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任縣歷史

任縣歷史

發布時間: 2021-07-30 12:54:04

Ⅰ 山西省懷任縣在宋朝叫什麼地名

就叫懷仁縣,不過懷仁縣在遼國境內,和從宋朝好像沒什麼關系,縣境內有金沙灘古戰場,和楊家將傳說好像有點關系。
懷仁縣地處山西省雁門關外,大同盆地中部西緣。遼代置縣,因遼太祖與後唐武皇在此相會,取「懷想仁人之意」而得名,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濃郁的文化底蘊。

Ⅱ 任縣吧任縣歷史名醫杜老記

樓主你好!
很高興能幫助你!
你的問題在哪裡呢???或者你可以發過來你看到視頻鏈接或者文件啊!
要不然誰知道你問的到底是哪一個啊!
有問題歡迎追問!沒有問題望及時採納!
謝謝合作!

Ⅲ 河北省邢台市任縣天口鄉劉家莊的歷史

想了解你們村歷史的話,我給你一份古版的任縣縣志看看吧!

Ⅳ 邢台的歷史

邢台,中國著名的卧牛城,簡稱為「邢」,有三千五百年的悠久建城歷史,四朝古都,先後做過商朝、邢國、趙國、後趙的國都。歷史上曾稱有蘇氏、井方、邢國、巨鹿郡、襄國郡、邢州和順德府、順德路、順德道、邢台市。邢台歷史悠久,素有「依山憑險、形勝之地」的美稱。
邢台歷史悠久,禹貢記為冀州之域,商祖乙曾遷都於邢,為京畿地。公元前11世 紀周成王封周公量四子姬苴為邢侯,建立邢國,統轄邢地。春秋為晉國領地。戰國為趙國信都 ,墨守成規區屬趙,因「趙襄子食采於引,故有襄國之名」,邢稱襄國始於此。公元前372年 趙成侯據邢,改邢為信都,秦統一六國後,廢封建,行郡縣,置信都縣,轄區屬邯鄲郡(一說 屬巨鹿郡)。秦末漢初,項羽攻佔趙地,「立張耳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國」。東漢屬魏郡,三國時屬廣平郡、巨鹿郡。西晉末年,羯人石勒建後趙都襄國,置襄國郡,邢地屬之。 隋開皇十六年廢襄國郡置邢州。唐天寶元年改為巨鹿郡,至德二年復邢州。宋宣和元年改邢州為信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主順德府,金復改為邢州。元中統三年改邢州為順德府,至元二年改府為順德路。明洪武元年改順德路為順德府,清因明制。中華民國初期廢府留縣,屬直隸省。1914年設大名道,轄區屬之。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道廢,各縣均直隸於省。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七`七」事變,10月15日日軍侵佔邢台,設冀南道,不處改順德道。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晉冀魯豫邊區抗日府,轄區公屬晉冀魯豫邊區的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建立邢台市。1949年8月1日,華北人民 政府成立並恢復河北省建制,撤銷冀南署和太行行署,成立邢台專員公署,轄邢台、沙河、臨城、內丘、威縣、南宮、任縣、隆堯、柏鄉、寧晉等縣,撤邢台市為邢台鎮。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1953年邢鎮復升格為邢台市。1958年,邢台專區撤銷,寧晉、新河劃入石家莊專區。其它各縣並入邯鄲專區。1961年邢台專區復置。1964年,臨西縣歸屬邢台專區,轄區為1市17縣。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區與邢台地區分設,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領轄。1986年、1987年,南宮、沙河先後改建為縣級市。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銷邢台地區,實行地、市合並,將所屬縣工歸邢台市管轄。至此,邢台市下轄2區、15縣、2個縣級市。

Ⅳ 任縣有什麼歷史

任縣位於「九河下稍」,境內「諸流匯集」,素有「南泊」之稱。那麼任縣這個名字由何而起呢?原來,古時候的「任」字和「壬」相通,而「壬」在五行中為「水」的代稱,因此地多水,所以早在春秋時期就把這一帶叫做「任地」。
《左傳》里記載著這樣一個事:公元前五四三年七月,鄭國上卿伯有掌握朝政,因強迫貴族公孫黑到楚國去,二人發生糾紛,公孫黑一怒之下殺死伯有,並大肆搜捕其「同黨」,引起變亂。這時鄭國貴族羽頡也被牽連在內,他為了「避禍」逃奔到晉國,晉平公封他為「任大」,就是任縣這地方。
公元前四五三年,曾經稱霸一時的晉國被瓜分成韓、趙、魏三個諸侯國,任地歸了趙國,改名叫渚陽。《水經注》說:「渚水出常山中邱,東入湡,至任合澧」。《方輿紀要》說:「因在澤渚之陽,故曰渚陽」。原來渚陽一名也是因水而得。 渚陽地方正式建縣,是在公元前一九八年。那時漢高祖劉邦剛剛平定了韓王信叛亂,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他開始巡視州郡,整頓吏治,就在渚陽舊地創建了一個任縣,屬廣平國統領。
各朝代行政區劃的設置,都是隨著政治的需要而更動的。任縣自從西漢初年建立以後,縣名和范圍雖然保留下來,但它經歷了數次廢並分合。公元六O六年,正是隋朝興盛時候,全國「戶口滋多」,為了加強統治,隋煬帝決定擴大州縣轄區,任縣在這時第一次被並入南和縣內,公元六二一年,唐高祖李淵"初定天下",他吸取隋朝管理地方不善的教訓,在調整地方機構中,將南和一分為二,又恢復了任縣。公元一O七年,北宋王朝對所屬州縣開始大規模"裁撤省並"。據《夢溪筆談》記載:「煦寧中,廢並天下州縣一百二十七」,任縣再次與南和合並。此後經過四十年,直到宋哲宗趙煦時,又「析南和,復置任縣」,歸信德府管轄。公元一二六五年,元朝政府曾一度把任縣並入邢台,但因地理關系,時間不長就又恢復了原來的任縣,屬順德路。從此以後,任縣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區劃,流傳至今。

Ⅵ 任縣歷史人物

張 越 (生卒年不詳) 秦末漢初人。據《史記》記載,漢五年張越以騎都尉之職於東垣起兵,擊燕、代兩國。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分封功臣。張越因軍功被封為任侯,封地在今任縣西部,同時任車騎將軍。高祖逝,呂後執政,張越因坐匿死罪,被免為庶人,國除,改設為任縣。

毛 澤(生卒年不詳)秦末漢初人。秦末以中涓騎從兵於豐,以郎將職入漢,隨漢高祖擊諸侯。漢平定天下,毛澤因功被封為張侯,封地在今任縣西固城鄉一帶。傳至其曾孫毛舜,因其獲罪而國除,設張縣。張侯毛澤死後,葬於任縣固城村北,百姓又稱張侯墓為「神堂疙瘩」,意為神仙居住的地方。

游 雅(403——461年) 字伯度,自幼聰明好學,十五歲時便以才華聞名。太武帝依崔浩的舉薦,命游雅為「中書博士」,後升至為「太子太傅」兼任東宮侍衛長,進爵為侯。興安二年(453年),調任雍州刺史。他身居高位,穿粗布、草鞋,不吃請受賄,數次隻身私訪,為民申冤。有一縣令仗勢欺壓百姓,游雅不姑息殺之,很得民眾喜愛。死於北魏和平二年,文成帝追封他為相州刺史。

游明根(417——498年) 字致遠,游雅族弟。祖父游鱓是後燕的樂浪太守,其父游幼曾任北燕的廣平太守。明根幼年遭迫害,淪為櫟陽王地主牧童。但他不忘學業,沒錢買書,使用壺盛漿,央人作字於地自習。有一天被長安鎮將竇瑾發現,很是驚嘆。便把他叫到面前,讓他重歸學府。明根十六歲時,辭別游雅,回到故鄉,在一座土坯房裡繼續讀書。一年後,經游雅舉薦,做「中書學生」綜習經典。高祖即位後,命明根為「都曹主書」,又任「員外散騎長侍」冠將軍,進爵為「安樂侯」。明根先後出使宋國(南朝)三次,很受宋國人的敬重,還朝升任「給事中」,再升「議曹長」後授予「尚書」,參定律令。太和二十二年,卒於家鄉。孝文帝派特使前來弔祭,贈先祿大夫,加金章紫綬,追謚為「靖侯」。

Ⅶ 任縣為什麼叫任澤區

因為任縣在2020年6月,經國務院批復同意河北省調整邢台市部分行政區劃後,就劃為了邢台市的一個行政區,所以改名叫任澤區。

邢台市任澤區位於河北省南部,原為任縣,2020年6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區,是邢台市市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邢台市重點向東發展的主要承載區,總面積431平方公里,人口38萬,轄4鎮4鄉2區、195個行政村。

任澤區自然氣候簡介。

任澤區地處溫帶季風氣候,具有大陸性季風顯著和四季分明之特點。春季光照充足,乾旱多風;夏季炎熱多雨,氣象災害頻繁;

秋季前期雨多,後期天高氣爽;冬季寒冷,雨雪稀少。無霜期平均197天。年平均氣溫12.8℃,年最高氣溫多在38至40℃之間,年最低氣溫在-12至-22.1℃之間。歷年平均降水量為485.7毫米。全年日照總時數為2440小時,年日照率為59%。

以上內容參考任澤區政府——任澤區概況

Ⅷ 邢台市的歷史概況

邢台有三千五百年的建城歷史,歷史上曾為國都約610餘年,為府建置650餘年,為州建置660餘年,為郡建置近400年,新中國革命時期,邢台為河北省第一座解放的城市。史書上說邢台:「西帶上黨,北控常山,河北之襟要,而河東之藩蔽也。」李忠定公曰:「從邢州而西北,路出井陘,可以直搗太原。從邢州而西南,路出邯鄲,可以席捲相、衛。若道慶源(即趙州),而取深、冀,越清河而馳德、棣,如振裘者之挈其領也。此韓信得之,遂以掇拾燕、齊;石勒據之,因以並吞幽、冀歟!」
邢台行政區劃
上古時期,堯帝曾建都邢地柏人城。夏《禹貢》記邢地為冀州之域。
商代邢地稱井方,公元前十五世紀,商王祖乙遷都於邢。
西周初期,周成王封姬苴(邢靖淵)為邢侯,建立邢國。
春秋末期輾轉屬晉。戰國時期屬趙,趙成侯立邢為信都。
秦置信都縣,屬巨鹿郡(治邢台平鄉),今邢台轄縣均屬巨鹿郡。
秦末漢初,信都為趙國國都,趙歇、張耳先後據此稱趙王,巨鹿大戰後,項羽改信都曰襄國。
漢晉時期,邢地稱襄國,西晉石勒據邢建立後趙,都襄國。
隋開皇十六年(596年)襄國郡改名邢州,轄龍崗、青山、南和、任縣、平鄉、鉅鹿、內丘、柏仁、沙河九縣。大業三年(607年)復改襄國郡。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邢州,轄龍岡、南和、任縣、平鄉、沙河、內丘、柏仁、青山、巨鹿九縣。武德五年,青山縣省入龍崗、內丘。天寶元年(742年)邢州改為巨鹿郡,柏仁縣更名堯山縣,至德二年(757年)復改邢州,
五代時期,邢州設節度使,轄邢州,領轄洺州、磁州。除轄本州龍岡、內丘、沙河、巨鹿、南和、任縣、平鄉、柏仁8縣外,還領轄洺州之永年、平恩、臨洺、雞澤、肥鄉、曲周6縣和磁州之滏陽、邯鄲、武安、昭義4縣,共轄3州18縣。
北宋邢州轄龍崗、內丘、沙河、巨鹿、南和、任縣、平鄉、堯山8縣,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邢州為信德府,轄域不變。宣和二年,宋徽宗改龍岡縣為邢台縣。
金天會六年(1128年)復改信德府為邢州。沿襲北宋信德府建置,設安國軍節度。金大定中改堯山縣為唐山縣。金代邢州轄八縣四鎮,八縣為:邢台、唐山、內丘、平鄉、任縣、沙河、南和、巨鹿;四鎮為:平鄉境內道武鎮、任縣境內新店鎮、沙河境內綦村鎮、巨鹿境內團城鎮。
元中統三年(1262年)升邢州為順德府,賜金虎符,立安撫司,洺、磁、威三州來屬。憲宗五年(1255年)析平鄉縣道武鎮增置廣宗縣,至元二年(1265年)順德府改為順德路,轄邢台、沙河、內丘、南和、任縣、唐山、平鄉、廣宗、巨鹿九縣。
明洪武元年(1368年)順德路復改為順德府,隸屬京師,仍轄邢台、沙河、內丘、南和、任縣、唐山、平鄉、廣宗、巨鹿九縣。
清沿明制,仍稱順德府,轄邢台、沙河、內丘、南和、任縣、唐山、平鄉、廣宗、巨鹿九縣,隸屬直隸省。
民國時期,廢府留縣,順德府各縣屬直隸省(後改河北省)。民國17年(1928年)唐山縣復名堯山縣。1936年在邢設第十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37年邢台淪陷後,日偽華北委員會在邢台市設冀南道,轄冀南32縣,道尹駐邢台,後改順德道,轄邢台縣、任縣、南和縣、沙河縣、內邱縣、臨城縣、平鄉縣、巨鹿縣、威縣、柏鄉縣、堯山縣、隆平縣、廣宗縣、清河縣、南宮縣等15縣,公署仍在邢台,1945年邢台解放後取消。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深入華北敵後建立抗日根據地,邢台市轄縣分屬冀南行署和太行行署。
1945年9月24日,邢台解放,設立邢台市,為太行區直轄市。1947年隆平、堯山兩縣合並為隆堯縣
1949年8月1日,成立邢台專區,轄南宮、沙河、內邱縣、邢台縣、臨城縣、柏鄉縣、寧晉縣、新河縣、隆堯縣、任縣、南和縣、平鄉縣、巨鹿縣、廣宗縣、威縣等15縣和邢台市,專區行署駐邢台市。
1952年,清河縣劃歸邢台專區。
1964年,設立臨西縣,屬邢台專區(後改邢台地區)。
1984年,邢台市升格為省轄市,轄橋東、橋西、郊區三區。
1986年,邢台縣劃歸邢台市,南宮改建為縣級市,1987年沙河改建為縣級市。
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地市合並為邢台市,下轄橋東區、橋西區、新河縣、南宮市、沙河市、內邱縣、邢台縣、臨城縣、柏鄉縣、寧晉縣、隆堯縣、任縣、南和縣、平鄉縣、巨鹿縣、廣宗縣、威縣、清河縣、臨西縣等2市2區15縣。
另經省政府批准,邢台還建有邢台經濟開發區、大曹庄管理區。

Ⅸ 邢台的歷史是什麼

邢台市位於河北省西南部,東、北、西三面與邢台縣毗連,南與沙河縣為鄰。面積132.8平方公里。距省會石家莊120公里。

邢台市在春秋時期曾為古邢國之都邑(見《中國歷史地圖集》)。戰國時期,趙成侯據邢,在此高築檀台(《史記·趙世家》:「成侯二十年,魏獻榮椽,因以為檀台」)。宋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以此為古邢國地並築有檀台,遂將龍岡縣改稱邢台縣,治在今市。1945年曾設為邢台市,即以縣名為市名。1949年建國前夕降為鎮。1953年再次設市,仍沿用原名至今。

熱點內容
八年級上冊物理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11:24:42 瀏覽:557
中的成語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11:15:29 瀏覽:517
一加一筆有哪些字 發布:2025-07-15 10:46:37 瀏覽:188
五年級上冊語文測評卷 發布:2025-07-15 10:34:46 瀏覽:419
全國高考數學卷 發布:2025-07-15 10:32:48 瀏覽:750
地暖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7-15 08:42:54 瀏覽:57
師德師風問題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15 08:00:29 瀏覽:663
電棒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07:59:03 瀏覽:628
東北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07:37:39 瀏覽:286
第3的英語 發布:2025-07-15 07:10:21 瀏覽: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