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歷史順口溜

高中歷史順口溜

發布時間: 2021-07-30 15:49:35

歷史記憶順口溜

有個關於各朝代先後、名字的歌訣: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至此完。

② 求高中中國歷史順口溜

第一種

夏(前22世紀到前16世紀)商(前16世紀到前11世紀)與西周(前11世紀到前771
東周(前770到前256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前221到前206)兩漢(西漢(前206到25) 新(8到23)東漢(25到220
三分魏蜀吳(220-265,221-263,222-280)
二晉前後沿 (西晉265-317 東晉317-420)
南北朝並立 (420-589,386-581)
隋唐五代傳 (581-618 618-907 907-979)
宋元明清後 (960-1279 1206-1368 1368-1644 1616-1911)
皇朝至此完 (ZHMG 1912-1949 中華人民共和國1949—?)

第二種
[香港版本]第一首 虞指舜 之前還有唐堯
炎黃虞夏商,周到戰國亡,秦朝並六國,贏政稱始皇。
楚漢鴻溝界,最後屬劉邦,西漢孕新莽,東漢遷洛陽。
末年黃巾出,三國各稱王,西晉變東晉,遷都到建康,
拓跋入中原,國分南北方,北朝十六國,南朝宋齊梁,
南陳被隋滅,楊廣輸李唐,大唐曾改周,武後則天皇,
殘皇有五代,伶官舞後庄,華歆分十國,北宋火南唐,
金國俘二帝,南宋到蘇杭,蒙主稱大汗,最後被明亡,
明到崇幀帝,大順立闖王,金田太平國,時適清道光,
九傳至光緒,維新有康梁,換位至宣統,民國廢末皇,
五四風雨驟,建國存新綱,抗日反內戰,五星紅旗揚

第三種 [香港版]第二首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第四種 [香港版本]第三首
夏、商、周,
春秋、戰國、秦。
西漢、新
公元界線平帝分,
東漢、三國、西東晉,
南、北朝,
隋、唐、五代、宋、遼、金,
元、明、清。
民國壽命短,
社會主義氣象新。
以上約計四千二百春。

第五種 [香港版本]第四首
夏後殷商西東周,春秋戰國秦皇收,
西漢東漢魏蜀吳,西晉東晉兼五胡。
匈奴羯氏羌慕容,拓跋代北後稱雄。
宋齊梁陳是南朝,北魏齊周稱北朝。
北周滅齊傳於隋,隋又滅陳再統一。
隋滅唐興稱富強,五代十國各稱王。
契丹興起在北方,建號為遼入汴梁。
五代梁唐晉漢周,宋朝建國陳橋頭。
女真建金先滅遼,打破汴京北宋消。
南宋偏安在江南,蒙古興起國號元。
滅金滅宋歸一統,元朝統治九十年。
明代共傳十六君,滿洲初起號後金。
後金國號改為清,入關稱帝都北京。
人民覺悟革命起,清帝退位民國立。
人民民主再勝利,齊心奔向共產國。

第六種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③ 高中歷史的內容有沒有順口溜那 , 哎 歷史背完就忘

唐堯虞舜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一統,
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
宋元明清帝王休。
我是我們高中是歷史老師說的,雖然沒什麼實用性但是為歷代的順序能有一個好的把握。
另外想提醒你的是:任何東西都沒有速成的,想學好提高唯一的辦法就是多看多讀多想多記多練習。建議你可以分模塊復習,或者當成故事書來看逐漸的提高對歷史的興趣,不知不覺你可能會發現你記的東西多了。
希望能幫到你!

④ 高中歷史口訣

怎樣學好歷史

對於歷史,我想說的是:關鍵在平時,臨時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尤其對考小綜合或大綜合的同學來說,平時的基礎是決定勝敗的關鍵。我自己就曾經吃過這樣的虧。教我歷史的魏獻策老師是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好老師。他的課彷彿有一種魔力能把你緊緊地吸引住,浩浩歷史長河在他的講解下彷彿一下子就與我們拉近了。更重要的是,他總能引導我們透過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去思考它們背後的聯系與實質。這是學習歷史的最重要的方法。在他的指導下,高一時我的歷史學得很順利。也許是讓勝利沖昏了頭腦,高二時我開始偷懶了,不再注重基礎知識的及時掌握。只是到了考試前才臨時背一背。到高三下學期總復習時,我才發現自己是多麼愚蠢。高一的知識由於有扎實的基本功,我不用再費多少力就能輕松地回憶起全部內容。而高二的課文我即使讀了好幾遍還是有忘的可能。我這才知道為什麼老師總讓我們「抓基礎、重平時」。�

高中歷史的學習與初中完全不同,並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解決問題的。高中歷史更需要的還是理解。最好是能每星期復習一次,每個月再總復習一次。復習時關鍵是要反復地看書,在反復中提高。書才是最根本的。離開書本談能力是不現實的。�

在讀每一節的內容時,要想想在一個歷史事件之前之後都發生了些什麼事,它們之間有沒有什麼內在的聯系,能夠說明什麼歷史道理。也可進行歷史事件間的橫向縱向的比較。例如,某兩場政變或兩種政策之間有什麼異同點,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異同,說明了什麼。分析異同點也很簡單,無非就是從背景、性質、影響等幾個固定的版塊去想。有的書上說,要把歷史學成「立體」的。我想,所謂的「立體」,大概也就是這種橫向與縱向的聯系吧。經常這樣思考,對不同的歷史現象,我們就可以較准確地分析出它們的實質,無論碰到什麼題都能迎刃而解。這是讀書時要注意的問題。書本決不僅僅是讀過即可的,光記住一些時間、地點、事件是沒有用的,最重要的是要學會用歷史思維去思考去研究,去探索事件背後的東西。相信你不久就會發現,歷史是越讀越有味的。�

其次,做題當然也很重要。做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再回顧再思考的過程。現在的歷史題,單純考知識本身的已經很少了。往往都是考你對某一事件的分析。這就需要用到讀書時積累的那套功夫,此外也有一些技巧。例如做選擇題時,常常碰到一些諸如問「根本原因」、「實質」之類的問題,這通常要從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是有關於這幾方面的選項,一般來說就是正確的。再如「直接」與「間接」這樣的問題,在我看來,其實也很簡單。答「直接」時,你就讓頭腦變簡單些,一開始想到什麼就是什麼,完全不必拐什麼彎。除了「直接」之外的就都可放心地歸入「間接」那部分去了。�

至於問答題,則更需要你的思考與分析能力。不要指望考卷上的題目是你曾經見過的,更不必費心去背某道題,只要掌握了方法,問答題也是很好解決的。首先是分析。通過回想老師在講這部分內容時的介紹,盡量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這個問題。不要擔心想太多,只要你覺得有道理的,都有可能是正確的。更何況現在的考試一再強調「要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要有創新,有自己的觀點」,所以你就要盡可能地多想一些。�

其次是表達。最好是分條闡述,一點寫一兩行,不必太嗦,關鍵是把要點寫出,因為評卷時也是按點給分的,寫得太多,一個要點繞了好幾個彎才講完,不僅會喧賓奪主,使老師因找不到要點而扣分,還會浪費許多時間,以致來不及做完考卷。在分條時也有一個技巧,即根據所給的分數決定要分幾條。一般一個要點是兩到三分,如果一道題是八分,那麼很可能它的要點就有四個。用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減少漏答的可能,即使你實在想不出還要答些什麼,也要盡可能寫滿那個推算出的條數。同時,還要注意序列號的安排。大點小點用不同的序列號標出,就會顯得層次分明,邏輯性強,這樣也就不容易丟分。最後,字跡一定要工整。想想看,一個老師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改完那麼多的試卷,如果字跡潦草,有哪個閱卷老師會有好心情給你高分呢?�

最後,多與老師同學交流對學習歷史也很有幫助。一個人無論怎樣細心都會有疏忽的地方,通過與同學交流筆記、與老師探討習題,往往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也可讀一讀像《歷史學習》這樣的雜志,了解一些課本上沒有的東西,提高自己思維的深度和廣度,對解題很有幫助。到高三下學期的時候,要爭取每天都花一至兩個小時在歷史上。因為歷史有一個特點,容易忘。今天記得滾瓜爛熟的東西很可能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了。所以復習歷史更要注意計劃性。除了跟上老師的復習進度外,自己還應有自己的計劃,給自己定一個時間表,哪段時間復習哪段內容,注意科學合理,確保能夠按時完成。可以雙條線同時進行。一條是老師的,一條是你自己的。例如老師在復習世界史,你掌握好世界史的同時,還可再看看中國史。不僅記住了更多的內容,還有利於進行中外比較,使自己對高中三年的歷史知識有一個總體上的把握,效果要比單獨復習世界史好上幾倍。另外,專題復習也很重要。可以幫助你掌握好歷史線索,可以深入地研究一些歷史規律之類的東西,增加自己思考的深度和廣度。其實,歷史是一門很有意思的科目,不用擔心學不好它,只要肯用心,掌握方法之後,歷史會變得很簡單了。

⑤ 有什麼關於高中歷史重要時間記憶口訣或順口溜之類的東西啊

親,最簡單的是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親假如想記得牢固一點,就背《三字經》中「經子通,讀諸史」那一部分吧~

⑥ 記憶高中歷史年份的一些口訣,不求大量

太平天國起義時間1851年 太平天國起義靠的是「一把武藝」

⑦ 記高中歷史的打油詩

夏商與西周 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 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楚吳 二晉前後沿 南北朝並立
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 皇朝至此完
唐堯虞舜夏商周,
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一統,
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
宋元明清帝王休

⑧ 有沒有高中歷史背誦口訣

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
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
三分魏蜀吳,二晉前後延。
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
宋元明清後,皇朝至此亡。
民國再共和,代代續炎黃。
三皇五帝夏商周,春秋戰國秦暴收。
漢末三分歸入晉,朝稱南北阻江流。
隋開天下遭唐滅,五代十國戰亂稠。
宋統中州元虜代,明清過後帝王休。
三皇五帝
伏羲漁畜八卦傳,燧人取火去腥膻。
神農辨葯播五穀,黃帝分州制井田。
顓頊平定九黎亂,帝嚳仁威天下安。
堯置鼓木喜聞過,舜稱至孝復稱賢。
夏朝
大禹水平九鼎成,萬民歸啟賴賢明。
太康承父家天下,寒浞行奸覆夏庭。
顛沛少康興祖祚,昏庸孔甲匿龍精。
桀從妹喜荒淫事,四百四十殿宇傾。
商朝
湯除桀暴定八方,亳邑為都始立商。
太甲去昏賴伊尹,盤庚改殷效成湯。
武丁夢說得良弼,帝紂伐蘇為女郎。
暴虐奢糜縱妲己,親離眾叛自燔亡。
西周
姬發滅紂都鎬京,封賜諸侯四海平。
刑廢成康周公力,穆王八駿天下行。
厲防民口終奔彘,真惠共和周復興。
褒姒幽王烽火戲,犬戎馬踏驪山傾。
春秋戰國
平王遷洛啟東周,王命不行霸主遒。
齊桓晉文兼秦穆,宋襄楚庄演春秋。
燕韓趙魏秦齊楚,赫赫七強戰不休。
秦本附庸漸強大,滅周並六統金甌。
秦朝
六國皆滅統華疆,嬴政自驕號始皇。
獨攬大權分郡守,統一文字兼度量。
築城鑿墓勞民力,焚書坑儒斷史綱。
陳勝揭竿初舉義,漢劉楚項破咸陽。
漢朝
除秦滅楚漢劉邦,帝後無由戮楚梁。
呂雉臨朝累諸呂,文景治世滅七王。
武皇拓土民遭斂,王莽更新命被戕。
光武中興遷洛邑,傳及獻帝東漢亡。
三國兩晉
東吳西蜀屬孫劉,北魏曹丕把漢謀。
司馬遷曹成一統,八王亂政五胡蹂。
兩都率陷建康繼,江左偏安喪北州。
淝水破秦得暫保,宋劉逼禪東晉休。
南北朝、隋朝
朝分南北劃長江,宋齊梁陳據建康。
北魏東西分兩魏,北齊廢主東魏亡。
周承西魏收齊土,隋篡北周並陳疆。
築苑鑿河天下亂,三十九載覆朝堂。
唐朝
高祖昏庸屢信讒,變生玄武手足殘。
太宗納諫貞觀治,武後改周李氏殘。
神勇玄宗清女禍,繁榮盛世號開元。
亂由安史都迭陷,懼禍昭宣讓逆藩。
五代十國
五代梁唐晉漢周,北方更替五十秋。
十國割據南天下,南唐篡吳閩楚收。
前蜀早亡接後蜀,依遼北漢晉陽愁。
南平南漢兼吳越,後蜀南唐作宋囚。
宋朝
陳橋兵變代柴周,偃武修文是弱由。
遼夏與金鄰作寇,靖康之變帝成囚。
康王即位開南宋,秦檜殺飛令鐵羞。
聯蒙滅金實謬策,四十五載喪殘甌。
元朝
蒙古稱皇鐵木真,成吉思汗震西垠。
太宗縱馬馳歐地,世祖更元擄宋君。
僧比王侯亂刑政,儒同娼丐辱斯文。
烽煙四起群雄反,大漠難藏順帝身。
明朝
太祖金陵創大明,功臣屠戮少余丁。
燕王靖難奪侄位,睿帝巡邊陷虜營。
嚴魏蠹國戚滅寇,崇禎懸樹李侵京。
吳賊賣祖山河變,江北江南屬大清。
清朝
太祖興清順入關,揚州嘉定骨成山。
康乾盛世雍承啟,嘉道弱朝咸續延。
鴉戰外加權喪盡,天國內耗力消殘。
垂簾慈禧維舊政,炮震武昌宣統遷

⑨ 有什麼關於高中歷史重要時間記憶口訣或順

有些時間特別有意思,1894-1895是甲午中日戰爭,十年之後1904-1905是日俄戰爭,再對比記憶的話再過十年1914-1918又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再記憶的話就得想戰爭打完了就得分贓吧(要不那麼多人豈不是白死了?錢不是白花了?總得搞點好處不是?),於是1919年凡爾賽會議召開,一戰時中、日、俄雖同為協約國成員,但是俄國因為一戰損失慘重激起了國內矛盾,進而出現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和布爾什維克兩個政府的局面,從而引發了十月革命,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7年就退出了一戰,於是俄國沒有參加凡爾賽會議;中國要求恢復在山東青島(當時被德國控制)的權益 但是日本卻橫插一杠,搶了去,這么一鬧咱們中國學生不願意了於是就有了五四運動么。
以1919年的五四運動為例:
1、事件的起因:分析原因一般都得結合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馬克思的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原因一般從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文化思想、民族種族等方面分析(這其中分主要和次要)。
拿五四運動來說,(1)經濟方面是外國資本主義、官僚主義、封建主義的壓迫,中國經濟發展緩慢,底層民眾飽受壓榨;(2)政治上是中國國家主權和利益被帝國主義肆意踐踏,直接原因是作為一戰戰勝國卻無法收回戰敗國德國在青島的權益,反被日本攫取;(3)思想文化上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新思潮湧入人心;(4)民族意識上是學生和工人愛國意識的覺醒;(5)階級分析上講,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壯大了中國工人無產階級的力量,奠定了階級基礎。
2、事件的經過和結果:記清楚時間、地點、人物即可,這部分偷不得懶,拿張小紙片記記沒事拿出來看看,比如說上廁所的時候,路上騎車的時候就別看了,容易出事故。
3、事件的結果:往往就是說它的後果是什麼、產生了什麼意義,一般和原因都能對的上。還拿無私運動為例,(1)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徹底地反對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針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壓榨便有了反對的對象,所以說);
(2) 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台,起了主力軍的作用,青年學生發揮了先鋒作用(對應原因里的階級分析)。
(3 )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之後,是當時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融入時代背景,即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
( 4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歷史定論,這種東西一定得記住)。
(5 )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從思想上和幹部上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了准備(對應原因里的思想文化意識)。

熱點內容
一加一筆有哪些字 發布:2025-07-15 10:46:37 瀏覽:188
五年級上冊語文測評卷 發布:2025-07-15 10:34:46 瀏覽:419
全國高考數學卷 發布:2025-07-15 10:32:48 瀏覽:750
地暖多少錢一平米 發布:2025-07-15 08:42:54 瀏覽:57
師德師風問題整改方案 發布:2025-07-15 08:00:29 瀏覽:663
電棒多少錢 發布:2025-07-15 07:59:03 瀏覽:628
東北有哪些 發布:2025-07-15 07:37:39 瀏覽:286
第3的英語 發布:2025-07-15 07:10:21 瀏覽:592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第一單元測試卷 發布:2025-07-15 05:31:34 瀏覽:668
共生物流平台 發布:2025-07-15 05:10:48 瀏覽: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