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地理金口訣

地理金口訣

發布時間: 2021-07-30 22:12:21

A. 金口訣中方與干合為鬼合是什麼意思

作為融奇門,太乙,六壬三式之精華,破天時,地理,人事三才之奧秘的金口訣,憑它入式法的簡潔,判斷的精確,解斷的細膩而讓人驚嘆不已,以為神遇!很多人只聞其名而未見其書,得其書者雖苦研多年亦因無法入手而藏之於樓閣,望書興嘆.金口訣原書保存最早的是明朝版本,現存於北大圖書館中.清末民初時上海鏈石書局和廣益書局將其批量發行,約六千冊左右,散落於河南,山東,遼寧,吉林,河北一帶.筆者曾往上述各地尋訪高手,受益匪淺,嘆其神妙

B. 地理八字喇叭啦是什麼歌

八字歌是一種從八字入手推算命理(俗稱算命)的手法。回
秘傳《平派命理金口訣》八字答入式歌:
八字入手觀日元,先看五行全不全。
五行全備空亡倦,再把月令仔細看。
節氣須究深與淺,時局要分急與緩。
旺衰喜忌輕重判,格局體用真機現。
六親垂象存先天,天干通變陰陽判。
分項立極生克斷,奧妙全在制化間。
年上父母論祖蔭,月柱兄弟和睦看。
日下夫妻說姻緣,時宮子息孝與賢。
三元造化理幽玄,富貴貧賤論財官。
身命得位三奇健,一生穩坐金銀山。
財聚財消與財散,運神向背順逆間。
加官進職與罷免,貴神生合化忌年。
人生起倒與辛酸,十二宮中看變遷。
運至四馬交馳地,定許身心不安然。
子午卯酉四欄桿,英雄難過雙重關。
墓庫從來有兩端,入墓昏沉入廟仙。
平門先師無妄傳,見機君子悟自然。
識得大運與流年,來人問事無須言。
此是平派入式歌,不遇賢者莫與說。
學人但得歌中訣,定教歲月不蹉跎。

C. 大六壬和大六壬金口訣是不是都一樣

金口訣融奇門、太乙、六壬三式之精華,根據天體本運行規律,模擬宇宙自然運動法則,利用五行間生克制化關系,破天時、地理、人事三才之奧秘,內容博大精深,占斷無不奇驗,所以一直被譽為「種算絕學,天下奇書」。金口訣憑它入式手法的簡潔,判斷的精確,解斷的細膩而讓人驚嘆不已,以為神遇。故有「學會金口訣,敢把萬事說」,「斷言既出,無有改易」之美譽。

D. 怎樣學好大六壬金口訣

凡占課,入式歌言其大向,五動爻觀其大意,以格局看其事體,憑驛馬神煞定其凶
吉,以空亡、
月破、干支三合、六合驗其成敗、潛心推測,無不神妙。」
金口訣綠色解斷入手式
何為綠色解斷?即金口訣的正確預測應用方法。學習任何事物,都要講求章法,理不通
法不明。依綠色解斷方法學習金口訣是時下學人最方便的法門。它可以使你在極短時間內達
到較高的預測水平,真正體現出金口訣作為預測絕學的重大應用價值。
斷課避諱
用式法當避太歲、月建及月忌。寅午戌月忌卯時,亥卯未月忌子時,申子辰月忌酉時,
巳酉丑月忌午時。又忌法雲:甲乙日忌酉時,丙丁日忌子時,戊己日忌卯時,庚辛日忌午時,
壬癸日忌未時。所忌日時不可占事,誤用者當損用式之人。
古人以上所言日時,常常會在用式時准確率不高,希品酌實踐。所言撐笥謎叩彼鷯檬街
藬之意為:如果在應避諱的日時造式立課進行預測,平時明明可以預測准,然到此日則幾
不靈驗,至於為何有此現象產生,尚不得而知。後學者應加以注意,盡量避之為是。
第 1 節界定范圍
在斷課之前必須先弄清楚所要進行預測的問題是什麼,時間范圍是什麼。界定范圍分兩
種,一種是時間范圍,一種是取事分類。時間范圍指的是求測者在問課時所提問題的時間界
定范圍是什麼。如:求測者問今日辦某時成否,是以用爻結合日、時的干支來進行綜合分析
預測,而年月干支則幾乎不用,一般只答今日成與不成,不言它日。若問一年如何,則主要
以用爻結合年干支來預測,一般只答所問一年之內時間,過時不言;如此等等。也就是要在
預測時找好當時四柱中的時間參數,預測時對當時四柱中的時間段選擇。而取事分類則指的
是課中四位的取用選擇。如對方問求財,則斷課時以財爻為主(有時用爻不在財爻將神上),
若問求財時用爻在官爻貴神上,則指求財經官或通過官府求財或與公家合作等等。若對方問
求官,則以官爻貴神為主。用爻不在貴神而在將神財爻上的話,一般是指因財而求官或因妻
子的努力而陞官等等。在除去問財、官等事之外,在斷課中一切要以用爻為主,用爻代表了
所問問題的主體。因此,要想學好金口訣必須要解決好課中四位選擇與年月日時的選擇。只
有找好兩個對應參數並依此來解斷,才是學習金口訣的真正正確的方法。而這兩點處理不清,
正是時人學習金口訣難有進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界定范圍是保證預測准確的首要前提。
第 2節綠色解斷入手式
真解八步:
1、尋用爻定出四位內旺相休囚死
2、定出課內空亡干支
3、找出與用爻相關的五動、三動
4、找出與所問事情相關的五動、思念動
5、神煞、干支關系入課
註:通常以日上取神煞、用爻、天干見之為主
6、用爻旺衰取用及干神將方取事
7、納入四位關系和四位內五行關系
8、綜合占斷,
9、

E. 六壬神課金口訣是干什麼的

《六壬神課金口訣》,又稱《大六壬金口訣》,簡稱金口訣,是六壬古籍中的經典版本。該書題署明代洞春道人真陽子輯;清代楊守一精閱,鍾谷逸士熊大木校正,周敬弦重訂。楊守一,周敬弦二人生平行實不詳。原書作者不詳,原序中說:「命謂述自孫臏…」,並且書中又有十餘處提到孫臏,故有人認定為孫臏所作。余以為不然,其由有二:1、該書古籍善本中均未提及式占和式盤,說明該書是在舍式而用符號之後成書的,而這個時期是在秦漢之後。2、該書創作方式與孫臏時期述事行文的語法風格及與孫臏代表著作《孫臏兵法》的文風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可知該書作者非為孫臏,系後人託名或後人總結其思想言行等匯集成書。當然,也不排除聖賢多有述而不作之情形。由宋代祝秘撰、清代隱山房藏版光緒癸未春刊《六壬大占》收錄之六壬兵機三十二佔法中的游魯都法、金鳳戰干歌、論賊盜方位等章節與《六壬神課金口訣》中所列相關章節相同,可見其同源。由此說明,此書內容在宋代就已經流傳,或其時大抵已成書。
原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首列入式歌解,及貴神、將神、合用神煞、應期合德、次客法、推行年法等章目;中卷為十二神將歌解、四位雜斷歌、六十四課鈐等章目,並將雲霄賦、三才賦、光明經等諸篇穿插其中;下卷收射覆歌、游都魯都歌、占捕逃亡、占臨敵、交戰章、論賊盜方位、論賊數目多少等章目;采輯頗為詳備。
該書上卷專講六壬神課金口訣的基本格式與法則。中卷、下卷專講以課體各要件為主,分門別類闡明其法則的特性及變化的要領。其文多用詩、訣、歌、賦的形式表達,合轍押韻,便於記誦,利於臨占應用。下卷所收頗多,天時、地理、人事無所不包。其中所收的《六十四課鈐》,共六十四課,每課舉例解說課體占斷的方法與依據。將這些課體的見解匯集在一起,互相參照,對於課象的理解頗有幫助。六壬課表面雖不用周易象數體系,實際上卻與易象相通。其天盤、地盤仿兩儀,四課如四象,六十四種課體(各含本課卦名)則與《易經》的六十四卦相輝映,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他術所不及。
物質世界與眾生世界之形成是以時間稱為世,以空間稱為界,由是知以時空定世界。故又以時空來定事體之成、住、毀、滅之理,以此作為易學研用之遍行之法。時間與空間的界定,使事物的發展規律相對確定。六壬神課金口訣是取立課時的年月日時來確定時間,再取地分確定空間,時間與空間確定完之後,再依法推斷事理;這就是六壬神課金口訣所運用的時空定位法則,也是應用易學的最高法則。六壬神課金口訣的課體運用格式為:取地分,排十二將神、貴神,遁人元及神將干,立成一課。地分、將神、貴神、人元都有相對應的三才類事,依據其推衍方法來論斷事體。六壬神課金口訣與其它壬派運用上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的月將的換取是以節氣換將,而非中氣換將,這一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三才之理者,人元代表天、地分代表地、神與將代表人。十二將,即亥為登明正月將,戌為河魁二月將,酉為從魁三月將,申為傳送四月將,未為小吉五月將,午為勝光六月將,巳為太乙七月將,辰為天罡八月將,卯為太沖九月將,寅為功曹十月將,丑為大吉十一月將,子為神後十二月將。十二月將為時間之神,主月日辰。另有十二貴神主方位,前一螣蛇丁巳火,前二朱雀丙午火,前三六合乙卯木,前四勾陳戊辰土,前五青龍甲寅木,中央天乙貴神已丑土,後一天後癸亥水,後二太陰辛酉金,後三玄亥武壬子水,後四太常已未土,後五白虎庚申金,後六天空戊戌土。其應用方法中,除有常規課法外,還有次客法、連、陰、傳、變、三干再遁等特殊課法。本書介紹了次客法及其功用,以利研習者於其中覓得方端。其它特殊法式在此不表。
六壬神課金口訣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傳統文化可謂精大博深。其中涉及到陰陽五行的有「五行聚管」、「五行例斷」、「四位內見五行」等;涉及到天文學的有「十二神」、「十二將」等;涉及到醫學的有「占病疾」、「佔五臟病候」等

F. 大六壬金口訣的概論

《六壬神課金口訣》,又稱《大六壬金口訣》,簡稱金口訣,是六壬古籍中的經典版本。該書題署明代洞春道人真陽子輯;清代楊守一精閱,鍾谷逸士熊大木校正,周敬弦重訂。楊守一,周敬弦二人生平行實不詳。原書作者不詳,原序中說:「命謂述自孫臏…」,並且書中又有十餘處提到孫臏,故有人認定為孫臏所作。余以為不然,其由有二:1、該書古籍善本中均未提及式占和式盤,說明該書是在舍式而用符號之後成書的,而這個時期是在秦漢之後。2、該書創作方式與孫臏時期述事行文的語法風格及與孫臏代表著作《孫臏兵法》的文風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可知該書作者非為孫臏,系後人託名或後人總結其思想言行等匯集成書。當然,也不排除聖賢多有述而不作之情形。由宋代祝秘撰、清代隱山房藏版光緒癸未春刊《六壬大占》收錄之六壬兵機三十二佔法中的游魯都法、金鳳戰干歌、論賊盜方位等章節與《六壬神課金口訣》中所列相關章節相同,可見其同源。由此說明,此書內容在宋代就已經流傳,或其時大抵已成書。
原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首列入式歌解,及貴神、將神、合用神煞、應期合德、次客法、推行年法等章目;中卷為十二神將歌解、四位雜斷歌、六十四課鈐等章目,並將雲霄賦、三才賦、光明經等諸篇穿插其中;下卷收射覆歌、游都魯都歌、占捕逃亡、占臨敵、交戰章、論賊盜方位、論賊數目多少等章目;采輯頗為詳備。
該書上卷專講六壬神課金口訣的基本格式與法則。中卷、下卷專講以課體各要件為主,分門別類闡明其法則的特性及變化的要領。其文多用詩、訣、歌、賦的形式表達,合轍押韻,便於記誦,利於臨占應用。下卷所收頗多,天時、地理、人事無所不包。其中所收的《六十四課鈐》,共六十四課,每課舉例解說課體占斷的方法與依據。將這些課體的見解匯集在一起,互相參照,對於課象的理解頗有幫助。六壬課表面雖不用周易象數體系,實際上卻與易象相通。其天盤、地盤仿兩儀,四課如四象,六十四種課體(各含本課卦名)則與《易經》的六十四卦相輝映,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他術所不及。
物質世界與眾生世界之形成是以時間稱為世,以空間稱為界,由是知以時空定世界。故又以時空來定事體之成、住、毀、滅之理,以此作為易學研用之遍行之法。時間與空間的界定,使事物的發展規律相對確定。六壬神課金口訣是取立課時的年月日時來確定時間,再取地分確定空間,時間與空間確定完之後,再依法推斷事理;這就是六壬神課金口訣所運用的時空定位法則,也是應用易學的最高法則。六壬神課金口訣的課體運用格式為:取地分,排十二將神、貴神,遁人元及神將干,立成一課。地分、將神、貴神、人元都有相對應的三才類事,依據其推衍方法來論斷事體。六壬神課金口訣與其它壬派運用上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的月將的換取是以節氣換將,而非中氣換將,這一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三才之理者,人元代表天、地分代表地、神與將代表人。十二將,即亥為登明正月將,戌為河魁二月將,酉為從魁三月將,申為傳送四月將,未為小吉五月將,午為勝光六月將,巳為太乙七月將,辰為天罡八月將,卯為太沖九月將,寅為功曹十月將,丑為大吉十一月將,子為神後十二月將。十二月將為時間之神,主月日辰。另有十二貴神主方位,前一螣蛇丁巳火,前二朱雀丙午火,前三六合乙卯木,前四勾陳戊辰土,前五青龍甲寅木,中央天乙貴神已丑土,後一天後癸亥水,後二太陰辛酉金,後三玄亥武壬子水,後四太常已未土,後五白虎庚申金,後六天空戊戌土。其應用方法中,除有常規課法外,還有次客法、連、陰、傳、變、三干再遁等特殊課法。本書介紹了次客法及其功用,以利研習者於其中覓得方端。其它特殊法式在此不表。
六壬神課金口訣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涉及傳統文化可謂精大博深。其中涉及到陰陽五行的有「五行聚管」、「五行例斷」、「四位內見五行」等;涉及到天文學的有「十二神」、「十二將」等;涉及到醫學的有「占病疾」、「佔五臟病候」等。
在文學方面,它使用了多種文學修辭方式。例如:1、對照——「二上克下主失物,二下克上動官詞」《占失盜》;「我克他時宜戰斗,他克我時不須攻」《金鳳戰干歌》。這種詞語之間前遞後接、相互映顯的修辭方式,很富有表情達意、深化思想的作用。2、層遞——「金口玄妙,入式幽微;能決有疑之事,先知未見之情。指方定位,神將成課體之機;驗煞推元,吉凶妙鬼神之用。干神將位,當立貴賤尊卑;四象三才,須分高低上下」《三才賦》。這種逐層推進的修辭方式,把應用方法逐層深入地揭示出來,不但語言精煉,而且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排比——「四位純陽,弟兄列雁;四位純陰,姊妹成行」《金蘭略》。在全書中,使用頻率最高的修辭方式是排比,不下二十餘例。由於大量而巧妙的運用排比,從而使《六壬神課金口訣》語言節奏明快,和諧流暢,條理清晰,氣勢貫通。全書在文學創作上擇歌、斷、詩、賦、頌之精粹,堪稱我國勞動人民的思想文化精華。總之,《六壬神課金口訣》在文學史上應當佔有一定的歷史地位,它在語言文學上的造詣和成就,對於後世無疑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它對中國傳統軍事理論的貢獻。它遵循戰國時期著名陰陽家董仲舒「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的原則,採用「抽象法」,從戰略角度來論述軍事問題。其在「游都魯都歌」、「占捕逃亡」、「占臨敵」、「交戰章」、「論賊盜方位」、「論賊數目多少」等歌訣中,從出軍時間、道路的選擇,到應敵突變、實用地點、偵察敵情、選將防禁、攻城拔邑、士心向背等多個方面,作了詳細的論述,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是總結了我國歷史上作戰的經驗,很有參考價值,是我國古代軍事歷史上的珍貴資料。它在軍事上的意義,在今天仍然有著寶貴的借鑒作用和指導意義。值得欣慰的是,國家有關軍事課題研究部門,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將六壬神課金口訣列為一個軍事科研方向,用於在兵機作戰方面的研究。這也是六壬神課金口訣作為應用易學在當代軍事方面的一大貢獻!而作為一種術數文化,它也因此得以名播海內外。該書軍事思想理論框架若果於春秋時期產生,則它比色諾芬(前403一前355或354)的號稱古希臘第一部軍事理論專著《長征記》、羅馬軍事理論家弗龍廷(約35一約103)之《謀略例說》、韋格蒂烏斯之《軍事簡述》的成書時間還要早,並且有其獨特新穎的體系。它在軍事理論上的運用方式,是與它在哲學思想上充滿著樸素的唯物論和辯證法密切聯系的。在哲學領域內,它並沒有自己完整的哲學體系,它的學術理論和運用基礎是依取易學的理論框架。它在易學天地人三才之道、陰陽五行生剋制化原理的基礎上,型化了三才,並把干支理論又向前推進了一步!這是中國古代樸素哲學的具體運用體現。
《六壬神課金口訣》是六壬學中的一個經典版本,有「三式之精華」之美譽,揭示天時、地理、人事,內容博大精深。其在陰陽辯證、邏輯推理和五行生剋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足見其在易學領域中之重要獨特地位。它雖來自於術數,但對中國文化的發展與傳播有著巨大的作用,故而對它的研究與重視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它為易學象數研究領域開辟了一個嶄新的研究方向,尤其是在易學對軍事學的指導意義方面更為突出,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G. 大六壬金口訣的簡介

「大六壬金口訣」是易學的重要分支,屬於高層預測學。又稱「六壬神課金口訣」「孫臏預測學」「大金口」「袖中金」,簡稱「金口訣」。當代著名金口訣專家姜智元稱其為「金口預言」。
據《史記》記載,「臏生阿、鄄之間」。1991年山東省鄄城縣孫老家村發現《孫氏族譜》、「孫氏廟碑」和「孫臏畫像」,經史學家考證,孫臏系山東鄄城孫老家人,是兵聖孫武的五代孫,戰國時期齊國的軍師。他曾指揮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著有《孫臏兵法》,是中華民族古代戰爭史上一位偉大的軍事家。相傳孫臏天資聰明,從師鬼穀子學藝,不僅精通兵法,
還精通術數、日月星象,占往察來,盡在掌中。可見孫臏也是一位預測學家,
至今在民間留傳著孫臏測算如神的故事。不久前,筆者看到一部叫《大六壬金口訣》的書,
此書不見典籍收錄,只在民間小范圍內流傳。在我國西北地區稱之為「袖中金」,
在華北地區稱之為「金口訣」,在東北地區稱之為「大金口」。該書是上海廣益書局刊印的木刻本。
編者黃陶中在序言中說:「世傳神課金口訣,命謂述自孫氏臏,臏始精大六壬,尤嫌其博而弗約,
遂擇其簡粹神妙之最,輯為此書,傳行於世,占無不應。」書中歌訣多處記有孫臏的神算妙語,
如在《地形法》中有「此是孫臏地形法,取法臨用著意看。」在《金風戰歌》
中有「祖師留傳玄妙訣,捉將擒賊在掌中,兵法戰略皆可用,天機泄露有禍侵。」
從而可見此書雖非孫臏原著,但書中的核心內容仍然可反映孫臏的預測思想和方法術略。
大六壬來源於《河圖》和《洛書》。《河圖》九數布列,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洛書》按後天八卦排列,坎一乾六,壬案乾宮,為數之始。水、火、木、金、土,
五行以水為首。十天干中,壬為陽水,癸為陰水,舍其陰而取陽,故稱壬。
六十甲子中有六個壬:壬子、壬寅、壬辰、壬午、壬申、壬戌,所以叫六壬。
「大六壬』是從《周易》派生出來的一種術數,是周易預測體系的一個重要分支,
與「奇門遁甲」、「太乙神數」並列為三式,屬於高層次的古典術數預測學。相傳遠古時代,
軒轅黃帝伐耳蚩尤,連戰失利,九天玄女將六壬預測術授於風後,協助黃帝戰敗了蚩尤。
]這些傳說當然不可考,只能說明大六壬預測術有著悠久的歷史。
戰國時期大軍事家孫臏集前人之大成,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和眾多戰例,
完善並發展了大六壬預測術,使其成為一門科學。《大六壬金口訣》
在陰陽辯證邏輯推理和五行生剋制化的運用方面都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具有方法靈活簡便、信息量大、預測范圍廣、准確率高的特點,
民間有「學會奇門遁.來人不用問。學會金口訣,來人不用說」之稱,
海內外學者稱之為預測絕學。它運用《周易》》的思維方法和理論觀點,
把事物發展變化的條件概括為時間和空間兩個方面,
以時間變化的規律和空間位置的轉換來揭示事物的發展變化,
運用陰陽五行生剋制化推測事物的得失成敗。它的數理概念、
邏輯法則是符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規律的,是我國勞動人民幾千年來思想文化的結晶。
金口訣又名孫臏神課,傳為孫臏所創。 其跟大六壬有一定淵源, 故又名大六壬金口訣。
金口訣融太乙, 奇門, 六壬三式之精華, 根據天體運行規律,模擬宇宙自然運動法則,
利用五行間生克制化關系,揭示天時, 地理, 人事, 內容博大精深。

H. 尋求金口訣原文,不管方法,只要結果

金口訣不是單純的一個口訣,而是一個預測體系,又稱之為《六壬神課金口訣》。與奇門、太乙、六壬齊名。
《六壬神課金口訣》是六壬古籍中的經典版本。該書題署明代洞春道人真陽子輯;清代楊守一精閱,鍾谷逸士熊大木校正,周敬弦重訂。楊守一,周敬弦二人生平行實不詳。原書作者不詳,原序中說:「命謂述自孫臏…」,並且書中又有十餘處提到孫臏,故有人認定為孫臏所作。
余以為不然,其由有二:1、該書古籍善本中均未提及式占和式盤,說明該書是在舍式而用符號之後成書的,而這個時期是在秦漢之後。2、該書創作方式與孫臏時期述事行文的語法風格及與孫臏代表著作《孫臏兵法》的文風是截然不同的。由此可知該書作者非為孫臏,系後人託名或後人總結其思想言行等匯集成書。當然,也不排除聖賢多有述而不作之情形。由宋代祝秘撰、清代隱山房藏版光緒癸未春刊《六壬大占》收錄之六壬兵機三十二佔法中的游魯都法、金鳳戰干歌、論賊盜方位等章節與《六壬神課金口訣》中所列相關章節相同,可見其同源。由此說明,此書內容在宋代就已經流傳,或其時大抵已成書。
原書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首列入式歌解,及貴神、將神、合用神煞、應期合德、次客法、推行年法等章目;中卷為十二神將歌解、四位雜斷歌、六十四課鈐等章目,並將雲霄賦、三才賦、光明經等諸篇穿插其中;下卷收射覆歌、游都魯都歌、占捕逃亡、占臨敵、交戰章、論賊盜方位、論賊數目多少等章目;采輯頗為詳備。
該書上卷專講六壬神課金口訣的基本格式與法則。中卷、下卷專講以課體各要件為主,分門別類闡明其法則的特性及變化的要領。其文多用詩、訣、歌、賦的形式表達,合轍押韻,便於記誦,利於臨占應用。下卷所收頗多,天時、地理、人事無所不包。其中所收的《六十四課鈐》,共六十四課,每課舉例解說課體占斷的方法與依據。將這些課體的見解匯集在一起,互相參照,對於課象的理解頗有幫助。六壬課表面雖不用周易象數體系,實際上卻與易象相通。其天盤、地盤仿兩儀,四課如四象,六十四種課體(各含本課卦名)則與《易經》的六十四卦相輝映,有異曲同工之妙,為他術所不及。
物質世界與眾生世界之形成是以時間稱為世,以空間稱為界,由是知以時空定世界。故又以時空來定事體之成、住、毀、滅之理,以此作為易學研用之遍行之法。時間與空間的界定,使事物的發展規律相對確定。六壬神課金口訣是取立課時的年月日時來確定時間,再取地分確定空間,時間與空間確定完之後,再依法推斷事理;這就是六壬神課金口訣所運用的時空定位法則,也是應用易學的最高法則。
六壬神課金口訣的課體運用格式為:取地分,排十二將神、貴神,遁人元及神將干,立成一課。地分、將神、貴神、人元都有相對應的三才類事,依據其推衍方法來論斷事體。六壬神課金口訣與其它壬派運用上的一個重要區別就是它的月將的換取是以節氣換將,而非中氣換將,這一點是需要特別注意的。三才之理者,人元代表天、地分代表地、神與將代表人。十二將,即亥為登明正月將,戌為河魁二月將,酉為從魁三月將,申為傳送四月將,未為小吉五月將,午為勝光六月將,巳為太乙七月將,辰為天罡八月將,卯為太沖九月將,寅為功曹十月將,丑為大吉十一月將,子為神後十二月將。十二月將為時間之神,主月日辰。另有十二貴神主方位,前一螣蛇丁巳火,前二朱雀丙午火,前三六合乙卯木,前四勾陳戊辰土,前五青龍甲寅木,中央天乙貴神已丑土,後一天後癸亥水,後二太陰辛酉金,後三玄亥武壬子水,後四太常已未土,後五白虎庚申金,後六天空戊戌土。其應用方法中,除有常規課法外,還有次客法、連、陰、傳、變、三干再遁等特殊課法。本書介紹了次客法及其功用,以利研習者於其中覓得方端。其它特殊法式在此不表。
-----摘自米鴻賓先生《六壬神課金口訣心髓指要》

I. 風水先生的古代風水先生

郭璞
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省聞喜縣)人,建平太守郭瑗之子,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歷算、卜筮,擅詩賦,是遊仙詩的祖師。郭璞除家傳易學外,還承襲了道教的術數學,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西晉末為宣城太守殷祐參軍,晉元帝拜著作佐郎,與王隱共撰《晉史》,後為王敦記室參軍,以卜筮不吉阻敦謀反,被殺,後追贈弘農太守,北宋時被追封為聞喜伯。
郭璞為正統的正一道教徒,長於賦文,以《遊仙詩》名重當世。《詩品》稱其「始變永嘉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文心雕龍》也說:「景純仙篇,挺拔而俊矣」。曾為《爾雅》、《方言》、《山海經》、《穆天子傳》、《葬經》作注,傳於世,明人有輯本《郭弘農集》。
丘延翰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聞喜人。
相傳其堪輿術授自白鶴仙人。唐玄宗開元中,星氣為異,朝廷患之,遺使斷其山。究其實,則丘翰所作之山也,捕之弗得,詔原其罪,乃詣闕,進圖經三卷(天機書),自撰《理氣心印》。玄宗爵以亞父,乃以金匱玉函藏其書。
楊筠松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名益,別號亦玄,世稱『救貧先生』。著《疑龍經》、《撼龍經》、《一粒粟》、《天元烏兔經》《風水對聯》自然山水好風水 ,天地乾坤良雲天;橫批:風生水起,據楊筠松國師記載,大門張貼此對聯風水好。.
廖瑀
廖瑀(943--1018年),著名堪輿家。派名克純,字伯禹,號平庵居士,又號金精山人,故後世稱其為廖金精。寧都縣黃陂鎮黃陂村人。遠世居河南,先祖廖崇德於唐貞觀庚子任虔化(今寧都)縣令,遂落籍虔化,為廖氏始祖。瑀即崇德之十世孫,也是遷黃陂始祖廖鑾之四世孫。世孫,黃陂廖姓始祖鑾之四世孫。
瑀天賦聰敏,博學強記;好奇幻之術,諳天文地理。年十五,通五經,鄉人稱廖五經。宋初,以茂異薦,不第,於是潛心研究祖父廖三傳、父廖通之堪輿術,即繼承楊筠松與仆都監所授之術。曾師事德興吳景鸞。一生專為人卜地建房築墳尋找「風水寶地」,足跡遍及贛、閩、粵。曾為饒州許氏卜宅,對主人說:「日後貴府子孫當有為吾州守者。」宋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許氏一裔孫考中進士,授贛州知府,回憶廖瑀遺言,遂派人致祭並為瑀立碑記。
瑀在其父辭世時,年僅十二,中年時,精堪輿術,遂將其父骸骨遷葬大墓嶺人形,復將其父之骸骨遷葬福建寧熱水獅形。瑀從此未回黃陂,隱居金精山,專心著述。歿於宋天禧二年,壽七十六歲。葬本里雷坑金釵形右股穴(墓無存)。子二,長千五郎,次千八郎,均遷福建,故寧都已無瑀之嫡裔。
瑀將其術傳二子,均遷福建,其術亦傳福建;又傳其三第克謙之子十九郎(諱邦),遷興國山寮,其術亦傳興國;還傳德興高徒傅伯通與鄒寬。
瑀著有《懷玉經》、《扒沙經》、《入式歌》、《金精鰲極》、《地理泄天機》、《葬法新印》等行世。
省、府、州、縣志均載瑀虔化(今寧都)人,對照家譜記載無訛,獨《中國人名大辭典》載瑀雩都籍,有誤。
曾文迪
曾文迪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為江西雩都縣人,父曾求己(號公安,著青囊序)。文迪於經緯、黃庭、內景之書,無所不究,而地理尤精,粱·貞明 年間(915年―920年),游至袁州府萬載縣(江西廬陵),愛其縣北西山之丘,謂其徒曰:(死葬我於此)。及卒,葬其地。後其徒在豫章(江西南昌)忽見之,駭然而歸,啟其墳墓視之,乃空棺也。人以為屍解。著《尋龍記》、《陰陽問答》。
劉江東
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楊公弟子,江西雩都縣上牢人,子劉穎(次子),婿譚文謨,皆世世相傳。據《地理樞要》雲;(唐國師筠松於焉祖岩授之,曾、劉諸子焚香發誓,地坐、面乾,相願不語,書地作圖,圖畢,相輿禮拜而退,當時文迪契其旨。江東既退,又從而質諸,然後盡得其義。)世傳有《畫莢圖》乃劉公子、婿之後代所著,又有《金函經》為雩都譚寬(字仲簡,號敦素)著,又傳《倒杖法》為楊公所授。
司馬頭陀
相傳為我國唐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其生平不詳,《地理人子須知》引用諸名家堪輿書目,載《司馬頭陀水法》雲:(司仙著荊門州馬仙觀,有台基尚存,即其成道之所也)。《消遣集地理辨證補》載有(玄關同竅歌)。江西通志謂其名曦,唐時人。
何令通
我國南唐南唐國師,著名的堪輿大師,名何溥,賜號(紫霞),廬江郡 唐代益昌縣令何易於第五代孫子,其祖從廬江遷居河南潁陰縣(今屬漯河市);因得罪皇帝遭貶至海寧縣縣令,今(休寧縣)縣令,晚年隱居安徽婺源, 精堪輿術,著《靈城精義》,修道精靈,用心火自灼而化身。其書分兩卷;上卷論形氣,下卷論理氣。
吳景巒
宋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字仲祥,德興人(江西省),父授青囊術於陳搏。慶歷間詔選陰陽者,郡學舉景巒。入京,入對稱旨,授司天監正。未幾,以上(牛頭山山陵議狀)奏言過直;有(坤風側射,厄當國毋。離宮坎水直流,禍應至尊下殿)之語,上不悅,下獄。尋以帝晏駕遇救。後徽、欽二帝北狩,卒果如其言。後棄仕途,修真於天門西岸,曰《雲山洞》,著有《理氣心印》、《吳公解義》、《玄機賦》《玄空秘旨》。
無著禪師
我國元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福建泉州人(今福建省晉江縣),俗姓王名卓,字立如,少讀書,既取科名,因天下洶洶,遂無仕志,暢游天下名山大川,登匡廬,遇一道者傳兵法、陣圖、六甲、入門之書,輿青囊、理氣等書,其師卒,適英雄四起,禪師以所學試用,不料所從非人,幾遭厄難,遂變姓名,遁入空門,自思(既際其時,不能顯名於天下,此身終無歸著),因自號(無著)。後遍證古今名墓,考驗人家休咎,不數年而通神理,歷三十餘年,只葬七十二穴,終老於四明無量庵。著《地理索隱》、《金口訣》、《神火精》。其中《地理索隱》一書,由於傳抄本甚多,故內容、名稱、作者皆有大同小異。
目講師
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沈氏玄空字載:(目講為陳友諒部將張定邊)。世傳有《目講金口訣》、《平地元言》。友諒兵敗,遂出家為僧,本為宜興儲氏之子。
冷謙
我國明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地理正宗有《歸厚錄》題(作者失名,明冷謙啟敬氏注),後被葉九升刪去,改為己注。亦有認為是蔣大鴻著。
蔣平
我國明末清初朝時期著名的堪輿大師,字大鴻(亡於1645年)生平好玄空之法,是游扶桑上宮時,得無極真人所授。無極真人,號中陽子,真正姓名不詳。大鴻自謂「仆之得傳,有訣無書」、「天侓有禁,不得妄傳,苟非忠信廉潔之人,未許傳與一二。著有《地理辨正注》、《水龍經》五卷、《八極神樞注》一卷、《歸厚錄》、《玉函真義》(又名《天元歌》)、 《古鏡歌》、《醒心歌》。授徒張仲馨、駱士鵬、呂相烈、姜垚、胡泰徵、畢世持等。其門人姜垚(會稽人,字汝臬,號堯章,著《從師隨筆》、《青囊奧語注》、《平砂玉尺辨偽歌》、張仲馨(丹陽——今江蘇省丹陽市人,孝廉)、駱士鵬(今江蘇丹徒縣人,考廉)、呂相烈(山陰人,文學,因求蔣大鴻為卜母墳,而與蔣定交,其再從叔呂師濂,弟洪烈亦從之。)、武陵胡泰徵、畢世持(淄川人、解元)、姚恆洪、王濟善、李衡等人。著《地理辨正》、《古鏡歌》、《天元五歌》、《天元餘義》等書。朱之翰考華亭縣志,謂《歸厚錄》乃蔣大鴻所著。

J. 三大式:大六壬金口訣,奇門遁甲,太乙神數;到底哪一式最完善

一個架子的不同支腳,各有特色。哪個你易於接受掌握並經常使用,哪個就完善——被你自己豐富發展。

熱點內容
爆高考語文 發布:2025-07-14 14:20:15 瀏覽:462
應用數學中心 發布:2025-07-14 13:37:52 瀏覽:19
雞哪裡最多 發布:2025-07-14 13:05:44 瀏覽:316
幼兒園安全教育活動方案 發布:2025-07-14 10:44:55 瀏覽:953
無翼鳥家庭教師 發布:2025-07-14 10:42:32 瀏覽:770
戴廟中學 發布:2025-07-14 09:56:33 瀏覽:699
寶寶吃多少 發布:2025-07-14 09:10:27 瀏覽:210
校園網學歷查詢 發布:2025-07-14 09:09:38 瀏覽:244
天策老師 發布:2025-07-14 08:46:39 瀏覽:801
初二物理奧賽 發布:2025-07-14 08:28:25 瀏覽: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