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排名榜
① 中國歷史朝代排行榜
夏商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北宋遼金西夏南宋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② 求中國歷史武力排行榜,前20名!嘻嘻。
不知道你要武力高強的猛將,還是身先士卒的名將。
其實這樣張飛打岳飛的場景也蠻有意思的,個人有個人的看法,個人有個人的認識。
我也陪你無聊一把吧。稍微配合你一下,湊20個人給你吧。
一下排名純屬個人意見。持不同意見的歡迎私聊討論。
第一名,項羽。
獲得提名原因我不用解釋了吧?可能武力不是第一名,不過人家輩分和知名度就不是一般人能比肩的。他老人家第一,應該是眾望所歸吧?
第二名,呂布。
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這一句話就概括了為什麼要將呂布入選排在第二名。三國演義是藝術作品的話,來看看歷史上真正的溫侯是什麼評價「幼而習文,長而演武。上陣使一枝方天畫戟,寸鐵在手,萬夫不當,片甲遮身,千人難敵」。拿一把AK47穿防爆警察全套裝備回古代也沒這威力吧?他的的武力值無人懷疑了吧?
第三名,史萬歲
這個人可是中國古代將領中赫赫有名的一位傳奇人物。喜歡隋唐歷史的都避不開史萬歲這個文武全才的統帥。提名第三順位原因,單騎退胡。
第四名,張飛
張飛和關羽誰更厲害。不好說,起碼羅貫中和我都認為張飛更厲害一些。能被稱為萬人敵的猛將不多見,三國志里張飛更有"勇如一國,敵號萬人"之描述。他更猛在愛情這個方面,張飛之妻是漢末名將夏侯淵之女,這絕對是敵對勢力核心人物之女......老張居然說娶就娶了......為了愛情,一點都不在乎自己的仕途。對了,老張對夏侯氏還是浪漫的一見鍾情,太猛了!!!
有事,以後來補
③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帝王排行榜,誰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上下五千年,那些有霸氣的帝王們為我國歷史奠定了基礎,創造了龐大的基業,才有今天我們祖國的繁榮。至於從歷史上選出前十位優秀的帝王,看法不一,但必須都要文武雙全,要選擇的話那得去仔細的通讀帝王傳。從秦朝到清朝,貢獻的帝王不少,他們有的昏聵,有的卻是雄主,還有的平凡而且一般般的,夾在中間的即想當雄主後又變得昏聵那不及格,中國歷代帝王眾多,要想按自己想法挑選,確實很難,總之什麼都少不了,也納不下。
1.秦始皇:縱觀中國歷史放在第一位非秦始皇莫屬,秦始皇即是秦朝的建立者,又是開創了一個新時期,他結束了自東周以來長達五百年的列國紛爭局面,統一了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封建帝制。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建立郡縣制,統一度量衡,書同文,車同軌。中央施行三公九卿制,廢除分封制,由此否定了周朝的弊政,周朝奴隸制在秦朝總算變成封建制,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秦朝在疆域上為後世奠定了基礎,比夏,商,周都要大,南到南海,北到長城,中華千古以來也是第一次。秦王嬴政取三皇五帝,改為皇帝,自稱始皇帝,份量重了吧!他帝國雖然沒有傳到百世,千世,可他的體制卻一直被歷代沿用下來,一直到清朝,至今國外仍用秦將中國讀音。
2.漢武帝:第二位當屬漢武帝,這個可不是根據時間排序,漢武帝功績確實僅此於秦始皇,原因是他將大漢傳揚到世界,漢這個詞一直影響到至今,自四百年大漢後,他形成了中國主要組成部分,漢族。現在我們所說的話和所寫的字都是漢語,漢字。所以漢朝是繼承了秦制,卻創造將一個時代沿用至今。漢朝最著名當屬漢武帝是個代表,他的時代佔了漢朝四分之一,在他一生中,可以用雄才大略總結,他在位時,結束了匈奴的威脅,匈奴自此國力衰落,漢朝這時候國力膨脹,向西擴展到西域蔥嶺今帕米爾,東邊擁有朝鮮半島北部,南面據有越南一帶,西南降服了嶺南,閩粵一帶分裂勢力。可以說這個時候,大漢帝國頭一次如此之盛,瘋狂的探索西方未知世界,張騫幾度出使西域,開啟了絲綢之路便於與羅馬帝國溝通。思想上,罷默百家,獨尊儒術,使帝國從此拉開以儒家治國的序幕,一直沿用至今被多國推崇。開始實行皇帝紀年,也是頭一次,漢武帝由於連年對匈用兵,愧對百姓,晚年首次以皇帝名義發布罪己詔。
3.唐太宗:排第三位,非唐太宗莫屬,這可不是吹,唐朝在中國歷史上地位排在首位,在當時大唐無論在經濟,文化,軍事,科技都是很矚目的,領先世界。文化上影響了周圍各國,至今日本都還保存著唐風,世界各國稱華人為唐人,還有許多唐人街,可見唐朝佔有世界多大份量。秦漢只是基礎,唐朝則是爆發,最具有典型代表的唐太宗就是一個例子,唐太宗解除了中原有史以來的大患,漠北的突厥,外蒙古和西伯利亞部分地區首次納入中華版圖,接著西域各國臣服,唐太宗被稱為天可汗,即是中國的皇帝,又是全突厥地區的可汗,直到唐高宗時,唐帝國勢力一度伸向裏海地區。武功說完了,文治更是了不得,君王是舟,百姓是水,唐太宗虛心納諫,吸取了隋亡教訓,輕徭薄賦,完善科舉制,完善三省六部制,恢復生產,發展經濟,為此還著有《貞觀政要》開創了貞觀之治,後來的唐朝都是沿著他的道路走的,唐朝後來的強盛離不開唐太宗的努力。
4.忽必烈:第四位是少數民族皇帝忽必烈,為什麼這么排呢,歷史書都這樣提及,肯定事出有因。忽必烈和他爺爺成吉思汗比起來,成吉思汗還有差距,原因很簡單,成吉思汗並不是想以中原皇帝自居,他從出生到死一直在中國及周邊徘徊,只是攻金滅夏而已,西域雖然有這么大,不足以說明他實力很強,文治他還是比不上他的孫子。忽必烈為了當上皇帝還是通過戰爭來掠奪的,戰勝了本來大汗位的弟弟阿里不哥。忽必烈將大蒙古國改為元朝,建都北京,也是自唐以來中華再一次走向興盛,忽必烈滅掉宋朝後,大元版圖已達到有史以來最大,北到北冰洋,南到南海,西到流沙,如果算起四大汗國,肯定到了歐洲。忽必烈在疆域方面為今天中國奠定了基礎,設立行省制,西藏地區設立宣政院管轄,台灣設立澎湖巡檢司。忽必烈鞏固了帝國疆域,先後平定了西北諸王海都和北部的乃顏,在其基礎上又進一步擴大對日本和東南亞戰爭,可見忽必烈繼承了蒙古帝國偉業,他一定程度上也使蒙古帝國疆域達到有史以來最大。武功方面忽必烈毫不遜色成吉思汗,文治方面也做的不錯,勸課農桑,發展紙幣促進經濟都是忽必烈所為,還恢復了王安石的國家控糧政策,救濟貧民,使國家進一步走向穩定和繁榮,更是鼓勵科技和水利方面,元朝可以說是繼承了宋制也發展了宋制。
5.康熙帝:第五位是康熙帝,康熙帝和忽必烈一樣都是少數民族,可康熙帝不同點是,他所做的完全是一個中原王朝的作為。康熙帝為清朝開疆拓土,成就了今天中國的疆土,在他在位時,平三藩,收台灣,阻擊准噶爾汗國東侵,消滅噶爾丹。以北又將沙俄趕出黑龍江,一定程度上使沙俄百年不敢在犯中國,康熙帝國時大清已經具有輪廓,除新疆,青海外。康熙武功不錯,文治方面也是可以的,他興修水利,重農治河,移天縮地,建造園林,興文重教,編輯典籍像今天的《康熙字典》可出來名了。為了體察民間,還時不時微服私訪,這也是康熙帝的一大優點。
6.隋文帝:第六位隋文帝,關於隋文帝功績眾說紛紜,最近他的影響力可是排在中國歷代帝王之首,參考於美國學者邁克爾·H·哈特1978年所著中《影響人類歷史進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隋文帝楊堅功勞有多大?他是中華帝國復興者,開創了隋唐盛世,這就是他第一個大功勞。楊堅結束了自西晉以來百年攻伐的南北朝分裂局面,南北首次一統,對外方面,沉重打擊了北部突厥,使當時橫行於亞洲的突厥帝國一分為二。他在位時,在漢長安城 以東南築新城,大興城由此拉開了新時代的來臨。隋文帝開創了開皇之治,隋朝由此進入了盛世,他節儉苛刻,對自己對子孫都有所規定,政治上清明,國庫,糧倉堆滿也為帝國集贊了不少財富,開科取士,創建了延續一千年的三省六部制。隋文帝識大體,但卻在立儲方面埋下了隱患,導致後來楊廣竄權。
7.朱元璋:第七位是朱元璋,朱元璋推翻了當時橫掃歐亞的蒙古帝國大汗汗國,元朝,元朝當時可以算是統治整個世界,可見朱元璋有多英武!按本人的能力說起,他起家時和劉邦一樣,靠得是白手打下的江山,朱元璋本身家庭敗落,窮苦農民出身,後來一度淪為乞丐和尚。最後投靠紅巾軍,參加與江南各個勢力的競技,最後脫穎而出,開始了一趟爭奪大元天下的里程,朱元璋建都南京,大明瞬間膨脹已將元朝勢力驅逐到漠北,東北和雲南已被平定,烏思藏名義上歸屬大明,但明軍仍想試圖深入外蒙古尋求與殘元作戰,意圖想吞並元朝全境,可步步維艱。朱元璋推翻元朝後,西域帖木兒首次稱臣,明朝算已經形式上控制了蒙古西域勢力,朱元璋建立的明朝為漢家王朝爭得了光,延續了漢唐,宋的輝煌。政治上廢除了丞相制,實行內閣制鄒型,加強中央集權皇權地位,身旁設立情報機構所謂錦衣衛。讓大明修養生息,節儉自好,還寫有《皇明祖訓》以規定子孫行為,為大明延續了三百年。他始終恪守傳統,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這也為後來中國明清衰落埋下了伏筆。他的種種舉措使大明走向了盛世所謂洪武盛世,讓分王管理龐大的疆域,個個擁兵自重,立儲方面做得不足,致使朱棣奪權。
8.光武帝:第八位是漢光武帝,他是繼承西漢承繼東漢偉大創舉的帝王,光武帝劉秀使漢朝又延續了兩百年,這兩百年,漢朝一定程度上疆域有所擴大,將漠北匈奴徹底瓦解,與西域絲綢之路更加便捷。劉秀建立東漢,定都洛陽,他本身有優厚的條件,靠得本身能力才繼承大統的,他結束了軍閥割據平定甘肅,蜀地的勢力,使帝國又恢復到西漢時的疆域,放棄王莽的弊政,恢復舊制。劉秀開創了光武中興,他是東漢唯一有作為的皇帝,只是後期東漢被外戚和宦官把持,國不將國。
9.宋太祖:第九位是宋太祖趙匡胤,趙匡胤算不上是統一大盛世的皇帝,可他一定程度卻使中原實現了統一,結束了自唐以來的五代十國混亂局面。他開創的宋朝軍事上沒有政績,可經濟,文化,思想方面卻達到歷史上空前繁榮。宋朝延續了漢唐的風氣,使中國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它保護了漢文明不受危險,遼,夏,金,蒙先後顛覆宋朝,宋朝抵住了他們的來襲,蒙古為此還喪命一個皇帝蒙哥,宋朝一直將世界上最龐大的蒙古帝國拖到最後。趙匡胤黃袍加身,和平取代後周,他擔憂唐朝軍閥割據再度重演,於是杯酒釋兵權,削弱相權,可這樣種種舉措卻加重了大宋強干弱枝局面,宋朝武將少,文官多,致使對外戰爭節節失利。
10.明成祖:第十位明成祖朱棣,為什麼這樣說呢?他是沖破儒家傳統和祖宗舊法的人物,他在位時創造了大明第二個盛世,永樂盛世,大明達到萬國來朝的局面。朱棣一死,可惜它卻是中國走下下坡路的開始,西方開始崛起,歐洲探險家大力發展造船業,進一步佔領了全球的海洋,發現了新大陸。而明成祖時期,西方勢力仍萎縮於歐洲,大明仍是世界第一,鄭和下西洋,巡遊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暢通無阻,印度,伊朗,阿拉伯,非洲沿岸,皆皆稱臣納貢。明成祖一改以往,遷都北京,建造紫禁城,今天故宮就是他建的。政治上沿用洪武舊制,廢丞相,設內閣,編纂《永樂大典》,明成祖使明朝疆域達到極盛,東北地區設立奴兒干都司,對東北擁有主權,他可以說是在揮霍朱元璋的資產,創造大明盛世。
④ 中國歷史名人排行榜 越詳細越好。
一、中華歷史十大帝王全傳——龍行天下1、九龍騰霄——秦始皇2、從諫如流——漢高祖劉邦3、黃金時代——唐太宗李世民4、雄才偉略——宋太祖趙匡胤5、一代天驕——成吉思汗6、冷酷帝君——朱元璋7、戒馬創業——清太祖努爾哈赤8、千古一帝——清聖祖玄燁9、乾綱獨斷——清世宗胤禎10、天朝威福——清高宗弘歷
二、中華歷史十大商賈全傳——富可敵國
1、商者鼻祖--陶朱公2、傾國巨賈——呂不韋3、4、5、6、一代商聖--胡雪岩7、官商一體--盛宣懷8、末代首富--王熾9、華僑領袖--陳嘉庚10、首富時代--李嘉誠
三、中華歷史十大後妃全傳——鳳舞九天
1、一笑千金——褒姒2、出水芙蓉——西施3、絕代女梟——呂雉4、昭陽艷史——趙飛燕5、風流女皇——武則天6、太真仙子——李貴妃7、鐵馬紅顏——蕭燕燕8、稀世明珠——花蕊夫人9、獨步古今——孝庄10、垂簾聽政——慈禧
四、中華歷史十大名妓全傳——風華絕代
1、花中魁首——綠珠2、千古絕色——蘇小小3、薄命憐她甘作妓——薛濤4、桃花幾度吹紅雨——李師師5、天生尤物——柳如是
《柳如是別傳》(陳寅恪)6、桃花扇底送南明——李香君7、沖天一怒為紅顏——陳圓圓8、十萬洋兵齊解甲——賽金花9、斜風細雨潤碧桃——董小宛10、高山流水共知音——小鳳仙
五、中華歷史十大謀略家全傳——血鑒奇謀
1、謀略始祖——呂尚2、一代智聖——諸葛亮3、智者遠慮——范睢4、正合奇勝——孫臏5、帝王之師——張良6、權霸人生——商鞅7、算無遺策——郭嘉8、瑰麗高華——王猛9、開國謀臣——高基10、善始善終——範文程
六、中華歷史十大文豪全傳——大國之魂
1、浪漫詩騷——屈原2、漢賦風流——司馬相如3、才高八斗——曹植4、佳情山水——謝靈運5、謫仙放歌——李白6、一代詩聖——杜甫7、秦淮夢斷——李煜8、文學革新——王安石9、豪情千古——蘇軾10、烈士情懷——陸淳
七、中華歷史十大名將全傳——縱橫四海
1、一代兵聖——孫武2、冷血將軍——吳起3、十面埋伏——韓信4、龍城飛將——李廣5、七退匈奴——衛青6、抗金英雄——岳飛7、大明英烈——常遇春8、台灣之父——鄭成功9、抗倭名將——戚繼光10、亂世英傑——左宗棠
八、中華歷史十大梟雄全傳——鐵血政壇
1、2、新朝舊政——王莽3、亂世魔王——董卓4、絕代梟雄——曹操5、逆子貳臣——安祿山6、一代官聖——曾國藩7、千古遺恨——吳三桂8、竊國大盜——袁世凱9、賄選總統——曹錕10、黑手遮天——張作霖
九、中華歷史十大義軍領袖全傳——大澤龍蛇
1、替天行道——陳勝2、美人黃土——項羽3、亂世英豪——李密4、燕趙悲歌——竇建德5、沖天將軍——黃巢6、傾天豪傑——方臘7、女中奇英——王聰兒8、君山二魄——鍾相楊幺9、大順永昌——李自成10、天王第一——洪秀全
十、中華歷史十大權臣全傳——宦海風雲
1、三朝宰輔——王導2、五朝元老——郭子儀3、直面人生——海瑞4、政壇娼妓——馮道5、萬古罵名——秦檜6、口蜜腹劍——李林甫7、奸相之首——嚴嵩8、生死榮枯——張居正9、千古巨貪——和珅
10、毀譽一身——李鴻章
影響中國歷史人物榜
[第一名]孔丘/1
[第二名]老聃/7
[第三名]孫武/13
[第四名]魯迅/19
[第五名]孫中山/25
[第六名]成吉思汗/31
[第七名]曹操/37
[第八名]蘇軾/43
[第九名]諸葛亮/49
[第十名]李白/55
[第十一名]莊周/61
[第十二名]孟軻/67
[第十三名]贏政/73
[第十四名]慈禧太後/79
[第十五名]朱熹/85
[第十六名]鄭和/91
[第十七名]屈原/97
[第十八名]杜甫/103
[第十九名]墨翟/109
[第二十名]李世民/115
[第二十一名]武則天/121
[第二十二名]岳飛/127
[第二十三名]朱元璋/133
[第二十四名]劉徹/139
[第二十五名]胡適/145
[第二十六名]劉邦/151
[第二十七名]白居易/157
[第二十八名]曹雪芹/163
[第二十九名]陶淵明/169
[第三十名]司馬遷/175
[第三十一名]項羽/181
[第三十二名]李鴻章/187
[第三十三名]忽必烈/193
[第三十四名]梁啟超/199
[第三十五名]陸游/205
[第三十六名]李清照/211
[第三十七名]李隆基/217
[第三十八名]辛棄疾/223
[第三十九名]袁世凱/229
[第四十名]曾國藩/235
[第四十一名]王維/241
[第四十二名]荀況/247
[第四十三名]玄奘/253
[第四十四名]王安石/259
[第四十五名]韓愈/265
[第四十六名]歐陽修/271
[第四十七名]韓信/277
[第四十八名]蔡元培/283
[第四十九名]林則徐/289
[第五十名]康有為/295
(不包括現代人物)僅供參考,有待斟酌
⑤ 歷史上朝代時間排行榜
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共歷18朝(當代歷史學家公認),各朝存續時間也大不一樣,最長的長達500多年,短的僅有十餘年,具體排行如下:
1、商朝:555年(前1600—早罩數陸首前1046)
2、東周:515年(前770—前256)
3、夏朝:470年(前2070—1600)
4、悶銷唐朝:289年(618—907)
5、明朝:277年(1368—1644)
⑥ 歷史名將排名前100
在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歷史中,不僅涌現出許許多多偉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藝術家、科學家,更產生了許多傑出的軍事家和將領。他們利用自己的膽識和謀略,在大大小小的戰爭中取得輝煌的戰績:有的生逢亂世,在戰火烽煙中成就豐功偉業;有的臨危受命,為祖國統一做出了傑出貢獻;有的在反抗外來侵略中表現了崇高的愛國主義精神……他們的輝煌業績,為我們這個安定、統一、團結的國家的形成、鞏固和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們的愛國熱情,為我們增添了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堅定了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強國之列的決心。趣歷史專題在此為您盤點中國古代十大天才級別的名將,這些將軍為後世又留下了怎樣震撼人心的豐功偉績!查看更多
1、項羽——羽之神勇,千古無二
最佳戰例:以三萬疲憊之師千里奔襲,半日破劉邦六十萬之眾;
垓下之戰,以十萬兵力敵韓信五十萬,非戰之罪也;
但其戰略頭腦太成問題,雖非智障,但至少與常人相去不遠。故漢尼巴被稱為西方戰略之父,與孫子齊名,而小項卻被民間貶為莽夫典型,同呂布共類。
身高:身高1.89米。出生地:下相(今江蘇宿遷市)
故都:徐州(古稱彭城)年少生長以及起兵地:會稽郡吳中(今蘇州)
妻子:宋凝父親:項超母親:龍氏
愛姬:虞姬兒子:項隆(此人物存有爭議,在《項氏族譜》老版本里,項隆是項庄之孫、項明的次子,而不是項羽之子,更沒有項還、項迪這兩個人)。
坐騎:踢雲烏騅(青白色帶黑毛的駿馬)兵器:楚戟(演義為虎頭盤龍戟,一或天龍破城戟)鎧甲:烏金甲(在鍛造中加入烏金強化堅固性,烏金甲為黑色)、虎皮紅戰袍特徵:中國史書上記載項羽目有重瞳。
項羽在戰場上的無往不利相對的卻是政治上的幼稚,坑殺戰俘,放棄關中,懷念楚國,放逐義帝,自立為王卻失盡人心。更為突出的表現是在用人方面。劉邦手下蕭何、張良、韓信、彭越、英布出身各不相同卻可以盡發揮其所長,而項羽卻連一個范增都不能用,項羽與劉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後來三國時代的東吳被滅也從側面說明當天下大定只剩江東的時候,江東是無法抵擋的。按河南大學王立群先生的話講「項羽是一個非常可用之人,卻坐在了用人之人的位置上」這就是項羽的悲哀。兵上天才,政治蠢材。但政治上的失敗,無法遮掩項羽在軍事上的才華。22歲起兵反秦,27歲成為分封十八路諸侯的西楚霸王,三十歲自刎烏江。
他是一位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在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英雄人物。但如項羽這樣鐵血柔情的漢子卻很少。萬軍包圍,四面楚歌也打不倒這個鐵骨錚錚的漢子。戰場上的縱橫吟嘯,面對伊人卻柔情刻骨,像項羽這樣的英雄,當之無愧的受後人敬仰。查看更多
2、霍去病——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霍去病(前140—前117),西漢名將,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人,為大將軍衛青之甥。
一生四次領兵出擊匈奴,均大獲全勝而回,殲滅匈奴11萬多人,降服匈奴4萬余眾,開河西、酒泉之地,消除了匈奴對漢王朝的威脅。他作戰勇猛,是一位軍事天才,漢武帝曾勸他學習孫吳兵法,他回答說:「為將須隨時運謀,不至學古兵法。」漢武帝為獎勵他的軍功給他建造了豪華的宅第,他卻說:「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
霍去病是西漢著名抗匈將領,是一位少年將軍。多次以少勝多,立下赫赫功勞。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被漢武帝任為驃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稱霍驃姚),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與輕勇騎八百直棄大軍數百里赴利,斬捕首虜過當」,斬獲敵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國、當戶的官員,同時也斬殺了單於的祖父輩籍若侯產(籍若侯乃封號,名產),並且俘虜了單於的叔父羅姑比,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戶受封冠軍侯。
他用兵靈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斷,每戰皆勝,深得武帝信任。與衛青被稱為帝國雙璧。並留下了「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千古名句。他一生四次領兵正式出擊匈奴,都以大勝回師,滅敵十一萬,降敵四萬,開疆拓土,戰功比他的舅舅衛青還要壯觀。對於整部世界軍事史和中國史來說,霍去病是彪炳千秋的傳奇。查看更多
3、衛青——中國騎兵戰三天才之一
排行榜中出身最苗紅根正者
但考慮到其戰績有不盡完美之處,列於外甥之後
衛青,西漢著名將領。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字仲卿。系縣吏鄭季與平陽侯府中婢女衛氏的私生子。幼為家奴,飽嘗酸辛,及長,為侯府騎士。建元二年(前139),因其同母異父姊衛子夫得幸武帝,始以衛為姓,入宮當差。不久被武帝升為建章監、侍中,遷大中大夫。元光六年(前129)春,以車騎將軍率萬騎出上谷郡(治沮陽,今河北懷來東南)擊匈奴,進至龍城(今內蒙古東、西烏珠穆沁旗境),斬獲700人,受爵關內侯。元朔元年(前128)秋,率3萬騎出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境)反擊匈奴,斬獲數千。二年春,與將軍李息等領兵出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向西至高闕(今內蒙古臨河西北),再折向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斬獲數千,取得河南地(今河套南伊克昭盟一帶),開辟其後出擊匈奴單於本部的基地,受封長平侯。五年春,率騎兵3萬出高闕六七百里,夜襲右賢王,俘獲1.5萬人,拜大將軍,統領眾將。六年春、夏,兩次率六將軍、十餘萬騎出定襄(今和林格爾西北)擊漠南單於大本營,殲萬餘人(見河南漠南之戰)。元狩四年(前119)春,率4將軍、5萬騎出定襄奔襲匈奴,擊潰單於本部,追至掣顏山(今蒙古杭愛山南面支脈)趙信城,燒匈奴積粟而還。是役斬獲近兩萬人,給匈奴以沉重打擊(見漠北之戰)。因功與霍去病並為大司馬。衛青一生七次率兵擊匈奴。用兵敢於深入,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處世謹慎,奉法守職。漠北大戰後未再出征。
衛青一生七次率兵擊匈奴 。用兵敢於深入 ,奇正兼擅;為將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作戰常奮勇爭先,將士皆願為其效力;處世謹慎,奉法守職。漠北大戰後未再出征。
衛青不愧是西漢傑出將領,司馬光評他「有將帥材」「故每出輒有功」,是很恰當的。他的戰略戰術的成就,可以歸納為:善於在沙漠草原組織騎兵集團的進攻戰役;善於發揮騎兵的特長,實行遠程奔襲,捕捉戰機和包圍殲敵。在此之前,漢族名將中沒有人在沙漠草原地帶指揮過規模如此巨大而又獲得成功的戰役。衛青的戰略戰術運用,是極其有創造性的。
⑦ 請問中國歷史朝代排名
1、秦朝:前221年-前206年。
2、西楚:前206年-前202年。
3、漢朝:前202年-263年。
4、晉朝:265年-420年。
5、南北朝:386年-589年。
6、隋朝:581年-618年。
7、唐朝:618年-907年。
8、五代:907年-960年。
9、遼朝(契丹):916年-1125年。
10、宋朝:960年-1279年。
11、金朝:1115年-1234年。
12、元朝:1271年-1368年。
13、明朝:1368年-1644年。
14、清朝:1636年-1912年。
秦朝於公元前221年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秦王嬴政在戰國末年以卓越的政治頭腦與戰略眼光率領大秦帝國滅掉六國一統大江南北,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朝。
2、西漢(十二帝,國祚210年)
西漢於公元前202年由劉邦建立,劉邦在秦末抓住國家動盪趁勢起兵,憑借過人之謀略最終問鼎中原,開創了影響深遠的大漢王朝,劉邦是為漢太祖高皇帝。
3、新朝(一帝,國祚15年)
西漢末年,漢室外戚王莽掌控朝政,公元廢漢孺子,自立為帝,開創了新朝。不過王莽在新朝推行的新政過於繁瑣,加上新政朝令夕改,新朝沒過多久便重新陷於水火之中,不久就在滔天的農民起義中滅亡了。
4、東漢(十四帝,國祚195年)
東漢由漢朝宗室劉秀於公元25年建立,劉秀原本只是漢皇室不起眼的一道分支,到他這一代時已經異常衰落,不過劉秀自小便有過人之膽識,長大後更是抓住機遇從眾多新末起義軍脫身而出,將大漢延續近兩個世紀。
5、西晉(四帝,國祚51年)
三國末年,司馬家族逐步控制了魏國朝政,他們利用世代苦心經營擊敗吳蜀兩國最終成功統一中國。
公元266年,司馬懿之孫,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在洛陽建國為晉,是為晉武帝,不過晉朝自始便政風黑暗,官場無比腐敗,而後又爆發了八王之亂,嚴重損害了晉朝根基,為日後的五胡亂華埋下了伏筆。
6、隋朝(三帝,國祚38年)
隋朝上承南北朝亂世,由楊堅建立。楊堅即隋文帝,楊堅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開創了「開皇之治」,將隋朝帶入了鼎盛,但隋煬帝楊廣昏庸荒淫,又把大好根基徹底摧毀,最後全國爆發了滔天的農民起義,隋朝也就此滅亡。
7、唐朝(二十一帝,國祚289年)
唐朝於公元618年由隋末唐國公李淵建立,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王朝,但經過安史之亂後國力急劇下降,後期大唐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國家混亂無比,公元907年,朱溫篡唐,大唐就此滅亡。
8、北宋(九帝,國祚167年)
北宋於公元960年由後周大將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建立,至宋仁宗統治期間到達極盛,不過北宋軍力軟弱,到了中後期屢屢被外邦欺壓。公元1127年,金人大舉南侵,創造了漢人的恥辱——靖康之恥,北宋由此滅亡。
9、元朝(十一帝,國祚98年)
元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公元1271年,忽必烈建立了元朝,是為元世祖。但元末國家一片混亂,到處民不聊生,公元1368年,徐達率軍攻破大都,元順帝倉皇出逃,元朝自此滅亡。
10、明朝(十六帝,國祚176年)
明朝由元末農民朱元璋於公元1368年建立,至明仁宗統治期間國力達到鼎盛,史稱「仁宣之治」,但明中後期不少皇帝不理國事。加上明朝黨爭嚴重,國力急劇下滑,公元1644年,大明王朝在農民起義軍中轟然倒塌。
11、清朝(十帝,國祚176年)
清朝由愛新覺羅·皇太極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社會。清朝開始時只是中國東北的一個小部落,但經過幾十年苦心經營,加上明廷不足夠重視,他們已經成為了龐然大物入關後他們迅速掃滅一切反抗勢力,於康雍乾三帝時到達統治巔峰。
但由於清中後期愈發嚴重的閉關鎖國國策,致使清朝與世界差距愈發巨大,公元1912年,清帝在舉國聲討中無奈退位。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朝代
⑧ 歷史朝代排名順序表
夏、商、周、秦、漢(西漢、東漢)、三國時期(魏、蜀、吳)、晉、五胡十六國、南北朝[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十國[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宋、遼、西夏、金、元、明、清。--引自網路
對於古代朝代的歷史排序,現在存在一些爭議,遼西,夏金這幾個國家是和宋朝在同一時代建立的少數民族政權,很多歷史學家認為並不能把它們列在古代朝代序列當中,他們沒有形成穩定的經濟、政治、文化制度,過著游牧民族的生活,沒有真正融入到中原文明中原地區的文化當中,現在排列古代朝代順序都是按照中原地區建立政權為主。北宋滅亡南宋雖然僅僅只佔有南方的半壁江山,當時仍然認為南宋是當時中原地區唯一的合法政權。
另外,春秋戰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這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階段的特殊時期,並沒有形成統一的政權和國家,沒有任何一方力量能夠征服其他國家,中華大地處在四分五裂烽火狼煙的處境中。
嚴格意義上來講並不能稱之為朝代,只是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5000年中華文明可以大概分為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華文明歷史文化還在繼續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