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圖
高一物理力學最主要是度河問題 看下面的分析:
河寬為d,河水流速為v1,船在靜水中速度為v2.(1)船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劃到對岸,船頭應該指向何方?渡河時間t1=?(2)船要沿最短路徑渡河,船頭指向何方,渡河時間t2=?
分析:首先由合運動與分運動具有等時性,分析出船頭垂直於河岸指向對岸滑行時用時最短.然後分別討論v1>v2和v1<v2的情況下船在渡河過程中的最短航程及與最短航程對應的渡河時間.
解:(1)除了滑行外還要被水流沖走,船向對岸滑行的運動,可以看成滑行分速度v2方向的分運動與沿水流分速度v1方向的分運動的合運動。合運動與分運動具有等時性,滑行分運動最短,船向對岸航行的合運動時間也最短。
滑行分速度v2大小是一定的,當此分運動位移最小時,即分位移垂直河岸大小為d時,分運動時間最短t1=d/v2,這個結論與v1,v2的大小無關。
(2)最短航程
第一種情況:
v2>v1
設v2偏向上游且與河岸成α角,這時,v1,v2合速度恰與河岸垂直。最短航程即為河寬d ,船頭應偏向上游cosα=v1/v2,α=arccosv1/v2.渡河時間t等於d 除以根號下v2的平房減去v1的平方(不會輸數學符號,文字代替)。
第二種情況
v2<v1
由於v1>v2,小船無論向什麼方向滑行也不能垂直過河,小船的最短航程不是河寬,小船向什麼方向滑行過河位移最短呢?小船過河的速度(水流速度與小船滑行的速度合速度)矢量的末端,總是以水流速度矢量末端為圓心,以小船滑行速度矢量為半徑的圓上,顯然,當小船過河速度與圓相切時,小船過河速度與下河岸夾角θ最大,有sinθ=v2/v1,即小船航行方向與上河岸成α=90-θ=arccosv2/v1.沿此方向航行小船過河位移最短.
最短位移 S=d/sinθ=dv1/v2
過河時間 t2=Smin/v=dv1除以 v2乘以根號下v1平方減去v2平方
㈡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圖總結謝謝!
不好意思啦,我老師他們正好在考試前給我們總結了,就是沒法傳~
你把書上的圖全部畫下來,基本上考試圖也只有那幾類,好好分析一下,自己加以總結就ok了,我覺得這方法不錯,畢竟那是應對考試的急需法,你有更好的方法更好!
㈢ 高中物理的受力分析 求畫圖詳解
先對物體進行剪斷前的受力分析,b水平方向受到一個繩子的拉力F1和彈簧的拉力F2,摩擦力為0,說明 F1=F2,如果剪斷的話也就是突然F1沒有了,所以 Ffb不為0,而且方向水平向右,所以
D 正確,而剪斷前的 a受繩子向左的拉力F3,和彈簧向右的拉力 F2,以及摩擦力Ffa水平向左,
當繩子瞬間剪斷的話由於彈簧的長度沒變,所以彈簧的彈力F2沒變,所以物體a在剪斷的瞬間
沒發生什麼變化,之會在以後隨著彈簧的收縮而發生力的改變
㈣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圖。未完整。
我發郵件給你好嗎、因為我上傳的圖片不清晰
㈤ 高中物理,求受力分析圖和過程詳解!!!
(1)當α=90度時,物體為豎直上拋運動,上升最大高度為1.25m.,則
V0=√2gh=5m/s。
(2)當α=30度時,物塊上滑1.25m,
上滑加速度a1=(mgsin30+μmgcos30)/m=gsin30+μgcos30
V0^2=2a1s
μ=√3/3
(3)a2=gsin60+μgcos60=20√3/3
x=V0^2/2a2=1.875/√3=0.625√3≈1.08m
㈥ 高中 物理 如圖 誰能幫我把受力分析圖畫下來 答案和問題都在圖片!求受力分析圖!拜託了
第一問,物體受到重力,斜面對它的支持力,還有一個平行於斜面向上的的摩擦力
㈦ 高中物理,求受力分析圖,和詳解過程!!!!
用沖量定理求解:只要分析沿斜面的受力就可以
沿斜面方向,物體在拉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運動到繩子斷開時:(F-mgsin37°-umgcos37°)t=mv
由:t=2s,m=1kg,sin37°=0.6,g取10m/s^2,F=9.6N
則有:(9.6-6-1.6)*2=1*v,解得:v=4m/s
繩子斷開後物體繼續向上運動,知道速度為零,沿斜面方向的合力為:mgsin37°+umgcos37°
則有:(mgsin37°+umgcos37°)t1=mv,v=2m/s,
故有:(6+1.6)t=4,解得:t1=1/1.9=0.53s
接著物體沿斜面加速下滑:物體沿斜面的合力為:mgsin37°-umgcos37°。
則有:(mgsin37°-umgcos37°)t2=mv1,v1=22m/s,
故有:(6-1.6)t2=22,解得:t2=22/4.4=5s
總時間為:t0=t1+t2=5.53s
㈧ 高中物理怎樣畫受力分析圖
唔……非要細究的話應該是支持力第二長,摩擦力最短……
繼續較真:
由於回f的最大值=μN,μ又是一個小答於1的數,所以f總歸小於N
而N與f垂直,並且其合力的大小=G(因為平衡),所以G可以是N與f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斜邊,所以最長
其實實際中,並不需要這么細究長短問題,只要一個大致就可以了,重要的是表現出方向關系和分解合成關系
也就是說,N與f的垂直關系要表現出來,然後就是N與f的合力必須是豎直的(畫出的平行四邊形是一個矩形,對角線是豎直的)
主要就是這樣,長短不用太糾結的,主要是位置和合成分解啦~這些注意好了之後,就比較容易判斷出角度,才能列出平衡方程或牛頓第二定律方程~~
【俊狼獵英】團隊為您解答
㈨ 高中物理受力分析 不會啊 畫圖分析 !!!!!物理高手來!!!!
以在固定在地面上的粗糙斜面上減速上滑的木塊(受到沿斜面向上F)為例:
首先在對木塊受力分析時,要先想到的是重力(要先分析重力,因為在地球上的有質量的物體都有重力!)(紅色)
其次是彈力(如支持力,繩子的拉力,壓力等等)。這里木塊受到的是斜面給的支持力(綠色)(彈力一般是垂直接觸面或與切線垂直,或是沿著繩子方向)
再要考慮摩擦力,這里因為是粗糙的斜面,所以一定受摩擦力(黑色)(滑動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靜摩擦力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這里木塊沿斜面向上運動,所以受到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最後要注意物體受到的外力!這里木塊受到的是F(藍色) 上題中。第一種情況,地面不光滑時對小車:此時一定要受四個力,即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外力 第二種情況,地面光滑此時有兩種情況。若是F在豎直方向上的分力剛剛好等於重力的話,那就只受兩個力的作用即重力和F若不是這種特殊情況,則受重力、支持力、F作用 要使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即小車處於平衡狀態,其合外力為零,則必須是在粗糙條件,即受四個力的情況下才存在若是做加速運動,則只受三個力,在外力F水平方向分力的作用下即可做加速運動。 綜上所述,答案是CD
㈩ 高一物理,受力分析(圖)
第一個題:
A受四個力:重力,支持力,拉力F,還有靜摩擦力與拉力F成為平衡力
B受五個力,重力,C對它的支持力,A對它的壓力,因為B對A有磨擦力,故也受A的摩擦力,B靜止,受到A的磨擦,必然也受到C的摩擦力,與A對B的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
C受五個力,重力,地面對它的支持力,B對它的壓力,B對它的摩擦力,其大小等於F,方向向右,恰好跟C受的拉力F是一對平衡力,因而地面對C沒有摩擦力。
第二題:
從上而下分析比較簡單
A受四個力,重力,B對它的支持力,外力F,還必然有B對它的摩擦力與外力相平衡
B受五個力,重力,支持力,壓力,拉力F,由於A受到B的摩擦力方向向左,則A對它的摩擦力必然是向右,這樣,拉力與摩擦力相平衡,故C對B沒有摩擦力的作用了,
C受重力,支持力,壓力三個力作用
第三個題
A受兩個力作用,重力,與支持力。(如果有摩擦力則A不會處於靜止狀態的)
B受五個力作用,重力支持力壓力,外力F,還有C對它的摩擦力與F成為平衡力(要不然怎麼會靜止呢)
C受五個力作用,是重力,支持力壓力,B對它的摩擦力是向右的,拉力F是向左的,正平衡,故地面沒有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