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縣的歷史
鯀:夏禹的父親鯀為黃帝二十九世孫,封崇伯(今山東鄄城縣富春鄉)。帝堯時,洪水滔天。鯀由四岳群臣推舉,受命治水。他用築堤防水的方法治水,成效顯著。他娶有莘氏(今曹縣莘冢集一帶)女商湯為妻,生禹。後,洪水又泛濫不息,鯀懈怠治水,被舜流放到羽山。鯀死後,禹受舜命,繼承父業,與益、後稷一起率領被罰服勞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在塗山(今山東曹縣南),娶塗山女為妻。婚後四日,即動身外出治水。
商湯:商湯(公元前17~前16世紀)子姓,名履,始祖契。湯繼位商侯,為夏之方伯,得專一方征伐。湯有大志,自商北遷於蒙,建亳於塗山(今山東曹縣南)之南,娶有莘氏女為妃。
伊尹:伊尹(公元前17~前16世紀)名摯,生於伊水,幼隨其母避水逃至有莘。不久,其母又亡,他為有莘氏採桑女於空桑中拾得,由莘仲君庖人收養長大。其身雖為奴隸,卻聰明好學,樂堯舜之道,有顯才用世之志。
箕子:箕子(約公元前11世紀)名胥余,紂王諸父,官居太師。商紂王最初製作象牙箸時,箕子悲嘆道:「他現在製作象牙箸,將來就一定還要製作玉杯;製作玉杯,就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占為已有。車馬宮室的奢侈豪華也必將從此開始,看來國家肯定無法振興了。」
吳起:吳起(約前440~前381)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韓集鎮)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改革家。起為吳國王族之後,曾祖為吳王夫差,祖為太子友,友為越人攻殺。
莊周:莊周(前369~前286)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曹縣南)人,戰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生活貧困,處窮閭厄巷,面黃身瘦,靠編草鞋為生。 氾勝之:氾水(今山東曹縣韓集鄉)人,著名農學家。漢成帝時為議郎,以輕車使者身份,在三輔地區(今陝西關中平原)指導農業生產,關中大穰。
黃巢:黃巢(?~884),漢族, 唐末農民起義首領。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稍通書記,屢黃巢舉進士不第,以販私鹽為業。家富於財,善擊劍騎射。最終建立了農民起義的第一個政權即大齊,但是由於採用的流動作戰法,這樣使得反唐的勢力得到分散,致使以失敗告終,但是卻是對唐朝政權的統治給與了很大的打擊。
燕肅:燕肅(961~1040)字穆之,祖籍青州益都,父燕俊遷曹州,肅六歲喪父,勤奮好學,曾經游學睢陽學舍(今河南商丘縣)。宋淳化年間,燕肅舉進士,補鳳翔府觀察推官,主管司法事務。。
劉齊濱:劉齊濱(1908-1942)原名劉府海,曹縣韓集鎮劉崗村人。 1938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會長、中共魯西南地委統戰部部長、曹縣縣長、魯西南專署專員等職。劉齊濱是魯西南抗日根據地的主要創建人之一。青年時期,就讀於天津北洋大學工學院預修科和北京大學文學系。1935年他到曹縣東南黃崗集小學任高年級國文教師。 蘆溝橋事變爆發後,他回到家鄉劉崗一帶,創辦農民夜校,自編教材,教農民讀書識字,學習革命真理,發動群眾開展抗日救國活動。1938年秋,「魯西南抗日救國總會」成立,他被推選為總會長。是年冬,日軍侵佔了曹縣城,中共曹縣縣委轉移到曹西北活動。上級黨組織派出一批幹部到該地區工作,經常在他家吃住。他家中本不富裕,糧食很快就用光了。他就和父親商量,先賣掉了樹木和農具,又賣掉了幾畝田地。他常說:「有國才有家,只要保住國,傾家盪產也值得。」 1937年10月,反動會道門--紅槍會頭子安天國勾結日偽漢奸,趁八路軍主力轉移之機,在根據地內發動暴亂,殘殺共產黨人和抗日積極分子,放火燒了劉齊濱家的房子。他關心的是被害的抗日人員和群眾的損失,至於自己的房子,他只是風趣地說:「這一燒,使我丟掉了一個包袱,以後再沒有牽掛了。」 1940年8月,曹縣抗日縣政府成立,他任縣長。魯西南「固守三村」斗爭期間,肺病復發,在村外隱蔽治療。病床上,憂心如焚,時刻關心著「三村」的安危。 1941年5月1日,魯西南專署成立,他任專員。在發表就職演說時,講道:「我當專員好比給人民當長工,一定竭盡全力為父老鄉親辦事。」1942年4月15日,劉齊濱病情急劇惡化,在張子高村病故。
馬金鳳:著名豫劇大師,「豫劇功勛杯」演員,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豫劇五大名旦之一。1922年出生在山東曹縣一個苦藝人家裡。原姓崔,小名金妮。其父崔合利是當時頗負盛名而又窮困潦倒的梆子藝人,6歲隨父學藝唱河北梆子。因她刻苦好學,聰慧過人,與父同台演出了《三義記》、《劉二姐趕會》、嶄露頭角,被譽為「七歲紅」。1930年乞討到河南開封拜豫劇名演員馬雙枝為師,改唱豫劇。9歲時曾被賣入開封盧殿元戲班,更名為盧金鳳。被贖出後隨繼父姓,改名為馬金鳳。1939年到密縣太乙新班演戲,曾向燕長庚、翟彥身學唱豫西調。14歲正式登台演出,其代表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羅煥跪樓》、《花打朝》、《對花槍》等。 崔蘭田 :崔蘭田(1926-2003)1926年出生於山東曹縣。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豫劇五大名旦之一。戲曲教育家,「崔派」藝術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系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河南省劇協副主席。她自幼家境貧寒。5歲隨父母逃荒至鄭州,11歲入太乙班學藝,師從周海水、賈鎖學須生,3個月後即能登台演出。1944年赴西安,先後在高成玉和沈子安班領銜主演,活動於西安、寶雞、靈寶、陝州等地。在樊粹庭先生幫助下,得與常香玉及名小生常景獲、名須生曹子道等聯袂演出《桃花庵》、《販馬記》、《蝴蝶杯》、《賣苗郎》等劇。在西北劇壇享有盛譽,成為與陳素真、常香玉齊名的豫劇明星。1949年自組蘭光劇社,1951年回河南任安陽市人民豫劇團團長。1956年任安陽市豫劇團團長。同年參加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會演,獲演員一等獎。 張建啟:山東曹縣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指揮部指揮長。
李振田,男,漢族,英文名:leon,曾任職於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協會,現任職於中國石油信息處。從事石油化工行業研究。
㈡ 火出圈的曹縣,歷史上都出了哪些名人
最近在某短視頻app上火爆全網的曹縣,歷史上出現了哪些名人呢?現在讓我們來看一看吧!我國戰國初期的軍事家、著名政治家吳起便祖籍是曹縣。他的著作《吳子兵法》流傳於世間。
我國著名的農民起義的領袖黃巢也是曹縣人之一,當時還是一個小鹽販的他,誰也沒想到是他組織了一場在我國農民戰爭歷史上的具有重大意義的農民起義。
㈢ 曹縣的歷史是什麼
曹縣古稱北亳,後稱磐石鎮,建縣於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縣、復程縣、齊濱縣三縣合並而成。公元前1700年,商湯在此建都,成為商朝早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歷史學家稱為「華夏第一都」。在這塊土地上,先後養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伊尹、古朝鮮第一個國王箕子、哲學家莊子、軍事家吳起、農學家氾勝之、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等一批叱詫風雲的帝王將相和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專家學者。現存的古遺址有10多處約20萬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羅棋布的地下歷史博物館,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山、兩聖、一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廟、箕子墓正在開發修復中。曹縣是革命老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都在這里戰斗過。曹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風淳樸,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舉重之鄉」的美稱,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崔蘭田,亞洲舉重冠軍馬文廣,著名舉重教練馬文輝,書畫名家李榮海、張劍萍等都是曹縣人。
㈣ 曹縣包含歷史
曹縣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都」、「兩聖」、「四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墓、箕子墓及黃巢出生地等正在開發修復中。外商將投資7億人民幣,對素有諸多美麗傳說的「月亮灣」進行開發修建,不久它將成為集度假、娛樂、購物、觀光為一體的游覽勝地。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並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一、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 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征秦創業於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聖夏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名聖惠施、道聖莊周、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於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龍須崗、澹檯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二、獨特的自然景觀 曹縣屬濟水中游,金代以後,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決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向東貫穿庄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塗,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產林、植藕養魚等。現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 一是位於縣城東南部的八里灣水庫。因距老城區八里得此名。是由古黃河決口沖擊而成的低窪潭坑,經幾屆政府開發建設,現已配套了水利設施,水位深淺可任意調節,水質良好、土壤肥沃。該水庫地形特殊,它四面環水,水庫的形態是:中心島110畝,島外環水500畝,水外圍堤200畝。新開挖兩坑塘300畝。庫區共有水陸使用面積1200多畝。水利、電力設施齊全,各種房舍100間,累計投資資金120萬元,建設公園式度假村已具備初步條件,是人們較為理想的休閑娛樂場所,深受縣內外開發商的青睞。在曹縣八里灣庫區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閑娛樂於一體的綜合園區不但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而且還有極大的社會效益。 二是位於仵樓鄉境內的的鴨子圈和東河潭。鴨子圈位於黃河故道東河潭彎道與太行堤水庫交界處。南北長4000米,東西寬1000米,平均水深1.5米,周圍大小土堤環 繞,圈內水質良好。東河潭位於鴨子圈南,與其一堤相隔,面積近萬畝,盛產各種魚蝦。屬於商丘的東河潭南半部分已批准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開發已初具規模。自助性的野味餐,在蘆葦、荷花叢中泛舟、戲水,亭閣中娛樂、納涼等吸引了許多遊客。 三是位於魏灣鎮境內的太行堤第二、三水庫。庫區面積5.4萬畝。引黃干線橫穿庫區,沙性土質,適宜種植蓮藕、水稻等。庫區蓮藕面積8500畝,盛夏時節,十里荷花香,被譽為萬畝荷塘,是旅遊觀光、休閑避暑的理想之地。 三、紅色旅遊資源價值可觀 一是魯西南烈士陵園。位於縣城西北28.4公里,韓集鎮孫庄村東北200米處。該園是為紀念「九?二七」殉難烈士而建。陵園內分北、東兩處墓區,共安葬烈士261人。東墓區葬有豫東縱隊政委魏克仁、冀魯豫軍區第五軍分區副司令員周柱安,曹縣縣長王雪靜,中共齊濱縣委副書記向奉之,湖西專署稅務局長毛宜軒等烈士。北墓區除葬有「九?二七」死難烈士外,又陸續接納了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為國捐軀的烈士共253名。陵園屬山東省革命紀念地重點保護單位。 二是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位於縣城西北30公里韓集鎮境內。包括劉崗、伊庄、曹樓三村,呈品字形,為抗日戰爭時期魯西南革命根據地策源地,素有「小延安」之稱。1977年被省命名為「紅三村抗日聯防遺址」,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是王廠戰斗遺址。曹縣城西南十餘公里,有一高十餘米的大堤。1943年9月,日偽軍調集3萬餘人,對冀魯豫邊區抗日根據地進行「秋季大掃盪」。我魯西南軍分區司令員朱程、魯西南專署專員袁復榮等首長率軍分區指揮所、專署機關、民軍第一團、軍分區騎兵連等,撤至鄭庄村中土圍子,但終因眾寡懸殊,朱程司令員、袁復榮專員等將士壯烈殉國。 四、曹縣素有「戲曲之鄉」」的美譽,戲曲資源獨具魅力。 曹縣劇種頗多,素有「戲曲之鄉」的美稱,先後流行的劇種有梆子、柳子、弦子、二夾弦、花鼓丁響、皮影戲、京劇、評劇、四平調、豫劇等;流行於曹縣的曲藝主要有山東琴書、山東落子、河南墜子、木板打鼓、魚鼓、鶯歌柳書、山東快書、評詞等。 曹縣面積大、人口多、民俗、地方特產、風味名吃等很有特色;宗教文化特濃、建有基督教堂,天主教堂,特別是伊斯蘭教的清真寺為曹縣增添了異域情調。
㈤ 曹縣的由來
曹縣古稱北亳,後稱磐石鎮,建縣於明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發祥地之一,解放初期由曹縣、復程縣、齊濱縣三縣合並而成。公元前1700年,商湯在此建都,成為商朝早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歷史學家稱為「華夏第一都」。在這塊土地上,先後養育了治水英雄大禹、第一個奴隸出身的宰相伊尹、古朝鮮第一個國王箕子、哲學家莊子、軍事家吳起、農學家氾勝之、農民起義領袖黃巢等一批叱吒風雲的帝王將相和對人類作出重大貢獻的著名專家學者。現存的古遺址有10多處約20萬平方米,自然形成星羅棋布的地下歷史博物館,有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6處。商都文化開發已列入山東省「三山、兩聖、一半島」總體規劃,湯王墓、伊尹廟、箕子墓正在開發修復中。曹縣是革命老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伯承、鄧小平、徐向前都在這里戰斗過。曹縣歷史文化積淀深厚,民風淳樸,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舉重之鄉」的美稱,著名的豫劇表演藝術家馬金鳳、崔蘭田,亞洲舉重冠軍馬文廣,著名舉重教練馬文輝,書畫名家李榮海、張劍萍等都是曹縣人。
1988年11月24日,撤銷城郊、侯集、青固集、魏灣、孫老家、閻店樓、梁堤頭、普連集、韓集、庄寨10個區;撤銷東李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曹城鎮、侯集鎮、孫老家鎮和王集鄉;撤銷溫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曹城鎮、普連集鎮和莘冢集鄉;撤銷王呂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魏灣鎮、倪集鄉和鄭庄鄉;撤銷劉崗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韓集鎮和桃源鄉;撤銷王莊寨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普連集鎮、青崗集鄉和莘冢集鄉;撤銷秦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古營集鄉和安仁集鄉;撤銷孟樓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蘇集鎮;撤銷袁辛樓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龔樓鄉和安蔡樓鄉;撤銷紅廟庄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蘇集鎮和龔樓鄉;撤銷祝口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梁堤頭鎮;撤銷北青山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鄭庄鄉和邵庄鄉;撤銷魏庄寨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鄭庄鄉和大集鄉;撤銷火神台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安蔡樓鄉、仵樓鄉和大集鄉;撤銷望魯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青固集鎮、安蔡樓鄉和仵樓鄉;撤銷仲堤圈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閻店樓鎮、朱洪廟鄉和邵庄鄉;撤銷劉尚玉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魏灣鎮、樓庄鄉和常樂集鄉;撤銷西田集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磚廟鎮、魏灣鎮和常樂集鄉;撤銷白茅鄉,將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庄寨鎮、桃源集鄉和大寨集鄉。
㈥ 曹縣出名了!你對這個地方了解多少
曹縣是菏澤市最大的縣,有著美麗的風景,地處在八縣交界地帶。曹縣在古代被稱為曹州,位於山東省西南部,這里不光景色宜人,而且有很多名人都出生在這里。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縣城,人才輩出,漸漸被大家熟知。
曹縣之所以出名,是因為這里培養了很多優秀的人才,從這里走出了商朝宰相、戰國軍事家吳起、漢朝農學家氾勝之等很多知名人士。而且由於地理位置的優勢,促進了經濟的發展,曹縣的自然風景美不勝收,更是旅遊勝地。
曹縣不光有美麗的景色、自然風光的魅力,而且擁有著深厚的歷史情緣,記載了許多古人的豐功偉績。這個地方值得遊客的欣賞,來到這里的遊客都會收獲滿滿,既讓自己疲憊的身心得以釋放,同時又了解到很多歷史故事,來曹縣遊玩的人會充實的滿載而歸。
㈦ 曹縣明勝古跡
曹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和獨特的自然景觀,並具有較大的開發價值。
一、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
曹縣夏朝前屬東夷之地,境內有許多大汶口、龍山、岳石文化遺跡,為堯舜禹活動之地,商王在此立國建都,春秋戰國之世諸侯爭霸會盟多在次地,有「天下之中」之譽,劉邦項羽合力征秦創業於此。政治昌盛、經濟發達、文化燦爛、名人薈萃,歷史人文資源極為豐富。有大聖夏禹、大聖商湯、元聖伊尹、名聖惠施、道聖莊周、兵聖吳起、農聖氾勝之、科聖燕肅等,有三位狀元、幾百位進士、功臣名將數不勝數。許多名人留有遺跡或安葬於此,如湯陵、盤庚陵、箕子墓、伊尹墓、萊朱墓、穰侯魏冉墓、春申君墓、項羽龍須崗、澹檯子羽祠等。塗山是夏禹會萬國諸侯之地、商湯會三千諸侯之地,景山是商湯受命之地,青山是項羽發跡之地,歷史古跡遍布曹縣各地,具有極高的開發價值。
二、獨特的自然景觀
曹縣屬濟水中游,金代以後,黃河過境,在縣境造成三條故道,屢次決口泛濫,造成曹縣復雜的地質地貌。1855年黃河改道後遺留下來的故道,自西向東貫穿庄寨、桃源集等15處鄉鎮,這條黃河故道總面積41.3萬畝。故道區內大堤、灘塗,地域寬廣,適宜種植多種果樹、速生豐產林、植藕養魚等。現在整個故道區已形成了一條綠色長廊。
另外,曹縣還有幾處具有較大開發價值的水域。
一
㈧ 曹縣古時候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人物】</B>夏禹夏禹的父親鯀為黃帝二十九世孫,封崇伯(今山東鄄城縣富春鄉)。帝堯時,洪水滔天。鯀由四岳群臣推舉,受命治水。他用築堤防水的方法治水,成效顯著。他娶有莘氏(今曹縣莘冢集一帶)女為妻,生禹。後,洪水又泛濫不息,鯀懈怠治水,被舜流放到羽山。鯀死後,禹受舜命,繼承父業,與益、後稷一起率領被罰服勞役的罪人分治九州。在塗山(今山東曹縣南),娶塗山女為妻。婚後四日,即動身外出治水。
商湯商湯(公元前17~前16世紀)子姓,名履,始祖契。湯繼位商侯,為夏之方伯,得專一方征伐。湯有大志,自商北遷於蒙,建亳於塗山(今山東曹縣南)之南,娶有莘氏女為妃。
伊尹伊尹(公元前17~前16世紀)名摯,生於伊水,幼隨其母避水逃至有莘。不久,其母又亡,他為有莘氏採桑女於空桑中拾得,由莘仲君庖人收養長大。其身雖為奴隸,卻聰明好學,樂堯舜之道,有顯才用世之志。
箕子箕子(約公元前11世紀)名胥余,紂王諸父,官居太師。商紂王最初製作象牙箸時,箕子悲嘆道:「他現在製作象牙箸,將來就一定還要製作玉杯;製作玉杯,就一定想把遠方的稀世珍寶占為已有。車馬宮室的奢侈豪華也必將從此開始,看來國家肯定無法振興了。」
吳起吳起(約前440~前381)戰國時期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韓集鄉)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改革家。起為吳國王族之後,曾祖為吳王夫差,祖為太子友,友為越人攻殺。
莊周莊周(前369~前286)字子休,戰國時期宋國蒙(今曹縣南)人,戰國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文學家。他生活貧困,處窮閭厄巷,面黃身瘦,靠編草鞋為生。
氾勝之氾勝之氾水(今山東曹縣韓集鄉)人,著名農學家。漢成帝時為議郎,以輕車使者身份,在三輔地區(今陝西關中平原)指導農業生產,關中大穰。
黃巢黃巢(?~884),漢族, 唐末農民起義首領。曹州冤句(今山東曹縣西北)人。稍通書記,屢舉進士不第,以販私鹽為業。家富於財,善擊劍騎射。最終建立了農民起義的第一個政權即大齊,但是由於採用的流動作戰法,這樣使得反唐的勢力得到分散,致使以失敗告終,但是卻是對唐朝政權的統治給與了很大的打擊。
㈨ 曹縣有哪些名人
曹縣有鯀、伊尹、吳起、張建啟、崔蘭田等名人。
1、鯀,夏禹的父親鯀為黃帝二十九世孫,封崇伯(今鄄城縣富春鄉)。帝堯時,洪水泛濫。鯀由四岳群臣推舉,受命治水。他用築堤防水的方法,成功退去洪水。
2、伊尹,商代有莘人(今莘冢集一帶),夏商時期的「伊尹」,不僅輔弼商朝五代帝王執政,還在中國烹飪文化史上享有「中華廚祖」的盛名。
3、吳起,(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人。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4、張建啟,山東菏澤曹縣人,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主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場系統總指揮、指揮部指揮長。
5、崔蘭田,山東曹縣人,豫劇表演藝術家,豫劇五大名旦之一。戲曲教育家,「崔派」藝術創始人。國家一級演員。
㈩ 知道曹縣歷史上被稱為什麼嗎
曹縣古稱亳,是中華民族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公元前1700年,商湯在此建都,成為商朝早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被歷史學家稱為「華夏第一都」。在這片熱土上,先後孕育了水利家大禹、政治家伊尹、古朝鮮第一國王箕子、哲學家莊子、軍事家吳起、農民起義領袖黃巢、農學家汜勝之等歷史名人。地下歷史博物館星羅棋布,歷史文化積淀渾厚,民風淳樸。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間藝術源遠流長,素有「戲曲之鄉」、「書畫之鄉」、「武術之鄉」的美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