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安徽大學歷史系

安徽大學歷史系

發布時間: 2021-07-30 19:56:17

『壹』 有沒有安大歷史學研究生

1、特別看重就業,就不要抄報考歷史選個就業率搞得專業考
2、跨考生不推薦考歷史
3、二級學科對就業基本沒有影響,因為最後都是歷史學碩士,如果真要介意,建議報中國近代史(當然爆的多競爭大),或者世界史(要求英語要好點)
4、如果你本科不是歷史或者考古相關專業,就不要考慮考古專業,就業面很窄

『貳』 安徽大學歷史系的歷史學和考古學哪個專業更好

一、安徽大學歷史系的考古學專業更好。

1、安徽大學歷史系的考古學專業,是國家特色專業。

2、安徽大學歷史系的歷史學,不是該校的優勢專業和重點學科。

二、安徽大學歷史系始於1959年政治系歷史專業。

現有中國史、考古學2個碩士點一級學科,文物與博物館碩士專業學位點1個;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點一級學科,中國史、考古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其中,考古學為國家特色專業,歷史文獻學、專門史2個省級重點學科。擁有安徽省級「115」產業創新團隊「皖北文化研究及文化產業發展創新團隊」,安徽大學首批協同創新中心「徽文化傳承與創新中心」以及安徽大學「211」工程學科建設「徽學與明清徽州社會史研究」、「區域社會經濟史研究——以淮河流域為中心」、「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研究」三個學術創新團隊。同時建立有「安徽大學胡適研究中心」、「安徽大學陳獨秀研究中心」、「安徽大學淮河流域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安徽大學桐城派研究中心」、「考古學實驗室」等科研平台。長期研究過程中,逐漸形成徽學、淮河流域歷史文化、歷史文獻、地域考古與地域文明、近現代文化與近現代皖籍名人研究等重點研究方向。目前招收歷史學和考古學2個本科專業學生,共205人;招收中國史、考古學、文物與博物館等專業研究生,共163人,其中博士25人。另有博士後研究人員6人。

本系師資隊伍整齊、年齡結構合理、學緣結構廣泛、整體學歷較高。目前教職工66人,在編在崗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10人,講師10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1人,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5人,後備人選7人。

『叄』 安徽什麼大學有歷史系

安徽大學和安徽師范大學都有歷史系
安徽大學歷史系的創建和發展可以追溯到1928年建校之初的文法學院,1959年正式設置歷史系並開始招生。

『肆』 安徽大學歷史學碩士專業怎麼

第一志願報考安徽大學,歷史系過國家線即可
歷史學找工作要看個人能力,或者公務員或者繼續深造讀博士可以留校當教師

『伍』 安徽大學的歷史

清順治九年(1652年)在安慶城內建成培原書院
雍正十一年(1733年)奉旨改為官辦,1736年定名為敬敷書院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敬敷書院與求是學堂合並產生了安徽省第一所近代大學---安徽大學堂
1904年,安徽大學堂改為安徽高等學堂
1928年省立安徽大學創辦,
1946年復校,定名國立安徽大學。
1949年12月遷至蕪湖,與蕪湖赭山安徽學院(現安徽師范大學)合並,恢復校名安徽大學。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部分系科調往華東地區有關院校,同時調入一些系科,設師范、農學兩個學院,並於
1954年2月分別獨立組建專門性的安徽農學院(現安徽農業大學)和安徽師范學院(現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大學建製取消。
為了繼承原安徽大學的辦學精神和重點綜合性大學的發展需要,
1958年由原安徽大學派出的基建班子,在合肥西門外建設的新校 。同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視察安徽時,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安徽大學」。從此安徽大學得到新生。

『陸』 安徽大學歷史系研究生好考嗎一般比國家線高多少

安徽大學的歷史系研究生特別好考,因為報考歷史的人少,但由於安大本來就比安師大學校檔次高,所以分數要比安師大的分數高一點,而且安大的研究生人才培養計劃不錯

『柒』 安徽大學歷史系怎麼樣

下午要考2012年七月會考政治啊,答案,麻煩麻煩

『捌』 安徽大學歷史系那個專業最強那個專業注意好考啊

中國古代史方面不錯

『玖』 安徽大學歷史系的院系簡介

1964年安徽省內院校調整,歷史系並入合肥師范學院歷史系。1979年安徽大學在政治系的基礎上重建歷史系,先後開設過歷史學、檔案學、考古與博物館學等專業。 歷史系現設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考古學等專業教研室,以及淮河流域社會經濟研究中心、安徽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安徽省胡適研究中心、陳獨秀研究中心等學術研究機構。另有區域社會經濟史、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研究兩個校級科研創新團隊。目前在編教職工41人,其中專任教師33人,包括教授13人,副教授12人,講師8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才1人,學術與科技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省級優秀教師2人,安徽省及安徽大學中青年骨幹教師10人,獲得博士學位19人,碩士學位8人,5人在讀在職攻讀博士學位。其他兼職教師18人。
在人才培養方面,歷史系按照「全面培養,因材施教」的發展思路,以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思路,採取「立足專業,多元發展,厚基礎、高素質」的分層次人才培養模式,建立從本科、碩士到博士的歷史教學體系,並設有博士後流動站,培養高層次的科研人才。適應社會需要,結合學科特點和優勢,歷史系重視專業性和研究性人才的培養,為社會輸送不同層次、適應需要的各類人才。目前在校本科生237人,研究生233人(其中博士生22人)。除開設歷史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專業課程外,還承擔學校人文科技素質課程,相關人員還在徽學研究中心及學校部門任職或擔任科研工作。
隨著211工程建設的步伐,歷史系科研成就日益突出。在全國200餘所高校歷史院系中,我校歷史系排名逐漸上升。公開出版歷史學、考古學及相關專業學術專著60餘部,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世界歷史》、《史學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等專業期刊發表論文1000餘篇。先後承擔國家社科基金18項,其中2012年獲批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4項,還承擔國家清史編纂工程多項子課題和部委委託項目、其他各類項目60餘項。《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近代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徽州宗族研究》等獲得安徽省社科一等獎和榮譽獎,並在徽學、淮河流域歷史文化、近代皖人、歷史文獻整理與研究等領域形成特色和優勢。歷史系還編輯出版《安大史學》、《胡適研究》、《陳獨秀研究》、《徽學》等專業學術刊物。

『拾』 安徽大學歷史學系的科研方面

安徽大學歷史學系自 1979 年恢復招生以來,科研上逐漸形成了穩定的研究方向,在歷史文獻學、淮河流域經濟社會史、徽學研究、近代安徽學人等方面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優勢。 現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 項,清史項目2項,教育部重點攻關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 20 余項。2000年以來出版專著30 余部,發表論文 400 余篇。學科建設上以項目帶動學科建設,以學科建設凝聚和整合隊伍,以形成整體優勢。
歷史系現有一個博士點:歷史文獻學;九個碩士點,分別是歷史文獻學、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經濟史、史學理論與史學史、歷史地理、考古學與博物館學。 作為一個地方院校,近年來,我們在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有重大突破, 九五 以來,獲得國家社科項目 5 項,尤其是2001、2002、 2004 、 2005 年連續獲得國家社科項目,這在地方院校中較為突出。其中,淮河流域社會經濟研究方面獲得 3 項,分別是 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研究 (自原始社會至 1800 年)、 明代災荒及其對策研究 、 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研究 ( 1840-1949 )、 皖人與近代中國新思潮 、戰國簡帛釋例 、 皖南青銅器研究 ,獲得省部級項目 20 余項,省教育廳項目 30 余項,獲得省部級獎項 10餘項。在《歷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 400 余篇,出版專著 30 余部,其中《淮河流域經濟開發史》、《淮河流域歷史文化研究》、《孔子詩學述論》、《簡帛研究》、《一次失控的近代化改革 ---- 關於清末新政的理性思考》、《元代地方行政制度研究》、《兩驛集》、《明代史學史》等成果在學術界產生了較大影響。編輯出版的《安大史學》《胡適研究》、《陳獨秀研究》獲得學術界較高評價。
經過二十餘年來的建設,歷史學系學科建設在某些方面與國內同行相比,已經形成了比較優勢,但還存在一定的差距與不足。我們將進一步更新觀念,抓住機遇,開拓進取,加強高水平人才的引進和培養,為學科建設更上一個新台階,培養更多高質量的人才而不懈努力。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