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高考地理通下載

高考地理通下載

發布時間: 2021-07-30 20:31:56

❶ 高考地理總復習資料

2013高三地理筆記 高考地理總復習資料
第一單元 中國的區域差異
自 整體性表現:自然地理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各自然要素(地貌、氣候、水文、生物、土壤等)
然都是相互影響、共同聯系的,其中一個自然要素的地域變化,必然會引起其他
地自然要素和整個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
理差異性表現: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不同,導致各自然要素不同;
l 在我國,地貌和氣候是決定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的兩個基本要素;
l 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環境的兩面「鏡子」
我國 地貌:表現: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成因:地質作用)
自然 1年平均氣溫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遞減的規律;
要素氣溫:表現 (成因:受太陽輻射從赤道向兩極遞減的影響;)
的 2等溫線在青藏高原出現了轉向;(成因:由於地貌的影響)

可以參考這里
http://wenku..com/view/5fbe010c79563c1ec5da7109.html

❷ 求高考地理復習資料 !!!

考點26世界地理概況
[預習設計]
一、 地球表面
(一)陸地
1、 大陸
(1)概念:面積廣大的陸地
(2)六塊大陸:全部在北半球的有大陸、大陸;跨南北半球的有非洲大陸、南美大陸;全部在南半球的有大陸、南極大陸。
2、大洲
(1)概念:大陸和其附近的島嶼合起來成為大洲。
(2)七大洲:全部在北半球的有 洲、北美洲;跨南北半球的有非洲、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全部在南半球的有 。
3、陸地地形
(1)山地:海拔一般在 米以上,峰巒起伏,坡度陡峻。
(2)高原:海拔較高,地面平坦,起伏不大,邊緣陡峭。
(3)平原:海拔在米以下,地面平坦,起伏很小。
(4)丘陵:海拔在米以下,起伏不大,坡度和緩。
(5)盆地:海拔高低不定,中間低,四周高。
4、七大洲地形特徵
(1)地形單一的有南極洲,以為主;非洲以為主;歐洲以為主。
(2)地形分為三部分的有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亞大陸,其中南北美洲:西部為,中部,東部;澳大利亞大陸:西部高原,中部平原,東部山地。
(3)地形復雜的為洲,以為主,中間高,四周低。
(二)海洋
1、四大洋
全部在北半球的是北冰洋;全部在東半球的是 ;跨南北半球的有 、 和
;跨東西半球的有太平洋、大西洋和 。
2、海底地形
大陸架:大陸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深度不超過 米
大陸坡:大陸架外緣的巨大陡坡
大洋底部:大洋的主體部分,包括海溝、洋盆和海嶺。
(三)地形的變化
1、學說
大陸漂移學說: 洋擴張, 洋收縮。
板塊構造學說:(1)全球岩石圈分為大板塊(2)板塊在不斷的運動之中(3)板塊內部地殼比較,交界處比較活躍。
2、變化的原因:內外力的作用
(1)內力作用能量來源是,表現形式為、岩漿活動和。對地形的影響是使地表崎嶇不平。
(2)外力作用能量來源:太陽能和重力能。表現形式:、、、
。對地形的影響使地表趨於。
二、 世界氣候的地區差異
(一)世界氣溫
1、變化
日變化:一天之中最高氣溫出現在,最低氣溫出現在。
年變化:最熱月北半球陸地為月,海洋為月,最冷月北半球陸地為月,海洋為月,南半球正好相反。
2、影響因素:、、地勢和等。
3、分布
(1)從低緯向遞減(2)同緯度海陸氣溫不同(3)高原山地氣溫較,平原盆地叫。
(4)同一緯度海洋有流過的海區溫度較高。
(二)氣壓帶和風帶
1、氣壓帶
(1)低壓帶:氣溫高,氣流上升副熱帶高壓帶:氣流下沉副極地低壓帶:暖氣流上升
極地高壓帶:氣溫低,氣流
(2)以上氣壓帶中,和是熱力原因形成,和是動力原因形成
2、風帶
信風帶:由副熱帶高壓帶吹向,其中北半球風向為,南半球為。
盛行西風帶:由吹向,其中北半球風向為,南半球為。
極地東風帶:由吹向,其中北半球風向為,南半球為。
(三)世界降水
1、降水條件:
(1)空氣水汽飽和時氣溫繼續,(2)有凝結核(3)水滴增大到能降落到地面
2、地區分布
(1)赤道地區降水多,極地地區降水少。
(2)南北回歸線兩側,大陸東岸降水較,大陸西岸降水較。
(3)中緯度沿海地區降水,內陸地區降水。
3、季節分布
全年多雨區:如
全年少雨區:如、
夏季多雨區:、、、等
冬季多雨區:
常年濕潤區:
三、世界自然資源
(一)可再生資源
1、土地資源
(1)按土地利用情況分類:耕地、 、草地和建築用地
(2)分布:耕地在溫帶濕潤的 地區;林地分布在 帶和 帶;草地分布在 草原帶和 草原帶。
(3)問題:耕地減少;水土流失;土壤沙化;土壤鹽鹼化;土壤污染等。
2、水資源
(1)概念:通常是指陸地上能夠被人類利用的 資源。
(2)分布:降水多的地方,水資源比較。
(3)危機原因:①和地區分布不均勻
②人對水體的和③人口增加、工農業用水增多
(4)保護途徑
①節約用水,合理用水②防止和治理水污染
③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④用最經濟的辦法使海水淡化
3、森林資源
(1)價值
經濟價值:提供木材和其他林產品
環境價值:大自然的總調度室
(2)破壞
表現:大面積森林被砍伐
危害: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將失去調節作用;許多野生動物喪失了理想的棲息地
(3)利用和保護
合理利用保護森林資源,植樹造林
(二)非可再生資源
1、分類 黑色金屬礦:鐵、鉻、錳
金屬礦產 有色金屬礦:除了黑色金屬以外所有金屬
非金屬礦: 煤、石油、磷等
2、 主要礦種
鐵礦:俄羅斯、巴西、中國、澳大利亞、印度、加拿大、美國等
煤礦:中國、美國、
石油:美國、中國、墨西哥、英國等
3、存在問題:
(三)能源資源
1、常規能源:
2、新能源
(1)核能的特點:能量 ,燃料運輸量 ,地區適應性 我國廣東
核電站、浙江核電站
(2)太陽能的特點: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潔凈能源;利用:太陽能熱水器、太陽灶等。
(3)風能的分布:風力較強的 和 地區;利用:風力發電
(4)生物能:沼氣。
四、世界居民和地區
1、人口
分布 三大稠密區:亞洲 和 、 和北美洲
2、 人種:三大人種及其分布
3、政區:國家數量180多個;分類:按經濟發展水平分為 國家和 國家
4、領土:國界線和領海范圍內的 和 的統稱。
5、世界分區
依據:地理位置、 和 地理特徵
分區:(13個)

課課練(26)
1、一艘油輪從波斯灣駛往我國沿海,6月下旬經馬爾地夫附近海域、馬六甲海峽到新加坡,該油輪
A先順水航行,後逆水航行 B桅桿的日影始終出現在南側
C可以不經過吉隆坡西南海域 D航行期間,雨少晴多
2、2004年7月28日,我國第一個北極科學考察站—黃河站(78N,12E)建成。據此回答
從黃河站往正南方,將到達()
A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B西伯利亞 C阿拉斯加 D大不列顛島
3、中國第22次南極考察隊「雪龍」號共航行2、27萬海里,(1海里=1、852千米,地球平均半徑為6371千米)收集隕石5千多塊。這次考察的行程相當於繞30度緯線多少圈?南極地區隕石豐富的原因是
A2圈多,降落的隕石比別的地區多 B1圈多,氣候寒冷,隕石容易保存
C2圈多,磁場強,能吸引更多隕石 D1圈多,降落的隕石比別的地區大
4、 某物資在國際貿易中的流向為:主要出口國家和地區是俄羅斯、印尼、加拿大、瑞典、剛果、芬蘭、巴西等;主要進口國是美國、日本、中國和西歐諸國。據此判斷該物質屬於
A石油資源B鐵礦資源C森林資源D水力資源
讀經緯線簡示圖,其中X位於大陸東海岸,Y地位於大陸西海岸,判斷兩題

5、 X—Y線位於
A北半球亞歐大陸西岸B南半球大西洋兩岸
C北半球太平洋兩岸D南半球印度洋兩岸
6、 當Y地在一年中夜最長的時期
AX地正處於多雨季節BY地正處於多雨季節
CX地水稻播種季節 DY地小麥收獲季節
7、 圖示島嶼所屬的大洲是
A亞洲 B歐洲 C大洋洲 D北美洲
8、 該島的氣候特點與日本相比較,共同點是
A具有明顯的海洋性B最冷月均溫在0度以下
C降水季節變化明顯D雨熱同期
9、 圖中甲乙丙丁四地最適合建立海港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讀沿10E經線的地形剖面圖,回答以下兩題

10關於A、D兩山脈和B、E兩海域的敘述,正確的是
AA山脈以東多峽灣地形 BB海峽表層海水由西向東流
CD山脈所在地是冬季滑雪勝地 DE海沿岸多為海洋性氣候
11關於C平原的敘述,正確的是
A在同緯度的西經120附近也有廣闊平原
B該平原土壤肥沃,河流稀少,並且有較長的結冰期
C該平原人口稠密,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D由西向東,降水逐漸減少,氣溫年較差逐漸變大
一艘貨輪6月初從廣州出發駛往倫敦,歷時近2個月,據此回答以下兩題
12、貨輪依次經過的海峽是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①②③
13、若沿途不裝卸任何貨物,貨輪吃水最深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4、讀南半球的海陸分布圖BCD所在的大洲分別是
A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 B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C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 D非洲、南美洲和大洋洲
據新華網2004年9月28日綜合消息,中哈輸油管線(哈薩克阿塔蘇—中國新疆阿拉山口輸油管線)將於今天開始鋪設,管線全長1000公里。
15、中哈輸油管線經過地區主要的生態問題是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鹽鹼化
C土地荒漠化 D氣候變暖
16、目前,我國進口的石油基本來自中東。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進口渠道,從位置方面考慮除了中東外,較為理想的進口石油的地區是
①加勒比海地區 ②北非 ③東南亞
④中亞 ⑤俄羅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7、下圖是除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積與平均海拔示意圖,回答圖中①②③④⑤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歐洲、南美洲、北美洲、亞洲、非洲、大洋洲
B大洋洲、歐洲、南美洲、亞洲、非洲、北美洲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亞洲、非洲、歐洲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亞洲、歐洲
18、下圖①②③④表示某海區洋流分布模式回答圖中ACE三處附近的氣候類型都是

A熱帶雨林氣候 B熱帶季風氣候 C溫帶季風氣候 D地中海氣候
下圖為赤道沿線地形剖面示意圖。

19、ab兩地的陸地自然帶存在顯著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Aa受暖流的影響,b受寒流的影響
Ba地為盆地地形,b地為高原地形
Ca地獲得的太陽輻射少,b地獲得的太陽輻射多
Da地受赤道低壓的影響,b地終年受信風的控制
20、下圖與剖面圖中b、g兩地氣候對應的點是

A②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下面是地球儀上的一段經線,其中A點以北是海洋,E點以南是陸地,B與C、D與E之間為海域,A與B、C與D之間為陸地 ,回答以下3題

21、當我國江淮地區出現伏旱天氣時,E地
A陰雨綿綿 B炎熱乾燥 C寒冷多雨 D高溫多雨
22、AB段區域
A地表平坦多湖泊 B屬於溫帶海洋性氣候
C植被以地衣、苔蘚為主 D河流流程短且水能豐富
23、BC段海域
A是世界著名石油產區 B以石質海岸為主 C海水鹽度較低 D通過海峽和運河溝通兩大洋
24、下圖是非洲局部地區圖和2006年埃及輪船失事圖,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 局圖1信息可知,該地區的自然帶呈現出明顯的從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是
(2) 圖2中A國城市分布特點,
影響該特點形成的最主要的自然區位因素是。
(3) 旅遊業是A國的四大經濟支柱之一,試分析該國旅遊業發達的主要原因。

(4) 讀圖2,埃及失事客輪上的絕大多數乘客是到B國打工的埃及人,分析其主要原因。

25、讀「兩地區等高線示意圖」、流經兩地區主要河流「徑流季節分配和補給類型圖」以及流域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回答

(1)甲乙兩圖所示的主要地區在地形上有哪些相似之處?簡要說明判斷的依據。

(2)說明甲乙兩圖所示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並分析形成原因。

(3)比較甲乙兩圖中主要河流的補給類型有何相同和不同之處?分析造成差異的原因。

(5) 簡述甲乙兩圖所示區域共同的
能源優勢及其形成條件。

經典回顧
右圖中,甲地在乙地西北,
丙地在丁地東南的是

[預習設計]
一(一)亞歐北美澳大利亞歐南極500200500冰雪高原高原平原山地平原高原亞高原山地
(二)印度洋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200
(三)大西 太平六穩定地球內部地殼運動變質作用風華侵蝕搬運堆積固結成岩平坦
二(一)午後2點日出前後7812緯度海陸洋流
高緯低高暖流
(二)赤道下沉赤道低壓帶極地高壓帶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
赤道低壓帶東北風東南風副熱帶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西南風西北風極地高壓帶副極地低壓帶東北風東南風
(三)降低多少多少熱帶雨林氣候區熱帶沙漠氣候區溫帶大陸性氣候區溫帶季風氣候區亞熱帶季風氣候區熱帶草原氣候區熱帶季風氣候區地中海氣候區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三(一)林地 平原 亞寒帶針葉林 熱帶雨林 熱帶 溫帶 淡水 充足 人口 水資源 污染浪費
(二)俄羅斯中東俄羅斯濫采濫挖浪費嚴重破壞環境
(三)煤 石油 天然氣 風能 巨大 小 強 大亞灣 秦山 沿海 內陸高原荒漠
四 東部 南部 歐洲 東北部 發達 發展中 陸地 領海 領水 領空 自然 人文(略)
課課練(26)
1B 2A 3B 4C 5C 6B 7B 8A 9C 10C 11D 12D 13C 14B 15C 16D 17C 18A 19B 20D 21B 21D 23C
24、(1)太陽輻射從低緯向高緯遞減地勢較為平坦
(2)集中在尼羅河沿岸平原和入海口的河口三角洲地帶水源
(3)該國有金字塔、獅身人面像等名勝古跡、尼羅河沿岸風光和沙漠奇景,旅遊資源豐富;旅遊資源的集群狀況和地域組合狀況好;位於地中海沿岸,交通便利;靠近經濟發達的歐洲,市場廣闊。
(4)埃及人口多,勞動力資源豐富,而沙特地廣人稀,勞動力不足;沙特石油資源豐富,產油多,就業機會多;該國與沙特具有地緣優勢以及宗教、語言、風俗習慣等相似的優勢,吸引眾多的埃及勞動力。
25、(1)都是面積較大的外流盆地。依據:跨經緯度較大;兩圖等高線都呈閉合狀,且四周高,中間低;兩盆地中都有外流河流經。
(2)甲圖為熱帶雨林氣候;成因: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乙圖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成因:海陸熱力性質差異。
(3)相同:兩河均以雨水補給為主,還有小部分地下水補給。不同:乙圖中河流在春夏季節有冰雪融水補給。這是因為長江源頭地區流經青藏高原和橫斷山區,在春夏季節氣溫較高有高山冰雪融水補給。
(4)水能 形成條件:河流干支流長,流域廣,降水多,水量豐富;盆地邊緣地勢落差大,水流急。
經典回顧 B

❸ 高考政治通的VIP與高考地理通VIP想通嗎

是可以的,因為的話你可以通過這兩門課程,然後的話就可以想通了。

❹ 求高考地理知識要點(txt.格式)

地理公式大全

地理公式
1、極晝極夜的范圍=90-太陽直射點的度數

2、兩點的相對高度公式:相對高度小於(n+1)*等高距,大於等於(n+1)*等高距。
其中n為等高線的條數。
3、地方時:
(1)根據太陽照射情況形成的時刻,如太陽直射點所在經線(位於晝半球中央)為12點。(地球自轉會造成照射情況的變化,地方時就變化)
要求:能在任意形式的日照圖上讀出特殊地方時(如12點、0點或24點、6點、18點)的分布。
(2)圖上計算:
經度每相差15度地方時相差1小時(或1度/4分鍾、經度1分/4秒鍾),東早(加)西晚(減)
注意:過日界線時日期還要再加(向西)減(向東)一天
(3)公式計算:
(甲經度-乙經度)*1小時/15度=甲地方時-乙地方時
注意:東經度寫成正數,西經度寫成負數。正負經度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異。

4、時區:
(1)為了各地交往的方便,將全球經度劃分為24個時區,各時區以其中央經線的地方時作為全時區的共用區時。
(2)某經度所在的時區計算:
經度/15度=商.....余數。
如果余數小於7.5,所在時區=商數
如果余數大於7.5,所在時區=商數+1
5、區時
(1)時區每差1個區,區時相差1小時,東早(多)西晚(少)
注意:過日界線日期要先加減一天
(2)公式計算:
甲時區-乙時區=甲區時-乙區時
注意:東時區寫成正數,西時區寫成負數。正負數已經考慮了日界線兩側的日期差別。

6、正午太陽高度:
(1)正午太陽高度是指一天中的最大太陽高度,即地方時12點時的太陽高度。
(2)圖上推導(略)
(3)計算公式(與直射點相比):
90度-某地H=直射點緯度與某地緯度的角度差的絕對值
技巧:可以將北緯寫成正數,而將南緯寫成負數。
(4)計算公式(與任意緯度相比)
甲H-乙H=(甲緯度-乙緯度)的絕對值
注意:北緯度寫成正數,南緯度寫成負數

7、比例尺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注意:比例尺本身沒有單位,但計算時要注意圖上距離、與實際距離的單位要先換算統一。
比例尺大小實際上是實際距離縮小的程度,數值上表現為比值的大小。
比例尺的縮小或放大是距離的縮放、並非面積的縮放。
圖上距離往往需要在地圖上量取。

8、實際距離
(1)實際距離=圖上距離/比例尺
(2)在經緯網圖上:
經線上跨緯度1度=111千米
緯線上跨經度1度=111*cosA千米,其中A是緯度

9、人口密度
人口密度=該地常住人口(人)/該地土地面積(平方千米)
10、人口耕地密度
人口耕地密度=該地常住人口數/該地耕地面積
11、人口增長率
人口自然增長率=(某時段末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該時段初人口數

12.城市人口比重
城市人口比重=城市總人口/總人口
13.太陽高度角的計算方法:
兩地之間的太陽高度角的差=兩地之間的緯度差

14青雲花園(38°N)是一所集歐美建築精華的住宅小區,設施齊全,豪華典雅。小區由西區、東區及環繞區組成。西區分布有住宅樓8棟,每棟樓有20層,約80米高,樓距約60米;東區為一大型花園,設有游泳池及一些娛樂設施;環繞帶分布有車道、綠化帶等公共設施。當地人們購買踴躍。然而一年以後,一些住戶要求開發商賠償損失,並由於協商不好,將其告上法庭。糾紛產生的原因是由於這些用戶冬季室內接受不到陽光的照射。開發商百般狡辯,但住戶們拿出了強有力的證據,終於打贏了這場官司,拿到了應有的賠償。
(1)根據所學的知識及上述材料,你能說一說住戶們拿出了什麼強有力的證據嗎?
(2)針對上述情況,如果從考慮讓住宅獲得充足的太陽光照的角度,你認為住宅樓群應怎樣布局為好?
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來回移動,使得地面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在一年中發生著有規律的變化。在一年中,夏至時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大,冬至時最小。只要在冬至正午太陽高度角最小的時候,陽光能夠照射到室內,那麼在其餘的時間里,房間內都會得到太陽光的照射。
當正午太陽高度角為α,A樓高為M,樓距為N時,B樓能得到充足的光照

對於青雲小區(38°N)來說,正午太陽高度值最小時(冬至日)應為:
α=90°—緯差
=90°—(38°+23°26′)
=28°34′
那麼,它的樓距應為:
N=M•cot28°34′
=80×1.837

=146.96(米)而青雲小區的樓距實為60米,顯然是由於青雲花園的樓距太近(或者說樓層太高)造成了低層住宅的光照不好——這就是住戶們打贏這場官司的有力證據。
如果小區的規劃區面積足夠大,可以考慮降低樓層(多蓋幾幢)、拉大樓距的辦法;如果小區的規劃區面積不允許,則可以採用錯落有致的辦法來布局。同時,也可以考慮把住宅樓的走向定為與子午線成30°~60°夾角的走向。

15、晝長、夜長
(1)晝長=日落時刻-日出時刻
注意:前後時刻一致即可,比如都是某地地方時,比如都是北京時間
(2)晝長=(12-日出地的地方時)*2
晝長=(日落地的地方時-12)*2注意:均指該地地方時
(3)圖上計算:
晝長=24小時*晝弧/360度
(4)北緯某地晝長=對應南緯的夜長
(5)夜長=24-晝長

16、日出、日落時刻
(1)地方時、區時計算
(2)日出時刻=(24-晝長)/2
日出時刻=12-晝長/2
(3)日落時刻=24-日出時刻
日落時刻=12+晝長/2

17.人口計算公式,與上面第11點呼吸版主有所不同。
什麼是人口出生率?
人口出生率是指某一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指一年)出生人數與平均人口之比。
計算公式:出生率=(年內出生人數/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麼是死亡率?指一定時期內人口死亡人數與同期平均人口數之比。
什麼是人口自然增長率?
是指一年內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年平均總人數之比,通常用千分率表示。用於說明人口自然增長的水平和速度的綜合性指標。
計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長率=年自然增長人數/該年年平均人口數)×1000‰
什麼是總和生育率?
是指一定時期育齡婦女各年齡組生育率之和,以千分數表示。反映育齡婦女在15至49周歲總的生育水平,也可看成為如果一批婦女按照目前各年齡的生育水平度過整個生育期,則一生可能生育的孩子數。
18.外流區的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降水量=徑流量+蒸發量

19.正午太陽高度
某地正午太陽高度=90-|當地緯度-太陽直射點緯度|

20 某地晝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
21 某地夜長=24—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夜長=與該地緯度相同但南北半球不同的緯度的晝長
即 緯度相同半球不同的2地的夜長+夜長=24小時

22 某日(R)太陽直射點的地理緯度位置=23°26′N—(R—6月22日)*(23°26′*4/365)

說明:1 此公式只能大致計算一年當中某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位置;
2 計算結果若是正值,則為北緯;若為負值,則為南緯;
3 R為某日日期, (R-6月22日)為該日與6 月22 相差的天數, (23°26′*4/365)為太陽直射點一日內移動的緯度距離(假設其移動是勻速的)

4 此公式用於鍛煉觀察力 思維力 計算能力,沒經過驗證。

23.人口總負擔系數
什麼是人口總負擔系數?
指被撫養人口與15—64歲人口的比例。
什麼是被撫養人口?
指0—14歲和65歲以上的人口。
24.性別比
什麼是性別比?
性別比是人口中男性人數與女性人數之比。通常用每100個女性人口相應有多少男性人口。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我國人口性別比是多少?106.74。
25.耕作制度、復種指數與墾殖指數
耕作制度是指農作物的栽培方式(熟制、布局等)及與之相配套的農技措施的總稱。復種指數是一農業地區一年內作物播種面積與耕地面積之比。而墾殖指數則是一國或地區已開墾種植的耕地面積與其土地總面積的比例,三者在一定程度上分別反映出某地農業生產力水平、耕地重復利用和開發的程度。
26.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人口算術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總面積之比,人口生理密度是一個國家的總人口與可耕地面積之比。
27.耕地比重=人口算術密度/人口生理密度

❺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

自己可以做個地圖把各個知識點都聚集到地圖上,記住關鍵的東西。比如:氣候類型和植被帶的分布規律等等,地理只要把地圖搞懂就基本OK了!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