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證據
也就是用史實證明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
② 都說中國5000年歷史,有什麼證據
五千年中華文明史不存在 眾所周知,傳統的看法一致以為中國的文明有5000年的歷史,可是又有幾個人知道,這個5000年的燦爛的文明又是誰「算」出來的呢?不少西方的歷史專家均不敢苟同,很多人認為中國進入文明時代不超過3000年,據說連最新的《劍橋中國史》在談到中國古代史的時候,提到先秦以前發生什麼事情,由於不清楚,草草作個說明罷了。 作為一個中國人面對如此的事實不好作何感想?是不是有些尷尬呢?其實,那個所謂的5000年不過是認為杜撰出來的結果。一般來講,我們現代人都把黃帝作為我們的人文祖先,以所謂的黃帝紀年作為文明發端的,也就是說從黃帝開始到現代已經有5000年了。事實上,果真如此嗎?現在,我們把黃帝存在的依據歸結於司馬遷寫的——《史記》,可是《史記》當中並沒有具體記載黃帝的生卒年月。雖把他老人家列在《五帝本紀》之首,但對《五帝本紀》並不記年,可能司馬遷自己也吃不準,也就記錄下來給後人一個交待了。那麼這個5000年又是誰搞出來呢? 大家翻翻辭海可知,辛亥革命時期所用黃帝紀元對照表的說明,這個年數的來源如下:各紀年中,以《民報》所用年代為多數革命黨人所接受。武昌起義後湖北軍政府文告,即以此為據,各省響應的文告亦多采此說。孫中山就任臨時大總統時,通電各省,以黃帝紀元4609年為中華民國元年。這個紀年流傳至今,倒也變成了「真理」。和當下暑期放假頗有微妙之處,很多人都知道學生每年都有寒暑假,可是為什麼有這個寒暑假就不知寥寥了。原來這個傳統是幾個世紀以來歐洲的農民子弟為了適應小麥播種收割的規律制訂的假日,這和現在制訂假日的初衷有著本質的不同,可是現在的孩子不需要再種麥子、割麥子了,那麼還保留這么長的假期,不是耽擱孩子們的大好光陰嗎? 話說回來,這樣不負責人的,隨便說中國有大約5000年的文明史的報紙,不是耽誤了我們了解歷史的真相嗎?似乎這頂帽子帶在每個國人頭上都是蠻興奮的,可以大大增強一點民族自豪感吧!其實這個所謂的5000年是根據宋代的算命先生邵康節《皇極經世》一書所稱堯元年為甲辰年,後來又被盧景貴論證一把,考定這一年相當於公元前2357年。而他們都不是史學家,《皇極經世》本身又是一部術數書,誰知道是怎麼算出來的。都是了不起的「通天眼」的大師。 這其實是一個重大謬誤和遺失,有人說所謂的歷史就是一部當代史,至於它是否符合真相,沒有人能說得清楚,司馬遷固然治學嚴謹,但是他同樣沒有跳出這樣圈套,以一條黃河,一個皇帝畫地為牢,緊緊團結在「朝廷」中央,而忽略了北方以及南方長江流域,和其他地區的情況,編纂出來的「一言堂」變成了金科玉律,讓後人頂禮膜拜了,其實,據七十年代以來考古學發現,我們並非是一個閉關鎖國的黃色的「大陸民族」,早在7000多年前,河姆渡人就已經遠徵到了今天的夏威夷,也有了世界上最早的稻穀。而在9000多年前,現在湖南一代的漢江平原已經進入了非常富足文明的文明階段。你會作何感想呢?另外經考古發現一再證實,如蠶絲、茶葉、瓷器、漆器等等足以代表中華文明的事物,無不起源於南方。如果你知道影響人類最重要的200個發明種,追本溯源,有一半以上是他們創造的,你又當作何感想? 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們有一萬年的文明史,可是這個尷尬的「炎黃子孫」的頭銜為了統戰需要,可能一隻要帶下去。
滿意請採納
③ 什麼叫歷史證據問題
歷史事件,人物的文字的,實物的和認證的證據
④ 歷史證據,歷史解釋和歷史敘事的區別
歷史敘事有真有假,真實的就能成為歷史證據,用證據來說明歷史事實就叫做歷史解釋
⑤ 歷史學家和歷史證據應該是什麼樣的關系
這個問題就有些高深了,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不同的歷史哲學家看法也不一樣。
1、像蘭克的客觀主義史學,認為如實直書,歷史學家要極為嚴格的批判史料,要不偏不倚的公正客觀的闡述歷史,作為史家要是記錄了一點點未經考證的話語,那是對上帝的不敬。
2、像巴克爾的實證主義史學,更是把歷史資料和大自然的山川河流等同,認為對待史料要像物理化學一樣像自然科學一樣去研究。
3、但是後來出現了克羅齊、克林伍德、愛德華·卡爾、卡爾·貝克爾等人,他們都是反上述兩個觀點的,但他們內部的觀點也不盡相同,有的說歷史就是歷史學家和過去的資料不斷互動的過程,有的說史料都是主觀性很大的東西,都經過了史家思想的處理,所以歷史都是思想的歷史,還有人說,同一份歷史資料不單單在史家眼裡,更是在每個人眼裡都是不同的,所以每個人都是他自己的歷史學家。
等等吧,太多了,簡單說這么多。如果您真的對這方面有興趣,可以去找《西方史學史》讀一讀。
⑥ 中國是不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有什麼證據能證明
其實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歷史基本最短
埃及——前3100
古巴比倫——前3500
印度——前2300年至前1750年。
中國 前2070 你所提到的幾個國家希臘有4000多年歷史比較長,日本早期文化落後,文化真正繁榮於向唐朝學習,美國就不行了,應該從1776年的《獨立宣言》算起。
但是中國是唯一沒有中斷的國家
順便說一下其實還有許多古老的文明其實因為種種原因沒有被發現
還有,三樓的請注意窩闊台,忽必烈,多爾袞,康熙等人都將他們的王朝予以了漢化,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大融合,所以中華民族的文化沒有斷代。
⑦ 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
考古學家從地里發掘出來的東西,在確定成色和質量以後確定是文物和歷史有直接關系的就可以黨組歐式歷史正劇。
⑧ 歷史考察需要什麼證據
絕對真實的歷史我們稱為第一歷史。然而我們在現在的歷史研究中是無法還原歷史的真實面目的。我們只能無限的接近歷史的原貌。
在現在歷史的考察中,我們的參考主要有三類
第一類為:文物和建築。這是重要的參考點,因為他們是客觀存在的,也是所有參考點中最為可靠的。
第二類為:正史和官方的文件檔案與卷宗。最直觀,真實性比較可靠,但是這些都是勝利這些的,有一定的片面性。
第三類為:野史和民間傳說。不太可靠,一般只做參考。
希望會對樓主有些幫助
⑨ 足跡的歷史證據
恐龍足跡作為恐龍研究的一個新分支,是由恐龍腳丫兒「踏」出來的,它有著恐龍骨骼化石無法替代的作用。化石保存了恐龍生前身後一些支離破碎的信息,足跡保存的卻是恐龍在日常生活中的精彩一瞬。這些足跡不僅能反映恐龍日常的生活習性,行為方式,還能解釋恐龍與其環境的關系,這些都是古生物學家夢寐以求的寶貴信息。
中文名稱: 足跡
定義:主要是由有腳的較高級的動物(脊椎動物)以四足或兩足行走,或節肢動
物以附肢爬行運動形成的表面跡。
英文名稱: track
所屬學科:古生物學(一級學科) ;古生態學、埋藏學、遺跡學(二級學科) ;
遺跡學(三級學科)
⑩ 確認一個歷史事件是否存在,需要依據什麼間接證據
是否有記載,是否是孤證。
一般來說,流傳下來的歷史事件都是有記載的,沒記載的也傳不下來。然後就要看這個記載是不是孤證,如果是孤證的話,可信度就會下降。如果不是孤證,那麼可信程度就會大大提高。
比如,對於商朝帝王世系,以前只有司馬遷的《史記》里有所記載,但是考慮到司馬遷離商朝已經將近差八九百年了,而且是孤證,所以此商王世系一直沒有獲得史學家的肯定。但是隨著甲骨文的發現和解讀,證明了司馬遷的商王世系是正確的,這樣就通過甲骨文和司馬遷《史記》的雙重認定,確認了商王世系的真實性。
甲骨文的發現大大提高了《史記》的可靠性,所以盡管現在還沒有發現夏朝的文字記載,但是也沒有人敢說《史記》的夏王世系是不靠譜的。
孤證無法判斷真偽的一個事例是:諸葛亮的老婆是誰。《三國志》里對此沒有記載,只有唐代裴松之的注釋里提到,諸葛亮娶的老婆姓黃。所以,在沒有找到第二個證據前,這個事情始終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