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體界面化學
樓上不要誤導他人吧,整個中南民大隻要一個民族學博士點,哪裡來的無機化學國專度級重點屬學科?中南民族大學只要3個國度特徵專業樹立點,並沒有國度重點學科。揚州大學有7個博士後活動站,其中有一個就是化學博士後活動站,揚州化學博士後活動站依託化學化工學院,以物理化學和剖析化學等博士點為支持,物理化學學科為國度重點學科培育點。主要研討方向為:膠體與界面化學、電化學與生物感測器、資料物理化學、納米技術等(揚大校長就是搞化學的,似乎是全國膠體化學學會會長)。因此哪個學校孰優孰劣,自然很清楚了,且揚州大學不論是區位優勢還是實力、排名方面,遠強於中南民大。 答復時間:2011-10-24 6:06:46
㈡ 膠體膠體與界面化學什麼叫"新相難成",通常有那些表現
樂學山大考研為你解答:
022 化學與化工學院 共招收: 123名 碩士研究生 ( 學術型碩士 93名 ,專業型碩士 30名 ) ,其中擬接收推薦免試 50名
招生專業及研究方向
專業代碼 專業名稱 招生研究方向 招生人數 專業備注
070301 無機化學 01 溶劑萃取化學及分離純化技術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有機化學實驗
02 配位化學
03 無機材料化學
04 無機葯物化學
05 光化學和光功能材料
070302 分析化學 01 光分析化學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有機化學實驗
02 色譜分析化學
03 生物分析化學
04 環境分析化學
070303 有機化學 01 有機合成化學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有機化學實驗
02 金屬有機化學
03 葯物設計與合成化學
04 有機功能材料化學
05 綠色化學
070304 物理化學 01 電化學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有機化學實驗
02 理論與計算化學
03 膠體與界面化學
070305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01 有機硅高分子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有機化學實驗
02 高分子合成化學
03 功能高分子
04 高聚物結構與性能
05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
081701 化學工程 01 化學反應工程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化工原理實驗
02 化學分離工程
03 生物資源提取分離工程
04 金屬腐蝕防護技術與工藝
081702 化學工藝 01 精細化工及工藝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化工原理實驗
02 表面工程與金屬防護
03 化工環保與綠色化工工藝
081704 應用化學 01 分離與純化技術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化工原理實驗
02 精細化學品
03 材料應用化學
081705 工業催化 01 催化新材料與制備新技術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化工原理實驗
02 環境催化技術
03 有機化工催化技術
085216 化學工程 00 不區分研究方向 不指定招生人數 同等學力加試: 1.物理化學實驗 2.化工原理實驗
㈢ 膠體與界面化學中的L-B技術是什麼
自己打開看吧
http://wenku..com/view/e44e4a2abd64783e09122bea.html
㈣ 膠體界面化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應用膠體與來界面化學 作者: 趙振國源 著
叢 書 名:出 版 社: 化學工業出版社ISBN:9787122029157出版時間:2008-08-01版次:1頁數:324裝幀:平裝開本:16開所屬分類:圖書 > 科學與自然 > 物理學
自己在網路里收一下再看看
㈤ 膠體界面與表面化學名詞解釋,求好心人幫忙
以下五個詞找不到,不敢亂寫。你自己翻書看看吧。
動點現象;微孔乳液;塑性體系;假性體系;Z均分子量
其他的都是網路上找的。
表面張力:液體表面層由於分子引力不均衡而產生的沿表面作用於任一界線上的張力。
表面能:物質的表面具有表面張力σ,在恆溫恆壓下可逆地增大表面積dA,則需功σdA,因為所需的功等於物系自由能的增加,且這一增加是由於物系的表面積增大所致,故稱為表面自由能或表面能。
接觸角:在固、液、氣三相接觸達到平衡時,三相接觸周邊的任一點上,液氣界面切線與固體表面間形成的並包含液體的夾角。
高能表面/低能表面:按照不同物體表面的比表面能大小不同,把比表面能大於0.1J/m2的表面稱為高能表面,把比表面能小於0.1J/m2的表面稱為低能表面。PS版上空白部分的氧化鋁膜,比表面能約為0.7J/m2,屬於高能表面。PS版上圖文部分的重氮感光樹脂層,比表面能約為0.03~0.04J/m2,屬於低能表面。
潤濕作用:潤濕作用通常是指液體在固體表面上附著的現象。固體表面的一種流體被另一種流體所取代的過程。
鋪展:液體在另外一種不互溶的液體表面自動展開成膜的過程。
吸附熱:吸附過程產生的熱效應。在吸附過程中,氣體分子移向固體表面,其分子運動速度會大大降低,因此釋放出熱量。物理吸附的吸附熱等於吸附質的凝縮熱與濕潤熱之和。
表面活性劑:具有固定的親水親油基團,在溶液的表面能定向排列,並能使表面張力顯著下降的物質。
濁點:油類、清漆等液體樣品在標准狀態下冷卻至開始出現混濁的溫度為其濁點。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的濃度隨溫度上升而降低在升至一定溫度值時出現渾濁,經放置或離心可得到兩個液相,這個溫度被稱之為該表面活性劑的濁點。
kraft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一般在低溫下溶解困難,隨著水溶液濃度上升,溶解度達到極限時,就會析出水合的活性劑。但是,當水溶液溫度上升到一定值時,由於膠束溶解,溶解度會急劇增大,這時的溫度稱為臨界膠束溶解溫度,即Kraft點。
HLB值:表面活性劑為具有親水基團和親油基團的兩親分子,表面活性劑分子中親水基和親油基之間的大小和力量平衡程度的量,定義為表面活性劑的親水親油平衡值。
膠束:當表面活性劑的正吸附到達飽和後繼續加入表面活性劑,其分子則轉入溶液中,因其親油基團的存在,水分子與表面活性劑分子相互間的排斥力遠大於吸引力,導致表面活性劑分子自身依賴范德華力相互聚集,形成親油基向內,親水基向外,在水中穩定分散,大小在膠體級別的粒子。
微乳液:若兩種或兩種以上互不相溶液體經混合乳化後,分散液滴的直徑在5nm~100nm之間,則該體系稱為微乳液。
增溶作用:本來在油中不溶解的液體溶質,由於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劑而溶解的現象。
乳狀液:一種液體以液珠形式分散在與它不相混溶的另一種液體中而形成的分散體系。
懸濁液:大於100納米的固體小顆粒懸浮於液體里形成的混合物叫懸濁液。
動點現象:
電動現象:分散相和分散介質的相對移動的有關電現象——電動現象,包括(1) 電泳;(2) 電滲;(3) 與電滲現象相反的作法是加壓力使液體流過毛細 管或多孔性物質,則在毛細管或多孔性物質兩端 產生電位差——流動電勢,是電滲的反過程。液體流動產生電(Quincke發現).
(4) 膠粒在重力場作用下發生沉降而產生沉降電勢,(Dorn效應)。帶電的介質發生流動,則產生流動電勢.質點運動產生沉降電勢。
電泳:帶電顆粒在電場作用下,向著與其電性相反的電極移動,稱為電泳。
電滲:電動現象之一。指在電場作用下液體(通常是水)相對於和它接觸的固定的固體相作相對運動的現象。
Stern電位:Stern界面與溶液之間的電位差,稱Stern電位。
ζ電位:帶電的顆粒分散在水中或電解質溶液中,由於靜電力的作用,在其周圍形成一個具有反號離子濃度差的雙電層。緊吸在顆粒表面的反號離子稱吸附層,當顆粒受到外力(電場力、重力等)作用時,隨顆粒一塊移動,這就是我們在實驗中觀察到的膠粒定向移動;分散較遠的反號離子稱為擴散層,與膠粒反向運動。兩者帶有相反電荷在作相對移動時,其滑移面(MN面)上產生的電位稱為動電位(ζ電位)。
微孔乳液:
泡沫:聚在一起的許多小泡。由不溶性氣體分散在液體或熔融固體中所形成的分散物系。
粘度:液體在流動時,在其分子間產生內摩擦的性質,稱為液體的黏性,粘性的大小用黏度表示,是用來表徵液體性質相關的阻力因子。
塑性體系:
假性體系:
脹性體系:表徵粘度隨剪切速率的提高而增大的固液混合體。脹性體系一詞最早由雷諾提出,他發現含有高濃度固體粉末的漿狀體,在攪拌時其體積和剛性都有增大現象,故稱為脹性體系。
降摩阻效應:當流體在管道中流動,由於流體的粘滯性和流體質點之間的相互位移,產生了摩擦阻力,引起流體的能量消耗。這種消耗表現為流體的壓頭損失或壓強降,就叫作摩阻效應。
粘彈性:流體的粘滯性及彈性的綜合性質。
Donnan平衡:在大分子電解質溶液中,因大離子不能透過半透膜,而小粒子受大離子電荷影響,能夠透過半透膜,當滲透達到平衡時,膜兩邊小離子濃度不相等,這種現象叫唐南(Donnan)平衡或膜平衡。
數均分子量:聚合物是由化學組成相同而聚合度不等的同系混合物組成的,即由分子鏈長度不同的高聚物混合組成。通常採用平均數分子量表徵分子的大小。按分子數目統計平均,則稱為數均分子量。
質均分子量(重均分子量):聚合物中按分子數按質量平均的相對分子質量。
粘均分子量:用粘度法測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Z均分子量:
單元:整體中自為一組或自成系統的獨立單位,不可再分,也不可迭加。
鏈節:組成聚合物的每一基本重復結構單元。
㈥ 什麼是膠體化學
研究膠體、大分子溶液及乳狀液等類分散體系和與界面現象相關聯的體系的性質及規律的一個學科分支。其內涵廣闊,既涉及化學中的最基礎的理論,又具有極廣泛的實用性,且與眾多學科相互交叉。膠體化學已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這是因為膠體現象很復雜,有它獨特的規律性,更重要的是它幾乎與國民經濟的各個部門都有密切關系。冶金、石油、輕紡、橡膠、塑料、食品、感興材料、日用化工等工業以及農業、軍事等部門在一些關鍵環節上都離不開膠體化學。生物與環境科學也廣泛涉及膠體化學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 膠體體系的重要特點是,具有很大的表面積。在任何兩相界面上都可以發生復雜的物理或化學現象,總稱為表面現象。表面化學就是膠體化學的一個重要分支,二者關系密切。 膠體化學的歷史是從1861年開始的,創始人是英國科學家Thomas Graham,首先提出晶體和膠體的概念,如溶膠、凝膠、膠溶、滲析、離漿等。1903年,Zsigmondy(德)發明了超顯微鏡,肯定了溶膠的多相性,從而明確了膠體化學是界面化學。1907年,Ostwald(德)創辦了第一個膠體化學的專門刊物——-《膠體化學和工業雜志》,因而許多人把這一年視為膠體化學正式成為獨立學科的一年。 膠體與表面化學的發展同步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有些方面是超前的。(1)利用現代物理與化學理論,如量子化學研究吸附與催化、用分形理論研究膠體表面形貌。(2)應用現代精密儀器和方法,如用不同力學顯微鏡研究膠粒間的力及表面分子或原子的形態。
㈦ 「界面化學」是什麼
界面化學 界面,是指物質相與相之間交界的區域,存在於兩相之間,厚度約為幾個分子層到幾十分子層(它不同於幾何中說「面」的概念,幾何中的面是抽象得到的,沒有厚度的,對於具體圖形所限定的面還可以進行面積計算;這里的面是有厚度的,是具體物質相之間的交界區域)。物質間的相界面有氣液界面、氣固界面、液固界面、液液界面、固固界面五種。習慣上將氣相與液相、固相的界面稱為表面,如固體表面、液體表面。其他的稱為界面。一般兩者可以通用。界面化學是研究物質在多相體系中表面的特徵和表面發生的物理和化學過程及其規律的科學。這就是說界面化學研究內容不僅僅局限於化學過程和規律,對界面體系特徵和物理過程和規律也進行研究。(由於膠體體系中也存在相界面且其比表面積大,膠體化學也屬於界面化學。不過現在它已經發展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餓)界面化學與人們日常生活和工農業生產密不可分。像明礬凈水、肥皂去污、人工降雨、原油去水……都是界面化學的研究內容。
㈧ 膠體化學中界面與表面有什麼區別
密切接觸的兩相間的過渡區叫界面,包括固固,固液,固氣,液液,液氣界面。
密切接觸的兩相中的一相為氣相時產生的界面叫表面。
可參考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物理化學
㈨ 環境工程水處理方向的。,與膠體與界面化學的課程有什麼相關的地方么
有,污水本身就是一種膠體,特別是含有大量有機物的水體,其處理中常要用到膠體化學的知識處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