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不是生物
1、病毒是生物的理由:生物應該具有的幾個特徵是:生物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排除體內廢物;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最後一點注意,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
針對幾個特徵,用病毒的性質去擬合:病毒需要寄生在細胞內或者殺死細胞獲取營養;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排泄;病毒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可以結晶,可以復活;能利用胞內物質,合成後代病毒。綜上所述,病毒符合生物所具備的特徵,盡管有極特殊處,但仍把它劃入生物范疇。
2、狹義的生物病毒是1種獨特的傳染因子,它是能夠利用宿主細胞的營養物質來自主地復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質等生命組成物質的微小生命體。
而廣義的病毒復雜得多,包括擬病毒、類病毒和病毒粒子(virion),其中擬病毒和類病毒僅是1條簡單的ssRNA鏈,virion是一種類似酶的蛋白分子。因此生物病毒很難有1個確定的、明確的定義。
3、生物病毒不管是烈性噬菌體還是溫和型噬菌體,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細胞中才能得以復制繁殖,利用宿主細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來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組件,裝配下一代個體。並達到他們的目的。復制後的生物病毒裂解宿主細胞而被釋放出去,感染新的宿主細胞。
4、雖然生物病毒會給人類帶來一定的益處,例如利用噬菌體可以治療一些細菌感染;利用昆蟲病毒可以治療、預防一些農業病蟲害等,但卻危害很大,例如HIV、狂犬病毒等,給人類帶來生命的危險;流感病毒、肝炎病毒等會帶來疾病;TMV,馬鈴薯Y病毒給人帶來財產損失.
5、病毒的基本結構 :
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稱為衣殼,遺傳物質多為RNA或DNA。衣殼與核酸
分子統稱為核衣殼。但以HIV為例,病毒表面還包裹著類似細胞膜的胞膜和刺突結構,與衣殼共同決定病毒的特異性。此外還有一些酶:如逆轉錄酶。
B. 病毒是生物嗎為什麼
在100年左右的時間里,科學界對病毒定義的集體看法不斷發生改變。病毒最早被認為是毒葯,然後是生命的形式,再後來是生化物質,如今,病毒則被看成處於有生命和非生命之間交叉區域的存在物:它們自身不能復制,但可以在真正的活細胞中復制,而且能夠深刻影響宿主的生物習性。在現代生物科學時代的很長一段時期內,病毒都被歸入非生命的一類,這種分類法帶來了一種不曾預料到的後果:導致大多數研究者在進化研究中都忽略了病毒。但是,科學家終於開始意識到,病毒是生命史中的重要參與者。
「病毒」概念的演變
為什麼一直以來都很難對病毒進行分類,這一點不難理解。每一次被置於顯微鏡下檢查時,它們的形態似乎都不一樣。最早對病毒產生興趣是源自於它們與疾病的關系—「病毒」這個詞就來源於拉丁語的「毒葯」。在19世紀晚期,研究者們認識到,某些疾病,包括狂犬病和口蹄疫,都是由行為類似細菌、但體積小得多的微粒引起的。由於病毒本身具有確切無疑的生物性,能夠在受害者之間傳播並產生明顯的生物效應,因此被看成所有活的、具有基因的生命形式中最簡單的一種。
1935年之後,病毒被降級成無生命的化學物質,因為溫德爾·斯坦利(Wendell M. Stanley)及其同事在現在的紐約市洛克菲勒大學第一次結晶了一種病毒—煙草花葉病毒。他們發現,這種病毒由一系列復雜的生化物質組成,但是缺少實現生命的生化活動—新陳代謝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系統。由於這項工作,斯坦利在分享了1946年的諾貝爾獎—是化學獎,而不是生理醫學獎。
斯坦利和其他人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病毒是由蛋白質外殼包圍著的核酸(DNA或RNA)組成,而且蛋白質外殼也可以保護參與感染的病毒蛋白質。按照這種描述,病毒似乎更像是化學物質,而不是生物體。但是,病毒進入細胞(感染後被稱為宿主)之後,絕對不是一種沒有活性的物質。它會脫去外殼,暴露出基因,引導細胞自身的復制體系復制入侵者的DNA或RNA,並且根據病毒核酸的指令,製造更多的病毒蛋白質。新製造的病毒片段組合起來,接著,就出現了更多的病毒,它們也可以繼續感染其它細胞。
正是病毒的這些行為讓很多人相信,病毒處於化學物質和生命體的邊界線上。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的病毒學家Marc H. V. van Regenmortel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Brian W. J. Mahy最近提出了一種更具詩意的觀點,他們說,由於病毒要依賴宿主細胞,所以它們過著「一種借來的生活」。有意思的是,盡管生物學家長期以來都認為病毒只是盛放化學物質的盒子,但是,他們卻利用病毒在宿主細胞中的活動,確定核酸如何為蛋白質編碼:事實上,通過病毒獲得的信息為現代分子生物學打下了基礎。
分子生物學家繼續將細胞的大部分基本組分具體化,如今,他們已經習慣於將核糖體、線粒體、細胞膜、DNA和蛋白質等細胞組分看成化學機器,或者是該機器使用或製造出的材料。整天面對完成生命過程的多種復雜化學結構,這也許就是大多數分子生物學家
C. 為什麼說病毒不屬於生物
病毒屬於生物生物的五界系統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動物界生物的五界系統是對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進行分類的,
在自然界當中自然有特殊的地方,比如病毒,
嚴格的說:病毒是生物,原因有這樣幾點:
原指一種動物來源的毒素。「virus」一詞源於拉丁文。病毒能增殖、遺傳和演化,因而具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其主要特點是:
①含有單一種核酸(DNA或RNA)的基因組和蛋白質外殼,沒有細胞結構;
②在感染細胞的同時或稍後釋放其核酸,然後以核酸復制的方式增殖,而不是以二分裂方式增殖;
③嚴格的細胞內寄生性。
所以根據這幾點,病毒的確屬於生物。
另外病毒不屬於細菌,細菌是有細胞結構的,病毒無。
D. 病毒不屬於生命系統,為什麼屬於生物
病毒能夠通過增殖的方式產生後代,這是生物的基本特徵之一。但病毒並不屬於生命系統,因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而生命系統的最基本單位是細胞。
但要知道病毒有沒生命還是在懷疑中 ,而生命的定義本身就是有爭議的,恩格斯在《自然辯證法》中指出:「生命是蛋白體的存在方式,這個存在方式的基本 因素在於它和周圍外部自然界的不斷新陳代謝」。
擁有佛眼的釋迦牟尼佛對生命 的定義是: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非有想、非無想。薩根意外地辭世之前不久,他把生命定義為「任何具有復制、變異和變異之復制能力的 系統」。
這意思是說,生命是由具有下述特徵的實體來表徵的:這種實體通過自然選擇的進化 機制,允許代與代之間產生變異,它能把自己的特徵通過繁殖而重組,使下一代的特徵與 更多的生命。
總而言之,生命的主要特徵在於能夠自我復制。病毒的結構簡單,由蛋白質外殼和內部遺傳物質組成,沒有細胞結構。
只能生活在活細胞里。靠自己的遺傳物質中的遺傳信息,利用細胞內的物質,製造出新的病毒。這就是它的繁殖。 所以,病毒是有生命的,也應該屬於生命系統,但按課本的理論不能算它屬於生命系統。
(4)病毒是不是生物擴展閱讀:
狹義的生物病毒是1種獨特的傳染因子,它是能夠利用宿主細胞的營養物質來自主地復制自身的DNA或RNA、蛋白質等生命組成物質的微小生命體。
而廣義的病毒復雜得多,包括擬病毒、類病毒和病毒粒子,其中擬病毒和類病毒僅是1條簡單的ssRNA鏈,virion是一種類似酶的蛋白分子。因此生物病毒很難有1個確定的、明確的定義。
生物病毒不管是烈性噬菌體還是溫和型噬菌體,都必需在活的宿主細胞中才能得以復制繁殖,利用宿主細胞的核苷酸和氨基酸來自主地合成自身的一些組件,裝配下一代個體。並達到他們的目的。
對身體無害處的菌類:
①乳桿菌類(如嗜酸乳桿菌、乾酪乳桿菌、詹氏乳桿菌、拉曼乳桿菌等);
②雙歧桿菌類(如長雙歧桿菌、短雙歧桿菌、卵形雙歧桿菌、嗜熱雙歧桿菌等);
③革蘭氏陽性球菌(如糞鏈球菌、乳球菌、中介鏈球菌等)。
病毒的蛋白質外殼稱為衣殼,遺傳物質多為RNA或DNA。衣殼與核酸
分子統稱為核衣殼。但以HIV為例,病毒表面還包裹著類似細胞膜的胞膜和刺突結構,與衣殼共同決定病毒的特異性。此外還有一些酶:如逆轉錄酶。
病毒的應用
1.滅活病毒做疫苗
2.基因工程中作載體
3.細胞工程中作細胞融合的誘因(滅活病毒)
病毒的潛伏期:病毒基因隨著宿主細胞的復制而復制,不進行表達,此時細胞內病毒數量增加不明顯。
E. 病毒是不是生物
您好,病毒大部分是生物,但是有一小部分是特殊病毒,例如一些不會自己繁殖的病毒就不屬於生物了.希望可以幫到您
F. 「病毒」是生物嗎
病毒是生物。理由:生物應該具有的幾個特徵是:生物生活需要營養;生物能排除體內廢物;生物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生物能生長和繁殖;最後一點,注意: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針對幾個特徵,用病毒的性質去擬合:病毒需要寄生在細胞內或者殺死細胞獲取營養;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排泄;病毒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可以結晶,可以復活;能利用胞內物質,合成後代病毒。綜上所述,病毒符合生物所具備的特徵,盡管有極特殊處,但仍把它劃入生物范疇。
是的,病毒一般由蛋白質衣殼和核酸核心組成,無細胞結構。
是的,但是病毒只能寄居在別的生物體內才能生存,是嚴格的寄生生物。說病毒可以歸為無生命的化學物質的這種說法我沒有聽說過,但是,在病毒侵入生物體內後肯定是生物,在未侵入前是沒有活性的。說的可能就是指病毒沒有活性時是無生命的化學物質。但是無生命和非生命是不同的,這些詞彙都需要嚴謹省視。
G. 病毒是不是生物病毒為什麼也會死亡呢
地球上有許多種生物,除了我們肉眼能看到的動植物,還有細菌和病毒。這些肉眼看不見的生物以各種形式存在於地球上。雖然人類是地球上最先進的生物,但它們也把自己看作是聰明的生物。但是,歷史發展的規律是不可逆轉的,不能違背的,那就是生、老、病、死,這是地球上任何事物的發展規律。
如果忽視病毒在地球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我們可以看到,如果我們不直接影響海洋生態系統的進化,病毒就會直接崩潰,其結果是病毒不會崩潰超過整個生態系統的20%。因此,沒有病毒地球就無法生存。
H. 病毒究竟是不是生物呢
病毒是生物,因為病毒有生命。
病毒同所有的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的能力,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賴宿主細胞的能量和代謝系統,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離開宿主細胞,它只是一個大化學分子,停止活動,可製成蛋白質結晶,為一個非生命體,遇到宿主細胞它會通過吸附、進入、復制、裝配、釋放子代病毒而顯示典型的生命體特徵,所以病毒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的一種原始的生命體。
生物(英語:Biology,又稱生命體、有機體)是有生命的個體。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徵在於生物進行新陳代謝(又稱分泌物)及遺傳。生物具備合成代謝以及分解代謝,這是互相相反的兩個過程,並且可以繁殖下去, 這是生命現象的基礎。自然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組成的,無生命的(包括物質和能量)叫做非生物,(新陳代謝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本質的區別)。
I. 病毒為什麼屬於生物
病毒,是一類不具細胞結構,具有遺傳、復制等生命特徵的微生物.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樣,具有遺傳、變異、進化的能力,是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結構極其簡單的生命形式,病毒有高度的寄生性,完全依賴宿主細胞的能量和代謝系統,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能量,離開宿主細胞,它只是一個大化學分子,停止活動,可製成蛋白質結晶,為一個非生命體,遇到宿主細胞它會通過吸附、進入、復制、裝配、釋放子代病毒而顯示典型的生命體特徵,所以病毒是介於生物與非生物的一種原始的生命體.
一般我們認為病毒是生物.
簡單的生命體也是生物
J. 病毒是生物嗎
病毒是生物。病毒(英語:virus,中文舊稱「濾過性病毒」)是由一個核酸分子(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為類生物,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靠寄生生活的介於生命體及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它既不是生物亦不是非生物,目前不把它歸於五界(原核生物、原生生物、真菌、植物和動物)之中。
它是由一個保護性外殼包裹的一段DNA或者RNA,藉由感染的機制,這些簡單的有機體可以利用宿主的細胞系統進行自我復制,但無法獨立生長和復制。病毒可以感染幾乎所有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第一個已知的病毒是煙草花葉病毒,由馬丁烏斯·貝傑林克於1899年發現並命名,迄今已有超過5000種類型的病毒得到鑒定。研究病毒的科學稱為病毒學,是微生物學的一個分支。
(10)病毒是不是生物擴展閱讀
病毒的傳播方式多種多樣,不同類型的病毒採用不同的方法。例如,植物病毒可以通過以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如蚜蟲,來在植物間進行傳播;而動物病毒可以通過蚊蟲叮咬而得以傳播。這些攜帶病毒的生物體稱為「載體」。
流感病毒可以經由咳嗽和打噴嚏來傳播;諾羅病毒則可以通過手足口途徑來傳播,即通過接觸帶有病毒的手、食物和水;輪狀病毒常常是通過接觸受感染的兒童而直接傳播的;此外,艾滋病毒則可以通過體液接觸來傳播。
並非所有的病毒都會導致疾病,因為許多病毒的復制並不會對受感染的器官產生明顯的傷害。一些病毒,如艾滋病毒,可以與人體長時間共存,並且依然能保持感染性而不受到宿主免疫系統的影響,即「病毒持續感染」(viral persistence)。
但在通常情況下,病毒感染能夠引發免疫反應,消滅入侵的病毒。而這些免疫反應能夠通過注射疫苗來產生,從而使接種疫苗的人或動物能夠終生對相應的病毒免疫。像細菌這樣的微生物也具有抵禦病毒感染的機制,如限制修飾系統。抗生素對病毒沒有任何作用,但用於治療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葯物已經研發出來。