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慕尼黑大學物理

慕尼黑大學物理

發布時間: 2021-07-30 17:14:43

① 慕尼黑大學與慕尼黑工業大學哪個

可以根據你所偏重的專業進行選擇,下面為你介紹一下這兩所大學。
慕尼黑大學
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簡稱LMU或慕尼黑大學。建校至今已有545年,是坐落於慕尼黑市中心的一所世界頂尖名校。
自19世紀以來便是德國和歐洲最具聲望大學之一,也是德國精英大學和歐洲研究型大學聯盟成員,其自然科學,生命科學,醫學及人文科學等領域均在國際上享有盛名。
慕尼黑大學人才輩出,名聲斐然,以39名諾貝爾獎得主(其中獲得學位的畢業生有15人)在全球院校諾獎排名中位列16名 。馬克斯·普朗克、沃納·海森堡,康拉德·阿登納等都曾在此求學。
其在文學、醫學、物理化學等多個領域擁有崇高的學術地位及廣泛的影響力,被公認為是當今世界最頂尖的高等教育機構之一。
英國泰晤士報(THE)世界大學2016-2017的最新排名中,慕尼黑大學位列德國第1,世界第29位 。
其中生命科學第36位,物理學第22位,藝術及人文科學第21位,臨床醫學及健康科學第32位,商學及經濟學第30位。
德國慕尼黑大學所在地區:巴伐利亞州
德國慕尼黑大學所在城市:慕尼黑
慕尼黑大學教學樓內
慕尼黑大學(LMU)是德國政府首批三所「精英大學」之一,其它兩所分別為慕尼黑工業大學(TUM)和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首批脫穎而出的這三所大學是德國一流高校中的最傑出代表——德版「常春藤盟校」。
2015年QS世界排名綜合位居世界第52位(德國第一),幾乎所有文理社商專業都有上榜。物理學位居世界第13位,獸醫學第25位,現代語言位居第27位,生物學位居世界第28位,哲學第32位,葯學位居世界第33位,法學第43位,歷史第47位,化學第49位,醫學位居第59位,數學第61位,心理學、經濟學、語言學第62位,社會學第63位,英語語言第64位,傳媒第66位,計算機第66位。其餘如商學與管理、統計與運籌、材料科學、地球與海洋科學、環境科學均位於101-150位之間。
2016年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中,物理與天文學第13位(德國第一),哲學第15位(德國第二),葯學第26位(德國第一),生物科學第34位(德國第一),法學第48名(德國第二)等 。
2016年QS世界大學專業排名考古學排名50-100 。
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出版的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慕尼黑大學一直位於德國前三名的位置。
在英國泰晤士關於世界大學2014-2015的排名中,慕尼黑大學位於世界大學第29名。
泰晤士關於世界大學2015-2016的最新排名中,慕尼黑大學依舊位於世界大學第29名(德國第一)。
在最新的2016年德國高校9大專業領域排名中,慕尼黑大學在其中的6大專業領域名列前三甲,其中3項名列第1,在物理天文學、葯學、生物科學等領域擁有傳統優勢。

慕尼黑工業大學
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坐落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州(拜恩州)首府慕尼黑,是德國最古老的工業大學之一。慕尼黑工業大學是國際享有盛譽的世界頂尖大學,也是「柴油機之父」狄塞爾,「製冷機之父」林德,「流體力學之父」普朗特,文豪托馬斯·曼等世界著名科學家及社會名人的母校。近現代以來,慕尼黑工業大學被認為是德國大學在當今世界上的標志。在世界著名機構以及雜志的各類排名中,慕尼黑工業大學常年排名德國第一。迄今為止,慕尼黑工業大學已培養出20位諾貝爾獎得主。因其卓越的創新精神和優異的科教質量,慕尼黑工業大學於2006年被德國科研聯合會(DFG)評為首批三所德國精英大學(Elite-Uni)之一,這不僅是德國高校的至高榮譽,還意味著更多的政府資金支持,慕尼黑工業大學同時也是德國TU9聯盟大學之一,被德國政府列為「未來計劃」中重點資助和扶植的對象。在德國教育部的大學科研排行榜(CHE)上,慕尼黑工業大學已經連續多年排名第一。特別是在和企業、實業界的產學研對接、合作上成就斐然,蜚聲國際。
慕尼黑工業大學的前身是由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於1868年建立的「慕尼黑皇家拜仁高等技術學校」
主校區
(Koeniglich Bayer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München),當時是一所綜合技術學校,並於1970年由工學院改名為慕尼黑工業大學。1901年學校獲得頒發博士學位資格,1930年合並魏恩施蒂芬農業與釀造學院(Hochschule für Landwirtschaft und Brauerei Weihenstephan)。1937年由馬克思·施密特(Max Schmitt)設計的新校建築在寧芬堡擴建並一直保存。二戰期間,學校舊址地帶80%被破壞,1946年重建並成立了校辦工廠。加興(Garching)校區於1957年因慕尼黑核反應堆的開工而成立。1967年在伊薩爾河畔的臨床教學中心(Klinikum rechts der Isar)成立醫學院。2004年萊布尼茨中子反應堆作為二期工程在加興建成。化學教授沃爾夫岡·A·赫爾曼(Wolfgang A. Herrmann)自1995年起擔任慕尼黑工業大學校長,他是當今德國一位旗幟鮮明的高校改革者。他於2005年5月10日被學校管理委員會一致推選並第二次連任校長。他的倡議最初始於對慕尼黑工業大學的根本性結構變革,後來其他州以及奧地利的高校也紛紛效仿其新的高校規章制度。2006年慕尼黑工業大學被評為德國官方首批的三所「精英大學」之一,並於2012年再次被評為「德國精英大學」。這不僅是德國高校的至高榮譽,還意味著更多的政府資金支持。
近年來,慕尼黑工業大學連續組建和創辦經濟管理學院、政府管理學院(School of Governance,主要依託成立於1950年的慕尼黑政治學院/巴伐利亞公共政策學院Hochschule für Politik München (HfP) - Bavarian School of Public Policy辦學)等社會科學院系,不斷拓展學科覆蓋面和辦學實力,努力構建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政策導向的社會科學的跨學科融合研究氛圍,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建設成就斐然。
學校排名
[QS世界大學排名 ]
2016年全球綜合排名:60,位列德國第一。
[ 上海交大世界大學學術排名]
2016年綜合排名世界第47位 ,與海德堡大學並列德國第一。
[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
2016-2017年世界大學綜合排名位列全球第46名 。
2016年(計算機)全球排名:第9名。
2016年(工程技術)全球排名:第28名。
2016年(物理學)全球排名:第32名。
2016年(生命科學) 全球排名:第44名
在泰晤士高等教育於2016年11月發布的全球大學就業能力排行榜中,慕尼黑工業大學位列英國牛津大學之後,為歐洲第三,全球第八。

2017年5月,由路透社評選出的對人類科學技術作出重大貢獻並為全球經濟帶來重要影響的最具科研創新力歐洲大學100強中,慕尼黑工業大學取代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奪得第4,位列德國榜首。遴選的主要指標為高質學術論文和專利申請數量,分別代表大學基礎研究實力和其對於科學發現的保護和商業化所做的努力。前八位大學分別是魯汶大學(Catholic University of Louvain,比利時),帝國理工大學(Imperial College London,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英國),慕尼黑工業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德國),洛桑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Lausanne,瑞士),代爾夫特理工大學(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荷蘭),紐倫堡大學(University of Erlangen-Nuremberg,德國)和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英國)。

② 德國哪個大學物理系本科最強

德國大學裡面,物理系本科最強的,按照2017年的QS全球排名,慕尼黑大學(並列第16位)、慕尼黑工業大學(並列第19位)、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並列第31位)、海德堡大學(第35位)和亞琛工業大學(第36位)都位於全球前50名之內,都屬於德國頂尖的水平

③ 德國慕尼黑大學是一所怎樣的大學

慕尼黑大學在德國大學綜合指數排名最高,屬於首批德國三所經營大學之一,也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慕尼黑大學(LMU)是德國政府首批三所精英大學之一,其它兩所分別為慕尼黑工大(TUM)和卡爾斯魯厄大學(KIT)。在世界大學學術排名榜(ARWU)上,2003年至2010年間,慕尼黑大學除了在2004年位於德國第2名外,其餘7年均為德國第1名。

在美國新聞和世界報道出版的世界大學排名榜上,慕尼黑大學一直位於德國前三名的位置。慕尼黑大學在2009-2010學年度,學生近45,000人,其中女生28,000人以上, 超過半數,外國學生有6,700人左右,在四萬多名學生中,有51%分布在語言類文化和社會科學類的專業中。慕尼黑大學共有700名專職教授和2,500 名其他教學科研人員。另有近11,000名非教學科研人員分布在行政管理部門、圖書館、醫院實驗室和校辦企業。慕尼黑大學2007年用於發放教職員工工資、更新設備、修繕校舍等方面的費用約為14.78億歐元。學校在2006年10月13日與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KIT)慕尼黑理工大學(TUM)一起被評為德國官方首批三所「精英大學」。

大多數國際客座科學家都選擇慕尼黑工業大學作為自己進行科研的所在地,其中外國學者最多的系是化學系。排名在慕尼黑工業大學之後的分別為烏爾姆大學、海德堡大學、拜羅伊特大學和卡爾斯魯厄大學。大學的教學單位現分為18個學院,這些學院中又分為總共178個研究所,以及為醫學院實慣用的診所。慕尼黑大學成就較高的學院主要有企業經濟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社會學學院、物理學院和化學學院、林學院、獸醫學院等。慕尼黑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573年。如今,除了位於校本部的中心圖書館外,還有分屬各研究所和各學院的分館共215個。中心圖書館的藏書多為基礎書籍、日常書籍和一定程度的專用圖書,達140萬種,加上各研究所的藏書,共為440萬冊,與巴伐利亞州圖書館藏書量相仿。圖書館藏書每年遞增約50,000冊。

慕尼黑大學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來自於她的藝術和人文學科研究。但她在機械和科學領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如她的分子生物基因中心實驗室與慕尼黑工業大學聯合建立的加速器實驗室。此外,慕尼黑大學高水平研究的標志是其成員每年榮獲的多種獎金和獎勵,如德國研究協會的Gottfied-Wilbelm-Leibniz 獎和Koeber獎,迄今為止,慕尼黑大學校友中已有36人獲諾貝爾獎,其中13位為在校期間獲得。大學的教學單位現分為20個學院,這些學院中又分為總共178個研究所,以及為醫學院實慣用的診所。慕尼黑大學成就較高的學院主要有企業經濟學院、醫學院、法學院、社會學學院、物理學院和化學學院、林學院、獸醫學院等。

④ 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說他在德國慕尼黑大學讀核物理專業,他說本科要讀四年,學費是5000歐,請問這是否屬實

很假~
德國本科正常只需要三年,基本所有大學,包括LMU,都是這樣。也可以讀四年,甚至可以讀一輩子,沒有限制,當然,有能力的人都會盡量在6學期內畢業。
慕尼黑大學從2006年起每個學期的學費(包括所有費用)總計是542歐,也就是說,即使讀四年,學費也不過是542x8=4210歐~
還有,慕尼黑大學沒有任何叫「核物理」的專業~只有普通物理,物理教育,理論物理,實驗物理,以及天體物理。難道他「創建」這個專業是因為《生活大爆炸》?
慕尼黑大學物理系本科錄取的時候不用任何「專業測試」。
還有,就是Uni Liga是每個城市自己進行的,而慕尼黑和柏林恰好沒有Uni Liga(大學聯賽)。
請你務必讓他撒謊前先搜索一下,太業余了~

⑤ 讀碩士法國巴黎十一大和德國慕尼黑大學哪個哪個好呢 物理專業

里昂大學?里昂有一大、二大、三大,我就認為你說的事綜合大學一大好了,里昂是法國幾大城市之一,但是還是比不上巴黎繁榮。巴黎十一大排名明顯比里昂一大好,不過還是看專業和你的選擇,兩者都是理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要根據你的申請專業和你希望居住的城市一起考慮。個人認為,要是還在申請都申請了吧,要是已經拿到offre,就選擇十一大吧。名氣更大的學校畢業好找工作。

⑥ 物理專業讀博士慕尼黑大學和阿姆斯特丹大學哪個好

物理專業,
是慕尼黑大學好。
慕尼黑大學物理與天文學世界排名第13,
阿姆斯特丹大學在51至100之間。
祝你好運。

⑦ 我是211工程大學的本科生,向研究生去德國慕尼黑大學留學,學習物理方向的,請問申請的要求是什麼

4個4 建議你去境外考DSH吧 德福嘛 確實不好過 哪怕3個5 一個3 也不行的 而中國學生往往都掛在聽力或者口語的那個3上了 去境外念個語言班考DSH最多一年 國內有基礎的一般半年就成 推薦IBZ

⑧ 德國物理方面專業哪所大學最好說詳細點

德國《焦點》雜志以教科研水平為指標,兼顧2250名學科帶頭人和1200名企業人事負責人的意見,公布了他們對德國大學物理專業的最新排名。慕尼黑科技大學占據了信息學和物理兩項榜首,以絕對優勢獨占鰲頭。慕尼黑科技大學獲67分,其次是海德堡(64) 、慕尼黑大學(58) 、卡爾斯魯厄(49),亞琛、康斯坦茨和美因茨並列47分。

⑨ 德國慕尼黑大學的諾貝爾得獎主列表

1901威廉·倫琴(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1威廉·維恩(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4馬克思·馮·勞厄(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8馬克斯·普朗克(諾貝爾物理學獎) 1919約翰尼斯·斯塔克(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6古斯塔夫·赫茲(諾貝爾物理學獎) 1932維爾納·海森堡(諾貝爾物理學獎) 1945沃爾夫岡·泡利(諾貝爾物理學獎) 1967漢斯·貝特(諾貝爾物理學獎) 1986格爾德·賓寧(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1沃爾夫岡·克特勒(諾貝爾物理學獎) 2005特奧多爾·亨施(諾貝爾物理學獎) 1902赫爾曼·埃米爾·費歇爾(諾貝爾化學獎) 1905約翰·弗雷德里克·威廉·阿道夫·馮·拜爾(諾貝爾化學獎) 1907愛德華·比希納(諾貝爾化學獎) 1915里夏德·梅爾廷·維爾施泰特(諾貝爾化學獎) 1925里夏德·阿道夫·席格蒙迪(諾貝爾化學獎) 1927海因里希·奧托·威蘭(諾貝爾化學獎) 1930漢斯·菲舍爾(諾貝爾化學獎) 1936彼得魯斯·約瑟夫斯·威廉默斯·德拜(諾貝爾化學獎) 1938里夏德·庫恩(諾貝爾化學獎) 1939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約翰·布特南特(諾貝爾化學獎) 1944歐托·漢恩(諾貝爾化學獎) 1973恩斯特·奧托·菲舍爾(諾貝爾化學獎) 1988哈特穆特·米歇爾(諾貝爾化學獎) 2007葛哈特·艾爾特(諾貝爾化學獎) 1935漢斯·斯佩曼(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36奧托· 勒維(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53漢斯·阿道夫·克雷布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64康拉德·布洛赫(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73卡爾·馮·弗利施(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1厄溫·內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99布洛伯爾(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1929湯瑪斯·曼(諾貝爾文學獎)

熱點內容
蘭山教師招聘 發布:2025-07-15 00:33:48 瀏覽:173
新登地理 發布:2025-07-14 23:28:29 瀏覽:368
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發布:2025-07-14 23:01:45 瀏覽:454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