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中物理功教案

高中物理功教案

發布時間: 2021-07-30 16:07:23

① 求人教版高中物理《功》這一節的教學視頻

http://video..com/v?word=%B8%DF%D6%D0%CE%EF%C0%ED%B9%A6&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1024
這個是功和功率的視頻

絕對是

② 高中物理教案,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
第一節
牛頓第一定律(實驗班)
主備人:wamgpeiluan
用案時間
2010年
9

2





牛頓第一定律




總5課時
第1課時


目標
1.掌握牛頓第一定律內涵和外延。
2.能應用牛頓第一定律解釋日常現象。




牛頓第一定律




對牛頓第一定律的理解




講練結合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修改、備注
牛頓第一定律
一、知識梳理
1.運動狀態的變化:
運動狀態的變化是指速度的變化,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的任何變化(大小、方向或大小方向同時改變)都表示物體運動狀態已發生了改變.
2.牛頓第一定律導出了力的概念
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運動狀態指物體的速度)又根據加速度定義:
,有速度變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說:力是使物體產生加速度的原因。(不能說「力是產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維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說「力是改變加速度的原因」。)
3.牛頓第一定律導出了慣性的概念
一切物體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的性質,這就是慣性。慣性反映了物體運動狀態改變的難易程度(慣性大的物體運動狀態不容易改變)。質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
4.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理想化狀態
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體在不受任何外力時的狀態。而不受外力的物體是不存在的。物體不受外力和物體所受合外力為零是有區別的,所以不能把牛頓第一定律當成牛頓第二定律在F=0時的特例。
思考、討論後回答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修改、備注
是牛頓第二定律成立的前題,首先為牛頓第二定律的成立建立了一個慣性參照系。
二、例題分析
例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
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慣性是一種力.
B.
一切物體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為止.
C.
當有力作用在物體上時,物體的運動狀態必定改變.
D.物體慣性的大小隻由質量大小決定,所以慣性就是質量.
例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B.物體受恆力作用時,運動狀態保持不變.
C.物體只有在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時才有慣性.
D.慣性越大的物體運動狀態越難改變.
例3、火車在直線軌道上勻速運動,車廂內有一個人向上跳起,發現仍落回到車上原處,這是因為
A.人跳起後,車廂內空氣給他一個向前的推力,使他向前運動
B.人跳起後,在水平方向上人和車始終有相同的速度
C.人跳起的瞬間,車廂地板給他一個向前的力,推動他向前運動
D.人跳起後,人受到的合外力為零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一同學看見某人用手推靜止的小車,卻沒有推動,於是說:這是因為這輛車慣性太大的緣故
B.運動的越快的汽車越不容易停下來,是因為汽車運動的越快,慣性越大
C.把一個物體豎直向上拋出後,能繼續上升,是因為物體仍受到一個向上的推力
D.盛水的玻璃杯下面放一張紙,迅速抽紙時而杯子不動是由於玻璃杯的慣性使它保持靜止狀態。
2、關於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它必定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物體由靜止開始運動,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C.物體向東運動,必定受到向東的力的作用.
D.物體運動越來越慢,必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修改、備注
例4、理想實驗有時更能反映自然規律.伽利略設計了一個理想實驗,其中有一個經驗事實,其餘是推論.如圖所示的斜面:
①減小另一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這個斜面上仍能達到原來的高度
②兩個斜面對接,讓靜止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將滾上另一個斜面
③如果沒有摩擦,小球將上升到原來釋放時的高度
④繼續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後使它成為水平面,小球要沿水平面做持續的勻速運動
將上述理想實驗的設想步驟按正確的順序排列
(只寫序號即可)
在上述設想步驟中,有的屬於可靠的事實,有的屬於理想化的推論.下列關於事實和推論的分類正確的是:
A.①是事實,②③④是推論
B.②是事實,①③④是推論
C.③是事實,①②④是推論
D.④是事實,①②③是推論
課堂練習:
1.關於力和運動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力是產生運動的原因。
B.力是維持運動的原因。
C.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
D.力是物體保持速度的原因。
2.關於力與物體的運動狀態之間的關系。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牛頓第一運動定律說明了,只要運動狀態發生變化的物體,必然受到外力的作用。
B.在地面上滑行的物體只所以能停下來,是因為沒有外力來維持它的運動狀態。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體,其運動狀態不會發生
3.下列認識中正確的是


A.理想實驗是不科學的假想實驗.
B.理想實驗所得到的結論是不可靠的.
C.理想實驗是一種科學方法.
D.牛頓第一定律描述的是一種理想化狀態.
教師主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修改、備注
變化,這是因為物體具有慣性。而慣性的大小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有關。
D.作用在物體上的力消失以後,物體運動的速度會不斷減小。
3.關於慣性的大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兩個質量相同的物體,所受阻力相同時,速度大的不容易停下來,所以速度大的物體慣性大
B.兩物體質量相等,慣性就一定相同
C.推動地面上靜止的物體開始運動比維持這個物體做勻速運動所需的力大,所以靜止的物體慣性大
D.在月球上舉起重物比在地球上容易,所以同一個物體在月球上比在地球上慣性小
4.物理學在研究實際問題時,常常進行科學抽象,即抓住研究問題的主要特徵,不考慮與當前研究問題無關或影響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下列各對象是物理學中的理想化模型的有
A.質點
B.光滑水平面
C.位移
D.加速度
5.下列屬於慣性表現的現象是


A.快速跑步的人很容易被絆倒.
B.在真空中鐵片和羽毛下落得一樣快.
C.飛機要在到達目標上空之前投彈才能擊中目標.
D.物體沿光滑斜面下滑時速度越來越大.








教學探討與反思:

熱點內容
愛爾蘭咖啡怎麼做 發布:2025-07-15 03:14:45 瀏覽:753
2015師德師風講話 發布:2025-07-15 03:05:10 瀏覽:597
abc教育資源網 發布:2025-07-15 03:03:47 瀏覽:233
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方案 發布:2025-07-15 02:44:17 瀏覽:479
尹鵬老師 發布:2025-07-15 01:14:31 瀏覽:713
蘭山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5 00:33:48 瀏覽:173
新登地理 發布:2025-07-14 23:28:29 瀏覽:368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發布:2025-07-14 23:01:45 瀏覽:454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