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鞍山地理

鞍山地理

發布時間: 2021-07-30 23:10:02

1. 鞍山市的地理位置

鞍山,遼寧省第三大城市,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因市南郊有一對形似馬鞍的山(滿語思額穆阿林,意為馬鞍形的山)而得名。鞍山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中國第一鋼鐵工業城市,有「共和國鋼都」的美譽,是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鞍山現轄4個市轄區、1個縣級市、1個縣、1個自治縣,是中國特大城市之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準的較大的市。

2. 鞍山以什麼地形為主

地勢地貌 鞍山市的地勢地貌特徵是東南高西北低,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屬於千山山脈延伸部分的山區,一般海拔300——600米;最高為岫岩的帽盔山,海拔1141米,海城一棵樹嶺次之;山區主峰海拔931米,面積約為5271.44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56.97%。中部為千山山脈向西部沖積平原過渡地帶,屬低山坡崗丘陵區,一般海拔100——200米,面積約為1232.5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3.32%。長(春)大(連)鐵路以西系遼河、渾河、太子河沖積平原,一般海拔5——20米,全市海拔最低的是台安縣韭菜台鄉楊塘村,海拔僅2米;平原面積約為2748.425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9.71%。 河流水系 鞍山市境內有大小河流40餘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有遼河、渾河、太子河、大洋河、哨子河。前3條為過境河,後2條流源均在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內。遼河系全國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流經鞍山市境內的最大河流。該河從台安縣西佛鎮達連泡入境,由新華農場的溝哨子鎮出境,經盤山縣入渤海。在台安境內河段長70公里,平均河寬200米,流域面積898平方公里。台安縣境內還有台安縣與黑山縣的界河繞陽河、台安縣與大窪縣的界河外遼河以及小柳河等,均系遼河的支流。渾河源於遼寧省清原縣長白山支脈滾馬嶺,流經撫順、遼中、遼陽等市、縣,於台安縣黃沙坨鎮朝陽堡村入境,向西南方向流至海城市西四鎮三叉河匯入太子河,經營口入渤海。該河系海城市與台安縣的界河。在鞍山境內河段長67.6公里,其中海城段31.6公里,台安段36公里,平均河寬140米,流域面積3107平方公里。太子河經遼陽縣唐馬寨入海城市高坨子鎮境內,由東北向西南流至西四鎮與渾河匯合。該河是海城市西部平原的大型河流,境內河段長34.7公里,平均寬123—150米,流域面積為3009.8平方公里。源於海城境內的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以及源於鞍山市區的沙河、南沙河、楊柳河、運糧河均匯入太子河。大洋河系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內兩大內河之一。發源於岫岩縣偏嶺鄉一棵樹嶺南側,由西北流向東南,稱偏嶺河。在南流過程中,接納境內的哈達河、湯池河、雅河、牛河、溝連河等,至哨子河鄉哨子河街東與哨子河匯合,經馬嶺村王家溝東山頭出境,至東港市入黃海。境內流長180.2公里,流域面積1968.4平方公里。哨子河系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內另一主幹河流。正源在三家子鄉華山村北黑背區岔口,側源在華山村西北胡家嶺。兩源在王家東山匯合稱哨子河。河段長171.85公里,流域面積2155.03平方公里。其支流有牧牛河、石廟子河、青河、古洞河等河流。 氣候類型 鞍山市地處中緯度的松遼平原的東南部邊緣,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冷同季,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光照豐富,大風、冰雹、旱澇、霜凍等災害性天氣在不同年份和季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春季(3月——5月)大風多,降水少,日照長,回暖快,蒸發大,濕度小;夏季(6月——8月)降水多且集中,暴雨多發生在此季,氣溫高而少酷熱;秋季(9月——11月)天高氣爽,雨量驟減,氣溫急降;冬季(12月——次年2月)雪少北風多,乾燥寒冷。鞍山所轄區域雖屬同一個氣候帶,但因地理環境(地形、地貌、距海遠近)不同而有差異。年降水量為640——880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次減少;年平均℃氣溫平原地區為8.0——9.0℃,而東部和東南部山區為6.3——7.0℃;日照小時數年平均為2350-2700小時,西北部多於東南部。 礦產資源 鞍山境內已探明的礦產資源有35種。儲量最豐富的有鐵、菱鎂礦、滑石、玉石、理石、石灰石、花崗岩、硼等。鐵礦,探明儲量為100億噸,居全國之首。主要分布在鞍山市區周圍及遼陽市的弓長嶺。除分布在海城、岫岩的小部分中小型鐵礦由鄉、鎮開采外,東鞍山、大孤山、齊大山、眼前山、弓長嶺等大型鐵礦均由國家開采。菱鎂礦,主要分布在海城東部山區和岫岩境內。探明儲量為23億噸,也為全國之首,佔世界儲量1/4,且質地、品位俱佳。較大規模的礦廠有遼鎂公司、鏵子峪鎂礦、腰嶺子鎂礦以及英落、牌樓、八里等鄉鎮企業。岫岩主要在偏嶺和三家子等地開采。滑石礦,主要分布在海城和岫岩境內。探明儲量為6000萬噸。除位於海城馬風鎮范家堡子的海城滑石礦由國家開采外,余者均為鄉、鎮、村企業開采。海城和岫岩的滑石,白度純正,鐵鈣等雜質少,在國際市場上享有盛譽。玉石礦,大部分分布在岫岩境內。岫岩素有「玉石之鄉」之稱。少量分布在海城孤山鎮等地。岫岩玉石探明儲量206萬噸,年采2500噸左右,是國內最大的玉石產地。岫岩玉除縣內玉雕廠、點加工精美玉雕外,還供應全國22個省170餘家玉器廠加工。岫岩玉質地細膩、純凈,顏色艷麗多彩,有綠、黃、黑、紅、白各色。岫岩玉雕產品是大連口岸對外出口拳頭產品之一。大理石,主要產於岫岩和海城,儲量巨大。兩地的大理石色彩繽紛,有紅、黃、黑、白、綠等色,是高級建築材料的珍品。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岫岩和海城東部山區,千山區的唐家房和大孤山鄉也有些許分布,儲量可觀。上述地區的石灰石質地好、品位穩,含鈣量達53%,是生產水泥的上好原料。花崗岩,主要產地是岫岩滿族自治縣,儲量超200億噸。其中黑色花崗岩,切割成板材後,古樸典雅,別具一格,被譽為「石材之王」。其他礦藏,金屬礦有鉛鋅礦、銅礦、鎳鈷礦、金礦、黃鐵礦;非金屬礦有硅石礦、磷礦、石棉、螢石、蛭石、白雲母、重晶石、硼礦、粘土礦、石墨、煤及石油等。

3. 鞍山書的人口、地理位置等基本概況如何

鞍山市位於遼寧省中部,東經122°10'--123°13',北緯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長175公里,東西最寬133公里、東北與遼陽縣毗鄰,西與大窪縣相連,南與大石橋市、庄河市、鳳城縣接壤。市中心距遼寧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陽89公里,東距煤鐵之都本溪96公里,南距濱城大連308公里,西南距營口跋魚圈港120公里,西距盤錦市103公里。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素稱「鋼都」。
��現轄海城市、台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和鐵東、鐵西、立山、千山四個城區。全市總面積9252平方公里,總人口344.2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24平方公里,人口173.7萬人,是我國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之一。
��鞍山在遼東半島對外開放城市中,具有「中、通、豐」的優勢。
��即地理位置適中,在遼東半島對外開放區域中是連接以大連為前沿,以營口、錦州、丹東為兩翼,以沈陽為腹地的中部城市群的要沖。
��交通便利,境內辟有長大鐵路、海溝鐵路、海岫鐵路、哈大公路、沈大高速公路、盤海高速公路以及鞍山至北京、佛山和惠州的空中航線,並開通了鞍山至北京的始發列車。
��資源豐富,市區周圍鐵礦儲量逾百億噸,佔全國儲量的四分之一;南部和東南部是菱鎂礦富集地帶,約佔世界儲量的四分之一;滑石礦是我國三大產地之一,儲量居世界之首;岫岩地區素有「玉石之鄉」的美稱,擁有豐富的玉石資源;此外,農產品資源、地熱資源、旅遊資源等也相當豐富。
��這些優勢為鞍山的經濟發展、對外開放與合資合作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4. 鞍山市在什麼位置

鞍山市地處遼東半島中部,是中國最大的鋼鐵工業基地,有鋼都之稱。因市南郊有一對形似馬鞍的山而得名。東部、北部靠遼陽縣,南部與鳳城市、庄河縣毗鄰,東南部與大石橋市接壤,西部與盤山、遼中縣連接。市中心距遼寧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陽市89公里,東距煤鐵之城本溪市96公里,南距大連市308公里,西南距營口鮁魚圈新港120公里,西距盤錦市103公里。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22°10′——123°41′,北緯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長175公里,東西最寬133公里。總面積為9252.4256平方公里,占遼寧省總面積的8.4%。其中市區624.294平方公里 (鐵東區21.451平方公里,鐵西區28.784平方公里,立山區15.9平方公里,千山區558.159平方公里),海城市2732.083平方公里,台安縣1393.9916平方公里,岫岩滿族自治縣 4502.057平方公里。長(春)大(連)鐵路、沈(陽)大(連)高速公路縱貫南北;海(城)溝(幫子)鐵路、海(城)岫(岩)鐵路聯接東西。大慶至大連的輸油管道經過境內。公路成網,遍布鄉鎮,交通十分方便。
區號:0412
郵編:114000
民族宗教
全市共有32個民族,即漢、滿、回、朝鮮、蒙古、錫伯、藏、維吾爾、苗、彝、壯、布依、侗、瑤、白、土家、哈尼、傣、黎、傈僳、佤、畲、水、納西、柯爾克孜、土、達斡爾、仡佬、俄羅斯、鄂溫克、鄂倫春、拉祜族。
全市共有五教,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
歷史沿革
鞍山這座城市,雖然建置較晚,但他的歷史卻很久遠。在這里曾產生過絢麗多彩的文化,是遠古時代人類發祥地之一。從考古發現的海城小孤山古人類遺址證明,在距今約2萬年前,人類就開始在這里生息繁衍。此外,在海城境內的析木、牌樓、大屯、岔溝、騰鰲等地都發現有新石器時代的石棚、石器;在鞍山舊堡區發現有戰國晚期的青銅戈、銅鏃等,進一步證明,在這里同中原一樣,很早就臍入了人類文明的行列,構成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個組成部分。遠在戰國秦漢之際,今鞍山市境域大部一直受遼東郡首縣襄平縣等縣的管轄。今海城市境域則為西漢遼東郡新會縣、遼隊縣、台安市縣轄地。今台安縣境域則為西漢險瀆縣轄地。今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域亦屬燕國遼東郡襄平縣轄。此後延續2000多年,或屬於郡轄,或屬於國轄(如西晉設遼東國),或屬於道轄、路轄、衛轄、府轄、州轄,以至於省轄、縣轄,其建置依代相續。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蓬勃發展,鞍山市行政建置幾經變化,鞍山市或屬於行政區,或屬中央、或屬省轄。對下基本定型於目前市管縣體制。
戰國(公元前475一公元前221年)今鞍山市境域屬於燕國遼東郡。
秦代(公元前221一公元前207年)今鞍山市境域隸屬於遼東郡。
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兩漢在今東北地區的縣級行政建置增多。
西漢,今鞍山市境域屬於幽州遼東郡;
東漢,今鞍山市境域屬遼東郡和遼東屬國。
三國和西晉(220一316年)今鞍山市境域隸屬於幽州遼東郡襄平縣、新昌縣、遼隊縣、安市縣、昌黎郡昌黎縣。
東晉·十六國(317一420年)今鞍山市境域先後隸屬於前燕、前秦、後燕遼東郡。 其後一度為高句麗所割據。今台安縣部分境域則為北燕所管轄。
南北朝(420一585年)北朝之際,今鞍山市城區及海城市境域為高句麗所割據。
北魏(386一534年),今鞍山市境域大部分為高句麗割據。今台安境域隸屬北魏營 州建德郡廣都縣(今錦州市北鎮縣)。
隋代(581一618年)今鞍山市城區和海城市境域及台安縣部分境域為高句麗所割據。今台安縣境域遼河以西部分為隋朝直接管轄,屬燕郡懷遠鎮。
唐代(618一907年)今鞍山市大部境域,唐初為高句麗所割,唐高宗總章元年(668年)收歸唐朝統割。在今東北地區實行道、府、州制。分屬河北道安東都府遼城州都督府、安市州和河北道燕州遼兩縣,巫閭守捉城。
遼代(907-1125年)今鞍山市境域原有州縣數度易名,均隸屬東京道遼陽府。
金代(l115一1234年)今鞍山市境域隸屬於東京路、北京路、易蘇館路。
元代(1271一1368年)今鞍山市城區及海城市境域隸屬於遼陽路遼陽縣(今遼陽市)。今台安縣境域隸屬於廣寧府路望平縣。岫岩滿族自治縣隸屬蓋州路。
明代(1368一1644年)今鞍山市境域隸屬遼東郡指揮使司遼中衛、海州衛、廣寧衛、蓋州衛。
清代(1644一1911年)今鞍山市境域分別隸屬於奉天府遼陽州、海城縣、錦州府鎮安縣和蓋平縣、奉天行省東邊道。
中華民國(1912一1949年)今鞍山市城區境域隸屬遼陽縣、海城縣;今海城市境域為海城縣。今台安縣境域為鎮安縣,後改為黑山縣,後又設置台安縣;今岫岩滿族自治縣為岫岩縣。 1937年12月1日,偽滿洲國皇帝溥儀頒發403號敕令,鞍山正式建市;1948年2月19日,人民解放軍解放了鞍山。從此,鞍山人真正當家作了主人。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鞍山市城區境域隸屬東北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改為東北行政委員會), 1953年3月12日為中央直轄市。海城縣、峋岩縣隸屬遼東省政府。台安縣隸屬遼西省政府。
1954年8月22日,中央人民政府決定,鞍山市(城區境域)為省轄市隸屬遼寧省。城縣先後隸屬遼寧省、遼寧省遼陽專區。安縣先後隸屬遼寧省遼陽專區。沈陽市、遼寧省遼陽專區、鐵嶺專區和盤錦墾區。岫岩縣先後隸屬遼寧省、遼寧省安東專區。
行政區劃
鞍山市轄鐵東區、鐵西區、立山區、千山區等4個市轄區、台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代管海城市(縣級市)。縣(市)區共轄58個鎮、7個鄉、48個街道辦事處。
鞍山市面積9249平方千米,人口361萬人(2005年)。
鐵東區面積30平方千米,人口 49萬。郵政編碼114001。區人民政府駐東民生路20號。
鐵西區面積34平方千米,人口 29萬。郵政編碼114014。區人民政府駐人民路171號。
立山區面積55平方千米,人口 42萬。郵政編碼114031。區人民政府駐北勝利路340號。
千山區面積 503平方千米,人口 26萬。郵政編碼114041。區人民政府駐鞍海路28號。
海城市面積2732平方千米,人口113萬。郵政編碼114200。市人民政府駐海州街道。
台安縣面積1393平方千米,人口 38萬。郵政編碼114100。縣人民政府駐台安鎮恩良路。
岫岩滿族自治縣面積4502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114300。自治縣人民政府駐岫岩鎮。

5. 遼寧省鞍山市的經緯度是多少

遼寧省鞍山市地理坐標位於東經122°10′〜123°41′,北緯40°27′〜41°34′之間。

鞍山地處遼東半島中部,東西最寬133公里,南北最長175公里。鞍山是遼中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是沈陽經濟區與遼寧沿海經濟帶的重要連接帶,交通便捷,遼東半島南北與東西交通大通道在此交匯,距大連港270公里,距桃仙國際空港90公里,距營口港100公里。

鞍山總面積9255平方公里,占遼寧省總面積的8.4%。其中市區792平方公里。

(5)鞍山地理擴展閱讀:

鞍山因鋼而立、因鋼而興,具有百年工業歷史,素有「祖國鋼都、中國鋼鐵工業搖籃」等美譽,是遼寧省第三大城市,因市區南部一座形似馬鞍的山峰而得名,是全國文明城市、全國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六連冠、東北振興民營經濟發展示範市。

鞍山市於1937年12月1日置市,它是隨著鋼鐵生產的發展誕生的一個新興工業城市。在置市之前,今城區境域為一些古城堡和自然村屯,在行政上大部分屬遼陽縣管轄。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在解放戰爭期間,鞍山市曾先後隸屬於安東(今丹東)省政府、遼南一專署、遼寧省政府管轄;東北全境解放後,1949年直轄於東北行政委員會,1953年3月劃歸中央直轄,1954年6月19日改由遼寧省管轄至今。

6. 鞍山在遼寧省什麼位置

地理位置
??鞍山市位於遼寧省中部,東經122°10'--123°13',北緯40°27'--41°34'全境南北最長175公里,東西最寬133公里、東北與遼陽縣毗鄰,西與大窪縣相連,南與大石橋市、庄河市、鳳城縣接壤。市中心距遼寧省人民政府所在地沈陽89公里,東距煤鐵之都本溪96公里,南距濱城大連308公里,西南距營口跋魚圈港120公里,西距盤錦市103公里。是我國重要的鋼鐵生產基地,素稱「鋼都」。
??現轄海城市、台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和鐵東、鐵西、立山、千山四個城區。全市總面積9252平方公里,總人口344.2萬人。其中市區面積624平方公里,人口173.7萬人,是我國擁有百萬以上人口的大城市之一。

7. 鞍山市在哪裡

鞍山地處遼東半島中部,因市南郊有一對形似馬鞍的山(滿語思額穆阿林,意為馬鞍形的山)而得名。鞍山是東北地區最大的鋼鐵工業城市,中國第一鋼鐵工業城市,有「共和國鋼都」的美譽,是新中國鋼鐵工業的搖籃。

中文名稱: 鞍山
外文名稱: Anshan
行政區類別: 地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東北
下轄地區: 海城市、台安縣、岫岩滿族自治縣
政府駐地: 鐵東區
電話區號: 0412
郵政區碼: 114000
地理位置: 遼東半島中部
面積: 9252平方公里
人口: 361萬(2005年)
方言: 東北話
氣候條件: 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千山,玉佛苑,湯崗子溫泉,二一九公園,葯山風景區
機場: 鞍山騰鰲機場
火車站: 鞍山站、鞍山西站
車牌代碼: 遼C

目錄

市情概況
市花市樹鞍山市市花
鞍山市市樹
旅遊佳季
住宿醫療
餐飲介紹
娛樂介紹
購物介紹
交通運輸
自然地理
農業資源
民族宗教
歷史沿革
鞍山名人
歷史事件
行政區劃與人口
社會經濟
旅遊資源
物產特色
當地美食
友好城市市情概況
市花市樹 鞍山市市花
鞍山市市樹
旅遊佳季
住宿醫療
餐飲介紹
娛樂介紹
購物介紹
交通運輸
自然地理農業資源民族宗教歷史沿革鞍山名人歷史事件行政區劃與人口社會經濟旅遊資源物產特色當地美食友好城市展開

8. 在鞍山什麼城市的地理位置最好

三十年前換房子選址最好的地方是:勝利路以東(不含深溝寺)、對爐山交通崗以南、烈士山以北,這塊區域生活教育醫療都方便。

9. 鞍山的地形及氣候特點

地勢地貌
鞍山市的地勢地貌特徵是東南高西北低,自東南向西北傾斜。東南屬於千山山脈延伸部分的山區,一般海拔300——600米;最高為岫岩的帽盔山,海拔1141米,海城一棵樹嶺次之;山區主峰海拔931米,面積約為5271.44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56.97%。中部為千山山脈向西部沖積平原過渡地帶,屬低山坡崗丘陵區,一般海拔100——200米,面積約為1232.5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13.32%。長(春)大(連)鐵路以西系遼河、渾河、太子河沖積平原,一般海拔5——20米,全市海拔最低的是台安縣韭菜台鄉楊塘村,海拔僅2米;平原面積約為2748.4256平方公里,佔全市總面積的29.71%。
河流水系
鞍山市境內有大小河流40餘條。其中,較大的河流有遼河、渾河、太子河、大洋河、哨子河。前3條為過境河,後2條流源均在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內。遼河系全國七大江河之一,也是流經鞍山市境內的最大河流。該河從台安縣西佛鎮達連泡入境,由新華農場的溝哨子鎮出境,經盤山縣入渤海。在台安境內河段長70公里,平均河寬200米,流域面積898平方公里。台安縣境內還有台安縣與黑山縣的界河繞陽河、台安縣與大窪縣的界河外遼河以及小柳河等,均系遼河的支流。渾河源於遼寧省清原縣長白山支脈滾馬嶺,流經撫順、遼中、遼陽等市、縣,於台安縣黃沙坨鎮朝陽堡村入境,向西南方向流至海城市西四鎮三叉河匯入太子河,經營口入渤海。該河系海城市與台安縣的界河。在鞍山境內河段長67.6公里,其中海城段31.6公里,台安段36公里,平均河寬140米,流域面積3107平方公里。太子河經遼陽縣唐馬寨入海城市高坨子鎮境內,由東北向西南流至西四鎮與渾河匯合。該河是海城市西部平原的大型河流,境內河段長34.7公里,平均寬123—150米,流域面積為3009.8平方公里。源於海城境內的海城河、五道河、三通河以及源於鞍山市區的沙河、南沙河、楊柳河、運糧河均匯入太子河。大洋河系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內兩大內河之一。發源於岫岩縣偏嶺鄉一棵樹嶺南側,由西北流向東南,稱偏嶺河。在南流過程中,接納境內的哈達河、湯池河、雅河、牛河、溝連河等,至哨子河鄉哨子河街東與哨子河匯合,經馬嶺村王家溝東山頭出境,至東港市入黃海。境內流長180.2公里,流域面積1968.4平方公里。哨子河系岫岩滿族自治縣境內另一主幹河流。正源在三家子鄉華山村北黑背區岔口,側源在華山村西北胡家嶺。兩源在王家東山匯合稱哨子河。河段長171.85公里,流域面積2155.03平方公里。其支流有牧牛河、石廟子河、青河、古洞河等河流。
氣候類型
鞍山市地處中緯度的松遼平原的東南部邊緣,屬於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主要氣候特點是:四季分明,雨熱同期,乾冷同季,降水充沛,溫度適宜,光照豐富,大風、冰雹、旱澇、霜凍等災害性天氣在不同年份和季節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春季(3月——5月)大風多,降水少,日照長,回暖快,蒸發大,濕度小;夏季(6月——8月)降水多且集中,暴雨多發生在此季,氣溫高而少酷熱;秋季(9月——11月)天高氣爽,雨量驟減,氣溫急降;冬季(12月——次年2月)雪少北風多,乾燥寒冷。鞍山所轄區域雖屬同一個氣候帶,但因地理環境(地形、地貌、距海遠近)不同而有差異。年降水量為640——880毫米,自東南向西北逐次減少;年平均℃氣溫平原地區為8.0——9.0℃,而東部和東南部山區為6.3——7.0℃;日照小時數年平均為2350-2700小時,西北部多於東南部。

熱點內容
蘋果5s屏幕多少錢 發布:2025-07-14 07:42:35 瀏覽:425
光化學反應釜 發布:2025-07-14 04:43:59 瀏覽:761
鬼步舞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7-14 04:26:54 瀏覽:492
歷史朝代時間順序表 發布:2025-07-14 03:48:07 瀏覽:316
高三語文一模 發布:2025-07-14 03:28:55 瀏覽:833
教學樓矢量圖 發布:2025-07-14 01:11:27 瀏覽:438
專任教師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4 00:28:25 瀏覽:874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3 23:48:29 瀏覽:271
湖裡區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7-13 23:20:30 瀏覽:530
給老師的101條建議 發布:2025-07-13 21:59:07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