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選礦技術
Ⅰ 選礦方法有哪幾種
選礦法有重選、磁選、電選、浮選、化選、光電選、摩擦選和手選等。
重選,全稱重力選礦,是根據礦物密度不同而分離礦物的選礦方法。進行重選時除了要有各種重選設備之外,還必須有介質(空氣、水或重液)。重選過程中礦粒要受到重力(如果在離心力場中則主要是離心力)、設備施加的機械力和介質的作用力,這些力的巧妙組合就使密度不同的礦物顆粒產生不同的運動速度和運動軌跡,最終可使它們彼此分離。
磁選是利用礦物磁性的差異而分離礦物的選礦方法。磁選是在磁選設備的磁場中進行的,不同磁性的礦粒由於受到大小不同的磁力而產生不同的運動軌跡,於是可分開它們。
電選是利用礦物電性的不同而分離礦物的。電選在電選機的電場中進行,不同電性的礦粒因荷電不同而受到不同的電場作用力,從而產生不同的運動軌跡,最後實現分離。
浮選全稱浮游選礦,是利用礦物顆粒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從礦漿中藉助於氣泡的浮力分選礦物的過程。在礦漿中加入各種浮選葯劑,礦粒對葯劑的選擇性吸附造成可浮性差異,當礦漿進入浮選機時經攪拌與充氣產生大量的彌散氣泡,在礦漿中懸浮的礦粒與氣泡碰撞,可浮性好的礦粒附著在氣泡上,上浮至礦液面形成泡沫產品,不浮礦粒則留在礦漿內,這就實現了浮選分離。浮選必須在固-液-氣三相兼有的礦漿中進行,添加適當的浮選葯別是浮選的關鍵。
化選即化學選礦,是利用礦物化學性質的差異,採用化學處理(如焙燒、浸出、萃取、沉澱等)或化學處理與物理選礦相結合的方法,使有用組分得到富集或提純,最終產出化學精礦或產品。
光電選礦法是基於礦物之間的光電性質(顏色、反射率、受激發光和透明度等)的區別,利用光電效應,採用機械分揀礦物的選礦方法。
摩擦選礦法是根據礦物摩擦系數和彈性的差異而進行分選的。選別過程一般是在斜面上進行,不同摩擦系數和彈性的礦物與斜面碰撞時,產生不同的反跳,沿斜面有不同的運動速度而形成不同的運動軌跡,最終彼此分離。
手選法是根據肉眼能觀察到的礦石外觀上的差別(一般為顏色和光澤等]而人工揀選的方法。
Ⅱ 化學選礦的固液分離有哪些特點常用哪些方法
在浸出過程中,實現了目的組分由固相到液相的轉移,然後經過固液兩相的分離操作,才能丟棄尾礦,得到下一步作業處理的浸出液。但在有些情況下也可以不經固液分離,浸出礦漿直接送下一步作業處理,如碳漿吸附、沉澱一浮選、置換一浮選;最後要得到含水分少的合格精礦時仍需經固液分離。 與物理選礦相比,化學選礦的固液分離有如下特點。 (1)料漿往往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因而要注意設備材料的選擇,如稀硫酸介質,各類槽型設備襯耐酸磚、耐酸瓷片、耐酸橡膠、環氧玻璃鋼、聚氯乙烯和金屬鋁等,有條件時可以使用不銹鋼耐酸鋼材的設置與管道。硝酸介質基本類同,對於鹽酸和氯化物介質,由於氯離子的特殊腐蝕作用,常用化工搪瓷做反應器。一般的鹼性介質和濃硫酸貯槽均可使用鋼鐵製品。 (2)固體顆粒一般較物理選礦的礦粒細,且常含某些膠體微粒,因此化學選礦中的固液分離常較物理選礦產品的脫水困難;化學沉澱物常為晶體,有時為無定形產品,粒度更細,其固液分離就更困難。一般來說,粒度越粗越好分離,所以在浸出階段不能只考為提高浸出率而磨礦細度過細,要兼顧到固液分離的難易。此外,料漿濃度過低(如10%)亦不宜直接過濾,應先經濃縮。 (3)化學選礦的固液分離由於分離後的固體分部(濾餅或底流)不可避免地會夾帶相當數量的溶液,這部分溶液中含目的組分與級物料中液相的組分濃度相同,為了提高目的組分的回收率或產品品位,要對固體部分進行洗滌。化學選礦的固液分離的方法和物理選礦的精礦脫水方法大致相同,常用如下幾種方法。 ①重力沉降法 借重力作用使固體顆粒沉降以獲得上清液和底流濃縮的過程。常用設備有沉澱池、各種濃縮機、流態化塔和分級機等. ②過濾法 它和物理選礦的精礦過濾方法相同,是化學選礦的固液分離應用最廣的方法,是獲得清液的常用方法。常用設備為各種類型的過濾機。 ③離心分離法 它是利用離心力使固體顆粒沉降和過濾的方法,常用設備為水力旋流器、離心沉降和離心過濾機等。此信息由 www.gyxxjx.com 提供
採納哦
Ⅲ 選礦技術的選礦技術的重要性
選礦使有用組分富集,減少冶煉或其他加工過程中的燃料、運輸等的消耗,使低品位的貧礦石能得到經濟利用。選礦試驗所得數據,是礦床評價及建廠設計的主要依據。
用物理或化學方法將礦物原料中的有用礦物和無用礦物(通常稱脈石)或有害礦物分開,或將多種有用礦物分離開的工藝過程,都要應用選礦技術。產品中,有用成分富集的稱精礦;無用成分富集的稱尾礦;有用成分的含量介於精礦和尾礦之間,需進一步處理的稱中礦。金屬礦物精礦主要作為冶煉業提取金屬的原料;非金屬礦物精礦作為其他工業的原材料;煤的精選產品為精煤。選礦可顯著提高礦物原料的質量,減少運輸費用,減輕進一步處理的困難,降低處理成本,並可實現礦物原料的綜合利用。由於世界礦物資源日益貧乏,越來越多地利用貧礦和復雜礦,因此需要選礦處理的礦石量越來越大。除少數富礦石外,金屬和非金屬(包括選礦經歷了從處理粗粒物料到細粒物料、從處理簡單礦石到復雜礦石、從單純使用物理方法向使用物理化學方法和化學方法的發展過程。早期,人們用手工揀選;後來,用簡單的淘洗工具從河溪砂石中選收金屬礦物。中國湖北早期的選礦,是利用礦物間的物理性質或表面物理化學性質的差異,但不改變礦物化學組成的物理選別過程,主要用於處理金屬礦石,稱「礦石選別」。以後擴展到非金屬礦物原料的選別,稱「礦物選別」。後來,把利用化學方法回收礦物原料中有用成分的過程,也納入選礦。
Ⅳ 常用的選礦方法有哪些
選礦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即物理選礦與化學選礦,其中物理選礦包括磁選法、重選法、靜電選礦法、摩擦選礦法、粒度選礦法、形狀選礦法、手選法等。化學選礦包括浮選法、焙燒法、浸出法等。
Ⅳ 選礦技術的介紹
選礦技術是根據所選礦石的特性、及所選礦石所存在的形式來劃分的。選礦技術是以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為基礎的一門科學技術。物理的方法包括常見礦物的洗選、篩分、重選、磁選等,化學的選礦方法如用葯劑改變礦物表面的差異性質的浮選技術、浸出等,生物的方法如細菌氧化選礦技術。常用的錳礦選礦方法為機械選礦(包括洗礦、篩分、重選、強磁選和浮選),以及火法富集、化學選礦法等。總體來講選礦技術就是將礦石中的有用物質提選出來的技術方法!
低溫硫化焙燒—回收銅、金、銀的選礦技術
選礦的方法很多,根據礦石中礦的含量,礦石的地理位置,礦石的存儲量不同選礦的方法也不一樣。可以選擇長距離輸送礦石到礦廠,也可以選擇邊開采邊提煉
低溫硫化焙燒—選礦法回收銅、金、銀是針對低品位難選的結合性氧化銅礦及其伴生貴金屬採用低溫硫化焙燒—浮選聯合工藝,使人工硫化後的銅及其伴生的貴金屬從原礦基體脫出獲得優良的浮選效果。比之直接選礦或直接濕法浸溶具有成本低、工藝流程簡單、設備投資低、能耗少、易實現及無污染等優點。
Ⅵ 化學選礦
(一)化學選礦的基本原理
藉助於一種或多種溶劑,將礦石中目的組分溶解並轉入溶液(浸出液),然後再用各種方法加以回收的選礦方法稱為化學選礦。
凡是由於礦石中有用組分含量很低,或是礦石組成復雜,或是有用礦物呈極細粒嵌布,用常規的物理選礦方法難以獲得合格的精礦產品,或不能取得滿意的技術經濟指標的礦石均為難選礦石。難選礦石採用化學選礦法處理,往往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化學選礦的核心是礦物原料的浸出。浸出的方法較多,分類方法也較多。
圖6-3-5 獨居石、磷釔礦、鈦鐵礦、鋯英石等產品的精選原則流程圖
按浸出試劑不同,可分為水溶液浸出和非水溶液浸出,前者是水和各種無機化學試劑的水溶液,後者是以有機溶劑作浸出試劑(表6-3-7)。
表6-3-7 化學選礦浸出方法及常用試劑
續表
按浸出過程的溫度和壓力條件,可將其分為高溫高壓浸出和常溫常壓浸出。目前多用常壓浸出,但高壓浸出可加速浸出過程,提高浸出率,故是一種很有前途的浸出方法。
按浸出時物料運動方式不同,可分為滲濾浸出和攪拌浸出兩種。滲濾浸出是浸出試劑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或在壓力作用下自下而上地通過固定物料床層的浸出過程。滲濾浸出又可分為就地浸出、堆浸和槽(池)浸。攪拌浸出是將磨細後的礦漿與浸出試劑在強烈攪拌條件下完成的浸出過程。攪拌浸出是常用的浸出方式,而在某些特殊情況下(如待浸物料為廢棄的礦柱、圍岩、尾礦以及品位很低的礦石等)才使用滲濾浸出。
(二)化學選礦的工藝流程
化學選礦根據不同的工藝流程有著不同的作業,比較典型的化學選礦過程一般包括了准備作業、焙燒、浸出作業、固液分離作業、凈化作業、製取化學精礦作業等6個主要作業。
1.准備作業
這一作業與物理選礦方法相同,包括對物料破碎與篩分,磨礦與分級及配料混勻等機械加工過程。目的是使物料破磨到一定的粒度,為下一作業准備適宜的細度、濃度,有時還用物理選礦方法除去某些有害雜質或使目的礦物預先富集,使礦物原料與化學試劑配料、混勻。如果用火法處理,有時還要對物料進行乾燥或燒結等,為下一作業創造有利條件。
2.焙燒的目的
是為了改變礦石的化學組成或除去有害雜質,使目的礦物(組分)轉變為容易浸出有利於物理選礦的形態,為下一作業准備條件。焙燒的產物有焙砂、干塵、濕法收塵液和泥漿,可根據其組成及性質採用相應方法從中回收有用組分。
3.浸出作業
這一作業是根據原料性質和工藝要求,使有用組織或雜質組分選擇性溶於浸出溶劑中,從而使有用組分與雜質組分相分離或使有用組分相分離。為下一工序從浸出液或浸出渣中回收有用組分創造條件。
4.固液分離作業
這和物理選礦產品的脫水作業性質一樣,但化學選礦浸出礦漿的固液分離的難度大一些,一般也是採用沉降,過濾和分級等方法處理浸出礦漿,以得到下一作業處理的澄清溶液或含少量細礦粒的溶液。
5.凈化作業
為了得到高品位的化學精礦,浸出液常用化學沉澱法、離子交換法或溶劑萃取法等進行凈化分離,以除去雜質,得到有用組分含量較高的凈化溶液。
6.製取化學精礦作業
從浸出液中提取有用金屬(組分)而得到化學精礦,一般可採用化學沉澱法、金屬置換法、電積法、炭吸附法、離子交換或溶劑萃取法;有的情況也可以採用物理選礦法。典型的化學選礦的原則流程可用圖6-3-6、6-3-7表示。
圖6-3-6 酸浸化學選礦法選礦原則流程圖
圖6-3-7 全泥氰化浸出流程圖
Ⅶ 什麼叫化學選礦
一種根據礦石中礦石礦物與脈石礦物的化學性質之差異,用化學或物理化學方法分離和回收原礦或中礦里的有用組分的選礦方法。它是處理「貧、細、雜」難選礦物原料和難選粗精礦中雜質的有效方法。
化學選的基本作業是焙燒-礦物原料浸出-固液分離-凈化浸出液-製取化學選礦產品。該法適應性強、效果好,但成本較高。
Ⅷ 常用選礦方法有哪幾種,金屬礦用哪些選礦方法
選礦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即物理選礦與化學選礦.其中物理選礦包括磁選法、重選法、靜電選礦法、摩擦選礦法、粒度選礦法、形狀選礦法、電暈選礦法及手選法.化學選礦包括浮選法(實際浮選是物理化學選礦)、培燒法、浸出法(分細菌浸出和葯劑浸出)、混汞法、氰化法.一般常用的選礦方法有三種即:浮選法、磁選法、重選法.
Ⅸ 選礦方法有幾大類常用的有幾種方法
選礦方法主要分為兩大類,即物理選礦與化學選礦。其中物理選礦包括磁選法、重選法、靜電選礦法、摩擦選礦法、粒度選礦法、形狀選礦法、電暈選礦法及手選法。
化學選礦包括浮選法(實際浮選是物理化學選礦)、培燒法、浸出法(分細菌浸出和葯劑浸出)、混汞法、氰化法。
一般常用的選礦方法有三種即:浮選法、磁選法、重選法。
Ⅹ 化學選礦的內容簡介
本書從資源加工學發展的角度,介紹了化學選礦的技術原理及其應用。重點論述了礦物原料焙燒和化學浸出過程的原理、方法和典型工藝流程。闡述了資源加工過程化學沉澱、溶劑萃取、離子交換與吸附、膜分離過程、礦物微生物浸出應用的基本原理。
本書可作為大專院校礦物加工工程專業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為冶金、化工等專業相關人員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