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歷史
① 杜康的起源來歷
杜康又名少康,夏朝第五位國王,據《史記·夏本紀》及其他歷史文獻記載,其父帝相因政變被殺,其母後緡氏懷之逃到娘家「虞」,因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故取名少康。少康常牧忘食,偶知變味剩飯的汁水甘美異常,經反復地研究思索,終於發現了自然發酵的原理,後又經不斷改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釀酒工藝,從而奠定在中國釀酒業開山鼻祖的地位,其所造之酒也被命名為「杜康酒」(《說文解字》註:「杜,甘棠也,杜康酒,甜酒也。」) --------------------------------------------------------------------------------------------------------------------------杜康,有人說他原是黃帝手下的一位大臣。
黃帝建立部落聯盟後,經過神農氏嘗百草,辨五穀,開始耕地種糧食。黃帝命杜康管理生產糧食,杜康很負責任。由於土地肥沃,風調雨順,連年豐收,糧食越打越多,那時候由於沒有倉庫,更沒有科學保管方法,杜康把豐收的糧食堆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因山洞裡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非常生氣,下令把杜康撤職,只讓他當糧食保管,並且說,以後如果糧食還有霉壞,就要處死杜康。
杜康由一個負責管糧食生產的大臣,一下子降為糧食保管,心裡十分難過。但他又想到嫘祖、風後、倉頡等臣,都有所發明創造,立下大功,唯獨自己沒有什麼功勞,還犯了罪。想到這里,他的怒氣全消了,並且暗自下決心:非把糧食保管這件事做好不可。有一天,杜康在森林裡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大樹枯死了,只剩下粗大樹干。樹干里邊已空了。杜康靈機一動,他想,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時,也許就不會霉壞了。於是,他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了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打下的糧食全部裝進樹洞里了。
誰知,兩年以後,裝在樹洞里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樹周圍躺著幾只山羊、野豬和兔子。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啥原因,還在納悶,一頭野豬醒了過來。它一見來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醒來逃走了。杜康上山時沒帶弓箭,所以也沒有追趕。他正准備往回走,又發現兩只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背後觀察,只見兩只山羊舔了一會兒,就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了。杜康飛快地跑過去把兩只山羊捆起來,然後才詳細察看山羊剛才用舌頭在樹洞上舔什麼。不看則罷,一看可把杜康嚇了一跳。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子,裡面的水不斷往外滲出,山羊、野豬和兔子就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杜康用鼻子聞了一下,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自己不由得也嘗了一口。味道雖然有些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這一喝不要緊,霎時,只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便身不由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原來捆綁的兩只山羊已有一隻跑掉了,另一隻正在掙扎。他翻起身來,只覺得精神飽滿,渾身是勁,一不小心,就把正在掙扎的那隻山羊踩死了。他順手摘下腰間的尖底罐,將樹洞里滲出來的這種味道濃香的水盛了半罐。
回來後,杜康把看到的情況,向其他保管糧食的人講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建議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的人卻不同意,理由是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了,被降了職,現在又把糧食裝進樹洞里,變成了水。黃帝如果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會把杜康打個半死。杜康聽後卻不慌不忙地對大夥說:「事到如今,不論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起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報告,又仔細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立刻與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一致認為這是糧食中的的一種元氣,並非毒水。黃帝沒有責備杜康,命他繼續觀察,仔細琢磨其中的道理。又命倉頡給這種香味很濃的水取個名字。倉頡隨口道 :「此水味香而醇,飲而得神。」說完便造了一個「酒」字。黃帝和大臣們都認為這個名子取得好。
從這以後,我國遠古時候的釀酒事業開始出現了。後世人為了紀念杜康,便將他尊為釀酒始祖。
② 杜康酒有幾千年的歷史
因製作杜康酒的「酒祖」杜康生活年代具有爭議,大約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一、黃帝時期
傳說在黃帝的時候,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濕,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里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盪的樹干。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干里。
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里查看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乾裂開了幾條縫,由里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嘗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
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嘗,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神」。
二、夏代君主
據《說文解字·巾部》釋: 「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 」啟襲禹位,標志了中國歷史上第一代王朝的正式誕生。繼啟登位的太康荒淫無道,被後羿乘機奪位後失國 。但後羿隨即又被自己的親信寒浞取代。太康逃到同姓部落斟鄩那裡,後羿滅掉斟鄩,擁立仲康。仲康之子姒相逃奔商丘。此時,相的妻子後緡正懷有身孕,她逃到有仍氏,生下了少康,因希望他能像爺爺仲康一樣有所作為,所以,取名姒少康。少康又名杜康,就是夏朝的第五位國王。
(2)杜康歷史擴展閱讀:
中國的文化總是豐富飽滿的,在酒的始創者尚無最終定論時,人們還在樂此不疲地做著種種離奇的猜想。除了上面幾種影響比較大的造酒說之外,民間還流傳著堯帝造酒、黃帝造酒等說法。 宋人高承《事物紀原》稱:"不知杜康何世人,而古今多言其始造酒也。",
而從考古和歷史文獻記載來看,夏代洛陽已經出現酒器,商代都城朝歌(今河南淇縣)就有"酒池肉林"的傳說,到周朝,治者認為殷商滅亡的原因有很多,酗酒亂德是重要的一條。周公還頒布了《酒誥》,旨在樹立和弘揚優良的酒風。可見,作為"酒祖"杜康,其生活年代應該不晚於三代時期。
③ 杜康是哪個朝代
杜康是哪個朝代的杜康,夏朝
人,傳說為最早造酒的人史載:『杜康,字仲寧,白水縣康家衛人,善造酒……』『他邑酒,足滋病,白之酒獨醫生病,故飲之終日,而無沉湎之患;服之終身而得氣血之和……』西晉時流傳:『天下美酒數杜康,酒量最大數劉伶,飲進三杯杜康酒,醉倒劉伶三年整』
。明朝萬曆年間《白水縣志》現存於北京歷史博物館《書·酒誥》「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世本》:「杜康造酒。」明許時泉《寫風情》:「你道是杜康傳下瓮頭春,我道是嫦娥擠出胭脂淚。」清陳維崧《滿江紅·聞阮亭罷官之信並寄西樵》詞:「使漸離和曲,杜康佐釀。」酒的起源
關於酒的起源的多種說法中,真正與酒的釀造有關系的,是杜康。他的歷史貢獻在於創造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為原料製成的清酒,即糧食造的酒。杜康奠定了我國白酒製造業的基礎,被後人尊崇為釀酒鼻祖和酒聖。晉代江統著的《酒誥》中有這樣的記載:「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或雲儀狄,一曰杜康。有飯不盡,委余空桑,郁結成味,久蓄氣芳,本出於此,不由奇方。
④ 杜康是什麼年代產生的
杜康,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夏代國君,姒姓。夏王相的兒子,母親為有仍氏(今山東省微山縣)人。據民間傳說和歷史資料記載,少康又名杜康,今陝西白水縣人,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國王。
⑤ 杜康的傳說和來歷
傳說:
傳說,軒轅黃帝手下有一位大臣叫杜康,黃帝命杜康管理糧食,杜康很盡心。他把豐收得到的糧食都堆放在山洞裡,時間一長因山洞潮濕,糧食全霉壞了。黃帝知道這件事後,非常生氣,下令說:以後如果糧食再霉壞,將糧食管理者杜康處死。
當時,黃帝正在准備與陸渾族大戰,征調來的糧食無處存放,杜康十分著急。一天,杜康在空桑澗發現了一片開闊地,周圍有幾棵枯死的大桑樹,只剩下粗大的中空的樹干。
杜康靈機一動,如果把糧食裝在樹洞里,也許就不會霉壞了。於是他把自已的想法告訴給周圍的人,大家都贊同,並且一齊動手,把樹林里凡是枯死的大樹,都一一進行掏空處理,不幾天就把糧食全裝進樹洞里。
誰知那幾年風調雨順,連年好收成,糧食到處都是,樹洞里的糧食一直沒派上用場。幾年以後,裝在樹洞里的糧食經過風吹、日曬、雨淋,慢慢地發酵了。一天,杜康上山查看糧食時,突然發現一棵裝有糧食的枯桑樹周圍躺著幾只山羊、野豬和兔子。
開始他以為這些野獸都是死的,就大步走過去,查看究竟,想把這些野物弄回去讓大家吃。誰知走近一看,發現它們還活著,似乎都是在睡大覺,杜康一時弄不清是什麼原因。正在納悶,只見一頭野豬搖搖晃晃地站了起來,它一見人,馬上竄進樹林去了。
緊接著山羊、兔子也一隻只醒來逃走了。杜康正准備往回走,又發現兩只山羊在裝著糧食的樹洞跟前低頭用舌頭舔著什麼,杜康連忙躲到一棵大樹後面觀察。只見兩只山羊舔了一會兒也搖搖晃晃起來,走不遠都躺倒在地上。杜康好奇心爆滿,飛快地跑過去查看究竟。
不看則罷,一看把杜康驚出一身冷汗:原來裝糧食的樹洞已裂開一條縫,裡面有水不斷往外滲出,這糧食肯定是壞了,這可是殺頭的罪啊!剛才,山羊是舔了這種水才倒在地上的,這究竟是什麼水竟然有這種威力?
杜康用鼻子聞了聞,滲出來的水特別清香,心想,橫豎都是死,不如試試這水的到底是什麼。他嘗了一口,味道雖然辛辣,但卻特別醇美。他越嘗越想嘗,最後一連喝了幾口,只覺得天旋地轉,剛向前走了兩步,身體卻不由自主地倒在地上,昏昏沉沉地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當他醒來時,只見剛才躺倒的山羊都跑掉了。他順手摘下了腰間的尖底罐,接了一罐水漿帶回到杜康村,把他看到的情景向其他管糧食的人說了一遍,又把帶回來的味道濃香的水讓大家品嘗。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有人說把此事趕快向黃帝報告,有人不同意。
杜康過去把糧食霉壞,被降了職,現在把糧食裝進樹洞里,變成了水,黃帝知道了不殺他的頭,也要把他打個半死!杜康不慌不忙地向大家說:「事到如今,不管是好是壞,都不能瞞著黃帝。」說著他提上尖底罐,便去找黃帝了。
黃帝聽完杜康的話,又仔細品嘗了他帶來的味道濃香的水,感覺神奇而微妙,立刻召集大臣們商議此事。大臣們都認為這水是糧食精,是糧食的元氣,應該給這種水起個名字。
當時,為黃帝造字的大臣倉頡站出來說:「酉日得水,咱就造個『酒』字吧!」大家一致說好。從此,黃帝就命杜康用糧食造起酒來。
來歷:杜康為中國史傳的「釀酒始祖」,根據不同地區的民間傳說,造酒聖人杜康又有黃帝大臣、夏代君主、以及漢代平民之說,只有夏代君主的文獻資料站得住腳。
(5)杜康歷史擴展閱讀
杜康人物評價
關於酒的起源的多種說法中,真正與酒的釀造有關系的,是杜康。他的歷史貢獻在於創造了秫酒的釀造方法。秫酒就是用黏性高粱為原料製成的清酒,即糧食造的酒。
杜康奠定了中國酒品製造業的基礎,被後人尊崇為釀酒鼻祖和酒聖,又被稱作酒祖。中國古代釀酒的歷史淵遠流長,為釀酒業作出傑出的貢獻,非一人之力可以完成。
但杜康是一位代表,在某種意義上,傳說中的酒神杜康代表了古代中國人的文明精神、科學精神和獨創精神。
⑥ 杜康酒的歷史記載
杜康酒是中國最古老的歷史名酒,又產在中國酒文化的搖籃——杜康村,吸引了古今中外無數名人對它謳歌贊頌,有力地推動了杜康酒的不斷發展。
魏武帝曹操《短歌行》中有「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
有杜康」之句,成為千古絕唱。
曹植《七啟》詩中有「春清漂酒,康狄所營,應化則變,感氣而成」之句。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在《止酒》詩題材下自注雲:「儀狄造,杜康潤色之」。
前秦趙整《酒德歌》中曰: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識,儀狄先知」。
唐代大詩人杜甫曾吟「杜酒頻勞勸,張梨不外求」。
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酬夢得比萱草見贈》中曰:「杜康能解悶,萱草解忘憂」。
唐代詩人皮日休《酒床》詩中有「滴滴連有聲,空疑杜康語」之句。
唐代詩人王績著有《杜康新廟文》,其辭曰:「兩儀判辟,萬象森羅。都邑未建,鳥獸獨多。茹毛飲血,巢居穴窠。天地不交,人靈未知。智哉先生,愛作甘醴。上配百牢,下主五齊。以宴以禱,為樽為洗。萬神以降,三獻成禮。……我瞻前說,功高受賞。嗟嗟先生,其義可想。肇基曲櫱,先開祀饗 。大禮斯備,群賢就養。敢依河曲,建爾靈祠。前臨極岸,卻就長磯。茅茨不剪,采椽不治。掃地而祭,神期享之」。
唐詩人賈島《送李登少府》中曰:「伊陽耽酒尉,郎詠醉醒新。應見嵩山裡,明年躑躅春」。
北宋文學家蘇軾在《和陶止酒並引》中雲:「從今東坡室,不立杜康祀」。
北宋哲學家邵雍在其《逍遙津》中寫道:「總不如蓋一座安樂窩,上有琴棋書畫,下有漁讀耕樵,閑來了河邊釣,悶來了把琴敲。吃一輩子杜康酒,醉樂陶陶……」
宋文學家張表臣有詩曰:「中古之時,未知曲櫱 ,杜康肇造,愛作酒醴,可為酒後,秫酒名也」。
南宋大詞人辛棄疾在一首《沁園春》詞中寫道:「杜康初筮,正得雲雷」。
南宋朝王十朋有詩雲:「妙意能施杜康手」。
金代文學家元好問在《鷓鴣天·孟津作》中寫道:「總道忘憂有杜康,酒逢歡處更難忘。」
杜康酒賦
賦文/東都漫士
大哉中華,禮儀之邦。酒之初肇,杜康空桑。天垂酒星兮耀耀,地列酒泉兮泱泱。蝦分五彩兮寶地,蛋蘊雙黃兮名邦。鳳山巍巍,龍山蒼蒼。牛山溯源,杜水濫觴。生於夏朝四千歲,源於帝都牡丹鄉。經百代而傳承,至盛世而愈香。三薇漬麴糵,六甑承古方。潤料疏鬆酒醅,蒸餾糊化提香。煉谷粱之精華,濾麴糟而成漿。新酒出檀槽,鮮醪瀝紅缸。低溫經泥池而醞化,泥封歷窖藏而醑芳。醰醰兮醇美,灧灧兮流光。馥郁兮甘醇,柔潤兮清香。五洲馳名,四海昭彰。酒祖兮獨冠,絕世兮無雙。
⑦ 杜康酒文化歷史酒
杜康酒是我國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貢酒」、「仙酒」之譽。歷代墨客文人與它結下不解之緣,常以詩詠酒,以酒釀詩,詩增酒意,酒助詩興,觥籌交錯,華章汗牛。魏武帝曹操賦詩:「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短歌行》) 詩聖杜甫雲:「杜康頻勞勸,張梨不外求」。詞豪蘇軾留下醉語:「如今東坡寶,不立杜康祀」。「竹林七賢」之一的詩人阮藉「不樂仕宦,惟重杜康」,聽說步兵校尉衙門藏有杜康三百斛,便辭官而去。然而,後來這種流芳千古的美酒,早已銷聲匿跡,連它的釀造方法也失傳了。
⑧ 杜康是哪個朝代的人有哪些事跡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民間有多種傳說,漢《說文解字》版載杜康權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據《白水縣志》和有關碑石記載," 杜康,字仲寧,漢代康家衛人。其卒葬之墓在白水故鄉。為了紀念杜康, 白水人民修建了杜康廟,廟在杜康河溝底,左為杜康墓,廟前之泉名為杜康泉,相傳杜康用此泉造酒,泉水清澈,長流不竭。
清《白水縣志》記載:「杜康,字仲寧,漢朝人,生於陝西白水,善造酒。
因杜康善釀酒,後世將杜康尊為酒神,制酒業則奉杜康為祖師爺。孔穎達疏引漢應劭《世本》:「杜康造酒,」後世因以「杜康」借指酒。
https://ke..com/item/杜康/2829?fr=aladdin#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