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人教版九上化學

人教版九上化學

發布時間: 2021-07-30 18:48:45

① 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上冊的所有化學方程式和化學式!!急!!

化合反應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 C + CO2 高溫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 Ca(OH)2
氧化鈉溶於水:Na2O + H2O ==== 2NaOH
分解反應
13、實驗室用雙氧水制氧氣:2H2O2 MnO2 2H2O+ O2↑
14、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5、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6、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7、高溫煅燒石灰石(二氧化碳工業製法):CaCO3 高溫 CaO + CO2↑
置換反應
18、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19、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氫氣):Zn + H2SO4 == ZnSO4 + H2↑
20、鎂和稀鹽酸反應:Mg+ 2HCl === MgCl2 + H2↑
21、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2、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3、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24、水蒸氣通過灼熱碳層:H2O + C ==高溫== H2 + CO
25、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其他
26、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銅溶液反應: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7、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28、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29、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30、二氧化碳通過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1、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2、石灰石(或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二氧化碳的實驗室製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3、碳酸鈉與濃鹽酸反應(泡沫滅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銅和硝酸銀溶液反應:Cu + 2AgNO3 === Cu(NO3)2 + 2Ag
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2 + H2O
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酸 + 鹼 -------- 鹽 + 水
48.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燒鹼反應:HNO3+ NaOH ==== NaNO3 +H2O
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鹽 + 鹽 ----- 兩種新鹽
70.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② 人教版化學九上的化學方程式

1、實驗室氧氣:
2KMnO4==△==2K2MnO4+MnO2+O2↑ (實驗室制氧氣)

2KClO3=△=2KCl+3O2↑ (用MnO2作催化劑) (實驗室制氧氣)
2H2O2=MnO2 =2H2O+O2↑ (實驗室制氧氣)

加熱分解氧化汞: Hg2O2=2Hg+O2↑ (氧氣的製法)

電解水: 2H2O=2H2+O2↑ (氧氣的製法)

2、實驗室制CO2:

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 H2O+ CO2↑(常用)

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 CO2↑

碳酸鈉與稀硫酸反應:Na2CO3+H2SO4=====Na2SO4+H2O+ CO2↑

高溫鍛燒石灰石: CaCO3=CaO+CO2

Cu2(OH)2CO3=====2CuO+H2O+ CO2↑

CaCO3+H2SO4=====CaSO4↓+H2O+CO2↑

(一)化合反應 :1、木炭在氧氣中燃燒:C+O2=點燃=CO2

2、硫在氧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3、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4、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5、磷在氧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6、銅在空氣中加熱:2Cu+O2=△=2CuO

7、鋁在氧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8、氫氣在氯氣中燃燒:H2+Cl2=點燃=2HCl

9、氫氣在氧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10、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

11、碳不充分燃燒:2C+O2(不充分)=點燃=2CO

12、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的碳層:CO2+C=高溫=2CO

13、二氧化碳與水反應:CO2+H2O=H2CO3

14'、氧化鈉溶於水:Na2O+H2O=2NaOH

15、生石灰和水化合:CaO+H2O=Ca(OH)2

16、三氧化硫溶於水:SO3+H2O=H2SO4

(二) 置換反應 : 23、鋅和稀硫酸反應(實驗室制H2):Zn+H2SO4=ZnSO4+H2↑
24、鋅和鹽酸的反應:Zn+2HCl=ZnCl2+H2↑
25、鐵和鹽酸:Fe+2HCl=FeCl2+H2↑
26、鐵和稀硫酸:Fe+H2SO4=FeSO4+H2↑
27、鐵和硫酸銅溶液:Fe+CuSO4=Cu+FeSO4
28、氫氣還原氧化鐵:3H2+Fe2O3=△=2Fe+2H2O
29、鋁和稀硫酸:2Al+3H2SO4=Al2(SO4)3+3H2↑
30、鈉和水反應:2Na+2H2O=2NaOH+H2↑

(三)還原反應: 31、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Cu+H2O
32、木炭還原氧化銅:C+2CuO=高溫=2Cu+CO2↑
33、碳還原氧化鐵:3C+2Fe2O3=高溫=4Fe+3CO2↑
34、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uo+CO=△= Cu+ CO2
35、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煉鐵):3CO+Fe2O3=高溫=2Fe+3CO2

(四) 其他:

37、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2+Ca(OH)2=CaCO3↓+H2O
38、二氧化碳通入氫氧化鈉溶液:CO2+2NaOH=Na2CO3+H2O
39、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2NaOH+CuSO4=Na2SO4+Cu(OH)2↓
40、碳酸鈉和鹽酸: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1、二氧化碳溶於水生成碳酸:CO2+H2O=H2CO3
42、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2O2=點燃=CO2+2H2O
45、鹽酸和氫氧化鈉:HCl+NaOH=NaCl+H2O

五、氫氣的性質:

氫氣還原氧化銅:H2+CuO=Cu+H2O

氫氣還原氧化鐵:3H2+Fe2O3=2Fe+3H2O

氫氣還原四氧化三鐵:4H2+Fe3O4=3Fe+4H2O

六、氫氣的製法

鋅粒與稀硫酸反應: Zn+H2SO4=ZnSO4+H2

鋅粒與稀鹽酸反應: Zn+2HCl=ZnCl2+H2

鎂條與稀鹽酸反應: Mg+2HCl=MgCl2+H2

鎂條與稀硫酸反應: Mg+H2SO4=MgSO4+H2

七、碳的性質

木炭在空氣中充分燃燒: C+O2=CO2

木炭在空氣中不充分燃燒: 2C+O2=2CO

木炭還原氧化銅: C+2CuO=2Cu+CO2 ↑

木炭還原氧化鐵: 3C+2Fe2O3=4Fe+3CO2

木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Fe3O4=3Fe+2CO2↑

八、一氧化碳的性質

可燃性: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CO2

還原性 :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 CO+CuO=Cu+CO2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 3CO+Fe2O3=2Fe+3CO2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 4CO+Fe3O4=3Fe+4CO2

九、其它反應

鐵絲放入硫酸銅溶液中: Fe+CuSO4=Cu+FeSO4

把紫色石蕊試液遇二氧化碳變紅的溶液放置一段時間或加熱又變成紫色的原因 H2CO3=H2O+CO2↑

十、常見物質的顏色

黑色固體:二氧化錳、木炭、四氧化三鐵、氧化銅、鐵粉

藍色沉澱:氫氧化銅

紅褐色沉澱:氫氧化鐵

多數溶液都是無色的;含有下列離子的溶液有顏色:

Fe3+—黃色 Fe2+—綠色 Cu2+—藍色 MnO4-—紅色

③ 化學人教版九年級上冊所有知識要點!

九年級化學1-7單元知識要點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
2. 葯品的使用要做到「三不」分別是: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3. 剩餘葯品的處理要做到「三不」分別是: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隨意丟棄,不要拿出實驗室。
4. 固體葯品的取用小顆粒或粉末狀用葯匙或紙槽。操作方法是一、先使試管傾斜二、把盛有葯品的葯匙送至試管底部三、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如沒有註明用量應取蓋滿試管底部為宜。塊狀或顆粒大的葯品用鑷子取。操作方法一、先把容器橫放二、把葯品放入容器口三、再把容器慢慢豎立起來。
5. 液體葯品的取用:①少量液體用滴管。②細口瓶倒液體時,瓶塞應倒放,標簽向手心,否則殘留的液體會腐蝕標簽。如果沒有註明用量應取1-2ml。③准確取液體用量筒和滴管,俯視讀數比實際偏大,仰視讀數比實際偏小。
6. 酒精燈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芯,溫度最高的是外焰,最低的是焰芯,加熱時用外焰加熱。
7. 可直加熱的儀器有(四種)試管、燃燒匙、石棉網、坩堝。必須墊上石棉網才可加熱的儀器有燒杯、燒瓶、錐形瓶,不能加熱的有量筒。加熱前必須預熱,操作方法是把試管在火焰上來回移動或把酒精燈火焰在葯品下方來回移動。給固體加熱試管口要略向下傾斜,給液體加熱試管與桌面傾角為45°。
8. 玻璃儀器洗刷干凈的標準是儀器內壁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9. 試管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酒精燈內酒精不能超過容積的2/3,加熱試管內的液體不能超過容積的1/3。
10.給試管里的液體加熱,可能會造成試管破裂的原因有:試管外壁有水珠或沒有預熱試管、灼熱的試管用冷水沖洗等。
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
1. 我們可以模擬拉瓦錫的實驗,證明空氣中O2約佔1/5,N2約佔4/5,這些都是體積分數。用的葯品是紅磷,化學方程式為4 P + 5 O2 點燃 2 P2O5,為什麼氣體體積減少小於1/5:容器的氣密性不好 或紅磷不足、沒有冷卻到室溫就放入水、氧氣濃度低於一定值時,不能再支持燃燒。
2. 實驗進一步表明,空氣的成分按體積計算,氮氣佔78%、氧氣佔21%、稀有氣體佔0。94%二氧化碳佔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3. 計入空氣污指數的項目有SO2、CO、NO2、可吸入顆粒物和臭氧,保護空氣的措施有使用清潔能源、積極植樹造林、種草。
4. 空氣污染分為有害氣體和煙塵兩大類,其中氣體有SO2、CO、NO2
5. 空氣污染指數越小,質量級別越小,空氣質量越好。
6. O2的物理性質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不易溶於水。
O2化學性質和反應(主要的)現象:
① C+O2—-__在空氣中的現象木炭被燒紅,放出熱量,在氧氣中的現象發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熱
② S+O2--_ 在空氣中的現象:淡藍色火焰,在氧氣中的現象藍紫色火焰,放熱生成刺激性氣味氣體。
③P+O2--___在空氣中的現象產生濃厚的白煙
④Fe+O2—-____ 現象: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固體。
⑤Al+O2—-___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⑥H2+O2――__現象:淡藍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燒杯內壁有水珠生成。
7.O2的製法,工業製法為分離液態空氣,屬於物理變化。
實驗室製法:①用高錳酸鉀制O2的原理(化學方程式)2KMnO4 △ K2MnO4+ MnO2+ O2↑②用氯酸鉀制O2的原理 2KClO3 MnO22KCl+3O2↑ ③用過氧化氫溶液制O2的原理2 H2O2 MnO2 2 H2O + O2↑這三個反應屬分解反應。△
8、收集O2,由於密度密度比空氣略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由於不易溶於水,可用排水法。
02的驗滿用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口,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氧氣已經收集滿了。
O2的檢驗有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到集氣瓶中,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證明是氧氣。
9.用高錳酸鉀制O2注意事項:①試管口要向下略傾斜,目的是防止蒸發出來的水倒流而炸裂試管。②試管口要放一團棉花,目的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③加熱前要先預熱,其作用是防止試管炸裂。④停止實驗時,要先移出導管,後熄滅酒精燈。⑤剛出現氣泡不能馬上收集,原因這是試管中的氣體,應等到氣泡均勻時再收集。
10.O2的用途是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11.物理變化:宏觀上是指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構成物質的分子不變。
化學變化:宏觀上是指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構成物質的分子發生變化,生成新的分子。
12.物質的分類:純凈物宏觀上是指一種物質組成的,微觀上指一種分子構成的。
混合物宏觀上指不同物質組成的,微觀上指多種分子構成的。
13.物理性質: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如顏色、氣味、熔點、沸點、硬度、密度等。化學性質: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表現出來的性質,如可燃性、還原性、助燃性等。
14.催化劑:在化學反應里「一變」是改變其它物質化學反應的速率,本身的質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沒有變化。可用於H2O2制O2的催化劑有:二氧化錳和紅磚粉末、氧化銅等。
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1通電兩電極有氣體產生,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水通電的化學方程式為2 H2O通電2 H2↑+ O2↑,正、負極氣體的體積比為1/2,分子個數比為1/2,質量比為8/1。
2.氫氣的物理性質為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難溶於水。
化學性質①可燃性,化學方程式為2 H2 + O2點燃2 H2O,不純的氫氣(混有空氣或氧氣)遇明火有可能爆炸,所以點燃H2前驗純。另外任何可燃性氣體或粉塵如果跟空氣充分混合,遇明火都有可能發生爆炸。②還原性,如果和氧化銅反應,化學方程式為H2 + CuO △ Cu + H2O,現象黑色粉末變紅,有水珠生成。
3.通電的實驗證明了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或者說一個水分子由2個氫原子、1個氧原子構成的。
4.分子基本性質:①分子的質量和體積很小。②分子不斷運動。③分子間有間隙。④分子由原子構成。如一個氧分子由2個氧原子構成。⑤同種分子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化學性質不同。原子和分子具有相似的性質。熱脹冷縮的現象體現分子的性質是分子間有間隙。
5.熟記下列概念,並舉例說明: 純凈物 單質H2、O2、Fe、C、S等
物質 化合物H2O、CO2、KClO3
混合物:空氣、溶液、稀有氣體等
6.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區別:在化學變化中是否可分,物理變化時,分子本身不變,在化學變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也就是說,在化學變化中,分子會變,原子不變。
7. 水的凈化方法有沉澱、過濾、吸附、蒸餾,凈化效果最好的是蒸餾。可用於吸附凈水的物質有木炭、活性炭。
8.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離子的化合物的水,軟水是不含或含有較少可溶性鈣、鎂離子的化合物的水。加入肥皂水來區分硬水軟水。如果肥皂泡多是軟水,如果肥皂泡少或是起浮渣是硬水,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有煮沸水(生活)、蒸餾(實驗室)。
9. 水體污染的來源有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有工業上應用新技術、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污水處理符合標准後才排放、農業上合理使用化肥農葯、生活污水集中處理排放。愛護水資源從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兩方面採取措施。
第四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
原子核 質子 (帶正電)
1.原子 中子 整個原子不顯電性
核外電子 (帶負電)
在原子中,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2.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3.構成物質的微粒有①分子,如氧分子,②原子,如鐵由鐵原子構成,③離子,如氯化鈉由鈉、氯離子構成。
4.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最外層電子數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同種元素質子數或核電荷數相同。
5.元素符號的表示意義,如H表示氫元素、又表示一個氫原子。
6.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少於4個,在化學變化中易失去電子,變成陽離子,帶正電荷,非金屬元素最外層電子數一般多於4個,在化學變化中易得到電子,變成陰離子,帶負電荷。稀有氣體元素最外層電子數是8個(He是2個)。達到穩定結構:①只有一個電子層2個電子達到穩定。②有兩個電子層以上8個電子達到穩定。
7. 化學式如H2O的表示意義:表示①一種物質——水、②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③水分子由氫原子和氧原子構成、④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8. 地殼的元素含量由多到少的五種是O、Si、Al、Fe、Ca。
9. 元素周期表有7個橫行,18個縱行。每個橫行叫做一個周期,共7個,每個縱行叫做族,共16個。
10.化合價的規律:化①合價有正價和負價之分。氧元素通常顯-2價,氫元素通常顯+1價,②寫化學式時通常正前負後。在化合物里正價與負價的代數和為零。③單質中元素化合價為為零。
11.寫出常見原子團化學符號並標出其化合價
硫酸根____ 碳酸根____ 硝酸根____磷酸根___ 氫氧根__ 銨根__
第五單元 化學方程式
1. 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兩個原則:以客觀事實為基礎、遵守質量守恆定律。
2. 質量守恆定律的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質量守恆定律的原因:化學反應前後不變的有原子數目、原子種類原子的質量。
4. 化學方程式的意義:例如C + O2 點燃 CO2
宏觀上:碳和氧氣點燃生成二氧化碳。
微觀上:1個碳原子和1個氧氣分子反應生成1個二氧化碳分子。
質量上:每12份質量的碳跟32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可生成44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1. 碳元素組成的單質:金剛石、石墨、C60 分子等,由於它們的碳原子排列不同,它們的物理性質差異較大。①由於金剛石很硬它來作鑽頭;②由於石墨很軟以用它來作筆芯,由於它可導電所以用來做電極③由於木炭具有吸附能力用來吸附色素④活性炭的吸附能力比木炭還強,用來吸附毒氣、脫色制白糖。
2. 「C60」每個C60分子由60個碳原子構成,它是單質,Mr=720。
3. 碳的化學性質: ⑴ 常溫下碳的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墨水書寫;溫度升高碳的活潑性增大。 ⑵ 可燃性:可用煤作燃料,①充分燃燒生成CO2,化學方程式為C + O2 點燃 CO2。② 不充分燃燒生成CO,化學方程式為2 C + O2 ( 不足 ) 點燃2 CO。 ⑶ 還原性:可用焦炭作還原劑,和氧化銅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 +CuO加熱Cu + CO2,現象有:黑色CuO變紅,收成生成的氣體使石灰水變渾濁。
5.實驗室製取CO2的葯品:CaCO3和稀HCl,反應原理:CaCO3+ 2 HCl = CaCl2 + CO2↑+ H2O,實驗現象:有氣泡生成。工業製取CO2的原料是石灰石,反應原理:CaCO3高溫CaO + CO2↑。
6.CO2性質:⑴物理性質: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大、易溶於水,固體CO2叫乾冰,由於乾冰升華時吸熱可進行人工降雨。
⑵ 化學性質 ① CO2不能燃燒,也不支持燃燒;不能供給呼吸;②CO2和水反應:CO2通入石蕊試液中,可觀察到:紫色石蕊變紅,化學方程式為:CO2 + H2O = H2CO3,稍加熱,又觀察到紅色變紫色,化學方程式為:H2CO3==CO2 ↑+ H2O。所以我們得到結論:CO2和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石蕊變紅。③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現象:石灰水變渾濁,化學方程式為:C + Ca(OH)2 = CaCO3↓+ H2O,這個反應用於檢驗CO2。
⑶ 溫室效應:由於空氣中CO2含量升高引起的,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有CH4、O3、防止溫室效應的措施有①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②大力植樹造林③嚴禁亂砍亂伐森林。
⑷ 植物光合作用吸入CO2,放出O2
⑸ CO2的用途有滅火、人工降雨、光合作用、氣體肥料、化工產品的原料。
7.CO的化學性質
⑴ 具有毒性,使人中毒的生理過程是:CO極易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使人缺氧。
⑵ 可燃性,可用作燃料,化學方程式為:2 CO + O2點燃 2 CO2,現象藍色火焰,生成的氣體使石灰水變渾濁。
⑶還原性,可用作還原劑,CO還原氧化銅的化學方程式:CO +CuO加熱Cu + CO2,現象黑色的CuO變紅,生成的氣體使石灰水變渾濁。CO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先通CO氣體,再加熱,目的是趕走玻璃管中的空氣,防止CO與空氣混合而引起爆炸。停止加熱後,還要繼續通CO,直到玻璃管冷卻,目的是防止灼熱的銅被氧化成CuO。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
1.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
2.燃燒需要的三個條件是①可燃物②氧氣③ 溫度達到著火點 。
3.滅火的原理:① 清除可燃物;②隔絕空氣(氧氣);③降溫到著火點以下 。
4.滅火器的適用范圍:①泡沫滅火器適用撲滅木材、棉花失火;②乾粉滅火器適用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③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撲滅圖書、檔案、貴重設備、精密儀器等失火。
5.可燃性氣體或粉塵與空氣(或氧氣)混合,點火可能會發生 爆炸。
6.化石燃料包括煤、 石油、 天然氣。它們都是 不可再生資源,都屬於 混合物。
7.煤主要含有 C元素,石油主要含有 C 、 H 元素,天然氣又稱瓦斯主要成分 甲烷 ,化學式 CH4,俗稱沼氣。
8.甲烷燃燒產生 藍色火焰,反應方程式CH4 + 2 O2點燃CO2 + 2 H2O,罩在火焰上方乾冷的燒杯壁有水珠 出現,證明甲烷中含有H元素,把燒杯倒過來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證明甲烷中含有C元素。
9.化學反應伴隨有能量變化,而能量的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常見放熱反應有可燃物的燃燒、鎂與鹽酸的反應等,吸熱反應有C + CO2高溫 2 CO
10.使燃料充分燃燒方法① 燃燒時有足夠的空氣② 燃料與空氣有足夠的接觸面,充分燃燒的好處有① 產生的熱量更多 ② 節約了資源,減少污染。
11.酸雨由於煤燃燒產生的 SO2、NO2形成的。
12.酸雨帶來危害① 森林受到破壞 ② 建築物受到腐蝕 ③ 農作物減產 減少酸雨危害措施有①減少礦物燃料的燃燒 ②使用清潔能源 ③ 開發新能源 。
13.汽車尾氣污染物CO、未燃燒的碳氫化合物、 氮的氧化物、 含鉛化合物和煙塵 等,減少汽車尾氣污染措施有① 改進發動機的燃燒方式② 使用催化凈化裝置③ 使用無鉛汽油。
14.乙醇化學式C2H5OH,俗稱酒精,屬於可再生能源。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反應方程式C2H5OH + 3 O2點燃2 CO2 + 3 H2O。
15.H2屬於可再生能源,作為燃料的優點①熱量高②無污染③資源豐富。還不能廣泛使用的原因①氫氣的製取成本高 ② 貯存困難 。
16.人們正在開發利用的清潔能源有太陽能 、核能、 風能 、地熱能和潮汐能 等。

④ 人教版 九年級 化學 所有化學方程式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 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加熱 2CuO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O3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O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氣中燃燒:C2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電 2H2↑+ O2 ↑
14. 加熱鹼式碳酸銅:Cu2(OH)2CO3 加熱 2CuO + H2O + CO2↑
15.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加熱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穩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H2 + CuO 加熱 Cu + H2O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CO+ CuO 加熱 Cu + CO2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3CO+ Fe2O3 高溫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 4CO2
四.單質、氧化物、酸、鹼、鹽的相互關系
(1) 金屬單質 + 酸 -------- 鹽 + 氫氣 (置換反應)
26. 鋅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鐵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鎂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鋁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鋅和稀鹽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鐵和稀鹽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鎂和稀鹽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鋁和稀鹽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屬單質 + 鹽(溶液) ------- 另一種金屬 + 另一種鹽
34. 鐵和硫酸銅溶液反應: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鋅和硫酸銅溶液反應: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銅和硝酸汞溶液反應:Cu + Hg(NO3)2 === Cu(NO3)2 + Hg
(3)鹼性氧化物 +酸 -------- 鹽 + 水
37. 氧化鐵和稀鹽酸反應: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鐵和稀硫酸反應: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銅和稀鹽酸反應: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鎂和稀硫酸反應: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鈣和稀鹽酸反應: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鹼 -------- 鹽 + 水
43.苛性鈉暴露在空氣中變質: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鈉吸收二氧化硫氣體: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鈉吸收三氧化硫氣體: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氣中變質: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鹼 -------- 鹽 + 水
48.鹽酸和燒鹼起反應:HCl + NaOH ==== NaCl +H2O
49. 鹽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Cl + KOH ==== KCl +H2O
50.鹽酸和氫氧化銅反應: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鹽酸和氫氧化鈣反應: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鹽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氫氧化鋁葯物治療胃酸過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燒鹼反應: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氫氧化鉀反應: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氫氧化銅反應: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氫氧化鐵反應: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燒鹼反應: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鹽 -------- 另一種酸 + 另一種鹽
59.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鈉與稀鹽酸反應: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鎂與稀鹽酸反應: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鹽酸和硝酸銀溶液反應: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鈉反應: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鋇溶液反應: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鹼 + 鹽 -------- 另一種鹼 + 另一種鹽
65.氫氧化鈉與硫酸銅: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氫氧化鈉與氯化鐵: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氫氧化鈉與氯化鎂: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氫氧化鈉與氯化銅: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氫氧化鈣與碳酸鈉: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鹽 + 鹽 ----- 兩種新鹽
70.氯化鈉溶液和硝酸銀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鈉和氯化鋇: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應:
72.二氧化碳溶解於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鈉溶於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於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銅晶體受熱分解:CuSO4?5H2O 加熱 CuSO4 + 5H2O
77.無水硫酸銅作乾燥劑:CuSO4 + 5H2O ==== CuSO4?5H2O
還有就是概念了:
初中化學知識總結(化學口訣)
1、基本反應類型:
化合反應:多變一
分解反應:一變多
置換反應:一單換一單
復分解反應:互換離子
2、常見元素的化合價(正價):
一價鉀鈉氫與銀,
二價鈣鎂鋇與鋅,
三價金屬元素鋁;
一五七變價氯,
二四五氮,硫四六,
三五有磷,二四碳;
一二銅,二三鐵,
二四六七錳特別。
希望對你有幫助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