳(MnO2)
鋅粒(Zn)和鹽酸(HCl)或稀硫酸(H2SO4)
石灰石(大理石)(CaCO3)和稀鹽酸(HCl)
反應原理 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Zn+2HCl=ZnCl2+H2↑
CaCO3+2HCl=CaCl2+H2O+CO2↑
儀器裝置 [固(+固)]或[固+液] [固+液] [固+液]
檢驗 用帶火星的木條,伸進集氣瓶,若木條復燃,是氧氣;否則不是氧氣 點燃木條,伸入瓶內,木條上的火焰熄滅,瓶口火焰呈淡藍色,則該氣體是氫氣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變渾濁,若渾濁則是CO2。
收集方法 ①排水法(不易溶於水) ②瓶口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 ①排水法(難溶於水) ②瓶口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 ①瓶口向上排空氣法
(密度比空氣大)
(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驗滿
(驗純) 用帶火星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木條復燃,氧氣已滿,否則沒滿 <1>用拇指堵住集滿氫氣的試管口;<2>靠近火焰,移開拇指點火
若「噗」的一聲,氫氣已純;若有尖銳的爆鳴聲,則氫氣不純 用燃著的木條,平放在集氣瓶口,若火焰熄滅,則已滿;否則沒滿
放置 正放 倒放 正放
注意事項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當用第一種葯品製取時以下要注意)
②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防止凝結在試管口的小水珠倒流入試管底部使試管破裂)
③加熱時應先使試管均勻受熱,再集中在葯品部位加熱。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氣後,先撤導管後撤酒精燈(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試管破裂)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點燃氫氣前,一定要檢驗氫氣的純度(空氣中,氫氣的體積達到總體積的4%—74.2%點燃會爆炸。)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長頸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七、推斷題解題技巧:看其顏色,觀其狀態,察其變化,初代驗之,驗而得之。
1.常見物質的顏色:多數氣體為無色,多數固體化合物為白色,多數溶液為無色。
2.一些特殊物質的顏色:
黑色:MnO2、CuO、Fe3O4、C、
藍色:CuSO4•5H2O、Cu(OH)2 含Cu2+ 溶液、
紅色:Cu(亮紅色)、Fe2O3(紅棕色)、紅磷(暗紅色)
黃色:硫磺(單質S)、含Fe3+ 的溶液(棕黃色)
綠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淺綠色)、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無色氣體:N2、CO2、CO、O2、H2、CH4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NH3(此氣體可使濕潤pH試紙變藍色)、SO2
3.常見一些變化的判斷:
① 白色沉澱且不溶於稀硝酸或酸的物質有:BaSO4、AgCl(就這兩種物質)
② 藍色沉澱:Cu(OH)2、
③ 紅褐色沉澱:Fe(OH)3
④沉澱能溶於酸並且有氣體(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鹽
⑤沉澱能溶於酸但沒氣體放出的:不溶的鹼
(一)、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凈,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 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
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
KOH溶液、鹼石灰等
③ 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
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八、解計算題:
計算題的類型有:①有關質量分數(元素和溶質)的計算
②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計算
③由①和②兩種類型混合在一起計算
(一)、溶液中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
溶質質量分數= ╳ 100%
(二)、化合物(純凈物)中某元素質量分數的計算
某元素質量分數= ╳ 100%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質量分數計算
化合物的質量分數= ╳ 100%
❹ 中考化學主要考什麼
選擇題很簡單,都是些原子分子,物質性質,除雜,化合價,簡單計算,溶解度等的問題
實驗題是很難的,大概有製取O2,H2,CO2,還有NaOH和HCl的中和反應是熱點,還可能給你一段材料來做題(這種題目一般都壓軸,很難)
推斷題大概就圍繞酸鹼鹽(Na2CO3是重點),以及CO2,CO,H2O,O2,金屬氧化物一類
計算題考的大多是2問,第一問考化學方程式計算,第二問考溶液知識
❺ 中考初三化學知識點總結歸納(完整版)
第一部分
1、碳素鋼可分為三種:高碳鋼、中碳鋼、低碳鋼。
2、常用於煉鐵的鐵礦石有三種:
(1)赤鐵礦(主要成分為Fe2O3);
(2)磁鐵礦(Fe3O4);
(3)菱鐵礦(FeCO3)。
3、煉鋼的主要設備有三種:轉爐、電爐、平爐。
4、常與溫度有關的三個反應條件是:點燃、加熱、高溫。
5、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降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有兩種方法:
(1)升溫。
(2)加溶劑; (注意:溶解度隨溫度而變小的物質如:氫氧化鈣溶液由飽和溶液變不飽和溶液:降溫、加溶劑;不飽和溶液變飽和溶液有三種方法:升溫、加溶質、恆溫蒸發溶劑)。
6、收集氣體一般有三種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法、向下排空法。
7、水污染的三個主要原因:
(1)工業生產中的廢渣、廢氣、廢水;
(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3)農業生產中施用的農葯、化肥隨雨水流入河中。
8、通常使用的滅火器有三種:泡沫滅火器;乾粉滅火器;液態二氧化碳滅火器。
9、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的情況可分為三類:
(1)大部分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2)少數物質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很小;
(3)極少數物質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
10、CO2可以滅火的原因有三個:不能燃燒、不能支持燃燒、密度比空氣大。
11、單質可分為三類:金屬單質;非金屬單質;稀有氣體單質。
12、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礦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氣。
13、應記住的三種黑色氧化物是:氧化銅、二氧化錳、四氧化三鐵。
14、氫氣和碳單質有三個相似的化學性質:常溫下的穩定性、可燃性、還原性。
15、教材中出現的三次淡藍色:
(1)液態氧氣是淡藍色;
(2)硫在空氣中燃燒有微弱的淡藍色火焰;
(3)氫氣 在空氣中燃燒有淡藍色火焰。
16、與銅元素有關的三種藍色:
(1)硫酸銅晶體;
(2)氫氧化銅沉澱;
(3)硫酸銅溶液。
17、過濾操作中有「三靠」:
(1)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
(2)玻璃棒的末端輕靠在濾紙三層處;
(3)盛待過濾液的燒杯邊緣緊靠在玻璃捧引流。
18、三大氣體污染物:SO2、CO、NO2。
19、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部分:外焰、內焰、焰心,其中外焰溫度最高。
20、取用葯品有「三不」原則:
(1)不用手接觸葯品;
(2)不把鼻子湊到容器口聞氣體的氣味;
(3)不嘗葯品的味道。
第二部分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點燃CO2
2、硫在氧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3、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4、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5、磷在氧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6、銅在空氣中加熱:2Cu+O2加熱2CuO
7、氫氣在氧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8、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
9、碳不充分燃燒:2C+O2(不充分)點燃2CO
10、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的碳層:CO2+C高溫2CO
11、二氧化碳與水反應:CO2+H2O=H2CO3
12、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3、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實驗室制O2):
14、加熱高錳酸鉀:
2KMnO4加熱K2MnO4+MnO2+O2↑
15、電解水:2H2O通電2H2↑+O2↑
16、碳酸不穩定分解:H2CO3=H2O+CO2↑
17、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高溫CaO+CO2↑
18、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H2):
Zn+H2SO4=ZnSO4+H2↑
19、鋅和鹽酸的反應:Zn+2HCl=ZnCl2+H2↑
20、鐵和鹽酸:Fe+2HCl=FeCl2+H2↑
第三部分
1、 常見物質的顏色:多數氣體為無色,多數固體化合物為白色,多數溶液為無色。
2、 一些特殊物質的顏色:
黑色:MnO2、CuO、Fe3O4、C、FeS(硫化亞鐵)
藍色:CuSO4·5H2O、Cu(OH)2、CuCO3、含Cu2+ 溶液、
液態固態O2(淡藍色)
紅色:Cu(亮紅色)、Fe2O3(紅棕色)、紅磷(暗紅色)
黃色:硫磺(單質S)、含Fe3+ 的溶液(棕黃色)
綠色:FeSO4·7H2O、含Fe2+ 的溶液(淺綠色)、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無色氣體:N2、CO2、CO、O2、H2、CH4
有色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NH3(此氣體可使濕潤pH試紙變藍色)、SO2
有臭雞蛋氣味:H2S
3、 常見一些變化的判斷:
① 白色沉澱且不溶於稀硝酸或酸的物質有:BaSO4、AgCl(就這兩種物質)
② 藍色沉澱:Cu(OH)2、CuCO3
③ 紅褐色沉澱:Fe(OH)3
Fe(OH)2為白色絮狀沉澱,但在空氣中很快變成灰綠色沉澱,再變成Fe(OH)3紅褐色沉澱
④沉澱能溶於酸並且有氣體(CO2)放出的:不溶的碳酸鹽
⑤沉澱能溶於酸但沒氣體放出的:不溶的鹼
4、 酸和對應的酸性氧化物的聯系:
① 酸性氧化物和酸都可跟鹼反應生成鹽和水:
CO2 + 2NaOH == Na2CO3 + H2O
(H2CO3 + 2NaOH == Na2CO3 + 2H2O)
SO2 + 2KOH == K2SO3 + H2O
H2SO3 + 2KOH == K2SO3 + 2H2O
SO3 + 2NaOH == Na2SO4 + H2O
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② 酸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酸:(各元素的化合價不變)
CO2 + H20 == H2CO3
SO2 + H2O == H2SO3
SO3 + H2O == H2SO4
N2O5 + H2O == 2HNO3
(說明這些酸性氧化物氣體都能使濕潤pH試紙變紅色)
5、 鹼和對應的鹼性氧化物的聯系:
① 鹼性氧化物和鹼都可跟酸反應生成鹽和水:
CuO + 2HCl == CuCl2 + H2O
Cu(OH)2 + 2HCl == CuCl2 + 2H2O
CaO + 2HCl == CaCl2 + H2O
Ca(OH)2 + 2HCl == CaCl2 + 2H2O
②鹼性氧化物跟水反應生成對應的鹼:(生成的鹼一定是可溶於水,否則不能發生此反應)
K2O + H2O == 2KOH
Na2O +H2O == 2NaOH
BaO + H2O == Ba(OH)2
CaO + H2O == Ca(OH)2
③不溶性鹼加熱會分解出對應的氧化物和水:
Mg(OH)2 == MgO + H2O
Cu(OH)2 == CuO + H2O
2Fe(OH)3 == Fe2O3 + 3H2O
2Al(OH)3 == Al2O3 + 3H2O
6、實驗用到的氣體要求是比較純凈,除去常見雜質具體方法:
① 除水蒸氣可用: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生石灰等
② 除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CO2)、NaOH溶液、
KOH溶液、鹼石灰等
③ 除HCl氣體可用:AgNO3溶液(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石灰水、NaOH溶液、KOH溶液
除氣體雜質的原則:用某物質吸收雜質或跟雜質反應,但不能吸收或跟有效成份反應,或者生成新的雜質。
7、實驗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點燃可燃性氣體(如H2、CO、CH4)或用CO、H2還原CuO、Fe2O3之前,要檢驗氣體純度。
②防暴沸:稀釋濃硫酸時,將濃硫酸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濃硫酸中。
③防中毒:進行有關有毒氣體(如:CO、SO2、NO2)的性質實驗時,在通風廚中進行;並要注意尾氣的處理:CO點燃燒掉;
SO2、NO2用鹼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熱法製取並用排水法收集氣體,要注意熄燈順序。
8、常見意外事故的處理:
①酸流到桌上,用NaHCO3沖洗;鹼流到桌上,用稀醋酸沖洗。
② 沾到皮膚或衣物上:
Ⅰ、酸先用水沖洗,再用3-5% NaHCO3沖洗;
Ⅱ、鹼用水沖洗,再塗上硼酸;
Ⅲ、濃硫酸應先用抹布擦去,再做第Ⅰ步。
9、實驗室製取三大氣體中常見的要除的雜質:
①制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
②用鹽酸和鋅粒制H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鹽酸酸霧)(用稀硫酸沒此雜質)
③制CO2要除的雜質:水蒸氣(H2O)、氯化氫氣體(HCl)
除水蒸氣的試劑:濃流酸、CaCl2固體、鹼石灰(主要成份是NaOH和CaO)、生石灰、無水CuSO4(並且可以檢驗雜質中有無水蒸氣,有則顏色由白色→藍色)等
除HCl氣體的試劑:AgNO3溶液(並可檢驗出雜質中有無HCl)、澄清石灰水、NaOH溶液(或固體)、KOH溶液(或固體)
[生石灰、鹼石灰也可以跟HCl氣體反應]
10、有CO的驗證方法:(先驗證混合氣體中是否有CO2,有則先除掉)
將混合氣體通入灼熱的CuO,再將經過灼熱的CuO的混合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現象:黑色CuO變成紅色,且澄清石灰水要變渾濁。
❻ 中考化學知識點有哪些
元素
化合物
酸鹼鹽
實驗
計算
❼ 中考化學復習要點
■■■■■■■■■■■■■■■■■■■■■■■■■■■■■■■■■■■■■■■■■■■■■■■■■■■■■■■■■■■■■■■■■■■■■■■■■■■■■■■■■■■■■■■■■■■■■■■■■■■■■■■■■■■■■■■■■■■■■■■■■■■■■■■■■■■■■■■■■■■■■■■■■■■■■■■■■■■■■■■■■■■■■■■■■■■■■■■■
化學
一. 結構
原子 離子 分子
原子的結構 《子核和核外電子》 〈原子核包括中子和質子〉
離子 原子得到或者失去電子後 就 成了離子
分子 由2個或者2個以上的原子夠成的叫分子
元素 一種物質裡面含有的原子的種類 例如 水〈H2O〉是水分子構成的 又是 氧元素和氫元素構成的 施來恩和施汪 發現原子的
原子之所以不同 是因為質子數不同 〈氧8個 氫1個 碳6個〉所以圍繞中子的多少我門又發現了 同位素 質子相同 種子數不同
物質的分類 ①單質和化合物
單質是一個物體全部都是一種元素構成的
化合物是由2種或者2種以上的元素夠成的
②純凈物和混合物
純凈物是只有一種分子或者只有一種原子構成的不含有他的的分子
例如 空氣中有氧 有氮 他們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了 但是蒸餾水是純凈物哦
二. 化學式
先我們要了解裡面的數字的含義
H20 或者C02 那個2在字母的右下方〈小寫的〉 表示 這個分子裡面有2個氫原子 後面的表示有2個氧原子
2CO 表示有2個一氧化碳 在化學式前面的〈大寫的〉數字表示該原子〈或分子〉的個數
CL`` 表示一個離子 在字母的右上角的2— 或者2+表示他的電荷數2+表示失去2個電子 因為電子帶負電
化合價 常見的 金屬一般顯正價
鐵 Fe 正3或者正2
Al 鋁 正3
H 氫 正1
錳 Mn 正4
氧 O 負2
銅 C u 正2
硫 S 正6
碳 C +4或者+2
鎂 Mg +2
鉀 K 正1
Ca 鈣 正2
鋅 Zn正2
硫酸根SO4 負2
Cl 氯酸根 負1
氫氧根 OH 負1
CO3 碳酸根 負2
NO3 硝酸根 負1
NH4 氨根 正一
寫法 把正價的都寫在前面 把負價的寫在後面 例如H2O 「H是正價的 O的負價的」
讀法 從後面向前面讀 例如 Na2SO4 「前面的Na是鈉 後面的是硫酸根 後向前讀 讀做硫酸鈉」
還有建議你去背 門捷列夫的 元素周期表 前40個 要知道常見的物質的符號 別把Au(金)當作是鐵(Fe)就可以了
不用背他門的相對分子質量 考試的時候會給的
判斷這種東西是不是存在靠化合價
化合價為0 這東西存在 例如 H20 氧是負2個氫是正1的 2*1+-2=0 存在
CO2 C正4 O負2 一起還是0 存在
三. 化學方程式
表示一種化學變化的式子叫化學方程式
2H2+02燃燒=2H2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後變成H20 水
↑左邊是反應物 右邊的是生成物 而等號上面的是反應的條件
化學變化的鑒別方式 是看是否有新的物質生成
實驗室裡面的化學反應
2KmnO4加熱=K2Mn04+Mn02+02↑ 製取氧氣的 式子
2KCl03加熱=2KCl+3O2↑ 同上
2Na +2H20 = 2NaOH+ H2↑ 製取氫氣的
CaO+H2O=Ca(OH)2 生石灰+水 生成 熟石灰〈石灰水〉
2H202=2H20 + 02↑ 雙氧水製取氧氣 〈連接:雙氧水有消毒功能〉
Ca(OH)2+CO2=CaCO3↓+H2O 把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石灰水變渾濁
Fe + H2SO4= FeSO4 +H2↑ 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
Fe 2O3+ 3H2SO4= Fe2(SO4)3 +3H2O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
(+3價的鐵才叫鐵 +2價的鐵就叫亞鐵哦 如上面的2條式子)
2H2+O2=2H20 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
2H20=2H2↑+O2↑ 電解水生成氫氣和氧氣
Fe2O3+3CO2=2Fe+CO2 高爐練鐵 又叫還原氧化鐵
CuO+H2=Cu+H2O 實驗室裡面的還原氧化銅
BaCl2+H2SO4=BaSO4↓+2HCl 氯化鋇和硫反應生成白色沉澱(BaSO4)所以氯化鋇可以用來檢驗該物質是不是含有硫酸根
AgNO3+HCl=AgCl↓+HNO3 硝酸銀和鹽酸反應生成白色沉澱(AgCl)所以硝酸銀可以用來檢驗該物質是不是含有氯酸根
以上就是基本來反應了
列方程式方法的
① 在等號左右各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
② 配平 就是左邊有什麼原子有多少個 都 等於右邊的全部原子
1. 知道了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水後
2. 列出式子 H2+O2=H2O 很明顯 左邊有2個O 但是右邊只有一個
3. 配平 在H2前面加2 在後面生成的H2O前也加2
變成 2H20=2H2+O2
4. 注意還沒完 如果反應物裡面沒氣體的 而後面有氣體的話要加↑哦
所以最後的式子應該是2H20=2H2↑+O2↑
四. 反應了類型
最基本的四個類型 化合 分解 置換 復分解
① 化合 2種物質作者2種以上物質生成一種物質 例子如下
CaO+H2O=Ca(OH)2
2H2+O2=2H20
② 分解 剛剛好和化合相反 是一種物質反應生成2種或者2種以上物質
2KmnO4加熱=K2Mn04+Mn02+02↑
2KCl03加熱=2KCl+3O2↑
2H202=2H20 + 02↑
③ 置換 一種單質把其他物質里的單質置換出來
Fe + H2SO4= FeSO4 +H2↑
④ 復分解 2種化合物交換成分 (AB+CD=AC+BD)
BaCl2+H2SO4=BaSO4↓+2HCl
AgNO3+HCl=AgCl↓+HNO3
還有一些也是不是基本的
還原反應 把氧置換出來的反應
氧化反應 得到氧的的反應
中和反應 酸和鹼的反應
五. 計算
① 設你要求的東西為X
② 列已經配平的方程式
③ 在要求的和已經知道的化學式下面寫不他門的相對分子質量
④ 給出實際的已經知道的
⑤ 列出方程 求出結果
⑥ 答
例子 題目有4g的氫氣在空氣中燃燒後生成多少g的水?
解:設生成Xg的水 ①要求水所以設水為X
2H2 + O2 = 2H20 ② 已經配平的方程式
4 36 ③因為要求水和已知氫 就只列水和氫的就好了
4g X ④把知道的氫和未知數列進去
4/4g=36/X ⑤ 列出方程
X=36g ⑥求出結果
答:生成36g的水 ⑦ 完美
六. 酸鹼鹽
① 酸 裡面一定要有H離子 簡單的說就是一個酸根加上氫而已
硫酸根SO4 負2
Cl 氯酸根 負1
CO3 碳酸根 負2
NO3 硝酸根 負1
加上氫就成了 HCl H2CO3 H2SO4 HNO3 都是酸
② 鹼 都有OH 並且有一個金屬離子就可以了
金屬離子 Na鈉 AL 鋁 Cu銅 總之有金字旁的就好了
所以 有NaOH CuOH ALOH 很多很多 這就是要你背前40個的原因了
③ 鹽 有鹼的特點 也有酸的特點叫做鹽
鹼的特點 金屬離子 酸的特點 酸根 就可以了
有CuSO4 AgCl NaCl 自己想想 我可能全部列出來嗎?
七. 酸鹼鹽反應
鹼可以和以下的反應(判斷成立與否要看有沒氣體 沉澱 或水 生成)
① 酸 HCl+NaOH=H2O+NaCl
② 非金屬氧化物(SO2 CO2等) Ca(OH)2+CO2=CaCO3+H2O
③ 鹽 CuSO4+2NaOH=Cu(OH)2↓+NaSO4
酸可以和以下的反應
① 鹼 NaOH + H2SO4= Na2SO4+ H2O
② 金屬單質 Fe + H2SO4= FeSO4 +H2↑
③ 金屬氧化物 Fe 2O3+ 3H2SO4= Fe2(SO4)3 +3H2O
④ 鹽 BaCl2+H2SO4=BaSO4↓+2HCl
鹽可以和以下的反應
① 鹼 CuSO4+2NaOH=Cu(OH)2↓+NaSO4
② 酸 BaCl2+H2SO4=BaSO4↓+2HCl
③ 還可以很鹽反應 不過他門都要可以容在水中
AgNO3+NaCl=AgCl↓+NaNO3
待續…
■■■■■■■■■■■■■■■■■■■■■■■■■■■■■■■■■■■■■■■■■■■■■■■■■■■■■■■■■■■■■■■■■■■■■■■■■■■■■■■■■■■■■■■■■■■■■■■■■■■■■■■■■■■■■■■■■■■■■■■■■■■■■■■■■■■■■■■■■■■■■■■■■■■■■■■■■■■■■■■■■■■■■■■■■■
不會的加我QQ499957173 我隨時幫助你
❽ 初三中考化學知識點歸納(人教)
第一單元 1、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本質區別:是否有新物質生成(微觀——是否有新分子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