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歷物理化 » 化學與人類

化學與人類

發布時間: 2021-07-30 23:22:37

化學與人類進步有什麼聯系

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
化學研究的對象是自然界中的各種各樣的物質.浩瀚的宇宙和地球上人類用肉眼能見到的和不能直接觀察到的以原子或分子形態存在的物質,都是我們要了解和研究的對象.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化學發展史上有過極其輝煌的業績.冶金、陶瓷、釀造、造紙、火葯等都是在世界上發明和應用得比較早的國家.如商代的司母戊鼎是目前已知的最大的古青銅器;1972年在河北出土的商代鐵刃青銅鉞是我國目前發現的最早的鐵器.我國古代的一些書籍中很早就有關於化學的記載.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的巨著《本草綱目》(公元1596年)中,還記載了許多有關化學鑒定的試驗方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我國的化學和化學工業,以及化學基礎理論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1965年,我國的科學工作者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化學方法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結晶牛胰島素,到了20世紀80年代,又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種具有與天然分子相同的化學結構和完整生物活性的核糖核酸,為人類揭開生命奧秘做出了貢獻.此外,我國還人工合成了許多結構復雜的天然有機化合物,如葉綠素、血紅素、維生素B12,以及一些特效葯物等.
化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時間雖然不長,但化學作為一種實用的技術,早在史前時期就得到了具體的應用,如用火燒制陶器等.化學的發展經歷了古代、近代和現代等不同的時期.銅、鐵等金屬以及合金的冶煉、酒的釀造等都是化學的早期成就.煤、石油、天然氣等化石燃料的開采和利用、造紙術的發明和發展等,對人類社會的進步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葯物化學的興起和冶金化學的廣泛探究,則為近代化學的誕生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原子分子學說的建立,是近代化學發展的里程碑.在近代化學發展的歷程中,人們相繼發現了大量的元素,同時也揭示了物質世界的一項根本性的規律——元素周期律.在原子的核模型的建立、高度准確的光譜實驗數據的獲得、輻射實驗現象,以及光電效應的發現等基礎上建立起來的現代物質結構理論,使人們能夠深入地、科學地認識物質內部的奧秘,以及微觀粒子的運動規律,這將使對物質的研究深入到了原子、分子水平的微觀領域.同時,化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使化學所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掃描隧道顯微鏡的研製成功,使人們能夠清楚地觀察到原子的圖像和動態的化學變化.交叉分子束實驗則可以使人們詳細地研究化學反應的微觀機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能通過先進的科學儀器觀察一些物質的原子排列狀況.1990年前後,美國等少數國家首先在-269℃的低溫下移動了原子.1993年,中國科學院北京真空物理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常溫下以超真空掃描隧道顯微鏡為手段,通過用探針撥出硅晶體表面的硅原子的方法,在硅晶體的表面形成了一定規整的圖形.這種在晶體表面開展的操縱原子的研究,達到了世界水平.圖中的「中國」兩字就是這樣形成,並經放大約180萬倍在計算機屏幕上顯示出來的.這兩個字的「筆畫」寬度約2nm,是目前已知的最小的漢字.
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
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工業,也是高科技、新材料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化學多門類、多學科,它與人類社會、人類自身與人類生活及環境息息相關.但在人類社會的實際生活中,人們往往對化學工業及其產品產生了許多誤解,甚至在輿論宣傳中也出現了一些有關化學與人類健康的錯誤信息.為了使廣大群眾正確認識化學與人類生存和健康的重要作用,了解化學與人類自身的相互關系,廣東省化工學會組織了中山大學、廣東工業大學、華南農業大學等學府的教授、博士編寫了本書.本書特點是以人體自身的生命為本,以化學與人類健康之間的關系為中心,著重介紹化學元素在組成宇宙世界、地球和人體中的作用與地位,科學地闡述了食品及其添加劑、水、日用化學品、農葯、農膜、化肥、醫葯化學品等各個領域中的許多天然或合成化學品是人體生命要素,也是人體健康的物質基礎,從理論到實踐詳細地敘述了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在與自然界、生產、生活和人類疾病的斗爭中,人類利用化學品為自身健康服務的知識、經驗和正確的使用方法,從發展的角度描述了在知識經濟和高新尖化學品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未來化學品更好服務人類健康的前景,特別是基因工程產品的研製與生產將是社會發展、人類健康的福音.全書文字暢順、簡潔、內容豐富、充實、深入淺出,體現了科普書的科學性、知識性、實用性和趣味性,有較強的前瞻性.相信《環境?化學與人類健康》一書對宣傳化學科普知識、正確使用化學品,服務社會,提高人類自身生活素質,增強人類健康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北京一位中學生問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英國化學家克羅托教授:「人們都說21世紀是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的世紀,您能否告訴我化學有什麼用,我們為什麼要學習化學呢?」克羅托回答說:「正是因為21世紀是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的世紀,所以化學才更為重要.」化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已經與各相鄰學科交叉綜合,出現了生命化學、農業化學、環境化學、能源化學、地球化學、材料化學、計算化學、醫葯化學等,化學又是一門應用性極強的學科,它已滲入到現代社會的工業、農業、國防、醫葯、衛生、交通、能源、環境、材料以及正在蓬勃發展的一切高科技領.

今日化學學科正積極向一些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生活關系密切的材料、能源、環境、生命等學科滲透,使化學的作用與地位日益顯著.反過來,這種學科間的滲透,對化學學科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人類很早就開始使用材料,從石器時代到現代,人類所使用的材料不斷地發生變化,材料的種類越來越多,用途也越來越廣.我們對於材料的認識,應該包括為人類社會所需要並能用於製造有用器物的物質這兩層涵義.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的物質都可以稱為材料.材料按其化學組成或狀態、性質、效應、用途等可以分為若干類.例如,按化學組成分類,陶瓷屬於非金屬材料;合金屬於金屬材料;橡膠、化纖等屬於有機高分子材料.歷史的發展表明:沒有新材料的出現,就沒有工業的進步和大量新產品的涌現.因此,許多科學家都認為新材料是高技術的突破口,只有更好地開發和應用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才能擁有更強大的經濟優勢和技術潛力.化學不僅在一般材料的研究、生產和應用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在研製具有特殊性能的新材料方面也會繼續發揮其獨特的優勢.總起來講,適應科技迅猛發展所需的諸如耐腐蝕、耐高溫、耐輻射、耐磨損的結構材料,以及敏感、記錄、半導體、光導纖維、液晶高分子等信息材料和超導體、離子交換樹脂與交換膜等高功能材料,它們的製取都是需要化學進一步參與研究的重要課題.

位於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猿人遺址中的炭層,表明人類使用能源的歷史已非常久遠.人類社會的發展與能源消費的增長是密切相關的,我們現在使用的能源主要來自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氣等,但化石燃料是一種不可再生,並且儲藏量有限的能源,而且在開采和燃燒過程中還會對自然環境造成污染.為了更好地解決能源問題,人們一方面在研究如何提高燃料的燃燒效率,另一方面也在尋找新的能源.這些都離不開化學工作者的努力.例如,核能和太陽能的發電裝置離不開特殊材料的研製;用氫作為能源需要考慮貯氫材料和如何廉價得到氫,等等
化學——人類進步的關鍵
環境問題是當今世界各國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在世界人口不斷增長、生產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過程中,由於人們對環境與生產發展的關系認識不夠,以及對廢棄物處理不當,使環境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壞,如土地的沙漠化、水資源危機、酸雨、臭氧層的破壞、有毒化學品造成的污染等.因此,保護環境已成為當前和未來的一項全球性的重大課題之一,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在這些關繫到國計民生的環境問題中,化學工作者是大有作為的.因為污染問題的解決主要還得靠化學等方法.有的專家提出,如果對燃燒產物如CO2、H2O、N2等利用太陽能使它們重新組合,使之變成CH4、CH3OH、NH3等的構想(圖5)能夠成為現實,那麼,不僅可以消除對大氣的污染,還可以節約燃料,緩解能源危機.

對健康的關注也是人類面對的重要課題.我們知道,用以保證人體健康的營養、葯物的研究、人體中的元素對人體生理作用的研究,以及揭開生命的奧秘等,都離不開化學.因此,如何在這些方面正確地運用化學知識,與其他學科協調研究就成為調節生命活動和提高人體素質的重要手段.此外,在資源的合理開發和利用、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以及癌症治療的研究等方面,化學也都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綜上所述,在研究材料、能源、環境、生命科學等方面,以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不難看出,化學對社會的發展和人類的進步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學習化學時,我們不僅要注重化學實驗的作用,掌握有關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要重視訓練科學方法,這對於培養我們的科學態度,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很有幫助的.在學習時,我們還必須緊密聯系社會、生活、生產等實際,要細心觀察,並善於發現和提出問題.除了學好教科書中的內容以外,還應多閱讀一些課外書籍和資料,培養自學能力,以獲得更多的知識,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較高素質的現代社會的公民,為實現祖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貢獻自己的力量.

⑵ 化學與人類文明論文

指出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化學的發展,化學在創造物質生活方面的貢獻、化學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化學在調節生命和提高人體素質方面所起的作用、化學對社會文化發展的作用等不容忽視。化學既是關於自然的科學,又是關於人的科學。在當代科學的發展中,它們正在走向統一。因此,現代化學不僅是認識生命過程進化的手段,也是人類生存的手段和獲得解放的手段。它的各個研究領域都直接或間接地關繫到人類社會的發展問題。隨著社會的發展化學已成為一門滿足社會需要的中心科學,創造著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斷地影響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一、化學對人類創造物質生活的貢獻1、提供糧食和控制人口全世界現在人口近62億,全球糧食總量近18.78億噸,其中約30-50%是由化肥得到的收益。每年有6000萬人需要糧食援助,有8.62億人營養不良。預計在205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93億,面對著迅猛增長的人口,相應的糧食產量必須快速增加,以滿足人的生活需求。所以在注重發展生物技術的同時,也得靠發展化肥和農葯給予保證。每年被害蟲和老鼠吃掉的糧食就很多,化學殺蟲劑和滅鼠劑起了很大的作用。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充分利用太陽能,可為人類提供更多的糧食和資源。化學家和生物學家相互配合,利用現代激光光譜等先進技術可以有效地揭示光合作用的復雜的化學反應機制。這不僅有利於農業增產,而且可實現人工模擬光合作用,用於水分解和合氨氣中。生長調節劑是在很低劑量下就能調節動植物生理活動的一類化合物。它們具有促進植物生根、成長和提前開花結果以及培養無籽果實等多種調節功能,農業經濟意義很大。化學家已經提取了數百種這樣的天然化合物,發現它們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此外,化學也為糧食儲藏和食品加工提供豐富多樣的保護劑、防腐劑、呈味劑、助味劑、著色劑以及各種補增營養的添加劑。天然有機物化學、味道化學、食品化學等正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採用化學手段增產糧食,提供化學營養品,僅是解決人類生活和生存問題的一個方面,控制人口增長也是十分重要的另一方面,因為地球是有限的,而且農田更是有限的。雖然目前世界上已有不少國家和地區實行計劃生育,但是世界人口增長速度仍是驚人的,人口爆炸危機依然存在。農田急劇減少,能源和資源過渡消耗,化肥、農葯等化工產品污染環境,生態環境能承受得了嗎?因此,積極開發醫葯化學和生物化學技術,提供有效而副作用小的避孕葯和絕育手術,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甚至待人口達到一定高峰值之後出現負增長,是一種比較有效的長期對策。2、提供現代化的材料和新能源現代化學對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和擴展消費生活方式提供著各種各樣的新材料。當今世界棉花產量不十分充足,已遠遠不能滿足人們衣著的需要。化學纖維工業每年已能提供1000多萬噸產品。塑料不僅成為傢具的結構材料和裝飾材料,而且在建築材料、通訊材料、包裝材料等方面也有廣泛用途。目前世界塑料年產量已達6000多萬噸。先進的交通工具為日益頻繁的社會交往和運輸創造了方便條件。化學既能為其製造提供性能優良的結構材料,又為其運行提供高質量的燃料和潤滑油。僅交通工具所需要的合成橡膠,世界年產量已達到800多萬噸。現代化學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定向合成催化劑的開發、分子剪裁剪技術的採用,有可能製成各種得心應手的材料。信息在人們的生活中占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大大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可是信息技術不只是電子學的任務,而且與化學的關系也相當密切。如大集成電路的超精細加工、光導通訊等新的信息技術都有賴於化學功能材料的發展。煤的氣化和液化離不開化學,太陽能的開發利用需要化學,核能的開發利用也必須有化學工作者參加。氫能已被人們認為是最理想的能源,可是氫的製取方法盡管已有很多,但在經濟性上都不夠理想,所以仍有難度很大的化學問題等待人們去解決。化學儲存能對氫的儲存和太陽能的儲存都有重大意義,是保證持續而有效地利用能源的重要手段。消除能源工業污染、提供燃料利用率和節能系作為解決能源問題的重要內容,化學的貢獻也很大,因此化學工業本身就是產能和用能的重要部門。水對於人類的意義,並不亞於信息和能源。生活用水,農業用水,工業、電力運輸都需要用水。沒有水,就根本不會有人類。可是地球上的淡水只佔0.6%。目前解決水的辦法,基本上都與化學有關,保護天然的淡二、化學對人類生存環境的影響

⑶ 化學與人類密切相關.

【答案】:(1)蛋白質.(2)乳化.食醋.(3)NH3.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1)肉、蛋、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2)常用的洗潔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這是因為洗潔精具有乳化作用.食醋中含有醋酸,醋酸能和碳酸鈣反應生成醋酸鈣、水和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鎂反應生成醋酸鎂和水,從而除去水垢.(3)由X+HClO=NH2Cl+H2O可知,每個X中含有一個氮原子和三個氫原子,是氨氣,氨氣的化學式是NH3.
考點:生命活動與六大營養素;乳化現象與乳化作用;醋酸的性質及醋酸的含量測定;質量守恆定律及其應用..

⑷ 化學與人類社會發展的關系

1、化學是一門是實用的學科,它與數學物理等學科共同成為自然科學迅猛發展的基礎。化學的核心知識已經應用於自然科學的各個區域,化學是改造自然的強大力量的重要支柱。

化學家們運用化學的觀點來觀察和思考社會問題,用化學的知識來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例如能源問題、糧食問題、環境問題、健康問題、資源與可持續發展等問題。

2、化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與滲透,產生了很多邊緣學科,如生物化學、地球化學、宇宙化學、海洋化學、大氣化學等等,使得生物、電子、航天、激光、地質、海洋等科學技術迅猛發展。


(4)化學與人類擴展閱讀

化學的研究對象:

化學對我們認識和利用物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化學則是人類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與人類進步和社會發展的關系非常密切,它的成就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

從開始用火的原始社會,到使用各種人造物質的現代社會,人類都在享用化學成果。人類的生活能夠不斷提高和改善,化學的貢獻在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⑸ 化學史:化學與人類健康

化學是一門基礎的自然科學,對人類有重大意義,跟生活有很大關系。誠然我們看到化學對於我們整個人類的健康與發展有著補課或缺的重要作用,但與此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化學在某種途徑上對人類的健康也產生了負面作用。

首先讓我們來看化學對人類的積極作用。

1. 化學對人類的積極作用最直接的表現在了對衣食住行的影響。從穿的暖到穿的好再到穿的即暖又好是一個過渡,化學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尼龍,分子中含有醯銨鍵的樹脂,自然界中沒有,需要靠化學方法得到;滌綸,用乙二醇、對苯二甲酸二甲酯等合成的纖維。

2. 民以食為天,現在的人不僅僅講究一個吃飽,更要求吃好、吃健康。無論是在一個人的生長發育階段或是在他行將就木的時候,都需要一些微量元素或物質來維持生命活動。用純鹼發面制饅頭,松軟可口。各種飲用酒,經糧食等原料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製得。檳榔是少數民族喜愛的食物,在食用前,檳榔必須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塊。到一定時間後,才可食用。
此外,各種通過化學方式得來的調味料(最明顯的莫過於食鹽)或是各種食物,也對人類的飲食健康產生深遠影響。

3. 至於住,化學為人類提供了更多的建築材料,使得建築行業在近兩百年當中突飛猛進。生石灰浸在水中成熟石灰,熟石灰塗在 上干後成潔白堅硬的碳酸鈣,覆蓋了泥土的黃色,房子才顯得整潔明亮。化學煉出鋼鐵,我們才有鐵製品使用。化學加工石油,我們才能用上輕便的塑料。化學鍛燒陶土,才能使房屋有漂亮的瓷磚表面。
化學不僅使人能夠住的好,更加住的安全。

4. 在行的方面,化學反應是交通工具得以行駛的動力。沒有燃料的燃燒放出熱量,車輛根本無法開動。化學能是它們得以行動的最原始的能量來源,即使用了電做動力,也不能忘記化學能偉大的貢獻。在現在,化學仍是交通工具的生命仍對人們出行起重大作用。我們可以想像,如果沒有化學,就沒有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交通工具還停留在最古老的馬車、步行上,至於坐飛機、火車、輪船等更是不可想像的。

5. 從人類身體健康來講,化學可以為人類提供更為舒適的生活環境,可以讓我們在夏天的到涼爽,在冬天獲得溫暖。化學通過各種葯物的研製,及時有效地防止了病情的進一步惡化。所以,化學在醫葯衛生領域的貢獻是不可忽視的。這個也是化學對於人類文明發展的最重要作用之一。

當然,說了那麼多化學對人類有益的影響,但同時化學對人類的健康也存在著諸多的不利影響。

1. 首先突出的是環境污染問題。伴隨著工業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增長依靠化學工業的支撐,這勢必進一步造成了工業能源緊張,環境的污染和生態的破壞。如今,我們很難再看到一條澄澈的河流,很難再看到蔚藍的天空和原生態的草原、森林。酸雨、霧霾時時威脅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各種有毒氣體的排放和廢液廢渣的排放在人的吃喝住行上危害人們,化學可以通過這些途徑影響人類健康。

2. 大量含碳燃料的燃燒,不僅破壞植被,也加劇了溫室效應,使得全球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各類動植物的生活生存環境遭到巨大變故,生態失調。

3. 農業生產中的化肥,雖然促進了農作物的收成,但是殘留在作物上的農葯殘余,對人類健康危害極大。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蘇丹紅」事件,說明了化學在發展過程中也被不法分子所利用,危害了人的生命安全。生活中各類洗滌劑在使用過程中也會對人類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化學是一把雙刃劍,對於它,我們要謹而慎之。

⑹ 化學與人類的介紹

《化學與人類》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旦初。化學是一門與人類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基礎學科。本書共分七章,分別敘述化學在人類的生存、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所作出的貢獻,例如,化學在糧食、環境、能源和人口控制中的作用。同時,也闡述了化學對於提高人類生活質量所作出的貢獻,即化學為人類源源不斷地提供新材料、新工藝。化學還將為人類的延年益壽提供必不可少的幫助。

⑺ 為什麼說化學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

化學是一門基礎自然科學,它是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銳利武器.目前化學科學已經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切技術領域,它在為人類提供豐美的食品、豐富的能源、品種繁多的材料、治療疾病的醫葯,以及保護人類的生存環境等方面起了巨大的作用.
眾所周知,我們周圍的事物都是由許許多多的化學元素組成的,包括我們人體不可缺少的許多元素.只要你留心觀察、用心思考,就會發現生活中的化學知識到處可見.人類生活壞境中的物質,有的是天然存在的:比如我們喝的水、呼吸的空氣、腳下的泥土等等;有的是由天然物質改造而成的:如我們吃的醬油、喝的酒是由糧食加工和經過化學處理得到的.更多的物質不是天然生成的,而是用化學方法由人工合成的,如化肥、農葯、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它們形形色色、無所不在,使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放眼四顧,我們都會看到各種各樣的化學變化、五光十色的化學現象.可見,人們的生活離不開化學——生活處處顯化學.
下面就簡單的舉例說明我們生活中衣食住行一些常見的化學知識或現象.
在食的方面,化學顯得格外重要.比如用純鹼發面制的饅頭,松軟可口.各種飲用酒可由經糧酒等原料發生一系列化學變化製得.檳榔是少數名族喜愛的食物,在食用前,檳榔必須浸泡在熟石灰中,切成小塊,到一定時間後,才可食用等等.
那麼首先就來說說我們身邊最常見的食鹽吧,它的學名叫氯化鈉,是我們用來調味或腌制魚肉、蛋和蔬菜等必不可少生活用品,素稱「百味之王」.人們每天都要吃一定量的鹽(一般成年人每天吃6g到15g食鹽就足夠了),其原因一是增加口味,二則是人體機能的需要.Na+主要存在於細胞外液,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和容量的重要成分.動物血液中鹽濃度是恆定的,鹽分的過多流失或補充不夠就會增大興奮性,於是發生無力和顫抖,最後導致動物後腿麻痹,直至死亡.
我們也要記住豆腐切不可與菠菜一起煮.草酸鈣是人體內不能吸收的沉澱物.菠菜、洋蔥、竹筍中含有豐富的草酸、草酸鈉,豆腐中含有較多的鈣鹽,如硫酸鈣等成分.上述物質可以發生復分解反應,生成草酸鈣沉澱等物質.從醫學的觀點看:菠菜、洋蔥、竹筍等不要和豆腐同時混合食用,會生成草酸鈣的沉澱,是產生結石的誘因;從營養學的觀點看,混合食用會破壞他們的營養成分.如果將菠菜、洋蔥、竹筍等在水中瀝過,再放入豆腐,即可消除此潛在威脅.加碘食鹽的使用.碘是人體必需的營養元素,長期缺碘可導致碘缺乏症,食用加碘食鹽是消除碘缺乏症的最簡便、經濟、有效的方法.加碘食鹽中含有氯化鈉和碘酸鉀,人體中需要的碘就是碘酸鉀提供的,而碘酸鉀受熱、光照時不穩定易分解,從而影響人體對碘的攝入,所以炒菜時要注意:加鹽應等快出鍋時,且勿長時間燉炒.自來水剛煮沸就關火對健康不利,煮沸3-5分鍾再熄火,燒出來的開水亞硝酸鹽和氯化物等有毒物質含量都處於最低值,最適合飲用
說完了吃的就再說說與穿有關系的化學知識.我們洗衣服用的洗衣粉可以說功能越來越多,有加酶漂白的,有幫助柔順的,還有芳香四溢的,可以說五花八門.可是,你知道嗎?洗衣粉功效越強越多,表明添加的化學劑越多,即使是宣稱柔順防護的配方,也同樣含有刺激的化學制劑.因此,購買洗衣粉要盡量選功能簡單、添加成分少、氣味淡的.
化學與住的聯系就更不用說了,就拿我們居住的地球來說,據英國布里斯託大學和帝國大學科學家研究發現,如今地球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要高於百萬年前的水平.如今二氧化碳含量水平的上升,主要歸咎於人類對林木的過度砍伐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據預測,到2100年,其含量將上升到距今5千萬年前的始新世紀水平.當時還沒有巨大的冰川,大陸上的廣大區域被洪水覆蓋.今天的倫敦區域在當時是熱帶沼澤,年均氣溫為25℃,但如今的年均溫度則為10℃.地球溫度的升高,將給我們人類帶來無法想像的災難.
今年我國成功發射嫦娥3號衛星並搭載著路器及月球車,這又是我國航天事業的一大進步,未來去月球旅行將不再是夢.火箭之所以能飛上太空,因為它所使用的燃料是能量巨大的火箭推進劑 ,有固體和液體兩大類.固體推進劑可分為雙基推進劑(主要由硝化棉和硝酸酯類增塑劑如硝化甘油等組成)和復合推進劑(主要由可燃劑——粘結劑如聚氨基甲酸酯、聚硫橡膠、聚丁二烯等和氧化劑如硝酸銨、高氯酸銨等組成).液體推進劑由可燃劑(如液氫、肼類、胺類、硼烷、石油產品等)和氧化劑(如液氧、液氟、過氧化氫、發煙硝酸、四氧化二氮、四硝基甲烷等)組成.
日常生活中,化學給人類帶來許多方便,洗衣粉和肥皂是家用去污的好產品,啤酒是人們喜歡的飲料,蒸饅頭時放些蘇打,饅頭蒸的又大又白又好吃,還有許許多多的例子.

熱點內容
蘋果5s屏幕多少錢 發布:2025-07-14 07:42:35 瀏覽:425
光化學反應釜 發布:2025-07-14 04:43:59 瀏覽:761
鬼步舞廣場舞教學 發布:2025-07-14 04:26:54 瀏覽:492
歷史朝代時間順序表 發布:2025-07-14 03:48:07 瀏覽:316
高三語文一模 發布:2025-07-14 03:28:55 瀏覽:833
教學樓矢量圖 發布:2025-07-14 01:11:27 瀏覽:438
專任教師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14 00:28:25 瀏覽:874
二年級語文第一單元測試題 發布:2025-07-13 23:48:29 瀏覽:271
湖裡區教師進修學校 發布:2025-07-13 23:20:30 瀏覽:530
給老師的101條建議 發布:2025-07-13 21:59:07 瀏覽: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