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物理之光

物理之光

發布時間: 2021-07-30 15:22:23

物理之光心,焦距,焦點,主光軸,凹透鏡,凹透鏡的講解,

光心:透鏡的中心
焦距:焦點到光心的距離
焦點(凸透鏡):平行光通過透鏡後會聚到一點,這一點稱為焦點。
(凹透鏡):平行光通過透鏡後發散出去,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交於一點,這一點稱為凹透鏡的虛焦點。
主光軸:過兩球面球心的直線(點長線)
透鏡:能透過光的鏡子。
凸透鏡:中間厚兩邊薄。對光有匯聚作用。
凹透鏡:中間薄兩邊厚。對光有發散作用。
平行於主光軸的光線:凸透鏡(實)焦點
會聚
凹透鏡(虛)焦點
發散

② 物理 光學 什麼是光程和光程差

光程是光在介質中傳抪的路桯r與介質折射率的乘積nr。它實際是把光在介質中通過的路程按相位變化相同摺合到真空的路程,可以統一地用光在真空中的波長來計算光的相位變化。
光程差:光程之差。
光程差=(光在真空中的波長/2丌)*相位差

③ 人站在岸上看到水中的魚比魚的實際位置要……(物理之光學)

1、淺,水中發生折射
2、硬幣會慢慢「浮」上來
也是由於光的折射。
3、把直尺放在燒杯中,在上面觀察。
現象是:直尺好像斷了。
反映的也是光的折射。

④ 物理(光的傳播)

D

因為太陽距地球很遠。這種情況可以視為小孔成像。成的像自然是太陽的像。與孔形狀無關。
這時光沿直線傳播的證據之一,小孔成像,只要是小孔,孔的形狀不限,光通過就會形成一個小圓點

⑤ 初二物理上冊光知識點總結最好詳細點

光現象知識歸納
1.光源:自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太陽光是由紅、橙、黃、綠、藍、靛、紫組成的。
3.光的三原色是:紅、綠、藍;顏料的三原色是:紅、黃、藍。
4.不可見光包括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特點: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如太陽的熱就是以紅外線傳送到地球上的);紫外線最顯著的性質是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另外還可以滅菌。
1.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2.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3.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4.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5.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鏡成像特點:(1)平面鏡成的是虛像;(2)像與物體大小相等;(3)像與物體到鏡面的距離相等;(4)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另外,平面鏡里成的像與物體左右倒置。
7.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8.平面鏡在生活中使用不當會造成光污染。
球面鏡包括凸面鏡(凸鏡)和凹面鏡(凹鏡),它們都能成像。具體應用有:車輛的後視鏡、商場中的反光鏡是凸面鏡;手電筒的反光罩、太陽灶、醫術戴在眼睛上的反光鏡是凹面鏡。
光的折射知識歸納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凸透鏡成像: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像距:f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
光路圖:
6.作光路圖注意事項:
(1).要藉助工具作圖;(2)是實際光線畫實線,不是實際光線畫虛線;(3)光線要帶箭頭,光線與光線之間要連接好,不要斷開;(4)作光的反射或折射光路圖時,應先在入射點作出法線(虛線),然後根據反射角與入射角或折射角與入射角的關系作出光線;(5)光發生折射時,處於空氣中的那個角較大;(6)平行主光軸的光線經凹透鏡發散後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相交在虛焦點上;(7)平面鏡成像時,反射光線的反向延長線一定經過鏡後的像;(8)畫透鏡時,一定要在透鏡內畫上斜線作陰影表示實心。
7.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機,晶狀體相當於照相機的鏡頭(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照相機內的膠片。
8.近視眼看不清遠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凹透鏡;遠視眼看不清近處的景物,需要配戴凸透鏡。
9.望遠鏡能使遠處的物體在近處成像,其中伽利略望遠鏡目鏡是凹透鏡,物鏡是凸透鏡;開普勒望遠鏡目鏡物鏡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長,目鏡焦距短)。
10.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也都是凸透鏡(物鏡焦距短,目鏡焦距長)

⑥ 光子的物理定義是什麼

原始稱呼是光量子(light quantum),電磁輻射的量子,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規范粒子,記為γ。其靜止量為零,不帶電荷,其能量為普朗克常量和電磁輻射頻率的乘積,ε=hv,在真空中以光速c運行,其自旋為1,是玻色子。早在1900年,M.普朗克解釋黑體輻射能量分布時作出量子假設,物質振子與輻射之間的能量交換是不連續的,一份一份的,每一份的能量為hv;1905年A.愛因斯坦進一步提出光波本身就不是連續的而具有粒子性,愛因斯坦稱之為光量子;1923年A.H.康普頓成功地用光量子概念解釋了X光被物質散射時波長變化的康普頓效應,從而光量子概念被廣泛接受和應用,1926年正式命名為光子。量子電動力學確立後,確認光子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媒介粒子。帶電粒子通過發射或吸收光子而相互作用,正反帶電粒子對可湮沒轉化為光子,它們也可以在電磁場中產生。
光子從激光的相干光束中出射光子是光線中攜帶能量的粒子。一個光子能量的多少與波長相關, 波長越短, 能量越高。當一個光子被分子吸收時,就有一個電子獲得足夠的能量從而從內軌道躍遷到外軌道,具有電子躍遷的分子就從基態變成了激發態。
光子具有能量,也具有動量,更具有質量,按照質能方程,E=MC^2=HV,求出M=HV/C^2,
光子由於無法靜止,所以它沒有靜止質量,這兒的質量是光子的相對論質量。
光子是傳遞電磁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是一種規范玻色子。光子是電磁輻射的載體,而在量子場論中光子被認為是電磁相互作用的媒介子。與大多數基本粒子相比,光子的靜止質量為零,這意味著其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光速。與其他量子一樣,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光子能夠表現出經典波的折射、干涉、衍射等性質;而光子的粒子性則表現為和物質相互作用時不像經典的粒子那樣可以傳遞任意值的能量,光子只能傳遞量子化的能量。對可見光而言,單個光子攜帶的能量約為4×10-19焦耳,這樣大小的能量足以激發起眼睛上感光細胞的一個分子,從而引起視覺。除能量以外,光子還具有動量和偏振態,但單個光子沒有確定的動量或偏振態。
[編輯本段]光子與經典電磁理論
命名
光子起初被愛因斯坦命名為光量子 。 光子的現代英文名稱photon源於希臘文 φῶς (在羅馬字下寫為phôs),是由物理化學家吉爾伯特·路易士在他的一個假設性理論中創建的。 在路易士的理論中, photon指的是輻射能量的最小單位,其「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毀滅」。 盡管由於這一理論與大多數實驗結果相違背而從未得到公認, photon這一名稱卻很快被很多物理學家所採用。 根據科幻小說作家、科普作家艾薩克·阿西莫夫的記載, 阿瑟·康普頓於1927年首先用photon來稱呼光量子。
在物理學領域,光子通常用希臘字母γ (音: Gamma )表示,這一符號有可能來自由法國物理學家維拉德 ( Paul Ulrich Villard )於1900年發現的伽瑪射線,伽瑪射線由盧瑟福和英國物理學家安德雷德 ( Edward Andrade )於1914年證實是電磁輻射的一種形式。 在化學和光學工程領域,光子經常被寫為h ν ,即用它的能量來表示;有時也用f來表示其頻率,即寫為h f 。
物理性質
用費曼圖表示的正電子 - 負電子散射(也叫做BhaBha散射 ),波浪線表示交換虛光子的過程
參見: 狹義相對論
從波的角度看,光子具有兩種可能的偏振態和三個正交的波矢分量,決定了它的波長和傳播方向;從粒子的角度看,光子靜止質量為零,電荷為零, 半衰期無限長。 光子是自旋為1的規范玻色子,因而輕子數 、 重子數和奇異數都為零。
光子的靜止質量嚴格為零,本質上和庫侖定律嚴格的距離平方反比關系等價,如果光子靜質量不為零,那麼庫侖定律也不是嚴格的平方反比定律。 所有有關的經典理論,如麥克斯韋方程組和電磁場的拉格朗日量都依賴於光子靜質量嚴格為零的假設。 從愛因斯坦的質能關系和光量子能量公式可粗略得到光子質量的上限:M=HV/C^2
這里M即是光子質量的上限, V是任意電磁波的頻率,位於超低頻段的舒曼共振已知最低頻率約為7.8赫茲。
這個值僅比現在得到的廣為接受的上限值高出兩個數量級。
參見光子:規范玻色子一節中對光子質量的討論。
光子能夠在很多自然過程中產生,例如:在分子、 原子或原子核從高能級向低能級躍遷時電荷被加速的過程中會輻射光子,粒子和反粒子 湮滅時也會產生光子;在上述的時間反演過程中光子能夠被吸收,即分子、原子或原子核從低能級向高能級躍遷,粒子和反粒子對的產生。
在真空中光子的速度為光速,能量 和動量p之間關系為(公式缺); 相對論力學中一般質量為?的粒子的能量動量關系為(公式缺)。
光子的能量和動量僅與光子的頻率ν有關;或者說僅與波長λ有關光子的能量和動量僅與光子的頻率ν有關;或者說僅與波長λ有關 。
從而得到光子的動量大小為 ?
其中? 也叫做狄拉克常數或約化普朗克常數 , k是波矢,其大小也叫做狄拉克常數或約化普朗克常數 ,方向指向光子的傳播方向;?叫做波數 ;? 是角頻率 。 光子本身還攜帶有與其頻率無關的內秉角動量?: 自旋角動量 ?,其大小為光子本身 ,並且自旋角動量在其運動方向上的分量(這一分量在量子場論中被稱作helicity )一定為 ? ,兩種可能的值分別對應著光子的兩種圓偏振態(右旋和左旋)。
從光子的能量、動量公式可導出一個推論:粒子和其反粒子的湮滅過程一定產生至少兩個光子。 原因是在質心系下粒子和其反粒子組成的系統總動量為零,由於動量守恆定律 ,產生的光子的總動量也必須為零;由於單個光子總具有不為零的大小為 的動量,系統只能產生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光子來滿足總動量為零。 產生光子的頻率,即它們的能量,則由能量-動量守恆定律 (四維動量守恆)決定。 而從能量-動量守恆可知,粒子和反粒子湮滅的逆過程,即雙光子生成電子-反電子對的過程不可能在真空中自發產生。
光子具有波粒二象性,即說光子像一粒一粒的粒子的特性又有像聲波一樣的波動性,光子的波動性有光子的衍射而證明,光子的粒子性是由光電效應證明。
上面有人認為光子的動質量為零是錯誤的,光子的靜質量為零,否則的話其動質量將為無窮大。但其動質量卻是存在的,計算方法是這樣的:首先,由於頻率為v的光子的能量為
E=hv,(其中h為普朗克常數),故由質能公式可得其質量為:m=E/c^2=hv/c^2
其中c^2表示光速的平方。該方法由愛因斯坦首先提出。
經典的波有群速度與相速度之分。
光子的速度就是光速。
光子有速度、能量、動量、質量。光子不可能靜止。光子可以變成其它物質(如一對正負電子),但能量守恆、動量守恆。
華中科大羅俊教授重新確定光子靜止質量上限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重新確定光子靜止質量上限,有業內人士認為:光子靜止質量為零是經典電磁理論的基本假設之一。但有些科學家則認為,光子可能有靜止質量。如果實驗最終檢測到光子存在靜止質量,那麼有些經典理論將要有所變化。
在2月28日出版的美國《物理學評論快報》(PhysicalReviewLetters) 上,有專文介紹說:「一項由中國科學家羅俊等完成的新的實驗表明,在任何情況下,光子的靜止質量都不會超過10的負54次方千克,這一結果是之前已知的光子質量上限的1/20。」羅俊和他的同事通過一種新穎的實驗方法,在一個山洞實驗室里將光子靜止質量的上限,進一步提高了至少一個數量級。
據悉,如果光子存在靜止質量,雖然不會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但其產生的後果將是根本性的———例如,光速將隨波長的改變而變化,並且光波將像聲波一樣能夠產生縱向振動。

⑦ 關於光的折射的問題 物理光

透鏡遵循光的折射規律。
一、當光從光速大的介質斜射向光速小的介質,折射光線偏向法線,折射角小於入射角。反之,光從光速小的介質斜射向光速大的介質,折射光線偏離法線。
二、空氣中光速比真空中略小,但大於水、玻璃等透明介質中的光速。光從水進入空氣,折射光線將偏離法線。
三、此圖中,不能把空氣看成凸透鏡,而應該把兩側的水看成兩個凹透鏡,就容易理解了。

⑧ 物理 光

光的傳播的特點:
在同種透明均勻介質中,光沿直線傳播。
光反射的條件:
1.入射光線,反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
2.反射角=入射角
3.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
推論:
1.反射定律: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角=入射角;
2.折射定律: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3.如果介質的折射律不均勻,光沿曲線傳播。
光反射的條件:
光經過不同介質(或真空)的交界面,且界面的反射率不等於零。光的傳播的特點:
費馬原理:在同種介質(或真空)中,光沿短程線傳播(通常引力強度不大的空間內為直線)。
這里不考慮光的衰減。如果介質完全通明(真空條件下),傳播中的光強度將保持不變。
推論:
1.反射定律: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角=入射角;
2.折射定律:入射光線,折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3.如果介質的折射律不均勻,光沿曲線傳播。
光反射的條件:
光經過不同介質(或真空)的交界面,且界面的反射率不等於零。
光折射的條件:
光經過不同折射率的介質(或真空)的交界面處,且入射光不與法線重合(即不和入射點處界面垂直)。
光反射在生活中的例子:平面鏡、凹/凸面鏡成象。一般用的鏡子是平面鏡。哈哈鏡是凹/凸面鏡。汽車後視鏡用凸面鏡製造,因為它比平面鏡能夠反射更大范圍內的入射光線。
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例子:凹/凸透鏡成象——放大鏡、顯微鏡、折射式望遠0鏡。
參考資料:費馬原理 he 物理書

⑨ 什麼是物理光學

物理光學(又稱波動光學)是光學的一個分支,研究的是光的基本特性、傳播規律和光版與其他物質之間的權相互作用。
其中的干涉、衍射、偏振現象是以幾何光學無法解釋的。
是建立在惠更斯原理之上,可以建立復波前(包括振幅與相位)通過光學系統的模型。這一技術能夠利用計算機數值模擬模擬或計算衍射、干涉、偏振特性、像差 等各種復雜光學現象。由於仍然有所近似,因此物理光學不能像電磁波理論模型那樣能夠全面描述光傳播。對於大多數實際問題來說,完整電磁波理論模型計算量太大,在現在的一般計算機硬體條件下並不十分實用,但小尺度的問題可以使用完整波動模型進行計算。

⑩ 物理(光的折射)

眼睛對物體的定位,是粒子作用力最大方向。而在同一介質中,眼睛跟物體版的距離越近粒子權的作用力越大。兩點間的直線距離最短,我們看到的物體直線傳遞的力。不同介質中,由於錯覺眼睛看到了光的折射現象。根本原因是粒子傳遞力由於介質不同所遇阻力不一樣,兩介質中,直線傳遞的力不在是最大。當分別在兩種介質中的眼睛與物體的連線不垂直界面時,發生了「光的折射現象」

熱點內容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
流瑜伽教學視頻 發布:2025-07-15 04:56:12 瀏覽:340
尿路感染怎麼辦 發布:2025-07-15 04:25:38 瀏覽:39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 發布:2025-07-15 03:56:32 瀏覽:173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二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5 03:48:10 瀏覽:826
愛爾蘭咖啡怎麼做 發布:2025-07-15 03:14:45 瀏覽:753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