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
❶ 關於高一物理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所有公式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vo+at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x=vot+1/2at的平方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和位移的關系:v的平方-vo的平方=2at
平均速度公式:v的平均速度=(vo+v)/2(只適用於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間時刻瞬時速度
其實嘛,就這4條而已,你所說的是推論,在典中點的第3節前面就有,熟記就行
❷ 高一物理勻變速運動所有的公式
高一物理公式總結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
(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
–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
+Vt^2)/2]1/2
6.位移S=
V平t=Vot
+
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相鄰連續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Vo):m/s
加速度(a):m/s^2
末速度(Vt):m/s
時間(t):秒(s)
位移(S):米(m)
路程:米
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註:(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
2)
自由落體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度直線運動規律。
(2)a=g=9.8
m/s^2≈10m/s^2
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
豎直上拋
1.位移S=Vot-
gt^2/2
2.末速度Vt=
Vo-
gt
(g=9.8≈10m/s2
)
3.有用推論Vt^2
–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
(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
萬有引力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
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Sx=
Vot
4.豎直方向位移(Sy)=gt^2/2
5.運動時間t=(2Sy/g)1/2
(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
tgβ=Vy/Vx=gt/Vo
7.合位移S=(Sx^2+
Sy^2)1/2
,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
tgα=Sy/Sx=gt/2Vo
註:(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動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S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2π/T)^2*R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
(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
弧長(S):米(m)
角度(Φ):弧度(rad)
頻率(f):赫(Hz)
周期(T):秒(s)
轉速(n):r/s
半徑(R):米(m)
線速度(V):m/s
角速度(ω):rad/s
向心加速度:m/s2
註:(1)向心力可以由具體某個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2)做勻速度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於合力,並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但動量不斷改變。
❸ 高一物理必修一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怎樣才能搞明白啊
勻變速運動就是指:在單位時間里速度變化大小為一個定值
例如一個初始速度為0的物體A受到一個力使得它的加速度為1m/s^2
那麼之後的每一秒A的速度都加1,
vt-v0=at
設時間為5S,通過移項
vt=at+vo
=1*5+0=5m/s
如果加速度為2m/s^2,則以後的每一秒A的速度+2
還有就是方向問題,在速度中方向使用正負符號表示,正方向的速度就為正,負方向的速度就為負~!
如果物體A的初始速度為5m/s(速度為正值所以是向正方向運動),他受到的加速度為-1m/s^2(負值說明加速度為負方向就是於正方向相反)
同樣設時間為5s
vt=at+vo=-(1)*5+5=0m/s
這樣可以理解么?
❹ 高一物理 勻加速運動公式
這個公式的意思是: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相鄰相等時間間隔內的內位移差是一個恆量。
1s-2s的時間容間隔是1s,
4s-5s的時間間隔也是1s,時間間隔是相等的。
設1s-2s內位移為x1,2s-3s內位移為x2,3s-4s內位移為x3,4s-5s內位移為x4
x4-x虎憨港窖蕃忌歌媳攻顱1=(x4-x3)+(x3-x2)+(x2-x1)=3aT^2
可用
❺ 關於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公式和題目
1:由x=(v0+v)/2和a=(v-v0)/t相乘而得;或由x=V0t+1/2at平方和V(t)=v0+at消元而得
2:選A,畫v-t圖可看出
3:由v=x/t=50m/20s,所求最大速度為該平均速度的2倍!同樣畫全程v-t圖可得
對你提供的第3題解析法的說明:
後一階段的勻減速可看成反向的初速為零的勻加速(下面的a2表示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
x=x1+x2=1/2a1(t1)平方+1/2a2(t2)平方
v(max)=a1t1,v(max)=a2t2
解出v(max)=2x/(t1+t2)=5m/s
❻ 求高一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常用公式、結論以及答題技巧
嗯。V2^2-V1^2=2as這個最重要!!還有就是對S=1/2at^2的變形相當重要!!!
❼ 關於高一物理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所有公式
速度公式:V2=V1+at
位移時間公式:s=(v1+v2)*t/2=v1*t+at^2,可從v-t圖進行直觀的理解,面積
代表位移;
位移速度
公式:2as=v2^2-v1^2
勻變速直線運動
掌握這三個公式就OK了!
❽ 高中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 要最完整的 包括變形式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 V平=/t(定義式)
2.有用推論 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 Vt/2=V平=(Vt+Vo)/2
4.末速度 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 Vs/22=(Vo2+Vt2)/2
6.位移 S=V平t=Vo t+at2/2=Vt/2 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 = 3.6km/h
註: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見第一冊P19〕/s—t圖、v—t圖/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見第一冊P24〕。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 Vo=0
2.末速度 Vt=gt
3.下落高度 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 Vt2=2gh
注:
(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3)豎直上拋運動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注:
(1)全過程處理:是勻減速直線運動,以向上為正方向,加速度取負值;
(2)分段處理:向上為勻減速直線運動,向下為自由落體運動,具有對稱性;
(3)上升與下落過程具有對稱性,如在同點速度等值反向等。
❾ 高一物理必修一 勻變速直線運動 部分的公式及公式說明
本人對這些公式不大愛記憶,喜歡推理。
無非涉及四個變數,
速度,時間,位移,加速度,已知其中任意兩個,可求出另外兩個
如:已知速度和時間,如果勻速在這里就不用說了,位移容易得出,加速度為零
如果勻變速,速度等於初速加上at即可
位移為vt加上二分之一a倍t的平方
其他以此類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